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關於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關於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關於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結合圖片、實物理解郵遞員、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詞語;

2、美讀詩歌、背誦課文,並在朗讀中拓展説話、抒發情感;

3、補充學習兒歌,積累語言;

4、通過朗讀感受詩中小朋友關心他人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

美讀詩歌,背誦詩歌,體驗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啟動情感

1、送小朋友一首兒歌。

出示兒歌:小雨淅瀝瀝,

小雨沙啦啦,

淅瀝瀝,

沙啦啦,

小雨小雨慢慢下,

苗苗就是喜歡它。

1)自己輕輕地讀一讀。

2)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3)為了讀起來好聽,我們習慣上把淅瀝瀝讀成xī li li,跟讀;

4)美讀兒歌

淅瀝瀝,沙啦啦,這是下小雨的聲音,聽起來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聽呀,小朋友也把這首兒歌讀好聽了!自己再試試。指名讀。

指導:A、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點就好了。

B、雨滴聲再輕一點。

C、你讀得真好聽,我好象聽到了小雨在唱歌。

5)齊讀。

2、小雨,會滋潤大地,會讓空氣更新鮮,苗苗喝了小雨滴還會慢慢長大!可有時,小雨也會帶來很多不方便。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首兒童詩,它的題目也叫《小雨》。

板書:小雨 一起讀題

二、初讀感知,體驗情感

1、這首詩歌可有意思了。捧起書,自己讀讀,讀準每一個字音。

2、聽錄音。讓我們聽聽錄音機裏小朋友是怎樣讀的。

3、學着錄音機裏小朋友的樣子自己再讀讀。

4、檢查

(一)出示詞語:性急 收起 郵遞員 然後 最後 等一等 剝完 解放軍 打靶

1)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會讀了舉手。

2)開火車讀。正音:等děng 後鼻音舌頭往後縮,跟讀。

然rán 這個翹舌音挺難讀的,跟讀,誰舌頭最靈,也能把然後讀準。

3)理解:

A、郵遞員

你知道郵遞員是幹什麼的嗎?(出示圖片)你瞧,這位叔叔就是郵遞員,每天上午7點、下午3點左右,郵遞員也會來到我們學校送來信和報紙。

B、打靶

(出示解放軍打靶圖片)誰在打靶?説話中糾正生字的讀音。

(如:解放軍打靶百發百中。)

(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後一捆稻,

等媽媽剝完最後一束麻,

過渡:小朋友讀詞語讀得很準,很棒,看來光讀詞語是難不倒大家的。林老師第一次讀這首詩歌時,發現有兩行詩句讀起來挺拗口的,自己練練,看誰的本領最大,也能讀準。

1)指名讀

2)這兩行詩句裏,這兩個詞語最難讀,把他們讀準了,整行詩句自然就讀通了。跟讀:一捆稻 一束麻

3)理解詞語:

A、(出示實物)老師手裏拿的是一根稻,現在是一棵稻,(出示圖片)那爸爸手裏拿的是一捆稻。指導讀準一捆稻。

B、你們知道麻是什麼嗎?老師本來也想把麻找來給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找到,因為麻在我們這個地區比較少見。不過,麻曬乾後可以做成麻繩、麻袋。你們回去可以向爸爸媽媽打聽麻繩、麻袋是怎麼樣的?指導讀準一束麻。

4)連起來讀詩句。自己試,指名讀。

5)像這樣很長的句子,讀時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師邊範讀邊劃停頓符)

6)再指名讀。

7)齊讀。

(三)再出示句子:等郵遞員把信送到,

等解放軍打完了靶,

等小鳥飛回了窩,

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1)最難的兩行詩句小朋友都能讀準了,老師想,這幾行詩句一定也難不倒大家,自己先試試。

2)指名讀。

3)師劃停頓符,再指名讀。

4)齊讀。

三、美讀詩歌,領悟情感

[第一節]

1、到現在為止,小朋友不但會讀詞語,知道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連詩句也能讀準讀通了,收穫可真不少。讀詩歌光讀通還不夠,還要讀美。怎樣讀美,聽起來好聽呢?小朋友放開膽子,覺得怎樣讀好聽就怎樣讀!

2、指導讀出節奏、變化、韻味

A、詩句中間的停頓就像是歌曲裏的節奏,你看,節奏是有變化的,有變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讀出變化呢?

B、唱歌時,如果每個音都一樣高,那這首歌就不好聽了。讀詩歌就像唱歌一樣的,誰再來讀讀。

C、範讀。自由練習。

3、指導讀出感情

A、如果下雨了,那會怎樣呢?這位小朋友看着小雨想到了那麼多,多有愛心啊!我們也可以邊想邊讀,讓同學們感覺到你的愛心。

B、朗讀、評價、點撥。

如:小雨下得還不夠輕,再試試。你讀得這麼有愛心,小雨一定已經聽到了。

4、男生讀,女生讀。

5、配樂讀。

[第二節]

1、出示第一節:現在你也能這麼有感情地讀讀第一節嗎?

2、自由練習。

3、指名朗讀,指導:

A、小雨下得這麼早、這麼快,小朋友看着小雨,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B、怎麼讀聽起來很着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

C、雨可能會越下越大,小朋友心裏越來越着急,誰能把三個等一等讀好!

5、小組賽讀。

6、順勢引背第二節。

五、背誦詩歌,積澱情感

1、讓我們一起合起書,朗誦這首詩歌,如果忘了就打開課本偷偷地瞄一眼。

2、;配樂朗誦詩歌。(站起來也行。)

六、拓展説話,抒發情感

1、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看着小雨想到了那麼多人,還想到了小動物,你會想到誰呢?

引導:下雨會給哪些人、物帶來不方便呢?還有誰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馬路、大街

2、我們也來學做小詩人,用文中句式等 來説説。

關於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論語》十二章

年級學科

七年級語文

教學課時

共3課時

第1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要求能疏通文意,明確本文的主要內容。

2.記住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3.知道《論語》的基本情況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學重點

記住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教學難點

記住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教學準備

蒐集孔子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

從 前有位老師,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傲。有一次他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一個問題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他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説:“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他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他的`學生説,我不如那個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你能猜出故事 中的老師是誰嗎?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愛、愛人。在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創私 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 一視同仁),“因材施教”。

《論語》:儒家經典 著作,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書。宋朝宰相趙普曾讚頌説“半部《論語》治天下” 。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三、初讀文章,明確字音

1、論( )語 2、不亦説(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傳( )不習乎 6、學而不思則罔( )

7、思而不學則殆( ) 8、一簞( )食

9、曲肱( )而枕之 10、博學而篤( )志

四、朗讀課文,注意句子節奏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 /樂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 吾身:為人謀/ 而不忠乎?與朋友交/ 而不信乎?傳 /不習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為師矣。”

5、子曰:“學而不思/ 則罔,思而不學/ 則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佈置作業

結合課 後註釋,試着翻譯文章。

介紹作者及《論語》

生介紹,師補充。

本課時講解

1—4句的停頓、字音、字義及翻譯。

多鼓勵學生髮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學生嘗試背誦。

板書設計

《論語》十二章

孔子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教學反思

帶動課堂氣氛

備課組長審核簽字

關於教學設計3

這位送禮物的人,原來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她獨自住在山腳下的小屋裏,生活貧困而樸素,品質勤勞而善良,正因為她無私地把微笑送給別人,因此人人都尊敬她。一張精美的賀卡、一份温馨的祝福、一句親切的話語、一種誠摯的關懷是禮物,一絲真誠的微笑,更是一件神奇的禮物:送給傷心的人,他會滿懷寬慰;送給憤怒的人,他會轉怒為喜;送給勞累的人,他會精神煥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微笑,把真誠的微笑送給別人,讓別人感到幸福的同時你也是快樂的。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並積累新詞。

2. 理解課文,學會抓重點詞句體會微笑的神奇。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微笑能帶給人們幸福和快樂的道理,學會在生活中善待每一個人。

重點難點

1.讓孩子們懂得微笑有着無窮的魅力,從而在生活中善意地對待每一個人。

2.通過品文感悟老婆婆雖然貧苦但心裏充滿陽光。

教法學法 :品讀感悟法 合作交流法 實踐體驗法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新華字典》或《現代漢語小詞典》。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老婆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積累新詞。

2.整體感受老婆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收到過禮物嗎?能用一個詞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嗎?那你們有送禮物的經歷嗎?送出禮物那一刻,又是怎樣的心情呢?(生彙報。)

2.師:世上有一種禮物,它不僅能傳遞祝福,而且還有着神奇的力量。那它到底是什麼禮物?又有着怎樣神奇的`力量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禮物》這一課。(板書:禮物)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讀後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師相機指導。

2.檢查生字詞情況,齊讀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詞義。

3.抽生讀課文,生生互評“字音讀準沒有,句子讀通順沒有”。

三、再讀課文,感受老婆婆的生活態度

1.剛才你們自己讀了課文,聽了別人讀課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條件怎麼樣?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請迅速勾畫下來,先給你的同桌説説。

2.抓重點詞、聯繫上下文、反覆朗讀等方法,來指導學生運用到本課學習中,明白句子的深刻含義

3.根據師生共同整理的內容,點撥學生採用勾畫重點詞進行理解,並在反覆朗讀中領悟。在交流中,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評價。

(1)老婆婆吃住條件怎樣呢?(抓住“磚頭支起一口鍋”、“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詞語,讓學生把勾畫出來的詞句反覆讀讀,並深入體會,交流感想。)

(2)老婆婆生活環境是如此艱苦,那她是怎樣面對生活的呢?引導學生勾畫出體現老婆婆心情歡快的詞語:“金黃的樹葉”、“小鳥和蟲兒的啼鳴”、“月亮當燈籠”等。從“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編筐織蓆”、“夜裏”、“捻麻線”、“搓草繩”、“一年四季”、“手腳不停”等詞語中體會老婆婆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啊,窮困並不可怕,要有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3)通過對比窮困和樂觀,以各種形式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感情變化(同情——讚賞)。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讚賞老婆婆樂觀的生活態度。讀出相應的語氣和情感。

(4)這樣一位老婆婆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勤勞、善良、樂觀。)

四、總結課文,設疑懸念

一位勤勞、善良、樂觀的老婆婆,卻在那麼差的生活環境中,要送給誰禮物呢?送給別人什麼禮物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學習。

關於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讀好文中人物對話。

2、能通過人物語言揣摩人物心理,揭示寓意。

3、體會防微杜漸和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通過人物語言揣摩人物心理,揭示寓意。

教學難點:體會防微杜漸和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出示詞語:救死扶傷、藥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望聞問切

師:如果老師説他主要是形容一個的人的,你能猜出老師要形容誰嗎?

生:扁鵲。

請用上其中任意一個詞,來介紹扁鵲其人。

生:傳説扁鵲是位能讓人起死回生的神醫,他曾經把“死”了的虢國太子救活了。

……

師:扁鵲的原名叫秦越人,他醫術精湛,到各地行醫,為百姓解除痛苦,為人們治好了許多病,人們就送他個“扁鵲”的稱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扁鵲治病(板書)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通讀全文,然後想一想,扁鵲是一位怎麼樣的醫生,他為誰治病。

2、檢查生字,新詞。

3、交流扁鵲是一位怎樣的醫生,用文中的詞叫什麼(名醫)。

4、質疑:身為名醫扁鵲最後有沒有把蔡桓公給治好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文章的最後一段,誰把最後一段讀一讀。(指名讀最後一段)

5、這名醫可不是徒有虛名嗎?是扁鵲沒看出蔡桓公有病呢?還是扁鵲無法醫治蔡桓公的病?你能從文中找中反駁的理由嗎?

6、生再讀文

三、分析扁鵲的“醫術”

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畫出描寫扁鵲是名醫的詞句,並説明理由。

句一: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句二: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句三: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裏,再不治會更加嚴。

從扁鵲的“看”“望”就能瞭解病人的病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那麼單是醫術高就能稱“名醫”了嗎?

生:醫德高尚

四、分析扁鵲的“醫德”

你是從文中哪裏感受到扁鵲的“醫德?”

抓住時間間隔“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可見扁鵲為蔡桓公的身體健康着想,扁鵲三番五次地去見蔡桓公為的是什麼?

評:對啊,醫生的本職就是救死扶傷!

隨着時間的推移,蔡桓公的病情日益加劇,扁鵲一次又一次的勸説,該怎麼讀才能讀出扁鵲當時的心情呢?

1、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質疑:你覺得他們誰讀得好?為什麼?

4、師:蔡桓公日益加劇的病情,扁鵲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因為他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不及時醫治的話隨時就有生命危險;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因為他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誰能再來讀一讀,讀書扁鵲日益焦急的心情。

5、指名讀。

6、齊讀。

五、分析蔡桓公的.固執,諱疾忌醫

面對扁鵲的再三勸説,蔡桓公的態度又是如何?用筆劃出蔡桓公的語言和態度。

交流:

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從蔡桓公的不信到非常不高興,你讀出了蔡桓公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生: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善意勸告。

六、明白寓意

師:正是蔡桓公的固執己見、不以為是,最後使他的病情連神醫扁鵲也是無能為力,所以扁鵲只好跑了,所以扁鵲不再請求給他醫治了。我們來看扁鵲給蔡桓公最後的診斷:

出示:皮膚病用熱水敷燙不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裏,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1、讀一讀。

2、從扁鵲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3、聯繫生活實際,你從這則寓言中又明白了什麼道理?

師(小結):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關於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 瞭解這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 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 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配樂範讀、打拍朗誦、足踏朗誦,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 利用“主題”來建構以中秋月亮為題材的詩詞從而學會對詩詞的對比、區分與整合。

3. 古詩四步教學法:知詩-誦詩-析詩-品詩。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終背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再現詩的意境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以次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行創造,溝通課內外,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審美情趣,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領會詩意,體會詩意,並積累名句。

重點突破:多形式反覆誦讀,情景教學,名句賞析。

教學難點:藉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味作品所藴涵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豁達樂觀情懷。

難點突破: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名句賞析、討論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情感,引起共鳴。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情景教學法

3. 討論點撥法

4. 古詩四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1. 朗讀理解

2. 小組合作

3. 發揮想象

教學用具:

《春江花月夜》磁帶、多媒體課件、《明月幾時有》歌曲磁帶、《水調歌頭》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引詞)

在大自然的景物裏,月亮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發人的藝術聯想,一勾新月會讓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們寄託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學們能調動積累,説一説我們學過的有關明月的詩句嗎?(學生回答)那麼蘇軾仰望明月,他會聯想到什麼呢?

二. 初步感知: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美畫面

三. 指導學生朗讀:(誦詞)

(1.)教師範讀全詞(配以《春江花月夜》),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提示重點字讀音(多媒體出字)

闕(que)瓊(qiong)綺(qi)勝(sheng)

(2.)手打拍朗讀、足踏朗讀,(教師示範朗讀、學生跟讀)

要求: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3.)抽生讀,配樂。

要求:字正腔圓,正確斷句

(4.)分男女生分上下闕讀

要求:抑揚頓挫,略帶感情

四. 整體把握詩意(析詞)

(1.)學生藉助註釋,理解詩意

教師提供背景,學生參考助讀資料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知道學生解讀詩意

a.詞的上下兩闕主要寫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意

b.上闕中哪兩個字最能體會作者對明月的嚮往?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作者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又是哪兩個字把蘇軾帶回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體會作者感情起伏

c.下闕中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什麼?哪兩個字最能突出月圓人不圓的憂傷情懷?又是哪兩個字把筆鋒一轉,聊以寬慰,富有哲理?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

d.上下闕的聯繫何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並作補充講解

我欲 何似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 熱愛人間 身世之感

又恐

無眠 但願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願 思弟之情

難全

五. 品詩

(1.)學生髮揮想象,描繪意境

教師利用音樂烘托,多媒體畫面激發興趣,散文描述來激發學生想象,並帶領學生進入意境

(2.)(學生活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學生自述眼前畫面,師生互相補充完整

(3.)問: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那些詞句上?

(學生活動)學生暢談對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六. 拓展:

1. 賞析美術作品、書法、繪畫,融合音樂,激發學生別出心裁讀古詩,並教育學生熱愛古詩詞

2. 名句互通,踏雪尋蹤、聯繫課堂內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李白《把酒問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月下獨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六.總結:這首詞雖飽含人生哲學,但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感覺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説教。詞中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脱離現實,無悲觀消極情緒,卻是豁達樂觀的祝福。怪不得人們説:“中秋詞自蘇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七.齊誦本詞。要求:沉浸詞中,飽含感情,讀出感情的起伏變化,讀出全詩高潮。

八.佈置作業:美好的詩詞意境總能引發人們無窮的創造。試發揮想象力,根據這首詞的內容畫一幅簡筆畫或編一段舞蹈或創造一幅書法作品或製作電腦動畫。

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一. 引詩——“含月”詩句

二. 誦詩

我欲 又恐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 熱愛人間 身世之感

何似

三. 析詩——

無眠 但願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願 思弟之情

難全

四.品詩:想象、口述畫面

五.拓展:欣賞、名句互通

關於教學設計6

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提高廣大教師的師德水平,提高廣大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鼓勵廣大教師創新教育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造就一批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做出貢獻,瀘西縣教育局教研室特組織全縣中學教師舉行優秀教學設計交流與評比活動。

本項活動的宗旨是:重在參與,重在過程,重在交流, 重在研究,提高中學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教學改革。為了更好地貫徹活動宗旨,順利開展本項活動,特制定本《優秀教學設計評價標準》。

高中為單元教學設計,國中為課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以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統稱為“課標”)為基本依據,要把“學科育人”作為根本目標。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學生學習本學科知識的規律設計教學過程。要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切實學好學科知識,提高學科能力。要引導學生的創新思考,加強學生的實踐,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並逐步學會學習。要注重教育技術的使用,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組織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要注重使用評價-反饋手段,恰當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對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定的學科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學科思想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分析的目的是在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使教學做到準、精、簡。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分析要做到:

1.正確表述教學內容以及由內容所反映的學科思想方法,並闡明其核心;

2.正確區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下位知識及其關係,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角度分析內容所藴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5.通過分析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關鍵。

二、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科學習。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置並陳述單元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要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後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麼問題等等。

三、問題診斷分析

問題診斷分析的核心是學生學習條件的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材料的前提。鑑於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複雜性,本標準着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學科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教師的幫助;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可能存在的問題、困難或障礙,並分析突破問題、困難或障礙的策略。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為了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根據已定的教學內容、問題診斷分析和學習行為

特點,重點分析應當採取哪些教學支持條件,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思維,使他們更好地發現學科規律,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本標準側重於信息技術的使用,要從使用信息技術的原則出發,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加以分析,充分體現使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性。主要分析如下三個方面:

1.説明具體所使用的信息技術,要具體指出用計算機或其他信息技術設備的什麼軟件工具或功能;

2.説明將所使用的信息技術具體用在哪個教學環節或哪個具體內容上,以及如何通過使用該信息技術來幫助完成哪些具體的教學任務;

3.具體説明使用該信息技術會給教學或學習具體帶來什麼好處。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科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的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學習的活動步驟。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注意根據不同知識類型的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呈現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的歸納、概括活動以促進知識的理解,通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內容及其反應的學科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復現和糾正,使知識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思維的參與度,使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以便於機智運用反饋調節機制,根據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採取有效策略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為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並在幫助學生領悟學科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學科活動經驗,發展學科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

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學科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學科知識,發展學科思維。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還要注意對所使用教學策略的分析。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後,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為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教學策略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並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選擇、運用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從學生的現實出發組織教材,將已學知識自然融入新情景,以舊引新,以新強舊的分析;

(3)對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4)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設計“問題串”,用以引導學生的學科思維活動的分析;

(5)對如何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6)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和調節的分析。

六、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個方面。教學內容分析和問題診斷分析要體現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診斷性評價;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利於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以便於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控。另外,還要通過課堂目標檢測和課外作業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終結性評價,具體要求是:

1.目標檢測可分為單元目標檢測和課堂目標檢測。目標檢測要緊扣教學目標,通過編擬一定量的題目組成目標檢測題來評價課堂教學或單元教學達成目標的情況。對於每一道題都要寫明設計意圖,以加強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並能反映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一個單元設計一個單元目標檢測,檢測目標應與單元教學目標一致,突出單元核心內容;一次課還應設計一個課堂目標檢測,檢測目標應與課堂教學目標一致,兼顧課時教學的主要內容。

2.作業除了要緊扣教學目標,還要針對課堂教學(特別是目標檢測)情況,選擇一定量合適的題目,以進一步評價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複習、鞏固和提高有關的知識、技能、方法和能力。對於每一道題都要寫明設計意圖,以突出目的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並反映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關於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訪問了“山裏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種親切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隨着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板書課題:山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解決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劃出優美的句子。

3、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簡單地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

(雨起、雨中、雨後。)

4、作者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在這裏他觀察到了什麼?又傾聽到了什麼呢?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精讀感悟

1、他觀察到了什麼?又傾聽到了什麼呢?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着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我們先隨着作者去感悟山雨的音韻美。找出寫山雨聲音的句子,讀一讀,劃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沙啦啦,沙啦啦──

⑵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⑶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作者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⑷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3、山雨動聽的音樂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而它的綠更是難以忘卻的美。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⑴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裏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⑵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

四、小結

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關於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水》是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具有相關水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有關水已有知識的分類和梳理,並以此認識水的三種形態之後構建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的科學概念,又為今後構建水、空氣的科學概念打基礎。

【學情分析】

根據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認識一種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較單一,特別是剛接觸科學課,他們還不懂得用多種感官去發現事物的.特點,對於7種物體進行觀察,學生往往是無從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麼的,因此這堂課讓學生對觀察方法的運用意識的教育是關鍵,還要懂得記錄,能夠讓學生養成合理的探究習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過程與方法:用氣泡圖展現對水的認識;

能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確立分類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

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教學重點】

用氣泡圖展現對水的認識,運用各種感觀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

【教學難點】

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確立分類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7個黑色袋子分別裝紅墨水、醋、水、石頭、木頭、樹葉、空氣;實

驗記錄單一張。

教師準備:3個黑色袋子分別裝水、白醋、紅墨水。一袋水、一袋牛奶,PPT。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猜一猜:雙手抓不起,千刀萬刀劈不開,

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

二、我們知道的水

1、師:同學們,你知道哪些關於水的知識?我們可以把你知道的填在氣泡圖裏。(出示PPT)

2、師:指導PPT,水是什麼樣的,顏色、味道。你在哪裏見過水?水與生物的關係,水的用途(選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用途),大家邊討論邊補充的氣泡圖(課堂作業本P38)。寫不完的可以用省略號。

3、彙報,讓學生儘量地説他們説知道的水,不加以評價。(板書)

4、瞭解水的重要性,滲透節水教育。

三、水在哪個袋中

(一)、觀察實驗活動一

觀察方法的指導

1、師:老師這有7個袋子,每個袋子中裝着不同的物體,這些東西可能是:石塊、樹葉、木頭、水、紅墨水、空氣和醋。有沒有辦法在不打開袋子的情況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你準備用什麼方法?

生:用鼻子聞一聞(指導扇聞法)

用手摸一摸(邊説邊板書)

2、師:在觀察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

生:小心別撒掉(一個一個袋觀察)

觀察結束後把袋子豎着放回材料盒。

師:想的很周到,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這些!(出示PPT)

開始實驗.

生觀察實驗一

彙報交流

(二)、觀察活動二

觀察方法的指導

1、師:如果可以打開袋子,你打算用什麼方法把水找出來?

生:看,聞、嘗。

2、師:你是怎麼聞的?(演示扇聞法)

我們已經知道水和醋沒有毒,可以嘗。

3、師:老師這裏有3個袋子,你能找出水在幾號袋嗎?先説説!

生:先打開袋子看一看,這樣可以區分出有顏色的紅墨水,再聞一聞,這樣

4、師:先看,再聞,這樣的觀察順序安排的非常科學!注意實驗時水不要灑出可以找出沒有味道的水。 (生演示)

來,別忘了記錄!

生觀察實驗二

彙報交流

(三)、小結:我們用摸、看、聞和嘗的辦法分辨出了這七種物體,如果我想把這些物體分類,可以怎麼分?

四、給袋中的物體分類

1、師:同學們,你們會按什麼標準來給它們分類?請大家試一試。

小組討論並分類

2、師:你們是怎樣分的?這樣分的理由是什麼?

生彙報

3、師:標準不一樣,分類也不一樣,大家分的都不錯!科學家們是這樣分的:(出示分類標準)將水、醋、牛奶分為一類,稱它們為液體;將石頭、木頭、樹葉分為一類,稱為固體;空氣是單獨的一類,稱為氣體。這是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板書)

五、拓展延伸

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存在,你能找到它們嗎?請課後繼續研究。

六、板書設計:

水: 無色、無味、透明

辨別方法:摸看聞嘗

物質分為:固體、液體、氣體

關於教學設計9

幾乎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都有閃光點和不足,要想做到盡善盡美,只有經常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在失敗中成長,在挫折中進步。

(一)課堂中的幾個閃光點

1.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作為課堂主線 ----設計了自學、討論、探究、歸納、練習、拓展等多種學習活動。通過讀圖、對比、填表分析出巴西的位置、地形、氣候特點,通過繪圖、填圖,進行圖文轉換,建立地理空間概念。反饋矯正貫穿課堂始終,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成為課堂主線。

2.學習方式靈活多樣-----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改變學生單一的地理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音像欣賞、動手畫圖、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合作討論、闡述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學習方式靈活多樣。例如處理這節課的重點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危機和開發利用時,就充分運用了多種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利用錄像提高學生的視覺效果;利用學生從網上下載的的圖片、文字資料等增加信息量;讓學生説出自己知道的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獨特動植物的趣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交流機會,並且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短小課堂劇加深了學生對雨林危機的認識,更加認識到“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的重要性。

3.學以致用,注重拓展提升----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目的之一,把巴西與中國加以對比,找出巴西與我國的相似之處。將巴西的教訓作為前車之

鑑,銘記心中。將巴西的成功經驗,借鑑到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當中。聯繫我國的具體國情,特別是西部開發過程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環境保護問題,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4.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在教學中滲透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一切為了學生髮展”思想。目標定位明確,注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學習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學生身邊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在學習中滲透正確的人地觀、環境觀、價值觀、人生觀。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協作,提高交際能力。

(二)今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1.還是不敢大膽放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只是淺嘗輒止,對於有一定難度的地理問題可讓學生去探究、討論。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各環節的活動要做具體的要求和指導。平時要加強習慣、學習方法的訓練和指導。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要把這些優點繼續發揚光大,對於這節課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我將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和完善。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探索,繼續挖掘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讓課堂這一教學主陣地散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關於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瞭解三隻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藴涵的人生哲理。

3、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字裏行間理解藴涵的人生哲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一、導入新課,並瞭解作者

播放生活中的關於貓的卡通形象,欣賞可愛漂亮的貓,觸發學生愛的情感。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觀看一組小貓照片,讓學生説説喜歡哪隻,為什麼?

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意,劃出字詞。

相稱(chan)鬱(yù)悶一縷(lǚ)娛(yú)樂污澀(sa)慫恿(sǒngyǒng)婢女(bì)蜷(quán )伏懲戒(chng)悵然(chàng)

三、整體感知

1、通過這三隻貓的比較,你們更關注哪隻貓?為什麼是第三隻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

2、默讀15~34段思考,在第三隻貓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涉及到幾個人物?他們都是如何對待貓的?

四、課堂互動

師生角色扮演(教師扮演今日説法主持人,學生們分別扮演鄭振鐸,三妹,張嫂,觀眾)師:這隻小貓不僅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還引起了中央電視台今日説法欄目組的關注,因為這隻小貓身上發生了三起命案。好,我是中央電視台今日説法的主持人,昨晚做了一個夢,一隻遍體鱗傷的小貓向我哭訴,我要把著名作家鄭振鐸告上法庭,而且要求我代表它提幾個問題,現在我已來到鄭振鐸家中,下面呢,我來採訪幾個被告。(教師一次對學生扮演的三妹,張嫂,鄭振鐸及觀眾進行採訪。)

對三妹的提問:

1、聽説你十分喜歡小動物,尤其是喜歡小貓,是不是?你家裏曾經養過幾只貓,是不是很喜歡他們?

2、為什麼不喜歡第三隻貓?

3、可是小貓活着只是為了讓人類感到開心麼?

對張嫂提問:

1、聽小貓説,是你把它帶回家的,覺得它很可憐,你能不能説説當時的情況?

2、不過,當“芙蓉鳥”事件發生後,為什麼沒有站出來給小貓求情呢?對鄭振鐸提問:

1、你是否確定是小貓殺死了芙蓉鳥,你有沒有親眼看到?

2、那你憑什麼判斷他是罪魁禍首呢?

3、當你看到小貓在嚼着東西的時候,你是怎樣去想的,又是怎樣去做的?

4、可憐的小貓無緣無故遭到了毒打,再也沒有回來?你是怎麼想的? (觀眾朋友們,由於主人的偏見,一隻小貓慘死了,這無疑是一件人間悲劇,面對這樣的事,觀眾朋友們是怎樣的看法呢?現在我來採訪幾位觀眾)

提問:

1、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2、你剛剛聽了鄭振鐸先生的懺悔,你覺得小貓在天堂會原諒他麼? (謝謝這幾位觀眾朋友,通過這個事例,我們應該得到這麼一個血的教訓)

血的教訓:無論做什麼事情,千萬不要憑個人的好惡、死心、偏見加以處置,否則就會出差錯,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的過失。

五、文本研讀,閲讀訓練。

1、下面重點看文中抒發作者懺悔之情的句子(學生齊讀,要求讀出作者感情)

2、個別學生朗讀(播放背景音樂)

3、分組討論:

A、我的什麼過失使我的良心受傷了(用原文回答)表達了我怎樣的品格?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隻不能説話辯訴的動物。表達了“我”真誠、善良、知錯就改的品格。

B、第二隻貓丟失時,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第三隻貓死後,作者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貓”,試體會這兩句話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前一句表現了失去所愛之物後內心的氣憤,後一句抒發了自己傷害無辜後,內心充滿內疚悔恨之情。

C、寫前兩隻貓有什麼作用?

前兩隻貓與第三隻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襯托出後者命運的悲慘,也更突出“我”的過失之大,悔恨之深。

六、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課你有哪些收穫?

1、善待生命,同情弱小,關愛動物。

2、明白做人的道理:

面對缺乏正義的事,不應不聞不問,要勇於站出制止,學會做一個正直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人們應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觀臆測,妄下斷語,以致傷害無辜。

對缺乏正義的事,不應不聞不問,要勇於站出制止,學會做一個正直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七、課外拓展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經錯怪別人或被別人誤解呢?把事情的經過説給其他同學聽聽,並和同學們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八、教師寄語

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你將收穫更多。讓我們都滿懷寬容,滿懷平等對待一切生命吧!

關於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秒學了草原上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本課語言通暢易懂,對場面的秒學富有激情,細膩貼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瞭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4.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讓學説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3.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3.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到過草原嗎?在電視、電影中見過草原嗎?誰願意把你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羣/article/。這篇課文記敍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好好地讀一讀,想一想,你為什麼喜歡這一段?

三.佈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理解詞語。

2.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五.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敍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關於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憑藉具體語言材料,初步瞭解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初步瞭解化石的知識,石頭書裏有哪些學問。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2.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學工具準備一些石頭化石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一)引出全文的感情線索。

讀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過程中感情是在不斷變化着的,請在文中勾畫出有關表示感情的詞語。(好奇、奇怪、高興)

(二)導讀第一、二自然段。

“好奇”是什麼意思?川川為什麼覺得好奇?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這種好奇的心情表現出來。

過渡:勘探隊員叔叔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麼,勘探隊員究竟在幹什麼呢?

(三)導讀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第一、二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隊員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着什麼,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麼,叔叔究竟在幹什麼呢?齊讀第三、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回答後為什麼感到很奇怪?

比較“奇怪”與“好奇”的異同。(“奇怪”是就川川和磊磊對勘探隊員叔叔的.話感到難以理解;“好奇”是説川川和磊磊對叔叔的那種異常舉動覺得新奇而產生了濃厚興趣。)

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導讀第五至十三自然段。

啟發思考:勘探隊員叔叔的面前明明只有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麼説自已是在讀書呢?

(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上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思考)

1.比較句式: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這兩個句子在意思上是一樣的,但第一句所表達的語氣比第二句要強烈些)

2.川川聽了,“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3.石頭上的字指的是什麼?畫指的是什麼?

(五)讀第十二自然段,聯繫第八、十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什麼來推斷這裏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刨根問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説明了什麼?這本書究竟有什麼作用?這是根據什麼來推斷的?(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的內容來思考這些問題)

(六)導讀第十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為什麼高興?為什麼就石頭書裏的學問可真多?這裏的“讀”字該怎麼理解?

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説説“石頭書”的含義。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石頭書”瞭解了石頭裏竟藴含了這麼多的學問。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學習常握知識,長大了去揭示那些奧祕。

四.佈置作業

1.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好奇——()高興——()

刨根問底——()聚精會神——()

2.在括號裏選擇正確的詞語和帶點的詞語搭配起來,再抄寫在橫線上。

關於教學設計13

啟發想象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主要體現在讀、寫兩個方面,而寫又是主要矛盾。學生進入寫作階段後,寫就體現在作文上。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寫作技能的教學,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在培養興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讓學生愛寫、會寫。

一、培養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説: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褒獎,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自豪感,從而形成自我激勵的心理機制。因此,可以説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作。在教學中,我是從這幾方面去做的。

1、鼓勵學生複述故事。

所有的學生對講故事、聽故事如痴如醉,用寫故事文引學生作文入門,可促進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每個老師的班上總有那麼幾個孩子作文寫不好,一提到作文就頭痛,而寫故事文能減輕他們一定程度的壓力。首先是組織學生召開故事會,然後把所講的內容、聽到的故事寫下來。實踐證明,從故事入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作文內容的機會,因而學生常能滿懷信心地寫出生動活潑、語言流暢的故事。

2、做自己的作文集。

喜愛範文、熟悉範文,正是學生寫作文的起始,讓學生在作文園地裏精心採擷,把自己喜愛的、可借鑑的作文編成集子,變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蒐集,即從報刊上裁剪下來,從學校、老師、同學那裏轉抄過來,從網上下載下來,從自己的作文中挑選出來;二是規定一定的時間閲讀、篩選。這個階段是學生潛入海底尋覓珍寶的過程,也是激發興趣的過程。

3、提供展示機會,激勵成功。

學生的習作一旦被認可,就會對練筆產生興趣,而且希望自己的習作更多地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許。因此教師應該把獎勵當作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更多地為學生

提供展示習作的時空。每次寫完小練筆,我總要擠出時間讓同學們在班上讀一讀、評一評。寫得好的,有進步的,老師就進行表揚、加以讚許,然後貼在學習園地上展覽。這樣做既表揚了個人又讓大家得以交流,創設了氛圍,提高了同學們的作文興趣。對好作文還可以積極推薦上刊。這樣,同學們大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勵學生樂於習作、練好習作。

二、啟發想象

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説得好: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新版《大綱》也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國小生作文,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同樣需要比較豐富的聯想。要形象地描繪客觀事物,就需要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畫每個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對他們的內心活動作合理的推測;要比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徵意義,就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怎樣鍛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呢?

1.續寫想象。

許多課文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文所學的知識,又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2.睹物想象。

國小生想象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心理特徵,所想象的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為直接依據。使同學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濃厚的寫作情趣。

3.假設想象。

假設的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學生寫假設的內容,非想象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假如我有》學生在這一個個假設中,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描繪出自己的燦爛前景。《我的小發明》就是要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寫一種小發明:新型的航天飛機、深海探寶器、水面行走鞋、輕便摺疊橋

作文是一種思想和文字的綜合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實踐證明,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國小生有着豐富的想象潛力,我們教師要善於引導、善於挖掘,久而久之,就會培養起學生的作文興趣,開發出廣闊的想象空間。

關於教學設計14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讀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同學自主閲讀課文下注釋。)

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讀一讀:

⑴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⑵全班齊讀。

⑶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⑷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語句。

⑸故事複述。

2、議一議: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⑴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説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⑶“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説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⑸“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歎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三、模仿扮演,體驗反思

1、模仿扮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説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同學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麼啟示呢?

關於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____學生能夠掌握____

本課的教學難點:通過____發展/提高學生____

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引導啟發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課主要採用:故事導入/直接導入/遊戲導入/情境導入……

(具體怎麼導入,需要簡單闡述)

這種方法,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思考,並且引出新課題。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為了突出本節課的第一維知識與技能目標,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學習完成後,會對重要生詞(語文,其他科目視具體情況而定)進行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第一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部分講授完成後,開始講解本節課的難點,也就是第二維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先進行探究學習,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____方法。然後,結合實例,對____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第二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種方法,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根據各科目自行設計

(四)小結

(五)作業佈置

佈置課後作業,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主要以基礎算式為主,選做題會選用一些開放性較高,需要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的問題,以滿足那些學有餘力的同學。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體結構,突出重點,彰顯文章主題。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kdej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