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設計方案3篇【推薦】

設計方案3篇【推薦】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3篇【推薦】

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的消元思想,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二)能力訓練要求

1.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瞭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初步體會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在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從而初步理解化未知為已知和化複雜問題為簡單問題的化歸思想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瞭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初步體現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三.教學難點

1.消元的思想.

2.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四.教學方法

啟發自主探索相結合.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並從中啟發學生如果能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便可獲解,從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總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兩張:

第一張:例題(記作7.2 A);

第二張:問題串(記作7.2 B).

六.教學過程

Ⅰ.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師生共憶]上節課我們討論過一個希望工程義演的問題;沒去觀看義演的成人有x個,兒童有y個,我們得到了方程組 成人和兒童到底去了多少人呢?

[生]在上一節課的做一做中,我們通過檢驗 是不是方程x+y=8和方程5x+3y=34,得知這個解既是x+y=8的解,也是5x+3y=34的解,根據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定義得出 是方程組 的解.所以成人和兒童分別去了5個人和3個人.

[師]但是,這個解是試出來的.我們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無數個.難道我們每個方程組的解都去這樣試?

[生]太麻煩啦.

[生]不可能.

[師]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Ⅱ.講授新課

[師]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學過一元一次方程,也曾碰到過希望工程義演問題,當時是如何解的呢?

[生]解:設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8-x)個,根據題意,得:

5x+3(8-x)=34

解得x=5

將x=5代入8-x=8-5=3

答:成人去了5個,兒童去了3個.

[師]同學們可以比較一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設未知數有何不同?列出的方程和方程組又有何聯繫?對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有何啟示?

[生]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設出有兩個未知數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y個.列一元一次方程設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8-x)個.y應該等於(8-x).而由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方程x+y=8根據等式的性質可以推出y=8-x.

[生]我還發現一元一次方程中5x+3(8-x)=34與方程組中的第二個方程5x+3y=34相比較,把5x+3y=34中的y用8-x代替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師]太好了.我們發現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便可尋求到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即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便可.如何轉化呢?

[生]上一節課我們就已知道方程組的兩個未知數所包含的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將 中的①變形,得y=8-x ③我們把y=8-x代入方程②,即將②中的y用8-x代替,這樣就有5x+3(8-x)=34.二元化成一元.

[師]這位同學很善於思考.他用了我們在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下面我們完整地解一下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

由①得 y=8-x ③

將③代入②得

5x+3(8-x)=34

解得x=5

把x=5代入③得y=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下面我們試着用這種方法來解答上一節的誰的包裹多的問題.

[師生共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我們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步需將其中的一個方程變形用含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把表示了的未知數代入未變形的方程中,從而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

解:由①得x=2+y ③

將③代入②得(2+y)+1=2(y-1)

解得y=5

把y=5代入③,得

x=7.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即老牛馱了7個包裹,小馬馱了5個包裹.

[師]在解上面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我們都是將其中的一個方程變形,即用其中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然後代入第二個未變形的方程,從而由二元轉化為一元而得到消元的目的.我們將這種方法叫代入消元法.這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想為消元思想.我們再來看兩個例子.

出示投影片(7.2 A)

[例題]解方程組

(1)

(2)

(由學生自己完成,兩個同學板演).

解:(1)將②代入①,得

3 +2y=8

3y+9+4y=16

7y=7

y=1

將y=1代入②,得

x=2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2)由②,得x=13-4y ③

將③代入①,得

2(13-4y)+3y=16

-5y=-10

y=2

將y=2代入③,得

x=5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師]下面我們來討論幾個問題:

出示投影片(7.2 B)

(1)上面解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2)主要步驟有哪些?

(3)我們觀察例1和例2的解法會發現,我們在解方程組之前,首先要觀察方程組中未知數的特點,儘可能地選擇變形後的方程較簡單和代入後化簡比較容易的方程變形,這是關鍵的一步.你認為選擇未知數有何特點的方程變形好呢?

(由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深入參與到學生討論中,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索、討論過程中的獨特想法)

[生]我來回答第一問: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變為一元.

[生]我們組總結了一下解上述方程組的步驟: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組的兩個方程中選擇一個適當的方程,把它變形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

第二步:把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代入沒有變形的另一個方程,可得一個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個未知數的值.

第四步:把求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回到原方程組中的任意一個方程或變形後的方程(一般代入變形後的方程),求得另一個未知數的值.

第五步:用{把原方程組的解表示出來.

第六步:檢驗(口算或筆算在草稿紙上進行)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個方程看是否成立.

[師]這個組的同學總結的步驟真棒,甚至連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檢驗問題也提了出來,很值得提倡.在我們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養成反思自己解答過程,檢驗自己答案正確與否的習慣.

[生]老師,我代表我們組來回答第三個問題.我們認為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儘量選取一個未知數的分數是1的方程進行變形;若未知數的係數都不是1,則選取係數的絕對值較小的方程變形.但我們也有一個問題要問:在例2中,我們選擇②變形這是無可厚非的,把②變形後代入①中消元得到的是一元一次方程係數都為整數也較簡便.可例1中,雖然可直接把②代入①中消去x,可得到的是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並不簡便,有沒有更簡捷的方法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下面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如果你發現了更好的解法,請把你的解答過程寫到黑板上來.

[生]解:由②得2x=y+3 ③

③兩邊同時乘以2,得

4x=2y+6 ④

由④得2y=4x-6

把⑤代入①得

3x+(4x-6)=8

解得7x=14,x=2

把x=2代入③得y=1.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師]真了不起,能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而且不拘一格,將2y整體上看作一個未知數代入方程①,這是一個科學的發明.

 Ⅲ.隨堂練習

課本P192

1.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組

解:(1)

將①代入②,得

x+2x=12

x=4.

把x=4代入①,得

y=8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2)

將①代入②,得

4x+3(2x+5)=65

解得x=5

把x=5代入①得

y=15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3)

由①,得x=11-y ③

把③代入②,得

11-y-y=7

y=2

把y=2代入③,得

x=9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4)

由②,得x=3-2y ③

把③代入①,得

3(3-2y)-2y=9

得y=0

把y=0代入③,得x=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注:在隨堂練習中,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交流,各個學生消元的具體方法可能不同,不必強調解答過程統一.

 Ⅳ.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介紹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種解法代入消元法.瞭解到瞭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即把二元變為一元.主要步驟是:將其中的一個方程中的某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來,並代入另一個方程中,從而消去一個未知數,化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一元一次方程.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便可得到一個未知數的值,再將所求未知數的值代入變形後的方程,便求出了一對未知數的值.即求得了方程的解.

 Ⅴ.課後作業

1.課本習題7.2

2.解答習題7.2第3題

 Ⅵ.活動與探究

已知代數式x2+px+q,當x=-1時,它的值是-5;當x=-2時,它的值是4,求p、q的值.

過程:根據代數式值的意義,可得兩個未知數都是p、q的方程,即

當x=-1時,代數式的值是-5,得

(-1)2+(-1)p+q=-5 ①

當x=-2時,代數式的值是4,得

(-2)2+(-2)p+q=4 ②

將①、②兩個方程整理,並組成方程組

解方程組,便可解決.

結果:由④得q=2p

把q=2p代入③,得

-p+2p=-6

解得p=-6

把p=-6代入q=2p=-12

所以p、q的值分別為-6、-12.

 七.板書設計

7.2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一)

一、希望工程義演

二、誰的包裹多問題

三、例題

四、解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消元即二元一元

五、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步驟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5個。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小生應該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課文

教學方法

談話、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指名説説:自己知道哪些禮貌用語,它們在什麼情況下用?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有關兩個小朋友使用禮貌用語的故事。

3、板書課題:《説聲對不起》(學生齊讀兩遍)

二、新授。

1、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初讀課文。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挨 超 陸 鉛 措 窘 陳 眶 彼 歉 秒 湊 諒 束

(4)出示生詞,同桌讀,男、女同學接讀。

捱打 超越 大陸 鉛筆 不知所措 窘迫 陳列 眼眶 彼此 道歉 一分一秒 湊到 原諒

結束 支支吾吾

3、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語,在小組中討論。

(2)提出還不懂的詞語,大家解決。

(3)指名接讀課文,並指名評價。

(4)在小組中學習:

a自由讀課文。

b討論:我為什麼應該對陸葉説對不起?

c選擇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d討論:小作者的表現,開始是什麼樣的`,後來又上什麼樣的?

由開始我説不出口,到後來的我大聲説對不起,是什麼力量讓他這樣做的?

e自由讀第四自然段,體會我的心情。

f指名説説:自己體會到了什麼心情?

4、朗讀課文。

正確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佈置作業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講文明

説聲對不起

懂禮貌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説明文,但所説明的對象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並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閲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後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鑽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閲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並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探究作者説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瞭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説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後”的説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説明順序、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羣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着一項克隆人的祕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消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羣小猴來參加戰鬥。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蹟”,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

學生快速閲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閲讀,然後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髮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衝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並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説,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能危害於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閲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着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説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説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説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説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説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説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遊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於文章最後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麪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後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佈置作業

1、課後閲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標籤: 設計方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eq4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