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可能性》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喜歡玩遊戲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玩遊戲,高興嗎?老師希望小朋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注意與小組內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嗎?

[説明:新課伊始,就抓住學生愛玩的心理,以遊戲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二、玩一玩

1、遊戲一:拋硬幣。

提問:這是什麼?想知道用這枚硬幣怎麼玩遊戲嗎?

介紹拋硬幣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組內一名小朋友向上拋硬幣,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教師在實物投影上説明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遊戲活動。

交流:剛才在拋硬幣時,出現了哪些情況?

拿起一枚硬幣,提問:如果老師把這枚硬幣拋起,落下後結果會怎樣?(學生猜結果)

追問: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嗎?(不一定)應該怎樣説?(引導學生用“可能”“也可能”説説遊戲的結果)(板書:可能)

[説明:學生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並嘗試用“可能”等詞彙進行表達,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2、遊戲二:摸球。

出示3個紅球3個黃球,談話:(邊説邊演示)這裏有3個紅球和3個黃球,老師把它們放進袋子裏,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從袋子中任意摸出一個球,結果會怎樣?(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結果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紅球又有黃球。誰願意和老師一起玩?

示範:老師摸,一學生記錄摸出的球是什麼顏色。(摸3次)

教師説明遊戲規則,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玩遊戲。

提問:你們摸出的球是既有紅球,又有黃球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袋子裏既有紅球又有黃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説明: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小組內學生之間的摸球、猜球遊戲,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遊戲,再次使學生感受到了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設問:如果這個口袋裏裝3個黃球,3個綠球,任意摸一個球,摸出的可能是紅球嗎?(板書:不可能)

學生在小組裏進行摸球,驗證結論。

拿出裝有6個紅球的袋子,問:從這個袋子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一定是紅球)可能是其他顏色的球嗎?(不可能)(板書:一定)

談話:請小朋友拿出這樣的袋子,小組合作摸5次,看看結果怎樣。

反饋:從這個袋子裏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

活動小結。(略)

[説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動—解釋説明”的方式,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義,明確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帶着問題思考,伴着思考活動,探究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培養,數學思考得到充分的發展。]

3、遊戲三:轉轉盤。

出示轉盤,談話:這是一個轉盤,分為紅色、黃色、藍色等三個區域,請小朋友想一想,轉動指針,最後指針會停在哪裏?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轉動指針,看指針可能停在哪個區域。

學生交流後,小結:指針可能停在藍色區域,也可能停在黃色區域或紅色區域。

[説明:讓每個學生動手試一試,並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指針可能停留的區域,強化學生對“可能性”的感知,增強了合作意識。]

三、辨一辨

多媒體出示裝有不同顏色球的三個口袋(①2個紅球,3個黃球;②2個藍球,3個紅球;③5個黃球),以及藍貓、淘氣、菲菲判斷從口袋裏摸球情況的畫面:

藍貓: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

淘氣: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黃球。

菲菲: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黃球。

(1)小組討論:藍貓、淘氣、菲菲各摸的是哪個口袋?先在小組裏説説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略)

[説明:以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提出問題,增加了學習活動的情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説理,學生對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感受得到了加深。]

四、放一放

談話:老師這裏有一些紅球和綠球,你們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嗎?

(1)往口袋裏放一些球,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

(2)往口袋裏放一些球,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3)往口袋裏放一些球,從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

學生分小組按要求完成操作,並説明理由。

[説明:讓學生根據事件發生的結果推想條件,又一次加深了學生對可能性的感受,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五、説一説

提問: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會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説一句話嗎?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可能、不可能或一定發生的事情。只要我們平時多學、多問、多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六、課堂總結(略)

《可能性》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在觀察、猜測、驗證、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在主動參與豐富的數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進行小組評比,看看哪個小組能成為今天的優勝小組。你們猜想一下哪個小組可能獲勝呢?

生:我們小組一定獲勝。

生:我覺得我們小組可能獲勝。

師:看來同學們都想獲勝,現在我們每個小組的智慧星都是0,所以現在我們只能説你們小組可能會贏。但陳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努力,你們小組就一定會獲勝的。

二、自主探索

師: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像這樣不確定確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學生活動(一)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小遊戲。老師這裏有2個袋子,裏面裝了相同數量的球,我把咱班同學分成兩大組,男生組和女生組。分別找表現最好的五名男生和女生來做這個遊戲,每人上來摸一個球,誰摸到白球就給哪一組加一面小紅旗。

(選五名男生和女生上講台上來摸球。找一名同學上來統計男生女生成績。結果女生摸到5個白球,男生摸到4個白球1個黃球。)

師:同學們,現在哪個組贏了?

生:女生。

師:男生不是很高興,那你們想想是因為你們男生運氣太差,還是因為袋子裏有什麼祕密?

生:有祕密。

師:有什麼祕密,誰想來説?

生:我認為女生袋子裏全是白球,男生袋子裏有白球和黃球。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像你們説的這樣。

(把女生袋中的球全部倒在玻璃缸中,學生很自然發出:啊!全是白球!)

師:那女生從袋裏抽出的球顏色能確定嗎?

生:能。

師:一定是什麼顏色的?

生:白色的。

師:那就是確定的,一定能摸出白球來。

(板書:確定:一定)

師:不可能是什麼顏色?

生:黃色。

師:對啊,不可能摸到黃色的或其它顏色的球。

(板書:不可能)

師:我們再來看男生袋裏的祕密。

(把男生袋中的球全部倒進玻璃缸中,學生又很自然發出了:啊!有白球也有黃球!)

師:那麼男生抽到的結果確定嗎?

生:不確定。

生:可能摸到白球,可能摸到黃球。

師:對啊,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板書:不確定:可能)

師:你們説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生:不公平。

師:同學們想一想男生袋中的球應該怎樣裝這個遊戲就公平了?

生:從男生袋中拿出幾個黃球放到女生袋中。

生:把男生袋中的黃球都拿出來。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你看老師這樣做行嗎?

(把男生玻璃缸的3個黃球拿出2個,再往玻璃缸不斷加入白球。)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公平了嗎?結果會摸出什麼球?

生:不公平。還是有可能摸出白球,也有可能摸出黃球。

師:這個同學説的太好了。無論有多少白球,只要有黃球存在,就有可能摸出黃球。(師拿出男生袋子中的黃球。)

師:這樣公平了嗎?

生:公平了。

《可能性》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創設活動情境,促進新知建構。“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學生(第一學段)學了“可能”與“一定”,初步體驗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年級)和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實現可能性從定性到定量描述的重要內容。“概率”因其有別於講究因果關係的邏輯思維和確定性思維,具有獨特的思想方法。因此,本課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只憑教師口述,而要通過創設數學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觀察、猜測、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親歷活動過程中體會如何用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課始摸球比賽後提出“如何表示從三個箱子中摸球的結果”,溝通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還有別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嗎”則引導學生從活動中抽象出“數”,進而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促進了知識的遷移;課末“歸納總結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系統認識,幫助學生建構新知。

加強合作交流,引導自主探索。《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以“分別用什麼數來表示從這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和“為什麼用1/5來表示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適時引導,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改革理念。

滲透數學思想,發展數學思維。在學生知道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礎上,適時引入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可能性大小,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引導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還凸現了數學教學的基礎性、發展性理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適當的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3.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可能性的大小,加強對數學實踐性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出課題

1.激趣。老師提供三個箱子:1號箱裏面放有5個黃球;2號箱裏面放有1個白球和4個黃球;3號箱裏面放有5個白球。請3個學生進行摸球比賽,摸到白球最多的獲勝。摸球前,各自選一個球箱,並且只能在選定的箱中摸球。每次摸出1個球,記錄後放回去再摸,每人摸6次。

2.揭題。教師從摸球的結果導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進而從“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時引導學生質疑:還有別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嗎?(教師板書課題)

[課始從學生熟悉的遊戲引入,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自主探究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用些什麼數分別表示從這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學生彙報,老師板書學生的表示方法。

[探究可以“用什麼數”分別表示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為後續的研究提供素材。]

三、強化新知

1.討論:

(1)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可用哪個數表示?(學生可能會用20%、0.2、1/5表示。)

(2)為什麼可能性用1/5表示呢?(引導學生分析分子、分母分別與試驗中的什麼有關。)

(3)師(拿出2號箱中的1個黃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怎樣表示?為什麼這樣表示?

引導小結:從2號箱中摸球,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但由於箱中黃球、白球的數量不同,所以摸到黃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也不同。

[本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初步知道可以用1/5表示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但開始時學生對用這個分數表示並不完全理解。因此,教師的引導顯得特別重要。]

2.探究:怎樣表示“不可能”和“一定”。

從1號箱中可能摸到黃球嗎?白球呢?可以分別用什麼數表示摸到黃球、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類似地讓學生自行設計從“3號箱”中摸球的方案並解答。)

3.練習:教師往2號箱中依次加入1個黃球、1個白球、又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説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大小。

[學生初步瞭解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後,及時進行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四、總結提升

1.歸納總結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提升認識,發展思維。藉助線段圖,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還可以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引導學生觀察某點從線段的左端移到右端引起可能性大小的變化情況,直觀地描述可能性的變化趨勢。

[這個環節教師着力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教師在介紹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同時,結合動態的演示,自然滲透數形結合與極限思想。]

《可能性》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104頁主題圖及第105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標: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統計的規律性。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及初步判斷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就在身邊。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遊戲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發生有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

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個盒、撲克牌、各種顏色的球若干個等。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遊戲。

(展示一張7和一張8,洗牌後抽出一張)請同學們猜猜抽出的這一張牌是什麼?

師:為什麼意見不一樣呢?這張牌有幾種可能?(慢慢翻開另一張牌展示一下)現在能告訴老師,剛才抽出的這一張牌是什麼嗎?為什麼?

2.小結展題

師:剛才的第一次猜牌因為不能肯定它是7還是8,所以結果有兩種可能,(板書:可能),當老師已經展示另一張牌是7,所以剛才抽出的這一張牌一定是8,而不可能是7。(板書:一定、不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請學生打開課本)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確定性。

(1)(屏幕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個人表演一個節目。大家説説自己喜歡錶演什麼節目呢?

師:同學們喜歡錶演的節目真多,我們就分成唱歌、跳舞、講故事和其他四種節目類型吧。怎樣確定由誰表演哪一種節目呢?請同學們觀察第104頁主題圖後説一説方法。

(2)感知不確定事件。

討論交流:如果用抽籤的方法,每人抽一次,你可能會抽到什麼節目?

師小結:用抽籤的方法,每位同學抽到的節目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有四種可能的結果。

(3)感知確定性事件。

師:用什麼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學表演的節目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呢?(表演自選節目)

小結:每位同學能表演自己一定喜歡的節目是一件確定的事情,它只有一種結果。1.超級競猜(體驗一定、不可能、可能)

(1)體驗事件的確定性:一定、不可能

師生共玩遊戲,拿出一號盒。學生搖動盒子,隨便抽出一個球,教師猜。(再揭示老師猜對的原因:盒裏全是綠球。)還能抽出其它顏色的球嗎?

得出結論:因為盒子裏全是綠球,所以抽出的一定是綠球,不可能是其它顏色的球。

學生從二號盒裏摸出綠球抽獎(指幾人摸都不中,引導猜想:二號盒裏根本沒有綠球。)

得出結論:因為盒子裏根本沒有綠球,所以不可能抽出綠球。

師小結:當我們完全確定抽出來的結果只有一種情況時,我們就要用一定、不可能來作判斷。(板書:完全確定)

(2)體驗事件的不確定性:可能

師:既然這個盒子裏不可能抽出綠球,那麼同學們就不可能中獎,覺得這樣的抽獎有意思嗎?怎麼解決?(把1號盒的綠球放進去)

師搖動,請學生上台抽,抽之前問:他從裏面抽出一個球就一定能中獎嗎?為什麼?

小結:現在2號盒裏有綠色、藍色、黃色、紅色三種顏色的球,那麼,我們摸到的球就有四種可能,能確定每次摸出球的顏色嗎?(板書:不能確定)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的運氣了。(學生抽,實際體驗)

(3)可能性的綜合體驗。

小組討論,學習例1。

2.小小判官(聯繫生活,內化提高)

(1)小組學習例2,再選題回答,並説説為什麼?

(要求:個人思考,組內交流,班內彙報。)

(2)練習二十四第1題。

3.看書質疑。

三.活用知識,點撥深化。

1.你説我説大家説。

剛才我們大家都學會了用這麼多詞來表達活動中的各種情況,實際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説説生活裏的事嗎?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説一説,讓其他同學給你評價評價,比誰想得又快又多。(小組交流)

師:現在,誰能把你的發現説給全班同學聽?

2.聰明小畫家

師:今天這麼高興,老師準備在我們班上辦一個畫展,請看要求,小組合作,塗好了把它拿上來,展示給大家看吧!比比哪個小組塗得又快又好!

(學生塗好了展示,全班評價)

4.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猜猜他(她)是誰?老師每提示一次,學生就可以猜一次。

5.遊戲總結,選出冠軍小組.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感覺怎麼樣?你最喜歡哪一個遊戲?有什麼收穫嗎?

再過兩個星期我們學校要舉行校運會了,你們覺得我們班會贏嗎?

贏得比賽是我們大家的希望,但是,比賽結果並不會隨着我們的情感、意志而轉移,我們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結果究竟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可能性》教學設計5

一、教材依據

“可能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08頁的內容。

二、設計思想

本節課是教學可能性的第一課時,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確定現象,並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在教學設計時我試圖體現“在活動中學數學、在自主中求發展”的思想,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和體驗不確定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幫助理解數學知識。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學時採用轉硬幣的遊戲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再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繫。

2.設計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不確定現象是這部分內容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從不確定現象中去尋找規律,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如果缺乏對隨機現象的豐富體驗,學生較難建立這一觀念。課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遊戲,如摸球遊戲、塗色活動等。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3.加強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在教學中充分的給予學生交流的機會,如:4人小組説一説,在説的過程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這3個詞,注重了交流的實效性,保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給予了充足的時間,使學生實現了表現自我的慾望,課堂頓時成為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台。

4.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在教學中我採取不同的表揚激勵手段如:“語言表揚和實物激勵”多種形式,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5、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以學生喜歡的遊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親自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體驗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生活實例中豐富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學會判斷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描述,並能簡單的説明理由。

2、過程與方法:(1)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經歷實驗、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能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遊戲中,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增強對數學內容的親切感,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培養小組合作及團結協作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實踐能力。

四、教學重點:

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五、教學難點:

用語言表達出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六、教法選擇:

情境導入法、實踐練習法、合作學習法。

七、學法指導:

結合生活情境,重視實驗操作,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知識。

八、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盒子2個、紅球10個、綠球10個、白球10個、藍球10個、硬幣1個、小黑板1個

學具:水彩筆

九、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導入新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喜歡)那麼你們都喜歡哪些遊戲呀?(學生談喜歡的遊戲)這節課,咱們就一起去做遊戲,感受學數學的快樂,好嗎?下面就開始咱們的旅程吧!

2.下來我們一塊來玩一個轉硬幣的遊戲。

(1)認識硬幣有正反兩面,有字的那面是正面,國徽那面是反面。

(2)轉動後提問:同學們猜一下,硬幣可能哪一面向上?

(3)那麼我們再轉一次,同學們先猜一下,這一次硬幣可能哪一面向上?猜測後再轉。

(4)談話:像我們轉硬幣這樣,結果不是單一的,可能有幾種結果,既可能是這樣,有可能是那樣,結果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猜測可能會怎樣,這就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內容。課件出示課題:

可能性

設計意圖:設計“猜一猜”的遊戲情景,讓學生初步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感受可能性與生活的聯繫,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師:老師這裏有兩個盒子,裏面什麼也沒有,下面老師把乒乓球放進去,大家注意觀察。(在一號盒子裏面放入10個紅球、二號盒子裏面放入10個黃球、10個綠球、10個白球)

(1)問題一:㈠我們在一號盒子裏能摸出什麼顏色的球?

①大膽猜想、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裏面摸一摸。

③彙報結論。

小結:一號盒子裏面全部都是紅乒乓球,所以一定能摸出紅乒乓球。(板書:一定)

(2)問題二:二號盒子肯定能摸出紅乒乓球嗎?

①大膽猜想、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裏面摸一摸

③彙報結論

小結:二號盒子裏面有紅乒乓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紅乒乓球,但裏面還有別的顏色,所以每次摸出的可能是黃的、也可能是綠的、還可能是白色的。(板書:可能)

(3)問題三:幾號盒子不可能摸出綠球來?二號盒子可能摸出紅球嗎?肯定能摸出綠球嗎?

①2人小組交流、説説自己是怎麼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裏面摸一摸。

③指名彙報。

小結:一號盒子沒有綠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綠球;(板書:不可能)二號盒子有綠球,有可能摸出綠球,但裏面也有別的顏色,所以不一定每次摸出的都是綠球。

2、師小結:剛才的活動中,同學們説的都很好。一般事物的發生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種情況,當然,有時可能性在特定條件下也會發生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思考、推理分析,讓學生體驗從質疑——猜想——驗證——應用的過程。

(三)鞏固拓展、昇華新知

1、(1)翻開課本P105頁例2,看圖把你認為一定的畫“√”、可能的畫“○”、不可能的畫“×”

(2)交流探討,説明理由。

2、小黑板出示:假如在你家中,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一個哥哥,還有你六口人。有一天同學告訴你,你家中的一個長輩來找你,那麼你能説出這位長輩是誰嗎?有幾種可能的結果?這個找你的人最不可能是誰?如果找你的人是你的同輩,你能確定是誰嗎?為什麼?

3、課件展示課本P108頁第一題,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判斷事物發生的結果,自主解決問題,豐富了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體驗,教師在這個環節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必要時對學生感覺有困難的地方進行提示與指導,為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和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4、課件展示課本P108頁第二題塗色練習,全班互動交流自己的塗色方案。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108頁第2題設計塗色活動,使之更具有活動性,在有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鞏固學習內容。

5、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示可能性的説法,請你結合周圍熟悉的事情,説説生活中哪些事情的發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發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發生是不可能的。(班級互動)

設計意圖:設計小組互相説一説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感悟到自己身邊處處有數學,從而增加對數學的興趣。對“可能性”的研究也始終貫穿整節課,將興趣延續到下節課,為下一節課“可能性的大小”作好鋪墊。

(四)總結收穫、暢談感受

師:愉快的旅程即將結束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可能、一定或不可能的事情的發生,但事情的發生都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我們個人美好的願望是沒有關係的。下來我們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去認識這些事物的可能性。

(五)板書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十、教學反思:

數學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闡述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的動詞。強調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本課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先感受最基礎的知識“可能性”,由此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化生活中的可能性。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很多,一定發生、可能發生、不可能發生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是處處存在的,只是確定性的現象不多。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教學的:

一、重視教學資源的整合,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幫助理解數學知識

“課標”教科書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情境材料,我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的規律,對課程進行重組及內容的設計。我先設計了一個轉硬幣的遊戲活動來解決例1的問題,利用轉硬幣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也起到了準備題的作用。再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繫,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靈活地組織數學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節課,我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靈活地組織幾次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較充足的活動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空間,使學生在操作、比較、實踐中認識“可能性”。

課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遊戲,如摸球遊戲、塗色活動等。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三、重視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很多,一定發生、可能發生、不可能發生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是處處存在的。

1、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基於這點我一開始便設計轉硬幣的遊戲,學生興奮不已,隨後我設計了讓學生猜盒子裏球的遊戲,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不確定及確定現象的體驗,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去摸球,從而驗證自己的推想。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成為“遊戲──猜測──體驗──推想──驗證”的活動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

2、將數學學習置於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學本節課時,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讓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還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習題,真正做到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

四、重視操作實踐,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悦。

這節課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轉硬幣”,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第二個活動是學生猜球后去摸球,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三大總體目標之一,是因為把數學課堂看成是素質教育的課堂,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要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用商量的口吻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愉快的學習。

總的來説,雖然在教學時,我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多角度去思考、解決了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延伸了思維。但在我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教學內容展開的還不是很到位,沒有讓學生多説説,及時的鼓勵與評價也不夠到位,這就要求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更深入的研究,努力學習,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做得更好。

《可能性》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冀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第103-104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試驗、統計、分析數據等體驗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過程。

2、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瞭解可能性是描述隨機事件的數學模型,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色子、水槽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熟知目標

師生遊戲:猜色子

師:乒乓球比賽中,選手通過猜裁判把乒乓球放在左手還是右手,決定誰先發球。你們認為這種方法公平嗎?

看來可能性知識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這節課我們就對可能性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

生讀學習目標

二、複習舊知

口袋裏有標着1、2、3、4、5、6、7、8、9的9張數字卡片,每次摸出一張。

(1)摸出“3”的可能性是()。

(2)摸出偶數的可能性是(),摸出奇數的可能性是()。

(3)摸出合數的可能性是(),摸出質數的可能性是()。

(4)摸出的數小於6的可能性是()。

你還能提出哪些有關可能性的問題?

先獨立完成,然後組內交流

請目前的每組5號同學展示

展示後,學生提問,對抗組回答

三、自主探究

1、遊戲探究,發現現象

每組桌面有兩個色子,在表面上分別有1—6各點數。同組同學一起做遊戲。兩人同時拋擲這兩個色子,把兩個朝上面的數加起來。記錄拋擲30次的結果。(指學生讀題)

同學們猜猜正面朝上的兩個數的和中哪個出現的次數比較多?

學生開始遊戲,並做好記錄

各小組出一個代表彙報統計的結果(學生整理在電子表格裏面)

2、畫圖表示,總結髮現

為了更直觀的看到數據的多少,我們用統計圖表示出來。先畫圖,再小組交流:從統計圖中能發現什麼?

3、解釋現象,理解原因

為什麼有的和出現的次數多,有的出現的次數少呢?老師這有一個表,幫大家理解理解。這一排表示第一個色子面朝上的數,這一列表示第二個色子面朝上的數,中間的數表示兩個數的和。

讓學生説説“2”“3”是怎麼得來的,然後小組交流:有的和出現的次數多,有的出現的次數少的原因。

請一名同學展示,其他同學補充。

四、解決問題

1、東安和順達兩家超市都開展有獎促銷活動,購物滿100元可從袋裏摸球,摸到紅球贈送18元。你會選擇哪個超市?

順達

東安

學生自己讀題,思考,準備展示

2、如果你是順達老闆,你打算怎麼辦?

小組討論設計方案,準備展示

五、全課小結

《可能性》教學設計7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學生是在對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有了一定的認識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對於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認識,一定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於這樣的理念,設計了一個個的活動,讓學生在"猜測-試驗-分析數據"的實踐活動中感性認識事情發生可能性的大小;然後通過練習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什麼情況的可能性大,什麼情況的可能性小,並檢測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例4:教科書中在這裏設計了另一個摸棋子的試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首先,讓學生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與例3相比,增加了一種顏色的棋子,這個簡單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增加到了三個:摸出紅棋子、摸出藍棋子、摸出綠棋子。

需要注意的是,通過例3的教學,學生已經藉助試驗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這裏,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盒子裏棋子的顏色種類列出這個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再通過試驗幫助學生理解。

②接下來,讓學生判斷摸出各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將三種可能出現的結果的可能性進行比較,要讓學生能夠判斷出摸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小。

例5:通過例3的教學,學生已經在試驗、收集和分析試驗數據以及討論交流的活動過程中,獲知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猜測摸出各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再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由於學生已經在前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中獲得了一些進行實驗的經驗,教師只需引導學生説一説設計這個實驗時需要注意什麼,如"實驗的次數要足夠多""每次摸棋子前要將盒子裏的棋子搖勻"等,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實驗。在各小組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小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最後,各小組彙報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做一做:教科書通過讓學生根據摸棋子試驗的統計結果來推測袋中何種顏色的球多,並實際驗證,進一步體會隨機事件發生的統計規律性。

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準備一袋棋子,注意兩種顏色的棋子的數量相差要大一些。然後讓學生仿照例3進行試驗,再根據試驗的統計結果進行推測"哪種顏色的棋子多",最後再打開袋子看一看,驗證自己的猜測,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各小組進行彙報,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重點讓學生説一説統計的結果是什麼,自己的猜測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猜。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可能性"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

2、學生能夠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確定的事件,用"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不確定的事件。

3、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在遊戲中探索,有初步的合作能力,對此類學習活動很感興趣。

4、三年級學生感性思維強於理性思維,現實起點高於邏輯起點,所以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猜測、驗證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學習。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過程方法目標: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繫。進一步培養學生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學難點: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先觀察,然後思考後回答:在A、B、C 3個透明的盒子裏,盛有總數量相等、但紅、黃兩色數量不等的球。"小紅希望一次就能摸出1個黃球來,我們建議她從哪個盒子裏摸?""在另外兩個盒子裏,哪個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最大?"通過學生對這兩個問題的討論,簡捷地複習了第一課時關於"事件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知識,並順利地導入了對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研究。

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在不瞭解盒子裏裝球的數量的情況下,先行預測"摸出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這顯然是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的含有"碰碰運氣"的成份。但是,教師允許學生在觀察摸球實驗的過程中,修正自己最初的選擇,進而讓學生體驗到,只有根據實驗中獲得的數據去進行判斷才是有科學依據的,培養學生的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通過這個實驗初步體驗和發現"可能性大小"的規律。

第三個環節: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一步研究:如果再增加一種顏色,是否仍然符合物體數量多少決定摸出哪種物體的可能性大小的規律呢?學生在親自實踐中,強化對"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有關"這樣一個結論的認可。

第四個環節:是讓學生應用"可能性大小"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應用中深化對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的認識。

最後一個環節:是向課後延伸,引導和培養學生關注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意識。

七、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一個盒子裏面裝有7個黃色乒乓球2個紅色乒乓球。

學生:7顆紅色棋子,4顆藍色棋子,1顆黃色棋子。

八、教學過程

一、感受可能性的大小。(複習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1.出示問題:

談話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發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可能性問題。

複習舊知:先來複習一下學過的知識。

A B C

師:草地上有三個盒子,小紅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個黃球,我們建議她從哪個盒子裏摸?為什麼?

師:為什麼不建議小紅從B盒或C盒摸呢?

2.師: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黃球,哪個盒子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最大?為什麼?

3.導入: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嗎?今天我們就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可能性的大小]

二、驗證可能性的大小。

研究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學生試驗前的猜測。

(1)師: 老師這裏也有一個盒子,裏面放了紅黃兩種數量不一樣的球,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呢?猜一猜。

(2)出示: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紅球 ②黃球

(3)學生選擇。 19人

15人

導語:咱們這麼猜科學嗎?在試驗的過程中允許改變自己的選擇。

2.學生試驗。

師:請大家推選兩名同學上來擔任記錄員,用寫"正"的方法來記錄大家每次摸球的情況。男女生各選一名同學上來摸球。一名同學負責拿着盒子,每次要把球搖勻。下面讓我們一起關注他們每次摸的結果,並大聲告訴記錄員。

共( )次

共( )次

3.根據試驗結果再次選擇。

(1)師:我們已經試驗了20次,算一算綠球一共摸了幾次?紅球呢?看着這兩個數據,你們有想法嗎?如果再允許你們選一次,怎樣選?

(2)出示: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紅球 ②黃球

(3)學生選擇。 34人

0人

4.發現規律。

師:原來選擇紅球的同學你們為什麼都改變了自己的立場?

5.進行驗證。

教師揭開盒蓋驗證。

6.總結規律。

師: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得到了什麼結論?

黃球的數量比紅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紅球數量比黃球少,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就小。

板書:在一定的條件下:

多 大

數量 可能性

少 小

7.深化結論。

師: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繼續摸下去,結果會怎樣?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黃球來嗎?

小結:只有摸的次數越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1.導入: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如果再增加一種顏色,是否仍然符合"物體數量多少決定摸出哪種物體可能性大小的規律"呢?

2.出示試驗提示:

3.學生小組合作試驗。

試 驗 記 錄 表

( )個 ( )個 ( )個

猜想:摸出( )的可能性最大;

摸出( )的可能性最小。 共( )次

共( )次

共( )次

師:請大家觀察統計的數據,結論和你們組原來的猜想一樣嗎?交流一下有什麼發現?

全班彙報。

六個組摸到紅球的多,兩個組摸到的藍球多。

學生討論:兩個組摸到藍球多這種這種情況可能嗎?

得出結論: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多 大

數量 可能性

少 小

6.導語:我們在猜一猜,試一試的過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斷, 現在你們能直接根據數量來判定可能性大小嗎?

三、應用可能性的大小。

(一)連一連。

每次摸一個球,在每個口袋裏都摸30次,結果會怎樣?你能用線連一連嗎?

摸出紅球的 摸出的一定 摸出黃球的 摸出的一定 可能性大 是黃球 可能性大 是紅球

1.每一位學生動筆在小篇上連線。

2.實投彙報。

(二)設計轉盤,靈活運用。

1.師:現在如果你是商場這次活動的策劃者,打算怎麼設計這個轉盤?

如果你是一個顧客,你又想怎樣設計這個轉盤?現在請我們班這部分同學做商場活動的策劃者,另一部分同學做顧客,分頭設計這個遊戲轉盤。設計完後整理自己的設計想法,準備講給同學聽。

2.動手設計。

3.學生彙報。

(1)商場策劃者。(2)顧客。

4.小結: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轉盤設計問題,知道了塗色面大,轉到的可能性就大,塗色面小,轉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課總結。

(三)設疑激趣,引發思考。

1.引入:生活中應用可能性解決問題是很多的,例如(出示兩個自制的骰子)--哪個小朋友能用這兩個骰子擲出的和是6的話,就能幫助小雞前進一格,你們願意幫助它嗎?

2.學生實踐操作。

3.反饋。

提兩個問題請同學們回去思考:

①數字方塊為什麼不聽同學們的話,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②如果想讓扔出6的可能性大,應該怎樣在方塊上標數字呢?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可能性的大小

在一定的條件下:

多 大

數量 可能性

少 小

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十、作業設計

可能性的大小 練習

一、每次摸一個球,在每個口袋裏都摸30次,結果會怎樣?你能用線連一連嗎?

二、設計轉盤

[問題研討]

1、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參考資料]

1、潘小明《"可能性"課堂教學實錄》《國小數學教師》20xx年第11期

2、徐宏臻《"可能""不可能""一定"》《國小數學教師》20xx年第7,8期

《可能性》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在四年級的學習中,他們又認識了等可能性,而本學期所學的概率知識主要是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説,本學期所學的內容是在前兩個年級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與發展。教材在呈現本專題的內容時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呈現了提供給學生開展試驗活動的材料,通過學生的試驗進一步體會摸出一個球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其次呈現了“想一想”的內容,通過討論第1盒與第2盒摸球的結果,將描述可能性的語言“不可能”與“一定能”轉化為數據表示,即客觀事件中“不可能”出現的現象用數據表示為“可能性是0”,客觀事件中“一定能”出現的現象用數據表示為“可能性是1”,通過這種描述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的過程,為學生後續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作了鋪墊;再次呈現了“説一説”的內容。由於學生已有前面的基礎,在“説一説”的過程中,將重點討論第3盒與第4盒摸球結果的表述方法,即用分數的形式,具體地表述可能性大小的結果。

教學策略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安排以下教學的程序。

一是在實驗操作中,複習可能性大小的認識,同時通過這個實驗操作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導入課題的作用。在三、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可能性大小的認識,所以在導入新授的階段,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摸球比賽”活動。本活動按“摸球比賽——猜想——驗證——導入”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可從活動中體驗出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從而導入課題。並以此活動為後續教學埋下伏筆,當然還起到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

二是探究如何將“不可能”、“一定能”、“可能”等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及全班同學的合理篩選後,得出像第1盒這種不可能摸出白球的,可以表示為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0,而像第3盒這種一定能摸出白球的,可以表示為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1。接着,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用“可能性是0”和“可能性是1”來説明生活中的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之後,教師把重點放在探究第2盒這種可能摸出白球的情況,可用什麼數據來表示合適?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最後讓學生在思辨中得出可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是通過一定的練習讓學習會用數來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這個練習重點放在不確定事件的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上,且練習的要求是逐層提高,以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

教學內容: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87頁內容 摸球遊戲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適當的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難點:會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課前準備:

1、1、3個箱子,裏面分別裝着5黃球、1白球4黃球、5白球。3個放球盆。

2、8個放球盆,裏面放1白球2黃球。

3、每生2張表格。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設計:

[ 片斷一] 遊戲激趣,導出課題

1、遊戲激趣:教師提供三個箱子,裏面分別放有5個黃球,1個白球4個黃球,5個白球,讓學生分組進行摸球比賽,看哪個組摸到的白球最多為勝。

(請3個學生參加,每人代表一組。每次只摸出1個球,摸出後要先把球先放去才能再摸,每人摸6次)

2、引疑揭題:由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產生疑問,再從摸出的結果中導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並從“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時引導學生質疑,難道只能用以前學過的這些文字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嗎?進而由此引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以學生熟悉喜歡的遊戲比賽引入,生動有趣,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疑問,並從學生的爭辯意見中引出課題,起到較好的導入效果。]

[ 片斷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要分別用什麼數表示這三個箱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讓學生把數填在表格上,同時課件出示如下表格。

2、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出學生的'不同的表示法。 [ 設計意圖:把課堂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儘可能地自己去發現,去創造,教師只是這個過程的引導者,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有創新能力。本環節是在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被調動後,馬上抓住最佳的思考契機,讓學生探究“可以用什麼樣的數”分別表示三個箱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由此能產生較好的探究需要,也為下面的討論研究提供了平台和素材。]

[ 片斷三 ]質疑篩選,形成新知

1、先引導質疑:是不是幾位同學所舉的這些數可以用來分別表示上述三種摸球的結果呢?接着讓學生先探究“不可能”和“一定能”的兩種情況分別用什麼數表示比較合適。

引導學生從“不可能發生的”的幾種方法中,找出合適的表示方法(可能性是“0”——用“0”表示簡單明瞭)。再用同樣方法找出“一定能發生”的現象——用可能性是“1”來表示。

2、適時解釋應用:讓學生例舉生活中上述兩種現象的例子,並用語言進行相應的表達。

[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生成的資源,讓他們在爭辯中分析取捨,教師在關鍵處給予引導,在學生對“不可能”可用“0”表示、“一定能”可用“1”表示的意見認同後,及時聯繫生活實例,能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樣的設計不但體現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的和諧統一,而且針對性強,課堂效率高。]

3、再組織學生通過對2號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及同學所寫的不同數的分析中,確定可以用分數“ 1/5”來表示比較恰當。

(1)啟發引導:為什麼可以用1/5來表示呢?

教師:(拿出2號箱的1個黃球)這個球有可能被摸到嗎?這就是一種可能;(再拿出另1個黃球)這個球有可能被摸到嗎?現在有幾種可能?(指着箱中所有的球)這個箱子中的5個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嗎?總共有幾種可能?其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有幾種?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用數來表示應該是多少?從而讓學生理解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

(2)適時練習:教師通過往2號箱中先加入1個黃球,再加入1個白球,再加入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説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來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是初步知道可以用1/5來表示2個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對到底為何能用且要用這個分數來表示並不完全理解。所以這裏教師的啟發引導顯得特別重要。當學生初步瞭解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後,及時進行練習,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2)適時練習:教師通過往2號箱中先加入1個黃球,再加入1個白球,再加入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説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來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是初步知道可以用1/5來表示2個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對到底為何能用且要用這個分數來表示並不完全理解。所以這裏教師的啟發引導顯得特別重要。當學生初步瞭解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後,及時進行練習,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 片斷四 ] 歸納總結,提升認識,發展思維

1、歸納總結:

師:以前我們只會用文字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用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會更加準確明瞭。

2. 提升認識,發展思維:

藉助線段圖

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還可以通過線段上的點來表示。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某一點從線段的左端到右端,從線段的右端到左端的位置移動引起可能性大小的變化情況,直觀描述可能性的變化趨勢。

[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他們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教師在介紹用線段上的點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結合作線段圖等動態的演示過程,自然而然地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和“極限”的數學思想。]

[ 片斷五 ] 應用數學,活用數學

(一)基本性練習

1、填空:

(1)拋擲一個骰子,出現3點朝上的可能性是( ) 。

(2)某單位有73名員工舉行抽獎活動,總共有73張獎票,每個員工都能中獎。設有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60名,第一個抽獎者能抽中一等獎的可能性是()。

(3)如右圖,轉動轉盤,指針指向陰影部分

的可能性是()。

2、判斷:

(1)據推測,今天本地降雨的可能性是4/5,意思是今天本地一定有雨。( )

(2)拋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也就是説,拋20次就一定有10次正面朝上。( )

(二)拓展延伸:

*挑戰自我:盒子中放着只是顏色不同的3個球,其中2個黃球1個白球,現在要求一次拿出兩個球,你認為拿到2個都是黃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 1/3、1/2、2/3

合作,交流:學生先認真觀察,然後再在小組內交流:用哪個數表示才對?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爭辯。針對學生不同意見,教師作如下引導:

1、化抽象為形象。

請1男2女3個同學上台,分別代表1白球和2黃球。

問:把其中不同的兩個球(同學)配成一對,總共有幾種結果?(幾種可能)?(生:3種)而拿到2個都是黃球的可能有幾種?(1種)所以可能性是?(生:1/3)

2、化形象為抽象。

師:(課件)把這三個球排成一排,並分別標上字母a、b、c;

問: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來解釋這個問題嗎?(生:可能是ab也可能是ac,也可能是bc) [“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學有價值的、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所以這部分的拓展練習,不僅使學生加深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意義的理解,而且還能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在練習中,教師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觀察、分析,在形成自己的認識後,再進行交流。這樣留足了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有效地學習。同時教師的引導也十分講究,為幫助學生理解,先通過模擬演示,化抽象為形象,再聯繫已有知識,進行,化形象為抽象,體現了數學化的建構過程。]

《可能性》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確定現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材選取了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及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作為素材,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還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繫,教材還設計了有趣的摸棋子實驗等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對於某件事就會發生興趣,就會全身地投入,並且會很快地,很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由於個別學生較沉默,在教學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要讓全體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的樂趣和開心。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和簡單實踐,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事件的發生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並能正確地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通過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能正確地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教學過程

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探究可能

同學們喜歡玩遊戲嗎?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摸乒乓球的遊戲。(出示一個盒子,裏面裝着四黃四白,然後罩住。)現在我請一個學生來從盒子裏摸一個乒乓球,猜猜他從盒子裏會摸出什麼顏色的乒乓球?再摸一次,猜猜這一次從盒子裏會摸出什麼顏色的乒乓球?剛才,有的同學猜對了,有的猜錯了,再摸一次猜猜這一次從盒子裏會摸出什麼顏色的乒乓球?誰能用一句話就能準確的説出摸得結果。請這位同學説説,你是怎麼想的?這位同學用了一個很好的詞是“可能”,教師總結:當盒子裏只裝有白顏色的乒乓球和黃顏色的乒乓球時,摸一次,摸出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可能是白顏色的乒乓球,也可能是黃顏色的乒乓球,這就是一種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2、探究一定

同學們,剛才的遊戲好玩嗎?還想不想再玩,(取一個盒子裝8個黃,罩),這一次從盒子裏拿出一個乒乓球,猜猜會是什麼顏色的乒乓球?你來摸?你們怎麼都猜對了?

XX同學用了一個詞“一定”,當盒子裏只裝黃顏色的乒乓球時,摸一個,摸出來的結果就一定是黃顏色的乒乓球(板書:一定)。

3、不可能

我想從這個盒子裏摸出一個白色的乒乓球?為什麼?XX同學用了一個詞“不可能”,盒子裏沒有裝白顏色的乒乓球,無論怎樣摸都不可能摸出白顏色。

二、聯繫生活,鞏固新知

1、説一説

剛才我們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解釋了摸乒乓球活動中的一些現象,誰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這三個詞中的一個詞説一句話。

2、教學例二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一些事情是可能會發生的,下面請同學們看例題2。

教學設計

三、鞏固拓展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①我明天考數學()得一百分。

②魚長時間離開水()會死。

③我長大了()比爸爸高。

④花()是香的。

⑤公雞()會下蛋。

⑥人()會老。

⑦冬天()會下雪。

⑧在除法中,餘數()比除數小

教學設計

3、連一連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本課就是讓學生先感受最基礎的知識“可能性”。由於“概率”知識抽象,國小生理解有一些困難,所以,我在教學中,主要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努力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自我體驗、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中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愉快。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主要是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不確定現象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在課的開始,設計了一個摸乒乓球的活動,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摸球活動,從而體驗到事件的不確定性,這樣,不僅增加了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繫,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事件的“不確定現象”是這樣的平凡。

二、讓學生在生活中親歷數學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是以活動為中心,引導學生投入課堂,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交流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如果再加強學生的“開口想”,多引導學生多講猜測的依據,這樣就能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可能性》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上)第99-100頁。

教材分析:

“可能性”的教學,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本節課的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經常”“偶爾”等)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教學目標: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及它們的關係,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根據指定的要求,設計公平的遊戲方案。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3、培養概率素養,增強對隨機思想的理解。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

4、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及它們的關係,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遊戲公平性的判斷,設計公平的遊戲方案,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實驗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CAI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盒子各一個、每小組準備一枚硬幣和活動記錄表一張、全班學生名單(課前把每個學生的名字寫在小紙片上摺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度趣味運動會就要在11月下旬召開了,在這次趣味運動會上,我校設計了這些活動項目,請看大屏幕——足球賽、跳棋比賽、老鷹捉小雞、摸球。為了這次運動的成功舉辦,老師們正在設計各項活動的規則,同學們也積極地進行訓練,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熱鬧的場面吧——(課件顯示:足球賽場面)

二、自主探究,深入體驗:

1、你認為拋硬幣決定誰開球公平嗎?為什麼?説説你的想法。

過渡並揭題:我們在拋硬幣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正面,也可能會出現反面,所以這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2、既然大家都認為是公平的,請你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用一個什麼樣的數表示合適呢?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分數表示就是……(1/2)

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3、如果拋10次,你認為正面朝上的次數可能是多少?還可能是多少?如果拋40次呢?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研究,認為拋硬幣的方法來決定誰先開球是公平的,下面我們來玩一玩。

4、小組合作:

課件出示温馨提示:

①6人一小組分工合作。其中:

1人拋硬幣;1人報拋的結果;1人監督報的是否正確;

1人用“正”字法填寫記錄表;1人監督填寫的記錄表是否真實;1人向全班彙報小組實驗情況。

②每組拋40次,拋硬幣時高度適中,不要用力過猛。

③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數與總次數之間的關係。

5、彙報交流:

學生彙報拋的結果,教師填寫表格。

組別拋硬幣總次數正面朝上的次數反面朝上的次數

通過觀察這個表格,你有什麼發現?

正面朝上的次數與反面朝上的次數相等嗎?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

6、我們繼續拋下去,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呢?歷史上很多科學家也做過這樣的實驗。(課件出示)

隨着拋擲次數的不斷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數有什麼特點?

三、聯繫實際,理解應用:

1、三人跳棋賽

這樣設計轉盤公平嗎?怎樣設計這個轉盤才公平?

是這樣嗎?為什麼這樣是公平的?

如果,轉動轉盤90次,估計大約會有多少次指針是停在紅色區域?説説你這樣估計的理由。

2、老鷹捉小雞

你們玩兒過嗎?怎麼玩兒的?

我們學校是這樣設計遊戲方案的(課件出示):

6名同學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老師分別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盒子各面分別寫上1,2,3,4,5,6。每人選一個數,然後任意擲出盒子,朝上的數是幾,選這個數的人就當“老鷹”。

你認為選哪個盒子做遊戲公平?

我們也選6名同學下課了做這個遊戲吧!選誰呢?這樣吧,我們抓鬮來決定吧。你認為抓到你的可能性是多少?(指名回答)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摸球:

課件呈現畫面:個黑球,個藍球。

(1)你認為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2)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1/10,桌子上該怎麼放球?

(3)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藍球的1/2,桌子上該怎麼放球?

五、回味新知,反思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生活中也有一些可能性事件,有些是公平的,有些是不公平的,希望同學們都做一位有心人,認真觀察,到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

板書設計:

可能性

1/2黑:

1/3藍:

可能性:黑球是藍球的1/2

《可能性》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可能性”這一教學內容,屬於統計與概率範疇。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分兩個階段進行教學,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初步接觸過,但只是侷限在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以及影響可能性的直觀因素。現在我們再次學習可能性,是在三年級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聯繫實際情況進行逆向推理,掌握影響可能性的因素。教材在編排上圍繞可能性這一知識主軸,以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展開教學,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直觀感受可能性與因素的相互轉化。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為今天學習可能性從定向到定量的過渡奠定了基礎。

2、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初步認識,能夠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經驗,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但由於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髮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係。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以上教材的理解和教學內容的安排,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與面積大小和數量多少的關係,逆向推理數量與可能性大小關係。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交流中探索新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試驗活動,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及魅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愛數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面積和數量對可能性大小的影響,數量與可能性的逆向認知。

教學難點:正確地分析事件發生的所有可能性,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親自實踐體驗,直觀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自主探究面積和數量對可能性大小的影響,數量與可能性的逆向認知。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份、一個透明盒子、4支彩色粉筆和4支白色粉筆、一個黑袋、實驗記錄表。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三張卡片分別寫有唱歌、跳舞、朗誦,進行抽籤。問題一:你可能抽到什麼卡片?得出事件發生的三種情況:一定;可能;不可能。

2、課件出示計情景題:我們班在國慶前舉行一次抽獎活動:一等獎獎勵精美筆記本一本,二等獎獎勵黑筆一支,三等獎獎勵作業本一本。現在老師有一個大轉盤(課件展示),讓學生直觀的瞭解到可能性與面積有關。

(二)實踐活動,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體驗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有關——教學例2

教師:可能性的大小除了和它所佔的面積的大小有關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也能決定可能性的大小呢?(課件出示例2)同學們,小明他們在做什麼?(課件出示題幹)請你幫小明猜一猜:從中任意摸出一支粉筆會有哪幾種可能的結果?引導學生説出:可能會抽到紅色粉筆,也可能會抽到白色粉筆,也就是説兩種均有可能被抽到。教師追問:那麼抽出紅色的可能性與白色的可能性哪一個大?學生猜測:抽到紅色的可能性大。

教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親自來摸一摸。小組合作的要求(出示課件):把5只粉筆放入透明盒子,閉着眼睛摸出一支做好記錄後把粉筆放回,和好後下一個再摸,要求每人摸一次,記錄好摸出的數據填入表格中。

教師:試驗的結果和你的猜想一樣嗎?觀察上表,你發現了什麼?摸到紅色粉筆的可能性與摸到白色可能性哪一個大?引導學生回答:摸到紅色粉筆的次數比摸到白色的次數要多,也就是説摸到彩色的可能性比摸到白色的可能性要大。

教師追問:通過驗證我們知道了剛才同學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但為什麼摸到彩色的可能性比摸到白色的可能性要大呢?教師繼續追問:也就是説在這裏是什麼決定了可能性的大小呢?

引導學生回答出教師板書:可能性的大小與它在總數中所佔的數量的多少有關。

2、鞏固知識,提升能力——例3

用黑布把盒子蓋上,先不告訴學生你面的粉筆情況(4白1彩),先按照上面的情況摸,從結果去分析數量。讓學生逆向的去推理,得出可能性的大小與它在總數中所佔的數量的多少有關,進一步理解數量與可能性的關係,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八、佈置作業:

P47:2 P48:6 9

九、板書設計:

可能性

事件發生:

1、可能

2、不可能

3、一定

可能性的大小和它所佔的面積的大小有關,可能性的大小與它在總數中所佔的數量的多少有關。

《可能性》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摸球、摸珠、塗色等活動,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經歷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並具有一定的求實態度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學具準備:

紙盒、布袋、白球、黃球、紅球、白珠、紅珠、藍珠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歐洲的某國,一位奴隸冒犯了國王。國王大怒,決定將奴隸處死,奴隸被關進了死牢。按照該國當時的法律,死囚在臨刑前還有一次選擇生死的機會,那就是由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裏有兩張紙條,分別寫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則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們認為這個奴隸摸紙條會出現什麼結果?

師:對,大家用了一個詞: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兩種結果都有可能。

師:可是這個昏庸的國王一心要讓這個奴隸死,於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寫有“生”的紙條拿掉,換成了“死”字,而大法官並不知道。這下,奴隸的命運會怎樣呢?

師:看來大家都替他擔心了,兩張紙條上全都寫着“死”,任意摸一張,必定是“死”字,看來這個奴隸一定死,不可能生了。

師:別急,聽我往下講。有個好心的知情人把這個情況悄悄地告訴了奴隸。這個奴隸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臨刑前,當大法官把盒子拿來要奴隸選擇“生”“死”時,這個奴隸拿起盒中的一張紙條,看也不看,猛地吞進肚裏,在場的人全驚呆了。同學們,你們猜一猜,他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師:大家説得太好了。因為他吞了一張紙條,剩下的是“死”,吞下的當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

小結:故事裏的奴隸經歷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後是“不可能死”的過程,是他用智慧贏得了生命。

引入課題: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樣,有些我們不能肯定它的結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結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可能性》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上)第99-100頁。

教學目標: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及它們的關係,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根據指定的要求,設計公平的遊戲方案。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3、培養概率素養,增強對隨機思想的理解。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

4、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對隨機思想的理解。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經常""偶爾"等恰當的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學生對簡單的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系統的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知道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係。學生除了已經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以外,在生活中學生經常用石頭剪刀布或擲色子等遊戲規則來玩遊戲,所以生活經驗也是豐富的。本課就是在學生具備了以上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從定性向定量過度,不但能用詞語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教學過程:

一、玩遊戲引入。

遊戲規則:雙方輪流按順序報數,每人每次最多隻能報2個數,誰搶到6,誰就是贏家。通過遊戲,學生髮現祕密:誰先報數就一定會輸。

師:用什麼辦法決定讓誰先報數才算公平?

預設:石頭剪刀布、丟硬幣、轉轉盤、擲色子……

理念:遊戲導入,激發興趣,同時讓學生帶着如何讓遊戲更公平的任務研究數學問題,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用一個遊戲貫穿整節課始終,讓遊戲和學習自然的結合在一起,更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研究遊戲學習新知。

(一)研究丟硬幣體驗等可能實事件

師:丟硬幣公平嗎?為什麼?(正面朝上與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一樣)

師: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在不確定現象中可能性大小問題。(揭題)

師:可能性的大小,我們可以用數來表示。誰知道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0.5)

師:為什麼可以用這些數表示?(都表示一半)

師:如果用表示,那麼分母2表示什麼?分子1又表示什麼呢?

師: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師:現在你能進一步來分析丟硬幣是公平的嗎?

師:估計擲10次、30次、50次硬幣,正面朝上可能會有幾次?

師:你估計的理由是什麼?(5÷10=0.5,15÷30=0.5,25÷50=0.5)

師:下面我們就來驗證一下,結果會不會是這樣。

操作要求:1、同桌合作,一人擲硬幣20次,另一人記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數。2、試驗結束後,前後桌合作,統計共擲硬幣40次正面朝上的次數。

3、小組長用計算器計算正面朝上的次數除以40的商

師:把我們的比較結果與0.5比較,你有什麼發現?

出示一組數學家研究的數據

師:現在你又有什麼發現?

師:實際操作的結果跟可能性大小往往會有差距,但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後,實際操作的結果就會很接近,如果試驗的次數再不斷增加,就會越來越逼近。

師:數學家拋了八萬多次,老師計算了一下,如果每5秒鐘拋一次,也要五天五夜不吃不睡什麼都不做的去拋,如果要過正常人的生活最少也要10天,想到這裏時,老師就被數學家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一種東西感動了,你知道是什麼東西感動了我媽?

理念:由擲硬幣引入,讓學生知道可以用數來表示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通過動手實驗和數學家的實驗數據,體驗頻率與概率的關係,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並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二)探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①研究轉轉盤

師: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報數是公平的,下面我們就來玩一玩。在玩之前,老師想把同學們分為n組,再從其中的一組中選一名代表與老師比賽。(幾組要看班級具體的人數而定,選代表時,可以課前把學生的名字寫在紙條上,再用抽籤的方法選出代表)

出示:(略)

師:用這個轉盤公平嗎,為什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造成遊戲的不公平)怎樣比較公平?

出示:(略)

師:這樣公平嗎?那你覺得現在你們組被抽中的可能性是多少?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用轉盤確定了一組)

②研究抽籤

師: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我覺得跟一大組人玩還比較浪費時間,想在這個大組裏抽籤抽選一個特邀代表跟老師玩,用抽籤的方式公平嗎?

師:現在在這一組中,每個同學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還沒有確定你們這一組呢?

師:這裏的可能性為什麼會發生變化?

(抽出一名學生上來玩一玩)

師:如果我想再玩一次,他還有可能被抽到嗎?抽到xx的可能性大還是抽到他的可能性大?

理念:通過比較引出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體驗到遊戲的公平性與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有着密切的聯繫。用轉盤很直觀,更能激發學生對分數原有的認知。通過對某一同學被選到的可能性進行計算,讓學生體驗到某一事件的概率大小與總可能數有關,培養概率素養。進一步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果我想再玩一次,他還有可能被抽到嗎?抽到xx的可能性大還是抽到他的可能性大?"這裏主要滲透了獨立事件互不干涉的概率思想。

③研究撲克牌

出示a、2、3、4、5、6,6張撲克牌,其中有3張紅桃,3張梅花。

師:老師規定抽到a我先報數,抽到其餘5張你們先報數,可以嗎?

師: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來確定誰先報數嗎?

師:這些不同的遊戲規則有沒有共同的地方?()説一説這裏的6表示什麼?3又表示什麼?

師:設計一個規則,讓老師報數的可能性是你們的兩倍,能設計嗎?

4、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玩搶6遊戲,發現遊戲的不公平,我們就研究並創造了一些公平的遊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你學到了什麼?

理念:會根據要求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並能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進一步培養概率素養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2倍的可能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應用

師:研究可能性充滿趣味,而且可能性在我們生活中運用也是非常廣泛。

1、閲讀下面幾句話,你有什麼話要説?

a、福利彩票的中獎率是1/10000000

b、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9/10

c、我想知道這些種子的成活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可以怎麼做呢?

2、我們學校門口有個小販子進行一個摸球抽獎遊戲:他的規則是在10個球中抽

中紅球的獎給你10元錢,抽中白球的則你給他3元錢。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1個紅球,9個白球)若是摸10次,計算一下誰賺了?

3、師:可能性在我們數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字--概率。概率不僅在生活中應用廣泛,而且在數學裏它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是怎麼發展的呢?讓我們來看一個資料。閲讀概率的發展史(播發音樂)

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會數學的眼光看待並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滲透數學文化教育,讓數學課更有內涵。

板書設計:可能性的大小

擲硬幣轉轉盤抽籤抽撲克牌

正面:1/21/31/163/6

反面:1/21/48

《可能性》教學設計14

一、導入

1、猜人名:咱們班有一位同學在這學期有很大的進步,你們猜猜是誰?(引出可能是....)

2、老師温馨提示:他是一名男生,他的姓是一種動物。一定是某某某,不可能是某某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引出“可能”、“一定”、“不可能”,板書課題:可能性)

二、新課講授

1、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4張撲克牌,紅桃A,梅花A,方塊A,黑桃A各一張,然後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可能是什麼A?

(1)組織交流,得到可能是....

(2)可能是黑桃K麼?不可能

(3)換成4張一樣的牌,一定能抽到?

2、4個盒子分別裝有10個黃色兵乓球,8個黃色乒乓球2個白色乒乓球,6個黃色乒乓球4個白色乒乓球,10個白色乒乓球

(1)哪個盒子一定能取出黃色乒乓球?

(2)哪個盒子不可能取出黃色乒乓球?

(3)哪個盒子裏可能取出黃色乒乓球?

【設計意圖:鞏固“可能”,“一定”,“不可能”,並引出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第二個盒子和第三個盒子都可能摸出黃色乒乓球,哪個盒子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呢?為什麼?可能性真的有大有小麼?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

(5)摸棋子游戲:

將18個黃球,2個白球放入不透明的盒子裏,組織學生依次從盒子中摸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搖勻,重複20次。用統計表記錄結果。

記錄(畫正字)

次數

黃球

白球

根據表格總結:取出黃球的次數要多些,也就是取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6)再取一次取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大?

3、驗證結論

小組合作完成:每組10張撲克牌,8張黑牌,兩張紅牌,然後洗牌,從中抽出一張,問:這張牌是黑色的可能性大還是紅色的可能性大?為什麼?

實驗:小組分工,一個人負責洗牌,組員輪流抽牌,另一個同學負責記錄。彙報實驗結果。

小結:以摸球為例,可能性的大小與在總數中所佔數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中佔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佔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三、鞏固練習

四、(1)説一説

(2)選一選

(3)想一想

五、小故事:在古代歐洲某國,有一個大臣冒犯了國王,國王大怒,決定將大臣處死。按照該國當時的法律,死囚在臨行前還有一次選擇生與死的機會,那就是由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裏有兩張紙片分別寫着生與死,如果摸到生則生,摸到死則死。同學們你們猜大臣會摸到什麼呢?(可能生可能死,還不能確定)可是國王偏偏想讓大臣死,讓人把兩張紙片都寫上死,有人把這個消息偷偷的告訴了大臣,大臣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使得自己得以保住性命,你們猜猜看他是怎麼做的呢?

六、課外延伸:中國的彩票中獎概率只1752萬分之一,也就是説,每注2元的彩票,你要購買11萬年之久才有機會中獎,所以我們要靠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財富。

《可能性》教學設計15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遊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遊戲,猜猜禮袋裏裝着什麼?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説,現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遊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麼袋子裏究竟是什麼呢?

指名學生上台並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麼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裏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請XXX把裏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裏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遊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裏攪幾下,然後任意摸出一個,並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麼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並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彙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説一説,你們一組摸到了什麼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裏是什麼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裏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麼説?(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裏摸到紅球嗎?為什麼?(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遊戲,我們發現如果袋子裏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裏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裏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麼?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麼?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努力啊 ! 2.裝球遊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遊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麼球,不應該放什麼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裏的球裝在透明袋裏,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麼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説説你是怎麼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説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麼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願意來説一説?這麼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並説説為什麼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會指在哪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麼説?(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可能會指着紅色,可能會指着黃色,還可能會指着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繫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説一説,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遊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説説!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後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或一定會發生,一星期後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標籤: 教學 可能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dgg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