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1篇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登泰山記》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1篇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

一、 設計目的:

1、 培養學生的現代生活意識。

2、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縮短學生與古代文學作品之間的距離。

二、 教學思路

依照課文,重組教學內容。請學生以導遊的身份,向遊客介紹泰山,為遊客設計登山線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紹重點景觀

三、 教學過程

(一) 導語激趣:

我們都有過旅行的經歷,山光水色,美不勝收,可我們常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風物,豐富燦爛,可我們又有“身在寶山不識寶”之憾。這時,我們便想到了導遊。導遊,能帶領我們探幽發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導我們尋根問祖,得文化之精髓。導遊之功在於“導”,閲讀《登泰山記》,請你也當一回導遊,帶領我們去領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廣告激興

根據課文第一段內容,參考有關資料,寫一段介紹泰山的文字,為泰山作廣告,激起遊客的興趣。

示例(多媒體課件顯示):

泰山,古稱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峯玉皇頂,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條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東流去的'濟水。南北水域的分界處有春秋戰國時齊國所築的長城遺址。泰山的最高處是日觀峯。

泰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歷來有“五嶽獨尊”之譽。泰山自然景觀獨步天下,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玉帶、雲海玉盤被稱為泰山四絕。泰山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把它當作江山永固的象徵;泰山受到歷代文人的禮讚,山上留有上千處題詠刻石,泰山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庫。

杜甫有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山泰山極頂,能識盡泰山真面目,無限風光盡眼收。

(三)設計線路

根據課文第二段內容,讓遊客從南面登山,設計好登山線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嶺——西谷——山巔(全程四十五里)

2、東谷登山:

泰安城——東谷——天門

(四)安排遊程

根據課文內容,為遊客安排好冬季二日遊。

第一天:從泰安城出發,登山至南天門,觀賞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頂。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觀亭看泰山日出,上午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下午返程途中觀道中石刻及泰山鬆。

(五)重點景觀介紹

根據課文內容,向遊客介紹泰山的重點景觀。要求解説得詩情畫意,讓遊客陶醉,讓遊客留連忘返。

1、 蒼山負雪圖(泰山夕照圖)

姚鼐描述: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的語言描述這種奇觀。

參考文字(多媒體課件顯示):

登上山頂,極目遠望,羣山揹負着白雪,蒼茫聖潔;虯枝上掛滿了銀條,粉粧玉砌。山的連綿增添了雪的氣勢,雪的潔白增添了山的明淨。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給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羣峯,給白雪覆上了一層淡紅的輕紗。紅粧素裹,分處妖嬈。半山的雲霧絲絲縷縷,纏繞山間,像粉粧女子輕歌曼舞。山水雪霧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織,形成一幅壯麗優美的山水畫。

2、 泰山日出圖

姚鼐描述: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語言描述日出奇觀。

參考文字(多媒體課件顯示):

冬日清晨,天色剛泛出魚肚白。一行人便攙扶着登上日觀峯,腳下雲霧漫漫,耳畔松濤陣陣,坐在日觀亭上,有騰雲駕霧之感。遠方的山巒在霧氣中隱現,似海市蜃樓,近處的山峯在雲濤中出沒,似博戲爭賭。注目東方,海天之間浮出一條綵線,頃刻時,綵線擴大了它的範圍,變為絢麗的綵帶,綵帶慢慢擴大為紅色的海洋,紅光洶湧着,搖盪着。太陽像是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從海中升起。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便發出令人目眩的光亮,雲彩被染紅了,雪峯被染紅了,日觀峯上的遊人也沐浴在紅色的朝陽中。

(六)送客(作業):

而今,崇尚文明旅遊,“除了你的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憶,什麼也不要帶走”,作別泰山,留下什麼樣的回憶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記》,泰山的美麗風光,泰山的燦爛文化,就會長留你的心中。

四、 創意説明

1、 優化教材

古文教學最忌串講,事無鉅細,重點常被淹沒。採用導遊的方式處理教材,既能突出重點,又脈落分明。比如,讓學生為泰山作廣告,實際上是讓學生疏通第一段課文,同時讓學生多方向獲取資料,培養自學能力。課文第二段內容比較繁瑣,而讓學生設計出登山線路,牽一線而帶全段,並完成了課後相關練習。介紹重點景觀,實際上是學習課文的二三兩段,這是全文的精華所在。

2、 角色扮演

學習心理學中有一條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讓學生模仿別人的角色來行事。實驗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氣越大,改變態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學習成效越高。學生坐在課堂上,他們已經厭倦了旁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當一回導遊,將艱深的古文學習與鮮活的導遊工作結合起來,既能讓學習在一種輕鬆形象的情境下進行,又能增添他們新的生活體驗。

3、讀寫聯袂

為泰山作廣告,用現代散文語言介紹泰山景觀等,就不是簡單的古文翻譯,而要調動文學描寫的手法,才能介紹得詩情畫意。讀了一篇古文,也寫活了幾處景物。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登泰山記》是語文必修上第七單元的一篇古文,本文屬於古代山水遊記類散文,在寫景的同時,表達出作者對人生、世事的感悟。學習本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言閲讀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

3、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思維發展與提升: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自主合作探究,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會課文景、情交融的特點,反覆朗讀,整體理解,瞭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瞭解其積極意義。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1、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

2、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3、結合本文寫景狀物的寫法,進行藝術審美,從而能夠知識遷移。

本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過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能閲讀淺顯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詞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學生要在課前預習中反覆誦讀,提高文言閲讀能力。

《登泰山記》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杜甫的《望嶽》引出姚鼐的《登泰山記》。

二、作者介紹(投影)

《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作者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户誦的文章總集。

桐城派: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為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節奏推知句意。

2、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閲註釋,理解文章大意,並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揣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這裏指泰山的南面。

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裏指泰山的北面。

乘風雪——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遂至山巔——巔:頂峯,顛峯。

半山居霧——居:停留。

戊申晦——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

極天雲一線——極:盡,盡頭。

絳皓駁色——駁:雜,錯雜。

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

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3、指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畫出作者登山線路圖,進行比較,看誰畫得準確。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敍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

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

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敍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教學後計: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領略了泰山的高峻、雄偉,那麼作者是如何登上這“五嶽獨尊”,遊是如何精彩地描繪險峯之上那“無限風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討論:1、第二段作者詳寫登山的過程,精讀,説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寫景特點。

明確:(板書)

先寫:京師——泰安,點明時間和節令。

再寫:山麓——山頂。

路程:四十五里(遠)

石級:七千有餘(高)

路線:中谷——西谷——山巔(險)

最後頂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下)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遠——近)

2、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變化的?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換面。(板書)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色彩點染——絢麗壯美

3、全班齊讀第三段,體會寫法特點和感情。

總結:通過描寫山頂所見景觀和日出勝景,表達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讚美祖國山河的強烈感情。

4、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

明確: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説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説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

三、寫作特點

討論、交流、舉例分析。

明確: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歸納總結;

本文無論從清晰的思路,還是簡潔明淨的語言,亦或是色彩鮮明、生動的描景,都可見桐城派古文家錘鍊語言的功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四、齊背課文,進一步體會以上特點。

五、佈置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一(3)。

3、寫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體生動地寫出景物特徵。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閲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嶽”,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嶽”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説》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魁師事方苞,並發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姚鼐是劉大櫆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辭章”為手段來闡發儒家的“義理”。

三、整體把握

1、聽課文錄音,正音。

2、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註釋: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着。

餘始循以入:相當於“而”,表順承。

及既上:等到。

蒼山負雪:揹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雲一線: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4、理清思路:

問:全文共5段,每段要點是什麼?

明確:第1段:地理位置。

第2段:登山經過。

第3段:日出壯觀。

第4段:人文景觀。

第5段:自然景觀。

四、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研習第一段

(一)齊讀

(二)指名口譯

(三)重點字詞講解

(四)品讀

1、汶水、濟水怎樣分流?

“泰山之陽,……陽谷皆入濟”。首先介紹泰山突兀於汶、濟二水之間,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濟水淙淙東去,“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點出萬壑爭流的景象,名山傍水,分外壯觀。

2、古長城在哪裏?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這句既點出古長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處,成為兩水分界線,又寫出泰山形勢之險,依山築城。

3、作者怎樣介紹日觀峯?

“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以古長城為參照物寫日觀峯,既點明泰山最高點,也為這次泰山之行樹起了一塊指路牌。

4、給第一段圖畫命名。

泰山地理概貌圖。猶如電影的遠景鏡頭,又如繪畫中的鳥瞰圖。作者用由面(兩水)到線(古長城)再到點(日觀峯)的寫法,為後文的敍述設下伏筆。

(五)背誦第一段

二、研習第二段

(一)齊讀

(二)指名口譯

(三)重點字詞講解

(四)品讀

1、全段由幾幅畫組成?根據畫面劃分層次。(三幅)

2、為第一幅畫命名:旅遊路線圖。

3、劃出自京師至泰安的有關動詞,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生動。“乘風雪”乃全文點睛之筆,作者悄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為登山之難,遊興之豪創造了條件。

“歷”“穿”“越”“至”,一氣讀來感到作者不辭旅途漫長、行程艱辛,頂風冒雪,由遠而近,快速行進,歸返自然,縱情登山。其遊興之豪,嚮往之切溢於言表。

4、為第二幅畫命名:登臨泰山圖。

5、劃出登山的時間及自山麓至山頂的途徑。

時間: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點明節令,為下文作鋪墊。

登山路線:南麓、中谷、中嶺、天門、西谷、山巔。

6、請用一個字概括途中景象特點,並説明是如何在文中體現的?

險。①崖限當道,世謂天門;②霧重冰堅,磴滑難攀。

7、為第三幅畫命名:泰山夕照圖。

8、登山固然艱難,但登上極頂,那陡然呈現的氣象萬千的景色,又激動着姚鼐的心。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一幅其妙無比的泰山夕照圖,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這幅瑰麗的風景畫描述出來嗎?(學生自由朗讀,描述畫面)

座座青蒼的山峯,身披皚皚的白雪,銀光照亮了南天,蒼山與白雪相互襯托,雪光與日光交相輝映,憑高俯瞰,遠處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靜地沐浴着夕陽的餘輝,汶水和徂徠山相依擁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圖畫,環繞山間的雲霧宛如輕柔的腰帶在飄蕩,朦朦朧朧,恍恍惚惚,似動非動,別具風味。

9、你認為這幅風景畫中哪些詞語用得精妙?

蒼山負雪: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説青山揹負着雪,由被動變為主動,賦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表現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蒼山宛如一位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裏,銀裝素裹,富有神韻。

明燭天南:“燭”是一種光化反應。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繪出積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奪目光彩,呈現出雪光與日光爭輝的奇景。

半山居霧:一個“居”字,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靜謐,而且增強了山間雲霧繚繞不絕的高峻之感,創造出雲霧全然凝滯不動的靜穆而奇妙的境界。

這幾個詞寫出了山靜中的動態,霧動中的表態。

(五)背誦第二段。

三、作業

檢查課後練習完成情況。

第三課時

一、研習第三段

(一)齊讀

(二)指名口譯

(三)重點字詞講解

(四)品讀

1、畫出時間詞語以及對應的景象變化。

2、這段主要寫什麼?為這幅畫命名。與夕照圖相比有何不同?

泰山觀日出。作者描繪了一幅無比壯麗的泰山日出圖。

如果説夕照圖畫面明淨,色彩柔和,景象恬靜,充滿陰柔之美,那麼這幅日出圖則色澤熾烈,氣勢雄闊,生機勃勃,對比映襯之下,足見其陽剛之美。

3、作者寫了哪些自然景觀?重點寫了什麼?

寫了大風、積雪、雲霧、雪峯、朝霞、太陽、大海、遠山,重點寫日出時“極天”的變化。

4、作者的觀察順序、描寫順序各是怎樣的?

觀察順序:

由暗到明(稍見雲中……→正赤如丹…… )

同近到遠(自足下……→極天雲一線異色)

由東到西(亭東……→回視日觀以西峯)

描寫順序:

日出之前(大風、積雪、雲漫、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

日出之時(一線異色、五彩、正赤如丹、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之後(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5、品味作者描寫日出善於抓住景物特徵的寫法。

示例:寫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風揚積雪擊面”,風雪交加,雲霧瀰漫,不但寫出“風揚積雪”的視覺,而且寫出了“擊面”的觸覺。“揚”“擊”二字把勁急的風力描繪得十分突出。風力之急,氣候之寒,積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摴蒱比喻雪中的遠山,拔地參天的山峯,竟然小如摴蒱。作者抓住遠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點,顯得十分貼切。再從這一判斷句式來看,作者先寫直覺(像何物),進而判斷出實際是什麼(山也),完全符合觀察的過程,顯得十分真實。這是一幅雲霧中的山的靜態圖。

寫日出之時的景觀,着重觀察描繪日出前後色彩的變化。以靜襯動,是一幅流動着色彩美的動態圖。從“一線異色”到“須臾成五彩”到“正赤如丹”“紅光動搖承之”,寫出了倏忽萬變的壯美景象。一個“承”字,把旭日寫得彷彿有一雙巨手輕託着徐徐上升,又以洶湧着、搖動着、充滿無窮生命力的紅光為襯托,情景愈加顯得奇麗。緊接一句“或曰:此東海也”,好像是誰突然發現,驚呼了一聲,引發了我們對日出的壯觀景象進行想象:原來太陽是從一片紅光閃耀,涵澹澎湃的東海之中升起來的,難怪它是那樣的絢麗,熱烈,渾圓。

“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作者由東而西,由高到低,寫晨曦中山峯絢麗多姿,是一幅奇異的立體風光圖。沒有一個字寫冰雪,卻使我們能夠從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峯,儘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這就是所謂“皆若僂”。課文註釋多説一句“引申為鞠躬致敬的樣子”是有道理的,這裏以羣山有如臣服於下、敬禮膜拜的姿態來反襯泰山的“五嶽獨尊”的巍峨氣概,也使日出景象顯得更加莊嚴。

(五)背誦第三段

二、研習第四段

(一)齊讀

(二)指名口譯

(三)重點字詞講解

(四)品讀

第四段寫了什麼內容?為這幅畫命名。

寫泰山的人文景觀。提到點綴於日觀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築和石刻等名勝古蹟,可説是一幅日觀峯古蹟圖。大凡作山水畫,既要有山有水,還要有人物,又要點綴一些屋宇和其它,這裏簡要介紹一些泰山的建築和古蹟,既增強了遊記的知識性,也有助於表現歷史悠久的泰山的個性特徵和整體風貌。

(五)背誦第四段

三、研習第五、六段

(一)齊讀

(二)指名口譯

(三)重點字詞講解

(四)品讀

第五段寫了什麼內容?為這幅畫命名。

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作者以“三多”“三少”“三無”,用簡明的文字,扣住時令,概括出泰山石多鬆多的高山特色,同時也以此寫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觀:石峯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鳥獸飛絕。這種靜美,給我們以和諧的色調感。遊覽結束之時,作者又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印象圖,這幅圖畫,猶如風光影片的結尾,最後再給你一瞥全貌,雖無細部刻劃,卻給你留下了深刻的總體印象。

(五)背誦第五、六段

四、全文總結。

伴隨整個遊程,貫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筆於“風雪”,結筆於“冰雪”,“雪”構成連貫全文的一條線索,是映襯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對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師乘風雪”,為這次登臨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層渾茫蒼莽的色彩,襯示出此行的非同尋常。登上山頂之後,“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青蒼的山嶺蒙上一層厚雪,發出晶瑩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者高闊的視野。與高山雪光對照的則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徠如畫”。展現出一幅高山雪霽,斜陽染丹,城郭山水歷歷可見的壯麗景象,一切都籠罩在明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風揚積雪擊面”,風能揚積雪,説明風力之大,積雪能夠擊面,進一步強化風力勁急,積雪之多,日出前的氣侯之寒。而日出之後的山峯所呈現出的“絳皓駁色”,對比強烈,色彩鮮明。文章末尾的“積雪與人膝齊”,再一次突出日觀峯的高聳凜寒,彷彿連空氣也凍結了。一片晶瑩的色彩融染始終,營造出一種高迥潔淨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潔,更映襯出作者內心的明淨,不同凡俗的崇高和磊落襟懷。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選取一觀察點,描寫日出。

文言知識積累

一、詞語解釋

1、一詞多義

2、古今異義

(1)陽谷皆入汶(古義: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稱陽。今義:陽光;表面上)

(2)世皆謂之天門雲(古義:語氣助詞。今義:雲彩)

(3)至於泰安(古義:動詞“至”和介詞“於”連用,到,到達。今義:表示另提起一件事情)

(4)是月丁未(古義:這,此。今義:判斷詞)

(5)戊申晦(古義: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今義:昏暗,夜晚)

(6)多平方(古義: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義:數學名詞)

3、通假字

(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於”,在,在……的時候)

(2)須臾成五采(“採”通“彩”)

(3)其級七千有餘(“有”通“又”)

(4)少圜(“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二、詞類活用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照)

2、汶水西流(西,方位名詞作“流”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向西)

3、濟水東流(東,方位詞作“流”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向東)

三、文言句式

l、判斷句

(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者,……也”表判斷)

(2)餘所不至也(“也”表判斷)

(3)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用“皆”表判斷)

2、省略句

(1)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省略主語:餘)

(2)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後一分句承前一分句賓語省略主語:雪。“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

(3)生石罅(“生”前省略主語:樹。“生”後面省略介詞“於”

(4)餘始循以入(“循”後面省略賓語代詞“之”,“之”代“環水”)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結合作者簡介和文本註釋,掌握基本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瞭解《赤壁賦》《登泰山記》情景交融的特點,感受中國古代文人或顯或隱地將個體思考寄託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學自覺。

2.以山水為代表的自然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寄託。感受作者借山水書寫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尋求突圍途徑,最終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實現個體自由的生命歷程。

■教學重點

1.掌握基本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對比閲讀這兩篇寫景抒情名篇,感受中國古代文人或顯或隱地將個體思考寄予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學自覺。

2.學會運用批註式鑑賞方法,文本細讀,品鑑此類散文的創作特點。

3.在山水之境中,感受作者借山水書寫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尋求突圍途徑,最終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實現個體自由的生命歷程。

■教學難點

1.學會結合文體特點(如《赤壁賦》的“賦”)、文言字詞、藝術手法等,挖掘與歸納中國古時候寫景抒情類散文的創作特點。

2.結合中國古代文人以儒家“經世濟民”思想為世俗追求,以山川自然為精神寄託的文化傳統,感受作者借山水書寫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尋求突圍途徑,最終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實現個體自由的生命歷程。

■教學説明

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自然情懷”,入選本單元的篇目以此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與地壇(節選)》、《赤壁賦》、《登泰山記》五篇寫景抒情散文。學習本單元,旨在體會民族審美心理,提升文學欣賞品味,培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本專題學習的主要學習任務是基於第七單元內容,編寫一本散文集。各階段學習任務均以前三篇現代文為一類專題學習,後兩篇文言文為一類專題學習。具體安排見下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任務一:讀山水以感其情

【情境】部編版第七單元的主題是“自然情懷”,共選錄了五篇名家寫景抒情的文章。如果我們要以這個單元為基礎,編寫一本散文集,我們就把這個單元“讀厚”,圍繞主題分類收錄課內外的相關文章。然後需要“讀細”,鑑賞這些名篇“名”在哪裏;最後是“讀深”,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礎之上為這本散文集作序,表達出我們對這本散文集如此編排的理由。

話題導入:毛澤東主席曾在《沁園春雪》中寫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一句,抒發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完成革命事業的壯志豪情。而由中國當代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於1959年合作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同樣給我們直觀地展現出我們神州大地的恢弘壯闊。説到祖國的山河,你馬上想到了什麼?

今天讓我們共讀中國古時候寫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賦》和《登泰山記》,穿越千百年之前,感受蘇軾和姚鼐筆下的景與情。

活動1:讀順——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字詞的讀音。

活動2:讀情——選出你最喜歡的一處讀一讀,注意朗讀的輕重節奏。

任務二:理字詞以通其意

活動:梳理兩篇文言文重點字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任務三:畫山水以現其貌

活動:請從《赤壁賦》《登泰山記》中任選一篇,結合文本意象,為文章繪製一副美景全貌圖。(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學生課前或在家繪製,鼓勵發揮特長,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

第二課時

任務一:讀山水以賞其景

導入:

餘秋雨曾在散文集《文化苦旅》自序中説道:“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之所以稱“人文山水”,是因為自古在文人墨客筆下,山川自然便被賦予了豐富的`意義。伯牙與鍾子期于山水之間相遇,一曲《高山流水》抒發知音之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儒家山水比德、表達君子道德情操的最佳註腳。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今天讓我們繼續共讀中國古時候寫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賦》和《登泰山記》,感受蘇軾和姚鼐筆下的山水之美和潛藏其中的文人情思。

活動1:如果你是編輯,要為入編散文集的這兩篇文章補充旁批,你會怎麼選擇?請從描寫山水的語句中選擇一處,小組討論、分享。

活動2:精選一處,仿照例子,完成表格。

參考:

任務二:攜山水以勾情思

活動1:你從這兩篇山水散文中讀到了什麼情感?

活動2:《登泰山記》只是一篇山水遊記嗎?結合以下語句分析。

(1)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引導:奔赴泰安之中的一系列動詞,乘風冒雪,跋山涉水,極寫路途之遙,登山之決心與熱切;登山途中,“少”“中”“西”“巔”等一系列方位名詞的變化,寫出山路之曲折,山勢之高峻,登頂之艱險。其中環節,缺一不可。作者何以費此筆墨?

明確:明寫路途艱難,實寫人生艱難。

(2)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引導:登頂山上,豁然開朗。傍晚時分,落日餘暉靜靜灑落,山水如畫,霧帶飄然,山色淡雅、祥和。“望”是眺望,與“上”呼應,此情此景,非登頂不得,心境也由苦苦攀登轉而為寧靜淡然。

明確:明寫山色淡雅,實寫心境淡然。

活動2:結合作者當下的處境,談談兩篇散文抒情方式的不同。

資料1:“烏台詩案”獲釋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官俸停發,衣食無着,曾做詩句“古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飢寒疑死矣”表達當時的困苦之境。元豐五年秋冬,蘇軾先後兩次遊覽黃州赤壁,寫下兩篇賦。此為第一篇賦。

資料2:《登泰山記》寫於姚鼐辭官歸故里的途中。姚鼐少懷大志,但仕途之路並不順暢。後被舉薦,參與纂修《四庫全書》。本來升遷有望,可他卻在《四庫全書》告成之後,借衰病或養親之名辭官離京。學界普遍認為,實際上是與戴震、紀昀等人不睦。他曾感慨:“夫士處世難矣!羣所退而獨進,其進罪也;羣所進而獨退,其退亦罪也。”(《贈程魚門序》)

明確:雖然兩篇散文都是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但《赤壁賦》淡化寫景,更多的是抒情言志,藉由行歌相答、主客對話的方式表達對個體在浩渺宇宙中如何自處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記》通篇以泰山之景為表現主體。從綜觀到微觀,從日暮到日出,文字細緻考究,呈現出泰山或巍峨高大,或泰然祥和,或恢弘壯闊的景象。相應地,我們能從蘇軾筆下鮮明感受到他身處逆境之時內心的動搖猶疑,以及最終對人生深沉的頓悟,這種抒情方式是顯性的;但是我們幾乎無法從姚鼐的這篇散文中尋得他無奈辭官之後的心境,他落筆剋制、平淡,情感隱匿在眼底丘壑中。一顯一隱,恰是兩者不同之處。

任務三:寄山水以求突圍

活動1:結合閲讀經驗和以下資料,思考:為什麼中國古代文人都不約而同地在山水中尋求生命困境的突圍?

資料: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6.23章

(2)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終南別業》

(3)“士”作為國家根本利益的維護者、精神家園的守護者要完成其歷史任務,就只能傾盡全力於理想人格的建構,把心靈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宇宙的和諧融匯起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國美學精神》

明確:在春秋時期,山水多以倫理形態呈現,借山水來進行道德教化。此外,中國古代文人歷來深受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處世觀的影響,倘若無人賞識,則“藏”到哪裏?自是青山綠水處。恰如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句極盡隱逸生活的閒適恬淡。因此,象徵着隱逸、避世而居的山水便與代表着世俗生活最高追求的廟堂相對立起來。所以他們在面對人生仕途困境而不得解時,轉而投向自然。而山水的接納、包容,也讓他們深化了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融洽自處的理念,即“天人合一”。

活動2:我們還要為這本散文集做一個腰封。閲讀以下三則名言,你認為選用哪句最能吸引讀者?為什麼?

資料:

(1)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南朝王融《江皋曲》

(2)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

(説到山水,就能使讀者彷彿可以順着聲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樣子;説到節令物候,就能使讀者在閲讀時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寫時令的寒暖特點。)——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3)就人生而言,應平衡于山、水之間。水邊的哲學是不捨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

——餘秋雨《仁者樂山》

課堂總結:

中國文人是有山水情結的。從謝靈運開闢山水詩之後,“山水”便成為文人筆下的常客,他們借山水以抒情、言志和明心。山水名篇《赤壁賦》和《登泰山記》同樣如此。兩者抒情方式一顯一隱,共同借山水書寫自己的生命困境,藉以在山水之境中審視自我、審視社會、審視宇宙,並將個體生命統一在自然生命之中,留下千古佳作。從此,山水也不再只是自然山水,而成為彰顯文人心跡的“人文山水”。

【作業佈置】

學到這裏,你是否也有萬千情思在心中激盪?任選“赤壁”或“泰山”為創作對象,結合閲讀體驗和生活經歷,用一首現代詩表達你獨有的情思。我們將擇優選編入冊。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3、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反覆朗讀,整體理解,瞭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2、一詞多義及詞類活用、

(三)德育滲透點

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反覆朗讀,説出遊記的順序;整體理解,熟讀成誦、

難點:

(1)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2)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解決辦法:介紹泰山風貌,指導誦讀;對照課文註釋疏通文義,老師適當點撥,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壯、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瞭解有關泰山的知識、

2、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作好預習工作、

3、整體把握,熟讀成誦、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反覆朗讀,整體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辭官後,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餘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書序、碑傳之類,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温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對於散文創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鮮明的主張、其創始人是方苞,劉大槐和姚鼐繼承並發展了他的理論,三人並稱為“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論的核心是“義法”,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劉大槐提出“因聲求氣”説、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他們的許多散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2、關於“五嶽”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嶽,別稱岱嶽、岱宗,與南嶽衡山(在湖南)、西嶽華山(在陝西)、北嶽恆山(在山西)、中嶽嵩山(在河南)並稱五嶽,而泰山居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被尊為“五嶽獨長”“五嶽獨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範讀課文並正音、

磴dèng徂徠cúlái戊wù樗蒲chūpú罅xià

2、藉助註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並口頭翻譯課文,提出疑問、

(1)第一段

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2)第二段

自京師風雪——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今所經中嶺山巔——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遠看、

餘循以人——開始、

(3)第三段

戊申———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逐漸、漸漸、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往——來得及、

(5)第五、六段

生——石縫、

3、歸納小結、

(1)通假

①成五(“採”通“彩”,彩色)

②其級七千餘(“有”通“又”)

③少(“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2)詞類活用

①汶水流,濟水流(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②明天南(名詞作動詞,照)

③山石,土;多平方,少圜;雜樹,鬆(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很少有”)

(3)歸納“以”的用法

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詞)

餘始循人(同“而”,連詞)

回視日觀西峯(和“上”“下”“東”“西”“來”等字連用,表時間、方位或範圍,為現代漢語所沿用,不必譯)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①關於“陰”“陽”、

②關於“朔”“晦”“望”“既望”、

朔——農曆每個月的七年級、

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望——農曆每個月的十五日、

既望——農曆每個月的十六日、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峯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三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其中,第2段和第3段為課文重點、

(1)[提問]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峯的地理位置、

[明確]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人濟、

日觀峯的位置:當其南北分者,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

(2)[提問]簡敍作者登山經過、

[明確]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南麓起步,繞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嶺、復循西谷,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

(3)[提問]登上山頂後,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明確]作者登上山巔,眺望遠方,座座山峯披着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陽中,宛如圖畫,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

(4)[提問]文章通過景物的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的變化的?

[明確]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稍見:雲中白若持捕數十立者,山也、

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5)[提問]作者還寫了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

自然景觀:多石,少土;少雜樹,多鬆;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好處:這樣寫,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內涵和景物特點,也使文章顯得豐富深刻,體現了桐城派重考據的文風、

5、[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1、抓住特徵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 “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樗蒱”“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象,又生動有趣、

(2)敍事簡練,語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的歷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於變化,筆墨傳神、又如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鬆、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3)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各具特點、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寫青山揹負着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説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6、學生齊讀全文、

(四)總結、擴展

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敍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色,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了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第一題、

2、以“觀日出”為題

寫一篇短文,把觀看的經歷和感受描繪一下、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6

在古代山水遊記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本文敍述了作者冬日登覽泰山和觀日出的全過程,再現了泰山雪後晴日的奇異景色以及日出時的壯觀瑰麗的場面。全文不足千字,其內容很豐富。作者先總寫了地理位置及形勢,首選為我們勾勒了泰山的輪廓,採用點面結合寫法。然後寫登山的具體經過,詳略地描寫了途中的艱險和初登頂峯的所見。蒼山、白雪、紅日、雲霧、流水、城廓,絢爛如畫,盡收眼底。接着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作者泰山之巔觀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時間順序寫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觀,寫景層次分明,多角度地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瞬息萬變的綺麗圖景。最後略寫了登山所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文章以時間為經,以泰山景為緯,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層層深入地描寫景物,結構完整嚴謹,語言簡潔,生動形象,體現了姚鼐散文的風格。

本文內容簡單,語言文字淺顯,在預習的基礎上,我主要從文章描寫景物的特點和手法入手,從文章寫作借鑑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去欣賞文中的景物描寫(“泰山日出”、“泰山夕照”),從而學習借鑑大家的大手筆,感悟作者的大情懷。具體教學中,我主要以第三段寫景為重點引導學生鑑賞,培養學生的`知情意行及審美感受能力。先引導學生賞析文本經典,通過討論獲得寫作借鑑和人生感悟。再補充同題材內容比較閲讀。最後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教學中採用鑑賞法、討論法,擬定用一課時完成。

【目標要求】

1、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2、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重難點】

重點: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難點:結合本文寫景狀物的寫法,進行藝術審美,從而能夠知識遷移。

【教學環節】

一、導入

太陽東昇西落,日復一日。太陽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徵。我們也司空見慣,但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筆下,太陽卻是那樣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澤東曾在《沁園春雪》中寫到“須晴日,看紅粧素裹,分外妖嬈”。雖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壯麗。詩人金哲在《通往太陽的路》中寫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條綵綢路”。奇特的想象、繽紛的色彩,為我們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渾壯麗景象。泰山觀日出是泰山頂上一道特別的風景,那麼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二、學生朗讀全文。

三、教師總體分析本文構思。

作者以登覽為主線,以日觀峯為主景,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為我們描摹了四幅氣韻俱佳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泰山地勢圖——雪後登山圖——泰山日出圖——泰山景物圖

四、重點欣賞文中第三段“泰山日出”片斷

1、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餘學生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和相應的景物,填出黑板上的表格。

【教師板書】

時間景物特徵描寫角度藝術手法及效果

五鼓寒風呼嘯

積雪擊面

雲霧瀰漫近/動景側面烘托

為日出蓄勢

稍見山白若樗蒱

雲一線異色遠/靜景烘托蓄勢

須臾雲霧幻成五采遠/動景烘托蓄勢

日上日正赤刀丹

紅光下承之遠/動景

虛實結合正面描寫

回視絳皓駁色

山皆若僂遠/靜景

色彩/情態

側面烘托

拓展意境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7

一、導語激趣

我們都有過旅行的經歷,山光水色,美不勝收,可我們常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風物,豐富燦爛,可我們又有“身在寶山不識寶”之憾。這時,我們便想到了導遊。導遊,能帶領我們探幽發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導我們尋根問祖,得文化之精髓。導遊之功在於“導”,閲讀《登泰山記》,請你也當一回導遊,帶領大家去領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廣告激興

根據課文第1段內容,參考有關資料,寫一段介紹泰山的文字,為泰山作廣告,激起遊客的興趣。

示例:

泰山,古稱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最高處是日觀峯。

泰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歷來有“五嶽獨尊”之譽。泰山自然景觀獨步天下,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玉帶、雲海玉盤被稱為泰山四絕。泰山還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把它當作江山永固的象徵;泰山也受到歷代文人的禮讚,山上留有上千處題詠刻石,使之成為我國文化藝術的寶庫。

杜甫有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上泰山極頂,便能領略泰山真面目,盡收無限風光於眼底。

三、設計線路

根據課文第2段內容,帶領遊客從南面登山,設計登山線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嶺

——西谷——山巔(全程四十五里)

2.東谷登山。

泰安城——東谷——天門

四、安排遊程

根據課文內容,為遊客安排泰山二日遊。

第一天:從泰安城出發,登山至南天門,觀賞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頂。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觀亭看泰山日出,上午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下午返程途中觀道中石刻及泰山鬆。

五、重點景觀介紹

根據課文內容,向遊客介紹泰山的重點景觀。要求解説得詩情畫意,讓遊客陶醉,讓遊客流連忘返。

1.蒼山負雪圖。

姚鼐描述: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的語言描述這種奇觀。

參考文字:

登上山頂,極目遠望,羣山揹負着白雪,蒼茫聖潔;虯枝上掛滿了銀條,粉粧玉砌。山的連綿增添了雪的氣勢,雪的潔白增添了山的明淨。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給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羣峯,給白雪覆上了一層淡紅的輕紗。紅粧素裹,分處妖嬈。半山的雲霧絲絲縷縷,纏繞山間,像粉粧女子輕歌曼舞。山水雪霧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織,形成一幅壯麗優美的山水畫。

2.泰山日出圖。

姚鼐描述: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 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語言描述日出奇觀。

參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剛泛出魚肚白。一行人便攙扶着登上日觀峯,腳下雲霧漫漫,耳畔松濤陣陣,坐在日觀亭上,有騰雲駕霧之感。遠方的山巒在霧氣中隱現,似海市蜃樓,近處的山峯在雲濤中出沒,似博戲爭賭。注目東方,海天之間浮出一條綵線,頃刻間,綵線擴大了它的範圍,變為絢麗的綵帶,綵帶慢慢擴大為紅色的海洋,紅光洶湧着,搖盪着。太陽像是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從海中升起。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便發出令人目眩的光亮,雲彩被染紅了,雪峯被染紅了,日觀峯上的遊人也沐浴在紅色的朝陽中。

六、送客(作業)

而今,崇尚文明旅遊,“除了你的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憶,什麼也不要帶走”,作別泰山,留下什麼樣的回憶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記》,泰山的美麗風光,泰山的燦爛文化,就會長留你的心中。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一、分析作者遊覽泰山的經過及登山的路線。

二、教學有關字詞瞭解有關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三、瞭解有關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登山的路線。

教學重點:

一、瞭解有關特殊句式。

二、瞭解有關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抽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關回答下列問題。

1、詞語的古今意義:陽

2、瞭解詞語的活用:西,東。

3、瞭解特殊句式: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二、講授新課:

抽學生朗讀條二自然段並回答下列問題:

本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記述登山經過,着力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敍寫的重點。(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登山的過程——再寫所見的`美景。)

講授有關字詞:`世皆謂之天門雲——雲,語氣助詞。今一般用於名詞,雲層。句意——世人都有稱之為“天門山”

至於泰安——“至於”是動詞,“至”與介詞“於”的連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連詞,其義是到、到達。句意是:到達泰安。

是月丁未——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句意是:這月丁未。

復循西谷——復、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義為:往復、重複等。崖限當道————限:門檻,名詞。當、擋住,動詞。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越長城之限——限,界限,名詞。越過長城的界限。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餘: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級七千有餘。(幾,表示整數後面不定的餘數。那台階有七千多級)

及既上(及:等到,介詞。等到登上山頂。)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及:和,連詞。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巔)

世皆謂之天門雲。(雲:語氣助詞,表示不肯定的語氣。世人都稱為天門山的。)

特殊句式:餘所不至也(也,表判斷,句意為:我沒有到達那裏。)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用皆、表判斷。句意為:亭東從腳下都是瀰漫着雲霧。)

省略句:與子穎坐日觀亭等日出(省略主語:餘。句意:我同子穎坐在日觀亭上等待日出。)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後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賓語省略主語:雪。“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句意: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燭:名詞動用,照。)

三、翻譯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出發,冒着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西地的山谷,越過長城的界限,到達了泰安。這月的二十八日,與朋友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從南面的山腳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頭砌的石階,那台階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間的那一條山谷繞着泰安城邊流過,這就是酈道元所説的環水。我們一開始就沿着這條谷進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過中嶺,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頂峯。古時登山,沿着東面的山谷進山,天門就在道中。東面的山谷,古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們沒有到達的地方。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稱為“天門山”。一路上雲霧瀰漫冰滑難走,台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頂,青山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城郭,在夕陽的照耀下,汶水、徂徠好像一幅圖畫,半山腰停留的雲霧,好像一條腰帶似的。

四、抽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一)、登山的過程怎樣?

明確:由南麓登,始循(中谷)進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評:僅用十九個字便寫出登山的全過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頂以後見到了什麼景色?

明確:上了山頂,只見青山鋪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遠望夕陽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徠活像一幅山水畫,半山腰還停留着霧氣,像腰帶似的。

歸納:這一部分可分三層: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五;作業設計: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

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9

〔設計説明〕

文言文教學是高一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學起來感到困難,學習興趣受到影響。而對文言文的濃厚興趣恰恰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和保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更是文言文自讀課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本設計就是想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在愉快的氛圍中讀懂課文,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設計提要〕

本設計根據各段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段:畫圖法

第二段:導遊法

第三段:描述法

第四、五段:摘要法

第六段:講解法

〔實施步驟〕

一、預習

1.通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初步讀懂課文。

2.在課文疑難處打上記號。

3.初步理清作者的遊覽路線。

二、學習第一段

每大組推舉一名代表上台,根據第一段內容在黑板上畫出詳圖。

畫完後比一比,哪一組的代表畫得最好。

各組的學生都可以為本組上台的代表提供幫助和參考意見。

〖説明〗本段有“陰”“陽”“東”“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詞,有“汶水”“濟水”“谷”“古長城”“日觀峯”等表示地點的詞,如果能準確畫出詳細示意圖,就説明這一段讀懂了,示意圖上出現的問題也正是閲讀中存在的問題,多個示意圖一比較,孰好孰差,誰對誰錯,也就清楚了,教師再適時點撥,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習興趣也激發起來了。

三、學習第二段

每兩人一小組,分好工:一人根據第二段內容畫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圖,另一人根據登山路線圖寫出遊覽導遊詞,二人必須緊密配合。

完成後,每大組抽一個小組上台演示:一人畫一人講(邊畫邊講)。教師根據情況作些提示或指導,最後講評。

〖説明〗此段是重點段,有敍述有描寫,難點較多。畫登山路線圖着重熟悉作者所經過的地方:京師(起點)、齊河、長清、泰山西北谷、長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嶺、西谷、泰山巔、東谷、天門(終點);導遊詞着重解決登山時間、行走距離、登山情況、途中所見,以及適當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學生讀懂、讀通,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四、學習第三段

要求學生根據第三段的`描寫,聯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過的日出的情景,分別描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象。抽2-3人發言,其他同學對發言同學的發言作出評論,教師作小結。

〖説明〗此段是寫得最好、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但作為文言文,今人讀來稍嫌簡略,加上學生這方面的經驗不夠,所以學生難以真正領會作者筆法的高超,通過聯想和想象,調動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積累,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

五、學習第四、五段

要求學生從第四段中摘錄出表現泰山人文景觀的詞語;從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無”的自然景觀。

〖説明〗這兩段沒什麼難點,不難讀懂,但關係到遊人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不能忽視,用摘要法做一個總結,能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留下較深的印象,。

六、學習第六段

教師介紹“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學成就及其藝術特徵和風格,重點介紹本文作者姚鼐。

〖説明〗有關作家生平創作及重要文學流派的知識是學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學生感興趣的。

七、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抓住特徵巧妙烘托和語言簡潔生動的特色。

〖説明〗本文的藝術特色非常突出,在反覆朗讀和背誦中,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即可體會得到,不需過多講解。

八、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説明〗可適當補充一些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的練習。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閲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難點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嶽”,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嶽”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2、寫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以養親為名,告歸故里,途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峯之後,寫下了這篇遊記。

3、作者介紹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説》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4、層次結構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一—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敍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5、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句話?

這是作者初登山巔的感受。作者不説冰雪覆蓋着青山,卻説青山揹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説蒼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如畫”“若帶”使用比喻修辭。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僂”使用比喻修辭,寫出了西南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4、既然作者是從第2段敍述開始登山,那麼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餘的?

文章開篇介紹“泰山之陽”“其陰”“古長城”“日觀峯”的位置由面——線——點為下文描寫登山所見營造氛圍埋下伏筆;也正因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景觀才吸引着四方遊客,吸引着作者頂風冒雪而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沒有此段後面的內容就顯得突兀而模糊。

6、寫作特點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瞭解龔自珍和寫作背景。

2.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式。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鑑賞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品味本文準確、形象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重點、難點】

託物言志:以梅喻人、託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情達意。

語言揣摩。

【解決辦法】

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結構嚴謹,寓意深刻。由於學生與那個時代相隔很遠,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可先從兩個方面人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首先,可從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引出本文,用詩中所表現的主題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課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感情強烈的特點。看看這樣的特點與作者感情的抒發是如何統一在一起的。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理解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

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二、導入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已亥雜詩》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館記》。

三、範讀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誦讀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語言表層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產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筆先簡要敍述梅的產地:“江寧之龍皤,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然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有些人評價梅的美醜,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作者開始詳細分析病梅產生的緣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雖然“以曲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但是,一“未可明詔大號”;二不能讓人“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三,從客觀上説又不能“以其智力為也”。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第四個途徑了。於是,他們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鬻梅者”,斫正,刪密,鋤直,以投“文人畫士孤癖之隱”。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無可避免了。“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一句感歎,道出了作者的無盡憤慨,也為下文“誓療之”蓄足了情勢。

第二段,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予購三百盆”而“誓療之”,可見其行動的果斷;“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可見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可見其堅持到底的決心。

第三段,寫作者闢館療梅的苦心。這一段,作者慨歎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

教學時可用問題引導: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説:“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裏的“此”指代什麼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並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説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2.為什麼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麼?

——因為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麼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麼?

——泣療貯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並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5.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麼?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

六、熟讀

學生熟讀成誦。

七、作業

1.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課後練習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重病)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使……病)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擔心,憂慮)

[解]

悉埋於地,解其棕縛(解開,解下)

後雖經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本]

予本非文人畫士(本來,原本)

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根本,基礎)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考察,推究)

[窮]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使窮盡,用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完結.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走到盡頭)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得志)

2.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託物言志

1.本文句句説梅,有沒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説梅,實際上卻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擊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殘,影射統治階級禁錮思想、摧殘人才的醜惡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他們根據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以壓制人才為業。斫正、刪密、鋤直,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氣、具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乾殘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氣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購三百盆”,“泣之三日”,為病梅而泣,正是為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限悲憤之中顯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説要破除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束縛、扼制,讓人們的才能獲得自由發展。“必復之全之”,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通過寫梅來曲折地抨擊社會的黑暗,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篇文章是用託物言志的方法寫的。作者通過譴責人們對梅花的摧殘,形象地揭露和抨擊了清朝封建統治階級束縛人民思想,壓制、摧殘人才的罪行,表達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與他的《已亥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2.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層意義和言外之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 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繩、夭、病、斫、刪、鋤、養、遏 束縛人才思想、屠殺正直之士、豢養奸邪小人、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後果:皆病、禍烈 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闢、貯 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願望:誓、必、甘、窮 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願望、與準備迎接鬥爭的堅定信心

3.抽查課後練習一的完成情況。

根據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引用的話有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説“固也”?)

三句引用的話,表面是説明一些人對梅的審美標準,實際上是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他們扼殺那些有才能、有骨氣的正直的人,專門選用那些邪佞、毫無生氣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後部分的讓步轉折關係:先退一步,暫且承認有的人是有那麼一種對梅的審美觀,然後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畫土”利用這種審美觀的險惡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

(2)這裏,“明告鬻梅者”的人實際正是文入畫士的幫兇,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斫其正……遏其生氣”,這些殘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卑鄙伎倆,他們迫害有才能、有作為、有骨氣的人才,所企求的則是一些卑鄙無恥、唯唯諾諾的奴才。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這幾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3)嗚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這段話寄託了作者什麼理想?)

——作者慨歎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歎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事實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過小京官,而且受到權貴的歧視和排擠,自己的才能都無法施展,更不要説解除全國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歎作結。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為不容於封建統治階級,會受到他們的攻擊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懼,決心迎接鬥爭,襯托出他堅定地追求個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為什麼採用隱晦的手法?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促進學生理解。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鋭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籲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館記》就寫作於這樣一個時代。

三、鑑賞語言

本文用詞十分準確、形象。如談到一些人對梅的審美觀時,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個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語言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殘;“養”字形象地點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刪”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壓抑迫害;“夭”字象徵新生力量被扼殺;“鋤”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讓人才發揚蓬勃的朝氣。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主要是通過“縱”“順”“毀”“解”和“復”“全”“貯”這些準確而精練的動詞表現出來的,這一連串動詞顯示的是一系列行動,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滿腔悲憤和戰鬥激情。

本文還用了許多整齊、富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這幾句形成排比,一氣呵成地寫出了那些人的評梅標準。又如:“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幾個整齊的句子,寫盡了統治者扼殺人才的種種手段,也藴含着作者的滿腔悲憤。

讓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作業

課後練習三

結合課文及相關詩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戰鬥意志。學生可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

【資料】

一、譯文

江寧的龍蟠裏,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的人説:“梅以(枝幹)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幹)橫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沒有景緻;以(枝幹)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沒有美態。”固然如此。這些文入畫士心裏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來約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為職業來賺錢。梅的(枝幹的)橫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辦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畫士這種偏嗜成癮的情趣明白告訴賣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條),培養那橫斜的枝條,刪掉那些繁密的(枝條),使那些嫩枝彎曲,鋤掉那些筆直的(枝幹),阻礙它的生機,(這樣)來謀求高價:於是江蘇、浙江的梅都成為病態的。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沒有一盆完好的。已經為它們流了三天淚,於是發誓要治好它們:放開它們,使它們順着(天性生長),毀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種到地裏,解掉它們棕繩的束縛;以五年為期限,一定要恢復它們(的生機),保全它們(自然的形態)。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願受到(他們的)辱罵,設立一個病梅館來貯存它們。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時間,又有很多空閒的田地,來大量存貯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光陰來治療病梅呢!

二、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號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現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華,38歲中進士後在北京擔任國史館校對、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職。48歲辭官回南方。《病梅館記》是歸寓江蘇崑山時所作。後來他先後在杭州紫陽書院和江蘇丹陽的雲陽書院講學。1841年逝世於雲陽書院。

龔自珍是清代後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慶)盛世”的後期。當時清朝統治的衰敗現象已日益顯露。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他對清朝嚴酷的思想統治和腐敗的政治深感不滿,力主“更法”“改圖”,廢科舉,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則徐、魏源等人組織宣南詩社,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仍然為保守勢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北京輾轉十年,都只是當小官,最後還被迫棄官回鄉。但他的革新思想在當時以及後來都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

龔自珍著述豐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詩詞近八百首。在這幾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社會思想,才氣橫溢,意氣飛揚。他的詩詞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氣勢磅礴,色彩瑰麗。他的作品收在《龔定庵全集》裏。

三、課文賞析之一

龔自珍生活在滿清帝國腐朽沒落、行將崩潰的時代。他敏鋭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復興國家。對內,他主張改革農田佔有、海疆通商、科舉考試、幣制等方面的陋規;對外,他主張堅決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甚至打算親自去前線籌劃抗英鬥爭。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視,提出過鞏固西北邊防的有遠見的重要建議。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現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的“風雷”,以掃蕩“萬馬齊喑”的局面。當然,龔自珍的改革主張,還是想維護滿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對封建統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況且,他的改良設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對和他自己所處的無權地位而難於實施。但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批判舊制度的勇氣,還是應該肯定的。他的改良主義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進步意義的,對以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維新運動有着重要的影響。

龔自珍的創作成就以詩為最高,語言瑰麗、奇巧、多彩,內容大都表現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他的散文,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縱論古今,側重於批判現實,倡言改革。由於當時思想統治的嚴酷和他所受的時代、階級的侷限,某些作品帶有晦澀艱深的缺點。《病梅館記》就是一篇鍼砭時弊而又寓意隱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託物取喻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寫“病梅”,後一部分寫“療梅”。文章開頭,在簡要敍述了梅的產地以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關於評梅的美醜標準的議論,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筆詳寫病梅的原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但又“未可明昭大號”,也不便號召種梅的人“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於是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花農,讓花農們“斫其正,養其旁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投“文入畫士孤癖之隱”。正因為這樣,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對所購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決心要“療之:縱之順之”。他下定決心要“療梅”了。他準備花五年時間使這些病梅“復之全之”,並且“甘受詬厲”,專闢一個病梅館來調理療養病梅。作者還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閒田”,願盡畢生的精力來療治江浙一帶大量的病梅。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説梅,沒有一句題外的話,而實際上卻是以寫梅為名,以喻人為實,字字句句譏切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偏愛病態的梅,致使梅花受到嚴重摧殘為例,影射滿清王朝施行嚴酷的思想禁錮,摧殘人才的罪惡行徑。那“文人畫土孤癖之隱”,正暗指封建統治者這種見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刪密,鋤正,暗示出這些封建統治者是怎樣殘酷地迫害有才能、想作為、有骨氣的人才的。他們所企求的是一些頑鈍無恥、冥頑不靈、唯唯諾諾的奴才,以維持那黑暗腐朽、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這就是他們認為梅花以曲、欹、疏為美的真實意思。關於這一些,龔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際著議第九》一文裏明確地作過正面説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土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為心”。不管是士子還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為,就要受到迫害。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鈎沉論一》中進一步指出,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他們的黑暗統治,是決不讓有才能的人有所作為的,他們“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崇高其身,一人為剛,萬夫為柔”,竭力摧毀人們的廉恥,讓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們的奴才。所以説,這篇《病梅館記》,作者只不過是託物喻人,借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罷了。

作者決心療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發展,這就表示了他對於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種正視現實,渴望衝破黑暗時代的戰鬥情緒。然而,龔自珍是清醒地估計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療治“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的宏願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文章以感歎作結,發出深沉的感慨。

(節選自方銘、阮顯忠編《古代散文選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四、課文賞析之二

《病梅館記》作於1839年(據吳昌綬《定庵年譜》,為道光十九年)。這是一篇作者返回故里杭州為自己新闢梅園命名“病梅館”而作的散文。題目又名《療梅説》。

從題目字面上看,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十分醒目,引起讀者深思。文章這樣定題説明作者“歌泣無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發的。“記”是記事文體的一種,更見本文所寫內容的真實。從文章內涵來看,託物言志,以梅議政,對封建統治的腐朽、黑暗以及庸俗現象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對追求個性解放和要求變革的進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是一篇語含“酸辣”的十分精彩的小品文。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產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療梅的行動和決心。第三段,抒寫自己闢館療梅的苦心。

開頭從梅的產地人題,列舉出江寧的龍蟠,蘇州的鄧尉、杭州的西溪,都盛產著稱於世的梅花,引出敍議的對象。在我國的民族文化傳統中,古代歷來以青松、翠竹、白梅、黃菊等具有自然天性的事物來比喻志士仁人,以它們的蒼勁、堅韌、俊俏、雅潔的特性來比喻人的堅貞、高潔的品格。這裏自然是以梅喻人,託物言志,喻意深刻,富有韻味和情致。“皆產梅”,一字“皆”,既説梅分佈之廣,又説梅產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勝數,江浙一帶尤為人才濟濟,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墊一筆。這裏,作者調動讀者的藝術知覺去回味這點石成金之筆。魯樞元在《作家的藝術知覺與心理定勢》一文中這樣説過:“優秀的作品,字裏行間似乎包含着訴之不盡的意藴和情致,一個詞就是一個表象,一句話就是一個意象,一段話就是一種意境,作家彷彿把生活中的有關經驗、意緒、思維、情趣全部濃縮在作品之中了,這樣的作品令人陶醉,令人回味無窮。”本文起手就把讀者置人一片梅林之中,包含“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意藴。先寫梅的產地,也為全文的敍議打下了基礎。下文接着從三個方面層次清楚地分析了病梅產生的緣由。一是有些人以陳腐的審美情趣和賞梅觀點去品梅。這些人認為梅“以曲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而“直則無姿”“正則無景”“密則無態”,以他們的好惡作為品梅的標準。這裏用“曲”和“真”、“欹”和“正”、“疏”和“密”六個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觀:曲、欹、疏為美,直、正、密為醜。這裏顯然是託梅寫人,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其封建專制,實行嚴酷的思維統治,戕害剛正、忠貞、富有朝氣的人才,鉗制人們成為屈曲、奸邪、蠅營狗苟、唯唯諾諾的庸才和奴才。作者人木三分地揭露了產生病梅的黑暗社會現實。二是文人畫士正是以上述品梅觀點來夭梅、病梅的。文中寫道,這些封建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説明他們有見不得人的意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以繩天下之梅”,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就是要把“曲”“欹”“疏”作為標準,而將“天下之梅”“斫直”“刪密”“鋤正”,以達到他們“夭梅”“病梅”的罪惡目的。寥寥數語,嚴正地揭露和批判了文人畫士的居心不善、用意邪惡。這裏的文人畫土正是代表了清朝封建統治者,他們大興文字獄,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也會引來禍殃;他們以八股文取士,天下出現了“萬馬齊喑”、令人窒息的沉寂局面。“斫”“刪”“鋤”,一字一箭,連連戳穿了產生病梅的社會原因,也惟妙惟肖地刻畫出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猙獰面目。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罪惡,作者還這樣寫道:“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僇(同“戮”)之”,“徒僇其心,僇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為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乙丙之際著議策九》)。只要出現了有才能的士或人,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就羣起而督責、束縛,以至於摧殘、扼殺他們。這就是斫正刪密鋤直,“以夭梅病梅”的具體內容,在這一層的字裏行間隱含着作者極大的悲憤。三是有些人助紂為虐的卑劣行徑。這是幫兇者所為!要養出橫斜、疏朗、彎曲的梅花,不是那些一般愚蠢的只知道賺錢的人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夠辦到的,於是“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強行地“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裏一連用六個動賓短語,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幫兇們,趨炎附勢,投合其主子的意圖,極盡扼殺人才之能事,他們採取各種摧殘人才的卑劣手段,排斥剛正不阿之士,剪除大量有用之才,扼制新生力量,清洗正直忠良,阻遏蓬勃生氣,豢養奸佞邪惡的小人。六個動詞用得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剛正廉潔人才的粗暴排斥,“刪”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嚴重抑制,“夭”字象徵新生力量慘遭扼殺,“鋤”字比喻大量耿直忠良之士遭到清洗,“遏”字指蠻橫地遏制、壓抑人才蓬勃的朝氣;而“養”字栩栩如生地勾畫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惡用心。從而強烈地譴責、抨擊了封建統治者摧殘、戕賊人才的罪惡。“江浙之梅皆病”正是“斫”“刪”“夭”“鋤”“遏”等罪惡行徑所造成的後果。這句照應開頭,“江浙之梅”是總括“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的文意;“皆病”點明受害面極廣,病梅之多——這是“文人畫士”戕害的惡果。於是筆鋒直指文人畫士:“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禍”“烈”總結了人才受害之慘。“江浙之梅皆病”,且“烈至此”,正是《己亥雜詩》中作者所寫的“萬馬齊暗究可哀”,清王朝扼殺人才,到處是死氣沉沉的局面。段末一歎,作者無限同情,滿懷憤慨,無情地痛斥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行徑。

前面第一段揭示出了病梅的社會根源之後,第二段就寫自己療梅的經過和期望。“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緊扣上文“江浙之梅皆病”;“無一完者”,緊扣上文“文人畫土之禍之烈至此哉”,哀憐、義憤之情洋溢、迸發,迴腸蕩氣,自然引出“泣之三日”。為病梅而泣,正是為人才慘遭扼殺而痛心疾首。如泣如訴的語言,同情、憤激的情調,令讀者“心有靈犀一點通”,激起了共鳴。作者俯視了病梅產生的社會現實,又洞察到產生病梅的社會根由,並不消極、低沉,而是“予購三百盆”,“誓療之”,行動何等果敢,態度何等積極,語言何等深沉。“療”梅的方法是“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縱之順之”,就是要破除封建統治對人才的束縛,讓人才獲得自由發展,個性得到解放。“毀其盆”,“解其棕縛”,就是要摧毀封建統治禁錮人才的精神枷鎖。“必復之全之”,就是一定要讓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各種人才都能人盡其才。這裏吐露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聲。作者“療梅”的描寫,曲折地反映了他對於殘酷統治的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渴望。從遣詞造句看,句式簡短,節奏急促,筆力遒勁,讓讀者感受到“療梅”急不可待,決心不可動搖。“購”“療”“縱”“順”“毀”“解”“復”“全”等動詞寫出了一系列療梅的行動及其決心,充分表現了作者對專制主義壓抑、束縛的滿腔義憤和對抗現實社會中專制淫威的鬥爭激情。“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旗幟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立場觀點和鬥爭決心。“予本非文人畫土”,表明與他們不是同流人物,也不同流合污。“甘受詬厲”,表現了敢於面對社會現實,鍼砭時弊,毫不畏懼,不怕打擊,不怕迫害,決心與封建統治階級鬥爭的思想。“闢病梅之館”,點明題旨,收束前文。

文章前兩段,由寫病梅到寫病梅之館。最後一段,

寫療梅的心志。用“嗚呼”這一歎詞引出議論。“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照應前文江浙病梅之多,期望有很多空暇的時間,空閒的田地。實際是慨歎自己暇日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慨歎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殺的局面,所以用反問句式“安得使予……也哉”來抒寫“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的心志。末尾這一歎,以議論方式充分表現出作者堅持鬥爭的志向。

龔自珍是我國19世紀上半期一個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生活的年代(清朝嘉慶、道光)是中國封建社會日趨解體、沒落,面臨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過渡時代的開始階段。在這一歷史新階段,資產階級剛從封建主義的土壤中露出一點嫩芽。他對封建國家的新危機,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他以一種特有的敏鋭的眼光觀察現實,把文學創作與“當今之務”聯繫起來,在他的文學創作中表現了對清王朝腐敗政治的不滿,對於官僚的庸碌而不思振作的厭惡,對腐朽、黑暗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鋭的批判,併發出改革的呼聲,提出改良的主張。他首開近代文學史上的一種“譏切時政,詆誹專制”的風氣;追求個性解放成了他詩文中的特有情調。《病梅館記》是在這方面寫得最動人而出色的散文精品。這篇議論小品文,以小見大,通過植梅的生活瑣事,反映了作者在專制主義的壓制和束縛之下,渴望人格的自由、求得精神解放的思想。文章中“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要讓梅樹獲得自由的舒展,勃發而健康地生長,反映了他對殘酷統治的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作者身處統一的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的時代,封建統治階級以文字獄、八股文扼殺一切聰明才智,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萬馬齊暗”的陰雲籠罩着全國大地。作者眼見到清王朝現實統治為“日之將夕”,在《病梅館記》中,他借梅喻人議政,強烈要求改革政治,擺脱摧殘人性的專制淫威,打破嚴酷的思想統治,追求個性解放。病梅之所以病,原因是斫傷了它的天性,梅樹應該以它蓬勃的生機,以它的自然形態健康生長,這樣才符合於自然物理的個性。作者的這個思想認識正是他與束縛個性的現實社會對抗的表現。

對腐朽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無情的揭露和尖鋭的批判是龔白珍中年以後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無論寫什麼題材,總是帶着批判的眼光,從全局着眼,從政治、社會的高度看問題,作客觀的、公正的對於現實政治、社會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寫於鴉片戰爭前夕(1839年,作者48歲)的《病梅館記》,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內容深刻的原因就在於此。

適應其思想內容表達上的需要,文章的表現形式和手法也非常特殊。《病梅館記》採用小品文樣式,運用以梅喻人,借題發揮、託梅議政的曲筆,透過植梅、養梅、品梅、療梅的生活瑣事,由小見大,表現了破除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鮮明政治觀點和主張。文章段段寫梅,處處寫梅,通篇寫梅,產梅之地、夭梅之由、歎梅之病、療梅之志、療梅之法,層層寫來,有敍有議,每一段,每一層,都影射腐朽的現實政治,矛頭指向專制主義嚴酷的思想統治,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壓制、摧殘的罪行,表達丁作者要求改革政治,砸掉禁錮人才的精神桎梏和追求個性解放的迫切願望,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覺醒了的知識分子的反抗情緒和改革時政的要求。

標籤: 泰山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pe6j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