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畫教學設計

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教學設計

畫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髒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温馨。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會認“玲、催”等8個生字,會寫“肯、樓、梯”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

3、明白“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導入

1、板書:玲玲

學習生字“鈴”(出示課件2):讀音(後鼻音,第二個“玲”念輕聲。);辨別相似的字“鈴”“齡”“零”“領”“嶺”。

2、補充板書:的畫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設疑: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呢?

帶着問題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朗讀,老師帶讀,學生自讀。)

  三、讀中識字

1、出示詞語:端詳 評獎 腦筋樓梯 催眠 糟糕 弄髒 肯定懶洋洋 叭叭響 一幅畫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齊讀。指導書寫“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後一筆要變成點;而“樓梯”中“樓”上面的“米”不用變。“肯定”中的“月”字豎撇變成了一豎,且這個“月”要寫得稍微寬一點;而“弄髒”中“髒”月字旁不用變。

2、出示句子:

(1)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髒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2)小花狗懶洋洋地趴(pā)在樓梯上。

辨析“叭”與“趴”的讀音、字形。學習生字“狗”,強調反犬旁的書寫“撇、彎鈎、撇”。

3、積累詞語:仔細地看 懶洋洋地趴 滿意地笑 高興地説 滿意地端詳 (指名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讀中悟理

1、依次出示圖畫,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語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A、玲玲滿意地端詳着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做動作幫助理解“端詳”(仔細地看、反覆地看)。指導朗讀。讀出喜愛、激動、興奮之情。

B、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髒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思考:不就是一幅畫嗎,弄髒了就弄髒了,有什麼好哭的!什麼原因讓玲玲哭得這麼傷心?

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我的畫髒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小結:玲玲畫這幅畫用了好長時間,已經很晚了,很遲了,很不容易,她畫得太認真了。

指導朗讀。第一句話抓住“時間不早了”“又在催她了”讀出時間長;第二句話抓住“來不及了”讀出玲玲的着急和無奈。

C、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指導朗讀。讀出喜悦、滿意之情。

説説你認為哪一幅更好?(最後一幅比第一幅更生動了!)

(在讀中梳理玲玲的情感變化,板書:滿意地端詳——哇地哭了起來——滿意地笑了。)

在“哭了”和“笑了”之間畫上一個彎箭頭(或虛線)。

(指着板書)同學們,從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板書:壞事 好事)

如果要在這個箭頭上寫四個字,你會寫哪四個字?(肯動腦筋)

玲玲剛才動了腦筋嗎?從哪看出來的?(想了想)

除了玲玲動了腦筋,還有誰也動了腦筋?從哪看出來的?(爸爸,仔細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過程中動了腦筋。)

指導讀。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往往”兩個字能去掉嗎?(不是所有的壞事都能變成好事的,但是我們要儘可能地把壞事變成好事。)

  二、拓展延伸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一起來動動腦筋,幫忙把壞事變成好事:

a、手裏的筆筒掉在了地上被摔了一條縫。(用彩色卡紙折幾朵漂亮的小花貼在有縫隙的地方)

b、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個洞。(在破洞地方繡上一朵花或小動物)

2、出示“我要説”:

在今後,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25、玲玲的畫

滿意地端詳——哇地哭了起來——滿意地笑了

(肯動腦筋)

壞事 —————好事

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生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分別是兇字框、口字旁、春字頭。

2、會認3個字。

3、知道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誰願意説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學習説,學習猜)。老師説一個謎語,請你們大家猜一猜謎底是什麼?看誰聽得準,猜得對。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你們猜出是什麼了嗎?我們學完這篇課文,你就會知道的。

  二、看圖

1、出示圖:學生自己認真觀察圖,看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2、請同學説説圖上畫了什麼?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近到遠的順序。(圖上畫了山、水、花、鳥)那麼這首詩是怎麼寫山、水、花、鳥的呢?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藉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小夥伴互相讀讀課文,聽聽讀音是否準確。

4、指名讀課文,大家糾正讀音。

  四、學習生字的字形結構及字義

1、先讓學生識記生字,識記時可以聯繫詩句內容,也可以聯繫生活實際記憶字形,瞭解字義。

2、同桌同學互相説説自己是怎樣記憶的?

3、請記憶字形巧妙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人:獨體字,筆畫記憶:撇,捺。也可以用手勢記憶,左右手心相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組詞:好人,人民。

色:上下結構,可以用熟字魚來記,去掉田和橫換成巴字就是色字。組詞:景色、彩色。

無:獨體字,可以用熟字天來記,天字最後一筆捺改寫成豎鈎鈎就是無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豎變鈎。無就是沒有的意思。組詞:無有、無用、無人。

畫:先認識凵(兇字框)可以用熟字換筆畫的方法記憶。用魚字來記,去掉上面的角字頭,換成橫,下面的橫寫成兇字框就是畫。組詞:畫畫,圖畫。

春:先認識春字頭。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春字頭,下面是日字,合起來就是春字。學生書空春字筆順。組詞:春天、春雨、春風。

聽:認識口字旁。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斤字,合起來就是聽字。組詞:聽講、聽話。

4、抽讀生字和詞語的卡片,鞏固生字。

  五、正確書寫生字

1、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書上描紅。

3、教師重點指導畫和春兩個字。

4、其他幾個字學生自己照書中的範字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5、學生在生字本上正確、規範地書寫每個生字。

  六、學習詩句,理解意思

1、學習前兩行詩句:

⑴ 自己小聲讀讀這兩行。邊讀詩句,邊看圖邊思考,這兩行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⑵ 指名讀這兩行。再讓學生説説自己的理解。板書:遠 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⑶ 讓學生找找二行詩句中的相對應的詞。

遠看和近聽、山和水、有和無、色和聲是相對應的詞。

⑷ 認真看圖,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怎麼樣?

眺望遠處的山峯,你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色?(朦朦朧朧)看圖水流從高處往下流,會發出什麼聲音?那麼詩中卻説走近了還是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呀!你們猜到這則謎語的謎底了嗎?(畫)

⑸ 指導朗讀。教師範讀,學生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後兩行詩句:

⑴ 總體學法:

① 讀詩句,對照圖,説説這兩行的大致意思。

② 想想詩句中是怎樣寫畫中的山和水的。

③ 聯繫實際想,應該是什麼樣的景色,而書中為什麼這樣寫?找到詩句與畫的聯繫。

⑵ 學生結合學習方法自學後兩行的內容。

⑶ 小組內互相説一説。

⑷ 指名説説對後兩行詩句的理解。(春天已經過去了,花還是那麼鮮豔、美麗。當人們走近的時候,枝頭上的鳥不害怕,仍然停在枝頭上)

板書: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⑸ 聯繫生活實際説説又是什麼樣的情況?(春天過去了,花就謝了,當人們走近鳥時,鳥一定會飛走的。)

⑹ 指導朗讀:

教師範讀,突出去、還在、來、不驚這幾個詞。

學生練習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3、朗讀全首詩:

⑴ 在詩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詞。

⑵ 找出相對應的詞讀一讀。花──鳥 山──水 聲──色

4、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⑴ 自己練習背誦。

⑵ 同桌互背。

⑶ 指名背誦。

  【板書】

遠 山 有色

近 水 無聲

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染、笠等13個生字,學寫染、碎等10個生字。指導寫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筆順。

2. 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採蘑菇兒童的可愛。

3.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4. 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重點: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採蘑菇兒童的可愛。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教學難點: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教學準備:教師:蒐集圖片,製作課件。學生:預習詩歌。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 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童年是一幅畫,畫裏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裏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分享童年的快樂。

(1)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師隨機指導“墨”的寫法。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裏,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藉助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3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節。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1)染,出示演變過程,字本義: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絲帛絹布,使之着色。讀句子,於文中識字,組詞:染綠、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義:巖石經過多次爆破最後形成的小石塊。形近字:翠、醉

三、複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碎”。提示最後一筆出頭,但不要寫到從字上。

指導書寫“爽”。注意筆順,長橫要像房頂一樣蓋住下面部分。

第二課時

一、創設閲讀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師導入:同學們,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畫,或濃或淡,意境優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讀一讀著名兒童文學家張繼樓的詩歌—《童年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知:

本課包括三首小詩,分別是:溪邊、江上、林中(板書)

看到這三個題目,你能發現什麼?學生隨便發言

師:是的,都寫出了童年生活發生的場景,在這些場景裏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學習《溪邊》

1.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個別讀。

3.默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你有哪些不懂得?

預設1:為什麼説“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呢?

是啊,這是為什麼呢?大多數學生同樣不明白。

老師點撥:我們如果聯繫上文讀一讀,也許某個詞語或者某個句子會給你靈感呢!自己試着聯繫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老師:我從這句話“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知道一個小孩在這裏釣魚。從“忽然撲通一聲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釣上魚來了,特別高興。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

師: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兒童的歡樂。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好最後一句話。

預設2:生:老師,我不明白“溪水給人影染綠了”這句話。平時我們的人影都是黑色的,為什麼這裏溪水給人影染綠了呢?

師:這位同學能夠聯繫生活經驗來思考,很值得大家學習。剛才我們採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讀懂了最後一句話,現在大家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聯繫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默讀、思考

生:老師,我從“溪水像綠玉帶一樣平靜,知道了溪水很綠,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裏也變成綠色的了。

師:為什麼説溪水染綠了人影呢?你覺得這裏哪個字用的最好?好在哪裏?同桌交流。

生:“染”字最好。這樣把溪水當成人來寫,就把溪水寫活了。

生:這樣寫就讓人感覺溪水好像魔法師一樣,特別神奇!誰給大家讀出這美麗深的景色?個別生讀。

師:多美的想像啊!大家體會得真不錯。你還知道了什麼?

生:老師,我從“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知道了前面寫溪水和人影是綠色的,這裏寫蜻蜓是紅色的,顏色特別漂亮!

5.多麼富有生機的畫面啊!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景色的美麗,兒童的快樂?自由讀、個別讀。

6.師範讀:生閉眼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寫孩子們快樂釣魚的場面,為什麼還要寫景呢?

師總結:寫景色突出了“平靜”,為什麼要突出平靜呢?聯繫《小兒垂釣》體會兒童釣魚的專注。也更能體現釣上魚後的歡樂。

四、學習《江上》

1.如果説《溪邊》是寫兒童溪邊釣魚,那麼《江上》是寫什麼呢?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學過的知識自學《江上》。

2.出示自學提示,自學。

思考《江上》是寫什麼?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江上》與《溪邊》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3.交流:

師:《江上》是寫什麼?

生:游泳

生:戲水

師:你們覺得哪個詞更好?

生(異口同聲):戲水!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麼相同點?

生:都是寫兒童的。

生:都寫童年的快樂的。

生:都運用了比喻的方法。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麼不同點呢?

生:《江上》沒有寫景色的美麗,只是寫了兒童的戲水的情景。

師:如果説《溪邊》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畫作,那麼《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動態圖畫了,讀過之後,你彷彿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呢想象一下,孩子們會怎樣戲水?你彷彿還聽見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4.感情朗讀。讀出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五、學習《林中》

5.總結學法:剛才大家運用什麼方法學習了前兩小節?讀詩,找到不理解的地方,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學過的知識等方法讀懂。

6.請大家利用剛才學過的方法繼續學習《林中》

7.交流:文中有兩個斗笠“小蘑菇鑽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和“只見松林裏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意思一樣嗎?

生暢所欲言:第一個斗笠指“蘑菇”,第二個斗笠指“兒童”

8.小蘑菇和兒童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都戴着斗笠,很卡愛。除了可愛,還能讀出什麼呢?兒童的歡樂。在哪裏能讀出來?

9.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兒童的可愛和歡樂。齊讀並想象,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五、動筆仿詩,抒發情感

1.詩裏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歡樂片斷,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説説童年生活的還可能發生在哪些地方?

2.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3.共同交流,師當堂點播。?

六、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師: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裏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閲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這首兒童詩,

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閲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畫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指墨畫的基本概念,瞭解指墨畫的藝術特點。

2.學習指墨畫的基本知識與技法,運用指墨畫技法做各種指墨效果練習。

3.感受指墨畫獨特的韻味美感,體驗指墨畫探究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本教材在學生已瞭解用毛筆作中國畫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用手指作畫的表現方法,對開拓學生視野、發展美術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指墨畫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手指作畫的藝術特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情趣。

指墨畫是一種傳統的作畫方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到了現代,已有很大的發展與創新,但指墨畫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未能引起重視。其實,用手指作畫與用毛筆作畫一樣,都能產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畫,所產生的特殊風格與情趣又是毛筆難以達到的,它與水墨畫、潑墨畫一樣都能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從而開創一塊兒童繪畫的新天地。

想象與自由創作是美術學習活動的有效方法,本課讓學生通過用手指作畫的探索與實踐,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充分欣賞並瞭解祖國傳統指墨畫的特點及表現力,體驗、感受指墨畫的藝術之美。

2.重點、難點。

重點:各種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運用。

難點:靈活運用不同手指作畫,體現水墨效果。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調墨盤、墨汁、顏料與宣紙等中國畫工具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毛筆和指墨中國畫各兩幅、墨汁、宣紙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導入教學。

(1)課件展示:認識指墨畫,欣賞我國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畫作品。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思考。

①毛筆畫與指墨中國畫有哪些不同之處?指墨畫表現出怎樣的特點?

②猜猜指墨畫有幾種指墨表現方法,説説指畫墨色變化的感覺。

(2)揭題:這堂課,我們就嘗試用指墨的方法來創作完成一幅中國畫。

2.深入教學。

(1)課件展示:近現代指墨畫名家潘天壽等的指墨畫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指墨的各種效果,並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指墨畫用指表現方法,並作示範。

(3)教師在宣紙上作各種指墨效果示範,完成一幅指墨畫。

3.指墨遊戲。

(1)學生在一張宣紙上,試作各種用指方法,體驗、觀察形成的指墨效果。

(2)教師展示兩幅學生習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領。

4.指墨畫嘗試。

(1)學生在另一張宣紙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畫,完成一幅指墨畫。

(2)引導學生互評作品並互相交流,教師分析點評、歸納總結。

(3)收拾工具材料。

5.課堂延伸。

鼓勵學生到美術館或在網上欣賞指墨中國畫作品,感受體會指墨畫表現的特點和韻味。

畫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藝術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在中國小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精神尤為重要,在我們平日的藝術實踐中,就要求學生們做有心人,引導他們去發現和探究,並將這種意識和能力得以內化,為其藝術表現的發展和終身的學習打下基礎。

鉛筆作為書畫的主要工具,最簡單、方便。從兒時起,學生就開始使用它。但是對鉛筆的認識和運用卻很有限,多數只停留在文字的書寫和線條的描畫上。其實,鉛筆有着豐富的表現效果,通過巧妙的應用,鉛筆可以發揮出神奇的表現力。本課的設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探索更多的鉛筆畫的表現手法,豐富學生的表現手段,提高學生的手繪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材的圖片豐富且具有典型性,教學時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例如,法國畫家修拉的作品主要利用鉛筆進行塗抹,通過畫面的黑白色塊表現事物。豐富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不僅塑造了形體,而且獲得了畫面朦朧、完美的視覺效果,生動地表現出舞台燈光下的戲劇情景。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的作品《畫家之子尼古拉像》採用線條和塊面相結合的手段表現出一個生動、可愛的少年形象。《靜物》則是通過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的疏密排列,來表現衣物的結構和質感。

另外,教材的學習提示通過圖例介紹了一些鉛筆使用的技巧,便於學生自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分析和感受,也可以將其作為學習的引線,讓學生去嘗試和探索鉛筆更多的使用效果。

教學目標:

1. 豐富運用鉛筆表現的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 學習和探究鉛筆的表現特點和手法。

3. 在學習中,促進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教學重點:

瞭解和探究鉛筆畫的表現手法

學生學具準備:HB或2B的鉛筆,素描紙、水彩紙等不同質地和肌理的紙張。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提出問題:“我們平時使用的鉛筆,都有什麼用途?有哪些表現特點?你能使用鉛筆表現出更多的不同嗎?”

二、鉛筆畫的表現手法

1、鉛筆的分類:

鉛筆的種類較多,有硬有軟,有深有淺,型號比較全。我國生產的鉛筆分兩種類型,以HB為中界線,向軟性與深色變化是B至6B,為了更適應繪畫需要又有了7B-8B,我們稱為繪畫鉛筆。HB向硬性發展有H至6H,大多數用於精密的設計等專業使用。作為國小生課上可以選用HB或2B的鉛筆,自動鉛筆,由於筆芯太細,效果不太突出,不建議學生使用。

2、紙張的準備,鑑於本課的特點,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準備一般的作業用紙之外,最好再準備一些少量的素描紙、水彩紙等不同質地和肌理的紙張。

3、瞭解和探究鉛筆畫的表現手法。

(1)比較分析教材提供的作品,看看同樣是鉛筆,呈現出的效果有什麼不同?對事物的描繪又有何特色?

(2)在紙上試着去模仿體驗,體會鉛筆表現的多樣性,並逐步掌握。

(3)藉助教材的學習提示探究鉛筆點線面的表現效果,鉛筆頭的粗細變化畫出的線條和塊面變化,藉助橡皮、手指塗抹等出現的新效果,嘗試在不同質地的紙張上進行塗畫等。

(通過探究和相互交流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鉛筆畫技法,為學生的創作打下基礎。)

三、作品分析

1、《畫家之子尼古拉像》??魯本斯(佛蘭德斯)

《畫家之子尼古拉像》採用線條和塊面相結合的手段表現出一個生動、可愛的少年形象。

2、《靜物》 駱根興

《靜物》則是通過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的疏密排列,來表現衣物的結構和質感。

3、《戲劇情景》 修拉(法國)

主要利用鉛筆進行塗抹,通過畫面的黑白色塊表現事物。豐富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不僅塑造了形體,而且獲得了畫面朦朧、完美的視覺效果,生動地表現出舞台燈光下的戲劇情景。

4、學生作品分析

《我自己》《風景兩幅》《汽車》

注意點、線、面在畫面中的靈活運用。

四、學習活動

探索鉛筆描繪的不同效果,嘗試用新穎的方法描繪周圍的事物。

五、輔導學生進行鉛筆畫練習

1、削鉛筆的技巧

2、粗細不同的線條

3、用不同手法表現深淺不同的色調

4、創作內容的選擇:

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題材進行表現。

六、作品探究展示:

展示自己的創作作品,説明表現方法、意圖。學生自主、互評。

教後反思

出示學生作品,引發學生對線條變化的思考,引出鉛筆的分類特點。出示素描範畫,引發學生對排線技法及效果的探討研究,把用線條表現的眼睛加上排線,表現立體效果。學生自己探索新的表現方法(如揉擦、提白……),展示學生的探索結果。用揉擦的技法改變眼睛黑白對比強烈的效果。演示用提白的方法作畫過程。

畫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山水畫的表現特點,初步認識山水畫空間、筆墨特點,掌握山水畫的繪畫步驟。

2.通過欣賞中國山水畫,瞭解山水畫的表現手法,並能夠運用筆墨技巧表現簡單的山水畫。

3.增強對大自然、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中國畫的特點和表現技巧

難點:水墨濃淡的筆墨變化,中國畫點、線的技法以及山水畫構圖。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多媒體展示08年奧運會開幕式片段,引導學生觀賞並思考“這幅畫是什麼畫?”“是誰畫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教師總結:《千里江山圖》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現手法和精密的筆法,描繪了祖國的錦繡山河,那同學們想不想通過中國畫的形式畫一下自己的家鄉呢?

(二)直觀感知

1.簡單講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概括。

2.展示《白雲深處有人家》,引導學生觀賞並思考:作品都描繪了什麼?給你什麼感受?

學生回答總結:山石、樹木、房屋;鬱鬱葱葱,巍峨雄偉。

(三)形式分析

1.繼續引導學生欣賞《白雲深處有人家》,並思考問題:作品中山有什麼特點?

學:近山、遠山

總結中國畫的構圖特點三遠法,並結合作品進行講解。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作品的放大圖片,提出問題:近山與遠山有什麼區別?樹木又有什麼不同?

總結:乾濕濃淡的變化、繁簡的變化、虛實的變化等

3.多媒體展示古今中國畫作品並總結中國山水畫意在借景抒情。

(四)示範練習

1.教師示範

樹的畫法:點、橫、個字形、介字形等

山的畫法:近景-中景-遠景

2.練習要求:構思一幅有近景、中景、遠景的風景畫,大膽的用中國山水畫的畫法畫一幅山水畫。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評價

1.開展美術展覽會,展示學生作品。

2.鼓勵學生談談從創作思路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進行自評、互評。

(六)小結作業

1.總結中國畫的畫法。

2.觀察家鄉的自然景色,並嘗試用中國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四、板書設計

畫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徵意義,進一步瞭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2、知識技能目標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二、教學難點:

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幹、濕、濃、淡的變化。

三、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四、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裏,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麼樣的花呢?(生答)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最喜歡的花,大家猜猜是什麼花呢?(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師:這些梅花美不美?有哪些同學和老師一樣也喜歡梅花呢?為什麼?(生答,教師予以鼓勵)

師: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由於它獨有的品質而被歷來的文人墨客所讚頌。今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同走進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潔、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堅毅。(情境導入——激趣)

2、賞析、探究

(一)賞梅:(多媒體展示)

師:梅花是我國的特產,原產於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6000年前分佈到了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臘梅”、“元臘”已有2150年的歷史。

活動一:

(教師分發問卷表,學生分組討論填寫)

生長習性顏色形態特徵

欣賞與描述:

1、梅花的生長習性?它有哪些顏色?

2、梅花的形態特徵?(學生互相討論後踴躍回答)

教師總結:

1、喜陽、耐旱,先開花、後發葉。一至二月開花,分佈在長江流域一帶。顏色多樣,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

2、有俯、仰、側、卧等多種形態,樹幹有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徵,即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和和平。

(通過學生的互動學習,讓他們用地理、生物等知識去了解梅花的特點,加強了學科間的互通性。)

(二)詠梅

師:梅花集高潔、秀雅、堅毅於一身,其色、香、韻、姿俱佳,特別是在冰中孕蕾、雪中開花的品格,更為無數仁人志士所喜愛,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對梅花的讚美之言。(展示詠梅詩詞:毛澤東詞《詠梅》、王安石詩《梅花》等)

(教師讓學生表演朗誦——體會詩人的樂趣)

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活動二:

分析與研究:從這些詩詞裏我們感受到梅花的什麼特性?它為什麼會成為這些文人們筆下的寵兒呢?

生討論回答:耐寒,性格堅強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與討論:同學們還知道有哪些詠梅佳句嗎?有哪些與梅有關的影視或音樂呢?

學生討論得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等。

《紅梅贊》、《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教師讓學生吟唱,活躍課堂氣氛)

(師生互相交流,用詩詞來感受梅花的個性,用影視金曲來詮釋梅花的象徵性)

欣賞古琴曲《梅花三弄》(教師簡介)

(師與生一同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情緒——經典名曲把對梅花的吟頌帶入到高潮)

(三)畫梅

師:畫梅,據古書記載,早在南樑時就有張僧繇畫《詠梅圖》一卷。元代的王冕亦以畫梅著稱,所陽梅花生意盎然,別具一格。近代畫家吳昌碩、關山月等都畫有大量梅花佳作。(多媒體展示畫梅精品)

活動三:

欣賞與分析:從這些畫中你能感受到畫家的一種什麼情緒?能感受到中國畫的特點嗎?説説你的想法。(學生互相討論後作答)

教師總結:堅韌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鐵骨。

中國畫以物寄情、託物言志的特點。

“不經風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們應以梅花精神自勵,開拓我們偉大的事業!(由欣賞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錚錚鐵骨)

  六、體會、實踐

1、認識文房四寶。

2、教師與學生一同體驗筆墨的韻味。(教師演示)

傳授小知識點:用筆:中、側鋒,輕、重、緩、急等。

用墨:幹、濕、濃、淡等。

(學生在《梅花三弄》的樂曲中體驗筆墨,為畫梅做好前期準備。)

  七、展評、拓展

1、展示部分用筆、用墨練習,學生自評、互評,教師予以表揚與鼓勵。

2、佈置學生課餘蒐集自己喜愛的梅花攝影和圖畫作品,以及與梅花有關的詩詞、散文、佳句等,編輯成冊或辦成小報,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通過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現代建築的壁畫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表達巨幅作品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組織畫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鍛鍊學生毅力;培養學生繪畫興趣,享受繪畫和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欣賞圖片資料時,觀察需要仔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大膽的表現,展示自己。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若干。學生繪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活動

(1)準備活動環境。

(2)師:有了人類就有了藝術。遠古時代,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在極不安全的惡劣的環境中。但人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們還用自己發現和創造的工具在巖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現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稱為東方天書的江蘇連雲港將軍崖上,留着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用石頭磨出的子午線和當時人們活動的情景;徐州出土的眾多的畫像磚,是漢代的先祖們活動、生活的縮影和對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回到遠古時代,去尋找我們的祖先們留下的生活和藝術的痕跡。

2、 展開活動

(1)兒童自己欣賞書上的圖片,感受畫面形式和場面,初步理解作品內容。

(2)兒童用自己的理解説説自己的感受。

(3)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巖石和壁畫,讓學生觀看、感受和進一步理解,並進行適當的講解。

A、畫面的共同特點:尺幅較大,概括性強,自由奔放,描寫的景物和當時的生活有關,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畫面的由來:勞動記事,圖騰,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術,表達感情、遊戲、自娛、狩獵、抗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

C、重點了解一些有廣泛影響或個性特點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帶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帶箭的美洲獅形象,常常被人類學家們用來説明舊石器時代巖畫起源於巫術的典型例子,“他們非常喜歡用這類人工製品去仿造他們夢寐以求的獵物”。

B、江蘇連雲港將軍崖原始社會巖畫,用石頭磨畫而成,刻畫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巖壁上的人物活動圖,人物和動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畫,記載着很多本身經卷故事,著稱於世界。

(1)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許多巨大的畫,它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畫的?為什麼要畫?畫的是什麼?

(2) 壁畫等巨幅繪畫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A、 商業宣傳廣告。

B、 裝飾生活環境,

C、 人們自娛自樂

(3)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繪畫作品,它們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效果。互相討論,表述。

第二課時:

1、分享活動

(1) 教師組織兒童分組,安排場地、準備巨幅繪畫創作的材料。

(2) 教師和學生共同商量繪畫表現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A:小組表現同一個主題,先集體構思,再分配具體任務到個人,一起表達。

小組裏每個人都自由發揮,看看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麼樣的畫面。

(3) 老師提醒注意事項:

A:鼓勵兒童大膽塗抹,不要受約束,盡情表現自己的想法。

B:提醒兒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讓畫面有流動感。

C:提醒兒童在牆壁繪畫時,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D:提醒兒童注意環境衞生的保護。

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4) 學生分頭活動。

A:牆壁繪畫。

B:大紙上繪畫。

C:地面繪畫。

(5)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不怕苦和累,堅持到底,並協助學生完成美術活動。

2、延伸活動

(1) 展示創作的作品,並説説自己的創意和構思。

(2) 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

(3) 教師進一步鼓勵學生的表現。

(4) 拍照留念

3、收拾活動

整理工具,打掃衞生。

畫教學設計9

有趣的刮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比較,瞭解刮畫的特點和畫面的處理方法,在實踐中增強體驗,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新型刮畫紙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提高繪畫興趣。

教學重點:刮畫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工具,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

學習材料:各種刮畫小工具、刮畫紙。

教學準備:範畫、刮畫工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向學生提出要求:認真傾聽,大膽嘗試,遵守紀律。

二、激趣導入

出示刮畫紙:你們仔細看看,這張紙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教師示範用牙籤刮畫,讓學生説説感受。

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用刮的方法來把它變成有趣的畫。刮出課題。

三、引導探究,認識刮畫。

1、學生欣賞有趣的刮畫作品與黑筆直接畫的作品,請大家邊欣賞邊思考:刮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何不同?

學生欣賞作品、討論不同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

四、深入探究,嘗試刮畫。

1、學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師先介紹新型刮畫紙的特點

教師後説明工具的多樣性:誰注意到了,剛才老師用的是什麼工具? 你們還帶了哪些工具?

來試一試,不同工具刮出的線條有何不同?

2、學生分組嘗試使用工具,談體會。教師小結刮畫的特點:刮蠟畫因為表面一層是黑色的而裏面一層底色是鮮豔的色彩所以色彩對比很強烈。

3、學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線條不同,怎樣才能合理地使用這些工具呢?

4、各組學生挑選一張喜歡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線條?應選擇什麼樣的工具來表現?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1)學生:看作品分組討論研究。

(2)學生:彙報展示。(實物投影)

(3)教師:歸納演示。(實物投影)

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畫。

1、學生欣賞作品:説出喜歡的作品及理由。

2、引導學生從畫面內容及線條、塊面的處理方面加以總結。

六、學生自由創作一幅刮畫作品。

七、自由創作,大膽嘗試。

1、發現能創造性使用工具的學生大力表揚。

2、及時表揚構圖完整、點、線、面處理比較好的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評互評。

1、各組推選優秀作品,展示於黑板上。

2、請小畫家介紹、評價自己的作品。

3、教師客串記者採訪:

這位同學你喜歡今天的美術課嗎?

為什麼?同學,請談談你今天有何感受?

被選為小畫家高興嗎?你今後有何打算?

九、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製作,體驗到了刮畫藝術的裝飾趣味與獨特美感,希望同學們能夠很好的利用好這一小技法,創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術作品。

課 後 反 思

《有趣的刮畫》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變化的美感,增強審美能力。

在課堂上我採用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功的學習到了刮畫的方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從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在本課的學習全過程中,我始終嘗試運用這一理念,體現自主學習。

一、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的全過程中,這種動力是必不可少的。課前參與往往被學生所忽視,而刮畫一課的課前準備很重要,需要準備一些小工具。為了讓孩子們主動地參與準備活動,我先展示了他們的繪畫作品,然後説:“你們知道嗎?不用筆也能畫畫。”孩子們的好奇心被誘發起來,再佈置準備所要工具。教師只是説請同學們準備一些象釘子、牙籤之類的,能夠在紙上畫出痕跡的小工具。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上課時帶來了鑰匙、小梳子、毛衣針、等各式各樣的小工具,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樣設計讓孩子變被動參與課前準備為主動參與課前準備,提高了實效。

二、自主探究體,體驗成功的喜悦。

自主學習過程中,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而獲得的。課堂上,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刮畫作品後都非常激動,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躍躍欲試。此時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學習的問題:小工具在紙上會出現什麼不同效果?那種工具刮出的線條又快又好?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問題進行有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孩子們得出了結論:工具的粗細不同,刮出線條的粗細就不同;利用牙籤刮出的線條又快又好。此時教師對孩子們的探究成果給與充分的肯定,並請小組成員談一談探究過程,演示探究結果。孩子們體驗了合作探究的過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創作過程中,有的孩子還在探究,有的興奮地説:“老師您看,我用銅錢的側面刮,特別快!”有的自豪地説:“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裏自主的探究,引發創作靈感,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以上兩點可以説是我上《有趣的刮畫》一課中比較成功的地方。下面再談談課中的不足之處。首先,“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個難點。很多學生擅長從構圖的角度出發,以純線條的形式來表示畫面的輪廓,而缺少對畫面的點、線、面的具體形式的處理,畫面顯得比較單調。二、課堂評價不夠充分。學生積極性很高,都想展示、講述自己的畫,但是教師給孩子展示的時間較少。教師應對課堂教學評價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能當堂感受、評論,盡情享受刮畫帶來的樂趣。

畫教學設計10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畫家的作品,理解畫面的形式美、節奏美、藝術美。

2、學習畫家作品中色彩、黑白關係的處理方法。

3、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肯定自我。

  教學重點:

畫家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

  教學難點:

在畫家作品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聯想。

  作業要求:

仔細欣賞畫家的'畫,對其內容、造型、色彩等進行分析,嘗試臨摹你最感興趣的局部(可作修改、在創作),同時畫出自己的聯想。

  教學用具:

欣賞作品、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

二、導入:生動、形象、有趣的激發學生產生求知的極大興趣。

三、新課:(突出美術特色,體現創新精神及個人風格,滲透德育,體現教法。)

1、分析德國畫家馬克《猴》畫的特點:

(1)表現了怎樣的內容?

(2)造型、色彩的特點?

(3)繪畫中的風格你喜歡嗎?

小結:畫家畫的可愛的猴子造型和豐富的色彩,讓猴子快樂的回到森林中去。

2、分析古代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線條的運用。

設問:在古代繪畫中怎樣使用線條?

小結:線條要流暢,有節奏感……

3、張廣《秋夜》馬的造型結構。

分析馬的造型處理:

小結:形象進行了變形處理,色彩簡練、誇張。

舉例示範:變照片為黑白畫。

4、分析作業步驟:

(1)對照畫家的畫。

(2)畫大體

(3)加入自己的聯想或感受。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小結:概括出本節課知識的要點,作業講評。

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會寫“蜀”、“嵩”、“軸”、“錦”、“囊”、“乃”、“謬”、“矣”9個生字,辨析多音字“處”。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聯繫課後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牧童善於觀察、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對照註釋,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

教師提供附文,幫助學生對應文言文,整體瞭解故事內容。

自讀,小組合作交流感悟和收穫。

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牧童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牧童善於觀察、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突破方法:在疏通文句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討論交流。

難點: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突破方法:憑藉工具或註釋,小組合作探究,教師指導。

教學準備:

插圖、投影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設計理念

1.新舊知識點銜接的遷移。

2.現代文、古文之間的遷移。

3.學習方法的遷移。

??自主嚴啊⒆暈醫逃?茄??魈逍緣鬧饕?硐中問劍?彩怯傘把Щ帷鋇健盎嵫А鋇鬧饕?揪丁5毖??辛俗暈醫逃?⒆暈已?暗囊饈噸?螅??薔突嶧??躍醯牟斡氲嬌翁媒萄Щ疃?欣矗?傭?鞫??啊⒅鞫?籩?⒔飠蟆R妒ヌ賬倒?骸敖淌俏?瞬喚獺!幣?齙健安喚獺保?鴕?醚??傘把Щ帷弊?湮?盎嵫А薄N難暈摹盎ザ?健苯萄д?譴叢焓ι?⑸??餐?奶跫?頭瘴В?諮?笆導?行緯珊頭⒄寡??淖災餮?耙饈丁?/p>

??我設計怠盎ザ?澆萄А敝饕?逑衷諗嘌???災?兜那ㄒ頗芰Γ??ㄖ?隊肽芰Φ那ㄒ啤Q???暗淖鈧漳康牟⒉皇牆??毒?櫬⒋嬗諭紡災校??且?τ糜詬髦植煌?氖導是榭鮒小H綣??E嘌?難??荒馨巖鄖八?У鬧?肚ㄒ頻膠蠹痰難?爸腥ィ?荒苡謎廡┲?度ソ餼魴攣侍猓?薔筒荒芩狄丫?瓿閃伺嘌?頭⒄溝娜撾瘢?虼耍?ㄒ葡窒笫強翁醚?暗囊桓鮒匾??蹋?彩翹岣嚦翁媒萄?б嫻囊桓鮒匾?蛩亍N難暈摹盎ザ?健苯萄д?竊誑翁們榫持型ü?侍獾姆⑾鍾虢餼隼創俳??兜那ㄒ疲??比醚??諮?暗氖導?疃?刑逖槌曬Φ南蒼謾⒏惺苧?暗睦秩ぃ?傭?俳?巳ぁ⑻?鵲那ㄒ啤?/p>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插圖,質疑:圖上畫了些什麼?畫上畫了些什麼?

2.教師相機導入新課。

這是《牧童評畫》。

教師背誦課文。

學生感受古文的特點。

小結:古文的特點:簡練。

[簡析]對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説,最重要的是明白古文與現代文的區別,進而在學

習的時候,加以體會,對學生進行薰陶。

二、學習現代文《牧童評畫》

1.讀通現代文《牧童評畫》。

2.理解故事內容

3.練習表演,強化故事形象。

[簡析]現代文、古文之間的遷移——學生對古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我先把《牧童評畫》的現代文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大意,然後讓2人小組演課本劇,最後加入口語交際內容,學生先讀白話文的翻譯,就可以在讀文言文時做到對其內容一讀就懂,化解了學生閲讀文言文的難度。使學生感覺學習文言文並不難,防止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由現代文過渡到文言文,就把學生讀懂文言文的過程變成了接觸、感受、發現文言文的過程,實現了現代文和文言文的遷移。

三、學習文言文《牧童評畫》。

1.齊讀文言文的課文,要求讀通順。

2.自主學習,理解每句話的含義。

3.請幾位同學讀文,適時指點:讀準節奏,感受韻味。

4.對照書後的註釋及你們剛才閲讀的資料,理解文言文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意思。

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自由讀邊在難懂的字邊做註釋。

5.整體感知,理解全篇的內容。

[簡析]學習方法的遷移——在處理教學難點解句釋文這個環節中,老師引導學習第一句後,後幾句讓學生自主理解、合作討論。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碰撞學生思維的火花,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老師引導學生逐字逐詞的理解,並帶領學生總結學習方法:(1)古今文對照。(2)參照書後註釋及字典。(3)理解每一個字的意思,連字成詞,連詞成句。這是學習文言文經常用到的紮實有效的方法,學生學習後幾句話可以用,以後學習任何文言文都可以用到,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遷移。

四、歸納理解本文的重點字:“好、曝、拊掌、之”,突破字意理解的難點。

[簡析]教會方法,積累運用——古時候漢字的數量比較少,不象現在詞彙非常豐富。一詞多意的現象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現象。在學習完一篇古文後,積累詞彙的用法,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日積月累,必有成效。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複述課文。

六、課堂小結。

初讀文言文,我們有了新的體驗,快快總結,作為經驗積累吧!

七、拓展作業:

1.理解課文,你想對杜處士和牧童説什麼?

2.推薦故事性強、內容淺顯可文言文,讓學生讀、背。

畫教學設計12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試着用得意、傷心、滿意的關鍵詞語瞭解課文內容。

3、讀懂爸爸的話,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玲玲的畫》以人物情緒變化為脈絡,抓住關鍵詞“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理解課文內容。

  一、複習導入

1.讀詞語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5課《玲玲的畫》初讀了課文,結識了生字朋友。今天呢,老師又把他們帶來了。看看你還認識他們嗎?老師請同學開火車讀詞語,大家認真聽。如果她讀的不準,我們就一起幫幫她!

師:“真不錯,同學們讀的字正腔圓”。

2.回顧課文大意。

師: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走近《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一起找找看玲玲有什麼特殊之處吧!為什麼玲玲的畫能夠寫成一篇課文,而我們的畫卻只是一幅畫呢?

師:根據大屏幕上的三幅圖,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試試看你能不能説出來。(PPT展示圖片)

  二、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師:通過以上三幅圖,我們知道了玲玲的畫都經歷了什麼。下面呢,我們再思考一下,既然精心準備的畫被弄髒了,後來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好了。那在這個過程中玲玲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呢?

師:我們一起用筆在文中畫出來表示玲玲心情的詞語。

板書:得意、傷心、滿意。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詞語,得意。從哪個自然段中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呢?

(1)課件出示:玲玲得意的端詳….

師:這裏,老師有一點不明白,端詳是什麼意思呢?誰能演一演?

生:(同學們做出動作)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看

師:嗯,原來通過動作也能學習詞語的意思,你們真是厲害。

師:那文中還説了,“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玲玲在端詳這幅即將參加評獎的畫作時,心裏會怎樣想呢?(明天肯定得第一)。

師:下面,誰來讀一讀,體會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

師:嗯,你讀的很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就是玲玲本人呢。

師:接下來,我們看這句話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2)“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覺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師:“又”字讓你想到了什麼?(之前催過了,爸爸的疼愛,畫了很長時間)

師:誰能讀一下,體會父親對玲玲是怎樣疼愛的?

師:嗯,你讀完之後,讓我也覺得玲玲的父親的確是個好爸爸。

(3)在爸爸又催了一次之後,玲玲終於準備睡覺了。這時,玲玲遇到了麻煩,一起告訴我:遇到了什麼麻煩啊?

生:畫弄髒了。

師:然後玲玲看到畫髒了,就傷心的……哭了!

師:那這,老師又不明白了,髒了,髒了你哭什麼啊?再畫一幅就行了唄!

生:“我的畫弄髒了,再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師:沒錯,明天就要評獎了,今天卻弄髒了,如果是你的話,除了傷心還會怎麼樣?

生:着急。

師:對,着急。玲玲和你的心情是一樣的。

師:現在,同學們誰來朗讀一下,讀出玲玲的傷心和着急?師:嗯,我聽着也怪着急的!

師:那同學們,我們接着往下看故事是怎樣發展的。作為玲玲的爸爸,自己的女兒又傷心又着急,他是怎麼做的呢?

生:爸爸説:“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麼,不是很好嗎?”

師:後來,玲玲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原文”

師:最後一句是,“玲玲滿意的笑了”。

師:這個時候的心情是——開心的。

師:下面,誰來讀一下這句話!體會一下玲玲有多開心。

師:嗯,那玲玲是開心了,還有一個人我們不能忘,這個人就是——

生:我的爸爸。

師;爸爸怎麼樣啊?

生:高興。

師:説了什麼?“…….”

師:好,我們一起把爸爸説的話再讀一遍。

師;你們覺得爸爸説的對嗎?

  三、小結

師:那以後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應該怎樣啊?

生:多動腦筋!

師:好,非常棒!多動腦筋。我們班的同學這麼棒。沒有什麼事兒是動動腦筋還完不成的。對不對?好,老師對你們有信心。也希望你們以後像今天説的。遇事不害怕,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

  四、作業:

今天的課就講到這,下面留一個小作業。

想一想你遇到的,跟玲玲比較相似的事。然後組織組織語言,想想怎麼説,將給你周圍的同學聽一聽。

好,同學們,下課!

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偏旁字歸類等方法,認識 10 個生字和 2 個偏旁,會寫“來、去”2 個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3.聯繫生活經驗,理解“有—無”“遠—近”“來—去”3 組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謎語。讓學生猜猜是什麼,再説説是怎麼猜出來的。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

2.出示課文,教師範讀。讓學生猜猜謎底是什麼。

3.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正音,感知課文

1.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説説圖上畫了些什麼,在插圖的相應位置出示“山、水、花、鳥”4 個字。

【設計意圖】通過畫和文的結合,幫助學生提取詩中的信息。

2.學生試着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認一認。

3.引導學生看插圖,讀古詩,圈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4.同桌互讀詩句。相互指出不正確的讀音,互相教一教,讀一讀。

5.指名分行讀,其餘同學反饋評價,有錯及時糾正。男女生賽讀,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使教師瞭解學生生 字的認識情況,找準不認識的、讀不準的生字,教學時可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

三、認讀生字,指導朗讀

1.指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

(1)出示:遠、近、還。

請學生帶讀這 3 個字。引導學生尋找這3個字的相同點。

認識偏旁走之。

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一記這3個字。

(2)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遠、近”。

引導學生觀察後説一説:

在教室裏,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遠?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遠?

(3)出示本課其餘生字。提問:還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

2.指導學生用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出示:米—來、無—天、爸—色、近—聽,

指導學生找找每組字的不同,在反饋的過程中認識斜刀頭。

3.指導學生用反義詞來識字。

(1)出示:遠、無、來。讓請學生説説和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2)課間操“説反話”。

【設計意圖】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增強生字識記的效果。體現了“一字帶一串”和“同一個字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的思想。

4.複習鞏固。

(1)在新語言情境中認字。學生認讀:“遠山、白色、遠近、聽説、無聲、還是、還有、走來、走去。”

(2)發給學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導學生認讀。

(3)發給學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導學生認讀。

5.出示沒有拼音的課文,學生齊讀。

四、教師範寫,學生練寫

1.學生觀察範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關鍵筆畫。

2.教師示範“水、去”,提示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3.學生書寫,寫完一個反饋點評。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再書寫,寫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寫幾個,爭取一個比一個好。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不僅要看教師範寫,還要看是如何對學生寫的字進行反饋的。要引導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找到改進的方向。

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對比,瞭解漫畫人像誇簡潔的表現手法。

2、 運用誇張簡潔的手法畫一個有表情漫畫人頭像。

3、 培養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如何用誇張表現出一個有表情的人物漫畫。

難點:用誇張表現不同表情的五官。

一、導入

教師示範漫畫人物

師:第一次見六小的同學們,老師想送你們一幅畫。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表演。

(教師畫漫畫爸爸去哪兒)

師:知道老師畫的是誰嗎?

師:對,老師畫的是爸爸去哪兒裏的王詩齡。

師:但是這幅畫跟照片比又是不一樣的。有什麼不同呢?

師:對,用誇張簡潔的手法表現人物的特點。這就是我們的漫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漫畫與生活》——人物頭像漫畫

(黑板出示課題)

二、學手法

1.學生小練筆。

師:剛剛老師用誇張的手法表現了王詩齡,接下來請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畫一個爸爸去哪兒其他人的漫畫像。要大膽一點去畫,畫的又快又好的同學老師獎勵他們一幅畫。就是老師手裏的漫畫人像。

2.講解學生作業並適當的示範改正。

3.欣賞作品

師:這裏有一些其他爸爸去哪兒的人物漫畫像,我們來看一下,這些畫是不是用誇張簡潔的手法表現人物的特徵。

(課件出示爸爸去哪兒其他人物的漫畫像)

三、學表情

1.引出表情

師:剛剛同學看到的這些人物是不是都很生動?那麼它除了用誇張概括的手法畫之外,你覺得是什麼讓漫畫這麼生動呢?

師:是的,我們想要把漫畫畫的生動,只有誇張是不夠的,除了用誇張的手法表現人物之外,還要表現出他的表情。這樣人像會更生動。

2.觀察表情

師:我們人會有很多不同的表情,一個人在做不同表情時,她的五官有什麼樣的變化?老師想請一個同學來配合來演示一下。規則是老師説表情,比如:微笑、大笑····一個同學上台表演。看看誰是我們班的表情帝。請舉手。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不同表情的時候的眼睛,嘴巴各有什麼不同。

3.學畫表情

師:看了這位同學的表演,我們知道了不同表情時五官的變化。那麼這五官的不同怎麼用漫畫來表現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漫畫人物櫻木花道的不同表情。

(課件出示櫻木花道不同表情圖片)

四、畫同學漫畫像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畫好漫畫,要用誇張概括的手法表現人物的特徵,還要畫出人物的表情就更生動。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看一下自己的同學,看看他有什麼特徵,然後為他畫一個漫畫人頭像。並且畫出該同學經常做的表情,或者是最特別的表情。

1、 學生畫畫

(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畫自己的同桌

要求用誇張的手法畫同桌的五官特徵,並且要畫出表情。根據自己的喜歡,適當上色。

2、 教師指導

五、展示評價

1.選出你覺得最像最生動的漫畫像。並説出你的理由。

2.教師點評

六、教師小結

看到這麼多生動的漫畫像,看來同學的觀察力是非常的好,平時也應該是很關係彼此。也讓讓老師對同學們平時的表現有了更多的瞭解。希望同學們以後也能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關心熱愛自己的同學,一起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快樂成長。

畫教學設計15

一、 教學設計説明

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全文可分三部分。課文的重點是第二部分,其中老師説的一段話又是理解全文的重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讀懂每一句話,理解句與句的聯繫,從而弄懂段意,領會道理並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二、 教學要求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 通過理解老師説的一段話,着重進行理解自然段的訓練,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學清楚。

3、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句式説話,並用嚴肅、熟悉等詞語來造句

4、 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三、 教學重點

1、 聯繫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 進行理解自然段的訓練,體會怎樣把一段寫清楚。

四、 教學難點

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五、 教法設計思路

1、 紮實進行理解自然段的訓練。

此項訓練是本冊教材語文基本功訓練的重點,由於本課是本冊教材的最後一篇講讀課文,因此要引導學生運用本學期所學到的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來理解老師所説的一段話。教學的基本步驟是:整體感知理解段意給段分層弄懂層意歸納段意。

2、 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詞句訓練始終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本課中強調了在語言環境中學詞識字,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詞句,運用多種方法(如、辨析近義詞、聯繫上段、觀察實物等。)進行理解,並結合課後《思考?聯繫》加強説話、寫話的訓練。

3、 使用圖片和實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

課文中我所坐的位置看到楊桃的樣子,學生大多沒有親身經歷,因此不易理解。圖片(課文插圖)及實物的使用,可幫助學生提高感知效果,從而能準確地理解課文意思,

促使學生形象形象思維的發展。

4、 重視朗讀和背誦的指導。

本課主要以對話形式展示課文內容,因此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背誦是熟讀的結果,要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當堂完成背誦任務。

六、 教學主要步驟

(一) 揭示課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 出示楊桃(實物),(板書:楊桃)楊桃是一種水果,誰能把你瞭解到的有關楊桃的情況向同學們介紹一下?(教師從楊桃的分佈地區、藥用價值等方面進行補充介紹。)

2、 板書課題。看了課題,同學們想知道哪些內容?(誰畫楊桃,怎樣畫?畫成什麼樣?)

3、 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號。

4、 指名輪讀課文,幫助正音,讀準半晌(shang)回答課文後(2)所提的問題,瞭解課文大意。

(二) 講讀課文,理解內容,進行理解自然段的訓練。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剛開始學畫時,爸爸怎樣要求我?①齊讀爸爸的話。②想當然、畫走了樣是什麼意思?③爸爸這句話告訴我畫畫時應當怎樣做,不要怎樣做?(板書,不要想當然)④齊説這一段。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點名讀這段並思考:①圖畫課上,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樣子的?(板書五個角的東西)為什麼會畫成這個樣子?(板書:坐在前面靠邊,認真看,老實畫。)②老師也把楊桃擺在講台上,讓部分學生依次來到我所在的位置觀看楊桃,並説出自己看到的楊桃的樣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③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楊桃不像而像,説説句子強調了什麼?

3、 學習318自然段。

(1) 默讀課文並思考:①看了我畫的楊桃,同學們的態度怎樣?(嘲笑、諷刺我)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他們想楊桃不應該是這個五個角的東西),練讀談們説的有關句子。②老師的態度和同學們有什麼不同?(在我的位置審視,請同學們輪流到我的位置上看),理解審字,並説出審視的意思。③同學們説我畫得不像,老師神情變得嚴肅了,嚴肅是什麼意思老師我為什麼嚴肅起來,他在想什麼?(同學們想當然地回答,這種現象引起老師的深思,他在想應當怎樣教育大家,讓大家知道我畫得對)。

(2) 學習課文中老師説的這段話:老師讀,學生聽,並思考:①老師説了幾句話?每句講什麼?可分幾層意思?(老師説了4句話,分為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的例子説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樣子;後兩句告訴我們畫畫時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②綜合兩層意思,説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學生先歸納,老師幫助提煉。③指導朗讀背誦:理解和顏悦色,有感情的練讀老師説的這段話。用引讀法和分層背誦法幫助學生當堂背誦。④老師説的這段話,你聽了之後,懂得了什麼?(學生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一樣時,不要急於否定,不要急於結論,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看問題。)(板書:要實事求是)

4、 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齊讀,理解相似,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辨析教育和教誨兩個詞,體會父親和老師對我教育和引導的用心良苦。他們的話為什麼讓我一生受用?(這個道理適用於處理其他問題。)有感情地背誦這句話。

(三) 總結全文,完成思考練習。

1、 看板書,小結課文內容,闡明道理。

2、 鞏固學生生字詞。

3、 用不像而像和不要要練習説話。

4、 完成書面作業:完成思考練習第四題。(用嚴肅、熟悉造句)

(四) 課後進行小練筆:

選擇一件難忘的事寫一段話,要寫清楚難忘在什麼地方,語句要通順連貫。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dvy4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