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教學設計《東南亞》

教學設計《東南亞》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東南亞》,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東南亞》

教學設計《東南亞》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瞭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瞭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

(3)瞭解東南亞人口稠密、華人眾多的特點,瞭解華人、華僑在開發東南亞和支援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

(4)瞭解東南亞的旅遊資源和社會風貌。

技能目標

(1)會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圖,會利用地圖來分析地形特徵和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自然環境特徵,區內差異,培養學生的區域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樹立各國發展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及分佈

教學難點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係;農作物的分佈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演示、討論、歸納等方法,製作多媒體。

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詩歌方式引入:讀陳毅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的東南亞。

[講授新課]

1.展示:圖9.1“東南亞在亞洲的位置”和9.2“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明確東南亞的範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1)範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羣島稱為南洋羣島。

(2)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説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羣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師指圖讓學生説出:緯度位置(10°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於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

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展示:圖9.3“馬六甲海峽”,看圖後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

承接,我們知道了東南亞的位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它的自然地理特點,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並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麼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有什麼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佈。[教師歸納] 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形勢。

[提問] 這種山河大勢給當地居民生產活動帶來什麼影響呢?(上游流經山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佈(板書)

[提問] 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後問馬來羣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麼區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圖。

[提問]為什麼馬來羣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佈示意圖》,並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羣島與日本羣島一樣,也是位於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羣島處於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會給當地帶來什麼影響?(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

馬來羣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氣候特徵。

②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①從地區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羣島的大部位於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於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②從地區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羣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

而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展示:圖“曼谷年內各月氣温與降水量”,歸納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然後,讀圖“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説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降水出現的時間(午後兩點左右),以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温多雨氣候的印象。

引導學生閲讀材料,東南亞有什麼吸引人的旅遊資源?請舉例説明。

分小組進行展示:

自然景觀:越南的下龍灣,原始的熱帶雨林。

名勝古蹟: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

風土人情: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

多媒體展示東南亞豐富的旅遊資源圖片,學生做小導遊,展示自己蒐集的東南亞資料,解説各景點。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進一步瞭解到東南亞,感受到旅遊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將地理事物聯繫起來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理解能力。

在東南亞降水豐富着呢,大家覺得這裏可以種植什麼農作物呢?

(提問)東南亞為什麼以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教師)對!由於這裏水熱充足,人們在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同時,也能培育生長於熱帶的經濟作物。請同學們看書,找出東南亞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學生閲讀圖9.12“東南亞的物產分佈”,找出東南亞的熱帶經濟作物。

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五、華人和華僑集中的地區

承接過渡: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有5億人生活在東南亞,絕大多數屬黃種人,其中華人和華僑佔了相當的比例,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學生閲讀材料“外籍華人與華僑”,瞭解華人和華僑的區別(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瞭解華人和華僑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國的廣東、福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的歷史。

華人和華僑對所在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應當學習他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精神。

教學設計《東南亞》2

教學目標:

1、東南亞的範圍,聯繫兩大洲和兩大洋的地理位置

2、東南亞的氣候和農業

3、東南亞的地形與主要的城市

4、東南亞的風景

重點和難點:

1、東南亞的地理位置

2、馬六甲海峽的十字路口位置

3、東南亞的地形與主要的城市

教學準備:

1、東南亞地圖;

2、自制CAI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教學提示與建議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國際影星楊紫瓊的家鄉是哪裏嗎?她的家鄉就是美麗的熱帶島國------馬來西亞。請一位同學上來指出馬來西亞的位置。

(放映東南亞的地圖)。

[提問]:它大概位於中國的哪個方向?

跨過中國的南部邊界,就到了與我國山水相連的東南亞。它包括了許多國家,從總體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個是半島,因為位於中國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島,請同學們用紅筆沿邊界畫下來,數一數有多少個國家位於中南半島上;另一個是羣島,由幾萬個分佈於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請同學們用藍筆沿邊界大致畫下來。數一數有多少個國家組成。

[板書]:中南半島,馬來羣島

[總結]:指圖: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東面。緯度位置大約在10S—25N之間。地處熱帶,所以這裏四季常青,分佈有成片的熱帶雨林,成為當今的旅遊勝地。我們常聽到的新馬泰地區就是指這裏。

[板書]: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藍筆和紅筆畫出來的地區可以發現,東南亞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溝通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東南亞正是擁有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各國往來的十字路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鄭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壯舉,就是通過東南亞而到達了北非、西非等國家和地方進行了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展示鄭和下西洋的圖片],而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則可以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通道。

[展示馬六甲海峽的圖片説明]

[板書]:東南亞的國家

剛才我們數了數東南亞的主要國家,發現東南亞由十一個國家組成。這十一個國家是:老撾、緬甸、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東帝汶。特別值得一提是東帝汶這個國家,於2000年獨立。這十一個國家就是位於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上。

[活動]:下面我來請同學回答分別在空白圖上填出位於這兩個半島上的國家。

其中的越南,老撾,緬甸是與中國接壤,唯一的內陸國是老撾,其餘都是臨海國和島嶼國。印度尼西亞,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其名印尼是海島的意思,有“萬島之國”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羣島國家。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東南亞的風土人情嗎?東南亞人是什麼人種?他們的主食是什麼嗎?

[思考]:我們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主食是大米,這是什麼原因呢?

[活動內容]在這樣一種氣候條件下,還適合什麼作物的生長?

因此這裏也是世界著名的熱帶作物的生產基地之一。同學們在圖上找出哪些國家盛產椰子,哪些國家盛產橡膠和油棕,哪些國家盛產稻米和蕉麻。

[圖片展示]

好,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東南亞的自然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下節課我們將學習東南亞的人文景觀。

[課後練習]:

1、東南亞由很多海峽為什麼只有馬六甲海峽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

2、列舉出“東南亞之最”。

3、收集東南亞國家的風景資料

第二課時

[導入]:自古以來中國就與東南亞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國著名革命家陳毅在寫給緬甸朋友的詩中曾説到:”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共飲一江水”,這便是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之間關

系的真實寫照。因為中南半島上的許多河流的源頭都在中國。請同學們在地圖上將他們找出來。

在河流與河流之間,多是山脈和高原,用我們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島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思考]:這樣的地形條件有怎樣的好處?

藴藏豐富的水利資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地區,中南半島上的國家的首都主要多分佈在大河的沿岸。

[活動]:為什麼分佈在這裏?有怎樣的好處?有什麼弊端?

上節課我們講到中國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下南洋,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地區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着密切的聯繫,不僅如此,直到今天,許多中國華人華僑都在為東南亞國家的發展積極努力着,請同學們看一下閲讀材料。

在東南亞的國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分別佔到該國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亞曾經發生反華暴力事件,對當地的華人華僑任意的屠殺,在國際上造成極壞的影響,使得他們紛紛撤回資金,重返祖國的懷抱。改革開放以後,華僑華人紛紛回國支援國家建設,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通過對東南亞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確實有許多的閃光點,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來到這裏,特別是這裏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亞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們來共同欣賞一下同學們收集的一些關於東南亞美麗景觀的圖片。[多媒體展示]

[課後練習]:

收集關於東南亞國家的景觀資料,出一期《東南亞旅遊景點介紹》小報

板書設計:

第二節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

緯度

海陸

二、氣候

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對比)

共同特徵:濕熱

三、農業

水稻氣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熱帶經濟作物

四、地形特點(中南半島)

山脈、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五、河流

上游:多為峽谷,水流湍急―――豐富水能資源

下游:平坦開闊的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農業生產

六、城市分佈――分佈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

七、華人、華僑集中

華僑:中國國籍

華人:外國國籍

教學設計《東南亞》3

設計説明

本課從學生熟悉的飲食作為切入點,由去東南亞引出四個問題,由這四個問題貫穿全課。學生圍繞四個問題自主閲讀教材並聯系實際回答問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啟發者和服務者。學習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時運用Flash演示,這種方法直觀、形象、生動。為了加強學生對“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認識,引用了中國海軍去索馬里打擊海盜這一事件,鍛鍊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聯繫實際的能力,激發了學習地理的興趣。通過編故事記地名,有意識地引發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探究。教學中力爭用多種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開展師生雙邊活動。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東南亞地理位置並瞭解其重要性;

2.描述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列舉東南亞的主要農作物種類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讀圖,得出東南亞的地理位置;

2.培養收集、整理資料及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因地制宜的人地關係思想,學習從國家利益角度認識世界地緣關係。

二、教學重點

東南亞“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學難點

東南亞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

五、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從圖中讀出所需信息,對問題進行認識。採取談話法,藉助日常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

六、教學過程

導入:這節課我們學習東南亞(屏幕展示課題東南亞),東南亞是個好地方,我告訴同學們東南亞有一種美食──東南亞香米(展示東南亞香米),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屏幕中的內容。同學們想,當你特別餓的時候,端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帶着茉莉花香的米飯,那多幸福啊!同學們嘴饞了,下面我們去東南亞吃正宗的`香米。

(一)去東南亞會遇到很多問題,誰來説説會遇到哪些問題?學生回答,如要有足夠的錢、要知道東南亞在哪等?

請同學們看屏幕,這裏有幾個問題。[展示:1.東南亞生產稻米嗎?有適宜生長的條件嗎?(氣候)2.東南亞在哪裏?(緯度和海陸位置)3.東南亞地理情況怎樣?(島嶼組成、國家組成)4.怎樣去?(路線、交通方式)]教師解説。

下面我們一起解決上述問題。

(二)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東南亞生產稻米嗎?老師説的是真的嗎?我們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分析,東南亞適合水稻生長嗎?打開課本28~30頁,學生從中找出答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看30頁圖7.25和7.26,請學生分別介紹兩種氣候(氣温和降水)。我們具體來了解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播放flash具體展示)教師適時解説。

這時同學們放心了,東南亞真生產稻米。東南亞不只生產稻米,那裏還有更多的熱帶作物,(放作物幻燈片)介紹橡膠、油棕、椰子、蕉麻等。引導看圖7.22作物分佈,然後完成下面的連線題(放幻燈片展示問題)。

把下列物產的生產和出口狀況與相應的國家用線連接起來。

①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

A.印度尼西亞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產國

B.菲律賓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C.泰國

④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

D.馬來西亞

(三)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東南亞在哪裏?同學們打開課本26頁(圖7.17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東南亞在中國的什麼方向?(提示山水相連)赤道從中穿過(南緯10度~北緯25度),是什麼温度帶?海陸位置怎樣?(播放flash,説明“十字路口”的位置,強調“十字”)學會了地理知識我們就要用一用,20xx年12月26日下午,中國海軍艦隊從海南三亞起航遠征索馬里打擊海盜。請你指出他們行走的路線。(展示海盜、中國海軍圖,)請學生上台指出。如果不走這條路線行不行,為什麼?這條航線對日本重要嗎?我們可以看到馬六甲海峽非常重要。

(四)到了之後為了不迷路,我們要了解一下東南亞的基本情況。

[幻燈片展示,討論要求:

一、就近自由分組,至少3人1組。

二、每組推薦一名組長,組長分配任務、做總結。

三、時間5分鐘。

四、獎勵:討論問題積極,完成任務快並且準確的,得到同學們的掌聲。

討論問題:

1.東南亞由( )半島和( )羣島兩大部分組成。

2.在圖7.18中找出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來羣島、馬六甲海峽;在圖7.22中找出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

3.想想有什麼好的方法記住它們。

學生討論後教師出題測試:

1.東南亞由( )半島和( )羣島兩大部分組成。

2.哪些國家與中國接壤?3.哪個國家是內陸國?教師重點引導説明記憶方法(展示岳飛圖)“嶽(越南)飛(菲律賓)去二丫(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寨(柬埔寨)子裏吃老(老撾)面(緬甸)、看新(新加坡)聞(文萊)。”引導學生説出文字所代表的國家,學生齊讀加深記憶。

(五)我們怎樣去東南亞呢?(看中國—東南亞圖)請學生指出路線、乘坐的交通工具。(海、陸、空)

問題解決了,我們可以去東南亞了。到東南亞,我們可以吃香米,還可以吃新鮮的椰子、香蕉。同學們想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幻燈片展示:風景圖片、水上市場、泰國象、工廠)覺得東南亞好的同學請舉手。

提問:你去東南亞還為了什麼?學生回答:旅遊、投資建廠、做漢語教師──引導學生説出,去東南亞既給我們帶來好處,也給東南亞帶來好處。

總結:東南亞地區是我國的鄰居,我們就應該友好相處,共同發展。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兩個地方之間的友好事業做出貢獻。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我們要到東南亞去,那裏的人們正歡迎我們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教學設計《東南亞》4

課標要求

1.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説出該地區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2.運用圖表説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地圖上找出東南亞的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區域範圍以及主要的國家,讀圖説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2.運用圖表説出東南亞高温多雨的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並通過讀圖發現其農作物的分佈。

過程與方法

1.強化位置的重要性。

2.強化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地圖、強化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對相關課標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增加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

2.通過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體會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樹立人類活動要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人地觀。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

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點。

2.理解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策略

緊扣新課標要求,在整體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具體學情的教學目標,同時在課標引領下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不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達成標準,而且更加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發展觀。同時,教學環節的設計需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組織形式上側重小組合作,這些教學策略將會非常有利於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查詢最新網絡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教材的導學問題自學課文,課前蒐集有關東南亞位置、氣候和農業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以及東盟一體化等最新的熱點問題導入新課,配以學生的指圖練習,體現學習有用地理、學習身邊的地理以及重視學生地圖觀察能力的教學新思想

師多媒體出示相應的新聞資料:人民網xxxx年1月18日訊:由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主辦的“東盟xxxx年度形勢分析座談會”14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研究院所的官員和學者就中國與東盟國家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以及東盟一體化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展望xxxx年,與會專家們認為這一年裏東盟形勢將總體平穩,各種機遇與挑戰並存。貿易、投資、旅遊、金融、交通、農業和能源等多個領域都可成為中國與東盟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切入點。

xxxx年東盟即將建成共同體,目前東盟一體化建設已經進入衝刺階段,xxxx年對東盟十國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與會的中國駐越南前大使齊建國認為,目前東盟一體化進程基本順利,但也面臨着一些困難和挑戰。他説:“整個東盟的新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要明顯放緩,也不能完全排除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比如説,美國只放出了一個停止貨幣量化政策的信息,印尼貨幣就大幅度貶值。總的來説,xxxx年,東盟一體化進程還會按照既定的計劃照常進行,但是不穩定的因素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標籤: 教學 東南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wp7l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