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

【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課標版十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預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教學目標

一是正確讀記“編造”等十二個詞語。

二是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三、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一、 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側面——獨立思考和懷疑精神。

二、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説教學】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採用-激趣引入的方法:“説一説,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通過學生對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的討論,明確了好老師一般都應該是認真負責、知識面廣、嚴格要求、關心學生…….然後,自然的過渡到課題《我最好的老師》。接着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初讀課文,要求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第二個環節,再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主要從理解四個重點句子入手,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説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最好的老師?”的道理。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思考題:“懷特森先生有個性,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乎預料的舉動,除了給我們帶來驚訝,帶來不可思議之處,對學生會有什麼好處呢?”通過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明白瞭如何去接近真理?為什麼要不迷信書本,也不要夢想權威?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第四個環節,總結,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暢談:你喜歡懷特森這樣的老師嗎?為什麼?

2、選擇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我看懷特森先生》 《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 《 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2

《我最好的老師》寫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在課堂上把錯誤的動物學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後,他才説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學生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認為課本和老師就永遠正確。文章短小深刻,充滿哲理。

我覺得這篇教材不只是對學生有極大的啟示,對我們老師而言,如何做“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起不小的警示作用。

我的教學設想有三點:

第一、問題情境:課堂成為整體。這篇文章語言樸實,但內涵深刻,鎖住題眼“最好”,把“為什麼作者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個大的問題情境來探究。

第二、矛盾衝突:課堂變得鮮活。我抓住“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設計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峯迴路轉深感“佩服”。這在個環節中,讓學生“情在朗讀中感,理在體驗中悟”。就在這咀嚼詞句和轉換角色中,體會到了懷特森先生的“好”。

第三、價值引領:課堂變得深刻。課文中的“好老師”與我們的普遍認識是有一定差別的,課文所提倡的懷疑主義也是當下學生所缺乏的。在教學這課的後半部分,把如何依託文本,幫助學生構建價值觀的文章再做足、做細,讓課堂有深度,加深對科學精神的理解,建立起“懷疑主義”這個新的價值觀。

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它敍述了科學課上懷特森老師運用“故弄玄虛策略”,教會學生“質疑”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對學生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又獨具一格的老師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與學生常見的文章有所不同: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描寫人物,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點。文中既有對懷特森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正面描寫,也有對“我”的心理活動、懷特森老師教育效果的側面描寫。二者相互結合,懷特森老師特點就更加鮮明突出了。能夠結合正側面描寫來了解人物的特點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這種側面描寫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學生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的形象對學生是一種“衝突”。首先是視覺上的衝突: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科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衝突: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戲弄”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們的心裏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維方式上的衝突:現在的大多數孩子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説的,因此是對他們多年來一種思考方式的挑戰。

設計理念:

以“懷特森老師是怎樣的一個老師”,為學習的主線。引導學生從“懷特森老師本人的語言”“我的心情變化”“我們的行為變化”三個角度來探究這個問題。在三種不同角度的學習交流中豐滿人物形象,達到立體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於發現、極具科學精神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解“最好”

師:1.自讀讀課文,想一想: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生:它敍述了科學課上懷特森老師運用“故弄玄虛策略”,教會學生質疑的故事,)

出示教學提示:

師:你從文中哪些語句體會出懷特森是最好的老師,勾出來讀讀,然後小組議議,(可以從對老師的評價、老師的語言、動作,我的情緒變化、我們的行為變化去找。)

學生彙報:

(一)生1: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出示ppt

師:你找的是對老師的評價的句子,“有個性,方法獨特”説明跟很多老師不同,可以説成“與眾不同”,板書課文以哪件事為例請你説説。

生2:。把錯誤的知識教給學生,並把考試成績記入成績冊。教學方法獨特,堅持把科學真理注如孩子心中。

師:故意把錯誤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課堂上還做到“侃侃而談”這真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方法。什麼是“侃侃而談”體會到什麼?

生3: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談話。讓學生們體會到他的博學,對科學學科的精通。

師:遇到博學的老師,孩子們的表現如何?齊讀

全班讀:“我們全都認真做了筆記,然後是隨堂測驗。”

師:隨堂測驗後孩子們有什麼反應?抽一人找出來讀讀。

生4:“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都得了零分。”

師:從這段話你體會到什麼情緒?

生4:對於老師的做法他們不明白,感到驚訝,特別通過“目瞪口呆”體會到的。

師:你們體會到了嗎?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全班齊讀。

生5:我從“不用説,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體會到我們因為被戲弄感到氣憤的情緒。(多抽幾個讀,再齊讀)

師:這堂課我的情緒從十分驚訝到萬分憤怒這是懷特森先生是先想到過的嗎?為什麼這樣做?

生6:從“侃侃而談”體會到:準備的充分,博學,精通,才會讓孩子深信不疑,到最後知道上當後反映才會強烈,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懷特森老師故意所為。

師總結第一部分:懷特森老師的博學及獨特的教學方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我們是從老師的行為、語言;我的情緒變化體會出他是最好的老師。齊讀ppt

(二)師: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他是最好的老師?

生1他説,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齊讀ppt

師:懷特森主要是想讓我們學會什麼?

生2: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質疑。板書學會……

師:這節課我們沒有對什麼地方提出質疑?

生3:有破綻處,老師提醒的地方。

師:這次考試零分計算,我們接受了嗎?回顧他説的話,齊讀ppt

師:懷特森老師的語言再次讓我們感受到到了他是“我最好的老師”齊讀板書(課題)還從哪方面看出他是我最好的老師?

(三)生1從此,科學課對我們來説就成了一種”冒險”。懷特森先生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們來接受他的`挑戰。有時,為了駁倒他的一個藐似正確的“論點”,我們常常會在課後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我是從我們的行為變化來找的。

師:通過我們行為前後變化體會出什麼?

齊讀板書:(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質疑)

生2:不再迷信權威,認真傾聽,發現問題立刻指出。也看出孩子們喜歡上他的課“因為從饒有興趣,充滿刺激”讀出來的,説明大家喜歡他,他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貌似正確”——上文説的破綻之處。看起來正確其實不正確

師:你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他是最好的老師?

(四)生:這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教訓。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們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出示ppt

師:上有一個詞跟“迷信”同義。

生1:“深信不疑”。

師:對什麼深信不疑?為什麼?

生2:對書本對權威深信不疑。

生3:1是老師侃侃而談讓孩子們佩服老師的博學,2是長期孩子對書本對老師的一種信賴的思維定勢。既然能發表經過了很多人的檢驗,當然就容易深信不疑

師:對錯誤的人和事也深信不疑,這就是迷信。

師:什麼是權威,?

生:在某方面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者事。

師:那麼懷特森老師代表權威還是代表書本?

生:———精通科學方面的知識的人,在孩子們心中就是權威

師:怎麼理解這句話?齊讀: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生:敢於質疑書本和權威中錯誤的東西。學會思考、學會判斷。

師:懷特森老師這種訓練是我們終身受益,對我們的影響深遠板書影響深遠、

師: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讓學生總結全文:(據板書)

生:教學方法獨特,讓我們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質疑;讓我們明白: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

師總結:是呀,懷特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教會了孩子們怎樣學習,這不僅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大衞。歐文,他寫的《第一家爸爸銀行》風靡全球。試想如果他在少年時代沒有遇到懷特森老師,那麼他還是今天的大衞。歐文嗎?

師:你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學生自由談論)

師:拓展:課前老師給你們看了些資料,誰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最深,再看看,想象,等會兒議議。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附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與眾不同:學會思考影響深遠

學會判斷

學會質疑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立思考、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立思考,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三、説教學流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你認為什麼樣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

2、這節課讓我們去認識一位最好的老師。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請你根據閲讀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1、學生圍繞閲讀提示中的思考題“作者為什麼説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來自主學習。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

四、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小組代表向全班彙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學生就重點內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注作者前後的不同情感變化。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2、關注對懷特森先生的認識。感受先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及作者為什麼説懷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師?”

3、關注文章給學生其他方面的的啟示。

五、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

2、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我看懷特森先生》、《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4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立思考、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立思考,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知士標: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能力目標:自讀自悟,以讀促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個性化朗讀、口語表達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解讀,懂得從小就要學會質疑問難,大膽思考,科學求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

三、説教學方法

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用活教材,通過感悟朗讀、拓展補白等方式,提升語文閲讀的廣度與深度。

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緊扣學生的關注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質疑解難、拓展學習、讀讀議議、讀寫結合等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獲得情感體驗,進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創造潛能。

四、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接下去是第一環節:攜問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考查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程度,要引導學生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懷特森先生的初步看法。

第二環節是:精讀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説説為什麼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的暢意表達,靈活開展教學。設計了情境導讀“看到這鮮紅的零分,同學們個個都很憤怒,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學生,你會有什麼反應?”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吶喊:算哪門子老師?然後及時轉換角色,“得了零分,誰也不高興,可懷特森先生其實也是用心良苦的,誰來替他説説話?”學生進入懷特森先生的角色,義正詞嚴卻又語重心長地侃侃而談,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間接引用的懷特森先生的一番話條理清楚地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立思考,對懷特森先生的做法進行理性分析與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然後讓學生説説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怎麼想的?

第三個環節是:延續話題,讚美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導入6——7自然段的學習,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

第四個環節是真情感言,情灑最好的老師。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寫寫學了本文的學習感言,從而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了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5

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説學情:

學生進入國小階段最後半年的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識字能力,識字方面已經不需要老師做太多指導,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六年級學生急需要培養的能力。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説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説學習重難點

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説教法、學法

1、 在這堂課上主要探究老師的“個性”和“最好”。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

2、運用感性手段引導學生體會抽象的科學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讀還原當時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與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説學習流程

一、口語交際:

經歷了這麼多老師,你心目中的好老師具備什麼特點?(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出課題。)

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節課讓我們去認識一位最好的老師,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三、出示學習目標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找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有目標可依。)

四、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畫出課文中的好詞(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處理文中的生詞)。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讓學生談出自己的學習發現。)

五、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説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4、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彙報(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彙報等形式來解決課文重點。)

六、迴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敢於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讓學生通過回憶更深刻的理解文中重點句子)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七、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設計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穫。)

2、閲讀《嗅蘋果》,讀後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後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説:“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着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台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後,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説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於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説:“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再次引導學生明白怎樣堅持真理。)

3、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仿照本文的寫法學習作文)

説教學建議:

1、這篇課文的語言淺顯流暢,富有情趣,初讀課文可以採用自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課文中的一些新詞的意思,可以結合課文研讀,聯繫上下文理解。

2、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研讀課文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展開。一種是抓住“人”展開。核心問題是“為什麼説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最好的老師?”可以分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層次是瞭解懷特森老師的特點,“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可以在課文裏找一找哪些描寫表現了這個特點;第二層次是瞭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可以讓學生讀讀懷特森老師的話,找出關鍵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比如,“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第三個層次是讀懂“我”對懷特森老師的讚揚,體會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的重要。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描寫“我”和同學行為、心理變化的句子,體會“我”和同學對懷特森老師從不理解到接納到感激讚揚的變化過程。

另一種研讀的思路是抓住“事”展開。也可以分三個層次推進。第一層次是“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自己去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件事,教學時要突出這件事的矛盾和令人費解之處,可以讓學生質疑:“懷特森老師為什麼要向學生講授錯誤的信息呢?”;第二層次是“這件事説明了什麼”,可以從懷特森老師的解釋中初步瞭解這件事的意義,還可以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和想象,認識到獨立思考和懷疑精神的重要;第三層次是“這件事對‘我’和‘我’的同學有什麼影響”,引導學生深入地閲讀課文,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促進了學習”“終身受用”“明白了一個個道理”。

3、要把課文放到本組教材的整體中去考慮,本組課文是圍繞“科學精神”編排的,因此研讀課文的方向不能僅僅停留在讚揚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好老師,而是要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4、課文藴含的科學精神是比較抽象的,教學中要多運用感性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課文中一些富有情趣的描寫,可以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和想象,用有感情的朗讀來還原當時的情境,在情境中體會、感悟;課文的結尾很有特點,“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並告訴他:‘不,你的看法錯了。’”可以讓學生想象當時“我”的眼神和説話的語氣,嘗試朗讀,體會我對懷特森老師的讚揚和對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的認同。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6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二、説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三、説教學方法

1.在這堂課上主要探究老師的“個性”和“最好”。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

2.運用感性手段引導學生體會抽象的科學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讀還原當時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與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四説學生學法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見解,以讀促學,以讀促理解。在突破重難點時,學生採用遷移法學習,由文中想到生活中具有這種“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精神的人,從而降低難度,幫助學生理解,完成教學目標。

五、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小詩欣賞交流自己難忘的老師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接下去是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第二板塊是探究人物的個性

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後,我通過朋友對懷特森先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就“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展開了重點內容的突破。我通過三處重點語段的自讀自悟,讓學生了解到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第三個板塊是探究“最好”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教會了學生什麼呢?”這個問題導入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學習,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

在教學的結尾,我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齊讀句子:“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最終點題。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7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過程與方法: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從“為什麼説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最好的老師”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兩個方面來研讀課文。

3、通過研讀課文,提高認識: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

4、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我”對懷特森老師的讚揚和對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的'認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三、説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四、説教學難點:

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能力。

五、説教法、學法教法:引導、點撥。

學法:圍繞提示,自讀自悟,全班交流,在説、寫中拓展。

六、説教學準備:

《嗅蘋果》閲讀材料。

七、説教學流程

(一)口語交際:

經歷了這麼多老師,你心目中的好老師具備什麼特點?(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出課題。)

(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節課讓我們去認識一位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我最好的老師)

(三)讀學習目標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找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有目標可依。)

(四)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畫出課文中的好詞(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處理文中的生詞)。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讓學生談出自己的學習發現。)

(五)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説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4、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彙報(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彙報等形式來解決課文重點。)

(六)迴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敢於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讓學生通過回憶更深刻的理解文中重點句子)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七)拓展閲讀,遷移延伸

1、閲讀《嗅蘋果》,讀後交流自己的體會。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後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説:“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着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台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後,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説聞到了蘋果的香味。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於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説:“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再次引導學生明白怎樣堅持真理。)

2、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課外作業)

《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仿照本文的寫法學習作文)

(八)板書設計:

21*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敢於質疑,獨立思考

整個板書展示出了課文的知識重點和教學目的,完全為落實教學目標而服務,增加教學的直觀性,益於學生接受和理解。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8

【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課標版十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特,他用出乎預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立思考、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教學目標

一是正確讀記“編造”等十二個詞語。

二是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立思考、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三、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一、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側面——立思考和懷疑精神。

二、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説教學】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採用—激趣引入的方法:“説一説,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通過學生對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的討論,明確了好老師一般都應該是認真負責、知識面廣、嚴格要求、關心學生……。然後,自然的.過渡到課題《我最好的老師》。接着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初讀課文,要求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第二個環節,再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主要從理解四個重點句子入手,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説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最好的老師?”的道理。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思考題:“懷特森先生有個性,教學方法特,常常有出乎預料的舉動,除了給我們帶來驚訝,帶來不可思議之處,對學生會有什麼好處呢?”通過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明白瞭如何去接近真理?為什麼要不迷信書本,也不要夢想權威?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第四個環節,總結,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暢談:你喜歡懷特森這樣的老師嗎?為什麼?

2、選擇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 《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9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立思考、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課文結構簡單、富有情趣,但藴含的科學精神比較抽象。

學習目標和評價策略

結合《語文課程標準》高年級的學習目標和教材的特點,以及我們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制定了四條學習目標和評價策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通過教師傾聽、觀察糾正,目標達成度為95%。

2、能概括課文內容。通過教師傾聽、評價、點撥,使85%的學生能達成目標。

3、能説出懷特森先生為什麼是最好的老師;體會一個人具備立思考、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通過教師的觀察、傾聽,使80%的學生能達成目標。

4、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通過師生傾聽、點撥引領,使70%以上的學生達成目標。

教學學法:

在教學中我採用閲讀批畫、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為了課堂上交流得更加充分,我讓學生根據“課前鏈接語”預習課文,並閲讀關於懷疑、創新精神的故事。

教學預設

下面我詳細地説一説我的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任務

1、談話導入

我從學生熟悉的話題導入,先請學生談談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引起學生的共鳴,再順勢引入課題。

2、檢查預習

這篇課文學生已經提前預習過了,為了強學生預習的成就感,引領學生學會預習。我會這樣檢查: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給自己畫一顆星,能結合“鏈接語”思考的給自己畫一顆星。蒐集閲讀故事的給自己畫一顆星。得到三顆星的同學請舉手。多好呀!為自己鼓掌!

3、接着帶領學生閲讀“鏈接語”,明確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梳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感受到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請畫出相關的語句,在空白處批上自己的體會。

(3)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共同學習交流反饋

1、檢查詞語

編造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

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字詞的自學能力,但仍有學生囫圇吞棗,我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徹底落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目標,如果出現讀錯的字詞,我會讓學生翻翻字典,樹立使用工具書的意識。在此落實目標1

2、概括課文內容。在指名説的基礎上採訪學生説出概括課文的方法,教師相機總結:“一事一議”的文章,要抓住人物、事件、結果(板書:人物、事件、結果)進行概括。學習規律性需要老師的梳理和總結,這才能做到舉一反三,真正體現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此落實學習目標2。

3、重點交流懷特森為什麼是最好的老師?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針對這個問題,課文中有三處比較明顯的語句,如果學生説出這個句子:

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我就這樣引導:這個同學眼力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課文的總起句。你認為他的“好”表現在哪裏?(教學方法特)你看,他又抓住了關鍵的詞語來談,多會學習呀!懷特森先生教學方法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板書:出人意料)懷特森先生做了哪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呢?快速默讀課文的1—5自然段,畫出相關的語句。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順勢引導學生髮現“我得了零分———全班得了零分———老師故意編造內容———還把成績登在了成績冊上”是遞進的關係。我再創設這樣一個情景通過朗讀體會這種寫法的好處:要是你的老師也編造內容來上課,你會怎麼想?如果你認真地按照老師教的去答題,卻拿到了打滿紅叉的試卷,心情又會怎樣?你會怎麼做?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在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價的基礎上讀出作者滿腹的不解。

如果學生説出這樣的話:

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我就抓住“迷信”一詞理解,追問:懷特森先生不要我們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板書)那麼他要我們怎麼做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立思考和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孩子們,這就是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面對我們不解的眼神,他會説——面對我們的質疑,他會説——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是因為有很多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人,才帶動人類逐漸擺脱愚昧,逐漸接近真理。請快速閲讀這個故事《蜜蜂並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談談你的感受。這樣的人你還知道有誰?給大家講一講。情在讀中感,理在讀中悟。就在這咀嚼詞句中、在朗讀感悟中、在拓展閲讀中體會了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在此落實目標3

如果學生找出了這樣的句子:

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我就引導學生對比前後學習方式的不同,再重點抓住“冒險”一次評價懷特森先生的課堂和他這個人。藉機解決第三個問題。在此落實學習目標3。

三、回首往事訴説真情

在此我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懷特森的學生,長大之後成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給懷特森老師寫幾句話。寫作往往是有感而發,此時學生對懷特森先生已經有了一個全面地認識,和作者、文本產生了共鳴,藉機不僅可以抒發情感,鍛鍊學生的寫話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學習收穫。

四、學習表達閲讀推薦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篇“一事一議”(板書:一理)的文章,那麼作者是如何通過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呢?引導學生髮現寫作的祕密。文章的最後一段非常有特點,我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去掉,再一次體會作者對懷特森先生的讚揚,體會留白的意味深長。每篇課文都是寫作的範本,寫作的祕密需要老師的點撥和引導。

最後我給學生推薦閲讀《科學的故事》。課外閲讀是課堂的延續和拓展,藉助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閲讀推薦,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此落實學習目標4。

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人物事件結果一事

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一理

立思考立判斷

這一板書的設計,遵循課文的表達方法,就是希望學生從中把握文章的脈絡,領會“一事一理”文章的寫作方法。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本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期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教學方法獨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文的學習就是要學生學習課文中獨特的科學精神。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歸納的能力,因此,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的形象對學生的已有經驗是一種“衝突”:首先從視覺上看,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科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從心理認同上看,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糊弄”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們的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些疑惑;從思維方式上理解,國小時期的大多數孩子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説的,因此本文對他們多年來形成的一種定勢思維方式是一種挑戰。

三、説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強調、教訓、駁倒”等11個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四、説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是本節課的學習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結合六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我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的線索進行教學。讀找重點詞句,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和想象,在情感中感悟,體會懷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教學方法。認識到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能力的科學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充分地將課堂的時間讓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討、情景模擬等方式展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六、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談談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導入新課到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

二、交流展示預習成果 。

1、讀讀記記詞語。

2、簡單敍述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對比感受最好的老師。

(一)學習1——4自然段感受壞老師形象。

1、快速瀏覽1——4段,勾畫出中心句。懷特森是怎樣一位老師。

2、再細讀1——4段,找找出人意料的舉動,體會一下懷特森是怎樣的老師。

學生在朗讀、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懷特森出人意料的舉動和壞老師形象。

學生交流。

(二)學習5——8自然段,通過對比,感受懷特森先生的好老師形象。

1、出示閲讀提示,喜歡的方式讀,勾畫依據,然後出聲讀一讀。

2、師生辯論方式體會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感受最好老師的形象。

師:毛蝟獸是他編出來,竟然用胡編亂造的信息個學生上課,這就是一個騙子老師。

生: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師:懷特森根本不理會我們的心情,他就是一個冷血的老師。

生:他説,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師:明明是他編造出來的錯誤信息害我們得了零分,還要將這個零分記入成績報告單。他太過分了。

生:他是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④師:科學課對我們來説成了一種冒險,讓學生每天上課都膽戰心驚,這算哪門子老師?

生: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⑤還有一位朋友和我的觀點一致,他説:“他怎麼能夠這樣來糊弄你們呢”

生: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並告訴他:‘“不,你的看法錯了。

3、教師引領學生再讀課文“最好老師”依據的句段。

4、補充聶利推翻國小教材常識的資料,幫學生理解獨立思考、具有懷疑精神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總結收穫。

1、獨立思考,寫寫對懷特森先生的評價。

(小練筆,讓學生靜下心來理解懷特森出人意料的舉動和良苦用心,同時也嘗試獨立思考,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2、交流評價。

3、課堂小結。

這一課在寫法有一個特點,一事一議。比如:《學弈》《兩小兒辯日》《頂碗少年》等。在寫作中可以借鑑。

説板書:

我最好的老師

懷特森先生

獨立思考

懷疑的能力

一事一議

説反思: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三、説教學方法

1、在這堂課上主要探究老師的“個性”和“最好”。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

2、運用感性手段引導學生體會抽象的科學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讀還原當時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與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四、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接下去是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第二板塊是探究人物的個性

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後,我通過朋友對懷特森先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就“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展開了重點內容的突破。在學生感受考試結果的出人意料後,我順勢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如果你是懷特森老師的學生,面對這刺眼的叉叉,刺眼的零分,你會怎麼想?聽了懷特森先生的解釋後,你的心情如何?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吶喊:算哪門子老師?然後及時轉換角色:“懷特森先生怎麼做的?在我們這個羣情激憤的教室裏,請懷特森老師獻身。”學生進入懷特森先生的角色,義正詞嚴卻又語重心長地侃侃而談,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間接引用的懷特森先生的一番話條理清楚地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對懷特森先生的做法進行理性分析與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然後讓學生説説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怎麼想的?

第三個板塊是探究“最好”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導入6。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學生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大家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方面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學情:

學生進入國小階段最後半年的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識字能力,識字方面已經不需要老師做太多指導,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六年級學生急需要培養的能力。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説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四、説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側面——獨立思考和懷疑精神。

2、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五、説教學方法

1. 在這堂課上主要探究老師的“個性”和“最好”。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

2.運用感性手段引導學生體會抽象的科學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讀還原當時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與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六、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與同桌或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採用“半放”“半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七、説教學過程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熟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利用工具書會認會讀會寫,積累好詞佳句。上課時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接下去是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第二板塊是探究人物的個性。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後,我通過朋友對懷特森先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就“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展開了重點內容的突破。在學生感受考試結果的出人意料後,我順勢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如果你是懷特森老師的學生,面對這刺眼的叉叉,刺眼的零分,你會怎麼想?聽了懷特森先生的解釋後,你的心情如何?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吶喊:算哪門子老師?然後及時轉換角色:“懷特森先生怎麼做的?在我們這個羣情激憤的教室裏,請懷特森老師獻身。”學生進入懷特森先生的角色,義正詞嚴卻又語重心長地侃侃而談,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間接引用的懷特森先生的一番話條理清楚地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對懷特森先生的做法進行理性分析與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然後讓學生説説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怎麼想的?第三個板塊是探究“最好”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導入6——7自然段的學習,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在教學的結尾,我先設計了閲讀交流,如,《嗅蘋果》,讀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後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説:“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着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台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後,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説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於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説:“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再次引導學生明白怎樣堅持真理。)

然後設計了一個小練筆, 如,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a、《我看懷特森先生》  c、《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d、《怎樣看待書本和權威》 b、 由《我最好的老師》所想到的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仿照本文的寫法學習作文)

這個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説,拓的是課文的意藴,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3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我最好的老師》,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學習這組教材,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學習用具體事實説明道理的方法。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期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教學方法獨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文的學習就是要學生學習課文中獨特的科學精神。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歸納的能力,因此,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的形象對學生的已有經驗是一種“衝突”:首先從視覺上看,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科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從心理認同上看,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糊弄”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們的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些疑惑;從思維方式上理解,國小時期的大多數孩子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説的,因此本文對他們多年來形成的一種定勢思維方式是一種挑戰。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第三學段指出:“學生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結合以上分析,由此我制定瞭如下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侃侃而談、饒有趣味終身受益”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四、説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是本節課的學習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新課標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結合六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我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重點詞句,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和想象,在情感中感悟,體會懷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教學方法和抽象的科學精神。

在學法上,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本文又是一篇略讀課文,基於這兩點,我充分地將課堂的時間讓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討、情景模擬等方式展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六、説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試加標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揭示題目——我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

2、如果讓你給題目加一個標點,你會加什麼?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加加標點,並簡單説説理由,其實是學生對課題的質疑過程,為下文自己去尋找理由證實自己的結論做了鋪墊,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性。而學生的答案中可能有?。!而這正是課文的三個層次,從對懷特森老師的懷疑,到對他的肯定以及對他的感激讚歎。本文重難點是要求學生學會質疑,並自己去不斷實踐探索,尋求答案。這樣的設計正好體現了這一過程。】

(二)研讀課文,尋找理由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讓我們再去課文中細細地讀一讀,找找充分的理由。

學生自由讀文。反饋:

板塊一:我最好的老師?

1、我們先請加“?”的同學來説説你們的理由。

2、學生交流。

交流句1: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交流句2:可這不公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是根據我的課堂筆記回答的。

交流句3:懷特森先:3説,“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

交流句4:為此他特別強調,本次測驗的零分記錄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

在感受懷特森老師種種出人意料的行為後,感悟讀句子: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總結:這樣子的老師怎麼會是我最好的老師?難怪同學們會有這怎麼會是“我最好的'老師”的懷疑,我們心中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板書:?懷疑

【設計意圖:古人説得好:“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於是我就從情感衝突入手構築對話來學習這篇課文。先請加“?” 的學生來説説理由,其實是指導學生找句子讀思議來體會文中同學們的情感——對老師的指責、憤怒、討厭,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懷疑: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板塊二:我最好的老師。

1、那為什麼有同學會加“。”呢?説説你們的理由。

交流句1:我們常常會在課後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交流句2: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交流句3: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2、(懷特森老師就是運用這種出人意料的方法讓我們收穫了這麼多,看來慢慢認可了他的做法。)學生找句子理解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對懷特森老師出人意料的教學慢慢認可的過程。

3、其實在懷特森老師的科學課上還有許許多多讓我們接受他的挑戰的事,讓我們來看看在作者的原文中還寫到了什麼。

4、出示補充材料:

上懷特森先生的課,每一次都是不尋常的探險。有些科學課我現在仍然能夠差不多從頭至尾地記起來。有一次他對我們説他的大眾牌轎車是活的生物。我們花了整整兩天才拼湊了一篇在他那裏通得過的駁論。他不肯放過我們,直到我們證明我們不但知道什麼叫生物,且還有堅持真理的毅力時,他才罷休。

我們把我們這種嶄新的懷疑主義帶進了所有課的課堂。這就給那些不習慣被懷疑的老師帶來了問題。我們的歷史老師講着講着,會有人清清嗓子,説道:“貓蝟獸。”

5、這一次懷特森老師又運用了哪個看似正確的論點(他的大眾牌轎車是活的生物)

【設計意圖:補充大衞歐文原文中的例子,是讓學生明白其實在懷特森老師的科學課上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例子,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進而想象一下懷特森老師還可能説哪些內容讓我們接受他的挑戰?(預設:……)

6、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在文章中找找句子。

出示:有時,為了駁倒他的一個看似正確的“論點”,我們常常會在課後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

7、小練筆:那麼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裏,我們可能做了什麼呢?發揮你的想象,挑選一個內容寫一寫。

8、反饋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動筆寫一寫,其實是對“思考論證”的一個細化和內化的過程。進一步明白科學是需要懷疑,需要“冒險”,需要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擁有善於發現、探求真知的能力,解決本文的重難點。也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

9、正因為我們這樣做了,所以我們獲得了一個終身受益的道理,讓我們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此時我們對老師是肯定的。難怪同學們會加句號。板書 。 肯定

板塊三:我最好的老師!

1、可是當別人再次問起你這件事的時候,別人對懷特森老師的評價是“他怎麼能夠這樣來糊弄你們呢?”我的回答是“不,你的看法錯了。”

2、口語交際:同學們,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幫懷特森老師辯駁。同桌之間互扮一下角色,説一説我可能還會説什麼。

3、反饋交流

【設計意圖:幫懷特森老師辯駁”這個角色扮演,是對學生口語交際,語言運用的實踐,是對老師的贊同、敬佩、感激,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説,拓的是課文的意藴,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4、那麼文章為什麼不把你們剛才的對話也寫下來,而僅僅只寫了一句話呢?(因為前面其實已經講明白了,再寫就累贅了)

5.寫法小結:是啊,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裏可以不再重複,用一句話來結束,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課文出發展開口語交流,再與原文進行對比,感悟作者寫法的巧妙,關注了文本,落實了語用】

5、總結:在一開始,我們認為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對他充滿了懷疑,慢慢地他的做法影響着我們去思考論證,讓我們收穫滿滿,所以肯定了他的做法。此時你覺得學生對這樣一位老師充滿了怎樣的感情?(感激、讚歎)怪不得同學們會用“!”。板書 !讚歎

三、拓展閲讀,總結全課

過渡:在生活中,像這樣通過自己的思考論證去挑戰權威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來看——

1、出示:《蜜蜂並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

蜜蜂發音靠的是翅膀振動——這個被列入我國國小教材的生物學“常識”,被一位名叫聶利的12歲國小生用實驗推翻。聶利為此撰寫的論文《蜜蜂並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這一科學發現出自一名年僅12歲的國小生之手,確實難能可貴!無數生物學家沒有發現的自然奧祕,小小的聶利發現了;成年人沒有懷疑過的來自書本的“定論”,聶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報》的報道説,聶利的發現過程並不複雜:她先是偶然發現翅膀不振動(或被剪下雙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個不停,然後用放大鏡觀察了一個多月,終於找到了蜜蜂的發聲器官。

如同許多重大科學發現一樣,發現過程本身也許並不曲折,關鍵在於發現者是否勇於向“定論”提出質疑,向科學權威提出挑戰。體現在聶利身上的離經叛道和勇於懷疑的精神,比“蜜蜂的發聲器官”這個發現本身更為可貴。

2、説説你讀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結合事例,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科學精神的認識,即理解本文所藴含的懷疑精神。藉助教材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閲讀空間,正是語文教學的目的。】

3、全課總結:年僅12歲的聶利就有敢於向權威提出挑戰,勇於向定論提出質疑的精神,希望懷特森老師的這種科學精神也能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希望我們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人生都能因這種影響而精彩!

七、説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 懷疑

。 肯定

! 讚歎

【設計意圖:以標點的形式貫穿全文,體現了全文的中心,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所內藏的三個層面——對懷特森老師的懷疑、肯定、讚歎,是一個從質疑到論證的過程。】

以上是我今天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老師!

《我最好的老師》的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

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三、説教學方法

1.在這堂課上主要探究老師的“個性”和“最好”。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並結合學校提出的八字特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重點詞句,在體會中感悟作者情感,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

2.運用感性手段引導學生體會抽象的科學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讀還原當時情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與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四、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接着我就從情感衝突入手解讀這篇文章,抓住“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對衝突充分激活文本。再從學生角度去推想,懷特森先生開始時種種不可理喻,應該不難理解,因為這和他們原有的價值觀是一致的。而要感受到“這樣的老師是我最好的老師”則需要完全瞭解他的用意。在這兩大板塊之後,懷特森先生教給我們懷疑主義已經深深植入了我們的心田,我又想到應該增加一個拓展設計,我讓學生重新設計課堂,讓質疑充滿這一嶄新的課堂。又通過想象,我對朋友説了什麼話,來檢驗學生對懷特森用意的理解,提升了本堂課的學習目標。這個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説,拓的是課文的意藴,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rwm7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