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

培根説過:讀史使人明智。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吸取古人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不重蹈歷史的覆轍!我也喜歡讀史書。去年從學校圖書館借閲《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時,由於搶手,基本沒按順序讀;今年暑假特意買了一套讓女兒讀,為了激勵她,我又重温了一遍。明朝那三百年曆史,在當年明月的筆下,歷史很嚴肅,很深刻,深刻到人性;語言很幽默,很精彩,精彩的讓人感歎歷史書也能這麼好看。

為師者,感歎自己的課堂如果有《明朝那些事兒》這麼通俗易懂,百聽不厭就好了,學生覺得上課就是一種快樂,學習就是一種幸福——多好。這就讓我們為師者要智慧思考、不斷探索。當然我們要嘗試創設這樣一種氛圍,細心解讀教材,擴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做到旁徵博引、高角度的看待教材,用知識的趣味性和知識的應用性讓學生感興趣。

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平等的課堂。孩子再小,我們也應當尊重他們,相信他們,讓他們感覺老師的尊重、喜歡和關心,特別是善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讓他內心踏實的想象、思考、動手操作、提問回答……而不是總顧忌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懲罰。在平等中,孩子會身心放鬆的投入學習;在平等中,孩子們會充滿自信的主宰自己的學習。

讓我們的.課堂成為互動的課堂。我們的知識需要互動,這樣的課堂是自然和諧的。讓孩子們主動參與,互相學習,讓老師成為孩子們的大朋友,去引領,去和他們一起探討,讓他們經歷自己學習知識、創造知識的過程,體會發現新奇現象的喜悦。

讓我們的課堂成為生活的課堂。數學的抽象會讓有的學生頭疼,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在學生的基礎下應該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要讓學生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決不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正如當年明月筆下的文章讓人回味無窮。

學校的課堂是孩子的課堂,讓我們老師和孩子們共同編織屬於自己的理想課堂。老師用自己的知識和責任成就孩子們美好的兒童時光,讓孩子們在課堂中享受快樂、享受成長!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2

自古以來,建立一個王朝很難,毀滅一個卻相對容易得多,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不是沒有來由的。

唐時的黃巢在考試落榜後,站在長安城門前,惆悵至於,豪氣叢生,作詩一首,大大的有名——《詠菊》:待得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任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迷信是封建時代人們的通病,想要佔有天下,必須要佔據王氣之地,南京就是這麼一個地方,紫金山縱橫南北,恰似巨龍潛伏,而石頭山則臨江陡峭,如虎盤踞,這就是南京龍蟠虎踞的來歷。

從跟隨當年那個給地主放牛的小屁孩起義的小兵,到跟隨道衍的小和尚,從見識于謙力挽狂瀾的小吏,到獨在異鄉為身是客的'朱祁鎮的侍從,從陪同王守仁前往龍鎮驛站的家僕,到連中三元張居正的書童,從湯顯祖的粉絲,到帶走袁崇煥人頭的刀斧手,最後看着崇禎上吊的小百姓......

整個過程三百多年,説長不説短不短。對於時間,我們無法給與最公正的評論。很久以前我收藏過一句話:世人都以為時間就象一條平靜流逝的大河,永遠只向着天的方向奔流不息。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見過時間的真面目,其實他們都錯了,時間就像是在狂風暴雨中的大海,或許,你想知道我會是誰?來吧,跟我來吧,我會告訴你一個故事,一個你從未聽説過的故事……。

這或許是時間最真實的面目。而正是這三百多年的波浪壯闊與夾雜其中的平淡不驚,給我們一段鮮活的歷史,給我們無數站在歷史舞台上的人格形象,而這段歷史中,我只留下了2個人。

這兩個人,一個是于謙,一個是崇禎。 一個是力挽狂瀾,兩袖清風的臣子,一個是最為勤勞卻最為悲劇的帝王。然而歷史終將把他們帶到同一個地方,那個是個偉大的地方,那個地方,只配站立偉大的人。

翻到書的最後一頁,看到那首詩,讀到那首詩的最後一句: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結束了嗎? 結束了。 真的結束了嗎?沒有,因為我將用我自己的方式,度過我自己的人生。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3

讀一本好書是一種享受。看完《明朝那些事兒》整套書,作者的文筆與內涵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感觸頗深。

全書從朱元璋的深謀遠慮、朱棣的雄才大略落筆,經歷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嘉靖萬曆的荒誕,到最後思宗朱由檢的壯志未酬。全書當中最吸引我的不是這些所謂的九五至尊,不是刀光劍影的殺戮血腥,也不是宮廷的明爭暗鬥。而是那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能臣以及用生命著作的偉人們。

當時,北方戰事持續潰敗,幾乎所有人都懼怕女真的鐵蹄。可有一個人沒有退卻,便是寧前道—袁崇煥。他在寧遠陣前高呼:“即使獨卧孤城,亦當馬革裹屍”。當他面對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女真大軍,他用一萬大軍堅守着,打到城牆破裂、屍橫遍野。但是,女真大軍始終未能跨過寧遠。就連女真的皇上努爾哈赤也最終倒在寧遠城前。正所謂戰場上“生者死,求死者生,誠如是也”。袁崇煥用他的信念—即便戰鬥至最後一人,也要同歸於盡,決不後退。他笑到了最後。後來,他身陷囹圇,百姓唾棄,用“死後何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這句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還牽掛百姓、心繫國家安危,哪怕百姓誤解,依然義無反顧。這便是人性的閃光,信念的力量!

又如偉人李時珍,曾三次參加鄉試想考取秀才,都名落孫山。只好繼承父業,開始他的行醫生涯。慢慢地他的醫術也越來越高。可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走遍全國各地,嚐遍無數藥材植物,查遍了世上的所有醫書,終成《本草綱目》這一本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醫書。成了以一已之力挽救了無數生命的偉人——正是信念鞭策他前行!

……

人生有涯,死而不已。縱觀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無一不是有着堅定的信念。他們或許視金錢如糞土,活視名譽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們卻都如信徒一般,虔誠的頂禮膜拜……

所以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永不言放棄。在日益殘酷的現實生活中,走出屬於自己的的一片天!

路雖遠,勇敢前行。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4

評價歷史人物,絕對是兩方面的。像著名的明君,唐太宗。修生養息,天下大治,可之前隋朝剛滅,盛世一般都出在一個新王朝的前期。天下大定,盛世何不在?例如:康乾盛世,我不是一個民族歧視的人,我並不對滿蒙政權對有任何歧視。可康乾盛世確確實實是明末的經濟回暖。盛世?稱不上。如果説天下只要沒有造反的就叫做盛世的話,那中華五千年,豈不是一半的盛世?

中興這事,明朝的家常便飯,弘治中興,萬曆中興。我都從這本書裏看到了。這本書可以説是我的'歷史啟蒙教材。讓我看清人的兩面,不是歷史課本上的單方面。

書中有提到張居正。過去我就聽過張居正的鼎鼎大名,知道他在嘉靖末萬曆初的功臣,萬曆中興,明朝最後一個巔峯。我對於他的死,很惋惜,我甚至痛恨萬曆帝不識貨,不識人才是個昏君。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我也看到了張居正不好的一面,剛開始看到的時候,我接受不了,生活作風很成問題,但是做為一個我的偶像,我真的是接受不了的。

我從其他地方看到張居正死了之後他家屬的慘狀,我更加痛恨萬曆帝。不僅不識人才,而且殺良臣之屬。萬曆帝,你是個什麼皇帝!?誤了大明王朝!

後來,我看了書才知道,當年明月所寫的是很中肯的。雙方面,即使是歷史學家以及清朝皇子的老師所不重視,甚至鄙視的明武宗。他也寫了武宗的優點,八虎誤了武宗,當年明月教會了我看人的兩面性,很巧合,我的歷史老師也叫明月。

萬曆皇帝在張居正死了之後又恢復了祖制,是個墨守成規的人,因為,少不了一羣墨守陳規的大臣。一個使勁,把明王朝從巔峯推向低谷。

人,很奇特,喜歡的自然是好的方面,討厭的自然也就是壞的方面。可是,當人的好的那方面大到一定程度時,往往會掩蓋了他黑暗的那方面,評價人自然需要兩面性。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5

這個暑假,沒有出遠門,因為我覺得最具有意義的事應該是看書。我很喜歡歷史,對歷史知識很有興趣,所以常常看歷史書,而讓我記憶最深的便是《明朝那些事兒》。

這本書雖然寫得不像《新月集》那樣優美,也不如《綠山牆的安妮》那樣有童趣,但作者能夠立足古籍、博引旁證,並以一個當代人的視野和思維,作了輕鬆與調侃的剖析,給人以清新的啟迪和快樂,給我於一種跨越時空隧道的飄然,讓我彷彿回到了1368年-1644年的那段紛飛的時光,看到了643年前的又一個平民皇帝,是怎樣開啟了大明江山的精彩“元章”。

在《明朝那些事兒》裏,我最愛看第一章。本章描寫的是三位皇帝:從和尚到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大兒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以及朱元璋的四兒子燕王朱棣。本章先是講朱元璋怎樣擊敗他的對手,當上皇帝。朱元璋出生於農民家裏,父母去世後,當了一個敲鐘的和尚,後來天下大亂,他聽了好友湯和的建議,當了義軍將領郭子興的隨從,慢慢升了官,卻被郭子興趕走,他只好四處招兵買馬,對抗元軍,打下了大都市應天(南京),作為根據地,並與旁邊的一些義軍明爭暗鬥。最後在一次決定性的戰役中,敵人兵臨城下,要殺朱元璋,他憑自己的耐力保住了應天,並一路反擊,在鄱陽湖徹底擊敗了西邊的陳友諒,並迅速解決南邊的張士誠,掃平了中原,擊敗了強將王保保,並把元軍驅逐出境,還把朝鮮拿了下來。但這個朱元璋是個暴躁的人,動不動就殺人,一開始馬皇后在世,赦免了很多無辜的人,後來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和藍玉案,殺死了幾十萬文武百官,殺得朝廷上下雞犬不寧,再無能臣了。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或許是DNA的.搗鼓,小炆單單秉承了其爺爺的殺戮基因,為了保權,對叔輩趕盡殺絕,只剩下裝瘋賣傻的朱棣了,而朱棣才是集朱家帝王之優勝基因的大家,也是將明朝推到了歷史的巔峯最偉大的皇帝,當您翻過有關朱棣之後的歷史,剩下明朝還真的滿目酸楚,留下絲絲遺憾,也就那麼回事,不看也罷……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6

《明朝那些事兒》寫了朱元璋的主要經歷: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討飯,1347——1352年撞鐘,1352——1368年造反,1368——1398年當皇帝。

從朱元璋的主要經歷看來,他出生在農民家庭,沒有顯赫的地位,沒有強有力的靠山,他只會成為別人嘲笑的對象呀。可是,他後來為什麼要造反呢?因為他的父母 都在饑荒中死去了,北元皇上又無能,他就起兵造反。後來他又敗在手中的張士誠,原本是朱元璋的地,而張士誠卻非要去搶。哼!我當時就想,張士誠也太自不量 力了,朱元璋連比他強大100倍的陳友諒都消滅得了,人家可是個天生做皇帝的料,你要有骨氣也要看人、看時候呀,如果你是我,反正呢,朱元璋是先滅陳友諒 的,我就坐山觀虎鬥,好好看一場戲,等滅了陳友諒,我再死命去巴結朱元璋。瞧瞧,你在城裏煎熬,有骨氣了那麼久,到頭來還不是個死!三族全滅了,沒得到一 絲好處,你還不如像我這樣做呢!我挺喜歡馬皇后,因為她寬容、仁慈,多處勸説朱元璋,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有其母必有其子,可見得太子朱標是像他媽媽的`,雖 然他是個男的,但他沒有像他父親那麼狠,殺了無數個人,用殺人如麻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馬皇后雖然腳大(大腳馬太后嘛),可我依然認為她是我們女子(女孩、 女人)的驕傲!

朱元璋和馬皇后一點也不同,單看胡惟庸案件吧,他淡淡一個“殺”字,與這事有關的人就被統統滅了三族。朱棣就像他父親,這也證明,只有狠的人才能當皇帝, 朱標都被立為太子了,按理説太子就是鐵定的王位繼承人,可皇位最終還是落到了朱棣的手中,可朱棣這位皇帝也痛苦,具體是什麼,我就等着看《明朝那些事兒》 的第二集了。

總而言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是很有趣的,從中讓我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也思考了很多的問題。我的一些想法可能很幼稚,但都是書促使了我的思維發展。以後,我繼續不斷地看好書,相信我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思考越來越深刻了。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7

讀了明朝那些事1~120頁,我懂了許多事,也知道了很多道理。朱元璋為什麼能從乞丐變成皇帝?陳友諒為什麼會失敗?兩種對待士兵的方法,兩種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兩種不同的命運。

陳友諒心狠手辣,只要是他認為對他有一點威脅的人,統統斬掉。陳友諒從參加了起義,腦海裏就沒有了“信義”這兩個字。為了走到最後,他殺了很多人。

倪文俊賞識他,提拔了他,對陳友諒有知遇之恩,陳友諒殺了他;

趙普勝是個老實人,對陳友諒很尊重,把陳友諒看作兄弟看待,陳友諒殺了他;

徐壽輝把權力讓給了陳友諒,徐壽輝只想活下去,陳友諒殺了他。

陳友諒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心黑手狠才能獲取勝利,在你弱小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陳友諒為了權勢和地位,不稀罕什麼名聲。手中的權利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陳友諒背叛了很多人,他們不信任陳友諒,隨時可能背叛陳友諒,但陳友諒認為擁有最強的力量,就能控制一切!

可朱元璋不那麼認為,朱元璋的時候行為都和陳友諒相反。朱元璋對所有的士兵都很好,(除了貪污的)所以士兵們沒有一個人背叛他。

當朱元璋和陳友諒打仗時,兩個人都成了賭徒,籌碼是無數人的生命,賭來的,是無盡的土地,無盡的金錢。

成王!

敗寇!

在這場戰爭中,沒有正義與邪惡的區分。勝利的人擁有一切,失敗的熱失去一切;這場戰爭沒有規則,沒有裁判,這些在勝負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對決戰的雙方的'來言,勝利就是神!

我看到這,覺得陳友諒有點愚蠢,你不斷的欺壓,只會讓人討厭,反抗。終於有一天,你的士兵們會像野獸一樣羣起反抗!你壓住的,只是士兵們一時的恐懼,害怕。但久而久之士兵們就不會害怕了,反而會羣起而攻。你難道不怕嗎?哎,果然是性格和行為方式決定成敗。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8

王守仁的一生,可謂十分精彩,他不僅創立了心學,武藝也十分高強。總的來説是齊名於孔、孟、朱聖賢。

王守仁12歲已經相士點撥,立志要做一個聖賢。他父親卻十分不贊成,他參悟聖人之道,開始格竹。連格了好幾天,最終只獲得了感冒。探索了兵家,理學,辭章,道家,佛家,希望有所收穫,可是年過30,仍一事無成。更有趣的是他去參悟佛家時還把一位資歷很深的老禪師勸回了家。後來他一直在尋找理。終於,他被貶到只有龍能住的地方——龍場,在一個幽靜的夜晚,他找到了理,理便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慾。他便躋身於聖賢。後來他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尋找盟友,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並且不求功名利祿,還教了許多弟子,名滿天下。

在王守仁的頓悟中,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他的心學是十分奧妙的,幫助了他解決了許多很難解決的問題,並且平定了叛亂,使人民的生活變的幸福,在生死一線時,化險為夷,讓人心服口服。

王守仁的箭法十分好,有一次朝中太監想羞辱他,讓他在練兵時射箭。他連發三箭,都命中紅心,迎來陣陣掌聲,那太監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從這件事可見,一個人沒有真正的本領是不行的,想要化險為夷,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有真正的實力。

王守仁在平定叛亂中,心繫人民,冒着生命危險,不求任何功名利祿,正因為他有這種精神,才感動了朝中太監,與他並肩作戰,平定了叛軍,讓人民過上了好生活。

王守仁足智多謀,善用兵法,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巧妙的打退了寧王朱宸濠的叛軍,我認為他可以當一名合格的`軍師。他在妖孽橫行的宮廷裏可以來去自如,説明他隨機應變,頭腦靈活。

生於亂世,有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朱厚照,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卻還能心繫人民,不求功名利祿,平叛亂,使人民的生活少遭受着災難,並且還創立了心學,這才是真正的聖賢!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9

最近在讀史書,《明朝的那些事兒》曾在網絡紅紅火火,這兩天在看朱元璋卷。作者的寫法,其實我並不是很感冒,閲讀的感覺像是雞肋。對人物只能有個骨架,並不豐滿。為了惡補一下自己的歷史知識,所以也就讀了下去。

讀罷,感觸良多,結合最近讀的《曾國潘》,真正明白伴君如伴虎。朱重八——朱元璋,幼年放牛,少年做和尚,後時勢造英雄當上了皇帝!最記得朱元璋的'名言——要麼不做,做了就做絕!只能共患難,不能共享福!稱帝后的朱元璋把建明的功臣一一剃了頭,名將——劉基、李善長、藍玉等一一都在他的屠刀下喪命;胡惟庸案牽連上萬人,一一殺盡;空印案牽連上三萬官員,一律殺無赦;官不論多少一律殺無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真正在明朝,當官成了高危職業。官員們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門口舉行儀式,抱抱妻兒,交待後事,然後訣別而去,散朝的時候,家人在門口等着,如果看到活人回家,就會慶祝一番——今天又多活了一回!恐怖!悲哀!

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建立了完備的法律——《大明律》及《大誥》,《大誥》屬判例法。為普及法律知識,朱元璋確實花了一番心思,規定如果犯罪之人,如果家中有《大誥》此書,則罪輕一等,如果則罪重一等,如此家中人人放一本,以防身。為防官員,他設立錦衣衞。錦衣衞有特殊的權力,只效忠於朱元璋一人,逮捕人不受任何阻攔,重權在握,大臣家中一旦出現錦衣衞,就意味着一去不復返!

朱元璋為穩固帝業,肅清了周邊的一切威脅,濫殺了無數無辜,也可以説濫殺了無數社會的精英。社會底層的農民也許是最遠離官場是非,分得了田地,因此認真耕作起來,因此漸漸農業出現了繁榮之景!

記得羅傑斯給女兒的箴言:多學習歷史,因為歷史會重演!朱元璋從一個寒門子弟成就霸業,最後把一路成就他霸業的功臣一一剷除,這樣的歷史在中國真的一再重演!人性,可怕可怕!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0

《明朝那些事兒》是建國60週年來最暢銷的史學讀本,並榮獲了多個網站的最佳圖書,其網上的點擊率還超過了擁有眾多粉絲的李宇春,可見其實力非同一般,在大片的支持聲中,我也懷着強烈的好奇心認真閲讀了此書的第一部,從第一章開始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

第一部首先從朱元璋的出身開始説起,到永樂大帝的靖難之役結束為止,敍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以往的史學讀本東比較枯燥、乏味,而這本書的作者,當年明月卻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加入小説的筆法,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以及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宮貴權、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面展示,語言通俗易懂、風趣幽默且又耐人尋味,使人讀來津津樂道,又不乏對人生的思考。

在第一部中朱元璋創立明朝的整個過程最讓我印象深刻。朱元璋原是出生在農民家庭,但又因為受地主和官員的各種壓迫,父母雙亡,兄弟姐妹也都紛紛死去,這在他的心裏留下了很大的陰影,之後他曾做過和尚,也曾到外地乞討想要混口飯吃,但和別人不同的是他在外地乞討的過程中細心觀察了各地的地形和風土人情,一次偶然的機會,朱元璋參加了農民起義,憑藉他有勇有謀的精神和獨特的軍事直覺,他打敗了各種對手也克服了各種困難。經過多年的打拼,朱元璋擁有了自己的大片江山,隨後還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明朝,並從此蜕變成功讓人實在無法想象,而朱元璋卻做到了。

在這本書中,我欣賞他有勇有謀的'志氣,也欣賞他不屈服,米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他能從容鎮定的迎接每一次挑戰,靠自己的努力奮鬥去攀登每一個高點。在戰場中勝利者只有一個,只有不斷堅持,不斷吸取教訓,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才能實現最後的目標。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同時也驗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這句話,因為在這個充斥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場,這本書脱穎而出且又成績驚人,僅從文字的魅力就深深地吸引讀者,讓人驚歎不已。同樣讓我認識到,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有自己的實力。

我還會繼續支持《明朝那些事兒》,也會繼續瞭解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是後人的借鑑,而我更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我喜歡這本書!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1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描述了明朝從建立到毀滅,由盛到衰的全過程。我最佩服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子:永樂大帝朱棣。

朱元璋原本立朱標為太子,繼承皇位,可朱標不幸病死。這時本該改立朱棣,可由於朱元璋偏愛朱標,就立了朱標的兒子他的皇孫朱允炆。於是有了後面的“靖難之役”,朱允炆被迫逃離皇宮,流浪民間。朱棣的江山是從自己的親侄子手中搶來的。由此可見,他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歷來太子上位為了坐穩江山都要削藩,朱棣也不例外。他把自己兄弟的實力一個一個削弱,然後開始了幾十年的`統治生涯。

朱棣一生為國家做了三件偉大的事:修書、遷都和遠航。

盛世修書,朱棣下令要修一本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藴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上千人的編纂隊伍,花了四年的時間,終於修成了一部五億七千萬字的《永樂大典》,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就是遷都。今天的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這一切就就源於朱棣的一個決定:他為了控制北方邊界,保證國家安全,不顧大臣們的重重反對,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換來了北方邊界幾十年的安寧。由此可見,朱棣是個做事決絕、果斷、有判斷力的人。儘管絕大部分人反對,他仍然能堅持自己的抉擇,而且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強盛,萬國景仰,是歷來皇帝的夢想。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鄭和肩負着威服四海、胸懷遠人的使命,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出航,也開始了他做為航海家波瀾壯闊的一生。從1405年到1430年,鄭和船隊七下西洋,他們將中華民族的先進科學文化成就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促進了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的和平交流。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此後明朝政府再無此類外交活動,到清朝更是全面海禁、閉關守國。

明朝在朱棣的統治下,成為了當時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朱棣也許不是一個好人,卻是當之無愧的好皇帝。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2

引:這是第三次翻開《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再一次看到了那些性格特點分明的人物。

介:《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寫了:元朝末年元順帝荒理朝政,引發了數起起義。在紅巾軍的起義中,在一個分部里加入了一個改變歷史的人,他就是——朱元璋。從小就喪失父母的他,對元朝充滿了厭惡,最後他起義成功,在一次北伐中,建立大明政權,滅了元朝,開使了長達276年的統治。

議:在開國這個名將眾多的時代中,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光芒和貢獻是在開國時不可缺少的'。在同時期也有兩位極為厲害的人物——陳友諒和張士誠。

陳友諒是一個陰惡兇殘的人,極其善於厚黑學的使用。他不講仁義道德,只追求權力。雖在那個時期風頭超了張士誠,可最終還是被朱元璋打敗。朱元璋説陳友諒最終失敗的原因是過於迷信武器的力量,而我卻覺得他是輸在人心。

在鄱陽湖之役前,他用極陰險的手法將他以前稱兄道弟的朋友抹殺,又把他的上司朋友引進廟裏殺害,自己當皇帝,因此另外兩個兄弟也投奔朱元璋了。可他卻覺得只要勝利就是慈善,只要比他們好就是仁義道德,不管是黑或白,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在鄱陽湖之役裏陳友諒再一次顯示出了他所謂的仁義,他説:“抓到朱元璋將領或士兵一律就地處決。”同時朱元璋發佈了一道軍令:“凡是抓到陳友諒將領或士兵一律好生招待,然後放走。”這兩條軍令徹底斷送了陳友諒軍的人心。左右金吾將領投奔朱元璋,當時陳友諒依然還堅信自己是對的,我真想走過去對他説:“你是一個沒有人性的人,殺了這麼多兄弟,你人性醜陋已經到了極點。”最後他輸掉了戰役,被冷箭射死。

聯:這樣的人在歷史長河中不是很少。在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也算半個這樣的人,他把李善長、李文忠、藍玉、徐達等開國名勛都殺掉了,卻説是在為以後的江山社稷拔刺,這是多麼的愚蠢。在五公爵中只湯和活了下來。他的皇后馬皇后人性善良,她曾多次在朱元璋的刀口下救了那些人,連太子朱標都説這樣不好,可朱元璋卻不認黑白。之後發生的“靖難”不就是這錯誤的最好證明嗎?

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講仁義道德的人,不要與人性醜惡的人相處,你也不要做一個人性醜惡的人,否則你會喪失良知,遭到失敗的苦味。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3

在今年我過生日時,我的好朋友送我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兒》。毫無疑問,這是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説實話,關於歷史書籍,我興趣不太大。但這本書有種魔力,使我不由自主地走進明朝的那一段歷史,感受明朝建國時的不易和艱難險阻。

第壹部的題目是《朱元璋:從和尚到皇帝》。從一個出去要飯、每天撞鐘的和尚,朱元璋最終變成領導全國的皇帝,他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朱元璋從小家中貧窮,父母被土地豪剝削而死亡,由於對元朝政府的憎恨,朱元璋才決定組織了一羣”不怕死”的軍隊。與敵軍一次又一次做鬥爭,均以成功、勝利結尾。最終,他坐上了明朝皇帝的寶座。一手創建出一個強大的'明朝。

朱元璋面對的敵人個個十分強大: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等都擁有強大先進的兵器。而朱元璋赤手空拳,打了一片屬於他的天下!他是農民家的孩子,他沒有靠山,沒有一切背景,他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努力和他領導的軍隊的結果。

朱元璋告訴我們:堅強的意志和決心是多麼重要。只要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可以戰勝一切的圖難。他經歷了千辛萬苦,不畏一切艱難險阻,正是因為這些鋼鐵般的意志和品質,才使朱元璋蜕變成一隻白天鵝。這是一篇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典型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衣衫襤褸的和尚到頂天立地的皇帝的真實故事!

現在,我們生活好了,不再面對吃不飽穿不暖的煩惱,也不再面對被剝削的苦難,但是,我們扔需擁有堅強的意志力。面對生活上的不順心,面對學習上的困擾,我要秉承朱元璋的堅定的毅力,去戰勝所有的因難!

最近,我的作業狀況百出。我心裏十分清楚明白,這是自己不認真的惡果,想完美的心不堅定。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學習只有認真,心裏朝着完美作業前進,心中時刻銘記自己的目標,才能讓我的作業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明朝那些事兒》(壹)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朱元璋內心的強大:堅定的信念,堅韌的意志。朱元璋用他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你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就能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4

歷史的長河,悠久綿延,一個個朝代興盛了又衰落。明朝,276年曆史,興亡盛衰。

《明朝那些事兒》給了我很大的感悟,它以幽默的言語去講述嚴肅的歷史。

它不僅僅是一本史學讀物,它能從歷史中講述大道理,揭示人物醜美善,並站在現代的角度去評價。

它裏面有驚天地的大事,也有細緻入微的小事;有戰場烽火,有官場勾心鬥角;有刀光劍影,有運籌帷幄;有正,有惡。

有忠烈的義士,如楊繼盛、楊漪,有無恥的小人,如魏忠賢、嚴嵩;有救世的聖賢,如王守仁、于謙;有獨一無二的天才,如徐文長、唐伯虎;有一代名將,如徐達、常遇春。

還有性格各異,有英有庸的皇帝:朱元璋開國皇帝,勞模勤政;朱祿造反打天下,一代英主,橫掃邊疆,萬國來朝;朱厚照並非無能,但太愛玩了;朱瞻基看似無為,實則開創太平盛世;朱熹聰明謀權,手段無所不通,只是被大臣看盡,成為利用品;朱由檢雖為亡國之君,但實則聰明勤政,亡國怪不了他。

大臣也是個個站在歷史的.舞台上,大顯身手。自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朱六設置內閣。內閣湧出一批風雲人物,張居正屬最強內閣首輔,同時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徐階隱忍多年鬥倒嚴嵩,楊士奇、楊榮、楊薄組成三楊內閣。

我最欣賞的人並非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是風光一時大臣們,而是這兩個人:于謙,王守仁。

于謙剛正不阿,清正廉潔。他在野先大軍直逼北平,在眾臣慌亂議論放棄北平時,他挺身而出,説服皇帝排兵佈陣,堅守城池,打得野先乘興而來,失望而歸。

王守仁是一位對賢哲學家,開創了新學。他文武雙全,通曉兵法、為人和善,但用兵詭詐。寧王朱宸濠叛亂,他以微薄之力招兵擊退寧王並活捉之。

《明朝那些事兒》,着重寫實史中的人,並寫出心理,加上自己對幾百年前的英雄或奸賊的看法,並用風趣輕鬆的手法,使比較枯燥的歷史,能讓我們津津有味地讀下去。

這本書也讓我認識到了封建社會人性的善惡。

《明朝那些事兒》,將明朝歷史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眼前。276年,明朝大帝國,一套書足以概述!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15

對明朝的印象來自於小時候看的《穿越時空的愛戀》,最好奇的是朱允文的去向,看這段歷史時最停不下來,可惜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全書前一半靠君王撐起來,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從一窮二白打天下,到發動靖難奪取帝位,最後休養生息國泰民安。其後,各類奇葩皇帝上場,但主角成了內閣、宦官、文臣、後宮多方輪流登場,雖有王守仁、張居正多個能人把控局面,終抵不住亂臣賊子一步步擾亂朝綱,斷送大明江山。

明朝的言官,雖在中後期已形成不問對錯,只求一參的尿性,多位忠臣良將慘遭毒害。但一開始的出場,我是大為欣賞。不畏強權,只求無愧於心,在是非對錯面前,立得住腳。這樣一個本該推動社會進步的羣體,最後演變成了為利益驅動,為個人發展所需的無恥之輩,歸根結底來自於人內心的私慾。想到最近看獵場時,鄭秋冬對金錢觀的回答。

鄭秋冬:“其實我的金錢觀很簡單,我認為金錢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馬克思創立的貨幣理論開創了人類對貨幣認識的新階段。”

考官:“金錢帶來的弊端比比皆是,你怎麼説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呢?”

鄭秋冬:“所有的弊端都不是錢造成的.,而是追逐它的人制造的。”

旁聽:“用卑鄙的手段得來的錢也能帶來解放和自由,不是嗎?”

鄭秋冬:“那是人在玷污着錢的名聲,而不是錢的罪過。”

錯誤的不是言官羣體本身,而是追逐名利的人玷污了言官的名聲。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權的確立,首先在於聽話的大臣;內閣權利的確立,首先在於思想趨於一致的大臣羣體。關於這點,因最近生活中遇到,所以書中每看到權利的變更便深有感觸。

辮子戲看多了,對明朝反而知之甚少,以這本書來了解明朝,對人物的看法不偏不倚,正合我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kj5v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