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設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願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願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教學具準備:

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教學過程:

一、生活現象揭示物體都要落地

1、談話:到地上、樹葉飄落、杯子裏的水打翻留向地面、書從桌子上掉下來、水龍頭打開水流下來、球扔出去後掉下來)

2、雨點、樹葉、杯子裏的水、書、自來水、球,它們最終都會怎麼樣?(板書:落地)

二、感受物體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並提起)談話:如果老師鬆手,米尺會怎樣?(演示)怎樣讓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抓尺子的遊戲。

出示遊戲規則,邊講解邊請學生上台演示。

(1)遊戲由甲乙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來完成;

(2)甲同學將右手抬起與腰齊平,張開右手虎口;

(3)乙同學提起米尺,將米尺的一半放於甲同學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學的手);

(4)當乙同學放下米尺時,甲同學迅速捏緊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兩次遊戲後,甲乙同學相互交換再做兩次遊戲。

(6)甲乙同學完成遊戲後,將米尺交給另外兩個同學玩。

注:

(1)沒有輪到遊戲的同學請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甲同學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3、學生遊戲,觀察手的運動方向,體會手裏的感覺。

4、遊戲後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5、師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抓老師手裏的尺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3)這股力來自哪裏呢?

6、揭示:我們把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書: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師這裏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組輪流提桶,並思考:提起水桶時,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9、指名説説:提起水桶時,你手裏有什麼感覺?如果你放手,水桶會怎樣?

10、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在地面上的物體,它們都會被地球吸引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談話:重力使物體向哪個方向落的呢?我們可以用箭頭來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畫↓)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圖。

(1)談話: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它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板書:向下)

(4)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圖。

(1)談話:生長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如有學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畫錯,教師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將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讓學生觀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結:不管是平面上的物體,還是斜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圖。

(1)談話:地球表面的這些物體(房子、人、飛機、月球),它們都受到重力了嗎?(如果學生説不出,教師提示:這些物體會往外掉嗎?)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指向地心)

(4)小結: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們把這個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豎直向下。(板書:豎直↓)

5、出示下雨、樹葉飄落、水打翻、書掉下來、水龍頭滴水、扔球圖,讓學生畫畫這些運動的物體受到重力的圖。

(1)談話:掉落的雨點、飄落的樹葉、掉落的書本、流下來的自來水、扔出去的小球,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畫一畫。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為什麼這些物體都會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

四、解釋牛頓的第一個問題

1、談話:蘋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非常平常。大科學家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會想些什麼呢?你知道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2、邊介紹邊出示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個問題)。

3、牛頓在300多年前提出的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板書: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4、牛頓是怎麼解釋的呢?(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結:牛頓説的“垂直向下”和我們説的“豎直向下”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的解釋和大科學家牛頓的解釋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只要對一些現象加以注意並思考,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五、課堂總結

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實踐是充滿樂趣的,願你們能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螞蟻進行細緻觀察,並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螞蟻作合理的解釋;能製作簡單的昆蟲模型。

2、意識到科學探究中細緻觀察的重要性,觀察時愛護小動物;願意與他人合作,探討昆蟲的共同特徵;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辨別常見的動物類型——昆蟲。

3、能説出螞蟻的身體構造;知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能對常見的動物進行判定是否屬於昆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交流中,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發現並嘗試解決觀察螞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能利用昆蟲的特徵辨別常見的動物是否是昆蟲。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

每組:材料箱(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衞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材料袋(牙籤、塑料泡沫、刻刀、橡皮泥)。

教師準備:

各種螞蟻、放大鏡、記錄表;收集、整理與昆蟲有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資料卡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中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就有600多種。中國居室內常見的螞蟻主要有以下三種: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舍蟻。

1、談話導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捕捉了幾隻小螞蟻,你們都把它“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嗎?你們是怎樣去捕捉的?

2、學生交流捕捉螞蟻的方法。

3、讓學生畫一隻心中的螞蟻,將畫的快的5名同學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師根據學生所畫的螞蟻總結出畫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出藉助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解決以下問題。

問題1:腳有幾隻?

問題2:腳長在什麼位置?

問題3:螞蟻是否有觸角?

4、師引導:關於螞蟻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螞蟻的身體構造,看看它們有哪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制定觀察方案。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箱(師提供的觀察器材: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衞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出自己組的觀察螞蟻的方案。

2、彙報觀察方案。

(教師及時引導,在不能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螞蟻會自由爬動,我們無法仔細觀察。)

讓學生説説本組的觀察方法。

方案1:把螞蟻關在一個更小的塑料瓶裏,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2:把螞蟻放在水中的瓶蓋上,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3:把螞蟻放到昆蟲觀察盒裏,用放大鏡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

方案4:讓螞蟻爬在羽毛或毛筆上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記錄。

方案5:用膠水粘住螞蟻的腳,拍照片觀察。

方案6:用衞生球畫一個螞蟻的活動範圍,再進行觀察。

方案7:用大蒜畫一個圈使它的活動範圍縮小,然後用放大鏡觀察。(螞蟻到處爬,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用什麼辦法觀察螞蟻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還不會傷害小螞蟻。)3、學生分組觀察,出示觀察要求。

在觀察前讓學生相互補充各組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再及時進行總結,並提出要求:

(1)螞蟻太小不要拿着觀察,我們要藉助放大鏡去觀察。

(2)觀察要仔細,小組分工合作,填好觀察記錄表。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螞蟻。畫圖時先畫螞蟻身體的主要部分,然後再畫出其他部分。

(3)重點觀察螞蟻的身體的構造,數一數螞蟻的身體由幾部分組成?每部分叫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4)注意不要傷害螞蟻!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3

【理論指導】

國小科學教學內容有着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活動,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主義的科學觀認為,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藴含着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更體現了“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理念,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教學方法】

1、探究發現法

學生選用不同材料、寬度、厚度的紙橫樑搭橋,進而在體驗中分析可能影響橫樑抗彎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學家發現真理那樣,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學習,發現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和內部聯繫,找出變化規律的方法,在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知識和學習科學的方法。在科學課中,運用探究發現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探究發現的過程學會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實驗探索法

學生根據現有材料(寬度和厚度分別為1、2、3倍的紙條)設計實驗方案,並圍繞着問題進行假設和實驗證明,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實驗探索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小組討論法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設計實驗方案、探討注意事項、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四次用到小組討論,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從中獲得對該問題深入認識或進一步瞭解。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尤其適合在國小中、高年級使用。

4、信息蒐集法

本節課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將建築科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思考工程造價的相關問題,這一問題對於六年級學生而言是沒有生活經驗作為基礎的。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後對其相關信息進行蒐集、整理、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對工程與技術領域知識有新的認識。

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繫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後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橫樑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為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在認知特徵與思維水平方面: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雖然仍要藉助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識經驗方面:部分學生已經有了橫樑的材料、長度、寬度和厚度對抗彎曲能力影響的前概念,這為本課中“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測、研究問題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在已有的實驗方法與技能方面:學生從五年級綠豆種子發芽實驗開始,就已經學習並掌握了對比實驗的方法,知道並理解對比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因此在本課的對比實驗中,只要學生能識別變量,找到控制變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問題,就能順利開展實驗。

在科學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在以前的科學實驗中多次進行猜測、驗證猜測的活動,已經理解了科學推測必須經過實驗驗證的道理,這為情感目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達成打下了基礎。

在個體差異方面:由於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輪流擔任實驗操作員,所以他們在實驗操作能力上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基本能完成實驗操作任務;在數據分析、科學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房屋、橋樑結構中有“柱”和“樑”。

2、增加樑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樑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別和控制實驗中的變量,記錄、分析數據並探究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繼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既能夠大膽提出假設又能在探究中細心求證。

【教學重難點】

探究橫樑的寬度和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1)長度、寬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紙條若干

(2)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3)木塊若干

(4)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5)墊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實驗記錄單

(8)小組分工:材料員、記錄員、彙報員等

【教學過程】

一、科學視野:用“樑”、“柱”搭一座橋

1、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樑”。

2、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樑做橋面,搭一座橋。你們的橋能承重嗎?

3、承重時,橫樑會有什麼變化?(彎曲)

4、引出課題:抵抗彎曲。(板書課題)

5、科學中,我們一般把抵抗彎曲能力簡稱為抗彎曲能力。你們的這座橋抗彎曲能力如何?怎麼測試一下?(添加重物)

6、學生彙報各小組橋樑的抗彎曲能力。

二、科學探究:探究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問題:各組橋樑的抗彎曲能力相同嗎?根據你們的觀察,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長度、寬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設:橫樑跨度的確定還要考慮具體的地質、環境等因素,就同種材料而言,橫樑能改變的因素是寬度和厚度。誰來説説,當我們增加橫樑的寬度(或厚度)時,抗彎曲能力可能會怎樣變化?

如何證明你們的假設?

3、小組討論,制定計劃。

出示木塊、紙條、墊圈圖片。

認識嗎?

可以怎麼用?

觀察第二組材料,有什麼發現?(摸一摸)

能用這些材料證明你們的猜測嗎?

①改變條件:寬度、厚度。改變方法: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

②控制變量:對比試驗,除改變條件以外的量都不變。

4、確定實驗方案。

①將兩木塊對立作橋墩,保持一定距離。

②將紙條平放於兩橋墩上作橫樑,添加墊圈,觀察橫樑變化。

③繼續添加墊圈,直至橫樑剛好彎曲至桌面,記錄數據。

④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只改變寬度或厚度),重複上述操作,邊實驗、邊記錄。

⑤整理材料,提交數據。

5、實驗中要注意些什麼?

①控制變量: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用KT板上的標誌線控制橫樑跨度不變。

②操作要求:墊圈要輕輕地放在紙橋樑的中間位置。

③計數原則:紙橋樑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導致塌陷的最後一個墊圈不能算。

6、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實驗所得出的數據説明了什麼問題?

橫樑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和厚度有關:增加寬度能提高抗彎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彎曲能力。

7、思考:橫樑平着放好,還是立着放好?

觀察橫樑的橫切面是什麼形狀的?怎樣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證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嗎?(幾乎所有的橫樑橫截面都是長方形的,而且都是立着安放的,也就是橫樑的厚度比寬度大。可用冰棍木片、塑料尺子進行演示證明。)

三、科學延伸:工程與技術的涉獵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樑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樑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侷限性。有什麼方法在不增加橫樑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請同學們在課後利用相關書籍、網絡資源對這一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o36j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