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物流管理 >

供應鏈管理模式中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論文

供應鏈管理模式中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論文

1.背景與問題提出

供應鏈管理模式中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論文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網絡不斷完善及深入、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着市場快速變化、顧客個性化要求增多的壓力。企業要想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具有競爭優勢,必須具備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甚至領先於市場變化的能力,或創新能力。這種能力表現為企業對現有市場變化要迅速反應,甚至主動地不斷推出新產品或不斷更新服務內容。

但實際上,製造型企業要快速反應市場至少需要以下幾個步驟:第一,銷售商在營銷過程中獲得市場需求變化信息,經過處理,截留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並根據自己的經營需要把相關信息傳遞給製造商。第二,製造商得到處理後的信息,這種信息有可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態,也有可能反映的是銷售商意願的信息,即失真信息,然後根據這些信息生產製造。第三,製造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進一步處理需求信息,並將之傳遞給原材料、零配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根據至少經過兩次處理後的需求信息進行物料、零配件生產及供應。同時,並根據自己的需要再進一步處理需求信息,傳遞給上一層的供應商,以便進行生產的物料採購組織。從這種企業連環反應並進行相關的物流運作的過程來看,信息的傳遞過程是:銷售—生產—物料供應商,物流的傳遞過程是:物料供應—生產—銷售,相關企業獲得的市場信息有失真的可能性存在。而且這種層層遞進信息傳遞,耗時較長,待到相關企業獲得信息並進行反應時,由於市場變化迅速,這時的信息已不能反映當時的市場狀態,進而造成企業根據失真滯後的需求信息經營。因此,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利用何種經營模式來服務市場,是企業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從20世紀後期開始,企業界做出的許多實踐,不斷湧現新型管理模式,包括供應鏈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再造、價值鏈管理、現代物流管理,為提升企業整體市場服務能力提供了可借鑑的途徑。

國企業現行管理模式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已顯現不適之處:(1)企業供、產、銷分佈在相互獨立的職能部門,信息、業務銜接有相互脱節現象。(2)企業生產與經營系統只考慮企業內部環節,不考慮有業務聯繫的相關企業表現和配合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3)信息系統落後。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不?扇?⑵笠滌肫笠導淶男畔⒋?莨ぞ唄浜螅?率拐?逑煊κ諧〉哪芰Σ睢?4)庫存管理系統簡單,庫存控制決策單一,無法利用供應鏈上的客户資源和供應商資源進行綜合決策,進而無法建立對市場不確定性變化的跟蹤與管理系統。因此,利用供應鏈管理思想改變現有的企業管理模式對於我國企業跟上世界競爭步伐、成為世界級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2.供應鏈管理模式

2.1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模式

供應鏈(SupplyChainSC)及供應鏈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模式其實很早就存在於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只是企業並沒有認識或重視,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着企業對物流的重視和對企業間形成長期穩定聯盟共同服務市場戰略的作用,供應鏈構建和供應鏈管理突然成為實業界和研究者們的焦點。迄今為止,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仍沒有統一定義。有人認為供應鏈是一個獲取原材料,並將其轉化為成品和半成品,再將產品送到客户手中的設施和分銷渠道組成的網絡。也有人把供應鏈定義為由一些自動或半自動化的經濟實體為共同完成某一種或多種產品的採購、製造和分銷而組成的網絡我國2001年8月正式施行的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把供應鏈定義為: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户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在這個網絡中,每個貿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應商,又是其供應商的客户。他們既向其上游的貿易伙伴訂購產品或服務,又向其下游的貿易伙伴供應產品或服務。供應鏈強調的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種新的管理體制策略,其主要思路是通過將具有供需關係(包括服務供需、物料供需和資金供需)的不同企業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注重企業之間的合作把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有機結合,實現供應鏈整體效率最高。

《物流術語》中規定供應鏈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並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從本質上看,供應鏈管理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掌握了供應鏈各環節的內在規律和相互聯繫的基礎上,利用管理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職能,對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以及業務流進行的合理調控,以其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的產品或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通過“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分工,致力於整個“鏈”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合理化,從而提高整條“鏈”的競爭能力。

2.2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特點

與傳統的企業管理相比,供應鏈管理更強調供應鏈整體的集成和協調,要求各連接企業圍繞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以及工作流進行信息共享與經營協調,實現柔性的與穩定的供需關係。其本質特點是:

(1)基於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應鏈管理則是以流程為基礎,物流、信息流、價值流、資金流、業務流貫穿於供應鏈的全過程。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消除各職能部門以及供應鏈企業成員的侷限,實現供應鏈組織的集成和優化;通過核心企業管理思想在整個供應鏈上的擴散和移植,實現管理思想的集成;通過準時制管理、企業資源計劃等管理技術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供應鏈管理方法的集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管理手段的集成;

(2)強調全過程的戰略管理

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是不可分割的、環環相扣的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只依賴部分環節的信息,則由於信息的侷限或失真可能導致決策失誤、計劃失控、管理失敗。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必須從戰略的高度統籌安排,協調資源,這樣才能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目標。

(3)全新的庫存觀

供應鏈的形成是鏈上各個成員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通過快速反應致力於總體庫存的大幅度降低,庫存是供應鏈管理的平衡機制。

(4)注重核心競爭力

能進入供應鏈中並與其它企業形成合力,是由於企業或組織本身具備了供應鏈所需要的某種能力,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上的企業關注於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公司,以達到優勢互補或優勢資源整合。

3.現代物流管理

3.1現代物流管理內涵

物流(bgistics)—詞最早出現於美國,1915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的若干問題》中就對物流有所論述。眾所周知,現代物流的概念或現代物流內涵的建立卻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主要是因為從這個時期開始,物流的影響快速增大。一是物流經濟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作用明顯增大,社會物流經濟價值急劇增高,物流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極大。二是從企業角度來看,物流的運作範圍和重要性迅速提高,現代物流涵蓋了企業的供應、生產與銷售全過程,從附屬於企業營銷管理的地位,上升到企業經營戰略地位,成為企業獲取利潤的'新源泉。對物流的定義也五花八門,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在1984年將現代物流定義為“為了符合顧客的需求,將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關信息從發生地向消費地流動的過程,以及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進行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行為”。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定義物流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來實現用户要求的過程”。物流管理(L(gisti(:sManagement)定義為“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户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物流和物流管理之間的關係可如圖1示。

根據物流的定義可知,將物品從供應方向需求方轉移,必需要經過相關的功能活動即物流活動來實現,常見的物流活動包括:運輸、保管、包裝、裝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物流網絡規劃等。人們為了求得最大的資源配置效益,必須要通過主動的管理活動: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

3.2現代物流的特徵

現代物流主要特徵是系統化、信息化、網絡化、一體化。系統化指建立供應商、製造商、銷售商的綜合物流運作機制,綜合物流運行機制中包含了物流的各種要素:人、財、物、信息、資金、硬件設施及將這些要素綜合管理的方法和技術,才能為統一的供應鏈經營目標服務。現代物流必須是建立於現代信息技術之上的,因為系統化的物流規模龐大,涵蓋了企業本身的產、供、銷部門,有的還跨越組織間的界限,涵蓋了具有供需關係的組織,要使不同部門或不同組織同步圍繞一個目標運行,如果沒有先進的信息技術來統籌管理維繫這些部門或組織的信息流,就談不上綜合運作。由於現代物流地域範圍寬廣,如跨國企業要涉及全球的供應、生產與銷售的相關物流運作,必然要建立的物流網絡,這包括的各種設施如生產基地、轉運物流中心、分銷點的地點與相互位置的構建,即設施網絡,也包含了貫通其中的信息網絡,即物流信息網絡。一體化指的是各種物品(產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的移動及相關處理都能為達到快速反應市場需求和服務顧客的作用,從而實現整體物流運行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4.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物流管理

4.1供應鏈與現代物流管理

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管理緊密聯繫。物流貫穿於整個供應鏈,它連接供應鏈的各個企業,是企業間相互合作的紐帶。從時間上看,物流管理的產生早於供應鏈管理,現代物流管理也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在縱向上要求企業將提供產品或運輸服務等供貨商和用户納入管理範圍,並作為物流管理的一項中心內容;在橫向上通過同一行業中多個企業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和物流效率;同時,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與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之間形成多方位、互相滲透的協作有機體,即實現垂直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網絡化。從某方面來看,供應鏈管理正是物流垂直一體化管理的擴展和延伸,但是供應鏈的範圍更為廣泛,它涵蓋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業務流等,而且它的目標是將多個具有供需關係的企業通過合作協調機制集成一個共同對應市場的有機整體,這種供需關係不僅涉及到產品需求,可能還有服務需求、資金需求甚至信息需求。可以説,供應鏈管理關心的不僅僅是物料在供應鏈中的流動,還包括戰略性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關係管理、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與供應、基於供應鏈的產品設計與製造管理、生產集成化計劃、跟蹤和控制、企業間資金管理、基於供應鏈的用户管理、基於Internet和Intranet的供應鏈信息交互管理等。供應鏈管理重點是企業間的業務流程的集成與優化,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與聯盟關係,去應對全球競爭。而物流管理只關注於原材料的供應、產品製造和銷售、廢舊物品的回收與處理所產生的物流活動的有效性。供應鏈管理實現的是通過供應鏈運行的自律機制、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達到供應鏈上各企業之間的高度融合,去快速反應客户和供應鏈上總成本最低。而物流管理尋求的是,根據顧客需求快速組織產品並將之準確地發送到客户手中,同時,保持較低的物流運作成本。總之,供應鏈管理比物流管理涉及的內容更復雜、範圍更廣、層次更高。

4.2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物流管理特點

供應鏈管理環境中,企業物流管理有了很大的改進。企業物流管理特點包括:

(1)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的流量增加了,信息的傳遞網絡化。通過網絡信息共享,供應鏈上任何結點的企業都能及時地掌握市場的需求信息和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情況,每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與其他環節進行交流與共享從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現象。

(2)庫存總量減少,供應鏈環境下,成員企業通過信息共享加強了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有助於集成化管理,這樣就可以減少鏈上每個成員企業的不確定性,減少了每個成員的安全庫存量。

(3)物流系統快速反應能力極強,供應鏈管理通過hternet作為技術支撐,其成員企業能及時獲得並處理信息,加速了物流作業流程重組能力,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對客户物品需求快速有效反應的能力。

(4)物流系統無縫連接,這是使供應鏈獲得協調運作的前提條件,因為如果沒有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運輸的貨物逾期未到,顧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時滿足,採購物資中途受阻,這都會使供應鏈的合作性大打折扣。

(5)用户的滿意度提高,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可以儘快地把握真實的用户需求(一般性產品及服務、個性化產品與特殊服務)和準確的需求量,使企業的供應活動建立在真實的市場需求上。在供應鏈環境下,物流通暢,企業能比競爭對手更快、更經濟地將產品供應給用户,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和用户滿意度。

4.3供應鏈管理模式中企業物流管理的措施

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對物流的要求更高了。為了提高效率,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加強物流管理。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高度依賴於對大量數據、信息的採集、分析、處理和及時更新。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如: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形碼技術、電子商務等使得一切變得簡單、迅速而準確。利用EDI等信息技術可以快速獲得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務和加強客户聯繫,可以提高供應鏈企業運行狀況的跟蹤能力,直至提高整體競爭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説,現代物流的競爭已成為物流信息的競爭。

(2)建立科學、合理、優化的配送網絡和配送中心。產品能否通過供應鏈快速到達目的地,這取決於物流配送網絡的?扇?潭取H狽?扇?吶淥屯?紓?繾由濤褚倉皇侵繳鹹副??豢贍莧〉謎嬲?某曬Α?/p>

(3)利用第三方物流。利用專業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運作能力,可以獲得其專有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與信息優勢,可以快速獲得更為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方式,從而達到物流合理化。並且,企業通過將非不專長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夠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uliu/nmll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