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5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楊氏之子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5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

21.楊氏之子

創新教案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詣、禽”2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樑、詣、禽”3個會寫字。正確讀寫“聰惠、應聲”等詞語,聯繫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

5.初步接觸文言文,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6.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7.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難點:

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過程:

一、簡介文言文,導題解題。

1.簡介文言文。

(1)指名背誦《自相矛盾》。

(2)教師簡介文言文: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説,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2.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節選自《世説新語》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學生齊讀課題。

(2)理解題目:誰能説説題目的意思?(“楊”是姓,“氏”放在姓後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3.教師介紹《世説新語》。

《世説新語》又稱《世説》《世説新書》,作者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説》(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説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説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説“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初讀感受。

(1)自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相機評價。重點指導朗讀:“孔指以示兒曰” “為設果” “兒應聲答曰”(兩個多音字:為、應)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2.指導學生讀準節奏。

(1)學生試讀。

(2)教師範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學生練讀。

(4)比賽朗讀: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

(5)教師評議並小結:讀文言文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要讀出它的節奏來,這樣才有古文的韻味。

3.再指名讀,齊讀。指導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三、探究交流,理解意思。

(一)理解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1.“甚”是什麼意思?(很,非常。)“惠”是什麼意思?(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2.再讀一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楊氏子的年齡只有九歲,比大家還要小,但是很聰明。)3.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的意思。(樑國有一個姓楊的孩子才九歲,非常聰明。)

4.你覺得這段話中的哪個字用得好?(“甚”字用得好。一個“甚”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5.指導朗讀,不僅讀出了楊氏子的聰明,還要讀出內心對楊氏子的喜愛。

(二)研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1.談話過渡:課文中除了楊氏子,還有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孔君平)你知道孔君平是誰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

孔子第26代後人,晉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會稽。任世子文學,後補為太子舍人,遷尚書郎,任吳郡太守,後遷尚書,疾篤未任。累遷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稱孔廷尉。晉元帝年間,建議申明貢舉之制,崇修學校。死贈光祿勛,諡“簡”。

2.孔君平來幹什麼呀?(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

3.孔君平見到楊氏子的父親了嗎?(沒有。“父不在”)

4.孔君平發現楊氏子的父親不在,他是怎麼做的?(就把楊氏子叫了出來。)

5.從孔君平的做法中你瞭解了什麼?(孔君平經常來楊家玩,彼此比較熟悉。)

6.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的意思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7.指導朗讀。

(三)研讀“為設果,果有楊梅。”

1.“設”是什麼意思?(擺放,擺設。)

2.“為設果”誰為誰設果?(楊氏子為孔君平擺出水果。)你是怎麼知道的?(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

3.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説説這句話的.意思嗎?(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4.從這句話中,你還可以讀出什麼?(楊氏子熱情招待客人,他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5.指導朗讀:讀出楊氏子的熱情好客,讀出對楊氏子的讚美之情。

(四)品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談話過渡:

師:一個熱情好客的楊氏子不由讓孔君平心生喜愛之情。現在又見“果有楊梅”,於是——

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師:兒應聲答曰——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讀一讀,瞭解他們之間在説些什麼呢?用自己的話來説説這兩句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家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有聽説過孔雀是您家的鳥。”)

3.體會語言的巧妙。

(1)理解孔君平的話.

①你聽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嗎?(學生各抒己見。)

②孔君平為什麼單單指着楊梅説,不説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楊梅和楊家的姓開玩笑,説楊梅是楊家的孩子。)

③教師小結:孔君平是要誘導楊氏子 ——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人。

④談話過渡:楊氏子是怎麼迴應孔君平的?(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理解楊氏子的回答.

①自由讀一讀。想想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呢?(如果説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麼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麼楊梅又怎麼會是我家的果呢?)

②對比理解,感悟巧妙。

孔雀是君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較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麼?(第一句生硬,沒有禮貌;第二句委婉迴應了對方的問話,又不失應有的禮貌。)

③理解“應聲答曰”。

a.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b.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機智,説話有禮貌。)

4.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對話的巧妙,在朗讀中表現出楊氏子的機智敏捷,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楊氏子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四、贊“聰惠”。

1.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後會是什麼樣的神情?他又會做什麼?想什麼?説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説一説,也可以寫下來。

2.學生獨立思考、書寫。

3.小組交流。

4.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楊梅和姓楊的字一樣,來考考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居然拿孔雀和我的姓來反問,回答得又是那樣婉轉,真是了不得!於是他笑着説:“耳聞楊氏之子甚聰慧,今日一談,果然名不虛傳哪!真是可喜可賀!”

五、熟讀成誦。

1.談話過渡:課文中,劉義慶用了短短的五句話留給我們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把一個聰慧、禮貌的楊氏子展現在我們面前。老師覺得,像這們的文章,我們應該把它給背誦下來。

2.學生自由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4.小組同學比賽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小組間比賽背誦。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楊氏之子》是孩子們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這樣的編排,目的有三: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在引領孩子們走進這個故事時,我着力引導學生去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這樣的故事必能激發學生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

1.結合註釋理解詞句,瞭解故事大概內容,讀通課文。

2.創設情境,通過形式多樣地朗讀對話,以及對“未聞”、“應聲大曰”的辨析來體會楊氏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他的機智聰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古今文對照背誦課文。

4.通過情境的創設學會對“……氏”、“未聞……”的遷移運用。

[教學流程]

課前活動:學生吟誦古詩引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厚實的文化精髓。讓我們一起先吟誦一些古詩詞吧。

學生吟誦古詩後引出今天學習的一篇古文。(板書:文言文)

[設計意圖:一堂“文化”的課自然以一種文化的方式來引承。這樣,使學生未識課文就置身於一個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從而自然引出文言文《楊氏之子》。]

一、揭示課題,解讀課題,遷移運用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讀讀題目,説説這個題目的意思。(姓楊人家的兒子)

2.這是古人的説話方式,請你也試着用這種方式來介紹自己。(對古文中的“……氏”遷移運用)

學生根據自己的姓用這種古人的方式來介紹自己。(張氏之子。董氏之女……)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姓切入,抓住古文中典型的語言點,使學生對“……氏”能夠遷移運用,並做到情趣與理趣的有效融合。]

二、讀懂字詞,讀準停頓,讀通古文

1.放聲自由讀課文,爭取把文章讀通順。

2.指名讀,組織交流。呈現難點。

導語:老師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把幾位同學讀得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交流不同之處,老師隨機在黑板上畫出。)

[設計意圖:這是國小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而學生讀得不一樣的'地方正是他們感到困惑之處,教師將其定格,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朗讀中能不遺餘力地直指讀懂、讀通課文的目標,這樣的讀書有更強的指向性。]

3.聚焦難讀句子,老師建議關注解釋。

導語:同學們,這些句子讀得不一樣,就是停頓或者讀音有所不同。老師建議大家結合課文的註釋,讀懂句子,瞭解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該怎麼讀。

4.解決難點,以不同方式展開。

●孔君平詣其父

(1)指名學生讀。

(2)學生結合註釋知道:“孔君平”是一個人名。“詣”指的是拜訪。

(3)學生再讀句子,同時老師畫出停頓,齊讀。

●乃呼兒出

(1)學生聯繫上文,“父不在”:父親不在家。結合註釋知道“乃”指“於是”的意思,繼而瞭解句子意思。

(2)再讀句子,讀準停頓。

●孔指以示兒曰

老師根據學生的釋義,同時在句子上畫出相應的停頓。

(1)學生結合註釋,説句子的大意: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對他説。

(2)指名讀,齊讀,再次強化正確停頓。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學生理解現在的“家禽”:家裏養的雞、鴨、鵝等。

(2)學生結合語境,對文中的“家禽”分別釋文:“家”指夫子家。“禽”:鳥類。“家禽”指的就是夫子家的鳥,故而明白中間應停頓。

[設計意圖:對於古文朗讀中的停頓,其實是藉助在讀懂古文的基礎上。這一環節把讀準停頓和疏通詞句糅合,使兩者能相輔相成,相互推進。要讀通古文,必得先疏通詞句,所以在這個環節上,聚焦難點,充分展開。]

5.注意停頓,讀通古文:現在就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注意停頓,相信你一定能讀得更通順。

6.瞭解故事內容:課文讀通了,發生在楊氏子身上的事,也一定有所瞭解了。説説這個故事的內容。

[設計意圖:讀通了古文,對意思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已是水到渠成。到此完成了對古文第一層面的解讀,使學生能夠真切地看到自己在課堂上的進步:從讀不通到讀通,再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概説這個故事,步步晉階。]

三、定格對話,品味聰慧,讀出韻味

1.師生對讀。體味巧妙。

(1)創設情境,師生角色定位後合作對話。

(2)結合情境,對詞句再解讀。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課文,引導學生逐字理解)

“此”——學生:這個(楊梅)。

“果”——學生:水果。

“君家果”——學生:你家水果。

“此是君家果”——學生: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水果。

(3)對讀詞句。體味聰慧。

導語:果然是對答如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3

一、揭題導入:

1、 出示課題:老師:今天我們學習-----《楊氏之子》。指名讀題,齊讀。

2、 解題:

老師:知道題目意思嗎?

學生:楊氏的兒子。

學生:姓楊人家的兒子。

老師:馬老師父親姓馬,馬老師就是------生(馬氏之子)

老師:(指名) 你父親姓 ----王,你是-----王氏之子

老師:你是----李氏之子 你是----

二、節奏誦讀文言文:

1、 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覺得可以了就舉手示意。

2、 檢查自讀情況。

老師:有人讀就有人聽,讀文言文時要要有停頓,同學們要仔細地聽。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讀得太快。

學生:句號處要停頓。

再指名朗讀,評價。

老師:有沒有什麼地方和他們讀得不一樣?

學生:……

老師:有些地方沒有標點,但你們有停頓,是哪些地方?

學生:孔君平 ? 詣其父 中間有停頓 (老師馬上在中間處打上問號。)

學生:家 ?禽

學生:楊氏子? 兒? 父?

3、再讀課文,釋疑,讀出節奏。

老師:文中有個多音字。為wèi 而不讀wéi 同學們,有問題我們就要讀課文,下面我們再讀課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看看註釋,想想意思,你肯定會有收穫。

學生再讀課文

老師:讀着讀着,想着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自學互助,讀好句子: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學生:孔君平是人,後面要有停頓。

老師:孔君平是去幹什麼?

學生:拜見楊氏。

老師:拜見,怎麼知道的?

學生:下面註釋寫着詣就是拜見。

老師:現學現用,馬上就知道字義了。

學生:孔君平拜見楊氏,楊氏不在,把他兒子叫出來。

老師:再讀這句,上面的問題解決了嗎?

學生:解決了。(老師劃去先前畫的問號)

老師:是的,一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讀好句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師:那 夫子家 ?禽呢?我們現在家禽要連起來,指什麼?

學生:雞鴨鵝

老師:聽説過養孔雀嗎?(沒有)孔雀是指什麼?(鳥,會飛的鳥。)那麼夫子家禽就是----

學生:夫子家的鳥。

齊讀。

老師:知道句子的意思嗎?指名説。

學生:從來沒有聽説孔雀是父子家養的鳥。

讀好句子: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老師:君家 後面要停頓嗎?

學生:要

學生:君在古文中是對別人的稱呼。

老師:這裏誰為誰設果?

學生:為孔君平設果。

老師:誰為孔君平設果?( )為( )設果,果有楊梅。課件

學生:楊氏之子為孔君平設果,果有楊梅。

老師:為設果,果有楊梅。 省略了之後感覺怎樣?學生:簡潔明瞭。

師 :為什麼不是孔君平為楊氏之子設呢?

學生:應該主人為客人設。

老師:你很會學習,感謝你。

老師:同學們,讀讀註釋,想想意思,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三、會意文言文:

1、 齊讀課文。

2、 瞭解文章大意。

老師:古文跟現代文寫法上有些相似,我們來讀讀,下面的句子是圍繞一個句子來寫的,哪個句子?

學生:第一句。

老師:濃縮成一個詞是什麼?

學生:子九歲。

老師:是嗎?

學生:聰慧

學生:十分聰慧

指名讀,齊讀。

老師:甚聰慧就是---

學生:很聰明。

老師:這麼簡單的故事,楊氏之子甚聰慧又從哪兒知道的?

四、領會妙處,運用文言文:

結合學生的體會,引入人物對話,感受語言的精妙。

再讀課文,楊氏之子甚聰慧從哪兒知道的?

學生:從對話中看出了他的聰明。

老師:誰願意和老師合作?(以下是師生合作讀的內容。)

老師: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學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師: “此是君家果。”

學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師: “此是君家果。”

學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師: “此是君家果。”

學生: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生笑。

老師:為什麼會心地笑?

學生:老師一次比一次讀得重。

學生:比較好笑。

學生:老師説個沒完了。

學生:老師把提示語去掉了,同學也把提示語去掉。

老師:你覺得老師在刁難他嗎?

學生:不是。

老師:你更感到什麼?

學生:他們兩個在開玩笑。

老師:孔君平把玩笑開在哪裏?

學生:開在姓氏上。楊氏姓楊,楊梅中也有個楊字。孔君平的玩笑開在水果上。

老師:琢磨一下,你明白了什麼?

學生:他把楊氏子和楊梅聯繫在一起,楊梅和楊氏成了一家人。

老師:這麼會聽的孩子。用一句話就是---“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老師:僅僅表現他會聽嗎?

學生:他還很會説。

學生:也跟孔君平開了個玩笑。

老師:孔君平説此是君家果。楊氏子説,------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

老師:楊氏子真會聽,回答得如此巧妙。他的聰慧還表現在哪裏?

學生:應聲答曰就是馬上回答,脱口而出。

老師:還有其他詞嗎?

學生:不假思索 毫不猶豫

老師:多麼聰明的`孩子!不僅會聽,還會應答。這真是“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同學們和老師合作讀,感受一下。老師是孔君平,你們是楊氏子。角色朗讀。

老師:我們換一下,老師是楊氏子,你們是孔君平。角色朗讀。

學生:此是君家果。

老師: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師:這樣可以嗎?

學生:不可以。

學生:未聞不僅讓孔君平下了台階,還不讓他尷尬。

學生:不能去,楊氏子是個小孩,應該有禮貌。

老師:語言要婉轉,像張老師這樣,太沒禮貌了。

老師:楊氏子只有九歲,但他卻説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真的很聰慧。

五、背誦積累,延伸拓展:

老師:這篇文章出自一本書《世説新語》,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去看看。文章中的生字我們再來記一記。出示課文填空題。

此時鈴聲響起。

老師:課文填空題同學們可以課後填一填。

老師:這篇古人一共只有55個字,會背誦的同學面朝下面聽課的老師背誦一下,不會的也沒有關係,可以看着讀一讀。

老師:謝謝聰慧的孩子們!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4

課前熱身

咱們班的孩子擅長積累古詩名句,讓我來見識一下,可以嗎?生:可以

師:我説上句,你們來接下句:言必行——生:行必果

師:與朋友交生:言而有信師:讀書破萬卷——生:下筆如有神

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師:真不錯!我們再來讀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老師想見識一下你們的朗讀水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齊——

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師:最後一字讀“y”,當“了”的意思。這句話是説,温習舊的知識就能從中有新的發現,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再讀這句話,子曰:——齊

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師:老師要看看這節課誰可以做大家的老師。其實平時呀,我們也積累不少這樣的句子,你們能説上幾句嗎?説説看,你來!

生3:我在書上看到的,一日不讀書,百日荒蕪。師:真不錯,還有嗎?你説!讀萬卷書,不如閲人無數生4:

一、談話導入

師:剛才我們交流的這些語言都叫文言,用文言寫出的文章才叫——

生:文言文

師:今天這節課啊,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今天我們學習的文言文,題目是——

生:《楊氏之子》

師:請同學們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手伸出來!齊讀課題!

生:《楊氏之子》

師:什麼意思?男孩子説!生5:在古代的時候,有個姓楊的是姓楊的一户人家的兒子師:真好!這個“子”在文章中可以當“兒子”,不僅可以當兒子,還可以當女兒。老師是姓王是王家的兒子,成為王氏之子,你們能不能介紹自己啊?説説看!

生6:我是許氏之子師:你來説

生7:我是鄧氏之女師:真聰明,你説生8:我是劉氏之子

二、初讀感知檢測預習情況:

師:恩,孺子可教也。課文預習了嗎?那我們來檢測預習?生:可以

師:這是本節課要求會讀的生字,會讀嗎?生:會!

師:一起來!(課件出示生字:樑國、聰惠、詣、乃、曰、禽)生齊讀生字

師:節奏再快點,會更好。齊——生再齊讀生字

師:這是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先讀讀看生自由讀。師:生齊讀

師:會讀了,會寫嗎?生:會

師:都會嗎?同學們再想一想,用好方法記住這些字,寫好了嗎?我們來檢測!注意聽,老師連讀三個詞,聽清楚了再動筆寫:樑國、聰惠、禽

生寫詞語師:寫好了嗎?生:寫好了

師:對照大屏幕,自己來批改,全對的舉手。挺好的,來,你哪個字寫錯了

生9:“禽”字寫錯了師:哪錯了?

生9:我把“禽”字人下面的點漏掉了。

師:那現在記住了嗎?有沒有同學把聰“惠”寫成了智慧的“慧”?老師要告訴你們,其實古時候這兩個字是通用的,都當聰明講,而現在的意思多了,像仁愛、智慧、善良都可以。但在聽寫本課生字的時候,希望同學們還要尊重文本,瞭解了嗎?

生:瞭解了

(二)朗讀課文

師:錯的同學在錯字旁邊再工工整整地寫一個,全對的同學選擇一個你認為難寫的生字再寫一遍。寫好了嗎?好,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老師請大家認真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課件出示課文)

生自由讀文

師:誰第一個來試試,男孩子來!

生10: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字音上有問題嗎?沒有,請坐!誰還想讀?男孩子來讀,從題目開始!

生11:《楊氏之子》

師:讀是讀得很準確,如果把聲音放出來,更好些。看來課前預習挺充分的,文章中出現的兩個多音字都讀準了,一個是“為設果”,那我要考考你們,知道為什麼讀“wèi”嗎誰知道你來説.

生12:應該是這樣的,楊氏的兒子招待客人.

師:“為”在這裏表示的是“給,替”的意思,為設果的意思是,給客人擺上水果,把這個字的讀音和意思寫在字單上。我們在讀多音字時,是根據它的意思來練習它的讀音的,現在來讀兩遍。

生讀師:再讀一遍

師: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你們讀準了嗎?是“應yìng”聲答曰,知道為什麼讀yìng嗎?怎麼樣回答,就是剛問完問題就能馬上回答,這就叫——

生:應聲答曰

師:對啊,這就是根據它的意思來辨析它的讀音,一起再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我們在讀古文的時候,不僅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還要讀出重音,讀出停頓,這樣才能讀出味道,老師來試試,行嗎?請聽老師讀。(老師示範讀)自己讀讀,在哪停頓好?

生自由練習讀

(課件出示: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對照大屏幕,看看你的停頓是否合適?再一起讀讀,體會體會。

生對照大屏幕練習朗讀

師:看出來了,咱們班的同學們特別喜歡齊讀,呆會兒,老師還會給你們機會大大方方地大膽齊讀,那麼現在,誰想讀讀這篇課文啊?男孩子,你來試試生13:有感情地讀

師:讀得挺好的,老師聽出來,你們都特別努力,如果重音啊,停頓啊,再鮮明一些,這味道就更足了,比如説這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生練習讀此句

師:就是這種味道,誰還想讀讀?來,你來試試生14: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三、精讀品味

師:讀得好,字正腔圓,韻味十足。剛才我們讀了這麼多遍,現在我們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其實理解古文和理解詩句的方法是一樣的,那你們平時怎麼理解詩句的呀?你有什麼方法?

生15:我是藉助圖片、註釋來理解師:你還有好方法嗎?你來生16:我是每字每句地理解師:那遇到不理解的字怎麼辦?生17:我就查字典

師:對啊!這又是一種好方法,我們可以查閲資料和工具書,你還有什麼好方法?

生18:其實我們還可以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師:老師覺得用上這些方法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自己先讀讀説説(課件出示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生讀文

師:老師發現有些詞挺難理解的,但註釋當中又沒有。來,我們來請學習小幫手來幫忙,有了它的幫助,看看能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課件出示難理解的詞的意思)

同學們自己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有困難的在小組內交流交流,解決不了的,一會兒大家一起來看看。

生四人為一小組交流研討,理解意思

師:好,同學們交流到這,還有哪些是小組沒解決的都理解了?誰能把這篇文章的意思從頭到尾地來講講,來,男孩子來講,其餘同學用心聽,有疑義呆會兒指出或糾正。

生19:樑國姓楊的人家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到他們家,剛好父親不在,兒子出來接應。兒給孔君平擺放了水果,果裏面有楊梅。孔君平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果嗎?”他兒子答:“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您家禽。”

師:有疑義嗎?你來

生20:楊氏子應該指的是他們家的孩子

師:對,很正確,還有疑義嗎?還有哪些聽出來了?你來生21: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這裏是指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子説:“此是君家果。”師:直接説出來就可以了,那麼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是什麼意思啊?你説,把這句話完整地説出來。

生22:就是孔君平指着楊梅問那孩子師:是問嗎?注意標點生22:是説

師:那示什麼意思?生22:是告訴他

師:是嗎?請你看看註釋

生22:給他看,説:“楊梅跟你同一個姓,這是你家的果子嗎?”師:同學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了嗎?就是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且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水果。”自己練習説説這句話。

生練習説師:會説了嗎?生:會

師:那象剛才這樣,來這篇古文從頭至尾來説一説,趕緊説吧生練習説

師:好,先説到這,老師剛才發現有個男孩子特別善於傾聽,老師漏掉的東西他發現了。請你講給大家聽聽

生23:這裏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裏的禽字應該是鳥的意思師:對啊,學習小幫手當中告訴你們了,那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生23:我可沒聽説,孔雀是你家的鳥

師:是您家的鳥。同學們聽清楚了嗎?那到現在為止,這篇古文的意思理解了嗎?

生:理解了

師:那我們試着來對讀,那何為對讀呢?就是老師讀白話文,你們來讀文言文。這對讀啊,可不是簡單地讀出聲音就行了,咱們試試,注意力要集中啊。樑國有個姓楊人家的兒子九歲,特別聰明。

生: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師:特別聰明。生:甚聰惠

師:孔君平拜見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不在,就把他的兒子叫了出來。

生: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師:楊氏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生:為設果,果有楊梅。

師: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氏子看,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果子。”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師: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氏子看,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果子。”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師:這才讀出味道來了,請再讀這句話,注意老師語氣語調的變化。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氏子看,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果子。”

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師:楊氏子隨聲回答道:“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挺好的,初次合作就如此默契。話説啊這孔君平到楊氏子家去拜訪他的父親,可未曾想他父親不在,於是啊,就把他兒子叫出來了,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上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看看楊梅,再看看眼前這楊氏小兒,眼珠一轉,他在想些什麼呢?所以他才對楊氏子説:“這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果子。”想想看,他想些什麼呢?你説

生24:為什麼擺放了楊梅?

師:是嗎?孔君平想他怎麼把楊梅端上來了?來,你説。生25:他應該會想區區一個小孩子不可能那麼聰明呢,今天剛剛好有個機會,所以我要考考他。

師:他怎麼問倒他?你問問。

生25:就是指着楊梅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果子。”師:他為什麼會説這句話呢?你説

生26:楊梅楊梅,楊梅第一字開頭是楊,楊氏子開頭也是楊,所以孔君平專找這機會來考楊氏子。(師板書)師:你一下子就猜透了孔君平的心思,但是能轉換成孔君平的心理活動來説嗎?孔君平心想,接着説。

生26:孔君平心想,今天正好有楊梅和姓楊的一個人

師:楊梅的第一字是楊,楊氏子第一個字也是楊。都説你楊氏子聰明,我何不以姓氏做文章來考考你啊。那楊氏子聽了孔君平的話,他也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呢?所以他才對孔君平説:“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你來説。

生27:他回答説:“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孔君平姓孔,孔雀有孔字。

師:想一想,楊氏子心裏怎麼説的?

生28:他心想,孔君平居然用這考我,他是考不倒我的,我也這樣回答他吧。

師:真是一種機智又聰慧的回答!請坐。你還想説,你説。他心裏會想什麼?

生29:你説我和楊梅都有同一個字,那你名字的開頭和孔雀開頭不是一樣的字嗎?

師:真聰慧,這孔君平和孔雀都有孔字,既然先生你這樣考我,那我就有同樣的方法來回答你。那我還有疑問,為何楊氏子不乾脆直接説:“孔雀是你家的鳥?”而要加上“未聞”二字來説:“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誰體會到了這其中的奧妙?這問題有點難度哦,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研討研討。生交流研討,教師隨機點撥。師:你來説

生30:就是楊氏子雖然心裏不服氣,可是如果直接這麼回答的話,就會覺得太直接了,這樣説委婉一點。

師:這樣的回答更委婉。恩,還有想法,女孩説/生31:可能是出於對孔君平的尊敬才這麼説

師:的確如此。這楊氏子既機智地回答了孔君平的話,又對長輩不失委婉敬重之意,讓我們再來讀這句話。兒應聲答曰,齊

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師:再讀一次,兒應聲答曰,齊

生: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若來者非孔君平,而是李君平,這會怎樣回答呢?你説生32:未聞李子是你家的果。

師:非常好,還能説的更有禮貌些,你想説?生33:未聞李子是夫子家果。師:若來者是梅君平呢?你想説?生34:未聞梅花是夫子家花。

師:這就是應聲答曰,若來者是黃君平呢?誰能應聲答曰。生35:未聞黃桃是夫子家果。師:聰慧,還有生36:未聞黃鸝是夫子家禽。師:對啊。還可以是——生37:未聞黃河是夫子家河。師:非常好

生38:未聞黃花菜是夫子家菜。

師:同學們都笑了,是不是在機智詼諧當中既回答了問題,又不失委婉敬重。剛才我們體會到了語言的精妙,再把這篇小古文讀一讀,就更能讀出其中的滋味了,讀一讀。

生自由感情朗讀古文

師:其實古文啊,在古時候是沒有標點的,沒有標點的《楊氏之子》,誰敢嘗試?(課件出示不帶標點的古文)女孩子,你來

生39:《楊氏之子》,樑國楊氏子九歲師:女孩子,這篇古文讀得味道有點不對了生40:《楊氏之子》,樑國楊氏子九歲

師:古文在以前不僅是沒有標點的,排版和現在還不太一樣,從哪邊讀?(課件出示與現在排版不同的古文)

生:從右邊往左邊讀師:來,女孩子

生41:《楊氏之子》,樑國楊氏子九歲師:讀得真好,讓我們穿越到古代,打開最原版的《世説新語》,想一想古人讀書時,抑揚頓挫,放聲吟誦的情景,一起來這篇《楊氏之子》齊

生:《楊氏之子》,樑國楊氏子九歲

師:能熟讀成誦嗎?試一試啊,我們一起再來一遍,《楊氏之子》齊

生:《楊氏之子》,樑國楊氏子九歲師:真了不起,喜歡這篇小古文嗎?生:喜歡!師:它出自於?生:《世説新語》

四、佈置作業

師:作者是南朝的劉義慶,在《世説新語》中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比如《詠雪》,還有許多像楊氏子這樣聰慧的孩子,比如讓梨的孔融。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都成了當地社會的上流人士,《世説新語》就是記載這些上流人士言談趣事的小説,這樣的小故事有兩千多個,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裏面有原文,有註釋,還有譯文,老師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板書:

楊氏之子

楊氏子

孔君平楊梅

孔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積累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

1、背誦課文。

2、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情感與思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拓展與延伸

《世説新語》上的其他關於言語表達的小故事。

教學重、難點:

突破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文章讀準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要是我問你,你會説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能把話説好嗎?你怎麼回答?會説和説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於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説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感悟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我們先去認識誰呢?

板書課題,解釋課題,理解“氏”“之”的意思。對“氏”的解釋可能發生分歧,學生可能認為“楊氏”是稱謂楊家的女人,而理解為“楊氏的兒子”,“氏”在字典上也確有這樣的意思。可以先存下這個疑問,在讀文的時候自然會迎刃而解。

二、初讀課文,根據註釋理解課文的'意思。

提示:要求學生根據書中給出的註釋理解課文內容,把不理解的字、詞標記下來,與大家交流。

參考

在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説:“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對詞語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

三、再讀課文,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

提示:從學生讀錯的地方發現學生學習中的疑難。通過交流學習成果,徹底弄懂文章的意思。

四、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初步體會文言文的讀法。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默讀課文,思考

文中説楊氏子“甚聰惠”,你從哪裏體會到他的聰惠呢?

提示:要求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加以理解。

參考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這回答巧妙在哪裏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説“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説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板書設計:

楊氏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智答 ——委婉(禮貌)、機智、巧妙

孔君平 :“此是君家果”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難點

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願意聽故事嗎?請看大屏幕,認真聽故事:(大屏幕)

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於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着説:“我也能。”

同學們,聽懂了這個故事嗎?能説説你的理解嗎?

看來你們都聽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雖然拒絕了朋友,但是他並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採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2、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中外流傳的很多。我國古代就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裏,大家想認識這個聰慧的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3、請大家齊讀課題。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嗎?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二、初讀了解

1、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先來讀一讀課文吧。老師最喜歡讀書姿勢標準的同學。開始讀吧。

生自由小聲初讀課文

2、同學們,讀完課文有什麼感受嗎?生暢談。

3、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和節奏,請看大屏幕。先聽老師讀好嗎?誰願意給老師點評。

4、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搖頭晃腦,甚至連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你們願意這樣試一試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5、多種形式朗讀,學生點評。(自由讀、指生讀、同桌讀、集體讀)

三、理解學文

1、《楊氏之子》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我們先來看一下根據課文改變的動畫片好嗎?看完動畫片,覺得怎樣?

2、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與聰慧的楊氏之子交朋友吧!先看這句話“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大屏幕)這句話講的是?

師:你説的“非常”是原文中哪個字的意思?

生:是“甚”的意思。

師:你怎麼知道的?

師:很好,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真會學習。

3、請同學們用看註釋的辦法同桌合作學習課文的第二、三句話,比比哪對同桌的學習效率最高,開始。

4、哪對同桌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教師適當給予點評、表揚。

重點指導誰為誰設果?

生:楊家小兒為孔君平擺出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師:這裏並沒有寫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

師:對,孔君平是客人。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又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板書聯繫上下文)

5、熱情好客的楊氏之子為了招待孔君平,是怎麼做的?請大家看(大屏幕)細心的你發現了嗎,桌子上擺放了新鮮的水果,文中第三句話為什麼單説“果有楊梅呢?”

6、南宋詩人、哲學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讀書方法,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文中最後一句話,靜靜的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感悟。

①請同學們一四人小組為單位,藉助老師給的提示自學最後一句話行嗎?(大屏幕出示)

你們怎樣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孔君平指着什麼對楊氏之子説:“此是君家果。”你認為他為什麼這麼説?

楊氏之子怎麼應答的?他為何這麼應答?

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

②我們來分享大家的讀書體會,誰來?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回答的妙在於他説:“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為什麼他要説孔雀呢?(相機板書:孔雀孔君平)

生:因為孔君平説楊梅是楊家的水果。(相機楊梅楊氏之子)

生:我覺得是孔君平在考考楊家小兒是不是傳説的那麼聰明。

師:這樣説有道理。

生:楊家小兒的回答妙在他聽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説,楊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他間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説法。

師:體會得真好!楊家小兒的意思是説,如果您認為楊梅是我家的水果,那——

生:孔雀就是您家的鳥。

師:還可以説——

生: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楊梅當然不是我家的水果!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的回答很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師: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説?

師:指導學生在説孔君平的話是用上“聰惠”

師:孔君平聽了小兒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映呢?

生:這孩子真聰明。

生:孔君平無言以對。

師: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聰惠

師:請大家看惠的解釋是?

生:智慧

師: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

7、通過大家積極的探討、用心的感悟,我想此時你們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8、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

9、課文朗讀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背誦下來。

10、比賽背誦課文。

四、昇華感悟

1、這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真是不簡單啊!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説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説吧,像“禁止踐踏草坪!”(大屏幕)這樣生硬的,帶着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試着來改一改這個説法,體現語言的藝術嗎?

生: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師:充滿關懷!

生: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生: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温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説服力。

2、語言的魅力充實着我們的生活,課後請同學們運用我們敏鋭的頭腦去感悟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業好嗎?(看大屏幕)

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五、總結

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有着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脣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羣雄”的語言典故,語言的藝術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也會大相徑庭。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語文的學習之旅吧!

六、教學反思

課文《楊氏之子》是一篇古文,雖短,但是對於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5年級孩子,還是很新奇的。

要在古文的語境中讀出語感來。這可有點難。古文要讀好,首先當然要理解意思,這是孩子通過自讀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達到的。那麼這可以放手讓孩子操作。在此基礎上,學習適時停頓朗讀。此時,學生沒有讀出古文味,讀得一字一停,什麼也不像。於是我範讀,學生練讀,就這樣整整讀了半節課,孩子還饒有興趣。雖然時間很長,但是,我不覺得浪費。我明顯地感受到讀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模仿,這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品味夠了,我拋出本文的中心問題:讀了文章,楊氏之子應答如何?沒想到孩子們都讀出了一妙所在:楊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聞”之語氣婉轉卻鮮為人知。我想: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再讀,可惜還是沒有答案。於是,我只得拿出比較句子的方法。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光這樣讀肯定不行,要把句子放在語境中。我們先讀了這似乎相同的兩句,解釋了意思,然後我讓他們演一演,學生當楊氏之子,我當孔君平,對讀,再換着讀,從讀中發覺有人已意會。我不挑明,也不讓他把答案説了,因為還有許多人正在跳,就要摘到桃子了!接着我讓那似乎意會之人演楊氏之子,其他人用心演孔君平。放入語境中對讀,果然許多孩子明白了“未聞”之妙用。我沒有及時揭穿,而是讓他們小組內再讀讀楊氏之子的應答。不一會我沒講明他們已然意會,情感朗讀亦水到渠成。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拓展了《世説新語》中《謝太傅篇》與《徐孺子篇》兩個小故事。收到了良好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7

一、教材簡析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説《世説新語》,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説,在中國古典小説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這篇文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它雖然篇幅短小,但故事風趣睿智,語言靈動,人物鮮活。通過記敍楊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時機敏而巧妙地應答,不僅使一個聰慧機智的楊氏之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而且文言文語言的簡要與精當也得到清晰地凸顯。

二、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韻味。

三、教學重難點

讀懂全文,感受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聰慧。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背景資料,課件

學生準備:查找、收集有關《世説新語》及劉義慶的資料。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課前談話

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與人交流溝通,説到語言,我國古代言語非常精練、簡潔,例如以前我們學到過的子曰:(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古文中“曰”就是説的意思(2)“我”在文言文中讀什麼?(吾)那“吾等”就是?(我們)(3)那麼你怎樣講?(汝)你們該怎樣講呢?(汝等)。(4)問你吃過飯了嗎?可以説?飯否。(5)很好很好可以怎麼説?善哉善哉。(6)如果想表達一個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誨、培養的意思可以説?孺子可教也

師評價:汝等小時了了,大必成器也

七、教學過程

(一)活引話題,激發興趣:

1、剛才我們説到的語言稱為文言,以文言寫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世説新語》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2、讀題,解題。“氏”指對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稱,“楊氏”可以解釋為楊家,“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老師姓竺,在古代就是——那你就是——(指2個不同性別的學生回答。)

(二)反覆朗讀,感悟添趣

1、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板書:文言文),文言文中每個字或詞也許包含豐富的意思,在朗讀上和白話文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先聽老師怎麼讀出古文的韻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頓,請你用停頓線在文中做上記號。

2、校對。你的停頓記號做對了嗎?校對、修整好了就趕緊也學着老師的樣子把字音讀正確,注意停頓把課文讀出味道來。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檢查,開火車讀——正音——請同學幫助讀。評價:注意了停頓,如果能用氣息把詞語連起來會更有古文的味道。

(1)着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為應(多音字,讀第四聲)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家禽

(平時的家禽指的是?這裏的家禽意思是?這裏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齊讀句子)

(3)連起來讀——齊讀

4、那楊氏子何許人也?課文中怎麼介紹的?出示句子: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1)讀句理解意思。

(2)你是怎麼知道的?看註釋理解意思是學習古文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板書:註釋

5、剩下的四句話,請同學們一邊讀句子一邊藉助註釋來理解意思。

6、檢查,你們讀懂哪些句子的意思啦?一句也行。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7、現在老師來説意思,你們讀準這句話好嗎?

8、增加點難度,我們用對歌的形式來讀課文吧!怎麼對呢?請男生問,女生來答。楊氏子何許人也?為何設果?孔如何曰?兒又如何曰?

9、現在我們配上舒緩的音樂再來讀課文,把古文的韻味讀出來。

10、

(三)咬文嚼字,探究生趣

1、後人讀這篇古文,認為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楊氏子與孔君平的對話。出示對話,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你讀懂他們兩人的話外之意了嗎?

2、楊氏之子也巧用姓氏作答,讓我們來讀讀這精妙的回答。師生對話——男女生對話

3、楊氏子的話外之意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心中不得不承認: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齊讀

4、從對話中,你們還從哪裏看出楊氏子甚聰慧?應聲可見他反應敏捷?還可以換成什麼詞?你們能否應聲答老師的話?師生直接對答兩人對話——

5、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那課文為什麼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老師在課前查了《辭海》,《辭海》中“惠”主要有這麼3層意思:1、仁慈2、柔順3、跟“慧”相通,意思是聰明。仁慈、柔順合起來就是説有禮貌、有教養,説話做事得體,那你們還從哪些詞句看出來楊氏子有禮貌、有教養?(未設果、夫子、未聞:去掉未聞比較讀)

6、妙哉妙哉,楊氏子迅速巧妙地婉轉應答使孔君平不得不歎服——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7、小練筆:當然孔君平也絕非凡人,後來官至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國家的刑法,他知道低估了楊氏子了。如果你是孔君平,會誇怎麼楊氏子?而聰慧的楊氏子而如何拱拱手謙虛地應答呢?可以學着古人或現在我們説話的樣子來寫寫他們之間的對話嗎?

課件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兒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8、交流:展示白話文和古文兩組對話,在對比中進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煉、簡潔的特點。

9、小結:這楊氏之子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

(四)熟讀成誦,課外延趣

1、課文只有短短5句話,僅僅55個字,卻包含了這樣豐富的內容,這麼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來嗎?指名背1個——你怎麼背出來的?(多讀、抓住關鍵詞,理解了背)指名背2個——齊背

2、《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寫的《世説新語》。在這部書中,像這樣生動睿智的故事還有很多,例如: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3、希望課後同學們多讀些古文,蒐集一些精妙的語言,如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廣告詞、對聯、歇後語等,和同學們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我們一起來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六)板書設計

文言文10楊氏之子楊梅

簡練孔君平孔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説一句話,看誰能説説是什麼意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生(沉思後,有同學舉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師:剛才我説的話和我們平時説的有什麼區別?

生:老師説的話比較簡練,我們平時説的話要複雜一些。

生:老師説的話不怎麼好懂,我們現在不這樣説。

師:像這樣的語言我們在以往的積累運用中也學過,誰能説一句給大家聽?

生: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3.温故而知新。

師:像這樣的語言我們稱為文言,用這樣的語言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二、一讀(讀正確)

師: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讀一讀,看看什麼感覺?

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覺不怎麼好讀。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麼讀才能讀好。

師:説説哪個句子你不知道怎麼讀?

生:“孔指以示兒曰”這個句子我讀不好。

師:誰知道這句話該怎麼讀?(生嘗試,但讀得都不大正確。)

師:正確的讀法應該是這樣,孔/指以/示兒/曰。(生自由讀,齊讀。)為什麼要這樣讀呢?一會兒你自己就明白了。誰來把文章讀給大家聽?(兩位學生讀)

師:剛才這位同學讀的時候有兩個字和第一位同學讀得不一樣??

生:“為設果”中的“為”,李同學讀的是第四聲,而張同學讀的是第二聲。

師:哪個讀音正確呢?我們先看看這句話什麼意思。

生:“為設果”就是孩子給孔君平擺上水果。

師:“為”在做“給”的時候讀第四聲。還有一個字音他們讀得也不一樣。

生(踴躍):“兒應聲答曰”中的“應”,他們一個讀第一聲,一個讀第四聲。在這裏應該讀第四聲。

師:“兒應聲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現在我們還經常這樣用。

三、二讀(讀明白)

師:同學們讀得很正確,也很流利,我相信你們還能讀懂。再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哪個字,哪個詞或者哪一句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個記號。

生:我讀懂了“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意思是,樑國有一個姓楊的孩子,非常聰明。

師:非常──聰明,這句話中沒有這兩個詞啊。

生(齊舉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聰惠”的意思是“聰明”。“惠”古代通“慧”。

師: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明白了。這裏的“惠”是個生字,你會寫麼?(生上台演板,寫得很正確)

生:我看下面註釋知道了“孔君平詣其父”中,“詣”的意思是“拜見”。

師:好啊,看註釋是理解古文最簡便的方法之一!“詣”也是個生字,相信每個同學都會寫,在本子上寫一個,互相檢查檢查。

生:我讀懂了“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啊。

師:夫子在這裏指誰?(生:指孔君平)

師:把孔君平稱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嗎?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生:能)

師(依然作思考狀):如果來的是阿姨呢?

生(略略思考):不能,因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師(追問):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

生(遲疑不敢作答):不行,因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不識字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生不語)

師:我們來推測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認為,他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相信你能從文中找到依據。

生:他應該是一個富人,從圖中我們看到他穿的衣服很華貴。

生:他應該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因為他看到楊梅就把楊氏子的姓聯繫起來,而且還説這個孩子是“君”。這是對人的尊稱,能對一個小孩説“君”的,一定是一個有涵養的人。

生:這篇文章選自《世説新語》,這本書是寫士大夫階層的事情。

師:是啊,士大夫階層都是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麼他們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學問的人。所以,可以稱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

師:同學們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麼?

生:楊氏是一個人的名字麼?

師:有誰來回答這個問題?(生沉默,繼而又搖頭。)

師:這裏的楊是人的姓,而“氏”有兩個意思。(師出示)(1)在有特長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後面加“氏”表示尊重。(2)舊時放在婦女父姓或夫姓的後面稱呼已婚婦女。

師:讀一讀,在這個句子中,你該選擇哪一種意思呢?

生:選擇第一種。

生:為什麼“父不在,乃呼兒出”?這個孩子才九歲,怎麼能照顧客人呢?怎麼不叫他的媽媽出來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解答?

生:因為他媽媽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師:同學們推測了很多種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國古代,重男輕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兒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來招待客人。母親呢?只能呆在後堂,只有丈夫、孩子請她出來見客人的時候她才能出來。(學生驚訝,然後又問了幾個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師:既然大家都懂了,誰能把這篇文章的意思講一講?(學生自由説)

四、三讀(品味語言的精妙)

師: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有兩個句子很精妙。你們知道是哪兩句麼?

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兩句話很精妙,一般人説不出來。

師:看來大家都同意他的説法,但是這兩句話精妙在什麼地方呢?

生:楊氏子姓楊,楊梅的第一個字也是楊。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開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説楊梅是楊氏子的弟弟一樣。

生:楊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連起來説。

師:對呀,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生齊:還治其人之身。)

師:所以,課文中這樣稱讚這個孩子──(生齊:甚聰惠。)

五、四讀(讀出古文的味道)

師:同學們,讀古文不僅要讀正確、讀流利、讀明白,還要讀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試一試,品味品味古文該怎麼讀?(學生自由讀,有的還搖頭晃腦,很可愛)

師:如果配上音樂,那種感覺會更美。先聽一遍,想想該從哪個地方開始你的朗讀。

師:再聽一遍,然後自己試着跟着音樂朗讀。

師:誰願意配樂讀給大家聽?

(生踴躍舉手,一生讀,雖然與音樂還不怎麼吻合,但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又一生站起來要求朗讀課文,在音樂中讀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聲)

師:讀得真好!這個小故事簡單、有趣,我相信,我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它背下來。

(學生情緒很高,還沒等教師把要求説完,琅琅的背誦聲已經響起。)

六、五讀(理解中學習運用)

師:同學們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肯定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在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詞我們現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這些詞語麼?

(學生認真讀課文,畫出“詣”“乃”“兒”“曰”“氏”“之”“其”幾個字。)

師:這些字的意思同學們都懂了,我相信你們也很想試着用一用。看這幾句話:(教師出示)1.這是你家的小貓。2.我班的張月十分聰明。3.一個學生説:李娟,你的家在哪裏?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句試着説説。

生:我説第一句,這是君家貓。(生笑,一生舉手,教師示意他站起來説)

生:這乃君家貓。

師(讚許):其實,“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爾”來替代。(板書“此”“爾”)所以,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説?

生(踴躍):此乃君(爾)家貓。

師:第二句呢?

生:我班張月甚聰慧。

師:“我”在古文中還有一種説法,有人知道麼?(生搖頭)“我”在古文中通常稱“吾”。(板書“吾”)那麼這句話就可以説成──

生(齊):吾班張月甚聰慧。

師:第三句好像要有點難度哦!

生:一生曰:李娟,君家在哪裏?

師:“在哪裏”在古文中經常説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換成這兩個詞,這句話又該怎麼説呢?

生:一生曰:李娟,爾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師:如果把“一個學生説”改為“一個孩子問”呢?(生自由回答:一兒曰)

師(讚賞):學得不僅牢固,而且靈活。真好!同學們,古文就是這麼有意思,課後找一篇自己感興趣的古文讀一讀,我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發現。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世説新語》。這是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感受小孩聰明和其語言的藝術。在本課最後,要對開展綜合性學習作些佈置。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應對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1、讀出古文的韻味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體會小孩應答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談話:談語言藝術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入第三單元。

2、板書,齊讀課題。簡介《楊氏之子》及文言文的特點。

3、再讀課題,你能説説對課題的理解嗎?

4、誰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自己的姓氏,怎麼介紹?(激發學生趣)

二、讀通課文,體會節奏

1、強調熟讀課文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板書:熟讀)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生交流:疑問與發現

教師強調:“應、為、惠、曰、禽”的讀音,“曰”的寫法。

3、抽讀課文,瞭解讀文言文的情況。

(評價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教師範讀,比較不同。

請大家聽聽,老師讀的與大家讀的有什麼不同。(停頓不一樣)

5、師生練讀,劃出節奏。

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大家試讀,劃出朗讀時的停頓。(學生反覆讀中比較,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劃出。重點弄清“家/禽”)再按節奏讀。

三、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參考課文後面的註釋,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我們同桌合作,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繫上下文理解)

1)“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理解“甚”的意思。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板書:看註釋,理解)

2):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a:誰來説説這句的意思。強調“其”“乃”的意思

b:為設果,果有楊梅。誰為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聯繫上下文理解(板書)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

3):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最後兩句:理解“君家果”“君、夫子”是什麼意思?誰來完整地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4、師:通過大家的交流,我想你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5、帶着理解朗讀課文。強調停頓和節奏。

四、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理解了課文,你能説説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什麼?

1)引導板書:聰惠(智慧)讀第一句。

2)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抽答。

2、全班交流。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説:……為什麼這樣説?

(由楊梅想到小兒家的姓,開玩笑,語言風趣幽默。)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了嗎?(他知道客人在拿他的姓開玩笑)所以他—讀。

(3)這個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裏?

a(他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板書:孔雀)

b(比較理解:不生硬頂嘴,針鋒相對,而是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回答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設想:孔聽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説?引導揭示中心詞“聰惠”

4、小結: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剛才,我們首先熟讀了課文、然後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再進一步去體會到了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五、熟讀成誦

1、請一個同學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讀。

2、試着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不能背誦的看着書朗讀。

六、拓展

按照49面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開展活動,然後請你們張老師抽時間讓大家來展示你們的活動成果,進一步地去感受這語言藝術的魅力。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0

【學情分析】

這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恰當的停頓。本文雖然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閲讀理解的難點。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在閲讀的過程中體會9歲孩子的應答的精妙之處,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麼不同,體會這個孩子應答的委婉和機敏。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出自魯教版五年級上冊的第三組課文,第三組的專題是語言的藝術。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人物語言特色鮮明。

《楊氏之子》選自《世説新語》。這是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讀,要通過範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後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要詞詞落實,句句落實。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及閲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世説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能通過註釋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

4、理解課文,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聰慧和他回答的巧妙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

2、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機智。

【教具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機智問答的故事、多媒體課件。

【教學策略】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所以開課時對文言文進行簡單的介紹。“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把課文讀正確是理解的前提,因為學生對文言文接觸較少,讀起來有困難。雖然文章短小,但通過最初的讀是不能瞭解內容的,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讀,也造成了讀的困難。所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是一個重點。但是如果讓學生一遍一遍的反覆讀,很容易枯燥,所以在讀的形式有很多種。範讀、引讀、對應譯文讀、用原文句子回答問題也是讀。讀好文言文。讀好文言文是有技巧的,同樣需要抑揚頓挫,不過,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需要在理解的過程中反覆誦讀,一遍一遍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體現讀的層次。這篇課文要讀出故事的有趣,讀出孔君平和小兒對話的幽默,尤其是小兒機智的迴應。

文言文的理解是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文言文的語言凝練,一些字有古義和今義的區別,不能簡單地憑着字的今義去歪曲文本的原義。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要體現理解文言文的學法指導。文言文的理解方法有:1、看註釋。一些字的意思在註釋裏,直接把註釋裏的意思還回原文幫助理解。2、擴展詞語,連詞成句。古文裏的字一般都是一個字獨立表達一個意思,可以將這樣的字進行意思的擴展。例如:聰惠是聰明和智慧;家禽是指家裏的鳥。把字的意思經過擴展後連成一句話,就譯成了白話文。如:“甚聰惠”的意思是“非常聰明智慧”。3、聯繫上下文理解。古文因為惜墨如金,所以一般句子較短,有的句子省去了主語、賓語。如:“為設果”,是誰為誰設果,沒有寫明,但是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為“楊家小兒擺出水果,招待客人孔君平。”聯繫上下文理解是很重要的方法。4、質疑解疑。在學習文言文之初,學生會有一個似懂非懂的'階段,其實,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時機,提出疑惑的地方,然後對為題進行梳理,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誦讀。學生剛開始的質疑一般停留在對字句的理解上,可採用講解和看註釋的辦法解決;當文章的意思基本理解後,學生會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則採用討論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個辦法可以串講文言文的傳統模式。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問你,你會説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你能把話説好嗎?你怎麼回答?會説和説好可不是一回事。(示課件)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脱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悦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組課文,語言的藝術(示課件)。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於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説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個小孩子,楊氏之子(板書課題),齊讀,並理解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請同學起來讀一讀課文。

2、你發現了本篇文章與我們前面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認識文言文特點】

3、師講解文言文的特點。

三、再讀課文,藉助註釋理解意思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理解意思。

3、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並注意停頓。

4、師示課件,講解停頓,並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句子的理解。

(1)為設果,果有楊梅。

示課件:()為()設果。體會意思。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點理解“家禽”。

5、集體讀課文,注意停頓。

四、深入理解文章含義。

1、找中心句。

2、找重點詞。

3、從哪裏能看出楊氏之子甚聰惠?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來,並體會。

4、全班交流。

教師出示課件:

比較: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改成:

如果(),那麼()。

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巧妙。

出示:應聲,感受楊氏之子的思維敏捷。

並進行師生對答,體會“應聲”意思。

五、背誦課文

學生齊背文章。

六、作業

1、蒐集《世説新語》中的小故事,讀一讀,體會意思。

2、熟練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9楊氏之子甚聰惠孔君平

楊梅孔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這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受這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古典語言的韻味,,在讀中體味這簡練的語言中藴涵的情味,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

3、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體會楊氏之子的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聽相聲片段:牛年牛、説説牛羣的話妙在哪裏?師引導: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悦我們的身心,那麼機智巧妙的語言呢?)

二、疏通課文

(一)初讀古文

師:(大屏幕出示《楊氏之子》一文。)

這是我們國小階段學的第一篇古文,請大家各自放開聲音讀一遍,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生談(語言簡短、難懂)

師:一起讀讀課題——楊氏之子(理解氏、之)題目的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拓展:生結合實際説()氏之()從題目中我們知道,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楊家小兒的故事。

請大家打開課本,誰來把他的故事讀一讀——

師:他有沒有讀正確呢,我們一起來聽一遍!老師聲情並茂地範讀一遍課文。學生自己讀文,特別要讀準兩個多音字,再請個別學生讀,把文章讀正確,齊讀。

(二)猜讀古文

師:古文也叫文言文,古人寫的文章,我們現在的文章叫白話文,怎麼説就怎麼寫,説的跟寫的一樣。而在古時候,把用書面語寫在竹簡上的文章成為文言文。,為了節約紙張,寫下來的語言很簡練。這篇古文雖然只有55個字,向我們描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大概説了一個什麼故事。

請2名學生猜講故事的內容。

(三)細讀古文

同學們想的到底對不對呢?有句話説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句:“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誰來説?説錯了沒關係。

生:第一句話的意思是:樑國有一個姓楊的人家有個男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

師:你也真聰明!有個生字我們寫一下,(板書“惠”)惠就是“慧”,聰明的意思。聰慧就是——,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這個小孩不是一般的聰明。(讀出很聰明)

師:——他姓什麼?生:楊——

師:接着往下説。“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生: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叫他的兒子出來。

師:詣就是拜訪,“乃”就是“就”,呼就是叫,我們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開門,誰叫的?請學生學一學當時的場景。我們知道古文十分簡練,像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敍述文字,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補充。

第一種可能是媽媽見孔先生來拜訪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來的。媽媽還可能會説——哎!孩子,快出來!快出來!你孔叔叔來了,你先過來陪孔叔叔坐一坐。

第二種可能是傭人開門,譬如説,他一開門,一見孔先生忙説,對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問:“哎!他小孩在家嗎?我就喜歡那小孩。”“在在。哎!快出來!快出來!孔先生來了!”

師:再往下説。“為設果,果有楊梅”。

生:孩子為孔先生端上來一盤水果,水果裏面有楊梅。

師:這裏省略了很多話,是誰為誰擺出水果?

師:水果裏面有楊梅。特別強調了楊梅。你看這楊梅的楊和楊氏的“楊”怎麼樣?生:一樣。

師:“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先説請“示兒”,指以示兒是指着什麼呢?“君家果”指的是什麼?

生:楊梅

師:為什麼説楊梅是君家果呢?

生: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楊”字

師: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小兒看,並説:“這楊梅和你一個姓,是你們家的果子。”

師:你覺得孔君平他為什麼要這樣説呢?像孔君平那樣幽默地説一説。(學生練習説)

師:那這楊家小兒又是怎麼對答的呢?讀: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先説説這句話的理解。再反覆讀讀小兒的回答,細細地體會,你覺得他回答得怎麼樣?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生:回答得快(應聲)、很巧妙(孔雀、孔君平、未聞)。回答得很有禮貌。

你看,一個才9歲的孩子,不光能聽出孔君平話中有話,而且能巧妙對答,對答如流,你想用什麼詞語誇一誇他?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説——(讀出誇讚的語氣)!如果來的是李君平,毛君平、駱君平,他也能機智對答嗎?我們也能對答如流,因此我們也甚聰慧。

三、感情朗讀

文言文本來沒有標點,是後人加上去的,即使加上,有些地方還需要注意停頓。現在我們要把這篇古文讀出節奏,讀出韻味來,(指導該停頓的地方)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練讀。誰先來。如果讀得好,請大家左手拍右手,向他學習,讀得不夠好,也請大家左手拍右手,給他鼓勵。

四、背誦積累

師:聰明的孩子,不光能有感情地朗讀古文,還能飛快地把文章背下來,給大家2分鐘,看誰最聰明!現在就會背了,站起來,勇敢試一試,考一考記憶力。自信一點來。

(請3—4位學生背)

師:大家一齊來背。(生一起背)

五、説《故事新編》

師:這個故事選自《世説新語》,是南朝劉義慶寫的。《世説新語》記載的都是文人言談軼事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描寫言語的故事,推薦同學們讀一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2

《楊氏之子》是人教社統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選自《世説新語.言語》,描寫了主客雙方圍繞姓氏展開的一場巧妙對話,勾勒出楊氏之子機敏善對的聰慧形象。

課文不足百字,行文簡要精當,頗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主客兩人。一個説得巧,一個答得妙,表現出鬥智的樂趣。

此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意在讓學生通過極具趣味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和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品鑑能力。

學情分析

經過古詩詞和多篇文言文的學習與積累,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學習文言文的能力,這是在三年級上冊“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等語文要素後,再次聚焦語言,本節課加強學生對語言感受力的進一步提升。

教學目標

1.認識“詣、禽”,會寫“樑、詣、禽”。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好句子中的停頓。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瞭解課文大意,並能説出表現楊氏之子機智的'故事內容。

4.進行言語和思維的訓練,提升語言感受力。

教學環節及設計意圖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風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閃現。今天,我們將走進一篇小古文,去感受它風趣的語言,去領略古人的智慧。

2.齊讀課題,知道課題是什麼意思嗎?(姓楊人家的孩子,男孩還是女孩?**之子,**之女)

評:同學們的語文素養很高,語感很強。看來以前學習文言文很有心得。

3.回顧一下,你們都用過哪些方法來學習文言文呢?

(副板書:多讀、看註釋、查資料、聯繫上下文)

查資料:你預習的時候查閲了什麼資料?出示《世説新語》,介紹。

4.今天老師再推薦一個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那就是(板書:運用)

相信它一定使你的文言文學習如虎添翼,

5.這節課請大家靈活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篇小古文,每使用一種方法都可以記一顆星,看誰能集齊五顆星。

設計意圖:

檢查預習,瞭解學情。回顧閲讀文言文方法,並提出學習新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讀通

1.大聲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指名讀,正音。(34人)

隨機解決:1.家禽與禽的意思2.禽的書寫,上半部分寫舒展,中間部分寫緊湊,外放內收。

2.注意停頓,劃清節奏,學生互相讀,指名讀。(23人)

評:讀得有一些韻味了。

3.當我們讀到“此是君家果”一句時,你覺得孔君平是故意挖苦楊氏子呢,還是打趣逗小孩子玩呢?孔君平説話如此風趣幽默,所以我們加上點表情、動作就能讀得有意思了,看老師讀。配樂。生讀。

小結:我們通過一遍一遍的朗讀,把這篇小古文不但讀得準確流利了,還讀得生動有趣了,真棒,我覺得每位同學都可以得一顆星。

設計意圖:

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讀準、讀通、讀出韻律、讀出趣味,初步感受語言的風趣。

三、再讀,讀懂

1.請同學們對照註釋,默讀課文,思考一下,這篇小短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學生大體講明意思即可。順勢解決“甚聰慧”。

2.從哪看出楊氏子甚聰慧的?邊讀邊畫一畫,做批註。

聚焦: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第一層:應聲答曰(反應很快)、會聽(聽出弦外之音)“此是君家果。”、會説(孔雀是夫子家禽)言外之意

板書:反應快會聽:君家果

會説:夫子家禽

小結:我們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式,從他們風趣幽默的語言中,感受到孔君平和楊氏子的智慧,是不是又可以得到一顆星?

第二層:

3.同學們也一定關注了聰惠的惠是通假字,那為什麼不直接用聰慧呢?老師查了一下字典,惠除了有聰明的意思,還有仁,仁愛的意思,放在這裏,其實是表達了楊氏子不僅聰明,還很有教養。再讀讀短文,有沒有哪一個詞或者一句話讓你感受到這還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為設果,果有楊梅。

未聞

夫子

小結:可以説楊氏子不是一般的聰慧,配得上甚聰慧的評價,咱班同學也是甚聰慧,咱們班更是甚優秀,給你們點贊。

4.理解了課文的意思,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文章讀得更生動有趣了,一起來讀一讀。

5.相信你們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背過,誰先來試試?

設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的學習,解決“甚聰惠”這一重點,繼而從兩人風趣幽默的對話中體悟語言中展現出的人物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語言品鑑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拓展與運用

1.同學們,文言文中有不少字,在我們現在的白話文裏基本不用了,你們找找這篇裏哪些字現在基本不用。

2.也就是説,我們適當的運用上這些字,就可以向古人一樣説話。想來試試嗎?任選一句。

出示三句話:

我班的張三成績特別突出。

你家的狗叫個不停。

一個學生説:“小強,你的家在哪裏?”

小結:學以致用,同學們不僅能把文言文譯成白話文,還能把白話文講成文言文,這可是一大進步,你看這個學習方法是不是也很好?都可以加一顆星吧。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重在語言的運用,達到語用的目的。小短文的拓展重在強化本單元“感受風趣幽默的語言”的要素的訓練,激發學生課後繼續閲讀《世説新語》的興趣。

六、作業佈置

1.課後推薦閲讀《孔文舉年十歲》和《世説新語》整本書。

2.《楊氏子之》這篇短文背熟默寫。

板書設計

楊氏之子多讀

甚聰慧反應快:會聽(君家果)

會説(夫子家禽)藉助註釋

有教養:為設果、未聞、夫子查閲資料

聯繫上下文

運用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3

(一)課標分析

按照新課程理念在學生進行認真預習的前提下,課堂上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小組團結合作的作用。在老師對學習習慣的指點下通過一些方法包括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朗讀感悟文言文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楊氏之子》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三組第一篇課文。

2.教材簡析:第三組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楊氏之子》對答巧妙;《晏子使楚》應答機智;劇本《半截蠟燭》和相聲《打電話》更以語言見長。這樣編排,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説新語》。這是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三)學生分析

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要重點抓讀和背誦。讀,要通過範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後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及閲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小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五)教學策略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六)學生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部分

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1.利用故事導入,激活興趣。

師: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脱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悦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有這麼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樑國楊家有個孩子,才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見他的父親,他父親不在,就把孩子叫出來。楊家孩子為他擺設了果品,果品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讓楊家孩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孩子馬上回答説:“從來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利用故事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同學們,你對故事中兩個人説的話有什麼感受?反饋:學生的回答可能是:風趣,幽默等。

(二)師生互動部分

1初讀課文,讀懂大意

.簡介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區別。

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如果把剛才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0課──楊氏之子(板書)。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範讀,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為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於學生來説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範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慾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

4、讀懂,根據註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下位尋找夥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彙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作以簡驅繁,突破難點,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以讀為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為以後國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5、吟誦,創設情境,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創設情境法,創設了人物對話情境,主要意圖在於體驗語言的精巧,改變了傳統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6、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你喜歡孔君平説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説的話?為什麼?板書: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説:“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説話,因為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説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7、朗讀全文

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讀中養成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三)課堂總結部分

延伸拓展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你聽説過類似的故事嗎?(學生交流)本層次的教學採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講故事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體現了“大語文”觀。

(四)課後作業部分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

點評: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們有點迷茫!所以,在課堂開始之時,我讓學生小組內自己嘗試朗讀課文,然後,讓學生相互評價,看看,節奏的劃分是否正確,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這樣從這一過程中,相互討論,交流意思,學生們能按照節奏讀文了。這時候,播放朗讀音頻,學生們很快就知道怎麼劃分節奏,這次再讀的效果就好了!

不足的是,拿楊梅的楊和姓氏楊逗弄小童,但是小童,用孔雀和孔姓打比方,這裏,引導學生分析得不透徹,對於,孩子這種委婉的説法,沒有通過直接説這個例子讓學生從側面感受出來,直接會顯得生硬,對於年長的人來説,會不禮貌!也沒有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想,其他姓氏,小孩會怎麼説呢!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分配合理時間,給學生多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多思考,學生們寫的問題才能生動形象。反思

《楊氏之子》是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的文章,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楊氏之子》一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户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是孩子們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引領孩子走進課文裏,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由淺入深地讀,把文言文讀準、讀順、讀懂、讀好。

1.初讀。讓學生讀通課文、讀準字音。通過指名讀,檢查學生生字及文章節奏。通過範讀,讓學生找準節奏,再進行練讀,最後全班齊讀。

2.理解讀。讓學生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句意,進行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在全班彙報交流中,特別提醒注意“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孔君平家,“禽”指鳥,與現在的“家禽”意思不同。

3.體會讀。讓學生思考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處?通過引導,讓學生體會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對方的姓氏上做文章,又沒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説法;既表達了應有的禮貌,又讓孔君平無言以對。學生心中無不佩服此“子”,再讀全文,其佩服、誇讚的語氣由此水到渠成。

不足之處在於,在體會“妙”在何處時,自己過於着急,説得過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不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下次要注意。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理註釋解詞句,瞭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古詩詞三首》,誰背給大家聽一聽。

2、剛才我們背的是古詩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人寫的另外一種體裁的文章,叫文言文(板書),題目是《楊氏之子》(板書、齊讀)

3、文言文的學習能增長我們很多知識,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將它學好。

二、梳理全文

1、文言文的朗讀、停頓和現代的白話文是不一樣的,文言文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正確的朗讀,聽老師來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出示有停頓符號的課文)

2、同學們學着老師的樣子自由地讀一讀。

3、抽兩生讀課文。(及時糾正)

4、生齊讀課文。

5、這篇課文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板書:楊氏之子)

6、理解課題(“氏”指姓氏,“之”是“的”意思,是一個助詞。“楊氏之子”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7、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楊氏之子?請同學們拿起筆,輕聲地讀一讀,劃一劃。(楊氏之子是一個聰惠的.人,他不是一般的聰惠,他可是一個甚聰惠的人。板書:甚聰惠)

8、理解“甚聰惠”。(“甚”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採用了學習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看註釋”【板書】看來你很會學習;“惠”字我們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來理解,誰來解釋一下?)

9、指導寫“惠”。(智慧源於心,“惠”字在寫的時候,下面的心要寫得稍大一些,這樣惠字才能站得勞。)

10、除了楊氏之子外,文章還有一個和重要的人物是誰?(板書:孔君平)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

11、引出第二句,理解第二句。(這句話老師讀了很多遍,其中的“詣”字【板書】,我不是很明白,誰能幫助我來理解一下?“詣”字就是拜見的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看註釋],看來你真能學以致用,老師也運用你的這種方法來理解後面半句話的意思。)

12、楊氏之子是怎麼招呼客人的?你是從哪一句話中知道的?(抽生讀出來)

【為設果,果有楊梅。”是誰為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楊氏之子為孔君平設果?前一句中講到了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你採用的是“聯繫上下文”(板書)的方法來理解,真不簡單。】

13、這句話中重點強調了那一種水果?(楊梅)所以“果”字後面要作停頓,請同學們帶着停頓來讀一讀。

14、楊氏之子“甚聰惠”體現在文章的那兩句話中?(出示,抽讀)。【“孔”指誰?“指”指着什麼?這兩個字都需要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曰”是説的意思,“曰”字在寫的時候將它寫得寬一些,扁一些,千萬別寫成“日”字,漢字是很注重長短變化的。(師板演)同學們在作業紙上寫兩個。“君”是你的意思,“果”可以理解成水果,也可以理解為楊梅。誰來將孔君平説的這句話用自己的話來説説?楊氏之子聽了孔君平的話後回答道(引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生齊讀)。“夫子”是何意?“禽”和我們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嗎?誰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15、楊氏之子回答得和巧妙,巧妙在何處?(孔君平以楊梅聯想到楊氏之子的姓,楊氏之子馬上以孔君平的姓聯想到了孔雀,兩人這樣一調侃,使得見面的氣氛變得更加輕鬆融洽。)

16、如此巧妙的回答,如此充滿藝術的話語,同學們好好地來品讀一番。

1)同桌分角色讀

2)抽兩生表演讀

3)再抽兩生表演讀

4)男女生分角色讀

17、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誰願意將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18、有了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肯定能夠將文言文所包含的韻味讀出來。(齊讀)

三、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兩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老師從《世説新語》中選了一篇文言文,同學們試着來理解一下。

2、抽生理解。

四、小結作業

1、在學習中,我們只有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方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作業本》1—3題。

板書設計:

楊氏之子

文言文 楊氏子 甚聰惠 惠

看註釋 楊氏子 孔君平 詣

聯繫上下文 楊梅 孔雀 曰

【練習設計】

1、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樑國楊氏(sìshì)之子九歲,甚(shèn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wèi)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

⑴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這個故事講給小夥伴聽。

4、翻譯下列句子:

⑴三人行,必有我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學而時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擇《世説新語》中有趣的故事閲讀,並與夥伴交流。

【資料鏈接】

《世説新語》故事兩則:

(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公大笑樂。

(二)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自行進行文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1、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幻燈出示文章)仔細讀一讀這篇課文,和平時讀的課文感覺有什麼不同嗎?

文言文和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的不同是文言文——難理解。

小結:文言文語言很簡練,有時候一句話只有一個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讀文言文的時候要善於想象,把一個字變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話變成好多好多話,這樣你就能讀懂。

2、那你能讀懂題目的意思嗎?誰來説説?(姓楊人家的兒子)

課文中的小孩姓楊是楊氏之子,你姓什麼?在古代你就是——

文言文看似很短,但不像我們平時的課文那麼好讀。怎麼讀好它呢?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看。

二、藉助停頓符號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讀。

剛才老師注意聽了一些同學的朗讀,有些同學讀時磕磕絆絆、一頓一頓的。而有些同學讀得流暢通順,説説你有什麼方法嗎?生交流。

2、確實讀文言文我們要注意恰當的停頓,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試着再讀一讀。(讓學生在書上做好停頓記號)

幻燈出示: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文中共有五句話,老師請五個同學讀。正音,注意學生的停頓。

第二句:“詣”是生字,會讀了,你能説説它的意思嗎?(這個“詣”是拜見沒錯,但它不是拜見一般的人,專門指拜見他尊敬的人或他的長輩。)

第三句:“為”讀四聲,這裏省略了誰為誰?

第四句、第五句:都有一個“曰”,要讀出説的語氣。

第五句:“應”讀四聲,表示很快接着別人的話。“禽”是生字,在這裏是鳥的意思,有一個成語叫——飛禽走獸,不是家禽的.意思。

4、誰願意來讀一讀全文。

三、自解意思,初述大意

1.師:真了不起,剛接觸古文,就能把古文讀得這麼好,這麼流暢。像這樣的古文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讀懂它?

預設方法一:先把每個字的意思搞明白,再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預設方法二:看註釋;

預設方法三:聯繫上下文理解;

預設方法四:看課文插圖理解;

預設方法五: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預設方法六:……

2.師:請你試着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哪個字,哪個詞或者哪一句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個記號,等一會我們來交流。

3.師:你讀懂了嗎?會説每句話的意思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課件出示)

孔君平詣其( )父

此( )是君家果

( )為( )設果

師:短短的時間裏這麼難理解的文言文句子居然能自己讀懂它,實在讓人佩服!但是到底懂不懂,下面這個環節就見分曉了。

四、讀懂課文,體會“聰惠”

1、這個姓楊人家的兒子怎麼樣?請同學們讀第一句,你瞭解到了什麼?(姓楊人家的兒子是樑國人,當時只有九歲,非常聰明。)

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們瞭解到了楊氏之子生活的國家,以及年齡、性格特點。“甚聰惠”的“惠”通“慧”,“甚聰惠”的意思是非常聰明。

那麼,從哪兒看出來這個小孩非常聰明呢?

2、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體現“楊氏之子”聰惠的語句。幻燈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那他聰明在哪兒呢?

(1)“兒應聲答曰——”説明他反應很快,思維敏捷。(不假思索地回答)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聽出了孔君平的“話中話”,聽出了“弦外之音”。孔君平並沒有説你姓楊,楊梅也有一個楊,只説了一句話“此是君家果”。小孩馬上就聽出來了,言外之意——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説明他很會聽。

(3)孔君平抓住楊梅的“楊”和楊氏的“楊”都是同一個字來開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個“孔”字來反駁:沒聽説過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回答得很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叫做——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説明他很會説,善於言辭。像這樣的人,我們説他是——能説會道、伶牙俐齒、對答如流、能言善辯。

師相機板書:會聽、反應快、會説。

分角色讀對話。

3、大家看,楊氏之子,第一,會聽,能夠聽出話中話;第二,反應快,思維敏捷;第三,會説,回答得十分巧妙。我還有個問題,“甚聰惠”的“惠”書上説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但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這個“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區別呢?老師查了《辭海》,發現“惠”主要有這麼幾層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順;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聰明。(幻燈片出示)仁慈、柔順什麼意思?就是有教養、有禮貌。剛才我們討論了這個小孩的聰明。那麼,我們從哪裏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聰明.而且很有教養、有禮貌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細細地讀課文,每一個字都要注意思考。

生細讀。指名答。

(1)“為設果,果有楊梅”,從這裏可以看出楊氏之子非常有禮貌,給孔君平準備了水果。當時的情況是——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那他就是小主人了。

那他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種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果有楊梅”,果子中有楊梅,證明不止有楊梅。“設果”,就是擺水果:如果只有一種水果是稱不上擺的。)

從這裏可以看出,這個小孩非常熱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懂得待客之道。

再往下看,還從哪裏能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懂事、有禮貌的孩子?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兩個字裏看出來,夫子是尊稱,説話很得體,很有教養。古人説話真是有禮貌,孔君平用了“君家”來稱呼“楊家”,表示尊重。

(3)“未聞”這個詞看出來他很有禮貌。“未聞”的意思是——沒有聽説。他沒有直接説“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進行回答。

幻燈出示: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較一下,如果這個小孩直接這樣回答:那麼孔雀就是你家的鳥了。這樣回答就——(不得體。因為孔君平畢竟是來拜見他父親的,這樣會讓客人尷尬!)用了“未聞”這樣——(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不讓對方難堪,又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

讀書就要逐字逐句地體會,就要細細地品賞。就要咬文嚼字,這樣才能把話中話都讀出來。

4、此時,孔君平不禁會讚歎,用文中的一個詞是——甚聰惠!怪不得人們讚歎説——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5、讀懂了文章,那能背下來嗎?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背下來。(生自由背誦課文)

指名背誦課文,最後全班一起背《楊氏之子》。

五、拓展閲讀。

1、那你知道《楊氏之子》是哪本書裏的故事嗎?(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

這本書裏還有一篇《徐氏之子》,幻燈出示: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講的也是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

2、請同學們讀一讀,注意恰當的停頓,做一做記號,讀好文章。還要藉助註釋瞭解意思,説一説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3、指名讀,並説説這個故事的大意。(徐家有個小孩,年方九歲,曾有一次在月亮地裏玩耍,有人對他説:“若是讓月亮中什麼都沒有,它是不是應該更加明亮呀?”這個姓徐的孩子説:“不對。比方説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明瞭。”)

4、孩子的回答太妙了,妙在哪裏?(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較,不是正面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藉助了某樣東西來告訴提問者他的回答。)

六、課外作業。

把《楊氏之子》和《徐氏之子》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會聽

聰反應快

楊氏之子會説

惠有教養

有禮貌

教學反思:

標籤: 楊氏 之子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jqv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