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把握課文內容,瞭解科學家三次試驗的過程及揭示的祕密。

3、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繫。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學習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瞭解科學家三次試驗的過程及揭示的祕密。

【學習難點】

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繫。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瞭解蝙蝠和雷達。

(出示蝙蝠圖片)

同學們,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出示雷達圖片)

同學們,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為什麼用“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蝙蝠和雷達》。

(二)熟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全文。

2、認讀生字詞。

3、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關注“蠅”“揭”的寫法。

(2)學生書寫。

(三)概括內容,質疑問難。

1、抓住要點,概括內容。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用“——”畫出來。

學生交流,並用連關鍵句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針對內容質疑問難。

同學們自己讀讀主要內容,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可能從以下方面提問題:

(1)蝙蝠夜間是怎樣飛行的

(2)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3)為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四)依據問題,順學而導。

感悟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

1、師範讀課文。

2、同學們交流感受。

探究蝙蝠探路方法。

1、請同學們默讀4——6自然段,並完成下面的表格。

2、學生交流。

3、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4、明確蝙蝠的探路方法。

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用“——”畫出相關語句。

(1)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蝙蝠是如何探路的呢?

(2)邊交流,邊演示。

(3)知識拓展。(蝙蝠的嘴巴和耳朵的作用)

(4)比較下面的句子,看哪種説法好?為什麼?

科學家經過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

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

理解飛機夜行與蝙蝠探路的關係。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八自然段,思考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1、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雷達是怎樣工作的呢?

(1)邊交流,邊演示。

(2)通過比較,理解飛機夜行與蝙蝠探路的關係。然後完成課後的填空。

(五)總結全文,學習方法。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由現象提出問題——然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瞭解仿生學。

2、交流人們從生物身上受到的啟示。

3、好書推薦——《神奇的仿生學》。

[課後練習]

閲讀有關動、植物祕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麼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明。

[板書設計]

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提出問題

蝙蝠和雷達,三次試驗,分析問題

發明雷達,解決問題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2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11課《蝙蝠和雷達》,還記得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科學家們經過反覆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研讀課文,解開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

導入:【課件出示一隻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説有話要對我們説呢,我們來聽聽吧:你們人類真了不起!竟然連我們蝙蝠界的祕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們人類是怎麼發現我們的祕密的,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嗎?

師:同學們,你們願意代替科學們回答小蝙蝠的問題嗎?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我們要把問題回答準確、完整就要先認真讀書,我們先來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寫了科學家們的試驗的?(4、5、6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4、5、6自然段。

(一)學習4、5、6自然段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在什麼環境中做實驗,分別怎麼做,結果怎麼樣?得出了什麼結論?

邊默讀4、5、6自然段,邊用簡潔、準確的話來填寫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組討論填表結果

指名講所填寫的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哪位同學可以看着表格來為小蝙蝠解釋試驗的過程?要注意人稱的變化。【課件出示:表格】

【出示課件】過渡語:你們這班小科學家真棒!那你們又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麼配合起來探路的嗎?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問題?快速讀第七自然段,動手畫出有關句子,並把句子讀一讀。

彙報句子

男女同學賽讀

默讀句子,在表格背後的空白處畫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圖

展示示意圖,並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學生的示意圖,板書:

同桌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祕密容易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反覆、終於”的用詞準確性。【課件出示句子】

齊讀句子,説體會

齊讀體會

齊讀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小蝙蝠】:同學們説得不錯,我能在夜間安全飛行的祕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兩樣東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們人類的科學家發明的雷達又是怎樣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讀一讀

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

同桌交流示意圖,並複述

指名展示示意圖,並複述,完善學生的示意圖並板書:

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44頁,完成課後練習三

指名講答案

齊讀

三、拓展延伸

(一)默讀“資料袋”,填寫: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課件出示】

(二)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用“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的句式來説。【課件出示】

(三)補充有關仿生學的資料【課件出示】

(四)説一説:我從( )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 )。【課件出示】

參考: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五)推薦課外書籍:《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課件出示】

四、作業佈置

1、閲讀有關動、植物祕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麼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明。

五、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主要講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經過反覆實驗和研究,證明蝙蝠夜間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我把它歸結為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是發現問題:飛機和蝙蝠都能安全飛行;之後分析問題:是不是蝙蝠的耳朵特別靈敏等等。之後是做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安全飛行靠的是嘴和耳朵,揭示了蝙蝠探路的祕密,解決了問題。

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質疑問難,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從題目開始質疑。如在課堂開始,我出示題目,問學生,蝙蝠是什麼,雷達是什麼,為什麼把蝙蝠和雷達放在一起了,推想一下課文會寫什麼,等等。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讀書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又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合作,這道問題是根據課後的一道問題中產生的,那道問題是: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的雷達的?我把它換成:科學家是從蝙蝠身上得到什麼啟示?激發學生思考。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之後進行彙報。但是這節課,學生説的還是比較少,我主要是採取示意圖的方式解釋的,讓蝙蝠的探路方法與雷達的工作方式做對比。從而明白什麼是啟示。如果讓學生自己畫示意圖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二、在教學中關注寫的訓練

語文教學必須憑藉聽説讀寫的方式紮紮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而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又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聽説讀寫的能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是重讀書和抄寫而絕少聽説發問的,現在強調聽説讀寫並重後又似乎有矯枉過正之嫌,課堂上是聽説多,讀寫少。

這裏寫的練習包括寫字和寫作。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是非常注重學生説,讀的訓練,寫的極少。這就造成了,課上熱熱鬧鬧,成績卻平平淡淡。會念的不會寫,作文更不用説了。在這次聽劉仁增老師的一節課,使我受益匪淺,劉老師在課上(三年的),當學生讀到要寫的字時,劉老師特別認真的指導,讓學生説間架結構,並且用手指在桌面書寫。因此在上課時,我們可以:見縫插針練習造句;將“造段”進行到底;在典型處模仿寫;在省略處補充寫;對簡略處擴展寫等等。

三、立足文本,拓展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國小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閲讀量。因此,讓語文課堂學習由課外促進課內,再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使課內外有機結合。事實證明,學生只有把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即通過文本的拓展教學來促進課文文本的理解,加深拓展文本的印象,在有限的時間裏,消化更多的文字內容,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因此,這節課上,我們必須明白蝙蝠和雷達的關係後,才能有所拓展,聯繫課後提到的仿生學,引出更多的例子,也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發明更多從動物身上學到的東西。我們要摒棄那種,沒有消化好課內東西,就進行延伸的教學。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學習重難點:

1、通過閲讀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設計。

四、課時安排:2課時。本節為第二課時

五、學習過程:

(一)導言:(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喜歡倒掛在樹枝上休息,經常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蚊子等昆蟲。這是什麼?雷達(齊讀),誰知道雷達是什麼東西?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廣泛運用於天文、氣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師:指着圖片,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探測裝置,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

(二)新授

師: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生: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齊讀)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飛行。

過渡: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呢?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讀

師:蝙蝠在夜間飛行,你覺得它飛得怎麼樣?(靈巧)

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劃一劃。

(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

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裏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裏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説感受。

師:讀出蝙蝠飛行的靈巧!

師:⑴讀到這裏,你心裏產生什麼疑問了嗎?

(生説)難道他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⑵(出示第二句話)誰能用疑問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表達一下我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師過渡:同學們科學家通過試驗研究,已經找到了答案,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閲讀方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師問: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證明了什麼呢?(課件演示三次試驗)

2、自由讀,⑴找一找,科學家第一次實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⑶用“首先……然後……最後……”有順序地説一説科學家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3、試驗結果如何?生答:鈴鐺一個也沒想,繩子一個也沒碰。

從這個結果中你有何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來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試驗科學家又是怎樣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試驗的情況)

邊演示,學生邊用“首先……然後……最後……”的句式分別説出第二第三次試驗是怎樣做的。

師:結果怎麼樣?

生: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師:配合是什麼意思?去掉“配合起來”後是否通順?為什麼不能去掉?

師:強調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師: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生;(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刻苦鑽研的精神,結論來之不易。)

師: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

(2)生説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探路的?

(3)畫出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4)師補充: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鋭。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畫示意圖講述雷達是怎樣工作的。

師: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發明了雷達,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也知道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下面來做一個練習。

1、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

2、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超聲波)。

3、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敍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啟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這就是仿生學。你們還知道那些發明創造也是從生物得到的啟示。(蜻蜓——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魚——潛水艇、松樹尾巴——降落傘等)

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老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發,使飛機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開頭描述了飛機夜航的情景,通過設問點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體地介紹了科學家反覆三次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然後講科學家終於揭示出蝙蝠夜間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後介紹了雷達導航的原理,圓滿地回答了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教養目標:

(1)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育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科學和愛科學的興趣,養成為科技事業而勤奮學習的自學性。

3、發展目標:

知道人類有很多發明創造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

三、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了解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繫。

2、抓住重點詞句,弄懂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飛行的奧祕的。

四、教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

1、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

2、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情景激趣,揭示目標。

1、複習第一段。

2、播放有關錄象。

3、質疑揭示目標。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並思考:蝙蝠在夜裏是怎樣飛行的,哪個詞最能概括這種飛行的特點?

(2)理解重點句: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學。

(2)彙報交流。

(3)引讀: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看錄象,並思考:蝙蝠是怎樣憑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導朗讀。

(3)理解重點句: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

(4)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根據思考題自學。

(2)師生共同板書。

(3)看錄象。

(四)總結。

(五)擴展。

(六)質疑。

(七)作業。

  板書設計:

18 蝙蝠和雷達

(研究)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啟示)

天線

(發明) 雷達 障礙物

熒光屏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二、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繫。

三、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

要想知道飛機為什麼能在夜間完全飛行,首先得揭開蝙蝠夜裏飛行的祕密,這節課我們也來當一回科學家,共同揭開蝙蝠飛行的祕密。

2、小組合作,瞭解試驗的過程。

⑴ 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課文哪些段落寫了這些內容?(46小節)

快速默讀課文,完成表格上的內容,並在小組裏進行交流。

目的

次序

方法

結果證明 1 2 3

⑵ 小組派代表彙報,複述試驗過程。

3、學習7、8自然段。

⑴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來探路的呢?齊讀第7自然段。

⑵ 用自己的話説説蝙蝠夜間是如何飛行的。

師板書:

⑶ 看着教師的示意圖説一説。

⑷ 自學第8自然段,想想夜航飛機與夜間飛行的蝙蝠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並仿照教師的方法給雷達畫一個示意圖。

⑸ 指名一生演板,説一説。

⑹ 對照兩份示意圖,説一説蝙蝠夜間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

⑺ 相機出示課後的填空題。

⑻ 小結:

雷達的發明確實的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這種從研究動物的特別功能後得到啟發,發明出科學儀器,機械為人類服務科學叫仿生學。請大家想想,平時,我們看到的哪些儀器、機械和動物的特有本領有密切的聯繫?(如烏賊魚──汽墊船;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魚──潛水艇)

4、讀寫結合,仿寫課文1、2、7、8自然段。來當一回小作家,從中選擇潛水艇這一發明,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也來寫一篇仿生學的小短文,按照提出問題──揭開祕密──發明創造的寫作順序來寫一寫,寫得好的就投稿到我們的校刊上,好嗎?(學生練寫)

5、課外延伸:

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會在生物的啟示下將會越來越多的發明創造。課後,大家可以閲讀12課中的《大自然的啟示》一文,相信將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發。

板書:

【《蝙蝠和雷達》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科普小短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們通過對蝙蝠夜間飛行祕密的探究,並從中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全文條理清晰,邏輯性強。針對教材特點,我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朗讀課文,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課文,內容相對而言比較枯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我首先創設了讓學生來當一回科學家的情境,通過三次試驗來探究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激發學生閲讀的慾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這是整堂課的第一個環節。其次,在深入理解課文本內容之後,學生對仿生學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我又鼓勵學生當一回作家,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以魚和潛水艇為題指導學生練筆,按照提出問題──揭示祕密──發明創造的順序,以課文為範例,進行讀寫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多層次、多回合、大面積的語言訓練,積累和運用課文語言: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閲讀面廣,在語文課上樂説善思,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大面積的練説,如三次試驗的過程,我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完成表格裏的內容,在小組裏交流,然後對照屏幕進行復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説的機會,都能説充分。既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又注意了説的層次性,幫助學生積累課文語言。

3、利用板書,突破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繫是課文的重點,也是課文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了簡單示意圖,直觀地顯現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然後指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畫出雷達的工作示意圖,再借助這兩份示意圖,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化難為易。

二、不足之處

1、在學習科學家三次實驗的經過,填寫表格這一學習環節沒有處理好,因為這一部分內容簡單,而花時太多,擠佔了後面仿寫的時間。學生在複述這部分內容時,沒有很好地運用到課文中的語言,只是用自己的話來組織語言,沒有達到目的複述課文的真正用品。複述完後,如能帶領學生再回到課文中讀一讀,回味課文語言,感情課文語言,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的縝密,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2、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儘管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説的訓練,但思考和問題過於淺顯,對學生的思維素質沒有很大的促進和影響,生成性的東西較少,讀的訓練還顯得較為薄弱。

3、這堂課上的讀寫結合的小練筆本應成為這堂課的亮點,可惜因為時間的原因沒能顯現出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有很強的預設性,未能凸顯出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曾有人説,語文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一堂課下來,既有令我欣慰的地方,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我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今後,我將再接再厲,不斷地探究語文教育教學的藝術和方法,更上一層樓。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鋭、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③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閲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蒐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説一説你對它們的瞭解。

2、師引讀: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3、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幻燈片,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4、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①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②指名説,教師根據説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繫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三、填表助學,自主閲讀

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説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②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③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④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台介紹。

⑤小結:

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説説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反覆、終於”)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繫?下節課我們再來閲讀探究這些問題。

四、範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7

課文分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説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鋭、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文朗讀錄音、寫有生字詞語的小黑板、CAI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説一説你對它們的瞭解。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指導寫“蝙蝠”兩字。

二、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注意生字的讀音,標出自然段。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同桌輪流讀課文,互相評價,互相指導。

4、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2、同桌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3、指名講,師生共同歸納。你現在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了吧?

四、學習前三個自然段

(一)默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出過渡句

(二)出示過渡句,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心中產生了什麼疑問?

過渡:要想揭開其中的奧祕,我們要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三)重點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2、指名講段意

3、對於蝙蝠在夜間飛行,你會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它?為什麼?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

(2)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裏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裏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

(3)説感受

(4)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讚歎、佩服)

五、結束語:我們人類是靠什麼來判斷有沒有障礙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裏飛行,它靠的是不是那雙像貓頭鷹一樣鋭利的眼睛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作業佈置:

抄寫生字詞語

熟讀課文

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11課《蝙蝠和雷達》,還記得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科學家們經過反覆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研讀課文,解開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

導入:【課件出示一隻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説有話要對我們説呢,我們來聽聽吧:你們人類真了不起!竟然連我們蝙蝠界的祕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們人類是怎麼發現我們的祕密的,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嗎?

師:同學們,你們願意代替科學們回答小蝙蝠的問題嗎?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我們要把問題回答準確、完整就要先認真讀書,我們先來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寫了科學家們的試驗的?(4、5、6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4、5、6自然段。

(一)學習4、5、6自然段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在什麼環境中做實驗,分別怎麼做,結果怎麼樣?得出了什麼結論?

邊默讀4、5、6自然段,邊用簡潔、準確的話來填寫表格

小組討論填表結果

指名講所填寫的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哪位同學可以看着表格來為小蝙蝠解釋試驗的過程?要注意人稱的變化。【課件出示:表格】

【出示課件】過渡語:你們這班小科學家真棒!那你們又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麼配合起來探路的嗎?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問題?快速讀第七自然段,動手畫出有關句子,並把句子讀一讀。

彙報句子

男女同學賽讀

默讀句子,在表格背後的空白處畫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圖

展示示意圖,並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學生的示意圖,板書:

同桌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祕密容易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反覆、終於”的用詞準確性。【課件出示句子】

齊讀句子,説體會

齊讀體會

齊讀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小蝙蝠】:同學們説得不錯,我能在夜間安全飛行的祕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兩樣東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們人類的科學家發明的雷達又是怎樣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讀一讀

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

同桌交流示意圖,並複述

指名展示示意圖,並複述,完善學生的示意圖並板書:

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44頁,完成課後練習三

指名講答案

齊讀

三、拓展延伸

(一)默讀“資料袋”,填寫: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課件出示】

(二)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用“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的句式來説。【課件出示】

(三)補充有關仿生學的資料【課件出示】

(四)説一説:我從( )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 )。【課件出示】

參考: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五)推薦課外書籍:《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課件出示】

四、作業佈置:

1、閲讀有關動、植物祕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麼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明。

五、板書設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系”多音字的用法。

2.一邊閲讀一邊思考,記錄自己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誦讀

1.自主朗讀《蝙蝠寶寶》,讀出疑問的語氣,試着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解答。

蝙蝠寶寶

一隻蝙蝠寶寶

嚇得大喊大叫:

“請你打開黑暗,

我害怕這裏的光線。”

2.你問我答讀

二、整體感知——讀薄

過渡語:關於蝙蝠寶寶飛行的祕密,你瞭解多少?(指名回答)這一節課我們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説明文,相信看到這個題目,好多學生就會生出疑問,別急,請看自學提示。

1.自學提示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關於結構,誰能提出問題?

a.讀準字音

蝙蝠啟示即使敏鋭鈴鐺蒼蠅證明障礙熒屏

b.多音字

系,在繫鞋帶、系領釦、系圍裙讀jì;在系列、系統、關係、聯繫讀xì。

c.寫字練習

系駕駛

預設:從結構看,課文分哪幾部分?(板書思維導圖)

2.自學提示二: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針對課題和內容,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記錄自己的問題。

三、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一至四題。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提出問題(1-2自然段)

研究問題(3-7自然段)

得出結論(8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從課文內容、寫法、啟示等不同角度提問,並能藉助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

2.遷移運用提問策略,代文完成《主題閲讀》中《人類的“老師”》課後題。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

1.講評練習冊一至四題;

2.課前小測試(見同步課件)

二、整理問題清單——讀厚

自學提示一:小組合作整理問題清單,想一想、説一説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温馨提醒:可以結合課後題來整理。

預設1: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飛行的祕密的?讀讀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預設2: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為什麼要把蝙蝠比作沒頭蒼蠅?

我們可以從“到處亂撞”和“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等語句中想象蝙蝠的狀態。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沒頭蒼蠅四處亂竄相似,這樣表達生動形象。

預設3: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師生問答讀:

師:雷達的天線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天線像蝙蝠的嘴巴,

女生: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發出的超聲波。

師:雷達的熒光屏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熒光屏像蝙蝠的耳朵。

合:科學家正是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才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

三、以文帶文

1.課後閲讀材料

自學提示二:讀片段,想一想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

交流分享。

2.自學提示三:運用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的方法,閲讀《主題閲讀》中《人類的“老師”》,完成課後練習。

四、自主作業

將本課學到的從不同角度提問的方法繪製一份思維導圖。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這是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三單元的學習目的就是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這篇課文就是通過舉例——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雷達,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保護動物,向動物學習的意識。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地處鄉鎮,見識少,沒見過蝙蝠和雷達,所以需要課前佈置他們去收集蝙蝠和雷達的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敏鋭、揭開、障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從而發明了雷達的。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掌握生字詞和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保護動物,向動物學習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保護動物,向動物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瞭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雷達。

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課前收集蝙蝠和雷達的資料。教師準備蝙蝠和雷達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

1、播放蝙蝠和雷達的視頻。

問:蝙蝠是什麼樣的動物?什麼是雷達?

生就自己掌握的資料回答。

問: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

生自由發言。

現在,我們就學習第11課蝙蝠和雷達。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1、蝙蝠和雷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在文中圈出生字詞。

2、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自學生字詞,不懂的向同桌請教。

3、教師出示生字詞,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學生齊讀屏幕上的生字詞。學生就不理解的詞語提問,教師請同學解答。學生不懂,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句子和上下文理解。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難寫的生字,如:蠅,熒等。

5、指名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指導朗讀。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出示問題:科學家為了弄明白蝙蝠夜間飛行靠什麼辨別方向進行了幾次試驗?每次分別得出什麼結論?最後綜合得出什麼結論?

2、學生朗讀問題,帶着問題朗讀課文,在文中尋找答案。

3、學生和同桌交流對問題的見解。

4、出示表格,集體交流,填表:

次數

過程

每次的結論

最後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

四、小結並拓展:

1、這節課通過學習,我們學會了十四個生字詞,明白了蝙蝠夜間飛行靠什麼辨別方向。

2、聯繫生活,説説我們科學家對哪些動物進行研究弄明白了什麼事情。

五、作業:

1、複習生字詞。

2、課後思考:

科學家是怎樣發明出雷達的?

六、板書:

11、蝙蝠和雷達

次數

過程

每次的結論

最後結論

第一次

把眼睛蒙上

沒碰着一個繩子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耳朵塞住

到處亂撞

第三次

把嘴蒙上

到處亂撞

教學反思:

導入時,由於課前要求學生收集了有關蝙蝠和雷達的資料,所以學生對蝙蝠和雷達不再陌生了,交流挺積極。談話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特想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提高了生字學習的效率,挺好的。出示重點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這樣學生讀書目的明確,有效率,通過填表,使全體學生對重點內容都有了清晰的瞭解。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談談科學家對哪些動物進行研究弄明白了什麼事情時,許多學生都説不出來,原因我想應該是學生平時不喜歡讀書,知識面太窄了的緣故。以後,學生們應該多讀課外書。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學習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在閲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閲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展視野。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捕捉,避開,敏鋭,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探究蝙蝠夜間探路的祕密。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敢於提問,樂於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弄清科學家的試驗過程,瞭解蝙蝠夜裏是怎樣飛行的。

  教學難點:

瞭解蝙蝠飛行探路的祕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試驗表格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上課的前一天,佈置預習課文,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讀書預習:認真讀課文,圈畫出不會讀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字(詞)的意思;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詞各抄寫兩遍。

2.蒐集資料預習:蒐集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資料,製作資料卡片。同學間相互交流自己對仿生學的認識,分享自己製作的資料卡片。

3.帶着問題預習:蝙蝠能在夜間飛行依靠的是什麼?

課堂教學

一、揭題。( 5分)

1.猜謎語:會飛不是鳥,兩翅沒羽毛,白天睡覺夜間操勞,捕捉害蟲本領高。(打一種動物)師板書:蝙蝠

2.出示蝙蝠課件(1)簡介蝙蝠: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它的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沒長羽毛。視力很弱卻能在夜間飛翔,吃蚊蛾等昆蟲。

3.出示雷達課件(2)同學們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叫雷達。師板書:雷達。簡介雷達: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可用來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它廣泛應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4.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課題卻用一個“和”字將它們聯繫起來,師板書“和”字,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蝙蝠和雷達》。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探究它們之間的關係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0分)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新詞要多讀幾遍,另外標出自然段。課件(3)出示讀書要求。

2.學習生字新詞。課件(4)出示詞語。

捕捉 避開 敏鋭 鈴鐺 蒼蠅 揭開 障礙物 熒光屏 橫七豎八

A.抽生讀詞語,訂正讀音錯誤。(讀到生字時,應出示生字的讀音)

B.全班齊讀詞語。

C.解釋“障礙物”的意思。隨機板書:障礙物 (課件出示意思)

D.相互提醒容易出錯的字。(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紅色的生字,哪些生字容易寫錯,請你幫同學們提醒一下。教師板書容易出錯的字“揭、避、熒”學生跟着書空)

E.課件(5)出示容易寫錯的字,學生寫字。(要求:身正,肩平,足安)

過渡: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後,我想同學讀課文一定也會暢通無阻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這裏的填空。

3.學生默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課件(6)出示:課文主要講( )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 )在夜間探路的祕密,從中得到啟發,給( )裝上( ),解決了( )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三、理解蝙蝠夜間探路的原理。(20分)

1.一隻其貌不揚的蝙蝠究竟有何超強的本領呢?

(1)抽生彙報。

(2)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課件(7)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A.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説説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彙報。(指導學生抓住“夜裏”區別於“白天”,“還能捕捉”説明有特異功能;“無論……從來……,即使……也能……”説明夜間飛行本領特別高超。)

B.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誇一誇蝙蝠吧!抽生練習説話。(蝙蝠,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飛行家。蝙蝠,要是你能開飛機就好了,乘客就不會擔心有事故發生了。蝙蝠,我要是你就好了,停電的夜晚我也不用擔心會被東西碰着。)

C.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如此高超,同學們應該對它產生一種什麼情感?(欽佩之情)請同學們帶着欽佩的感情來朗讀這句話,誰來試試?教師隨機表揚。

2.課件(8)出示質疑:“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科學家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進行了試驗。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4、5、6自然段,完成表格,探討交流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究竟是什麼?

3.課件(9)出示表格:

A.同學們,你們認為“蒙上眼睛、塞上耳朵、封住嘴巴”中的這幾個動詞,能調換位置嗎?(不能調換位置,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多麼的準確,中華民族的語言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具有魅力呀!同學們,我們在寫習作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用詞要準確。)

B.通過三次試驗,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什麼?抽生回答,隨機出示課件(10)——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讓我們齊聲朗讀這一結論。教師隨機板書:嘴巴 耳朵

4.質疑:學到這裏,老師想知道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課件(11)出示問題,誰能告訴老師。生回答,出示課件(12)蝙蝠是從嘴裏發出聲音,聲音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裏。教師隨機板書。

5.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祕密終於被揭開了,可是,科學家揭開這個祕密容易嗎?(不容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6.出示課件(13)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你是從這句話中的那個詞體會出科學家的不容易?(強調反覆、終於兩詞)

四、課堂小結。出示課件(14)(3分)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瞭解了蝙蝠夜間探路的祕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着科學家的足跡,去了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探索科學的奧祕。出示課件(15)

五、佈置作業:(2分)

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11、蝙蝠和雷達

嘴巴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介紹了科學家通過對蝙蝠情況的研究,找出蝙蝠為什麼能在夜間順利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從而激發學生了解科學常識興趣的一篇説明文。知識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生是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設計理念:

從教材的內容看,難點是讓學生弄清楚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能在夜間飛機;重點是理解科學家做實驗的初衷與經過。為了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減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坡度,本次設計注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品讀關鍵詞句,抓住要點準確把握內容。其次由於本文是科普課文,引進媒體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多樣化的信息能讓學生全面去感觀,創設了更新穎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説,發展和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能力目標:利用科學家幾次進行科學試驗的例子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情感價值觀: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弄清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怎樣的啟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1、瞭解雷達和蝙蝠之間的關係。

2、抓住重點詞句,弄懂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飛行的奧祕的。

教學難點:

弄清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和蝙蝠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1、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説一説你對它們的瞭解。

2、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3、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2、指名説,教師根據説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繫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四、學習前三個自然段。

(一)默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出過渡句

(二)出示過渡句,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心中產生了什麼疑問?

過渡:要想揭開其中的奧祕,我們要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三)重點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2、指名講段意

3、對於蝙蝠在夜間飛行,你會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它?為什麼?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 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

(2)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裏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裏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

(3)説感受

(4)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讚歎、佩服)

五、結束語:我們人類是靠什麼來判斷有沒有障礙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裏飛行,它靠的是不是那雙像貓頭鷹一樣鋭利的眼睛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11課《蝙蝠和雷達》,還記得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科學家們經過反覆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

二、自主閲讀,全作學習,瞭解科學家探究蝙蝠探路的奧祕。

1.快速閲讀4、5、6兩個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科學家如何通過實驗探究蝙蝠探路的奧祕。

2.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實驗報告。

3.每組選代表上台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4.屏示、齊讀,説説三次實驗説明了什麼?

過渡語:那麼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七自然段,劃出關鍵詞句,四人小組合作説一説。

5、指名説説。

6.多媒體演示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

7.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障礙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8.假如你是蝙蝠,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本領。

9、讓我們一起用讚賞的語氣再讀第七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三、理解飛機如何利用雷達探路。

1、飛機是怎樣用雷達探路的?請大家輕聲讀相關課文內容。劃出關鍵詞句。

2、指名説説飛機用雷達探路的方法。

3、多媒體演示飛機利用雷達探路的特點。

4.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障礙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5、假如你是雷達,請給向別人介紹一下自己的本領。

6、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之間的聯繫。指名説後師生評議

7、多媒體顯示:完成填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四、拓展提高,昇華情感。

拓展:同學們,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這就是仿生學:你知道還有哪些發明創造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的?(多媒體展示如:蜻蜓—— 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等)科學是多麼神奇,一隻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學家們得到啟示,創造發明了能使飛機安全夜航的雷達。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五、課後作業:

1.把這個仿生學的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後閲讀有關創造發明的讀物

板書設計:

11 蝙蝠和雷達

嘴 天線

蝙蝠 超聲波 障礙物 無線電波 雷達

耳 熒光屏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12

課文分析:

《蝙蝠和雷達》是全日制聾校語文第十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科普文章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蝙蝠夜間是靠什麼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從蝙蝠身上得到怎樣的啟示等等。

學情分析:

每一個學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抓住學生這一天性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問難,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設計思路:

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減緩學生掌握本文科學知識的坡度,我運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使多樣化的信息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創設一個生動具體,新穎活潑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形可見,有話可説,從而發展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觀看科學家對蝙蝠進行的三次試驗的模擬動畫,使學生在觀察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歸納段意,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能力目標:利用科學家幾次進行科學試驗的例子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情感價值觀: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弄清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怎樣的啟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段意;理解科學家的驗試過程。

教學難點:

弄清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聯繫。

教學過程:

導言:(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喜歡倒掛在樹枝上休息,經常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蚊子等昆蟲。這是什麼?雷達(齊讀),誰知道雷達是什麼東西?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廣泛運用於天文、氣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師:指着圖片,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探測裝置,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

新授

師: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生: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齊讀)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飛行。

過渡: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呢?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讀

師:蝙蝠在夜間飛行,你覺得它飛得怎麼樣?(靈巧)

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劃一劃。

(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

師:讀出蝙蝠飛行的靈巧!

師:⑴讀到這裏,你心裏產生什麼疑問了嗎?

(生説)難道他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⑵(出示第二句話)誰能用疑問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表達一下我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師過渡:同學們,既然我們心中都有同樣的疑問,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小科學家,來研究和發現一下其中的奧祕吧、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閲讀方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師問: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證明了什麼呢? (課件演示三次試驗)

2、自由讀,⑴找一找,科學家第一次實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⑶用“首先……然後……最後……”有順序地説一説科學家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3、試驗結果如何?生答:鈴鐺一個也沒想,繩子一個也沒碰。

⑵小科學家們,從這個結果中你有何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來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試驗科學家又是怎樣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試驗的情況)

邊演示,學生邊用“首先……然後……最後……”的句式分別説出第二第三次試驗是怎樣做的。

師:結果怎麼樣?

教師小結:

科學家針對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做了三次試驗,第一次排除了視覺在夜間飛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夜間飛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寫試驗時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有詳有略,同時使我們知道寫試驗情況時應介紹交代什麼。望同學們學習這些寫作方法。

師: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什麼?

生: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師:配合是什麼意思?去掉“配合起來”後是否通順?為什麼不能去掉?

師:強調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師: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生;(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刻苦鑽研的精神,結論來之不易。)

師: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

(2)生説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探路的?

找一名學生將四張卡片“ 嘴 耳朵 超聲波 反射“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4)師補充: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鋭。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4、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圖講述雷達是怎樣工作的。

師: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發明了雷達,所以課文的題目叫《蝙蝠和雷達》 (師板書課題)

師: 現在我們知道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也知道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下面來做一個練習。

1、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 )。

2、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超聲波 )。

3、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

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敍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啟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這就是仿生學。你們還知道那些發明創造也是從生物得到的啟示。(蜻蜓——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 、魚——潛水艇、松樹尾巴——降落傘等)

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老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板書設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13

  一、導入新課

1.指名兩位學生上台比賽走路,其中一位學生蒙上眼睛。比賽完説説自己的內心感受。

2.全班同學談談眼睛的用處。

3.談話導入:人夜間行走,如同被蒙上眼睛一樣不方便。有一種動物,它不僅善於夜間飛行,而且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同學們知道是什麼動物嗎?(板書:蝙蝠)蝙蝠在夜裏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是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靈巧地避開。(多媒體演示)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們對蝙蝠進行了試驗。(板書:試驗)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助科學家們完成一個試驗報告。請打開課本第103頁,自由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用筆劃出有關的內容。(多媒體出示實驗報告單)

  二、學習課文第4、5、6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4、5段,劃出有關內容。

2.指名回答完成的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用多媒體出示答案。)

3.師述: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什麼?找出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並劃上橫線。(多媒體出示這句話的內容。)

4.生齊讀這句話。

5.師:“配合”是什麼意思?去掉“配合起來”行嗎?為什麼?看了這個試驗證明,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現在請同學們帶着問題齊讀課文第6自然段。

6.師範讀課文第6自然段,生思考剛才的問題。

7.指名回答。

8.教師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蝙蝠探路原理。

9.學生根據演示畫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圖。

10.教師根據學生敍述用多媒體畫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圖。

11.師述:我們已經知道了蝙蝠就是這樣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那麼科學家為了揭開這個祕密,又經過怎樣的研究呢?你是從文中哪句話讀懂的,把它讀一遍。(板書:研究)

12.師述:“反覆”是什麼意思?誰能用“反覆……終於”説一句話?

13.小結:通過剛才的試驗和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蝙蝠探路的辦法。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多媒體播放飛機夜航)師問:説説你看到了什麼?飛機沒有眼睛,它怎麼能在漆黑的夜裏安全飛行呢?(靠雷達)那麼雷達是怎麼發明創造出來的呢?(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文中的哪個自然段講了這個內容?

2.學生自學第7自然段,瞭解科學家是怎樣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雷達的。並畫出雷達引導飛機飛行的示意圖。

3.教師根據學生敍述,用多媒體動畫演示雷達引導飛機飛行圖,並畫出示意圖:

/天線→無線電波→ 障雷達 礙

\熒光屏→無線電波→ 物

4.小結:學了這一自然段的內容,我們明白了飛機能在夜裏安全飛行靠的是雷達。

  四、複習鞏固

1.(多媒體出示兩幅示意圖)學生比較兩幅示意圖的異同點。

2.完成課後練習思考第2題。(學生把答案直接填在書上。) 

3.多媒體出示答案,學生訂正。

  五、總結拓展

1.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科學家是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板書:啟示),然後進行反覆試驗和研究(板書:反覆),終於發明創造了雷達。(板書:發明雷達)。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的題目叫什麼?(板書:18蝙蝠和雷達)為什麼在課題中加“和”? 

2.拓展:同學們,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這就是仿生學:你知道還有哪些發明創造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的?(多媒體展示如:蜻蜓——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等)科學是多麼神奇,一隻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學家們得到啟示,創造發明了能使飛機安全夜航的雷達。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六、課後作業

1.朗讀課文。

2.課後閲讀有關創造發明的讀物。

標籤: 蝙蝠 教學 雷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k73j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