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自主賞析,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桂林山水的美,培養自學能力。

2、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認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資料,用一兩個詞語表達它們的特點。

2、今天,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出示掛圖,思考桂林山水與上面四處景觀有什麼不同之處?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意圖:通過四處景物與桂林山水風光的比較,凸同桂林山水的特點,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讀交流,感情語言,自學字詞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讀完後,同座交流,談各自感受。

(意圖:自我審美,語言表達訓練)

2、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問: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指名讀,教師相對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灕江水的靜、清、綠。

(3)齊讀,問:灕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意圖:自主發現,自主賞析)

3、同樣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問:桂林的山又有什麼特點呢?圖文對照,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齊讀感悟。

(意圖: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理解。)

4、齊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陶醉之感。

(意圖:美的享受)

三、朗讀全文,昇華情感。

在自主賞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意圖:進一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體會“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虛傳。)

四、課堂練習

1、朗讀並聽寫詞語。

灕江、翡翠、竹筏、峯巒、波瀾

2、仿照第二、三段的寫法,把句子寫具體。

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

3、填空:灕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點,桂林的山也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點。

(意圖:鞏固)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語句抄在本上。

2、收集有關桂林山水有關資料。

(意圖:為背誦課文打基礎)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教學本篇課文,一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二是讓學生通過品味詞句,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中,我認為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首先對這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讀為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説説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接着在學生品讀、誦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二、通過品讀重點句子,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結合學生的習作水平,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我抓住許多典型的句子進行講解,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以及運用對比後的表達效果。還有“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個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點寫得形象具體,這樣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習作方法的指導訓練,對學生今後的.習作有所幫助。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運用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

在學生了解了桂林水的特點後,我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因為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和第二自然段一樣。所以,在學習時,我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導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己讀書,小組互議,把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寫寫體會。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既輕鬆也很愉快,他們很快就能夠説出寫山的時候,作者寫出了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進行對比來寫的。

四、緊扣情感,讀寫結合。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語感,使作者的感情和學生的感情融為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品讀、男女生分讀、配樂讀等,將自已的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表達出來。在學生品讀時,我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情感,用感悟促進朗讀;學生通過朗讀已經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這時候,我提問:“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情感在文字中表達出來的呢?”隨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方法。又通過仿寫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課件的運用與課堂教學沒有完全的統一,在第一環節的教學當中,課件的出示有些快,而教師的語速有些慢。在第一課時的結尾處,教師點課件的時機不夠好,課件出示稍微有些早。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時,如果教師課件出示背誦提綱,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效果會更好。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力爭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育工作者。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xx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x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於是很自然地產生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慾望。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渲染了灕江的水,靜,清,綠;山峯奇、秀、險的特點。文章的末段描繪了山和水交相輝映,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峯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峯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峯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學情分析

本x文章語言優美,層次清晰,是一x指導xx的優秀範例。學生一定會比較喜歡。學習的難度在於詞語的理解,寫法的借鑑,教學中要緊扣這一難點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語言積累的基礎上,學會仿寫。

教法與學法:媒體演示,讀寫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學法: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走進文字的語言情境來讀悟結合,從讀學寫。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析題引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x課文叫《桂林山水》,(板書:桂林山水)一看到這個“林”字,你就會想到什麼多?(樹多)。那麼,顧名思義,“桂林”是什麼樹多呢?(桂樹多)

桂樹成林,“桂林”這座城市,名字裏似乎都散發着一種芬芳。你們知道它位於哪個省或者是自治區嗎?(廣西壯族自治區)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理清結構

1、檢查預習:詞語掌握得怎麼樣?

(指名讀兩組詞語,第一組為地名,第二組為形容詞,讀後讓學生兩組詞搭配起來學。)

大海波瀾壯闊

西湖水平如鏡

泰山峯巒雄偉

香山紅葉似火

2、理解詞語:“波瀾壯闊”(理解詞素或查字典)

波浪翻滾,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壯觀,有氣勢。

我們知道有的詞語是極富有情意的,你能讀出這個短語背後的情意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同法理解“峯巒雄偉”

(邊做動作邊説:巒,就是一座挨着一座,連綿起伏的山。)你能讀出它的氣勢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三位同學分別讀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想想為什麼這樣分?(第一自然段是總起,第二、三自然段是分述,第四自然段是xx。)這樣就理清楚了課文的結構。(邊引領學生xx邊板書)

設計意圖:根據課文特點和學段教學要求,重點落在理清課文結構上。有意識地請三位學生讀四段課文,一箭雙鵰,既理清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又發現了課文重點,下面過渡到精讀階段也就順理成章。

三、細讀課文,品味文字,積累語言

1、整體把握特點:

文章的重點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這部分,誰能來簡單地概括: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別有什麼特點?(灕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桂林山的特點是:奇、秀、險。)(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過渡:作者在寫這x文章的時候大概是有意而為之,分別用三個字來概括灕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用得那麼精當,讓我們讀起來清晰、明瞭,甚至可以説過目不忘。我們先來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指名一人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灕江的水

(1)、找依據理解“靜”

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教師指xx好這句話)

(2)、找依據理解“清”

作者在談到灕江水清的時候,説“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發散思維:

假設是你站在這灕江的遊船上,你還可以看見什麼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這樣的表達句式來説?(出示: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預設: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小魚在水裏嬉戲、玩耍。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中的倒影。清得可以看見綠色的水草在跳舞,在和遊人打招呼。)

現在把我們看到的這些事物用一個排比句表達出來?(出示: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指導學生結合剛才的想象説好這個句子。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讀表現灕江“綠”的句子。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理解“無瑕”的意思

觀察,這個“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寶貝有關係。這灕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裏就像一塊寶玉一樣,綠得晶瑩、綠得圓潤。回憶昆明湖的句子。誰能讀出這種美?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3、欣賞桂林的山: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桂林的山“奇”,奇在哪裏?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理解詞語:拔地而起、形態萬千

師生對比讀,讀出山的突兀、姿態萬千

(2)同法理解(山秀——色彩美)

(3)同法理解(山險)

(指名朗讀描寫“險”的句子,然後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體會桂林山的特點。)

4、指導集體背誦兩段:抓關鍵詞語,想像畫面

5、抓對比:

作者既然是寫桂林山水,為什麼第二、第三自然段開頭分別寫大海、西湖等,這是否浪費筆墨呢?(作者是為了把灕江的水和西湖、大海作對比,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作對比,這樣才更能顯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xx:作者這樣寫是有目的,是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美啊!(板書:對比)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細讀課文,以致熟讀成誦。領悟語言形式與熟讀背誦緊緊結合,並相機提煉記憶方法。作者運用對比才能顯示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笑”。

第二課時

一、回憶桂林山水的特點,背誦二、三自然段。

二、欣賞詩詞與傳説。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觀賞桂林山水的風光片,驗證作者的文字帶給我們的獨特的美。(播放課件:配樂播放一組圖片,出示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節選,學生見到後,自覺有感情地跟着老師朗讀起來:)

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水幾重啊,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出示課件——象鼻山的圖片)這就是課文中所説的那座像“巨象”的山,它叫象鼻山,關於它的來歷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傳説這頭大象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坐騎。有一年,玉皇大帝騎着它來到桂林這一帶巡遊。不巧,這頭大象生病了,實在走不動了。玉皇大帝見此就遺棄了它,自己返回到天上去了。當地的百姓積極地為這頭大象尋醫問藥,沒過多久,它的病被治好了。為了感謝大家對它的關心和愛護,它決定留在這裏和當地的百姓一起耕種,一起生活。玉皇大帝聽説了,非常生氣,派天兵天將前來捉拿大象。大象奮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天兵天將從後背刺人了一把寶劍,從此,就化作一座石頭山屹立在灕江邊上。

如果你喜歡旅遊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山水的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人們往往藉助這些故事表達自己對真善美的追求,傾訴着人xxx的美好!大家可以蒐集故事,也可以創編故事。這是遊客喜歡的內容,也是培養我們想象力的好機會。

三、拓展研讀,感受文化

過渡:作者乘着小船盪漾在灕江上,欣賞着周遭的風景,想象着那麼多神奇的傳説,怎麼能不感慨,怎麼能不由衷地讚歎呢?讓我們一起來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後一段)

2、學習“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句話,為什麼用引號引起來呢?(這是表示引用別人的話。)

xxx:這是一種修辭方法,就叫“引用”。(板書:引用)可是自己寫文章,為什麼要引用別人的話啊?

(如果別人説的話剛好能夠表達你的感受或者能夠代表你的觀點,就可以引用過來。當然,用引號標註上,也表示對原作者的尊重。)

課文中還能發現這樣的例子嗎?(桂林山水甲天下)

資料:這句話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個叫王正功的人説的。此人相當於我們今天桂林市的市長。當時,有11個舉子要進京趕考,考取功名,王正功作為地方官員設宴為這些舉子送行。宴席中,他作了一首七律詩,其中就有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面上意思是説桂林的風景之美是天下第一的,其實也是希望這些舉子進京考試能夠考個——天下第一!

課文並沒有説“王正功説,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説“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們知道都有誰在這樣説嗎?

作者、讀者、遊客……

(出示課件)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杜甫(唐)

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劉克莊(宋)

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頂上行。——袁枚(清)

閲讀了這樣的詩句,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你想説什麼?

(詩人也在説“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在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古今中外的人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有一句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夠走進桂林的話,一定別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風景之美,領略它的文化之美。

設計意圖:引用賀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詩句;引用唐、宋、清歷代詩人的詩句。這些名句對已知者是喚醒,未知者是積澱。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來歷,使學生懂得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寫以外,還可以引用人們如阿盛讚來側面烘托。

四、作業摘抄課文中優美句段,並背誦全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字義,並學會正確書寫部分生字。

2.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知道桂林是個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品詞析句,使學生入情臨境地朗讀、理解和品味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描寫景物、寫景抒情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上一學期我們一起遊覽了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走進了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感受到了我們祖國山河的壯美。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桂林看一看。(課件出示:桂林山水風景圖片)欣賞了桂林山水的景色,你能説説自己的感受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同學們都覺得真美啊,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乘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美麗的桂林山水。(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一)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並動手畫一畫你喜歡的或覺得寫的美的句子。

2、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敍述方法來寫的?

3、用自己的話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同桌或小組內相互説一説。

4、指名讀自學提示後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二)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開火車讀,及時正音。

無暇 攀登 駱駝 泰山 屏障

奇峯羅列 危峯兀立 連綿不斷

波瀾壯闊 峯巒雄偉 怪石嶙峋

2、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想讀那句就讀哪句,想讀哪段就讀哪段。教師及時鼓勵學生。

3、指名説説課文的敍述順序,抽生説説段意。(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總 分 總)

三、學習課文,感受美景。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讀了課文後,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把桂林山水的美概括出來?(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雖然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但畢竟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來看看灕江的水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提出學習要求: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思考問題。

3、抽生説説灕江的水的特點。(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靜 清 綠)

指名説説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運用排比和形象的比喻等)

4、課件出示:比較句子,説説那個詞用得好,為什麼?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好靜啊!

灕江的水很靜啊!

5、學生讀句子,説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引導讀好“真”字。

6、品讀描寫灕江水的句子。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到什麼程度呢?課件出示帶句子的圖片。

學生看圖讀句子,教師引導:你覺得這一句把灕江的水寫的怎麼樣?寫出它的靜和美,你能用自己的讀來展現這種感受嗎?抽生讀這句話。(教師多鼓勵:你讀得真好、你讀得真美……)

7、依次課件出示寫“清”“綠”句子的圖片進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在讀與體會句子中理解“無暇的翡翠”的意思。

8、展開想象,仿寫句子。

當你看到這麼“靜”、這麼“清”、這麼“綠”也這麼“美”的灕江水時,你坐在木船上,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木槳,你想幹點什麼呢?

課件出示:練一練,選喜歡的説一説。

1、灕江的水真甜啊,甜的

2、教室真安靜啊,

3、早晨的空氣真清新啊,

4、花朵真香啊,

9、大家都知道這一段主要寫灕江的水,作者為什麼在開頭還要寫大海和西湖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課件出示:波瀾壯闊的大海圖片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圖片,引導學生理解灕江的水和大海的水、西湖的水不一樣,從而更加突出灕江水的與眾不同。

10、同學們再來把這一自然段美美的讀一讀吧。學生先自讀,再指名讀。(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總結上段學習方法。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讀文來遊賞美麗的灕江水的?學生嘗試總結,指名説説是怎樣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教師再引導小結梳理。出示課件,指名讀學習方法。

(1)讀句子,抓特點。

(2)看美景,品句子。

(3)展聯想,話美景。

2、按上述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要求: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桂林山的圖片。你可以結合圖片和課文中的描寫,或獨自思考或同桌或小組討論。來學習和感受桂林山與眾不同的美。

3彙報自學情況。

抽生説説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相機板書:奇 秀 險)

出示帶句子的圖片,學生感受特點並有感情地讀美句。誰想讀都行,強調讀出相應的感受來就行,及時鼓勵肯定學生的朗讀。

面對這樣的山,引導學生暢談感受,用自己的話來讚美一下桂林的山。

(四)學習第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四段課文的圖片,學生齊讀。

2、 教師小結: 是啊,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再加上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真是美上加美啊,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真不愧是人們都説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當代著名作家袁鷹也曾這樣深情地讚美灕江的水──我們來一起深情地讀讀。(出示課件詩詞《濃碧》)

濃碧

是誰將百里灕江,

染成濃碧?

是誰在晶瑩的水底,

鋪下了片片芳草地,

輕軟又柔和?

船行在綠玻璃上,

人影倒在綠玻璃下。

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

像是向水面上問:

你下來嗎?

學生先自己讀,再指名讀,後齊讀。説一説感受。

五、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

六、總結,佈置作業。

1、同學們,讓我們讓再一次對桂林山水的美髮出讚歎吧!(桂林山水甲天下。)

2、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蒐集描寫桂林山水的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知道桂林山水的特點,初步瞭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推動當地社會發展的作用。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前調查,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課堂展示,教師幫助學生歸納、提煉,提升學生的桂林山水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難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教師要求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特點的圖片、文字資料。

2.製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課件。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有着數不清的美景勝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嶽是各具特點,還有天下第一山——黃山、難識真面目的廬山等座座都令人流連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蕩蕩、滾滾東流的第一大河長江,中華民族的搖藍黃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鏡般的天池又讓人心曠神怡。正是這樣的山山水水將祖國大地裝典得格外美麗。(課件展示1)在祖國眾多美景中有一處非常特別,她的山水極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這遊覽的人的心靈受到觸動,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語讚美她,謳歌她。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詩,我給大家讀讀:諸峯如筍拔垢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羣峯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在老師的描述中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著名的`風景區了嗎?(板書:桂林山水)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七課《桂林山水》,共同去領略那兒的獨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瞭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歷史、名稱由來。

1.既然我們要去桂林遊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況。請同學們打開課前老師發的閲讀材料。閲讀材料上的這段話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先請大家:

(1)讀一讀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圖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2011+214-1=2224年(4)説一説:桂林名稱的由來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老師相應補充:(1)請學生來指圖。(評價)能不能再給大家説説桂林在哪個自治區,在什麼方位?(2)桂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她不僅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旅遊城市,從古至今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雲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稱。早在1982年就成為了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時節,在鬱鬱葱葱的桂樹掩映下的桂林,不時飄來陣陣桂花的香氣,真是令人心醉呀!

3.過渡:同學們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風景更美!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評價)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桂林山水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覺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學重點)1.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正是獨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構成的錦繡畫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麼,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麼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課前我們班同學已經分成了三大組,每一組圍繞一個主題,按照老師給出的自學提綱查閲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學習。現在就要請三組同學分別來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組介紹的最好。

(1)我們就按照順序,首先請第一組來介紹山。

師總結: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第一組的介紹。現在我明白了“諸峯如筍拔地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的含義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態,婀娜秀麗啊!(2)接着請第二組同學給我們介紹水。

師總結:同樣也用掌聲感謝第二組的介紹。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才他們在介紹灕江的水時仍離不開講桂林的山,是嗎?其實這正是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秀山圍繞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所以才會形成“百里灕江,百里畫廊”的奇觀!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詩句,來體會它的含義“羣峯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3)最後再請第三組來介紹洞。師總結:我們也要感謝第三組的介紹。這奇幻多姿的巖洞被人們稱為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真是名符其實!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種神奇的景像都會歎為觀止的!可以説桂林的奇洞美石為桂林山水錦上添花。

3.剛才三組同學介紹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誰最好。通過你們的介紹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領略了“三絕”的絕妙之處。大家想想,單獨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渾然一體,那將是多麼嫵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風景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段錄像,整體地欣賞一下桂林美景。(看錄像,課件展示2)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難怪人們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教學難點)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

(1)請大家看書桂林仙境的奧祕這一部分的

2、3自然段,先自己讀讀,再討論討論:桂林山水形成的二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麼?

x石灰巖: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礎,可以説沒有石灰巖就沒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x含有二氧化碳水(教師板書)

(2)關於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有沒有問題要提?學生提問,教師歸納為兩個問題。 ①什麼是石灰巖?

②石灰巖是怎麼形成的?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及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習的自學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有着數不清的美景勝境。既有令世人稱奇的人文景觀,也有風光秀美的自然景色。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桂林山水》。”

(二)視頻欣賞。(配樂朗讀課文,並配以桂林山水的畫面。)

(三)層層探究。

圍繞文章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啟發、引導學生學習灕江水的特點是什麼?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等問題,層層深入組織教學。

1、灕江水的特點是什麼?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找這一段共寫了幾句話?哪一句寫了灕江水的特點?(找學生讀一讀)寫出了灕江水幾個突出的特點?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各是什麼?然後交流自讀情況,瞭解灕江水“靜、清、綠”這三個特點。

2、在歸納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基礎上,逐一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是怎樣具體形象地描寫灕江水這三個特點的。

通過相應圖片,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加深課文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灕江水的特點的句子,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灕江水“靜、清、綠”這三個特點。

3、齊讀第二段的第一句,讓學生體會作者在第二段的開頭不直接寫灕江水的特點,卻寫“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教師進一步明確寫法:通過對比,強調灕江的水有它獨特的美。

(四)學生自學。

教師在領學第二段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學習第二段的方法,帶着下面幾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第三段。

1.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

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麼?

3.體會桂林山的特點,並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每組推選一個代表讀。

每個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討論學習桂林山的特點。之後再全班一起交流討論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桂林山“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是什麼意思?

(五)學生談感受,並在此基礎上齊讀最後一段,瞭解作者的感受。最後教師配樂,指名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六)總結全文。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全文,進一步瞭解本文的結構,及相關知識點。

(七)佈置作業

1.把描寫灕江水的特點和桂林山的特點的句子摘抄到讀書筆記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水:靜 清 綠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奇 秀 險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詞句,反覆誦讀積累語言,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閲讀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2、通過品詞析句,積累語言,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電腦大屏幕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桂林山水》這課的生字、詞語以及簡單地瞭解了這課的主要內容。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

2、(板書課題)齊讀課文,邊讀邊想本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二、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那麼,桂林山水到底什麼樣?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甲天下”是什麼意思?“桂林山水甲天下”又是什麼意思?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邊讀邊畫。

2、出示PPT,學生了解桂林的資料。

3、讀了課文誰想告訴大家桂林山水是什麼樣?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桂

林山水的哪些方面呢?這些內容,哪些是寫山的,哪些內容又是寫水的?(小組互説交流彙報)

三、品析文本落實目標解決問題

1、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美麗、迷人的桂林山水,去盡情遊覽、用心感受它的美吧!下面請同學們按自學提示的要求,自學描寫桂林山水美麗景色的內容。(大屏幕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讀、分組討論)(1)品讀句子,回答問題:①作者用什麼地方的水跟灕江的水做比較?②這句話中哪個字最能説明灕江的水的獨特之美?

(2)想一想: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生答,師出示PPT課件)

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比喻、排比)

師:(大屏幕出示CAI課件:灕江圖)看,這就是美麗的灕江。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分鐘,感受一下灕江水的美。感情朗讀,看誰能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秀。

(3)出示課件,講解排比句的讀法,然後學生再齊讀,感受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秀。

(4)小結水的特點(出示課件)

(5)出示課件,照樣子把句子寫完整。

2、接着往下看,我們又進入了哪裏?走進了桂林的山中。

(1)出示課件,發揮想象:桂林的山到底是怎樣的一幅美景呢?(2)課件出示泰山和香山的圖片,説説這兩個地方的特點。與桂林這一帶的山相比較。

(3)課件再分別出現表示桂林的山“奇”“秀”“險”特點的'句子,

進行朗讀體會。

那麼寫桂林的山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比喻、排比)

師:(大屏幕出示CAI課件:桂林山圖)看,這就是桂林的山。

3、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有感情地輕聲朗讀課文,來體會體會桂林山水的美。

師:這麼美麗的灕江的水、迷人的桂林山是那麼令人神往。如果你就生活在這裏,你怎樣向大家介紹它的景緻呢?

(出示課件)請同學們齊讀

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態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水幾重啊,山幾重?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綠水中……

(大屏幕出示CAI課件:桂林山水美景圖)

人們遊在着美麗的畫卷中,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用書中一句話來回答

這麼美的地方人們願不願意去遊呢?(結構梳理)

4、小結課文(出示課件)展示桂林山水的特點。

5、擴展活動

(課件出示)同學們觀看資料,説一説,我們怎樣做才能使桂林的山清、水綠呢?

生討論,然後抽學生回答問題交流。

6、出示課件:同步練習,先讓學生看句子,同桌之間討論,然後回

答,對回答得好的給予肯定,不足的加以鼓勵。

(美麗的桂林山水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那麼,作者為什麼能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難忘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三個問題。(大屏幕出示:

1、作者觀察景物是站在什麼地方觀察的?

2、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

3、是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觀察的?)先獨立思考,然後分組討論、交流,互相評議。

小組彙報討論情況。我們認為作者是在船上來觀察的。理由是課文中説“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生:我們認為作者是按照先水後山順序觀察的。因為作者在船上,先看到水,再看到山的。生:我們認為作者是抓住景物外形這個特點來寫的。因為作者在寫桂林的景物時都加上了表示形狀的詞語。……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那麼作者為什麼能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呢?師:對,正是由於作者在船上,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並抓住了景物的外形進行描寫,所以桂林山水的美麗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要注意學習作者這種觀察、描寫的方法。)

四、請同學們看今天的作業。(大屏幕出示):

1、學習了《桂林山水》,你對那裏的山,那裏的水有什麼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

2、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7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國小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課。學時為兩課時。

本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先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然後,把桂林山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是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典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瞭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會理解比喻句並能説出運用比喻句的好處。積

⑵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2、過程與方法:

⑴藉助多媒體課件,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採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方法體會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藉助多媒體課件,在夥伴幫助及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會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本課的`學習者為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了解,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和簡單的寫作手法,寫作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2、學生具有獨立的朗讀能力,對閲讀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3、學生開始學習藉助課件自主學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拓展閲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層次清晰,講授時主要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策略,通過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資源,藉助大量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教學目標。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境:多媒體電教室

資源準備:教學所用的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處很著名的自然景觀,你知道在哪裏嗎?(出示中國地圖課件)廣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風光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想”好!那就一起來欣賞桂林的自然風光吧!(出示課件)

2、剛才看了圖片,誰來説一説桂林最美的是什麼?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陳淼寫的《桂林山水》,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時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文後試着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説説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讀。

2、交流

隨機板書:

甲天下

畫中游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三)、圖文並茂,賞析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讓學生説説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結

2、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2自然段。

導語:同學們,剛才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圍繞山和水來寫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灕江的水!

a按要求自由讀第2自然段。(要求:A説一説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B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C找出體現灕江的水與眾不同的句子。)

b彙報學習情況。

●説一説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相機板書:靜清綠

●(出示小黑板)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讓學生體會先用感歎句概括,再具體描述的表達方法。)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感歎概括)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哪是一塊翡翠。(具體描寫)

(2)、品讀作者怎麼寫出灕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出示課件)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靜啊(ā)!真清啊(ā)!真綠啊(yà)!)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4)、引導學生觀察“灕江的……灕江的……灕江的……”這個句式的特點和認識排比的修辭手法。指導分號的用法和書寫。

(5)、作者既然是寫灕江水,為什麼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這樣是採用“對比”的方法突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及讚美之情。”

(6)、分組讀:一組讀感歎句概括的,另一組讀具體描述的。

(7)、:體會特點,感悟寫法,感情朗讀,想象仿寫。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

2、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小結學法。

(2)、出示學習要求。

(3)、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自主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出示課件)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麼感受?請看第4自然段是怎樣寫的。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理解有關的重點詞、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為什麼用“單引號”

(3)、再讀第四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後説説自己的體驗。

(四)、總結寫法,感悟作者情感。

1、人們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遊玩的感受相同嗎?

(我們隨同作者欣賞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還有空中的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我們就像是進入了畫卷,進入了仙境。)

2、説説你對課題中“甲天下”的理解。

3、體會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美?(因為他熱愛大自然,熱愛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自由讀課後“閲讀材料”與課文比較,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

(六)、總結全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獨特美。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賞讀,體會中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優美。在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鑽研文本。再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去。

二、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美。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在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以讀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祖國語言美,感受祖國山河的美,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圖)配樂讓生欣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從課文中找出一個總寫桂林山水的句子。

三、抓住重點,深入領悟。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1)這段主要寫了什麼?

2)是按怎樣的層次向我們介紹灕江水的?

2、齊讀第二自然段

3、畫出描寫灕江水的句子。

思考:

1)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女生齊讀)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

再讀第二自然段,想想我們是怎樣學這段文字的?

五、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根據總結出來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學完後彙報。

2、男生有感情地齊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師範讀。(出示配樂風景圖)。

2)生説出自己最想説的一句話。

六、語言繪畫,師生共醉。

學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文章的結構。

七、積累語言,拓展運用。

選我們當地的一處風景,想一想它有什麼特點。然後寫一段話,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板書設計:

總述甲天下

灕江的水:靜、清、綠

1、桂林山水分述喜愛

桂林的山:奇、秀、險

總述美如畫卷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9

《桂林山水》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但現實中有很多學生沒見過桂林山水,於是,我除了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查找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資料來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的功能優勢,利用它圖文並茂、聲像並舉、形象直觀、跨越時空的特點,創設學習情境、問題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圖片、錄像、文字等進行導入、導學、導文、導讀、導練是本課例信息技術與國小語文教學整合的特色與切入點。這樣,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得輕鬆、有趣、高效,從而達到信息技術與國小語文教學的最佳整合。

教學理念:

貫徹“以生為主體,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髮現和建構文本的意義,鼓勵學生對閲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通過欣賞畫面和配樂品讀、評讀、誦讀、引讀、挑戰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驗情感,加深理解文本,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並從中受到文學的薰陶。

教學分析:

《桂林山水》是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作者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對祖國錦繡河山的讚美。文章語句精煉,層次分明,結構完整。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然後,用比喻、排比、對比等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受。這篇講讀課文是看圖學文,課文中配有插圖,但結合現實中有很多學生沒見過桂林山水這一情況,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創設多種情境,通過展示圖片和文字、播放錄像等讓學生在瞭解課文的基礎上給其以直觀感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排比、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途徑,讓學生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澱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過語言文字的能力。本課例,我用兩個教時完成,第一教時:以學習、理解課文,進行感悟、積累為主。第二教時:進行練筆、學習生字詞和背誦課文為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峯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峯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峯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讀,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排比、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請看!這是我國的一些著名的風景名勝,你們能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這個地方嗎?(出示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它們的獨特之美吧!(齊讀)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老師也遊覽過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遊覽過的廣西桂林(播放一張桂林旅遊的照片)桂林美得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拍了一些照片來作美好的回憶。但是,作家陳淼遊覽過後卻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這就是這一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桂林山水(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不會讀的字詞多讀幾遍,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先自由拼讀,再指名讀三組詞語,師指導讀準字音,特別是讀準“屏障、嶙峋”的讀音和“駱駝”的輕聲。

xiápānluòtàizhàng

無瑕攀登駱駝泰山屏障

lánmiánwù

波瀾壯闊連綿不斷危峯兀立

luóluánlín xún

奇峯羅列峯巒雄偉怪石嶙峋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哪個自然段是寫山的,哪個自然段是寫水的?

三、細讀課文,品味文字,積累語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觀賞灕江的水

1、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邊聽邊用筆畫出描寫灕江水特點的句子,並圈出關鍵的詞語。

2、學生彙報,相機品味句子。

出示句子:“灕江的水真靜啊……翡翠。”你能用三個字概括灕江水的特點嗎?(板書:靜、清、綠)它的靜體現在哪裏?

(1)出示靜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它的靜。灕江的水清得怎樣?

(2)出示清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它的清。灕江的水綠得怎樣?誰能讀出這種綠和美?

(3)出示綠句子,齊讀句子,這是個什麼句?把什麼比作什麼?理解“無瑕”的意思。

(4)把三個句子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和感悟。

(5)拓展句子練習:

出示靜圖片:看,灕江的水是那麼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靜得就像是……(出示: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像)

出示清圖片:假如你站在灕江的遊船上,你還可以看見什麼呢?(出示: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出示綠圖片和翡翠圖片:灕江的水除了綠得像翡翠,還像什麼呢?(出示: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

誰能仿照課文的寫法把我們説的這些事物用一個排比句表達出來?(出示: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指導學生結合剛才的想象説好這個句子。

師介紹灕江:是啊,灕江真美啊!這美麗的灕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源於桂林市的貓兒山,就像一條秀麗的玉帶流經桂林、陽朔,全長有170多千米。從古至今有多少名人為它寫下了讚美詩篇,連作家袁鷹也為它寫了一首讚美的詩。

3、出示《濃碧》

(1)自由地讀一讀,看看這首詩寫出了灕江水的什麼特點?

(2)男女比賽讀。男同學讀第一節,女同學來讀第二節,看看誰讀得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配樂)。

5、指導學生根據板書試背第二自然段,然後師生合作背誦。

6、學習作者表達方法:作者把灕江的水寫得讓我們感覺像身臨其境、親眼所見一樣,他是怎樣描寫的?(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手法把事物寫得形象、生動、具體的巧妙的寫作方法。相機板書:比喻排比、對比)

7、小結學法:作者是這樣描寫灕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樣描寫桂林的山的呢?請同學們運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讀課文→畫句子→圈關鍵詞→有感情地朗讀來自學第三自然段。

(二)自學第三自然段,觀賞桂林的山

出示自學要求: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和詞語,並圈出關鍵詞。

1、學生彙報,相機品味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描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你能用三個字概括桂林山的特點嗎?(板書:奇、秀、險)

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險呢。請看:

(1)出示配有詞語的圖片,師引導學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峯兀立、奇峯羅列、怪石嶙峋”等詞語的意思,並引導讀一讀,體會桂林山的奇、秀、險。

(2)拓展思維訓練:桂林的山還有很多的形態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桂林的山還像什麼?(出示桂林山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和説話)

(3)出示描寫桂林山的句子,運用多種形式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觀賞山和水相輝映

1、播放桂林山水的錄像,師相機有感情地範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默讀最後一段,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填空:

這樣的山是指,這樣的水是指,畫卷是指___________,畫卷裏有。

師:是啊,這條百里灕江與兩旁的山相互輝映,如詩如畫,説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這麼美麗的畫卷作者用一句詩來概括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就是作者的感受。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4、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並相機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5、配樂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段,感受作者寫作的巧妙和桂林山水的美。

四、總結全文

學習了課文,你能説説你對桂林山水的感受嗎?

五、作業:仿寫練習,延伸課外。

1、利用圖片激趣:是啊,學習了課文,我們就像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那是因為作者生動、形象、具體的描寫。其實,我們的祖國除了甲天下的桂林,紅葉似火的香山等,我們美麗的家鄉――新興也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如:國恩寺、藏佛坑、獅子腰瀑布等都很美(出示圖片,相機介紹),你們去過嗎?

2、出示作業: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你遊覽過的一個地方,注意用上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2、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山:奇、秀、險人在畫中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二、指導學生練習仿寫。

1、小組內交流自己遊覽過的一個地方,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整齊的句式練習説話,注意用上好詞佳句。(師巡視指導)

2、學生口頭表達,師生共同評價。

3、學生堂上練筆,師巡視指導。

4、學生堂上朗讀、展示自己的小練筆,師生共同評價。

5、師小結。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

2、“開火車”讀生字詞,師相機正音。

3、讓學生指出難讀的生字音。

4、學生口述識字方法,比一比,誰的方法更妙。

5、讓學生指出易寫錯的生字,並指導寫一寫。

6、提出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7、齊讀並自由識記生字詞。

8、小組開展生字聽寫比賽。

9、小結。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指導學生背誦全文。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1、寫生字。

2、背誦全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會用“觀賞”、“形態萬千”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培養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形象具體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4、理清課文的條理,瞭解本課先總起後分述最後總結的敍述方式和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5、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形象具體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教學準備:放大課文、課文圖片。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二、學習課文。

範讀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甲天下:天下第一。

觀賞:觀看和欣賞。

無瑕的翡翠:沒有一點斑點的綠色的玉。

拔地而起:指從地面突然高出。

奇峯羅列:指千奇百怪。

屏障:像屏風起遮擋作用的東西。

危峯兀立:指高峯聳立。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疊的樣子。

四、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想想人們為什麼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2、指導分段。

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寫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寫桂林的水。

第三段:寫桂林的山。

第四段:總寫桂林山水。

3、再讀課文,體會為什麼這樣分段。

五、佈置作業。

1、抄寫字詞。

2、讀重點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詞語。

攀登觀賞欣賞遊覽灕江屏障明麗形態萬千波瀾壯闊連綿不斷怪石

嶙峋雲霧迷濛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意思,這就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於是來觀賞。“觀賞”是觀看和欣賞的意思。

2、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思考:這段有幾句話?

2、第一句話將灕江與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進行比較,強調了灕江的水有它的獨特之處。

3、第二句話講了什麼?(灕江的水的特點)

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邊討論邊板書: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水清可看見江底的沙

綠彷彿一塊無暇的翡翠

①指導朗讀。

②讀第三句話,讀後思考:這句話講了什麼?(講人們盪舟灕江的感覺,“船槳激起……岸在後移”這句話説明了灕江水的靜,正是由於靜,所以人在船上幾乎感覺不到船在前進。)

③指導朗讀,試背課文第二段。

四、作業。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説説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造句。

觀賞——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三段。

思考: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2、課文第一句話講了什麼?

第一句用桂林的山與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作比較,突出桂林的.與眾不同。

3、指導朗讀。

4、課文第二句講了什麼?

板書:

奇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

山秀像……像……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象……

説説下面一組句子有什麼不同。

(1)我攀登過泰山,遊覽過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

(2)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

“形態萬千”是什麼意思?用“形態萬千”造句。

指導朗讀。

三、講讀課文第四段。

1、“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

①桂林有山有水,水是那樣的靜、清、綠,山是那樣的奇、秀、險,而且山繞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清水秀,一片詩情畫意。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觀賞桂林山水,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説“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②説説“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

(遊人乘船在灕江觀賞桂林山水,就好象在風景優美的畫中游覽,景色太美了,使人忘了自己在江上游覽。)

四、作業。

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講講桂林山水的特點。

二、學習寫作特點。

學生讀課文,思考後討論:課文第二、三、四段的內容和課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有什麼聯繫?

(總起——分述——總結)前後照應

三、齊讀全文。

四、作業。

填空。

我看見過()的大海,欣賞過()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啊,靜得();灕江的水真()啊,清得();灕江的水真()啊,綠得()。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

我攀登過()的泰山,遊覽過()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啊,一座座(),(),像(),像(),像(),(),();桂林的山真()啊,像(),像(),(),();桂林的山真()啊,(),(),好象()。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這樣的水()着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讓你感到(),真是(“”)。

板書設計(略)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4、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峯兀立”等詞。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根據句子結構及句式的特點把握語調及語速。掌握“啊”的讀音。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峯兀立”等詞。

2、通過朗讀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着木船,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2、“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

3、下面,我們要隨着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點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3、檢查自學

⑴指名四人朗讀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板書:總起分述總結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請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詩來總結文章。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導學第二節

1、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結構(分層),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等一會兒老師還要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來學習課文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學習的方法、步驟。

2、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⑵分層:三層

⑶修辭手法:引讀

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灕江作比較,強調灕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灕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

對這三個特點,作者用感覺或用比喻來具體説明,並把它們組成一組排比句,文字優美,富有節奏,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最後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⑷描寫角度:引讀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的角度寫;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

“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⑸引讀,説説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並指導朗讀。

“靜,清,綠”三字要讀重音,在“靜得、清得、綠得”後要

有小停頓,以突出後面補充説明得部分。讀這三個分句,音量要漸大,讀出層層推進得感覺。

讀好排比句,注意節奏,幾個“像……”要一氣呵成。

個讀,齊讀。

⑹質疑,解疑

⑺小結你們小組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課文的?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3、背誦第二節,根據板書自背,互背,説説你是用什麼方法把課文背出來的。

4、檢查背誦。

四、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背誦並默寫第二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4、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二節(默寫第二節)

2、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1、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2、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奇峯羅列、危峯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⑵分層:二層

⑶寫法:

寫法上與第2節相似,顯示了結構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山形

色彩明麗——山色

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山勢

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⑷有感情地朗讀。

⑸交流學習方法: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1、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最後這句古詩是什麼含義?

3、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4、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

1、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讓我們齊讀課文。

五、完成課後練習。

1、指導課後練習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説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麼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麼樣”和“乾淨得怎麼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的陳設”;“乾淨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2、完成其他練習。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總起:甲天下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綠

山 秀

總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2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美,風景秀麗,不少文人墨客遊覽過這些風景名勝後都會留下一些讚美的詩句。其中,這個地方有詩人留下了這樣的詩句,猜猜這是哪個地方?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

2、板書並讀題:2 桂林山水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看看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讀了課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小結:怪不得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甲乙丙丁,“甲”排第幾?那這句話的意思是 。

4、用讚美的語氣讀一讀。

三、精讀感悟

(一)水之美

1、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領略這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風景吸引了你,可以做個記號。

2、把你發現的美跟同桌分享一下,讀讀自己劃出的地方。

3、看來大家都很用心去感受桂林的鎂,下面我們先來領略灕江之水。灕江的水美在哪兒?指名讀(板書:靜 清 綠)

4、誰能用關聯詞把這三個特點連成一句話説一説?

是啊,這一句話舊能把灕江水三個特點都説出來了。

5、老師再換一個説法,聽,灕江的水靜靜的。

(指着清、綠)這句該怎麼説?

6、多美的灕江水呀,看着看着,我都情不自禁地讚歎起來,“灕江的水真靜啊!” (指着清、綠)你能學着説一説嗎?

7、那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麼描寫的。(課件出示排比句)

指導感情朗讀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還可以看見什麼?)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

7、翡翠是什麼呢?無瑕的翡翠又是什麼呢?多美的翡翠啊!

8、讓我們再美美地讀讀這句話。(生看課件,師打手勢輔助朗讀)

9、讀得真美啊,捧起書,再把這句讀一次。

10、小結導背

怪不得作者説,(配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走到講台

大海的美雄偉壯麗,西湖的美寧靜柔和,而灕江的水美得獨特。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餓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以至於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二)山之美

1、教師範讀

2、同學們,這段有好幾個詞不好讀,請大家像老師這樣讀一讀,讀通順,讀流利。

3、讀完這段,老師想聽聽你們有沒有把這些詞語讀準確。指名讀(課件出示六個詞語)

4、讀了這些詞,你想到了什麼?你彷彿看見了怎樣的山?

隨機:

a、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想像説話: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

是哪個詞帶給你這樣的感受的?當年陳毅爺爺也看到了這樣的山,他寫下了這首詩,大家讀一讀。

小結:這就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是奇啊!(板書:奇)

b、色彩明麗、倒影水中

剛才我們看到了不同形態的山,在看看這些詞,你還看到了什麼?顏色呢?(翠綠的.山、山間還開滿了花等)

小結:哦,色彩秀麗(板書:秀)

c、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我們已經通過這些詞感受到了山的奇,山的秀,看着詞語再仔細想像,你還能感受到桂林的山怎麼樣?(板書:險)

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危峯兀立——“危”字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山峯因高而危險,“危”在這裏是高的意思。還有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險呢?——怪石嶙峋

這個詞為什麼讓你感到險呢?究竟怪石嶙峋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峻峭的石頭重重疊疊地在一起,就是怪石嶙峋了。

8、自由練讀 剛才我們通過詞語感受到了桂林山的奇、秀、險,那麼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述的呢?請同學們捧起書,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自己練讀練讀。

9、指名讀 哪位同學來讀讀?(教師起,桂林的山真奇啊!)

10、相機指導險一句

看到如此險的山,你的心情會怎樣?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11、小結,齊讀

是啊,同樣的山,泰山峯巒雄偉,香山紅葉似火,桂林的山卻奇、秀、險,讓我們一起讀出桂林山的特點。(教師起,我攀登過、、、)

四、深化情感

1、從課文的言語中我們感受到了桂林的水以它的靜、清、綠聞名於世。(板書:水、水、水又);桂林的山又以它的奇、秀、險聞名遐邇。(板書:山、山、山亦);重要的是山美得不孤獨,水美得不寂寞,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連綿不斷的畫卷吧!(欣賞視頻)

2、同學們,拿起書齊讀最後一段。

3、板書:舟行碧波畫中游,

4、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觀賞了奇麗的桂林山水,讓我們也留下一首小詩送給美麗的桂林吧!齊讀:

板書:

2 桂林山水

水靜水清水又綠 ,

山奇山秀山亦險 。

舟行碧波畫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3

教導目標:

1、理解詞語含義,瞭解景物特點,並展開合理的想像,掌握運用對比手法顯示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學習“總—分—總”的表達方式。

2、通過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發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國小六年度課文,這是一篇寫景佳作,是學生學習寫景文章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範文。文章運用了“總—分—總”的寫法,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學校和學生分析

我校是一間農村國小,學生全部都來自農村。國小六年級學生對語文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並具備了初步的學習能力,如朗讀能力,表達能力,一定的觀察能力。班中同學們初步養成合作、交流互動學習等。

教學資源

桂林山水風光片、投影片、掛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啟發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哪兒?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仔細。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麗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它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山水秀麗,風景如畫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思考:作者為什麼要去觀賞桂林的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點明作者盪舟灕江的目的)

2、作者是按怎樣的層次向我們介紹灕江的水?

3、作者對灕江的水的靜、清、綠是怎樣具體寫的?

四、品讀詞句,領悟言美。

師:能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呢?請給大家讀一讀吧!

師:課本里有這樣一句話。(出示例句: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讀一讀,誰能想像出灕江的水的樣子呢?

師:“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總體感受和樂趣。這是身臨其境的獨特感受,是與本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的點晴之筆。)

師:採用引導方式朗讀這一自然段。(括號外為教師引讀,括號內學生齊讀。)

“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五、引導自學,發揮想像。

1、師:大家還有什麼發現?(教師板書“奇、秀、險”。)

2、師:作者是怎樣描繪這座山的特點的?引導學生帶着這個問題,依照學習第二自然的方法,讀懂課文,感受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

3、師:怎樣理解句子中的“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

六、總結全文,抒發感情。

1、師:看到這樣的山和水,你心中有什麼感受呢?

2、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七、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兩遍。

2、練習背誦全篇課文。

八、板書設計

總起: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清

分述

山秀

人在畫中游

自我評價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使學生能有效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我採取了以下教學策略。1、激發自主學習動機,教學未開始時,我便以自由談話的方式瞭解學生去過哪些地,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景,使本來緊張的課堂氣氛變得活潑、融洽。2、開展小組合作。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共同研究,相互啟發,加速知識的意義構建;另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又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才能和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從而滿足學生成就的動機。但我覺得整節課不足之處在於不能夠很地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

教案點評

過去很多老師都把教科書當作“聖旨”,即使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或已經滾瓜爛熟,還是要硬着頭皮去去。在這節課中,這位老師能夠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尊重學生的個性行為,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如何引導把學生帶到《桂林山水》情境中去,“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總體感受和樂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情感。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瞭解灕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三、課 型:新授課

四、教學方法:觀察法、講授法。

五、教學手段:用“投影器一台,投影片一框;收錄機一部,磁帶一盤”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1)

一、教學內容:看圖,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麼“甲”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甲,第一;甲天下,天下第一;桂林山水風光秀麗,名列天下第一。)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板書課題)

<二>讀預習,明要求。

1、教師補充説明①桂林山水與別的地方山水不同的就是桂林山水的特點,讀的時候要分別做上記號;②抓住各段的關鍵詞語,理解段和段的聯繫;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

<三>指導看圖。(出示投影片)

1、觀察點:小船上。

2、觀察順序: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整 體 : 甲 天 下

↓ 水:靜、清、綠

部 分 {

↓ 山:奇、秀、險

整 體 : 像 畫 卷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速度:中速;感情:讚美、熱愛。)

五、練習設計:抄寫生字詞。

第 二 課 時 (2)

一、教學內容:講讀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聽課文錄音。

<二>學習第一節。

1、齊讀第一節。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

2、作者為什麼要去觀賞桂林山水呢?〈①原因│②結果〉

3、概括段意:總寫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三>學習第二節。

1、朗讀課文第二節。

2、逐句理解。

第一句:將灕江與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作比較,強調了灕江的水有它獨具特色的美。

第二句:講灕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第三句:講人們盪舟灕江的感覺。

3、圖文對照,具體理解句意。

4、小結段意:分寫灕江的特點是靜、清、綠。

<四>學習第三節。

1、朗讀第三節,瞭解本節寫了什麼?(分寫桂林山的特點是奇、秀、險。)

2、學生自學第三節。

3、教師檢查,小結。

(第一句:將桂林的山與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作比較,突出桂林的山與眾不同。第二句:講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奇--撥地而起,形態萬千;秀--色彩明麗,倒映水中;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五>、學習第四節。

1、朗讀第四節。

2、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①這樣的山:指桂林那奇、秀、險的山;這樣的水:指灕江那靜、清、綠的水。

②意思: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着靜、清、綠的灕江水;而靜、清、綠的灕江水裏又倒映着奇、秀、險的桂林山。

③景象:這是一種山水相連,山美水也美,如同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的美麗景象。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遊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遊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4、小結:總寫桂林山水像連綿不斷的畫卷。

六、練習設計:朗讀、背誦課文。

第 三 課 時 (3)

一、教學內容:總結全文,分段,寫段意,體會中心。

二、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給課文分段。(先歸納本文的結構特點)(按總分總的關係分段。)

三、寫段落大意。(歸納法。)

四、體會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抒發了作者對桂林山水景色的喜愛、讚美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五、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有什麼關係?(前後照應)

<六>練習設計:

1、用“欣賞”“形態萬千”“連綿不斷”造句。

2、背誦課文。

<七>板書設計

總寫 甲天下

水:靜 清 綠

桂林山水 分寫

山:奇 秀 險

總寫 像畫卷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將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結合,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導入語:同學們,你們聽説過這樣一句話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請有實地感受的同學具體談一談。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説説感受。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讚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為什麼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4.檢查自讀效果。

(l)重點糾正下列字音:

(2)引導學生體會本課新詞。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灕江水”。

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評點。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標籤: 桂林山水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v2l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