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實用】設計方案8篇

【實用】設計方案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設計方案8篇

設計方案 篇1

一、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於雲陽新縣城城區東南坡腳、雲陽長江大橋北橋頭的填土平壩上,規劃濱江新城緊鄰其南側。用地分為南北兩塊,南側用地與雲陽縣第三初級中學用地緊臨, 北側用地位於雲陽縣第三初級中學北面,總用地面積12840m2。該綠化項目共分為兩個片區(A區、B、C區),A區綠化總面積2511.79㎡,B、C區綠化總面積2364.4㎡;A區、B區、C區平均綠化率38%

二、設計構思

綠色的視野能夠給人一種清新感,舒適感。我們根據小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進行合適的綠化設計,使小區的環境更好的融合居民的生活。

三、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創造舒適宜人的環境體現人為生態。 “人”是景觀的使用者。 強調人居環境與建築的共存與融合,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和建設舒適安逸的居住環境為設計目標,配置完善的服務設施,滿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適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經濟性。通過“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建立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統,同時注重步行系統的構建與生態交通的安排創造一個佈局合理、功能齊備、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現代社區。

2.“以綠為主”,最大限度提高綠視率,體現自然生態。 堅持“綠色環保生態社區”的理念。 以綠地、自然、陽光的人居環境為主題對小區的中心綠地各組團進行統一規劃設計以達到充分整合環境資源,提升小區環境品質

的目的。色彩變化和空間組織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綠地中配置茂密的灌木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並充分考慮與建築風格的吻合,兼顧多樣性和季節性,進行多層次、多品種搭配分別組合成特色各異的羣落。力求在“因地制宜”應是“適地適樹”、“適景適樹”最重要的立地條件。選擇適生樹種和鄉土樹種,要做到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經濟、最節約,也能使植物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間利用自然、師法自然,尋求人與建築小品、山水、植物之間的和諧共處才能使環境有融於自然之感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四、設計特點

1.充分發揮綠地效益,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充分體現現代生態環保的設計思想。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創造一個優雅的環境;

2.植物配置以鄉土植物為主疏密適當,高低錯落,形成一定的層次感,色彩豐富,主要以四季不同景觀特性的花灌木進行搭配。儘量避免裸露地面,廣泛進行垂直綠化以及各種灌木和草本類花卉加以點綴,使項目區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3.綠化景觀設計以綠化人們的視野增添生活的情趣為主,舒適宜人的

休閒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充分體現出南方的.景觀特性。

五、具體設計

1.入口旁邊種植比較遮陰而且具有芳香的植物,如桂花。靠近大路地段,種植大的喬木,並且遮陰效果好,具有防塵防噪音的作用,南寧的天氣是較熱的,人面子是不錯的選擇,它具備有以上的作用。在大樹底下也種上一些灌木,形成一定的層次感,給人一種好的視覺。

2.小區內的道路旁邊種有喬木,具有遮陰防噪音效果,為了綠化的美觀和層次感,還種上許多灌木。

3.宅旁綠地,居民的出進都要經過宅邊的綠地。綠化的效果對居民的心情有很大影響,所以在設計時,我很注重宅旁的綠地。根據居民的需求,在設計宅邊綠地時儘量滿足其需求。整體上四季有花,有疏有密,有高有低,美化環境、陶冶情操。

六、施工要求

A區、B區、C區綠化平均覆土厚度需達50cm以上,其中B區、C區綠化地位於架空層屋頂,覆土厚度根據現場需要可適當加深覆土厚土。

設計方案 篇2

活動來源

我園地處多民族集居地,有壯、瑤、水、毛南、仫佬等11個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濃郁,其中瑤族的獨特支系——白褲瑤至今仍保持着較為原始的生活風貌。為了讓孩子更直觀地瞭解少數民族人們的生活習性,增進民族交流,促進民族情感,我們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比如,我們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帶領孩子走進瑤家山寨,參觀古樸的居住環境,走進農家,一起品嚐瑤家特色食品,向瑤家小朋友學習吹、敲各種獨特樂器……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白褲瑤”特有的民族樂器——銅鼓有濃厚的興趣,為此我們幼兒園開展了《會變的銅鼓》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幼兒的跑、跳、平衡等能力。

2.探索銅鼓的各種玩法,享受發現的樂趣,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重點

藉助小銅鼓發展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

活動難點

探索銅鼓的各種玩法,並能在同伴面前大膽地介紹自己的玩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及家長走進瑤寨,瞭解白褲瑤人的生活。

2.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親子作品——小銅鼓若干。

3.選一段白褲瑤人敲打銅鼓的錄像視頻。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回憶瑤家之行的趣事,引入新課。

教師:在這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瑤家之行”裏,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白褲瑤人慶祝節日時最喜歡幹什麼?(打銅鼓)

2.教師播放白褲瑤人慶祝節日的錄像,讓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模仿打銅鼓的節奏和動作。

教師:錄像裏白褲瑤人是怎麼打銅鼓的?我們也來學學打銅鼓吧?(老師教幼兒打銅鼓)

3.幼兒自由玩自制小銅鼓,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努力發現不同的玩法。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銅鼓是用來敲的,是白褲瑤人的一種樂器。這是我們自己製作的小銅鼓,它除了可以用來敲,還可以怎麼玩?

4.教師發現幼兒新穎的玩法並及時給予肯定和推廣,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法,分享發現的樂趣。

5.遊戲《會變的銅鼓》。

銅鼓方向盤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森林裏的小動物們要開運動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小銅鼓變變變,開着小車參加運動會。

幼兒及教師一起把銅鼓當方向盤開起小汽車,來到了小河邊,糟糕,沒橋,怎麼辦?

銅鼓橋 小銅鼓變變變(教師引導幼兒迅速把小銅鼓搭成小橋,帶領幼兒從橋上過),運動會開始了。

背銅鼓 將銅鼓放到背上學小烏龜爬慢慢爬,以銅鼓不被掉下為勝。

銅鼓球 將銅鼓立起,學小貓滾球,用力往前滾銅鼓,以最遠的為勝。

銅鼓陀螺 將銅鼓斜邊着地當陀螺用力轉,以轉得最久的為勝。

到達目的地,小歇一會兒,小銅鼓變成了銅鼓凳。

6.教師小結,對個別孩子進行表揚與鼓勵,對能力較強的孩子提出新的目標。

活動評價

活動中,有的孩子用銅鼓搭建“銅鼓橋”,練習平衡能力;有的用來當方向盤開車;有的用來當小球滾;有的用來當小陀螺轉;有的放在背上當“小烏龜爬”,這些都是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自己探索出來的。孩子們在遊戲中發現,在發現中學習,分享發現的成果和樂趣。

自制的小銅鼓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玩具,他們玩出了很多種花樣,創造力與探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活動反思

我選擇小銅鼓作為本次活動的活動器械,滿足了幼兒對銅鼓的新鮮感和好奇心,還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動開始,幼兒一拿到銅鼓就非常認真地在觀察、思考,不斷地嘗試各種玩法。當第一位幼兒説“老師,銅鼓面是圓的,像小球一樣可以往前滾”時,我及時肯定了該幼兒的發現,給予他表揚和鼓勵,同時也啟發能力稍差的幼兒。很快,孩子們發現銅鼓用途很多,如可以變成“小跳台”玩跳高,可以當小椅子坐一坐,還能用來玩跨欄,等等。之後,孩子們還發現可以用銅鼓做“開火車”“搭房子”“過小橋”“小烏龜爬”等遊戲。在活動中,幼兒開發了探索力、創新力,還培養了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每當孩子發現新的玩法時,我都會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

以上游戲活動,我以“森林運動會”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進行系列遊戲,提高了幼兒走、跑、跳等的基本活動能力。最後,我再把課堂還給幼兒,讓他們自由地進行各種競技比賽,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遊戲。整個活動我以“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儘管如此,還是存在着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有時過於關注個別能力突出的幼兒而忽視了其他幼兒;個別幼兒對銅鼓的玩法單一,老師沒有能及時地給予指導,與幼兒的互動不夠。

在活動進行中,幼兒還用銅鼓敲打出很多音樂節奏,老師也從中找到了下一活動的切人點。

活動指導教師:黃雪萍

活動助教教師:賴曉紅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神奇的小飛盤

看看我們老師巧手製作的飛盤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方法玩飛盤,發展走,跑、跳,往上拋等動作。

2、體驗玩飛盤的樂趣。

活動準備:用達能酸奶瓶製作的小飛盤若干(每個幼兒兩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拿着飛盤邊聽音樂邊玩着飛盤進場。

2、熱身運動:快樂的小飛盤

(1)、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來和飛盤玩遊戲,這些小飛盤可神奇了,它會會和小朋友玩遊戲的,飛盤説:“今天我來考考小朋友,看看誰玩的方法多,。現在你們可以和我(飛盤)玩遊戲了。你們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2)、幼兒自由探索玩飛盤,教師觀察引導。可能會出現的玩法,向上拋接,揮手臂,兩人對接,投遠,幼兒合作把飛盤平放於地面,雙腳跳,連續跳,繞着走等。

三、交流分享

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邊説邊做。全體幼兒觀看評議。

四、神奇的小飛盤與顏色做朋友

1、教師引導,小朋友可聰明瞭,你們玩出這麼多的玩法,咦,你們看,你們手上的飛盤都有很多種好看的`顏色,下面我們一起和飛盤上的顏色做遊戲,看看那些小朋友的小飛盤最神奇。

2、教師組織幼兒做遊戲:

找顏色:幼兒把飛盤放在場地上,教師出示藍色,幼兒跑到藍色的飛盤邊站好,沒找到的幼兒停止遊戲一次.(遊戲反覆更換顏色進行)。

找朋友:幼兒看教師出示飛盤顏色,快速跑去找相應的顏色飛盤,然後,自己商量合作遊戲。

五、活動結束

1、教師引導:小朋友玩得可開心了,飛盤也累了,我們把飛盤送回家吧!

2、帶領幼兒拿着飛盤輕鬆愉快地放回去,然後放鬆繞場走一圈,返回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神奇的小椅子

設計意圖:

小椅子是天天陪伴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好夥伴,將椅子作為一種體育器械,它的功能是非常豐富的,可以排列、倒放、壘高……通過鍛鍊可促進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的發展。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並結合當前創新教育的主流,將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作為一個重要活動目標,儘可能的為幼兒提供思考、嘗試、創新的機會,不斷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發展智力水平,更大限度發揮體育活動的寓體寓智的雙重功能。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小椅子開展幾種體育活動,發展幼兒的平衡、跳躍等多種技能。

2、活動中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積極創新;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遊戲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小椅子、跳繩若干(幼兒人手一份)

2、錄音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引起幼兒對椅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瞧!今天小椅子也來到了操場,它要和小朋友一塊出去郊遊呢!

我們請小椅子變成小汽車帶我們出發吧!一起説一句神奇的話:“變變變,快快變成小汽車”。(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小汽車出發)

教師導語――出發!前進!左拐!紅燈!綠燈!右拐!……

師:看!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小朋友想到大海里去玩嗎?讓小椅子變成什麼來幫助我們?(小船、快艇……)

教師導語――小船小船劃呀劃,大海里面真好玩!

師:我們在水裏能做哪些運動?小椅子能幫我們什麼忙呢?(游泳、划船、跳水……小椅子可以當跳板、救身圈)

幼兒運用小椅子自由模仿多種水上運動,教師指導。

(二)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師:剛才小朋友和小椅子一起玩了開汽車和划船等遊戲。小椅子還能和我們做哪些遊戲呢?想試試嗎?看誰想出的玩法最多?(幼兒自由遊戲,教師指導並及時對幼兒的創新給予鼓勵和肯定)

小結:大家坐下來歇會兒吧!誰願意把你剛才的玩法表演給大家看的?(請幼兒個別表演並引導幼兒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合作遊戲,集體探索椅子游戲。

師:假如小朋友能和許多椅子一起遊戲那肯定會更好玩!我們找好朋友試試吧!

(幼兒合作遊戲,教師指導)

集體練習:(1)走獨木橋――將多張椅子橫向並排呈平衡木,幼兒可集體練習平衡;

(2)過障礙――將兩兩椅子相面對並縱向排列,練習跨障礙走;

(3)踩水坑――將椅背放倒在地,形成一個個“水坑”,幼兒練習踩“水坑”;

(4)爬山――引導幼兒將椅子縱向靠緊排列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

3、鼓勵幼兒將繩子與椅子合作遊戲。

師;小朋友今天真愛動腦筋,想出了許多椅子游戲。老師將給每位一樣小禮物,瞧!是什麼?(跳繩)喜歡嗎?

我們以前都玩過跳繩,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試着將跳繩與椅子一起玩玩,可以怎樣玩呢?

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並創新多種玩法(可將繩子系在椅腿上進行練習。如;旋轉跳繩走,跳皮筋等,如圖示。)

(三)放鬆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我們的椅子也累了,一塊兒坐下來歇會兒吧!

(集體圍坐成圓圈,坐或站在椅子上隨音樂做些放鬆活動)

(四)延伸活動

幼兒將椅子搬回活動室後,鼓勵幼兒將椅子擦乾淨。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所用的器械是幼兒園均具備的小椅子,教師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編了以“和小椅子出去郊遊”導入主題的各種椅子游戲,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跑、跳、平衡等技能,重點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中,教師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幼兒自由探索活動。如給每位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和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幼兒在與小椅子進行走、跨、跳、平衡練習時,教師能將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分類指導,儘可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改變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視幼兒或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方式。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我怎樣長大

設計意圖:

幼兒期是人成長髮育最快的時期,童年生活也是最快樂的生活。本活動旨在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精心養魚、呵護,從而更加熱愛、尊重父母,體會長大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觀察自己的變化,瞭解人的生長過程,

2、 體會成長的快樂,熱愛、尊敬父母。

3、 培養幼兒大方講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聯繫孕婦及嬰兒。

2、 受及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用品。

過程建議:

1、 我們哪裏來?

(1)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從哪裏來,瞭解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幼兒的好奇與興趣。

(2) 請某位懷孕的老師來園,讓幼兒摸一摸肚子,感受一下胎動,聽一聽胎音,瞭解自己也是這樣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

2、 媽媽和娃娃。

(1) 請媽媽抱自己的嬰兒到班上做客,請幼兒看一看娃娃的小臉,比一比自己和娃娃的小手、小腳、發現自己和娃娃的不同。

(2) 觀察媽媽喂娃娃吃奶、換尿布,體會媽媽對娃娃的精心照顧和關愛。

3、 我長大了。

(1) 回家收集小時候的玩具、用品、照相,向家長詢問自己成長的經過、趣事。

(2) 佈置展覽:我小時候。尋找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互相介紹自己,比一比現在與過去有何不同。試一試小衣服和小時候的用品,發現自己長大了,人的成長有其自然規律,體會成長的快樂。

(3) 交流分享:長大了我會當……將來我會怎樣生活?

延伸提示:

(1) 記錄、保留自己現在的身體特徵,如耳朵、體重、收銀、腳印。

(2) 動手為父母製作小禮品。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百變魔球

準備:各種紙球(大的、小的、輕的、重的,內裝有豆類、鈴鐺可發出響聲)(如圖①)、紙棒、怪獸之家(各式塑料袋――用廢紙張填充後貼上怪獸面具)(如圖②)、地墊板、圍巾、紙箱

玩法一:打怪獸(如圖③)

將怪獸之家懸在半空,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紙球,站在規定位置,對準怪獸進行投擲。

玩法二:棒球比賽(如圖④)

將幼兒分為兩組,每組7―8名,幼兒可自己推趕球,也可將球傳至同伴,以打進球門為勝。

玩法三:運球(如圖⑤)

兩名幼兒為一組,將紙球放在塑板或圍巾上,兩人合作,快速奔跑,將球運至終點。

玩法四:海獅頂球(如圖⑥)1.用紙棒頂住紙球,比一比誰的紙球在棒上堅持時間長。

2.用紙棒頂住紙球,繞過障礙物走。

玩法五:抬花轎

幼兒兩人一組,手拿小棒對持而立,將球放在兩根小棒上,合作將球抬至終點(如球掉下需返回原地重來)。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明亮的眼睛

目標

1.互相觀察眼睛,對自己的眼睛產生好奇。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準備

1.眼睛小精靈,眼球處可替換。

2.幼兒人手一張記錄紙(上面畫有眼睛)、黑筆、蠟筆。

過程

1.嘿,你好!

――出示眼睛小精靈,用小精靈的口口勿與幼兒對話:嘿,小朋友,你好!

認識我嗎?我是眼睛小精靈。我就在你們身上,找找吧!

――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的眼睛,説説看到了什麼。如:我看到了XX眼睛裏有黑黑的球;我看到在XX小朋友眼睛裏有我自己,我動他也動。

――教師將眼睛小精靈的眼球處替換成班中小朋友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興趣。

2.噢,我看見了……

――眼睛像什麼? (照相機)請幼兒眨眨眼睛,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模仿照相機拍照的樣子。

――帶領幼兒到室外,説説自己看見了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幾處自己喜歡的“景象”合作拍攝。如來到花朵前,做“照相機”的幼兒盯住花朵,另一幼兒邊説“咔嚓”,邊輕拉當“照相機”幼兒的耳朵,此時做“照相機”的幼兒使勁閉一下眼睛,表示攝影成功。

――引導幼兒繪畫特寫的眼睛,重點畫出眼睛上呈現的景象。

建議

1.視覺在感知和認識周圍世界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引起幼兒對視覺感知的興趣,並從中萌生強烈的好奇心與關注態度。

2.可創設牆面環境,展示幼兒繪畫的“大眼睛”,讓幼兒知道眼睛的用途,引導幼兒有意識地注視豐富多彩的周圍世界。

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語文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並從建築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瞭,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理解書本上的字面意思應該不成問題。但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 高科技大橋層出不窮。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透視一千四百多年前的趙州橋, 也許學生很難欣賞這座古橋之美。教學時要藉助多媒體課件這一直觀手段,讓學生體悟課文語言,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教學目標 】

1.初步瞭解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3.感受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初步瞭解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1.感受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橋的故鄉,我用剪紙剪了一座“橋”,大家猜一猜,這是哪座橋?

(趙州橋)

早在1400多年前,就有一個這樣聰明能幹的人,他就是李春,他設計和參加建造了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出示圖片、視頻)——趙州橋。趙州橋為什麼會聞名世界呢?學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思考: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板書:雄偉)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文中具體寫趙州橋雄偉的詞句。

3.“創舉”是什麼意思?

“這種設計”指的是怎樣的設計?有什麼作用?“既……又……”表示什麼關係?

4.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板書:堅固)

5.朗讀:以讚美的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三自然段,畫出這段的重點句子。

2.你畫了哪一句?為什麼畫這一句?

(過渡句,前半句是對上文的總結,後半句引出了下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説句子。)

3.細讀第三自然段,説説趙州橋的美觀表現在哪裏,課文中寫了哪幾種“精美的圖案”?

4.板書“美觀”。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要想讀得有感情,我有兩個訣竅,一是語速要慢,二是聲音要輕。我示範最後一句。)

三、昇華情感

1.到現在為止,趙州橋的特點我們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我們欣賞幾張精美大橋的圖片,請看大屏幕,這些橋美不美?如果把趙州橋跟這幾座橋相比,大家誠實地説,最不美的是哪一座?(趙州橋)

但是這些橋這麼漂亮就是沒有一篇文章寫它們,趙州橋一般般,偏偏被選入教材讓我們學習,這是為什麼?

(世界聞名、1400年沒倒)

2.有一個神話傳説——張果老騎着一頭驢,手裏拿着一個包,包裏裝着五座大山都沒把它壓塌。柴王爺推着車,車裏裝着太陽和月亮也沒把它壓塌,只在上面留了幾個車軲轆印和驢蹄印而已。

還有一首歌,相傳趙州橋不是李春造的而是魯班,歌我不會唱,歌詞誰來讀一下?——趙州橋來魯班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王爺軋了一道溝,咿呀哎嗨喲。

這傳説和歌詞都在講趙州橋千年不倒。趙州橋裏面一塊鋼鐵都沒有,一根鐵釘都沒有,淨是石頭,連橋墩都沒有,但它經歷了八次地震,牆倒房塌,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什麼?文中有答案,誰能找到?

(拱)板書:拱

3.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橋,一千多年前中國工匠李春獨特的設計使趙州橋成了世界之最,所以課文最後一段説“趙州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讓我們帶着自豪的感情齊讀最後一段。

四、課堂小結

中國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有李春這樣偉大的設計師,就有趙州橋這樣雄偉、堅固、美觀、世界聞名的建築,你能誇誇趙州橋嗎?

(學生寫作、發言)

設計方案 篇4

當今,寵物成為社會舉足輕重的一部分,貓狗是寵物的主流。隨着寵物貓狗數量的不斷增長,被拋棄被迫流浪的數量也在增長。導致很多校園、社區隨處可見流浪貓狗,不僅影響城市的良好形象,更給社會和百姓帶來很大安全隱患。

海事大學學生富有愛心,極具想象力與創造力。曾經舉辦過多種創意設計大賽,也不乏有創意T-shirt,我們需要這樣是活動與平台,展示我們的風采,凝結大家的'博愛之心。 作為大學生,是當代的主力軍,通過本次活動,希望能喚醒大家關愛動物的意識,投身餵養校園流浪貓狗的隊伍,參加相應公益活動,立足校園,服務社會。同時,創建一個能展現大學生才華的平台,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與邏輯性,將關愛注入我們的T-shirt中。我們的T-shirt義賣獲得資金將全部用於關愛流浪貓狗的建設。

活動主題:

給我們一個家 我們不要在流浪 關愛流浪貓狗 T-shirt 創意設計大賽

策劃主辦單位:

海事大學動物公益社

贊助單位:

大學生精英論壇

活動對象:

大連海事大學全體同學

活動時間: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3日:前期宣傳報名

20xx年5月11日:參賽宣講

20xx年5月18日:預賽

20xx年5月20日:決賽

第一階段:宣傳報名工作

在5月9日到5月13日之間進行前期的宣傳和報名工作,具體如下:

1. 掛條幅噴繪:東西山各掛條幅一副,體育場掛噴繪一個;

2. 報名以個人或團體(3人以下)參加,方式如下:

a.5月10、11日航教樓前與西教二樓前報名;

b.短信報名方式;

c.郵箱報名。

3. 5月11日在航教101室宣講活動規則及注意事項:

a.作品內容反映活動主題,積極,健康,時尚;

b.以圖畫文字結合的形式呈現,必須作者手繪,不能照書描摹,未曾發表,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

c.報名時要用真實姓名和聯繫方式;

d.所有t-shirt將用於暑期公益義賣,所有收入用於流浪貓狗的公益活動,凡參加本次活動,視為支持本次活動,願意奉獻自己的作品。

第二階段:預賽

在5月18日下午2點整開始,我們將在東山大活舉辦活動預賽,通過預賽將選拔出,符合我們主題的優秀隊伍參加決賽。我們將對報名同學進行分組,依次比賽:

A. 各報名同學分組現場設計,繪製正在4K白色硬紙板上;

B. 由起點創意各部部長及谷歌公益大賽團隊成員投票評選,選入優秀作品(一人一票)。評比按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標準見附錄二)。;

C. 公佈入圍前15的作品及隊伍;

D. 告知選手決賽準備事宜。

第三階段:決賽

在5月20日晚6點,我們在東山大活舉行決賽,屆時將邀請各大社團骨幹,學校領導濱臨參加。具體步驟如下:

A. 30個參賽隊分為3組,每組5對,每組創作時間為20min;

B. 入圍選手現場在規定提供的T-shirt上設計繪製出成品衣服;

C. 完成作品後,每組有1分鐘的創意説明;

D. 邀請****為評為,現場點評,並打分(評分標準見附表)。

E. 統計分數,表彰優秀選手,頒獎

最佳人氣獎

最具創意獎

最具時尚獎

最具風格獎

最佳公益獎

優秀獎 條幅: 70*2=140元

噴繪: 100*1=100元

表明表:1*200=20元

宣傳單:1*200=20元

請帖: 1*10=10元

衣服: 10*35=350元

顏料: 100元

共計:740元

設計方案 篇5

《東方和西方的科學》學案設計方案

【目標引領】

一、 基礎目標

掌握理解文中詞語:駭人聽聞、氣勢洶洶、盛氣凌人等

二、發展目標

1.瞭解東方科學和西方科學的關係,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2.掌握對待文化的正確態度,包容並接受西方文化

【過程記錄】

一、預習

1.識記字形

至高無上—禮尚往來 絕無僅有—決不 盛氣凌人—陵園

2.識記詞義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

氣勢洶洶:盛怒兇狠貌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3.預習過程中感到不理解的問題:

二、學習

1.東方與西方的科學是什麼關係?東方科學在歷史上有什麼作用? 2.作者認為應以怎樣態度對待東方科學?

三、質疑

1.思考:“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這句格言包含了哪些真理?

2.通過學習你還有哪些疑問,記下來認真思考,與同學、老師討論交流

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根據漢字寫注音或根據注音寫漢字

覆轍( ) 盛氣凌( )人 駭( )人聽聞 (jué)無僅有

2.解釋成語

駭人聽聞

氣勢洶洶

盛氣凌人

(二)佳句品讀

文句:

理由:

(三)文段理解

對於東方科學採取粗暴態度的人,對於西方文明言過其實的人,大概不是科學家他們大多數既無知識又不懂科學

我們有理由為我們的美國文明而驕傲,但是它的歷史記載至今還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類經驗的整體相比是何等渺小,簡直就是一瞬間它會持久嗎?它將進步,將衰退,抑或滅亡?我們的文明中有許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們想在疾病蔓延起來以前根除它們,必須毫不留情地揭露它們;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文明能為自己辯護,我們必須盡最大力量去淨化它實現這項任務的最好的辦法之一是發展不謀私利的科學;熱愛真理——像科學家那樣熱愛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實際用途的和沒有實際用途的;熱愛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偽裝是多麼美麗我們文明的壽命至少還沒有得到證明,其延續與否,還不一定因此,我們必須謙虛歸根結底,文明要要經過歷史的考驗而存活下來,這一這一點我們還沒有經歷過

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確確實實仍然來自東方,如果我們覺察到了這一點,我們會聰明一些儘管科學方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它也還不是十全十美的當科學方法能夠被利用,並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時候,它是至高無上的但是,不能不承認這種利用也會產生兩種侷限第一,這種方法不能永遠使用有許多思想領域(藝術、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許永遠不能應用於這些領域第二,這種方法很容易被錯誤地應用,而濫用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的可能性是駭人聽聞的

十分清楚,科學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應用首先,科學的應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人手中,猶如不經過教育和訓練而去駕駛一輛能導致各種破壞的大馬力汽車而即使是科學家,在一種強烈的感情影響下,也可能濫用他們的知識科學應該以各方面不同的力量,如宗教和道德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無論如何,科學不應傲慢,不應氣勢洶洶,因為和其他人間事物一樣,科學本質上也是不完美的

1.“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確確實實仍然來自東方,如果我們覺察到了這一點,我們會聰明一些”句中“這一點”指什麼?“可能”與“確實”是否矛盾?

2.第二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3.所選文字從哪些角度闡述了對待東方科學的正確態度?

【收穫整理】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中心內容

理解或評價

文章風格

寫作特色

文學常識

喬治·薩頓(1884—1956), (國籍)科學史專家,近代科學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他為科學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生著述甚豐,出版著作15部,發表論文800餘篇,代表作是

【拓展遷移】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嗎?

一個爭論已久的話題是:十二音律和七聲音階在中國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還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所謂十二律,是中國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調,比如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個音調不同的標準音,用以確定樂音的高低,這十二個標準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當於現代音樂的十二個調在一首樂曲中,我們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個音來構成音階,即所謂七聲音階公元1780年,傳教士錢德明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發明的七聲音階是從中國抄襲的錢德明的觀點當即遭到了歐洲學者的排斥法國人沙宛在1898年説,中國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紀由亞歷山大東征軍傳入的

1962年,李約瑟在他的書中説,音律的知識起源於古巴比倫,然後向東西兩個方向傳播,向東傳入了古中國,向西傳入了古希臘在沒有考古證據的情況下,人們彷彿默認了這樣一個説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編鐘,這個有關音律起源的爭論,又一次喧囂開來因為曾侯乙的雙音編鐘(即在一個鐘上可以敲出兩個構成三度諧和關係的樂音,這是要有成熟的音樂理論與精湛的製作工藝作為支持的),證實了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的音律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同時期的古希臘這種在短期內所不可能達到的成就,使人們開始懷疑音律從古巴比倫傳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把兩個文明古國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較

從古巴比倫的蘇米爾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豎琴與琴師彈撥的圖刻這些文化遺物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xx年之間,很明顯當時的絃樂已經有相當的發展而多數科技史家認為,和諧音律的認識,最可能源於絃樂在同時期的中國出現的樂器有笛、陶鍾和陶壎商代出土的樂器種類開始增多了,但沒有墓,有二十五絃瑟,十弦及五絃器這些很先進的絃樂器,不是短時期內能形成的,也就是説中國絃樂器的起源,可能會更早,而源於商代的那些有多種發音的樂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測量與分析的李純一先生曾對商代不同地區的壎、編磬和編鐘做了系統的研究,結論是,那時可能已具備了標準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樂體系

古代中國的音律和天文知識,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十二律是和十二個月對應的在公元前14世紀的中國,有關閏月的製法已有初步的系統,商代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個月並設置閏月來協調月相與季節的關係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中國已經發明瞭十九年七閏制,並有系統地進行應用而古巴比倫人掌握十九年七閏的規律是在公元前5世紀,比中國整整晚了一個世紀這從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國從古巴比倫學習十二律音樂體系的説法

另外,中國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為4組,每組7宿,分別與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烏龜蛇幾種動物形象相配,稱作四象或四律、四宮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個宿名,順時針圍繞着一個鬥字,這個鬥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倫平面球形圖的出現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館收集的一些殘片復原了平面球形星圖人們對照古巴比倫平面星圖和中國的二十八宿,並沒有一個直接相對應的含義,由此可以顯示,古中國的天文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是獨立生成的,這對十二音律及七聲音階的起源,有一個值得啟發的參照

1.七音十二律長期以來被默認為是西方創建的下列對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A、西方學者始終認為音律的知識起源於西方,故而極力排斥傳教士錢德明提出的古希臘七聲音階是從中國抄襲的觀點

B、法國人沙宛認為中國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紀由亞歷山大東征軍傳入的

C、李約瑟認為音律的知識起源於古巴比倫,向東傳人了古中國,向西傳入了古希臘

D、從古巴比倫的蘇米爾出土的陶片圖刻上可以明顯看出當時的絃樂已有相當的發展,而中國缺乏考古的直接證據

2.原文以對中國古代樂器的研究為依據,傾向於否定七音十二律是從古巴比倫傳人中國的`下列表述不屬於原文推論依據的一項是( )

A、與古巴比倫音樂文物所屬年代同時期的中國,已經出現的樂器有笛、陶鍾和陶壎

B、曾侯乙雙音編鐘證實中國的音律知識遠遠超過同時期的古希臘,這是短時期內不可能達到的成就

C、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絃樂器都很先進,説明中國絃樂器的起源應該更早

D、李純一先生對商代多種樂器的系統研究表明,那時中國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樂體系

3.下列對“古代中國的音律和天文知識,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古代對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認識大體上是對應的

B、中國古代把七宿平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這與七聲音階的構成並非巧合

C、中國古代對音律的認識其實是應用了商代就有的對閏月的認識

D、中國古代天文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獨立生成的,與之相應的七音十二律音樂體系也不大可能是傳自西方的

4.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曾侯乙編鐘的出土,使有關音律起源的爭論有了新的依據

B、對曾侯乙編鐘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處於世界前列

C、中國發明十九年七閏制比古巴比倫人早了一個世紀,因此中國對音律的認識可能也要早於古巴比倫

D、對古中國和巴比倫音律成就的比較,説明其對音律的認識可能是各自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

【資料鏈接】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史專家生於比利時的根特在大學期間,學習過哲學、化學、數學、結晶學等專業,1911年獲博士學位1912年創辦國際性科學史雜誌《Isis》,擔任該雜誌主編近40年,併發起成立國際科學史學會他為科學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生著述甚豐,出版著作15部,發表論文800餘篇,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答案:東方與西方的科學

二、學習

1.兩者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科學與科學全部形式是東西方共同孕育而生的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東方傳統文化的影響東方傳統文化在21世紀科學技術創新中將在觀念上、理論上、方法上、史料上、技術基因上、靈感上等方面發揮重大的啟迪或實用功能,東方文化是一個取之不盡的信息寶庫,亦是近、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

2.發展不謀私利的科學,熱愛真理,憎恨迷信,謙虛對待東方科學,

三、質疑

文明始自東方科學的種子,包括實驗方法和數學,實際上科學全部形式的種子是來自東方的而科學方法的產生於西方,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答案〔zhé〕〔líng〕〔hài〕〔絕〕

2.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

氣勢洶洶:盛怒兇狠貌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二)文句:科學的種子,包括實驗方法和數學,實際上科學全部形式的種子是來自東方的在很大程度上,實驗科學不只是西方的子孫,也是東方的後代,東方是母親,西方是父親理由:以比喻的的手法形象地闡述了東西方科學的關係,兩者共同孕育了科學

(三)文段理解

1.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確確實實仍然來自東方不矛盾,既是推測,更是從事實角度説明這一現象

2.對比論證

3.從美國文明的發展歷史、科學方法的利用和科學本身的應用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收穫整理】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中心內容

文章着重地論述了東方與西方科學的關係,闡述了對待東方科學的正確態度,從而更好地為真理服務,能更塞滿地實現人類的使命

理解或評價

文章沒有具體列舉中國古代以及中古時期在科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闡述其對世界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而是站在西方科學的立場上説明東方人民對於我們的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即光明從東方來

文章風格

寫作特色

文章使用了比較的方法,其中有歷史的比較,也有各種不同見解的比較,如文章採用比較論證方法,或縱向比較,或橫向比較作者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辨明正誤,表述自己的看法,這樣正反結合起來説理,顯得有説服力

文學常識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國籍)科學史專家,近代科學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他為科學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生著述甚豐,出版著作15部,發表論文800餘篇,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拓展遷移】

1.D緊扣“根本原因”進行選擇,ABC屬於答非所問2.A抓住“多數科技史家認為,和諧音律的認識,最可能源於絃樂”選擇3. CC項屬於無中生有項與“這從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國從古巴比倫學習十二律音樂體系的説法”不一致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做一幅肖像畫。美術教案-我的新朋友

3、通過繪畫,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美術教案-我的新朋友

教學重難點

1、描繪出新同學的外貌特徵,在欣賞同齡人作品時,大膽的發表自己的建議。

2、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表現出人物的基本特徵。

3、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更方法為同學繪製肖像畫。

課前準備

同學之間相互觀察

準備幾幅供學生欣賞的肖像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引導階段

板書:朋友,提出問題: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朋友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説一説。(彼此關係比較好的人)

引導學生談話,從幼兒園到現在你認識了很多的人,在這些人中,有你喜歡的、瞭解的'……,相信其中肯定會有你的好朋友,在這些朋友中那些是剛認識的,而且你們的關係比較好。請同學説一説自己的新朋友和老朋友,在這些新朋友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在説話時,指以表達出同學的特點。

要把同學畫像主要應畫好它的什麼地方,學生思考、討論,小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得出話好肖像畫主要應抓住人物的特點。

三、發展階段

1、真實反映階段 帶領同學互相觀察,通過觀察瞭解新同學的外貌特徵,並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利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好朋友的臉型、五官、髮型等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也就是指導學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徵進行描繪。

2、形成特色階段 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通過欣賞懂得畫像肖像畫時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力,又要體現自己的繪畫風格。

3、大師們的作品非常有特點,相信同學們,也會向大師們一樣講好朋友表現出來。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的方法為新同學繪製一幅有特點的肖像畫。

4、展示學生的肖像畫作品

請同學們猜猜他是誰,檢測一下自己有沒有把同學的特點表現出來。

四、收拾整理

作品完成後,督促學生將工具材料收拾好

五、課後拓展

1、欣賞更多的肖像畫。

2、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方法、風格來繪製自己周圍的親人和朋友。

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瞭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説些什麼?(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後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並茂。)

1、説説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脱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隻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嚮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悦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麼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户,極目凝視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麼,“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瞭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户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後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裏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後,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於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悦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説什麼?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反思

寬城區蘭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裏行間卻洋溢着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構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悦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峯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着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隻,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不需要對古詩瞭解得多麼透徹,理解得多麼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並大致瞭解古詩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詩句的意思我給學生設計了兩個梯度:這首詩的前兩句意思淺顯,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讓學生自己來説,後兩句意思學生比較難以表達,所以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整首詩四句話的理解,我都是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如:在教學第一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着這首詩,我們一起跟着大詩人杜甫去他的家鄉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天氣晴好,微風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讀詩文,忽然聽見窗外鳥叫的聲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見了什麼?在教學第二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我們再隨着杜甫的眼睛往高遠的藍天看看,又看見了什麼?在教學第三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了這兩行詩,我們彷彿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生機勃勃,春意融融。這時詩人杜甫往遠處一看,又被什麼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學第四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這時詩人又低頭一看,門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個字是“停”的意思?這些船都是從遙遠的東吳行駛而來的。哪個詞説明這些船行駛的路途很遙遠?我們的眼睛始終跟隨着大詩人杜甫的眼睛去觀察,去體會,彷彿自己置身於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然後進行説話或寫話訓練,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剛研讀文本時,沒發現有什麼空白點,但隨着研讀的深入,發現文本的空白點還是有的,如第一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裏就含有説話訓練點,這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不就是在歌頌美好的春天嗎?於是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後我設計了學生想像説話: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嘴裏不停地鳴叫着,好像在説——。

課後,大家提了條非常好的建議:在背誦這個環節中,如果讓學生跟着情境背誦,把原來的配音去掉,那這個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這個課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會更好。真是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啊!

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⒈通過學習增強文化積累,感受勞動人民精湛的手工藝術的美,提高人文素養。

⒉在學習中瞭解景泰藍的製作過程,瞭解作者如何用準確、嚴密的語言有詳有略的介紹景泰藍的製作過程。

⒊閲讀中瞭解説明性文字的準確、嚴密性往往表現在語序的合理安排和語言特色上。

⒋學習課文多種樣式綜合運用的説明方法,特別是詮釋説明和比較説明。

教學重點:

以景泰藍製作工序為順序,有詳有略逐一説明。

教學難點:本文的.多種説明方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作者;熟悉課文,糾正學生可能讀錯的字音,解釋詞語;理清文章層次和説明順序;區分説明的詳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祖國有許多值得我們自豪的手工藝品,如蘇州的刺繡,蕪湖的鐵畫,景德鎮的瓷器等等。它們令外國人對我們刮目相看,今天我們再瞭解另外一種馳名中外的我國特色手工業品——景泰藍。

問:什麼是景泰藍? 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明確:中國特種手工藝品之一,最早產於代,至明景泰年間開始廣泛流行,用銅胎製成,當時以藍色為最出色,因此習慣稱為“景泰藍”。

二、作者及背景:

⒈作者簡介。

葉聖陶的名字大家並不陌生,國中時學過他的文章,請同學説出篇名,並就你所知道的,對作者作簡要介紹。

要求答出:⑴.篇名: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説《多收了三五斗》。

⑵簡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教師補充:葉聖陶,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其創作涉及童話、散文、小説等領域,而且發表了多篇指導語文教學的文章,對語文教學和教材的規範化有獨特的貢獻。他寫作態度嚴肅認真、風格樸素自然、語言洗練優美,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其代表作有: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説:《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長篇小説:《倪煥之》。

⒉課文説明:《景泰藍的製作》寫於1955年3月22日。作者對手工業製品很感興趣,曾經想寫一組文章,把每種手工業品的製作過程記錄下來,結果只寫了兩篇,即本文和《榮寶齋的彩色木刻畫》。本文開頭提到的“北京市手工業公司實驗工廠”,當時位於崇文門外一條衚衕的一所破舊的大四合院內。該廠設備非常簡陋,幾乎全部靠手工操作。

 三、研習新課:

⒈熟悉課文。

學生對照課本,自行填寫表格。然後利用觸摸響應,集體填寫表格自左邊第二行起的所有內容。

製作過程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

銜接詞開頭第二步輪到該説就是還得

主要環節盡打

接合

焊剪、曲、

夾、蘸、

粘、焊、

煮、洗搗、研、

篩、和、

舀、填放、送、

燒、提金剛砂石水磨、

磨刀石水磨、

椴木碳水磨電鍍

主要動作打粘填燒磨鍍

詳略安排一般詳詳略略略

製作特點製作精細、 操作繁瑣、 手工製作

通過表格,我們已經瞭解到景泰藍製作的特點是製作精細、操作繁瑣、手工製作,並根據表達需要,詳寫了掐絲和點藍。

⒉同是景泰藍製作過程中的工序,作者為什麼詳寫掐絲、點藍兩道,而略寫其他?

標籤: 設計方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yprw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