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半導體 >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教學反思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教學反思

最後一個月,小班化課題開始研究,把我推到了賽課的第一線。十天的磨課過程,讓我對小班化有了深刻的認識與感悟,以下記錄我的心路歷程,留給我的回憶。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教學反思

在第一次教學目標設計的途中

設計目標:完成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

教研員反饋:教學設計剛出爐,便被兩位教研員全盤否定了,理由是,(:)雖然在課程標準中要求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但由於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過於簡單,課堂容量不夠,難點在並聯電路上,這樣的設計會為正常的教學造成前鬆後緊,不利於更好地完成教學,因而設計必須從全局考慮,要完成兩個電路電流的探究。

我的感受是:心中特別沒底,一節公開課,還要參加比賽,原則上,課的完整呈現要比完不成任務好得多。但是靜下心來想想,這不僅僅是呈現一節課,更重要的是要為今後的教學服務,不可以只考慮到眼前的利害關係。下定決心——改!

通向第二次教學目標實踐的路上

設計目標:完成探究串、並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全過程,並聯部分的內容隨課上時間而定,最底線是完成實驗數據的得出,可以不分析。

課堂的問題:學生探究實驗時,串聯電路很順利,但是全部分析結束已經花費(過去)大半時間。到了並聯電路的探究時就較為混亂,由於學生剛剛接觸電路的連接,還不是很熟練,因而多數同學在連接並聯電路時遇到困難,電流表不知測的是哪的電流,只有一個小組得到並聯電路實驗數據。學生手忙腳亂浪費了很多時間,教學任務沒有完成。

學生反饋:串聯電路好連接,電流表連入電路中順利,而且很好觀察,所以很快就能測出各點電流來,並聯電路線一下子增多了,不知哪根接哪根,好不容易接好了,電流表又不知怎麼接在電路里,同一小組每個人都想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往往一個方法還沒有實踐完,就又有新的'主意出現,結果到最後,越忙越亂。總之,一到實物連接全亂了,兩套器材全部混到了一起,讓人腦子中一片混亂,更不用説去測得電流值了。

教研員團隊提出建議:本節課過於模式化,完全按照探究程序按部就班的操作,這對於部分智優的學生來説能出色完成,但前期電流表使用、掌握不牢固的同學來説就顯得手忙腳亂以至於最終實驗結果沒有總結出來,明顯能看出探究過程不完整。而作為一節比賽課,如果不能完整的呈現探究的整個過程是不科學的,讓人總感覺少了什麼,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再改!

解決方案:打破固有模式,調整探究環節,將串、並聯電路同時進行,每個實驗大組微調分成兩個組內組,組內智優的同學探究有一定難度的並聯電路電流規律實驗,稍微弱一些的同學探究相對簡單的串聯電路電流規律,如果串聯實驗完成的順利,可以再參與到並聯電流規律的探究中,並在整個設計中插入適當的小組競賽。這樣的設計既分出了層次,又照顧到了全體,達到小班化要求的百分百參與,而且能有利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讓老師層次分明的百分百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收穫第三次教學目標體驗的快樂

設計目標:完成探究串、並聯電路電流規律全過程,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課堂反饋:在組內分組是要完成兩個實驗探究的全過程給“逼“出來的想法,而在實踐中,我發現,這是個非常有效的好方法,不僅有效地(的)分解了教學中並聯電路連接的難點,而且讓學生在組內分組完成不同的探究活動,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都能體驗成功。

學生反饋:結合實際做自己有把握完成的實驗,並且積極比賽,有獲勝的希望,喜歡這樣的實驗模式,它使我們積極地(的)想辦法,不甘落後,並且能有機會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交流,非常(特)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小老師。

課後反思:因為針對性的實驗難度是學生可以承受的,因而在實際參與過程中都有收穫,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

教師而言,仍然需要改變的是教學理念的問題。小班化關注百分百,並不是淺顯地分小組,表面上學生全體都動手實驗。我認為小班化教學是教師首先在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就要思考如何體現個體差異,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分層教學,如何面對全體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其中,什麼環節可以師教生,什麼環節可以教師放手,讓生教生,這樣教師在課上可以有目的的關注平時關注不到的問題;同時也讓學生有交流的任務,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bandaoti/g0r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