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論培育企業公民文化的內容

論培育企業公民文化的內容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社會各行業職業道德失範的新特點,介紹了 “企業公民”運動的有關情況。指出培育企業的公民意識和公民文化是提升職工職業道德水準的關鍵。

論培育企業公民文化的內容

從2004年11月開始,中國社會調查所對全國部分省市的2000位公眾進行了一年一度的常規民意調查,旨在瞭解公眾對現狀的滿意和幸福程度,結果分別有37.8%; 20.2%和3.2%的公民選擇了一般、不滿意和很不滿意。

很多人認為經濟的迅速發展會給公眾帶來較強的滿足感、幸福感,但實際中卻出現了背離,我認為箇中原因值得每一個社會成員認真思考。

經濟發展的確有助於增加幸福感,不過,人們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許多和財富無關的因素,例如本文探討的職業道德問題就是影響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因素。

信任是產生市場交易的前提,但是由於職業道德的缺乏,現在交易雙方之間充滿了猜忌,經濟活動的成本已經到了很高的水平。對此有論者曾尖鋭地指出:“現今的中國市場是一個流淌着無限商機而卻始終缺乏秩序感與道德感的競技場。”。

一、當前社會職業道德失範的特點。

1、社會對其有較高期望值的一些人羣的職業道德素質普遍下降。人們對不同的人羣有不同的道德期望值。通常認為,社會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衞生工作者、金融工作者等應該表現出較高道德層次,但是當前的問題恰恰是這些人羣頻頻出現職業道德淪喪的現象。最近有網民評選出“中國十大荒唐禁令”,諸如“嚴禁官員用公款打麻將”、“海關官員不得庇護”、“中國小教師嚴禁姦污猥褻女生”等都鄭重其事地出現在一些行業守則或要求之內。這些禁令初看“荒唐”,但若回到現實中,又會發現它們並不荒謬,因為破壞這些底線的事情頻頻發生,社會生存的基礎不斷面臨威脅。

2、有相當部分人羣喪失了對職業道德的敬畏感。道德的約束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來自內在的良心信念,還有一個是來自外在的輿論。現在內心自律已經是很成問題,而他律不足也非常嚴重。很多人心目中早就假定周圍人羣和他一樣,知道不會有人譴責他,所以肆無忌憚,敢於和別人商量着一起做壞事,敢於教唆別人做壞事,敢於展現自己做壞事。問題是真的沒有人以其為恥,會站出來對他們假以辭色,甚至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同流合污。這是職業道德嚴重失範的新特點。

3、不是職業道德的文本準則而是潛規則在起支配作用。社會學研究發現,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沒有條例規定新兵要給班長倒洗腳水,但各國新兵偏偏都在這樣做。如果當了新兵不給班長倒洗腳水,在道德上是正義的,但在這個班組卻是無法生存的。這個研究提醒我們要更加關注職業道德的潛規則而不僅僅是關注文本準則。實際上很多組織內部都有獨特的基層文化或者潛在規則,對一些不良行為起着“激勵”或“讚許”作用。

這幾個新特點告訴我們: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絕不止是個人素質的問題,組織的價值觀、商業倫理底線、內部文化、工作規則等等決定了其員工職業道德水準的高與低。我認為這是今後進行職業道德建設時要重點關注和把握的。

二、“企業公民”運動——世界範圍的新興潮流

近些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企業公民”運動這樣一個新生事物。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貝瑞特對什麼是企業公民曾經有過精闢的闡述:所謂“企業公民”是指企業在其成長髮展的過程中與社會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企業的一舉一動都與社會息息相關,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企業應當為社會的發展盡到自己的責任,這些責任不是外界或社會強加的,而是企業作為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

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也面臨着與中國今天同樣的道德問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最初將問題歸咎於人的素質,強調要對員工進行不斷的職業道德教育,逐漸地人們認識到企業在其中的責任。企業是龐大的機器,以服從為天職的個人特別是中下層員工在其中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於是人們開始對企業報以期望,期望企業不僅僅是解決就業、賺取利潤和繳納税收,更希望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奉獻社會,希望企業能有效地承擔起推動社會進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上的責任和義務,例如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同經營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關係、維護市場秩序等等。總而言之就是要有道德地做生意。“企業公民”這個反映這種期望的運動也便應運而生。

近年來,“企業公民”理論逐步為越來越多的國際優秀企業所接受並付諸實踐,它們認識到成功的企業必須做好兩件事:一個是做好自己的商業品牌;另一個就是樹立好企業的社會公民品牌。傳統的成本、質量、服務已經成為最基本最平常的標準,而道德標準正在成為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為了適應這種新的.管理趨勢,這些企業開始從更廣泛的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對自己的監督、檢驗和認可,推動員工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塑造和展現企業有益於公眾、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正面形象。

目前在財富500強企業中,95%的企業都建立了企業公民行為理念和規範,也有叫管理哲學的。這類企業通常被世人視為是有責任心和道德感、穩健發展、值得信賴、值得長遠期待的企業。它們能夠在世界範圍取得成功,與長期進行企業公民運動方面的建設也是有直接關係的。

中國的一些優秀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企業公民運動的重要性,意識到社會責任理念與事業成功的不可分割。

三、在實踐中培育企業公民文化,提高員工職業道德水準。

1、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構建“企業公民”價值觀的養分,向員工闡述企業的價值標準。企業公民文化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構建“企業公民價值觀”。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經説過,海爾20年立於不敗之地緣於對三個關係的把握,這三個關係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價值觀,如果把企業當成一個人,它就是人的靈魂,如果把企業比做一艘船,它就是羅盤。企業短期的繁榮可以通過許多方式獲得,但是保持企業持續增長的價值公理的力量卻只能從人類幾千年歷史中追尋。在西方,傳統宗教就已經開始教育和要求教徒在經商的時候關注公共道德和社會福利。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哲學和歷代商界發展典範中也有類似的思想。但是很遺憾的是從100年前開始的對中華文化的全盤否定,導致傳統的社會價值體系在這100年裏幾乎被徹底摧毀。

不可否認,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中並不都是精華。但一些基本價值觀,諸如人本、和諧、誠信、互利、修已安人、止於至善,是經歷幾千年文化變遷和社會實踐而被證明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及社會進步的精神財富,對當今中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仍然具有啟發意義,能為當代中國企業職業道德體系的建立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一個企業如果能構建起類似的價值觀,將對員工的職業行為發出很強烈的取向信號,起到明確的指導作用。

2、培育健康的“企業公民”基層文化,向員工闡明什麼樣的行為受到企業欣賞。正如前面所述,職業道德規則的變形往往來自於基層文化的解構,同時操作中也不可能依靠寥寥幾條規則來制約所有職業行為。人的觀念、理念、思想認識是決定性的因素,必須培養出健康的“企業公民”基層文化,並使得從業人員認可這種文化,才能切實地指導員工行動。比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克己成人,成人達己”就是一種很值得提倡的基層文化。它體現了“利他”的思想觀念,要求員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充分考慮對方利益的最大化;不但要考慮對方的近期利益而且要考慮對方的長遠利益;不但要考慮當事人雙方的利益,而且還要考慮社會的利益,最終取得“雙贏”和“多贏”,

3、構建細緻的職業倫理規範體系,告訴員工應該如何進行工作實踐。在許多跨國企業的公民倫理規範中有非常系統的體現道德原則的條款,用以引導員工合理合法地賺錢。由於系統和細緻,指導效果非常之好。因此我們在企業公民運動實踐中,也要注意構建系統的職業倫理規範體系,包括涉及具體職業行為的倫理規則和紀律,使員工明瞭哪些是必須遵守的規則,哪些是可以合理自由擴展的領域。

標籤: 培育 公民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hy/wenhua/yl3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