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師説》教學設計14篇

《師説》教學設計14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説》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師説》教學設計14篇

《師説》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説》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説”:

“説”,古代議論、説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説理辨析之文為論説文。《文章辨體序説》指出:“説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説”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敍後議,也可以夾敍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説”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都屬“説”一類文章。“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説》、《馬説》等。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

三、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語篇脈絡梳理

1、語篇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體會: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説“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説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説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就説:“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國小”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

體會: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歎發端,攜着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國小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説: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

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譯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説》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歎“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體會:

説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説》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説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説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內容結構:

第一段:

正面闡述:

⑴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⑵ 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⑶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二段分論點: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⑴ 縱比: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今之眾人……而恥學於師

結論: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⑵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⑶ 橫比: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相師。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

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

第四段:

寫作緣起:李蟠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

1、論證方法:

⑴ 下定義、作結論: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説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宂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説服力。

⑵ 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⑶ 引用論證: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説“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説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2、語言特色:

⑴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⑶ 豐富的語氣表達: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歎,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歎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説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説】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説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説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悦色地説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着説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説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説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師説》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於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於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麼他到底説了些什麼,又是如何去説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瞭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為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誌)、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説一説作者認為老師的職能是什麼?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説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係。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聖人”、“今之眾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聖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為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説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説一説最後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説一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説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籲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後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為主題的議論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説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瞭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師説》教學設計 篇3

《師説》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自己的話加以表述。

3、瞭解課文尊師重道的深刻內涵,感悟作者抨擊時弊、堅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概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四、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着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説》,當時被人視為“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後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説》、《馬説》都屬這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四、教師範讀課文。

五、學生初讀課文:

1、初步瞭解各段基本內容;

2、劃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

六、學生讀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試用自己的話概括中心論點。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這兩句是論述教師的作用,説明從師學習的必要,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一項重要內容。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這一句論述了擇師的態度與標準,意思是説,從師是為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另一項重要內容。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人應該從師學習,從師是為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

七、找出與課文中心論點有密切關係的句子,並解釋説明。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也難啊!

這一句是從反面證明中心論點:人應該從師學習。

2、聖人無常師。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這一句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總是各有長短,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體現了以有道者為師的觀點,從正面證明中心論點。

3、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這一句是進一步澄清從師學習的目的,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掃除了從師學習的思想障礙。這是對中心論點的深入闡述。

八、研讀第1段。

1、學生誦讀,之後點評。

這一段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朗讀時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2、引導學生疏通文句。

重點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古:求學的人

學者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古:用來……的憑藉

所以

今:因果關係連詞

古:跟從……並且

從而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詞語活用現象: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者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3、引導學生分析層意:

教師的作用和任務——傳道、受業、解惑(前兩句)

從師學習的必要性——解惑、師道(中間三句)

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後一句)。

這一段從正面闡明從師之道,統領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即下文所説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4、討論: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麼?

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説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説,但不是論述的對象。

第二課時

一、學生誦讀第2段,並思考下列問題: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

2、本段主要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説説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分論點)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又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今之眾人 古之聖人 聖益聖,愚益愚 疑問語氣

為子擇師 自身恥師 國小而大遺 肯定語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諷刺語氣

3、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着是做父親的人,最後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對象究意是誰?請説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的語氣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一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説他們瞧不起勞動羣眾,卻不如勞動羣眾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風尚)

吾師道也 (道理)

師道之不復 (風尚)

惑而不從師 (老師)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5、古今異義詞辨析。

古:一般的人

眾人

今:許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國小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6、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誌)

三、學生誦讀本段,要注意讀出幾種不同的語氣。

第三課時

一、學生自讀第3段,並思考: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聖人無常師。(分論點)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並引用孔子的名言,進而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2、討論:有人説,這一段的結論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你對此是怎樣認識的`?

這一段以孔子從師的言行,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嶄新觀點,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説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研讀第4段:

1、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2、這一段與前面兩段有什麼關係?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總結全文。這段話中“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表示作者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四、學生誦讀第3、4段 。

五、討論: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師説》,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係?文中有沒有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豔麗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風氣。所以後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文中讚頌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表示對古文的推崇,説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居的,通過培養“後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六、根據以上問題進一步歸結本文的寫作目的。

作者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以恢復儒家的“道統”。而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駢體文。

提倡尊師重道

寫作目的

推進古文運動

七、總結全文結構、寫法。

板書設計

破 正 人必從師,以“道”為師(理論論據) (立)

立 反 士大夫恥學於師 (反面現象) (破)

結 對 (三層對比)

合 比 孔子從師的言行 (正面實例) (立)

李蟠從師行古道 (身邊活例) (立)

《師説》教學設計 篇4

師説教案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解題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於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並著《師説》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説》,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這不是一般的論述,而是一部戰鬥檄文!

(作者)説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繫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終於把文體車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儷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字詞疏通

2、內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哪句指明教師的職責?那些語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哪些語句闡明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明確:1)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託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説的,更增加力度。

與結尾餘嘉呼應。

2)第二句:教師的重要作用或職責

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職責認識的侷限,把教師的職責從授其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進步。

道,儒家的思想。業,儒家的經典,道的載體。

3)三、四句:從師的必要性

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鍼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出師之所存的原則,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嘛。

這是承傳道而言的`。那麼為什麼不承受業展開呢?因為人人皆知教師有受業的職責。

3、總結本段

總説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4、背誦本段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段

一、檢查複習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簡析

如前所説,本文有着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般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文勢如暴風驟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歎發端,由從師學習的理論分析轉入對今人恥學於師的批判。

2)下面作者運用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結果

作者態度

古聖人與今眾人

對子女與對自己

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3)作者態度語氣的變化:疑問推測肯定責備感歎諷刺:語氣步步加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5、學生背誦本段。

三、作業

:背誦當堂所學的內容。

四、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三、四段並總結課文

一、檢查複習

1、背誦

2、字詞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導朗讀

2、自譯:師,不必

3、簡析:列舉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從師的重要性

以孔子為例的好處:一石三鳥,典型精當

1)闡明瞭從師的意義;2)也説明了從師的原則;3)與古之學者和古之聖人聖益聖等呼應。

(二)第四段

雖為附記性質,但或是緊扣中心。作者讚揚李的不拘於時、行古道,也是對士大夫的有力批評。既鍼砭了時弊,又通過李來倡導了從師。因此結尾雖然簡單,但有力地照應了開頭,圍繞了中心。

(三)背誦

三、總結

1、思想內容、現今意義

2、寫作特色

1)對比論述,有破有立

2)語言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強烈

四、佈置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五。

《師説》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1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作者介紹、解題;

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四、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

一、作者簡介: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於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寫作背景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文體

“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

國中學過的《捕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異義字(學生髮言討論,教師然後展示課件)

七、“師”的用法(學生髮言討論,教師然後展示課件)

八、“之”的用法(學生髮言討論,教師然後展示課件)

九、“其”的用法(學生髮言討論,教師然後展示課件)

十、意動用法(學生髮言討論,教師然後展示課件)

《師説》教學設計 篇6

文本簡析

本文為第二板塊“獲得教養途徑”中探討從師而學的原則的核心文本。《師説》是一千多年前的時文,作者是針對當時社會上不肯從師而學的壞風氣展開討論的,因為作者揭示的是讀書人的通病(或者説是人性的弱點),所以在今天流行新讀書無用論時仍有強烈的'針對性。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覆論證加強説服力的寫法是教學的重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這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2.學習本文正反論證,用對比方法透闢地説明問題的寫作技巧。

3.學習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設計理念

問題探討。以串講為主,用讀讀講講,逐段歸結的方法,把詞句講解和作品分析結合起來。安排三教時。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尊師重道的傳統和謙虛好學的學風已經得到了發揚,那麼古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韓愈的《師説》一文。

解題:説,是一種文體,多用來發表議論。師説即説説從師學習的道理。

【板書】師説(談談從師的道理。説,一種文體。)

二、作者簡介(見註解)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推崇儒學,力排佛老,“古文運動”的倡導這之一,其散文與柳宗元齊名,並稱“韓柳”,位於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丈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

《師説》教學設計 篇7

高一上冊課文《師説》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結合《勸學》總結文言文的基本學法: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於研究註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採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幹什麼,也讓學生便於總結他們掌握了什麼。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採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註釋,把課文讀通,讀暢。並且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説一説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 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並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 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後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 老師是幹什麼的?

② 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③ 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 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 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 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並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 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麼“聖益聖,愚益愚”?

② 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於師”的陋習。)

⑤ 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對比。)

⑶ 熟讀──背誦──齊背。

⑷ 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後通過三個對比來説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説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5、學習第三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 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説明什麼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 孔子為什麼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説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説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6、學習第四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並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説》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麼?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7、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並形成如下板書: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四、説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後學號召。

1、不拘於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3、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後,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4、課後拓展:

⑴ 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⑵ 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師説》教學設計 篇8

1、正確理解本文思想觀點。

2、體會並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本文思想觀點。

2、正反對比的論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文體及作者

1、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2、“説”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論説文範疇,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師”是本文要着重論述的論題。“師説”,意思是“説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韓愈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是他35歲時在長安當國子監四門博士時寫的。文章針對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痛加鍼砭。着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事應採取的態度,有破有立,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鑑作用。本文是韓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生三歲而孤,靠兄嫂撫養長大。幼年好學不倦,到十七八歲,學問已有相當紮實的基礎。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登上仕途。以後歷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職,其間有兩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見,被貶官,第二次差一點兒被處死。最後官至吏部侍郎 (相當於副部長),故亦稱韓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後諡“文”,稱韓文公。韓愈、韓退之、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是同一人的許多異稱。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績,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恢復先秦、西漢的優美散文傳統,堅決摒棄南北朝以來只講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內容,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文風,並提出要創造性地學習古文,反對模仿因襲,人云亦云。 (觀點“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文從字順”)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説為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國中課本選了他的《馬説》一文,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餘,富有現實意義。

二、現實切入

先給大家講一件真實的故事。咱們學校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學們的發言説明了對教師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現在我們先研讀《師説》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韓愈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然後再請同學們深入討論。

1、讀課文

2、韓愈的觀點是什麼?你怎麼看?

3、那個時候,老師傳的什麼道?授的什麼業?(傳的是儒家之道,講授的是六藝經傳。)

4、儒家的鼻祖是誰?儒家之道是誰提煉總結出來的?

5、後人學習孔子的發明,這説明師生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6、如果説,現在的老師的作用仍然是“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説法對不對呢?能不能解釋一下?(現在的老師還是在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義、“業”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韓愈所説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麼?(板書“仁”)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孟子也説過“殺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禮記》:“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説: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8、現在的“道”指的是什麼?(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當代教師仍舊擔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那麼老師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吧?

韓愈在《師説》中開篇就説:“古之學者必有師。”我認為今之學者也一定有老師,天才的出現同樣離不開老師,他與常人不同之處只是智商高些罷了。用韓愈的話就是聞道在先者為師,對吧?

這樣看來,老師不一定都有職稱,不一定都站在講台上。凡在某一問題上對我們有啟發、有幫助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大家同意這個説法嗎?那麼,我們可否得出這樣的推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當然,“老師”這個概念的外延在這裏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學的,也可以是勞動技術方面的。在我們中間,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師”、“一題之師”、“一文之師”嗎?

8、現在我們討論第二個問題:偉人和他的老師之間是什麼關係?有同學説,徐特立是靠才名揚天下的,這句話怎麼理解呀?誰知道小雞崽兒是怎樣來到人間的?還有別的辦法嗎?(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説,先有雞蛋,然後用老母雞或孵化器,經過二十一天然後,小雞崽兒就破殼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雞蛋大的石頭放進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雞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後能孵出小雞來嗎?時間再長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為什麼?為什麼小攤上賣的雞蛋擺了二十多天,還是出不來小雞崽兒?(因為缺少外部條件。)缺少外部條件,雞蛋就不會變成雞崽兒?

成才固然離不開個人奮鬥,它和一個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關係這是事物變化的內部根據,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成為一代偉人是因為他具有偉人的素質,除此之外也和機遇、和他的老師的教誨等外部條件不無關係。徐特立六十大壽的時候,特意給他寫了一封賀信,開頭就説“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這説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師。這種尊重不是僅僅出於禮貌,出於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認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僅過去,就是現在乃至將來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的賀信,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對恩師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誠的感謝。現在我們回過頭來思考:為什麼説那位家長的觀點是錯誤的呢?

因為他錯誤地否認了老師在他兒子獲獎中的重要作用。這就如同否認老母雞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樣。“沒有你們,我自己也會變成小雞崽兒!”這可能嗎?這種否認既不符合客觀現實,也抹殺了老師含辛茹苦的創造性勞動。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和唾棄的。

同學們,你現在有何感想?成為偉人離不開教師的培養,我們要成為跨世紀人才同樣需要老師的幫助!

我們反對否定教師的觀點。我們也不贊成過分誇大教師作用的主張。有些學生和家長錯誤地認為老師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進“好班”,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而放鬆了主觀努力。剛才我們討論了,主觀努力是成才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師只是外部的一個條件,外因要通內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塊石頭,我怎麼把你變成小雞崽兒呀?就算你是個雞蛋,可你不願意變成小雞崽兒,我這老母雞一爬上去,你就滾得遠遠的,寧可“淌黃兒”也不轉世,我也沒有一點辦法嘛!

11、所以,我們要正確評估老師的作用,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當然,尊重老師並不是唯師是從。《論語》“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對老師也不讓步。用一位科學家的話就是“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12、小結: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第2課時

一、分析第2段

1、説説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

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

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翻譯: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二、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 或不焉(fǒu) 經傳(zhuàn) 從師(cóng) 讀書(dù) 不能(bù) 傳道(chùan) 從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六藝”

3、指出下列加粗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國小校。

三、背誦第2段

四、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3課時

1、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事例論證與引用論證。)

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2、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3、背誦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⑴ 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又稱連珠句式,上遞下接,有如“連珠”。自然恰當運用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連鎖關係,表現了物的發展規律,在句子的結構上,緊接遞承,沖流而下,誦讀起來,氣勢也是宏肆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着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於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如一寫馬的對聯 :

馬籠籠馬馬籠鬆,籠鬆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鬆”、“籠鬆”,“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後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

白馬寺裏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複、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5、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第4課時(練習課)

一、字詞解釋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 作動詞,有兩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如: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作”從師“講。如:或師焉,或不焉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如: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⑶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如: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⑵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二、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三、課後習題三

《師説》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複習所學,翻譯課文,熟記重點字詞;

2.瞭解韓愈及其寫作背景;

3.欣賞韓愈文章的説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欣賞韓愈文章的説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三、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使用討論法、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檢查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

2.請學生快速翻譯課文,發現學生仍沒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強調。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有關韓愈的介紹,強調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紹韓愈提倡的古文運動,並點明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為學習新課,談論“傳道”、“師道”做鋪墊。《師説》裏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業”指的是儒家經典。

(三)學習新課

1.解題

“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説”是古代以記敍、議論或説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雜文。

國中學過周敦頤的《愛蓮説》和韓愈的《馬説》。

師説,就是談一談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介紹寫《師説》的社會背景,讓學生更加了解韓愈及其生活的時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學校教育長足發展"甚至早於西方一千多年設立了實科學校,“被譽為達到了世界上和中國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亂後官學教育雖有些衰落,但經學、文學大家的私人教學和鄉村私學反而有較大發展,韓愈就曾從獨孤及、樑肅等學者遊學,李翱、李漢、皇甫湜、孟郊,張籍等則均師從過韓愈。韓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貶柳州,“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可見,當時並不存在一種普遍厭學、“恥師”風氣。《師説》也承認童子“擇師而教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説》所謂“恥學於師”究竟針對何人?

在韓愈的時代,雖然仍有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高門”、“公卿大夫”一類用法,但在韓文中的“士大夫”除了與官位相聯繫外,卻更多地與科舉進士背景相關聯。中唐以來,由於科舉取士弊端叢生、得舉者趨利忘道、攀附權貴。我們由此可以判定韓愈所謂“恥學於師”者就是指那些有進士背景的當朝權貴及其子弟。

眾所周知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的獨尊權威地位屢受佛道衝擊。唐王朝為擴大統治基礎,整合重構意識形態,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統不斷削弱。唐代官學雖也設有儒家經典課程,但由於“科舉主司褒貶,實在詩賦,務求巧麗”,遂出現“末學之馳騁,儒道之不舉”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經學為意”。如此一來,儒學經師地位自然每況愈下。

此外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壟斷了政治和經濟大權,形成了門閥制度。上層士族子弟憑藉其高貴門第就能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到了韓愈所處的時代,這種風氣依然存在。韓愈當時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對這種風氣深惡痛絕,於是寫作此文予以抨擊。

韓愈所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3.思考並回答三個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在説什麼?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開門見山指出這篇文章要説的內容——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接着韓愈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維框架對這篇文章要説的內容進行更加細緻的描述。

讓學生從第一段找到“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原句,“是什麼”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什麼”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怎麼做”的結論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為了得到這一結論,韓愈在之前還進行了説明,即“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説;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最後師生一起歸納概括每一部分説的是什麼,之後得出下列總結。

是什麼:“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為什麼:去惑必從師老師的必要性

怎麼做:凡有道者皆吾師也從師的標準

(2)又是怎麼説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體上是正反論證相結合,第二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第三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

文章第二段從反面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説明從師的重要性,開頭首先以“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感歎開頭,感歎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造成嚴重的後果——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接着以三個對比來描述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第一個對比——“古”與“今”對比(“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第二個對比——“少”與“長”對比(“愛其子”與“於其身”)第三個對比,“賤”與“貴”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從正面用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方法説明從師的標準,呼應自己第一段倡導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用孔子從師的事例證明“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正確性。

(3)在論證過程中,語言上有哪些特色?(這一教學步驟主要是讓學生對重點語句進行分析)。

A.對偶:“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式整齊,增強了表現力。

B.頂針:“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C.語氣詞: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加強感歎;“其可怪也歟”中的“歟”語氣助詞,表示感歎。這些語氣詞的使用,加強了語氣,起強調作用。

五、板書設計

師説

韓愈

議論文三段論:引論——本論——結論

引論(提出問題):古之天下必有師

本論(分析問題):師道不傳,嚴重後果三個對比

結論(解決問題):從師標準

《師説》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設計】

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為此,我對《師説》的教學過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

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序”“辭”“賦”“疏”“傳”等文體引出“説”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

2、再由“説”引出文章標題《師説》。

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説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4、讓學生閲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信息記熟。

5、要求學生合上書本,老師打出關於作者韓愈的幻燈片,指名讓平時語文學習最吃力的同學進行信息復位。用以當堂記住作家知識。

6、教師範讀課文。

7、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8、提問:整體感知之後,大家發現本文哪一段與解説“師”的道理關係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問:第四段起什麼作用?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

10、提問: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過程中講清重點實、虛詞、特殊句式。

12、通過“不拘於時”簡述寫作背景,破解解題時留下的懸念。

13、理清該段思路,背誦全段。

14、過渡到第一段,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一段,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15、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16、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

17、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背誦。

16、連貫背誦全段。

第二課時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4、完成海淀版練習冊104頁的第八題,全面瞭解本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思路和方法的好處。

5、藉助此表指導背誦。

6、連貫背誦全段。

7、默寫全段。

第三課時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讓學生歸納總結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方法的好處。

5、指導背誦。

6、理全文思路,背誦全文。

7、處理課後習題和海淀版練習冊。

【教學效果】

當初設計的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並通過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並默寫。説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後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並有較大收穫。

【教學反思】

面對《師説》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藴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同時,由於過分強調背誦的當堂落實,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為背誦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後來有位同學在寫《師説》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國小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如果我當時提供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師説》教學設計 篇11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瞭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閲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 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 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並掌握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設想:

1、 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激情誦讀法、問題探究法、分析討論法、點撥啟發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出示內容見教案後附件部分)

二、情境導入

教師由視頻《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其對老師的尊敬;現代社會尊師重道也蔚然成風,毫不遜色於古人,人們把老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説》,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出示課題】

三、作者簡介、解題

1、作者簡介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古文運動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這是對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③ “韓潮蘇海”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蘇洵説:“韓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渾浩流轉。”(《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2、解題

“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四、文本內容研習探究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注意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注意課文第二段的語氣重音變化,要讀出韓愈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的特點,讀準作者藴含的感情。

2、共同研習課文內容

(1)設疑討論交流,瞭解課文內容

(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研習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在研討的過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多媒體展示問題】

【問題一】這篇文章為誰而作?何以見得?文中有沒有信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明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從課文的最後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夥子的。

【問題二】一代文學宗師為什麼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説》?

【明確】可以總結為三個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 他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能行古道

【教師點撥】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於餘”,我們説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説根本的原因是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

【問題三】文末説“餘嘉其能行古道”,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之道,古人從師之道是什麼?課文體現在哪裏?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三兩段,相互討論完成答案,教師總結明確)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點撥分析】

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聖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説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聖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自然讓我們想到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且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麼擇師的原則是什麼?(原文語言回答)

【明確】擇師的原則: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點撥分析】

韓愈闡述古人從師之道,其真正的意圖是引出對擇師原則和標準的闡述,作者認為擇師的原則是不分高低貴賤,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師,同時,作者打破傳統觀念,認為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學生也不一定比老師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師,詳細地展現了擇師的原則。

【延伸小結】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於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於這種古道,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的。

【問題五】前面説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段,討論明確)

【明確】

①社會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

②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從三個方面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總結表格如下:

對象 從師的態度 結果 觀點

1 “今眾人” “恥學於師” “愚益愚”

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古聖人” “從師而問” “聖益聖”

2 於其子 擇師而教之 國小

於其身 恥師 大遺

3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羣聚而笑之

【點撥分析】

作者在課文的第二段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並通過三組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此段中韓愈用了大量強烈語氣的句子,來表明了自己的對“恥學於師”這一社會風氣的不滿和痛心,如:“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等,朗讀時注意語氣。

(2)引導學生體味收穫,教師小結課文內容

全文通過對師的討論,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從師之道的讚揚,對“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的無情批判。我們深切體會到作者那因“師道不傳”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時,也為這位偉大文豪非凡的鬥爭勇氣和正直的品行所傾倒。

五、思緒拓展

【問題設計】雖然文章説,這篇文章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可是讀到這裏我們還會只是這樣看嗎?他還是寫給誰看的呢?

【點撥】這個問題可以從韓愈《師説》一文當時的現實意義及長遠影響來談,學生可以展開思維,拓展想象空間。

【明確】可以説,韓愈的文章還送給以下的兩種人:

① 寫給當時那些不願學習的士大夫階層看的。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再讀文章最後一段文字,我想我們就不難理解韓愈寫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種社會風氣造成的憂心如焚是遠遠超過李蟠個人勤學好問帶給自己的喜悦的。(再讀課文最後一段)

② 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複着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説,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

正是這種穿越時空的恆久價值,使這篇文章歷久彌新,成為經典。同學們,反思自己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我們身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業佈置

1、 背誦全文

2、 試説説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哪些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什麼借鑑作用。

【附錄】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

古之學者必有師()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無貴無賤()

今之眾人()師道之不傳也矣()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則恥師焉()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

士大夫之族()吾從而師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作《師説》以貽之()

●解釋下列多義詞的義項

(1)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③或師焉,或不焉()

②吾師道也()④吾從而師之()

⑤巫醫樂師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齊師伐我()

(2)之:①擇師而教之()③古之學者()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④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⑤句讀之不知()⑥蚓無爪牙之利()

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於: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

③不拘於時,學於餘()()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師説》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設想】

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於研究註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採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幹什麼,也讓學生便於總結他們掌握了什麼。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採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註釋,把課文讀通,讀暢。並且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説一説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並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後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老師是幹什麼的?

②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③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③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並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麼“聖益聖,愚益愚”?

②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於師”的陋習。) ⑤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對比。) ⑶熟讀──背誦──齊背。

⑷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後通過三個對比來説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説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6、學習第三段:

⑴朗讀:點讀──齊讀。

⑵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説明什麼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孔子為什麼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⑶各自背──齊背。

⑷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説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説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7、學習第四段:

⑴朗讀:點讀──齊讀。

⑵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並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説》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麼?

⑶各自背──齊背。

⑷老師總結:這一段,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8、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並形成如下板書:

三、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四、説明寫本文的原因結論:向後學號召。

1、不拘於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後,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後拓展:

⑴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⑵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師説》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疏通文章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聯繫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恥學於師”的原因。

2、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

教學思路:

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內容——探究問題——深化總結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中會採用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教學法)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

【活動一】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

二、解題背景

1、“説”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以前學過的《捕蛇者説》《愛蓮説》《馬説》等都屬於這類文體。“説”古文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的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2、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故世人又稱“韓文公”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活動二】學生蒐集整理相關背景知識。

三、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讀字音。注意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讀音。

2、讀節奏。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因為節奏是以意義為單位來劃分的。

3、讀語氣。請同學們藉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

【活動三】

1、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

2、學生借課文註釋翻譯文章,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

3、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

四、研讀第一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古之學者( )必有師,師者,所以( )傳道受( )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 )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聞( )道也固( )先乎( )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後生於吾乎?是故( ),無( )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為什麼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從師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從師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活動四】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五、研讀第二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嗟乎!師道( )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 )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 )聖人也亦遠矣,而( )恥( )學於師。是故( )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於( )其身( )也,則恥師焉,惑( )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師焉,或不( )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 )樂師百工( )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云者( ),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3、思考探索

1、此段分論點是什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2、作者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明確:

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

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對其身,恥學於師。

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活動五】

1、播放課文朗讀一、二段,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

2、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八、板書設計

第二教時

一、複習檢查

1、抽查2—3位同學的一、二節的背誦。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二、研讀第三、四段,歸納文言要點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之後,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 ),學於餘。餘嘉( )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 )之。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①第三段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本段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②作者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舉例論證

③第四段交待寫作緣由,但仍隱含着作者的觀點,那些句子可以表現作者觀點?

明確:分論點:不拘於時能行古道

【活動一】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三、積累文言詞語一詞多義

①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擇師而教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句讀之不知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輟耕之壟上

②其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其皆出於此乎

其可怪也歟

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現象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而恥學於師

國小而大遺

位卑則足羞

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

④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不拘於時,學於餘。

【活動二】

同學們利用工具書進行歸納整理。

四、探討研究:

探究1:韓愈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當今的士大夫之族,不願意向老師學習,以向老師學習為恥,使得他們自己變得愚昧,不明智,甚至才能都比不上一般的人,即文章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文章對他們有諷刺和批判的意味;二、寫這篇文章送給少年李蟠,因為他喜歡學習古文,精通古文,而且能夠向老師虛心請教,所以寫這篇文章來鼓勵他繼續學習古文,即文章説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易經傳皆通習之,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其實韓愈也是藉此提倡當今的學者要向李蟠學習。

探究2:韓愈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現實意義,從中可看出他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韓愈寫作本文是提倡學者要向老師學習,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從中可以見到韓愈有一種不顧流俗,獨抒己見的非凡勇氣和鬥爭精神。

探究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主要用了三組正反對比論證:1、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對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2、對其子與對其身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於其身,恥學於師。3、百工之人與士大夫對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不傳也久也,欲人之無惑也難也!從反面批判現象中闡明瞭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活動三】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擇一個重大的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問題來探究,要求提出明確的問題,並且小組的同學要一起通過辯論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推薦一名同學向老師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

1、提高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

2、鍛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教師總結:聯繫時代背景,突破重點和難點,通過對課文的總結,來昇華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能力。

五、延伸拓展

1、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結合《勸學》《師説》的內容來分析一下?

2、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麼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麼?

【活動五】

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交流分享學習收穫。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本文從老師的作用、選擇老師的標準、師生之間的關係、師道不傳的現象、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論證方法等方面來闡述了“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中心突出,論證有力,是我們學習議論文的典範之作。

七、佈置作業

《師説》教學設計 篇14

自讀要求

1.正確理解本文思想觀點。

2.體會並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背誦全文。

學習側重點

1.本文思想觀點。

2.正反對比的論證。

自讀程序

1.從註釋①中畫出以下內容:

①韓愈簡介

韓愈,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國子監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本文內容

2.根據下列步驟閲讀文章。

誦讀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人為什麼要從師?

a學者必有師;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作者認為從師的標準是什麼?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誦讀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段對“古之聖人”“從師”與“今之眾人”“恥師”相對比後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聖益聖,愚益愚。”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皆出自於此乎?”)②接着,本段中“今之眾人”在從師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實,這是怎樣的一個事實?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③本段中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分別怎樣做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之,曰:‘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這樣的做法帶來怎樣的結局?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通過以上三組對比,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用自己的話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話: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於從師是錯誤的,愚蠢的。注:大意對即可。原文:“學者必有師。”)

聯繫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舉出備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證明怎樣的觀點?

“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分析了觀點後,誦讀第三自然段。文章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由,但仍隱含着作者的觀點,哪些句子可以表現作者觀點?

(“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綜觀全文,觀點很清楚了:“學者必有師”。3.背誦線索提示。

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聖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寫作緣由。

4.思想內容

作者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他説,“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韓愈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是也不起的進步。

關於從師學習的途徑,也就是擇師的標準,韓愈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並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思想閃耀着民主、進步的光芒,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師道觀念。

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發展的餘地。5.論證結構

本文的觀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並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第一段,從正面闡發中提出觀點,為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確立理論根據。

第二段,正反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第三段,以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觀點。

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由,讚揚李蟠時又強調了他的觀點。

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透徹,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説服力。

6.關於“説”。

“説”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本文闡述的是作者對從師問題的看法。

7.關於唐代“古文運動”及《師説》在該運動中的地位。本單元提要中有這樣的表述:“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意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成就卓著,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韓愈的《師説》就是‘古文’的代表作。”

《師説》怎樣體現了“古文”運動的理論主張?唐“古文運動”倡導:

①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師説》將“學者有師”、“尊師”、“重道”的思想通過第一段的正面闡述、第二段正反對比論證、第三段的例證得以系統而嚴密的闡發,是文(形式)道(內容)統一的典範。

②作家人面對現實,表見解、抒真情。《師説》針對當時恥於從師的社會惡習,進行了大膽的挑戰,提出了進步的師道見解。

因此,《師説》是唐“古文”的代表作。

標籤: 師説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omv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