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説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吆喝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衚衕小巷經常可以聽到小販們的各種吆喝聲。今天,我們跟着蕭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閲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到的吆喝聲有哪些?介紹吆喝聲時按照什麼順序?

研讀賞析

提問:

1、文中介紹了多種吆喝,哪個片段你最喜歡?為什麼?請找出來細細品讀。

2、作者多老北京街頭的吆喝聲懷着怎樣的.情感?

(讓學生深入文本,反覆朗讀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整節課的重要點所在。)

3、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你來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複多樣的吆喝聲的?

(2)為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3)為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閲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敍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設計與評課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環節,一個在課前,一個在課後;一個是準備,一個是回顧。中心都是圍繞着上課展開的。

一、關於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就是在上課之前,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等綜合方案,也就是上課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考慮問題越周到,課堂實施就越有效。那麼如何進行課前準備呢?

1、熟悉教材。當你着手準備選用某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時,你必須要對這篇課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讀”。

一讀寫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過文章呈現在你的眼前,你在讀文的時候,不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寫了什麼,你還要明白他是怎樣寫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寫?你不僅要讀懂字面上的東西,你更要想辦法讀出文字背後的內容,這就需要你反覆閲讀,要逐字逐句地讀,要邊讀邊問。

如一年級課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治病,三次説了同樣的話:“你能幫我治病嗎?”你在閲讀時對這種反覆出現的句式不妨問問自己:棉花姑娘在請三個朋友幫忙的時候她的想法會有什麼變化嗎?

還比如《草船借箭》一課中多次出現諸葛亮與人交談的情節,但只有一處寫的是“諸葛亮笑着説”,其他十處都是“諸葛亮説”,對這種突然發生變化的地方,你也應該問問自己:諸葛亮這時候為什麼笑着説?他笑什麼呢?

還有如四年級《看不見的愛》,文中的母親面對我的不解,她説:“別的孩子都這麼玩兒。”在這看似明白無疑之處,其實藴涵着很多很多的東西:別的孩子怎麼玩?正常孩子的玩與盲童的玩肯定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位母親不會不知道,那麼當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打彈弓時,她會想些什麼呢?這樣一追問,你對這位母親的做法或許不會僅僅停留在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這樣膚淺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斷自問、自悟的過程中,你會讀透課文,讀懂作者。

二讀編寫者。國小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國小生通過語文學習,要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像拼音、識字、查字典、寫話等語文知識、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現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選文之中。因此編輯在挑選文章、在給文章編排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時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課文,孤立地來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冊教材中去,最起碼是一個單元中去考慮,想想編者為什麼把此文編入這一單元?它與前後文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區別?

三讀學習者。學生是你實施教學的對象,作為決策者的教師,你必須瞭解你的學生,你要知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什麼困難,他們已有哪些知識儲備等等。

你在讀作者、讀編者、讀學者的過程中,你也就讀出了你自己。

2、確定目標。根據教材的特點、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從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確定你的教學目標,明白你要教什麼。國小語文知識千頭萬緒,從教材呈現的方式來看是螺旋遞進的,又是交叉進行的。從學習過程來看,一般是非線性的。在紛繁的內容中,你要重點明確,抓住主要任務。記住前人説過的話:文章無非是個例子;我們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現在你只是藉助了教材這個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學任務。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美,成語連成串,排比、比喻連成段;段落結構相似,語言表述相仿,這些與本單元的其它幾篇介紹各地美景的課文有所不同。藉助本文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向教材學習規範的語言表達。為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把主要目標確定為:通過反覆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並積累描寫山水的詞語、句子;用對比、舉例的方法把一個意思寫具體。

3、選用方法。這一步主要是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圍繞教學目標你要設計教學思路,選用教學方法。教學中每一環節的安排、每一個問題的提出、甚至是請哪個學生來回答,你都要儘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實現你的教學任務服務的。

也許你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得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個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方法無所謂好壞,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學生的成長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紹桂林山水的錄象;你也可以現身説法,把你旅遊途中的所見栩栩如生地進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可行,那麼你在選用的時候就要考慮教學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的付出,還要看學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讓部分學生得益,那麼你以犧牲其他學生的利益為代價,顯然是不經濟的。比如小組討論,由於話題不夠集中,學生分工不夠明確,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後來有學生彙報,但彙報的內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這樣,那麼損失的不只是你的幾分鐘,而是全班學生每人的幾分鐘!這個成本就太高。

再有,環節的安排也不可小視,哪個先講,哪個慢做也有講究。課堂好比是一首樂曲,它有節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過程的推進中要有自然的銜接、要有前進的助力、要有結束的`餘韻。

總之,要設計好一節課是很不容易的,你不僅要熟知你的學生,更要有對教材的獨特感悟,對教學方法的瞭然於心。

二、關於評課的反思

評課,也就是教學評議,它是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過程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經常開展評課活動,可以共同研討,互相學習;可以發現不足,推廣經驗;可以明確方向,提高認識。因此,評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麼怎樣評課呢?

1、評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正確。首先教師所教的是“語文”的內容。語文課教“語文”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語文課,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演一演,孩子們很投入,他們分角色、排練、評獎;有時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一畫,在畫的同時老師還不時地予以指點,最後不忘讓學生評一評:誰畫得最好。這些活動,學生也在積極參加,教師也有指導,但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內容其實跟語文關係不大,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

其次,教師所教的內容切合學生的實際,並與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內容看似“語文”的,但意義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查文後生字表中的生字,並記下在字典中的頁碼。查字典的過程既不是為了認讀生字,也不是為了瞭解字意,而是要讓學生記下頁碼。顯然,查字典的真正意義被記頁碼給沖淡了。

“21世紀的語文教育,應該打好兩個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國小語文課就是要幫學生打好這兩個基礎,教學生有用的“語文”內容。

(2)教學內容集中。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總是覺得這樣放不下,那樣丟不開,什麼東西都想教,結果一節課上下來,似乎教了很多,但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俗話説: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節課短短的幾十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什麼都解決,教學內容要相對集中。所謂集中,就是要把一堂課的主要任務重點呈現出來,而其它內容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完成主要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些。

2、評教學方法。

(1)過程自然。教學內容在展開的過程中有鋪墊,有銜接,前後照應,層層深入。節奏快慢相宜,該慢的地方決不吝惜時間,該快的時候決不留戀片刻。整個過程完整,無論是“順序型”、“變序型”還是“情景型”,都要進得去出得來。一節好課就像是一首樂曲,一篇美文,既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要讓人回味無窮。

(2)方法適當。語文教學方法多樣,有人喜歡串講,有人喜歡討論,串講有串講的優勢,討論有討論的長處,關鍵是看方法的選用恰當與否。方法是為內容服務的,離開了內容一切所謂的方法都不復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同樣是朗讀,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個別讀、引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但在不同的場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評課前要對教師所選用的方法進行分析,想想他為什麼用這個辦法?如果換一種方法效果會怎樣?為什麼?由此判斷這種方法是否為實現教學內容服務,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

3、評學生參與。

(1)學生情緒。國小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很情緒化的,他們的喜怒往往就寫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一節好的語文課,學生的表情是專注的,是好奇的,是生動的,而不是散漫的、麻木的、雜亂無章的……

(2)學生表現。看學生髮言的態度是否大方,參與活動的面有多廣;聽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朗讀是否悦耳;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

4、注意事項。

(1)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教師為上好一節課都是經過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的,但由於教師個體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課的效果也千差萬別。評課時要客觀對待,不要一好百好,也不要一棍子打翻在地。對教學中的亮點,要加以肯定;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或希望,決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的頭上。

(2)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儘管評課可以從多方面進行,但並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評課時抓住教學中主要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或是需要研究的重點進行剖析,要有理有據,不要泛泛而談。當然,也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逐行掃描”,進行解剖式的評點,這就需要抓住細節,分析透徹,但最好還是要有一個很明確的重點。

總之,不同的人對課堂教學有不同的解讀,要想真正評好課,就必須不斷學習,從理論的高度去剖析課堂,從課堂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給被評者以啟發,給被聽者以啟迪。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偉,激發探索大自然的熱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訓練説話能力。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潮來之時”部分,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

教學準備:

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引出新課:

1、導入:我們的家鄉在下沙,作為一名下沙人,如果一個來下沙蔘觀旅遊的遊客要你介紹下沙,你會怎麼來介紹,我們都知道有下沙開發區,那麼還有嗎?(錢塘江大潮)

你們看到過錢塘江大潮麼?(有些有,有些沒有)

2)播放錄象。(創設情境,想象我們已經隨着觀潮的'人羣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們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遲遲不肯來,同學麼着急麼?)

3、過渡:看完之後,請你來談談感受?(真壯觀;真雄偉;真有氣勢;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學習“潮來之時”部分:

1、我們小作者把這麼雄偉壯觀的景象用他優美的語言記錄了下來,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2,3自然段。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覺得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把它讀好,待會讀給同學們聽。

2、學生自由朗讀。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課件演示“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什麼變化。(課件演示,鼎沸→人聲鼎沸)過了一會兒…一條白線…沸騰起來。(藉助圖片理解“一條白線”。)那條白線……橫貫江面。(課件演示理解“橫貫江面”。指導朗讀)再近些……白色城牆。(通過對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讀。)浪潮越來越近……飛奔而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ABC。老師A句,小組讀B句,全班讀C句。自由讀、師範讀、個別賽讀、齊讀)那聲音……顫動起來。(課件演示,比較詞語,潮遠,聲大而悶,潮近,聲巨而烈。指導朗讀)小組賽讀。(小組選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開展比賽)

3、理清寫作順序,是怎樣把這些語句連起來。(邊演示邊練習説話)

4、根據提示,創設情景,練習説話。(課件出示(圖片):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看看作者一條白線白色城牆千萬匹戰馬)

5、小結:閉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認識的錢塘江,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聲音氣勢)

三觀看錄像,激發情感

1、觀看錄象,,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請同學們動手寫幾句想對錢塘江大潮説的話)

2、激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現在錢塘江大潮還沒有被科學家利用,等你們長大後可以去研究)

3、課外延伸:介紹書籍,網站,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質,學習這種品質。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並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一、激趣定標

1、展示學習目標

2、默讀課文,從哪些具體事例中還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熱愛祖國。

3、生默讀課文。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1、互動(一)小組合作,體會遊子之情

⑴教念古詩,悲傷落淚。

理解古詩的含義。

“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籲出一口氣,説:‘鶯兒,你小呢,不懂!’”

為什麼外祖父説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裏年幼的作者不懂什麼?

⑵無法回國,失聲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

這句話把外公比作什麼?

外祖父和小孩子應該説在年齡上相差甚遠,作者為什麼作這樣的比喻,你體會到了什麼?()

⑶送別親人,思歸難歸。

“赤道吹來的風撩亂……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僅僅是因為風撩亂了老人的頭髮嗎?()

當你讀到這句,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互動(二)回顧整體,暢談收穫

⑴(指課題)什麼叫“魂”?本文以“梅花魂”為題想告訴讀者什麼呢?

⑵、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⑶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達標測評

我來闖關:

1、黃金搭檔:

()的梅花()的春天()的氣節()的`淚珠

()的故鄉()地坐下()地颳去()地擺開

2、擇優錄用。在括號中選擇合適的詞語畫上“_”

(1)、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敗衰老衰退)了許多。

(2)、由於每天對着電腦工作,我的視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裏長滿了草,呈現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這點兒打擊都經受不起。

3、梅花有什麼秉性?寫一寫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5

一、分析對話,理解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之後,重點引導學生對文中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進行細讀分析,理解這些話的含義,讀懂文本。多媒體課件演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畫面。

師: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活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

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出小男孩的話)灰雀又是怎麼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説話時的心理活動)小男孩為什麼把灰雀放回來了呢?(引出列寧自言自語的`話)想象一下列寧在説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一種什麼情感?(引導學生真切體會列寧對鳥的“真愛”。)

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

教師導讀,學生分角色進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人物心理。

師:鳥兒不見了,列寧着急地問——(生1讀列寧的話“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師:小男孩吞吞吐吐地説——(生2接讀小男孩的話“沒看見,我沒看見。”)

師:可憐的小生命究竟怎樣了,列寧擔心地説——(生l讀列寧的話“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師:列寧的愛鳥情觸動了孩子的心。面對孩子的沉默,列寧自言自語地説——(生1讀列寧自言自語的話“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師:列寧的愛鳥情打動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寧,再也忍不住了。説——

(生2讀小男孩的話“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師:真像孩子説的那樣嗎?列寧又關心地問——(生l讀“會飛回來?”)

師:列寧的愛鳥情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他堅定地説——(生2讀“一定會飛回來∽以上情景對話,教師可進行朗讀指導,多叫幾組同學表演讀。

三、研讀對話。深化感悟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是怎樣一步一步教育小男孩知錯就改的,這一育人過程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教學時抓住對話,引導學生精讀研讀,進行深人探究,順利突破這一難點,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就會得到進一步深化。

師:列寧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為什麼不直接説穿呢?他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讓小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呢?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再讀課文中人物對話部分,進行研讀探究和集體討論,體會列寧的育人過程和對小男孩的關心愛護。)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藉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藉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摘星星》。(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

2、讀了課題,你能提什麼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有不明白的問題請教同學和老師。

2、回答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3、標出自然段。

三、閲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第一自然段,學習“未”、“賞”兩個生字。

未(未來)指名説一説記憶“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橫,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賞(欣賞)(觀賞)(獎賞)翹舌音,注意正音。聯繫課文理解“觀花賞月”的含義。

2、這春天的夜晚是什麼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認識“嘿”字。

朗讀課文。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和“幽幽的”幾個詞的含義,表現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

藉助教師所畫的簡筆畫,用多種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3、過渡: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媽媽和未未説了些什麼呢?

讀媽媽和未未的對話,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問話和未未對星星讚美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對話。

4、過渡:未未和咱們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星星。於是,媽媽提出要和他比賽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麼高,離我們那麼遠,怎樣才能摘到呢?

5、自讀第七自然段,看看媽媽用什麼方法摘到了星星?

認識“碗"、“端”兩個生字。

碗(飯碗)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空。

端(端水)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説説媽媽摘星星的方法。

6、回讀課文1——7自然段。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讀字卡:

嘿端未碗賞

2、讀詞卡:

未來欣賞賞月賞光飯碗端正端莊端午節

3、指導書寫:

碗:左窄右寬,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

段:左窄右寬。

賞:上下結構,要寫得緊湊些,避免過長。

未:獨體字,筆畫寫得舒展些。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7

1、 草原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學習時間: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回憶曾經學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説説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説説怎麼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説説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麼樣的?從哪裏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後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説説“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説説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2、領會詩的規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並會背誦。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對於詩歌的感受力和鑑賞力,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提高對詩歌的鑑賞力。

教學準備:

1、有關三峽景色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懼有關李白的資料。

3、準備生字卡片。

4、適合詩歌朗誦的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察誘情。由情入文,老師利用音像資料或掛圖將三峽美景展現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景時產生讚歎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看到就是我國的”三峽“,這裏的景色美不美,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我國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李也到過三峽,當時他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輕鬆而愉快,在這樣的情緒中他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你們想學一學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早發白帝城》。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輕聲朗誦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看書下注間,通過上下文猜字,藉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決。

2、正音,指名讀古詩,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讀法。發,朝,還,重。

3、互檢,讀給同桌聽一聽。

(二)識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找出來帶大家讀一讀並組詞。

2、遊戲鞏固。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一讀“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讀我找。

(三)寫字

1、觀察。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對學生認為的難寫的字進行範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有條件的還可採用大範圍評價,如全班評。

(四)練習

1、讀讀我們寫過的字。

2、這些詞語應該怎樣讀,試着講一講它們什麼時候怎麼讀。

重量重複重要重疊

歸還還是還有還原

出發發現理髮發明

“重“在形容詞前讀重,表重複讀重,還在副詞時讀還,作動詞用讀還,發在名詞中讀發,在動詞中讀發(學生可從詞的角度式意思來認識,不必講解語法知識,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理解,讓學生説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早發白帝城》,誰能把它讀一讀,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一)解題

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早上從白帝城城出發)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城東邊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二)交流

1、自讀。自讀全詩,畫了不理解的句子,詞語,藉助工具書解決。

2、合作學習。

(1)組內彙報自學的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3、彙報交流,以最的形式彙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麼叫“還”,江陵那麼遠怎麼説“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老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4、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試着説一説。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着和你身邊的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4)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

5、背誦

(1)老師發現這首詩同學們已經讀得很好很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已經背下來了,是不是?那就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2)你們背得很好,老師也想背一背,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背,好嗎?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江南第一樓。

2、賞析課文,體會江南第一樓的壯觀雄偉。

3、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4、通過賞讀課文,領悟作者對岳陽樓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人們為什麼稱岳陽樓為江南第一樓。

2、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岳陽樓的`壯美氣勢和悠久歷史,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質疑瞭解課題。

三、預習反饋。

我能讀。

我知道。

四、欣賞課文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五、引導學生賞析全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指名讀第6自然段:讀後你又知道了什麼?它與第一自然段是什麼關係?

3、小組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浩瀚的洞庭,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動人的傳説。

4、與對子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

5、引導學生展示喜歡的語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説説人們為什麼把“岳陽樓”稱為“江南第一樓”?

六、當堂檢測。

1、填一填,讀一讀。

2、説一説。

七、總結課堂。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0

評課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還是專家引領的重要陣地。評課既要反對只講好話,相互奉承,也要反對只説缺點,相互詆譭。評課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授課人共同進步。

評課前要充分準備,理清思路,抓住要點。切忌面面俱到、輕重不分、條理不清。重點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進意見。

(一)教學目標設定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

1、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是指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設定單一的知識能力目標,還應在感情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設計明確的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一節課下來,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是評價這節課效果的重要指標。

(二)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的整合,即我們通常説的教材處理。但教學資源整合較之教材處理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對教材、教學輔助材料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把尺子。評課時要從教師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取捨、整合等方面進行分析,特別是教學內容的前後銜接、教學重難點的準確把握、教學資源的'合理取捨、學生現有經驗的有效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是評價一節課成敗得失的重要依據。

(三)教學程序展開

教學過程的評價要點,既要看教學過程的預設,還要關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調整、應變、生成與發展。

1、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是否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二看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獨創性,能否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五看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根據教學實際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和發揮。

2、教學結構

課堂結構主要指教學環節或步驟。教學指導思想的科學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是評價教學結構的主要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是否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問題為核心”。

教學環節是否完整?以講授新課為例,通常應有複習鞏固、新課導入、教師啟發、師生互動、學生思考、教學小節、課堂訓練(練習)等環節。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應十分注重給學生的參與、思考、討論、練習安排較多的時間。如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整節課教師的講授控制在10-15分鐘,學生的自學、自悟、討論時間安排15—20分鐘,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安排5—10分鐘。也有學校規定,課堂練習必須完成課本上的所有習題,並完成配套教輔上的部分練習。

同時,還要觀察和評價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難點,是否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是否有效的前後轉換與連接,是否根據課堂突發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時間與環節等。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條件和手段校際差異大。因此,評價教學方法與手段應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的適切性。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即使同一節課,也要根結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探索階段總會有許多瑕疵和不足,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嘗試,評課人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而不要囿於慣性思維橫加指責。

4、教學手段與工具的運用。既要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與手段,同時也要肯定不具備條件的教師使用傳統的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技術。要客服片面強調使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傾向,不能“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為裝潢門面而濫用。教學條件和工具的運用,關鍵要看是否適時、適當、有效。

(五)教師基本功

“台上10分鐘,台下10年功”。課堂教學的好壞,歸根結底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評課,要透過教學過程,看到授課人內在的教學基本功。

1、板書:一是看板書設計的合理性,是否言簡意賅,條理清晰,畫龍點睛;二是看板書字跡,是否工整美觀,特別是國小語文教師,更要強調書寫的規範、美觀;三是看簡筆畫,是否具備必要的簡筆畫技能。

2、教態: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態的基本要求。對教態的較高要求,教師還應該儀態優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語言:準確清晰、精當簡練、語調適宜、快慢適度,是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課堂教學效率,即單位時間取得績效,達成同樣的教學目標,使用的時間越少越好、學生學得越輕鬆越好、學習過程越快樂越好、學習負擔越輕越好。

二是看目標達成度,主要看是否實現既定教學目標。這裏要強調多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不僅看學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哪些能力,還要看學生在思想教育、情感體驗、實際操作等方面收穫。

三是看學生受益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收益狀態,從不單要看優秀學生的發展,還要看中等生和學困生的進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各上層樓。

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可結合聽課時當堂測試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確保評課有理有據、客觀公正。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1

課前透視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國小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閲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覆閲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者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閲讀課文,以讀促思, 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説句子。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課件或掛圖,錄音機及錄有鳥叫聲的磁帶。

2、收集鳥的圖片和有關鳥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會寫些什麼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啟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瞭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為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對話平台

一 自讀

1、師:你們想知道“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後“我會認”裏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誰讀得準確。

2、組內練習讀課文,認生字。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國小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閲讀基礎。)

二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並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麼是口字旁,“獵”為什麼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覆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朗讀

1、自讀課文,同時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

2、引導學生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自讀、教師示範讀、同桌互讀等)體會課文內容。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閲讀中你明白了什麼?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對話內容較多是本課的一個特點,對話內容又是人物心理活動的'流露。所以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四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並、喜、重、羣”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引導學生髮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導入

1、出示“我會讀”的內容,指讀詞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指讀課文,讓學生説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穫。

(通過複習,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為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提問

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

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後的“我”會怎樣?

(疑問是通向真理的鑰匙,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二讀議

1、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體會“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含義。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駛、好夢成真、阻隔、邀請”這些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早上你是怎麼來學校的?生彙報。

師:那麼你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出門時乘坐了什麼交通工具嗎?生彙報。

哦,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對了,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們遠行靠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遠行靠什麼》。

2、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聽人類交通工具發展史呢?

二、播放課件,聽課文的錄音

三、讀課文

聽了這篇文章後,你都聽懂了什麼?(生彙報)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呢?

四、默讀課文

可以默讀課文,也可以大聲自由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將自己不認識的或不熟悉的詞做上記號,多讀幾遍,並且用心記一記。生彙報字詞的學習情況。可以講識字方法,也可以給生字組詞。

五、再讀課文

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六、作業

1、把你認為重要的詞語抄寫兩遍。

2、課下蒐集有關交通工具發展史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邊聽錄音,一邊觀看圖片。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遠行靠什麼》這篇文章。這節課我們接着來學習。你們想不想聽聽別人朗讀這篇課文?好吧,那就認真聽!請同學們告訴我,我們在聽朗讀時該注意些什麼。

2、播放光盤上的錄音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二、結合錄音朗讀的內容,對照課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師:這錄音上的朗讀讀得這麼好,你們知道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聽嗎?(引導學生讀課文要正確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讀。)還等什麼!趕快拿起你的書,大聲地讀吧!不過,老師這裏有一個任務,就是用筆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畫上橫線。記住,一定是先讀完一遍,再劃。

2、生彙報表示時間的詞語,師板書,畫出表格。

3、師:哦,同學們看這是一張不完整的表格,你們願不願意幫老師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組合作,將表格填完整,師及時板書。

5、一邊輪流派小組代表彙報,一邊引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夢成真”這幾個詞語的教學。

①火車滿載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馳,輪船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軍艦在大海上巡邏,快艇疾駛而過。

③千百年來,人們幻想着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飛機使人好夢成真,人們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飛到世界各地。

6、齊讀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讀懂了什麼?人們還會發明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三、小結並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麼?

1、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麼?

2、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發展史,從課文中我們知道正是因為科學家們的努力探索,所以我們人類才會走得越來越遠,希望同學們從國小科學,愛科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四、作業(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一堂課的學習多麼緊張啊!那我們來做個識字遊戲,怎麼樣?

播放教學光盤上的課件,玩識字拼圖的遊戲。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2、瞭解課文內容,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全班認讀詞語卡片。

2、開火車個別認讀。

3、師問:孩子們,喜歡青蛙嗎?今天我們一起學一則關於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標出自然段。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再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天有多大?)

三、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1、師:青蛙和小鳥是怎麼爭論的?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看看吧!請同學們三人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7自然段。學習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小鳥和青蛙説的話;找出小鳥和小青蛙的三次對話,想想它們為什麼對天的看法不一樣?

2、教師先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然後和學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對話。

第一次對話:⑴指名讀第一次對話。⑵交流讀懂了什麼。⑶指導孩子讀出小鳥又渴又累的語氣,可加上適當的動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對話:

⑴自讀第二次對話,畫出青蛙小鳥各自的觀點。

⑵理解“大話”,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説過大話嗎?

⑶實驗:用課本裹成圓柱形看天花板,並交流發現了什麼?

⑷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用“無邊無際”説話。

⑸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邊讀邊評價指導。

第三次對話:

⑴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

⑵用“一……就……”説話。

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次對話。

四、教師小結

1、師:從同學們説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它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學幫老師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啊!

五、拓展學習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能説説“坐井觀天”的含義嗎?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2、你覺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嗎?想一想。

3、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呢?

板書設計

20寓言兩則之《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麼大目光短淺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學生通過讀課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裏看天。可是,“坐井觀天”是個成語,它有一定的寓意,而體會它的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還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這則成語的寓意,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説,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於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3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讓他們通過朗讀來感悟這一成語的寓意。剛開始,大部分學生聲音很小,而且讀不出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爭論的語氣。後來,我在旁引導,並鼓勵他們。為了更進一步體會“坐井觀天”的寓意,我讓學生親自動手看一看,這使學生情緒高漲,因為他們嚐到了動手的樂趣,學習的樂趣。由於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的平台,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説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的。此時,教師再適時引導:書卷起來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樣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事物呢?學生便從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語的寓意: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後我又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的體會。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突破。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注意積累,賞析好詞好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和想像,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每當春姑娘到來的時候,她的使者--燕子(板書課題)就會從南方趕來,你見過嗎?在你的眼中,燕子像什麼呢?

2、我們再來看一看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聽了課文之後,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什麼?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東西?請讀課文。

2、自讀課文。

3、小組合作學習。

展示自讀要求:

(1)讀課文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每個生字;

(2)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然後小組討論,説説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用;

(3)組員輪讀課文(每人一節),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成員聽。讀後其他組員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4、檢查小組合作學習情況。

三、小組研讀

1、這是一篇經典散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個方面。

(1)展示:外形美春之美飛行美歇息美

(2)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2、展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四,彙報交流

(一)彙報交流“外形關”

1、研究外形美的小組彙報。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

(2)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成員評價。

2、練習。

展示:一身()的羽毛,一對()翅膀,加上()的尾巴,湊成了()的小燕子。

(二)彙報交流“春之關”

1、研究“春之美”的小組彙報。

(1)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2)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3)最後一句寫小燕子對錶現“春之美”有什麼作用?

(4)這一節的四句話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5)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6)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組成員評價。

2、練習。

展示:這一節描寫了……等景物來表現春天……的特點。

(三)彙報交流“飛行美”

1、研究“飛行美”的小組彙報。

(1)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2)你們認為這一節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本節。學生、老師共同評價。

2、練習。

展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裏(),唧唧地叫着,有的(),()飛到了();有的(),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紋()盪漾開去。

(四)彙報交流“歇息關”

1、研究“歇息美”的小組彙報。

(1)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評價。

2、練習。

説話: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請你把歌詞寫出來。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閲讀興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願望,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瞭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瞭解周總理和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難點: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學習活動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你知道傣族嗎?它有什麼風俗呢?

(板書:潑水節)

1961年,周總理來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潑水節。

(板書:難忘的)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歡度潑水節的場面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學會的和會認的字,用圓圈和橫線標出來,藉助拼音讀幾遍。

3、小組合作練讀生字。

4、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

5、同桌之間合作讀文。

(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方式,如輪讀,齊讀等)

三、精讀課文

1、自讀自悟,學習1、2自然段:

⑴自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

⑵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弄清潑水節的時間以及傣族人民為什麼特別高興。

⑶指導讀好人們高興的心情。

2、導讀第3自然段:

⑴指名讀,思考:人們是怎麼歡迎周總理的?

⑵從這些歡迎的場面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趕來”“四面八方”“撒滿”“一條條”“一串串”“歡呼”等詞句中體會人們對總理的歡迎及熱愛)

⑶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迎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3、導讀4、5自然段:

⑴設疑:

周總理是怎麼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

⑵小組合作學習4、5段:

劃出有關句子,相互讀一讀,説一説。

⑶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相機理解“祝福”一詞,想一想,總理和傣族人民會互相祝福什麼呢?

⑷交際互動:

師演總理,生當人民,互相祝福。

⑸引導學生設疑討論:

姑娘和小夥為什麼會流下幸福的熱淚?

指導朗讀“有什麼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的呢”。

⑹你們想看看總理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盛況嗎?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

指導朗讀:讓我們把人們的歡樂心情給讀出來吧!自由練讀4、5、6自然段,再選擇喜歡的部分讀給同學們聽聽。

4、導讀7、8自然段:

師述:在這一天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樣,他們潑啊、灑呀!他們笑哇跳哇!這是多麼開心、多麼幸福、多麼難忘的時刻呀!讓我們也一起記住1961年這難忘的潑水節吧!齊讀7、8自然段。

四、擴展昇華

1、課後查資料,瞭解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小組內交流。

2、收集周總理的故事,讀一讀。

標籤: 語文 教學 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p5g7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