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淺談“主題式”校本研修促教師專業生長

淺談“主題式”校本研修促教師專業生長

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校本研修,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需認真考慮的問題。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我們認為開展“主題式”校本研修,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生長,現將我縣教研室的一點做法和體會梳理如下,敬請專家同仁賜教。

淺談“主題式”校本研修促教師專業生長

一、有利於教師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活動

所謂開展“主題式”校本研修就是要求學校從實際動身,依據本校或全鄉鎮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或困惑,確定研修主題,制訂具體方案,在一定的時間內開展活動。教研室實行教研員聯繫學校制度,適時到學校指導服務,協助學校分析教師的教學問題,確定研修主題,與教師一起研討。在學年結束前,每個鄉鎮學校對開展主題式的校本研修情況寫出自我評估彙報資料,提供相關的活動效果,教研室組織人員對各校情況進行評估,列入學校年度考核,發現典型,推廣借鑑。

目前,全縣各校都掀起了開展“主題式”校本研修的浪潮,他們在充沛瞭解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確定了有“教學片段”“教學細節”“預設與生成”“探究式學習”“合作性學習”“語感培訓”“學力評價”等主題研修,改變了以往學校開展教研活動形式單一的現象。

二、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開展“主題式”校本研修,使學校教研工作專題化、主題化,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如鬆源鎮一小開展的“推敲課堂細節、反思教學行為”專題教研活動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讓細節走入教育人生”學習活動。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學習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論著和學校選編的'關於“推敲課堂細節、反思教學行為”讀本。在教師研讀時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身觀點,還有許多教師利用學校網論壇進行交流。

第二步是“關注細節、反思教學行為”課堂研討活動。各教研組針對學科特點,開展了“同課異構”或“一課多輪”或“多人一課”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為了增強反思教學行為的科學性,有的組採用課堂觀察的方法,把教師又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觀察教師提問、師生互動語言、教學行為和時間分佈、課後問卷檢測等,並詳細記錄執教老師的教學行為;

有的組利用攝像機錄下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後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尋找問題所在,研討解決方法。如語文組對一名教師執教的《竊讀記》就是採用“一課多輪”,把教師分成5個小組,對課堂教學進行觀察記錄。在課後教學反思中,該教師首先暢談了自身對文本的理解、優秀教案以和教後感受。聽課教師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研討,並提出了建議。觀察分析課堂教學行為和時間分佈的教師指出:師生問答約佔教學總時間的60.5%,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朗讀和練習等約佔26.2%,從中明顯看出給同學考慮、朗讀和默讀的時間太少,建議要加強同學朗讀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

觀察分析課堂講讀的教師指出:教師分析講解時間約佔42.2%,同學品讀與訓練約佔36.4%,為此建議教師要少一點分析講解,多一點引導同學品讀,使感悟與訓練相輔相成,對字詞教學要多引導同學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加強品味、消化、積累和運用語文語言的訓練;觀察分析師生問答的教師指出:整堂課優等生髮言次數為2.8次,中等生和學困生分別為0.56次和0.23次,由此可見,教師的發問大都關注於優等生,不利於中下同學的發展;

其它兩小組教師就怎樣抓住文本的切入點,讓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提出了可行性意見。執教老師根據大家的意見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教學,多次的羣體反思與推敲,使這堂課的優秀教案更趨於合理與完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使大家的教學智慧得到了提升,培養了合作精神。

第三步是“細節,讓課堂更精彩”展示活動。學校搭建平台讓中青年教師一展課堂教學風采,從中看出他們的教學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像楊娟老師撰寫的數學《購物街百以內的連加》優秀教案榮獲了全國一等獎,上半年還被邀請到“第五屆全國新世紀國小數學課程與教學研討會”上做客,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

又如菊隆中學英語組開展的“分層次教學”主題活動,得到了縣教育局領導和教研室主任的重視,他們親自帶領該校校長和英語骨幹教師到温州第八中學和温州實驗中學學習取經,研討交流英語分層教學的有關問題,使教師們拓寬了視野。為此,他們還把該主題寫成了《山區農村國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2006年被省教研室列為規劃課題。

再如慶元二中和縣實驗國小分別以“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學片段”為專題的校本教研,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和課堂教學研討等一系列活動,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生長。

三、有利於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開展“主題式”校本研修,其主題是來自於教師自身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因此他們積極參與,樂於活動。如江濱國小根據廣大教師意願開展了“語感培訓”主題活動,活動主要分6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建構學校的温馨語感環境:利用學校刊物、廣播室、學校網等陣地廣泛宣傳語感知識和進行語感論壇交流,營造了良好的普通話學習環境。

第二階段是語音培訓:開設語音培訓班,進行聽音辨音能力訓練、發音指導訓練、音變訓練、綜合訓練等,通過培訓改變了教師的語音面貌,克服了語音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並學會了發音原理,掌握了發音指導方法等。

第三階段是學科專用術語訓練:各個教研組分析教學用語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再進行訓練活動。如語文組開展了課堂評價用語的訓練,朗讀技巧訓練(要求朗讀重音、停頓、快慢、節奏、升降恰當)等。

第四階段是學科會話訓練: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過程中進行會話用語訓練,營造和諧的會話氛圍,讓同學在動情動心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第五階段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用語訓練:教師收集工作和生活中常見用語存在的語感問題,進行規範性的糾正訓練。

第六階段是演講、爭辯訓練:去年學校舉行了教師語感素養競賽活動,從中看出教師的爭辯能力在顯著提高。該校參與縣國小教師爭辯賽成果名列前茅,林海華等教師還代表縣參與市國小教師爭辯賽和教學論壇等活動;全校63位教師中普通話水平一乙的有4位,二甲的有56位;2005學年被評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範校”。

又如慶元三中開展的“E-環境下”教學專題研修是以“師徒結對”的方式進行,它與一般的“師徒結對”不同,是把師傅換成了年輕教師,老教師反而成了虛心好學的徒弟。通過培訓,老教師們學會了用信息技術上課、製作課件、收發郵件等;學校網上豐富多彩,“教師”一欄裏設有教師手記、教師博客、電子備課等多個子欄目,並且鏈接了多個教師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yrlr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