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絕句》教學設計(集合15篇)

《絕句》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絕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絕句》教學設計(集合15篇)

《絕句》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數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幼兒根據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容

1.結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户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

泊:停泊、停靠。

3.啟發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2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放錄音:

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説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請學生根據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張掛本課放大插圖:

教師範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學生齊讀古詩:

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自由讀課文:

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並採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合課文註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

4、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1、細讀古詩,瞭解詩句的意思:

⑴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①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問:牧童在幹什麼?他當時的神態如何?怎麼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②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麼,他想做什麼?為什麼卻“閉口”呢?

⑵ 指名説説每句詩的`意思。

⑶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

①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② 後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③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⑴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⑵ 指導朗讀:

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變化。

(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1、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2、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談剛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試試編故事。

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絕句》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藉助圖,難詞質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閲讀古詩的興趣,並提高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悦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絕句》圖,配樂。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入景導入

1出示《絕句》情景圖,指導觀察。請同學用完整的話描述

2師;這幅圖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描繪的美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杜甫的《絕句》

(二)、理解詩題

1.看了詩題你想問什麼?

2.理解《絕句》是一種詩的格式分五絕和七絕

(三)、逐句進行學習

1.出示第一幅圖指名説圖意。理解詩句。重點理解“鳴”

2.出示第二幅圖,學生同桌學習第二句。互相説

3.重點學習第三句

指導學生看情景圖

(1)詩人這時站在那兒?(2)詩人從窗子裏看到了什麼?理解“含”指含在。

4學習第四句

重點理解“泊”

5四人小組合作説詩意

6教師出示,學生齊讀

(四)、指導朗讀

1.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感情朗讀

2.根據節奏朗讀。

(五)、體會詩中的“聲”“動與靜”“色”。

1.師:這首詩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這首詩有聲、有色、有靜有動你能找到嗎?

2.學生朗讀體會。

3.師指導。

(六)、指導背誦

七、板書設計:

絕句(五言)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

動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靜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瞭解詩人杜甫:又稱“詩聖”,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後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麼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裏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悦。

5.朗讀體現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裏還看到了什麼?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麼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隻,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隻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麼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裏有説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

6、試着背誦

四、總結延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導寫字

六、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着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説的也説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遊離於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於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繫,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3、要引導學生多讀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國小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閲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絕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遊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並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羣,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説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讚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説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註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麼?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由學生説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麼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願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範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範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麼呢,自由讀讀最後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裏露出許多的羊羣。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願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穫吧!把你的瞭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説一説。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古詩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並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並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並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着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隻。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學生有更直觀的瞭解和體會。

5.川聯詩句內容,要求學生獨立説出譯文。

6.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計6

一,開篇揭題

同學們從國小古詩,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老師想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詩的意境

和畫面)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你選擇其中一幅畫,配上一首詩,並能有感情地吟誦。(指

名學生看圖朗誦)

2,今天,老師再向大家推薦一首唐詩——《絕句》(電腦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二,教學詩句

(一)讀

1,請你試着把這首詩讀一讀,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利。

2,檢查:兩個同學試讀,糾正字音。

誰能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3,再來細細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哪些字,詞,句子,不理解的字,詞,句打上" "。(二)交流

1,鳴:叫。

2,翠柳:碧綠的柳枝。

3,黃鸝:也叫黃鶯,叫的聲音很好聽。

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枝上鳴叫。

4,白鷺:也叫鷺鷥,能涉水捕食魚蝦。

5,上青天:飛上藍天。

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飛上藍天。

(三)質疑

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什麼意思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詩人是從什麼地方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萬里船"就是東吳與成都相隔十分遙遠,從東吳行船到成都經過了千萬里路。

4,整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着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着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

三,根據詩的意境,想象作畫,鞏固理解

過渡:的確,這短短的一首絕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要是能用彩筆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請你邊讀詩邊畫畫,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展現出來。

1,學生作畫。

2,指名學生談談為什麼這麼創作。(展示學生的畫,請他對照着畫面説出對詩的理解)

3,其他同學的畫課後把它完成,並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來。

4,看圖背誦古詩。

(配樂)過渡:正如這位同學所畫的那樣,詩人從草堂向外遠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藍天。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着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着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詩人把這動,靜,遠,近的景物描繪的錯落有致,有聲有色,勾畫出一幅美好的風景圖,一首千古傳誦的絕句。

師生共同配樂背誦《絕句》。

四,瞭解作者及寫詩的背景

1,關於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2,生自由發問:作者是誰 為什麼以"絕句"為題 等等。

3,教師講解。

五,小結

希望同學們對唐詩的研究,不只僅僅侷限於課堂上,更要通過課外的閲讀,豐富知識。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是詩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繼承這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唐詩。

《絕句》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鷺等六個字,會寫絕鳴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學習古詩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能用一些四個字的詞語來描述嗎?

學生自由發言,積累詞語。

我從你們可愛的小嘴巴里聽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多好呀!唐代詩人杜甫也特別喜歡春天,他還把他看到的春景寫成了一首詩呢:

師範讀詩句。這首詩的名字叫:絕句。析題: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題材,並不代表詩句的意思。相機指導寫:絕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字字讀準,句句讀通順。

2、指名讀,正音,隨機識字。

3、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小朋友再輕輕地、用心地去讀一讀詩句,看看在讀的時候,你好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根據學生彙報,結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指導朗讀。

(預設一:我好像聽到了在黃鸝叫)

你怎麼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相機指導寫“鳴”。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麼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那你把這一句詩讀一讀。還有誰也想讀?齊讀。

(預設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

哦?白鷺在幹嗎呢?你看,他們排着多整齊的隊伍,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的飛翔,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隻小白鷺呢,那你把這句詩讀一讀!

(預設三:我還看到了雪)

真的嗎?雪在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樣的美!誰來讀?這句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能質疑:“窗含”是什麼意思?通過動作理解。

(預設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呢?指導朗讀“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品讀詩歌感悟詩情

你們看到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雪﹑船,這多像一幅美美的畫呀!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開來讀,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男女生賽讀.

你們讀得這麼好,讓我感覺這麼快樂,獎勵你們去畫中游一遊吧!

(課件)欣賞動畫.

我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就當自己是大詩人杜甫,再來一次吧!

五背誦詩歌

這麼美的詩,你們把他記在心理了嗎?誰把前面兩句記住了?有沒有全部都記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實我們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畫,一首生機勃勃的詩,看看,這樣的畫面,會讓你想起哪句詩呢?(課件出示畫面,和相應的詩句,最後一幅畫,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去查資料﹑請教老師或者自己學着寫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畫,無處不是詩!

《絕句》教學設計8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上查閲有關作者生活和創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藴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閲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裏,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麼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一)賞“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裏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後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説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後兩句在寫景中又藴含着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歎: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治者迷信的神佛並沒能保佑他們。這裏是寫景,更是對現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的並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歎中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那麼,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一)賞“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扣“玉樓春”惜春情思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麼?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城市遊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1:學生經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説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並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裏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2:作者筆下的遊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麼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麼?喜愛還是厭惡?從哪裏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寫手法

4.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鬥”字代替,請你談談“鬧”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彷彿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豔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着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感悟。詩人表現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閲讀領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閲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合具體語句,説説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後,明確:

(一)“春詩”之異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於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

《玉樓春》着筆細節: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為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豔,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春詩”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讚,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百花爭春鬥豔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細緻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麼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學生議論回答後,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上完成以下活動。

⑴配樂範讀。

⑵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讚美

南朝數寺感歎

雨景

樓台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讚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歎)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閲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藴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黃鸝鳴於翠柳間,是近景;第二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豔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後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隻,是近景。泊,停泊着,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着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設計理念】

1、以的遊戲導入,使學生在課堂中吟誦的古詩,帶領學生遨遊詩作的海洋,激發學生學習新古詩的興趣。

2、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通過欣賞春天的美景、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延伸的作業等環節引導學生領悟詩的意境,走近詩人。

3、課堂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體現語文教學重在實踐運用的教學思想。

4、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用實物和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5、鼓勵學生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

難點: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昨天的朗誦比賽,陳老師知道了我們四甲班的同學們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詩,很多同學一口氣背誦了好幾首古詩呢!同學們還認識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對嗎?今天,陳老師就請來一位被尊為詩聖的'大詩人,你們能叫出他的名字嗎?(CAI出示杜甫圖片)

2、陳老師叫大家課後查找有關杜甫的資料,都找了嗎?誰來介紹一下大詩人。

3、學生介紹杜甫。

4、老師小結。(杜甫是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聖。)

5、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原來學過杜甫寫的古詩嗎?(《江畔獨步尋花》)

6、那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同學們記性真好,肯定平時及時複習了,是嗎?温故而知新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二、出示圖片,學生描述。

1、杜甫大詩人當年在杜甫草堂內研讀詩文,從窗户內往外看,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大家請看。(CAI出示圖片)

2、大家覺得這幅畫面怎麼樣?(很美)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的景象嗎?(早春)

3、那麼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一下圖上的內容嗎?

4、指名説。(近處的柳樹抽出嫩綠的絲條,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多姿,活潑可愛的黃鸝在綠枝條間蹦來跳去,在枝頭快樂地鳴叫聲,門前整齊地停靠着木船,遠處是一羣隊列整齊的白鷺,展開潔白的雙翅,身姿優雅地向藍天飛雲。遠處還有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雪山。)老師相機板書:黃鸝、白鷺、柳樹、船隻、雪山、藍天。説得真美!

這使我不由地聯想到詩人賀知章《詠柳》中的兩句詩: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十分讚賞地)你説得也很棒!學習能積極聯想到相關內容,是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相機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5、同學真棒,把這幅畫面説得美極了!老師深深地吸引住了。剛才我們用了那麼多的詞句描繪的畫面,而詩人杜甫僅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樣的畫面描述出來了,大家想不想不讀一讀呢?

三、學生自讀自悟古詩。

1、自由讀。

2、小組之間比賽讀。

3、指名讀。

4、齊讀。

5、你們剛才在描述畫面的時候,講到了黃鸝、白鷺、藍天、柳樹,那杜甫在詩中有沒有描寫到呢?是哪幾句呢?請你找出讀一讀。

6、指名讀,(CAI出示一、二句古詩)齊讀。

7、請同學來講一講這兩句詩主要寫了什麼?(兩隻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着,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8、你能從這兩句話中找到描寫色彩的詞嗎?(黃、翠、白、青)老師根據學生説的,CAI將字相機變色。

9、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文字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我們試着用最美的語言來讀出畫面的美。

10、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那幅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畫面。(配樂)

11、同學們讀得真好,那你們能不能背下來呢?指名背,齊背。

12、看看木船、雪山,詩人又是怎麼描寫的呢?把詩句找出來讀一讀。

13、指名讀,CAI出示後兩句。

14、想一想,這兩句詩你都讀懂了嗎?説説你的是怎麼理解的。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15、生質疑,生解答。

16、老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千秋、含。

四、拓展活動。

1、小結。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絕句是古詩體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2、大詩人杜甫還寫了兩首絕句詩,大家想讀一讀嗎?CAI出示另外兩首古詩。

3、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麼多優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希望同學們課後能多讀大量的古詩,吸取祖國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絕句》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瞭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説些什麼?(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後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並茂。)

1、説説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脱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隻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嚮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悦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麼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户,極目凝視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麼,“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瞭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户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後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裏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後,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於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悦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説什麼?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反思

寬城區蘭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裏行間卻洋溢着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構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悦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峯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着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隻,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不需要對古詩瞭解得多麼透徹,理解得多麼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並大致瞭解古詩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詩句的意思我給學生設計了兩個梯度:這首詩的前兩句意思淺顯,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讓學生自己來説,後兩句意思學生比較難以表達,所以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整首詩四句話的理解,我都是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如:在教學第一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着這首詩,我們一起跟着大詩人杜甫去他的家鄉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天氣晴好,微風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讀詩文,忽然聽見窗外鳥叫的聲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見了什麼?在教學第二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我們再隨着杜甫的眼睛往高遠的藍天看看,又看見了什麼?在教學第三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了這兩行詩,我們彷彿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生機勃勃,春意融融。這時詩人杜甫往遠處一看,又被什麼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學第四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這時詩人又低頭一看,門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個字是“停”的意思?這些船都是從遙遠的東吳行駛而來的。哪個詞説明這些船行駛的路途很遙遠?我們的眼睛始終跟隨着大詩人杜甫的眼睛去觀察,去體會,彷彿自己置身於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然後進行説話或寫話訓練,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剛研讀文本時,沒發現有什麼空白點,但隨着研讀的深入,發現文本的空白點還是有的,如第一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裏就含有説話訓練點,這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不就是在歌頌美好的春天嗎?於是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後我設計了學生想像説話: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嘴裏不停地鳴叫着,好像在説——。

課後,大家提了條非常好的建議:在背誦這個環節中,如果讓學生跟着情境背誦,把原來的配音去掉,那這個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這個課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會更好。真是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啊!

《絕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全詩的大意。

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絕句》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並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題意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他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聖”,他是—杜甫。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杜甫的詩----絕句。(板書課題,齊讀)教學生字:絕。(觀察生字的結構、偏旁,説説書寫注意點。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生一起書空、描紅)。

(二)簡介作者。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這一天,風和日暖,天朗氣清,他閒坐在草堂裏,透過窗口和門口欣賞外界的景物。把他所看到的美景寫成了這首《絕句》

(三)簡介絕句

絕句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今天學習的這首,每一行有七個字,稱為七言絕句。

(四)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二、抓字眼,明詩意

(一)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師範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奏。

(三)指名朗讀,注意節奏。

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畫面?

(四)學習生字

出示詩中有兩個多音字-----行、泊先讀準這兩個字在詩句中的讀音:一行[háng]白鷺上青天。門泊[bó]東吳萬里船。再讀它們的另外一個音,給它們分別組個詞。師總結:碰到多音字,我們要學會辨別,在不同的句子中讀準它們的音。再來讀這兩句詩,把字音給讀準了。

(五)讀詩句。

掃除生字障礙後學生再讀古詩、指名讀、小組讀。這首古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呢?(生討論,自由表達)藉助課件一一介紹。黃鸝鳥:也叫黃鶯,羽毛黃色,嘴淡紅色,喜歡在春天裏鳴叫,叫的聲音很好聽。白鷺也是一種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千秋雪:很長很長時間裏不融化的積雪。萬里船:從很遠很遠地方來的船隻。

同桌互讀,全班讀。

三、想意境,悟詩情

(一)播放意境圖一:春天來了,新綠的柳樹上兩隻黃鸝在唱歌。

1.如果把詩配上畫,應首先畫什麼?(黃鸝)2.詩中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什麼地方呢?(柳樹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那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麼?(鳴叫)

3.誰來説説這句詩的意思?4.這黃鸝嘰嘰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説些什麼呀?(學生想象説話)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枝頭歌唱,這是詩人看到的近景。

讓我們用歡快的語調讀第一句詩,注意節奏。

(二)播放意境圖二:一行白鷺輕盈地飛向藍天。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悦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們猜猜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

2.理解“青天”:同學們,我們剛學過《拉薩的天空》這篇課文,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拉薩天空的顏色。——“蔚藍、瓦藍、湛藍”,是啊,詩人生活的那個時代天空就像拉薩的天空這麼藍。在詩人的筆下,這樣的天空就叫做——青天。

指名説詩句意思。3.齊讀詩句。

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這是詩人看到的遠景。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來。

(三)體會詩境

1.你找到了詩中的表示顏色的字嗎?2.練習説話。

詩人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特徵,彷彿有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在我們面前。同學們能不能看着畫面,結合詩句,試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這美好的畫面。大家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説: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

。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齊讀一,二句。

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

一、二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四)播放意境圖三:推開窗子,遠方有雪山。

1.美麗的景色讓人陶醉,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麼?是遠處的西嶺雪山

2.交流:對這句詩,你的心中有什麼疑問嗎?誰能幫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

窗含:要想理解這兩個字啊,我們不妨來體會一下作者是站在哪兒在看外面的世界。(生:窗前。)我們透過窗兒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你透過窗子看到了什麼?(生根據自己所見表達)

真是一幅美麗的畫,這幅畫還有畫框呢!

這畫框是什麼呀?(窗框)[體會:這美妙的景色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畫。]孩子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經常去看看窗外千變萬化世界,你會看到很多美好的畫面。(教師出現三幅鑲嵌在窗框中的美景)(出示窗框中雪景)這樣説來,這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就像是鑲嵌在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畫。

3.指名説第三句意思,讀詩句。?

(五)播放意境圖四:江邊停泊着船隻。

1.交流:你知道江邊停靠的船隻是從哪裏開來的呢?它們已經行走多遠呢?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呢?

2.(東吳)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權在江蘇一帶建立的政權,所以東吳指江蘇一帶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來。詩中用一個詞---萬里。“萬里”---路途遙遠。

3.生説詩句意思?

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

三、四句詩。 4.第三,四句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我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説説: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四、背誦古詩

回顧全詩,詩人向我們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指名説全詩意思。

自由背誦古詩。指名背誦。齊誦。五.遷移運用

這首詩除了抓住景物特點來寫,還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叫作對偶。詩聖杜甫還寫過很多詩,我們再來看他寫的另外一首《絕句》。出示課件。

六、課堂練習

青天:

千秋:

泊:萬里船:含:

七.佈置作業

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你想象中的畫面。板書設計:

絕句

黃鸝翠柳千秋雪白鷺青天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粧、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着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讚美。“詠柳”即是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粧: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麼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着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麼?(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着説説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讚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彙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麼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麼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説説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範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着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裏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讚美楊柳。詩人讚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後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彷彿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麼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説一説、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麼?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説説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裏向遠處眺望。這窗户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裏。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鬆,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絕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説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通過反覆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並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範。學生聽一次後,請想想你聯想到了什麼?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着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後,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閒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並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並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麼就應該帶着什麼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讚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認識詩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歸心似箭、輕鬆愉快的心情。

4、默寫古詩。

二、教學時數: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知詩人、解詩題。

三、讀詩認字,抓字眼、明詩意。

1.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

2.解決生字。

3.誰願意把詩讀給大家聽呢?

4.引導他們用查字典或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點字、詞的意思。

5、,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中的重點字詞。

6、.這首詩到底講什麼呢?同桌互相説説詩意。

7、.誰願意説給大家聽呢?

8、指名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

四、創設情境,想意境、悟詩情。

1.詩人寫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自己什麼感情呢?

2.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內化情感。

五、拓展背誦,指導寫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讀詩,背誦詩。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2.誰還讀過李白的其他詩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外內容。

3.複習本課6個生字。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指導“詩”“帝”“岸”的書寫。

六、結束課堂,佈置作業

1、默寫《早發白帝城》

2、收集李白創作的其他古詩。

七、課後反思

絕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認識詩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讀意,體會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讚歎與熱愛。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背誦古詩《早發白帝城》。

2、指名複述古詩大意。

3、教師小結導入:李白歸心似箭,兩岸風景如畫,他卻無心欣賞,真是可惜。今天,老師要好好地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個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書課題:《絕句》。

二、揭題後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

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聖”。

三、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然後思考: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詩人在什麼位置看到了這般景色?

四、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數量的詞語。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五、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柳”“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

(2)請將4個數量詞分成兩類(實數和虛數),聯繫詩句説説“千秋”“萬里”各説明了什麼?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後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

六、用自己的話説説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的詞語。

七、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八、識記生字,佈置作業。

(1)書寫生字詞。

(2)背誦、默寫《絕句》。

(3)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鬆、愉悦)

絕句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迷人、壯觀)

《絕句》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瞭解古詩中項羽這個人物,體會其性格特點

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解讀,使學生體會詩人所肯定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瞭解宋代的詞派(婉約與豪放),把握此詩的婉約風格。

2、能夠理解全詩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且背誦

3、對項羽、李清照有一定的瞭解

教學難點:結合時代背景,把握詩人複雜情感,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李清照、項羽和南宋的歷史資料。2、準備《月光》這首歌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1)音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有聽過《月光》這首歌嗎?(課堂假設,沒有聽過嗎,那讓我們來細細傾聽,聽過了是嗎?那讓我們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師:正如這首歌詞中所唱得‘這紅塵的戰場,千軍萬馬,有誰能稱王’,秦末漢初這是一個諸侯爭霸,戰火瀰漫的年代,這是一個爾虞我詐,兒女情長被無情割裂的年代。

同學們,喜不喜歡看《秦時明月》?《月光》正是《秦時明月》的片頭曲,這個動漫正是以秦末漢初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背景的,那麼可以説説你們最喜歡的人物嗎?為什麼喜歡他呢?

學生回答

(2)人物介紹,深入感悟

師:老師喜歡的是其中的項羽,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他是一位具有創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學瞭解項羽的傳奇故事。

學:回答

師:項羽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複雜矛盾性,他具備亂世梟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同時又帶着末世後主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俠客的豪氣干雲的偉男子性格,同時也有着細膩温柔,為情所困的情種性格,正是多種的複雜性,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項羽形象,為後人所詩頌。

項羽在年少時便能力能扛鼎,擁有超人般的壯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儀威風凜凜,便對項梁説:“我可以取代他!“確實,他最後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語拓展,導入深入

師:同學們知道“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嗎?有哪位同學可以可以講一下

學生回答

師:就是項羽率領所有的軍隊度過黃河,去營救趙國以解救鉅鹿之圍,楚軍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所有士兵飽飽地吃一頓飯,每個人吃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令,破釜沉舟,就是説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底,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以此來表明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取得勝利的決心,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展示以一當十,最終打敗了秦國的軍隊。

從這裏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項羽作為一名亂世梟雄的殺伐決斷的英勇。然而從鴻門宴,我們又能看到他的剛愎自用,婦人之仁。正是因為他沒有聽謀士范增的話,從而錯失了借鴻門宴殺劉邦的機會,最終導致了項羽的悲劇命運。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備用,俠骨柔情)

總的一句話,項羽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傳奇性英雄,就連他的死都是那樣的悲劇,在被敵軍追趕到烏江邊時,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無臉見江東父老,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有對英雄不同的解讀方法,有不一樣的看法。幾百年前,有一位女詩人,寫了一首詩,對項羽的評價也很高。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女詩人是怎樣評價項羽的,是否與我們的觀點一致呢?

2、朗誦全詩,把握古詩的節奏

先由老師朗誦,再請同學來朗誦,隨後老師在黑板上

劃分全詩朗誦的節奏。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全體同學有感情的朗誦。讀出豪放之氣。

3、疏通字詞,解釋全詩

先有老師解釋重點詞語,再由學生自由討論詩的意思,最後抽學生來嘗試解釋每一句的意思,老師最後説出正確的意思。

生當作人傑。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傑。人傑:人中豪傑

死亦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項羽,句意:到現在仍然思念項羽 思:思念 不肯過江東 句意:思念他不願意回老家 不肯:不願意

江東:江南的東部(項羽的老家)

標籤: 絕句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q50d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