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愛心教育的隨筆15篇

愛心教育的隨筆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心教育的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愛心教育的隨筆15篇

愛心教育的隨筆1

昨天,室外空氣驟冷,但我們幼兒園的五樓活動室內卻暖意濃濃。因為這裏聚集着四個大班幼兒,正在開展“愛心故事演講比賽”。在全體師生“感恩的心”歌曲召喚下,每個班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兩個故事大王,又開始了年級組的比賽,一個個好聽的“三隻蝴蝶”、“小螃蟹救青蛙”、“下雨天”等充滿着愛心的故事,吸引了在場的所有師生,他們時而為故事中的'緊張情節凝神;時而為故事中的愛心洋溢動心;時而又為故事中的美好結局喝彩。演講的孩子在比賽中膽量和口才得到了鍛鍊,聽故事的孩子在不同的故事中得到了啟發、受到了教育,組織的老師們更堅定了繼續全面鋪開“愛心故事人人講”的活動方案。

其實,我們大班的這次“愛心故事演講比賽”,是在響應學校組織開展的“營造書香校園”的讀書節活動。不光發動老師們讀好書,寫心得體會,還要求全園幼兒也加入到讀書節活動中來,從小養成愛書、讀書的良好習慣。在期初,我們就成立了園幼兒廣播室,每週一和週四安排一兩位大班幼兒進行校園故事廣播,不但引起了一股讀書樂熱潮,而且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都以能進行廣播為驕傲。

愛是教育的生命,在老師和家長們的愛心教育下,我園小朋友都懂得了如何感恩周圍朋友對自己的愛,孩子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同伴,用他們的愛心故事,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一份濃濃愛意!

愛心教育的隨筆2

溪哲是剛從其他幼兒園轉來我們班的,見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個孩子的性格有些內向。果不其然,來我們班的第二個早上,他的媽媽就送不來了。

那天早上,我正在組織孩子們後動,聽到教室外面哭聲連連。我的心當時一緊,難道是我們班的孩子在鬧嗎?打扮得孩子怎麼還這樣?我想這就走出去了教室一看。原來是溪哲在鬧着不來上幼兒園,不想晚上在這周託。我就急忙走上前與他的媽媽進行溝通,溝通了一會,這個孩子原來是跟着媽媽一個人生活。從小就特別依賴媽媽,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在幼兒園周託,好不容易適應了那邊的環境。卻又因為媽媽工作調動不得不轉過來,本來孩子的性格就內向不愛説話加上對這個新環境、新集體有感到陌生。所以不願意上幼兒園瞭解完狀況我對他媽媽説:“沒事你放心吧!孩子交給我我來幫助他適應。”

之後的.每天我不斷的引導小朋友們去和溪哲一起做遊戲,吃飯時細心的為他添菜。午睡時讓他睡在我身邊輕輕的撫着他。晚上週託後又又及時給他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媽媽這一天在校的表現。讓他媽媽放心。漸漸的通過一週的相處。溪哲開始融入到我們班的集體生活生活了。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其實,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心理要求多給孩子給孩愛心、温暖、孩子才會愛上幼兒園、愛上你。

愛心教育的隨筆3

世間最優美的句子莫過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要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誇輕薄,要先做好一件事,做好一個人就需要淡定安逸,心靜如水。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左鄰右舍的孩子幾乎每天都在我家裏玩,媽媽覺得我是個膽小懦弱的孩子,所以就任由我帶着一羣孩子在家裏玩。那時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過家家,我最喜歡扮演的角色就是幼兒園老師。要問這是為什麼,我想是因為我特別喜歡我的幼兒園老師,她温柔、善良、能歌善舞,最喜歡坐在柳樹下摸着她長長的頭髮聽她講故事、唱歌……

所以小時候我就已經有了夢想——做一名像她一樣的幼兒園老師,上學時就選擇了幼師專業,經過3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在08年的3月,我踏上了幼教工作崗位,成為了我小時候夢想成為的人。

如今,是我從教的第十個年頭,,如果説第一年存在着對工作的好奇、迷茫、困惑,那麼現在的我更多地是一份從容和堅定。依然記得小班剛開學的第一天,哭聲、吵鬧聲叫喊聲此起彼伏,面對孩子們的眼淚,我也曾手忙腳亂不知所過,但與此同時,我心疼着這些孩子們。看着一張張掛着淚珠的稚氣臉龐我心裏從未有過的想保護他們,照顧他們,給他們最温暖的懷抱。在做幼師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太多人生的第一次,也曾為各類公開課、教學技能比賽懊惱過,因為我膽子較小甚至跟人説話都會緊張的臉紅,有時面對家長、領導、同事無不對自己的表現深感擔憂,一度給自己的壓力過大,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一名幼兒教師。當我迷茫時,身邊的老教師和園長會慢慢地引導我、鼓勵我,在一次一次突破困難、獲得成功時,重燃了我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和熱情。是啊,你若不努力,你若不盡力試一試,又怎會知道自己不行。

現在的我,雖然仍感到緊張,但不彷徨。我相信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就會呈現最棒的我們。其實很多人做幼師都是懷着一顆幼師夢想,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很多因素導致大部分幼師覺得自己的工作和想象中的.有一定差距,有時候,他們也會很委屈、很苦惱,甚至有些老師也有過要放棄這個職業的想法!可是,我想説的是,所有的幼教人啊,想想當初你們的夢想,想想孩子那可愛的笑容,想想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我們應該排除一切障礙,做好自己。

每一個幼師都是可愛的天使,我們應將初心好好地珍藏在心中,不讓他因歲月的沖刷而斑駁失色,在雜陳中沉澱自己,做一個愛孩子、愛生活的温暖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愛心教育的隨筆4

我任教31年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網絡,聯繫自身教學實際,不斷的探索,以“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為目的。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課堂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內在動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三十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儲存了大量的教學心得,常把自己成功經驗與教學心得與大家共享。

一、播撒愛的種子收穫希望之花

去年我所帶的四年級班裏有幾個男孩子最令我頭疼,張延輝便是其中一個。上課要麼擾亂他人學習,要麼情緒低落;下課胡亂打鬧,同學間經常鬧矛盾,班裏的同學接二連三地過來告他的狀。每次犯錯誤,我批評他幾句,他總是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只是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毫無改進。看到他不思進取,我的心都涼透了,算了吧,或許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直到一次,一羣一年級的學生氣沖沖的來辦公室找我,你一言我一語的告狀,從他們激動的話語中,我大概聽明白是他帶着幾個學生踢球不僅佔用了他們的遊戲場地還三番五次的搗亂、搞破壞。聽着這些低年級的孩子的訴苦聲,我的火氣不打一處來,心想:這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了,竟然欺負起小同學來了。於是,我一聲令下,延輝又被帶到了辦公室。可當看到他時,我的火也熄滅了一半,只見他手上、膝蓋上有幾處擦傷,有的地方破了皮、流了血。他顯然一副強忍着疼痛,等待着我的批評的樣子。當時的我想也沒想,先給他處理傷口。於是,我用棉棒、碘伏、創可貼,一頓擦洗、消毒、包紮過後,我的火氣也就基本沒有了。我開始心平氣和的與他談話,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才知道因踢球的活動場地有限,不得不佔用了那羣孩子的遊戲場地,且雙方經商量沒有達成統一意見,怕傷害他們在躲避的過程中自己摔倒了。我慶幸自己沒有冤枉一個善良的孩子。隨後我又和他談了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談了如何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並希望他能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學生。一番談話之後,看得出他也欣然接受了。

二、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愛的教育”。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應當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更要有愛的藝術。“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張宇翔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總是板着一張陰暗的臉,毫無生氣。上課,總是趴在桌子上,每節課都是這樣。但從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窺探到了一絲希望。經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另一種方式去“揭穿”他。剛好有一個道題對他是有些難度的,沒想到他仰起頭,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張,答案便跟着出來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靈敏、聰慧驚呆了。頓時,全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看到了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我抓住時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

三、伸出温暖的雙手給予改變的機會

安琪是一個內向温柔、性格倔強、成績優秀的孩子。她的家庭情況是再普通不過了,沒有過高的技能,也沒有過高的收入,父母都是老實巴交愛説愛笑的農民。農民的樸實盡顯在這個骨子裏不服輸的女孩子身上。每天認真地做事,下課也不與同學打鬧,上課多是傾聽,很少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叫到她時,她才怯怯地回答,好像擔心自己做不好。我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決意要幫助她。因為童年的我,是那麼渴望得到一位教師的賞識。在我的鼓勵下,她成為一名檢查作業的小組長,我相信她能勝任這份工作。不愧於我的希望,她成功了。一次偶然的課間,我繼續在班裏備課,她走上前:“老師,我們組有一名同學幾次沒有讓我檢查作業。”我告訴過她,你在為班級服務的時候,遇到任何問題就告訴我。她邁出了第一步,我非常理解她的`無奈。我在班裏告訴全班學生小組長們的辛苦,他們的努力服務,讓班級學習更有效。此後,我覺得安琪在改變。孩子們的變化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覺得未來的天空好大好藍。我沒有辦法讓時光停止,但我盡力保留住時光裏的美好故事。

教育不僅是心中一片温暖,也不僅是熱淚盈眶時的無言,還不僅僅是從內心頓生的衝動;它是如春風般無聲的輕柔,它是像雨後晴空中彩虹般的燦爛。從教幾十年來,行走在教學路上,雖然十分辛苦,但是我默默着耕耘者自己的教育熱土,收穫着我和孩子們的點點滴滴,享受着屬於自己的教育幸福。要做好教師這份工作,首先必須發自內心的去熱愛學生,因為跟他們在一塊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其次,從生活點滴中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愛與呵護;再次,我們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情況,具體實施正確有效的引導教育,並適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讓我們的愛充滿教育心智,讓教育之愛永遠閃耀!

愛心教育的隨筆5

散步的時候,麗麗看見一隻螞蟻,叫了一聲:“螞蟻,有一隻大螞蟻。”我還沒來不及做什麼反應,就看見她“啪”的一腳踩死了。

這樣一種情況,如果你在意的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

也許這只是一個及其簡單的反應動作,但是,我覺得那是多麼的令人遺憾,孩子,你不應該有這樣的反應啊!這也許和我的性格有關係吧,看見這樣的情況,我心裏十分的難過。於是,我決定對本班的幼兒進行“愛的教育”。確切的説,應該是把教育融入了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我所指的愛,不是很複雜的包括較多情感在內的愛,只是由對小動物的愛,而昇華到對人的愛,對生命的愛。在解釋的簡單一些,就是讓小朋友對一些小昆蟲小動物抱有憐憫之心,有愛心。逐漸學習關心身邊的人以及對生命有敬畏之情。

我想,我所做的並不多,只是時常幾句簡單的話提醒,並組織簡短的談話活動、觀看一些關於昆蟲動物的動畫片等等,使幼兒對其產生興趣和喜愛之情。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愛之教育”的過程。

記得之前有一次做早操的時候,拉拉看見地上有一隻蜘蛛,他很興奮,大喊起來:“蜘蛛,有蜘蛛,一隻蜘蛛,哈哈哈。”聽見他喊聲我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他果然一腳踩下去,因為離得比較近,所以我及時拉住,一邊説:“別踩。”他呆了一下,看了我一眼,把腳放了下來。這也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紛紛跑過來看。我對大家説:“蜘蛛也是一個小小的生命呀,他也有爸爸媽媽和寶寶呀,如果我們把它踩死了,他可不可憐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迴應我表示很可憐。我想,希望你們是真的覺得可憐才好。

説接下來是一次健康活動,拉拉又叫起來:“蜘蛛,有蜘蛛。”感覺這句話很耳熟,當我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踩下去了,但是巧的是目標沒有瞄準還是鞋子空隙大,沒踩死。我鬆了口氣,他抬起頭悄悄看了我一下,然後表情尷尬的站在那裏不動了。我又趕緊發揮小朋友的愛心,為這隻可憐的小蜘蛛爭取同情。

説起來還真是巧,這蜘蛛與拉拉好像有什麼不解之緣似的,前幾天的健康活動時候,他又發現了蜘蛛,這一次,他不再踩死它,而是靜靜地蹲下來仔細的觀察起來了,顯得很有興趣,一隻手指還跟着蜘蛛的路線指來指去。我叫他來參加活動,他過來了,一會不注意的時候又跑過去蹲着看,引起了許多孩子的`注意。活動還因此中斷了一會。

這次,我領用空餘的時間和幼兒組織了一次談話活動,説説自己知道哪些昆蟲的名字,還看見過什麼樣子的昆蟲,這些昆蟲有什麼特點,他們吃什麼等等。什麼昆蟲最好,最漂亮?自己喜歡什麼昆蟲等等。讓幼兒對小昆蟲產生興趣以及憐憫之心。在這以後,幾乎很少聽見孩子大叫着踩死蟲子,多數是討論蟲子的名稱,它吃什麼,有什麼特點等等。説明已經起到一定的作用了。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這是培養孩子愛心的良好時機,把班級中的蠶寶寶分發給一些幼兒回家飼養,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愛心與責任心。班級中也放置一些有助於幼兒即時的觀察,發現瞭解蠶的蜕變過程,這是十分直觀的,直接有效的培養了幼兒的興趣與愛心。

另外是利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來做教育話題,如:班中的陽陽在吃飯的時候突然哭了起來,令人十分費解,後來才知道,他家的小狗被車壓死了,想起這件事情他就忍不住傷心起來。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時機進行教育:“小狗被真的很可憐,老師聽了也覺得很難過,陽陽真是個有愛心的小朋友,以後在照顧小動物的時候更細心一些就好了。你們同意老師説的話嗎?”旁邊的幾個小朋友也紛紛表示很可憐,安慰着陽陽叫他不要哭。

後來也經常組織幼兒觀看一些有關於愛護動物的視頻短片,讓幼兒知道,許多動物已經滅絕了,世界上再也沒有他們的存在,還有很多動物瀕臨滅絕。雖然現在身邊有的動物數量很多,但是如果沒有一顆寬容、友愛的心,遲早這些動物都將會滅絕的一天。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呢?雖然這些小小的“愛的教育”一時半會可能並不能起到多少作用,但是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痕跡,會對他們將來的情感與人格的塑造形成一定的影響。

愛心教育的隨筆6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同時,對彼此間情感支持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高漲。學會關愛、理解他人並在情感上支持他人,這既是在競爭中找到合作伙伴從而制勝的必要條件,更是每個人在各種社會關係中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因此,幼兒園在培養幼兒語言、科學等認知能力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對幼兒的愛心教育,激發和培養他們的愛心、同情心等積極的社會情感,以幫助他們成長為一個“完整的”、能更好適應社會的人。

自本期始,我們將通過兩期的內容和廣大家長朋友們一起探討,作為對兒童成長來説最重要的兩個成長環境之一,家庭應當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

幼兒期是兒童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當然也是愛心培養的重要時期和關鍵期。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哭,就會拿玩具或吃的給對方,以表示一種安慰。這些都是孩子愛心的自然流露。但是,作為天性的愛心仍然需要通過外界環境的激發才能得以維持,才能真正成為每個人的持久的、穩定的情感特質。因此,通過愛心教育來培養幼兒的愛心就顯得非常重要。

家庭在幼兒一生的成長過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當然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參與和貢獻。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並視為理所當然。而在別人需要他們關心和關愛的時候往往表現出冷漠、自私,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這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以及與他人的和諧交往都是非常不利的.。

對於這些問題,現實當中,相當一部分家長未能在教育過程中對這些問題予以重視。

一、學會接受孩子的愛

有人説:“孩子的愛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會長大;你忽視它,它就會枯萎;你打擊它,它就會死去。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那就請你在生活中培養它、呵護它吧”。很多家長已經習慣了對孩子付出。而在面對孩子的愛的付出時,他們會因為心疼孩子而做出“拒絕”的行為。殊不知,這樣做其實不僅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疼愛,有時反而會深深傷害孩子表達愛的積極性。

家長們應謹慎、小心地保護孩子最初的愛心。之所以説是“最初的愛心”,是因為在幼兒期孩子們表達愛的主動性還非常脆弱,十分容易因為成人的拒絕而退縮,不敢再主動表達愛,甚至不願意再主動表達愛。為避免這些問題,當孩子主動表達愛時,家長要欣然接受,使孩子的愛心有機會得到發揮。有時候,家長們由於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愛心或視而不見,或訓斥一番,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如,有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着急地説:“去去去,誰用你倒茶?快寫作業去!”又如:一個孩子正在邊看電視邊吃媽媽削好的蘋果,媽媽在幹家務活,累得滿頭大汗,孩子就對他説:“媽媽你歇會兒,我來幫你幹活,你也吃個蘋果吧。”媽媽説:“我不累,你吃吧。”孩子非常失望。其實媽媽的做法是不妥的,她愛孩子,孩子也愛她,請她吃蘋果。可是孩子擁有了她的愛,而她卻沒有接受孩子的愛,也許就在這充滿愛的拒絕中,她遏制了孩子愛的萌動,讓孩子認為父母不需要他們的愛。

家長們一定不要忘了,愛是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也希望去愛別人,從而得到情感上的滿足。

二、用好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為孩子樹立關心、理解、愛護他人的好榜樣。

很多時候,孩子學會有愛心並不是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常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結果。父母和祖父母、鄰里之間關心密切,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孩子置身於這樣一種和睦、融洽的氛圍中耳耳濡目染,隨着年齡的增長,也會養成尊老愛幼的品行,仿效長輩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既接受了愛,又善於給予愛。大家可能都記得中央電視台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看到勞累了一天的媽媽下班回家後,給姥姥洗腳,陪姥姥説話,於是,他也偷偷打來一盆水,端到媽媽跟前,輕輕地説了句:“媽媽,洗腳。”這不僅讓片中疲憊不堪的媽媽感慨萬分,也讓電視機前許多父母感歎不已。

另一方面,家長要針對孩子的情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讓幼兒在行為上得到陶冶。例如,給孩子吃東西時,教育他應先給長輩吃,再自己吃;懂得大的給別人,小的給自己;與同伴交往活動時,教育他照顧好比自己小的同伴,能將玩具給別人玩,對同伴要謙讓、關心、友愛,在幼兒的心靈播下關心別人、與人分擔苦痛和分享快樂的種子。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説過:“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是在嬌弱時候最容易屈服、最容易形成,到大以後就不容易改變了。”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幼兒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培養移情能力

對別人表達愛心,需要具備一種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換位思考的能力。這就是移情的能力。讓幼兒把自己的痛苦狀態時的感受與別人在同樣的情境下的體驗加以對比,體會別人的心情,可以使兒童學會理解別人,學會移情。

例如,當看到別人生病疼痛時,家長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疼痛經驗來體會、感受他人的痛苦,從而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家長啟發孩子:“想想你摔倒時,是不是很疼?小朋友一定很難受,快去扶起他,幫他擦擦臉。”例如,這次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有的家長引導孩子:“那裏的小朋友的家都沒有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裏,會怎麼樣?”

“我會沒有飯吃,很餓,沒有衣服穿,冷極了…”

“那咱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想我應該幫助那裏的小朋友。”

……

通過移情,孩子們便逐漸能學會關心他人,替他人着想。通過這種方式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將物擬人化”也是一種通過培養移情能力來進行愛心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把活動中的物和他自己聯繫起來,不失時機地將物擬化成人,愛心教育就落到了實處。例如,孩子在追打小貓時,你可以説:“你打小貓,就像別的小朋友打你一樣,得多疼啊!它就不會再和你做朋友了。”孩子破壞公物,你可以説:“你把它們的衣服撕破了,它們多難受啊!”一樹一草,一花一木,都變成了有生命體,又何愁孩子不將這份愛心施諸於人呢?

四、體驗中培養愛心

只有懂得愛的人才會欣賞愛,理解愛。要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通過讓他們親身體驗被愛的感覺從而學會付出愛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做法。具體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抓住教育契機,幫助幼兒學會關愛

生活中有許多瑣碎的小事,看來是微不足道,卻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家長應學會抓住契機,因勢利導,從一點一滴做

起,耐心地、不失時機地教育幼兒從小要有愛心,激發幼兒愛的情感。例如,一些地區發生災害後,讓幼兒瞭解一些發生在災區感人的事情,引導幼兒感受人們在災難來臨時的眾志成城,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學會和大家一起分擔困難、分享快樂。

此外,還可以引導幼兒學會主動地關心、幫助別人,參加社會組織的獻愛心活動,捐出自己的零用錢或製作禮物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這裏的每一環節都滲透了愛心教育,將幼兒的情感融入活動,從而得到感染和啟發。幼兒在愛心的牽引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去,通過自己的看看、聽聽、講講、做做,懂得要主動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感受到關心、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幼兒的愛心在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二)拓展幼兒的交往範圍,培養表達愛心的能力

據調查,目前我國已有38%的獨生子女家庭。這些孩子普遍缺乏言語交流的夥伴。這是導致他們不懂得愛人、不會表達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成人不僅要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還要儘可能多地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和條件。把孩子帶出去,讓孩子在社區裏活動,讓他自由地與同齡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沒有“特權”和“優惠”的情境下,能否識別他人的好意、迴應別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喜好。在交往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別人,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學會在與同伴交往時應該如何照顧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意識到任意發泄自己的情緒會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歡迎。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現了不順利的情況,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應變能力怎樣。

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通過愛心教育,幼兒得到了愛的滿足和學會從愛別人得到快樂。讓我們為了孩子共同營造出良好的愛的氛圍,讓孩子的愛心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吧。

愛心教育的隨筆7

帶小班兩個月了,兩個月的相處已經讓我對我們班的孩子瞭解了不少,説實話我真的蠻有成就感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來幼兒園都是鬧着哭着要回家,現在孩子們可喜歡上幼兒園了呢,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叫小濤的'寶寶是個很特別的孩子,年齡也是我們班最小的一個,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孩子特別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什麼都是一個人,記得剛開始來幼兒園的時候,他總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裏,一天到晚都是這樣的,連吃飯小便都不説,所以經常小便小身上,吃飯也是我們老師把他拉過來餵給他吃的,有時候他還會把飯吐出來,還有就是午睡,可把我們弄的暈頭轉向,老師一個人躲在角落,其他的孩子們全去睡覺了,把他一個人留在教室麼我不放心,讓他去睡覺麼他不願意離開他所謂的“安全地帶”所以每次我都要把他抱到午睡室,每次他都要哭一場,為此我們老師很頭疼,我們想去接近他,想和他交流,但他老把我們拒之千里之外,就這樣時間過得也很快,我記得我有一天的中午,我和往常一樣,給孩子們盛飯、盛菜,因為那天吃的是鴨腿,孩子們還小,有些孩子咬不動鴨腿,我就幫孩子吧鴨肉給撕下來,因為忙於撕鴨肉就忘了給小濤餵飯了,等到其他寶寶一個一個陸續吃晚飯了,突然小濤跑到了身邊看着我,這下我想起來了,他肯定是餓了,我就問了他一句“小濤你是不是餓了呀”意外的是你回答了我一句“恩”雖然只是輕輕的一個字,可把我激動死了,寶寶居然説話了,自從那天以後小濤越來越開朗了,現在的他和其他寶寶一樣聽老師的話,都已經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呢……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很真,不會去掩飾什麼,只要我們用心去關心他們愛他們總有一天他們會被我們的愛感化!

愛心教育的隨筆8

歡樂的遊戲之中處處展示着他們的聰明機智,遊戲的歡樂之中也時時透露出他們的可愛與幸福

--------題記

週二的上午,陽光暖暖的,如母親的目光呵護着院子裏的菊花、向日葵,草坪上的歡樂的笑聲搖曳着向日葵,那向日葵傻傻地笑着、默默地看着草坪上玩耍的孩子們,那神情就像一位老奶奶滿眼充滿了愛意。

草坪上,孩子們正在快樂地玩着“傳遞歡樂球”遊戲。孩子們團團圍坐一起,小手遞給小手,依次傳遞“歡樂球”。一個孩子雙手從左邊小朋友手中接過,有快速地傳給右邊的小朋友,如果球在誰的手中不小心傳掉了,誰就要站起來,在中間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或者唱首歌,或者跳個舞,或者講個故事,即作為“違規”的小小的`“懲罰”,又作為才藝展示。

起初,孩子們玩得非常起勁,傳了兩圈,“歡樂球”始終沒有傳掉,孩子們拍掌歡呼,我也鼓掌激勵着孩子們的出色表現大家正在得意的時候,突然,球從邱子賀手中滑落了,頓時,大家一陣驚呼,接着就又鼓起掌來:“邱子賀表演節目”,“對,邱子賀應該表演節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要求道。這時,我拍掌要求孩子安靜下來,我鼓勵邱子賀道:“子賀小朋友,來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吧!”

邱子賀是一個怯怯的孩子,平時和大家在一起玩的時候,參與性還滿可以的,但是,一旦到了自己獨立去表現的時候,就有些膽怯了。這次,只見他慢慢地站起來,走到大家中間,又害羞又膽怯,頭微低着,手不停地捏搓着衣角,身子左右微微搖晃着,就是不肯説出一句話來。

大家又催促道:“子賀,快點啊!”

“我,我......”子賀囁嚅着,那情勢真好像要把其他小朋友的“火”給點起來了。

我適時解圍道:“子賀小朋友,要不要找個小朋友和你一塊表演啊?”“嗯嗯,”子賀答應道。

“哪個小朋友願意和子賀小朋友一塊完成表演啊?”

我話音未落,“我,”一個聲音傳了過來,接着大家看到是蓋子涵小朋友應聲站了出來,走到了中間。孩子們頓時又鼓起掌來。

這時,邱子賀小朋友對子涵説道:“謝謝你!”“不用謝,我們為大家表演一個大灰狼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嗎?”蓋子涵小朋友提議道。“嗯嗯,好的!”邱子賀小朋友爽快的答應着。

接着,兩個孩子精彩的表演開始了。大灰狼追趕小豬、騙小豬開門......孩子們表演的非常精彩,不時的響起陣陣的掌聲......

此情此景,我看着孩子們的精彩的表演,欣賞着他們快樂的笑臉,心裏真是醉了。

我眼前的這羣孩子,充滿了童真童趣,感染着我也擁有了一顆童心。歡樂的遊戲之中處處展示着他們的聰明機智,遊戲的歡樂之中也時時透露出他們的可愛與幸福。他們小小的心靈就充滿了愛,他們已經懂得了愛與被愛的温暖,他們已經渴望着欣賞與被欣賞。一顰一蹙之間都是愛!

“傳遞歡樂球”遊戲不僅僅是傳遞着微笑,更是傳遞着歡樂,傳遞着愛心,傳遞着友誼、傳遞着團結啊!

心動之間,一份幸福落入眼眸,温暖心扉,我知道,那是孩子們所給予我的最珍貴的情感,所以,我醉心於幼教這片花苑,這裏的一株草,一朵花,一卵石,都是最我暖心的、最珍愛的、最悦目的、最賞心的......

葉落秋來,我心暖陽,無悸於世俗的紛爭,只想握住手裏的小小幸福,温暖這冷冷的清秋。心中有愛,那愛,如秋天原野裏盛開的棉花,潔白,質樸,無香無味。(山東省滕州市濱湖鎮望重幼兒園)

愛心教育的隨筆9

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中,孩子們會上演許多“故事”,有些或許你不經意間地就過去了,而有些“故事”,只要教師善於把握住機會,往往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機。

週三户外活動時,在花園裏,我領孩子們隨便走走的時候,孩子們看到一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着,孩子們欣喜若狂地叫着:“老師,你看那裏有一隻花蝴蝶!”話音還未落,就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跑過去捉蝴蝶了。

“孩子們,快回來!快回來!”我用力的喊着,可是,他們已跑得很遠了,聽不到我的喊聲。過了一會,他們歸來了,哮喘噓噓地説“唉,真可惜沒有捉到它!”

我慶幸孩子們沒有捉到蝴蝶。我把孩子們召集過來給他們講了一個隨機自編的“花蝴蝶的故事”,告訴孩子們,蝴蝶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能美化我的生活.....孩子們聽完後都對我説:“老師我不再捉蝴蝶了!”“老師,我們會保護蝴蝶的.!”有的小朋友還提議回教室繪畫美麗的花蝴蝶......

聽了孩子們的“豪言壯語”和想法後,我笑了:“走,孩子們。我們回教室去畫蝴蝶,看看誰畫得好!”“好,畫蝴諜去......”

可見,在一日活動中,孩子們總會讓你看到意想不到的“故事”,我想,只要我們老師善於捕捉,善於引導,對培養幼兒觀察能力、進行情感教育等各方面都起着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説教育的智慧

往往並不是簡單地從書籍的閲讀中獲得的,而是在教育生活中不斷捕捉、反思得來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用一顆滿懷愛孩子的心和善於捕捉的眼睛,在一次次解決教育問題中不斷積澱教育智慧。

愛心教育的隨筆10

首先是激發幼兒的感恩意識。

孩子小,缺乏愛心,錯不在孩子,主要是成人,沒有讓幼兒學會感激他人、關心他人。因此,應讓幼兒瞭解什麼是愛心,教育者要通過故事、兒歌、歌曲等形式豐富幼兒的認識;通過角色扮演、移情訓練,來體會愛、表達愛。不僅愛自己,重要的是愛他人。俗話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重要的是讓幼兒不但懂得道理,而且會做。如:小夥伴跌倒了,扶起來,並給以安慰;幫同伴扣扣子等。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如:在植物角種植蒜苗、白菜、花生、向日葵等;在室內飼養各種小動物,如:小蝌蚪、小魚、小烏龜等。讓孩子來餵養、認領、照顧它們,孩子在自己的親身體會中體驗到關愛小動物的快樂。事實證明,讓孩子餵養小動物對孩子愛心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年中,有許多節日,可利用各個節日對幼兒進行教育。如三八節、母親節對幼兒進行愛媽媽教育,教師可通過具體事例,使幼兒進一步瞭解並體驗媽媽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情感;重陽節時,教育幼兒更加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並且體會到:關心幫助別人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使幼兒從小養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家園配合,教育一致。

對孩子來説,班主任、教師有時要經常換,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輩子不會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農民種地,需要學習、培訓,莊稼才能長好,才有好收成;作為家長,更應該需要學習,才能教育好孩子。

一)學會接受愛。

根據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最好的、最香的、最可口的,通通都得給他。遺憾的是,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做,就等於是把一種全然錯誤的概念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達給孩子,讓他以為他能夠為所欲為地呼風喚雨;長輩呢,就該事事讓步,時時讓路。新加坡作家尤今講過

自己做過的一件事,很值得大家學習。有一次,家裏買了一隻雞,兩隻雞腿閃着碎鑽似的油光。稚齡的孩子,手中拿着叉子,仰着頭,問道:“媽媽,誰吃雞腿?”我(尤今)一面把雞腿扯下來,一面應道:“上一回,是你和弟弟吃;這一回,輪到我與你爸爸吃。”説畢,便快樂地把肥嫩的雞腿分別放到自己和枕邊人的盤子裏……

(二)要為孩子做出“愛心”榜樣。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沃土,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習慣首先在家庭中養成。父母首先要做榜樣,經常想到別人。因為孩子學會有愛心,是平常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結果。有一個故事我印象很深,大意是説,有一對夫妻,贍養着一位老人,是孩子的爺爺,爺爺年紀大了,父母嫌髒,從不和老人一起吃飯,並準備了一個破木碗給老人用。後來老人去世了,父母把碗扔掉,孩子見了,馬上拾起來,父母不理解,問孩子這是幹什麼?孩子説留起來,準備父母年老了用。父母頓時瞠目結舌。箇中的滋味只有自己體會。

(三)在一日生活中,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愛。

在家中,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爸媽下班回家,給爸媽拿拖鞋;和爸媽擁抱;給爸媽倒水、捶背或講故事、唱歌等。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關心父母,既培養了孩子的愛心,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外出活動時,如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時家長可對孩子説:“你看,奶奶年齡這麼大,站着多辛苦,多累,給奶奶讓個座吧”。當孩子表現出關心、呵護、幫助他人等愛心行為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肯定或表揚,進行心理上的強化。

(四)做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和家長經常溝通,教育上要保持一致。

不能讓孩子“一個小寶兩個樣”。孩子有了愛心,學會回報,從小處説,是為我們自己;從大處説,是為國家培養有用、棟樑之才。有人説,家園合作得好,定會事半功倍;家園合作不好,則會事倍功半,這話不無一定道理。

愛心教育的隨筆11

午餐時分,我發現小楠飯吃到一半就嘟起小嘴,一聲不響地乾坐着不動。

我走過去:“小楠,怎麼了?好像不高興哦。”

小楠説:“我生氣了。”

我奇怪,剛才飯吃得好好的他怎麼就莫名其妙會生氣:“飯吃的好好的,怎麼就生氣了?有什麼事情嗎?”

“柔柔説不跟我玩了。”

“哦,大概你吃飯太慢了,他等不及就先去玩玩具了吧。你吃得快一點,就可以去跟他玩了。”

“不是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小楠嘀嘀咕咕了一陣,我沒聽清。

我只有裝作聽明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快吃飯吧。”

可小楠卻還是一臉不開心:“老師,你要知道,我的愛心都碎了。”邊説邊很認真地用雙手在胸前比劃了一個愛心模樣。

旁邊的小米樂聽了可擔憂了:“心碎了就沒有了,人會死掉的。”

“看來小楠是真的很傷心哪。”我看他沉浸在自己的不開心中一下轉不過彎來了,趕快給他餵飯,邊喂邊開導他:“心可不能碎了!碎了就糟糕了。等會我幫你一起把碎了的心補起來好嗎?”

“好吧,不過現在我還是有些生氣。”

“沒關係啊,等會飯吃好了,你到‘悄悄話’小屋裏呆一會兒,把生氣的事情説出來,等會心情就好了,去試試好不?”

“好吧。”小楠接受了我的建議。

小楠吃完飯,果真搬了椅子,拿了自己的兩件小玩具,坐到教室靜悄悄的那個小角落去了。我雖忙着擦桌掃地打掃衞生,但隨時關注着小楠的動態。

只見小楠拿起玩具當電話打:“爺爺,我在幼兒園有些事情跟你講講……”打完電話,就安心地玩起了自己的玩具,一直到睡覺時分,我走過去叫他:“小楠,愛心補好了,我給你放好囉(我在他面前做了一個手勢)。現在心情好了吧,我們睡覺去吧。”

可是小楠還是悶悶的:“還是有一點點難過。”

“哦,睡會兒覺心情就完全好了,來,放好玩具我們睡覺去了。”這時候的小楠有些放鬆了,做好準備工作,就上牀睡覺了,一會兒就打起了呼嚕。起牀了,小楠還是象平時一樣慢條斯理地穿褲子、穿鞋子,最後一個搬來小椅子,但很開心地坐到位子上了,他已經忘記了午睡前的不快。

分析思考:

有些不相信小班四周歲的孩子會説出這些近乎成人的話題,可是在我們小楠的身上,卻經常發生這些讓我們成人都覺得新鮮卻老氣橫秋的話。

孩子生氣了心情不好了,他會直接地表露出來,可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未明緣由的情況下,無意中扼殺他的活躍思想,有時候可能還會成為隱形反面教育者,導致孩子心理障礙的產生。我覺得我做到了有理智冷靜處理孩子出現的不適狀況,而且一直來懂得蹲下來與孩子説話,蠶絲剝繭地為孩子消除心理上的不悦不通。今天就是這樣,沒有批評孩子不認真吃飯,也沒有催着孩子趕快吃飯,而是蹲下身子聆聽了孩子的心聲,很寧靜温馨地抹去了孩子心中的那一抹莫名產生的不快樂。

我們的小楠平時一生氣就哭啼啼,而且哭得嬌裏嬌氣,還動不動就發脾氣擺架子給你看,有時候還會説一些令成人都要深思的'話。這段時間,我採取了榜樣激勵法、戴高帽鼓勵法,根據小楠特愛説話會説話的特點,隨時關注着他的行為,出現不對的及時提醒打一針有激勵性的“預防針”,表現棒的立即給予當眾表揚,多給他表現表達的機會,多給做事鍛鍊培養責任心的機會。他總有不少問題產生,那我就根據他的問題找比較合適的方法來解決他的心結,一次又一次,小楠各方面開始有了極大的進步,也越來越通情達理了。當然,孩子的表現會反覆無常,教師要有耐心來糾正他的不足,發揚他的長處,保護他們健康純潔的心靈。

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這關鍵的幾年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品格,使他們終身受益。

愛心教育的隨筆12

心得陶行知先生四顆糖果多麼感人!學生打人,校長沒有訓斥,沒有疾言厲色,更沒有體罰學生,而是用四塊糖的方式肯定了學生守時、尊重人、正義和勇於認錯的四個優點,從而使學生一步步認識了錯誤。不愧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僅用“四塊糖”就達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這“四塊糖”上不僅凝聚着教育家的愛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寬容,而且呈現了教育家高超的批評藝術和教育方法,這種循循善誘的方法值得當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深思。

批評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門藝術!面對有錯誤的學生,對他們多一份尊重和寬容,少一點批評與苛求;多一份支持和幫助,少一點埋怨與指責;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少一點挑剔與猜忌;多一份坦誠和關心,少一點掩飾與冷漠。

陶行知的“四塊糖”故事告誡我們,教學方法要充滿愛心和信任。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心,體會到你的善意,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心扉,教師的一切工作才會是有效勞動。否則,縱有千言萬語,也只是徒勞。信任學生,是對自己思想工作的一種肯定。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則全部教育設想和教育、教學方式的準備安排全都是白搭,不會有任何效用。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從法制的角度講,青少年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他們不僅享受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而且受到社會的特別保護。青少年也有受尊重的權利。青少年時期,如果他們的獨立人格和獨立地位被忽視,甚至被歧視,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在他們已存在逆反心理的情況下再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效果恐怕會適得其反。而陶行知,作為一校之長,既沒有領導的架子,也沒有教育家的權威,他既擺平了自己的心態,也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把犯了錯誤的學生也真誠地當作人對待,尊重其人格,這自然就為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開了“綠燈”。這樣一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樣一種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之上的思想工作,焉有不成功之理。

理解萬歲,是學生的共同呼聲。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才會找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正確方法。缺乏理解,學生的思想工作就會失去保障。如何理解學生呢?首先要經常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其次,要經常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做到與學生同喜同悲。理解了學生,就會做到寬容。為師者寬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學生在寬容的環境裏,才會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寬容不等於縱容,無關大是大非,無關道德品質的小缺點、小毛病,會使學生更顯出自己的個性,切不可斤斤計較。對這些小缺點,為師者要有寬廣的胸懷,要努力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總去抓學生的“辮子”和“尾巴”;做到寬容,遇事要分情析理,忌把學生“一棍子打死”;做到寬容,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可簡單粗暴。

陶行知的“四塊糖”故事告誡我們,熱愛和信任學生是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不斷學習、提升素質、塑造師德,靜下心來教書,捧出愛心育人,就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們的學生,呵護比我們弱小的生命,這是教育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我們學習陶行知的教學方法,對於老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具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

愛心教育的隨筆13

柳斌同志概括的素質教育三要義: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主要是通過為每個人的個性發展來實現的;中學階段德育要培養學生的三個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民主意識;要注重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教育多樣性、培養目標多樣化。一句話,素質教育是真正把學生當作人的教育。

手記一:愛心與童心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

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高素質的教師,第一條應該是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説,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李鎮西的主要做法有:記住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給他們過集體生日;關心生病、家庭困難的學生,儘可能提供幫助;帶學生包餃子、野餐。

手記之二:與頑童打交道

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成功的港灣。

對後進生,要幫助他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不能把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澆滅(蘇霍姆林斯基語)。

“人的天賦、可能性、能力和愛好確實是無可限量的,而每一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又都是獨一無二的”。“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後進學生”的教育方法:寫家校聯繫本,填報喜單,遊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自省),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賽,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

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優秀學生的培養

激勵優生超越自我的要點有二:一是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二是鼓勵他們在日常一點一滴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正是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培養優生六大方法:

一是引導優生樹立遠大志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給他們推薦有關偉人名人的傳記讀物,使優生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廣闊的歷史空間和時代背景中認識自己的使命。經常激勵優生,“我是要幹大事業的”。

二是幫助優化認識自己。讓他們正確而全面地認識自己的人格修養、知識框架、能力結構等方面的素質,進而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

三是教育優生保持童心。防止優生虛榮自私、驕傲自大、心胸狹隘,引導他們與同學平等相處,在主動為同學服務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同時對待榮譽和分數學會淡然處之和互相謙讓,以培養豁達淡泊的心境。

四是激勵優生超越自我。告訴優生“不要自己埋沒自己”,而要培養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的勇氣、毅力和能力。

五是訓練優生的受挫心理。創設一些機會讓他們品嚐失敗滋味。

六是培養優生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首先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讓他們養成善於質疑、勇於否定、獨立思考、積極創新的治學方法和人生態度。從解題時的獨特方法到作文時的新穎構思,從獨當一面地開展班級工作到積極參與各種課外小製作、小發明活動……要引導學生“多想想辦法”,“看還有沒有其他辦法”。總之,只要學生具備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其創造力培養鍛鍊的機會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

手記四:青春期教育的嘗試

男女同學的交往應該是等距交往、公開交往、坦然交往。所謂等距交往,就是對班上所有異性同學保持一視同仁的態度,除臨時的班級工作需要,要避免同某一異性過多的接觸。所謂公開交往,就是儘量在公開場合同異性交往,而不要單獨交往。所謂坦然交往,就是言談舉止要自然大方,坦蕩莊重。

如何改變孤僻性格?一是學會大聲説話;二是嘗試拋頭露面;三是主動關心他人;四是積極投身集體。

人在自己一生的各個階段中,是有各種各樣的內容的。它們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價值都是同樣的珍貴和巨大。幼年時父母的慈愛,童年時好奇心的滿足,少年時榮譽心的樹立,青年時愛情的熱戀,壯年時奮鬥的激情,中年時成功的喜悦,老年時受到晚輩敬重的尊嚴,以及暮年時回顧人生毫無悔恨與羞愧的那種安詳和而滿足,這一切,構成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們都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歡樂,都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珍貴的回憶。——《磨亮女性成才的利劍》。

手記五:沉重的思考——由一位女生自殺引發的德育剖析

德育要真正深入學生的精神世界,切合學生的心靈。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在理解學生中引導學生。這也是德育的藝術所在。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並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是使這種影響產生高度效果的條件之一。換句話説,學生不必在每個具體情況下知道教師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圖要隱蔽在友好和無拘無束的相互關係氣氛中。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衞組織提交的題為《教育——財富藴藏其中》的報告指出,教育有四個支柱,這就是學會認知,即獲取理解的'手段;學會做事,以便能夠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學會共同生活,以便與他人一道參加人的所有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合作;最後是學會生存,這是前三種學習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

李鎮西在一份調查答卷中對有關問題的回答:

1、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三本教育論著: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詩(馬卡連科),陶行知論德育。

2、最重要的師德有哪三點:真誠地熱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永遠不要對任何學生絕望。

3、對自己啟發最大的三句教育名言: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先生之最大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4、對學生的教育贈言有哪三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天生我材必有用。忠實於少年時代的友愛、熱情和誓言,這是人生最嚴肅的事情。

5、您所採用的教學藝術有哪三條: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思維的王國;讓學生不知不覺地燃起思考的火焰;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展開思想的碰撞。

6、優秀家長最重要的素質:人格高尚,不僅僅以分類苛求孩子,理解教育規律。

7、優秀學生應該具備的品質:善良、正直、有志。

8、對成績差的學生採取的策略:設法增強其信心,暗中降低學習要求,創造其成功的機會。

愛心教育的隨筆14

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對大人來説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錯誤。當孩子犯錯後,換一個角度看孩子,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孩子犯錯往往喜歡逃避職責,這樣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一個不敢應對自己錯誤的人,無法承擔重任,也無法應對紛繁複雜的'世界。

我們班上孩子,在以前,犯錯是不敢主動承認的,原因很簡單,怕老師責罵。之後,有同學犯錯了,我沒有直接罵,而是講出他犯這個錯誤的後果,引導他們。此刻漸漸有人,發展到,只要自己犯錯,都會主動和老師説。這些是我比較欣慰的。

小武,經過一年多教育指導,學習上用心性不穩定,紀律上改變很多,不會無緣無故去打人。上個星期五,他第一個,早早的來到學校,能夠看出他對學習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由於自己衝動性格,在沒有鑰匙的狀況下,一腳把門鎖頭踢壞了。這件事,我在班上問起時,他一一承認,但是,當應對要和他爸爸講的時候,他卻退縮了。

活動課的時候,他來辦公室找我,一副犯錯後悔悟的表情。“老師,你能把爛掉的鎖頭給我嗎?”我不明白他要幹嘛,但是尊重他的意願,把鎖頭給他了。之後,小平跑到我的辦公室説:“老師,門被小武修好了。”我好奇的問:“怎樣修的?”“用筆修好的。”我準備看看小武的傑作,走上樓梯看了。用筆殼雖然插不穩,但是,也能夠把門閉合。在那裏,我看到了孩子小小的創造力。如果,鼓勵他繼續發揮自己的腦袋,發明創造,他將越來越聰明。

小平告訴我,小武害怕讓他的父親明白這件事。我特意接近小武,和他聊天,告訴他,他能主動承認錯誤,並且試圖想辦法自己解決,是一個十分有擔當的人;修復門頭,雖然不實用,但是,也説明,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如今,就差應對了,你不敢跟父親講是因為不敢應對你爸爸。怕他明白後的反應,或者是害怕父親失望。其實,只要你的態度誠懇,並且告訴他不會再犯錯了,他是不會怪你的。主要是自己要做到。事後,他採納了我的意見,他父親也主動給我打了電話。

在這件事上,我並沒有因為這個孩子的錯誤而生氣。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教育孩子的錯誤,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錯誤。

愛心教育的隨筆15

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然而,當今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集千般寵愛於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他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象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長小心翼翼地呵護着。由於父母長輩的溺愛、加之小型化的家庭環境和日趨增多的單元住房,給孩子們的交往帶來的侷限,造成一些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等不良品性。因此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愛心培養尤為重要。在教會幼兒享受愛的同時,應教會幼兒如何付出愛,這樣才能使幼兒知道愛是雙向交流的。那麼如何呵護幼兒的愛心,讓愛的種子萌發呢?

一、密切家園聯繫,共同形成愛心培養的良好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行為的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父母在孩子社會性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目前的教育實踐中,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存在着某些不一致的現象,如教育觀念不一致,育兒水平的差異,甚至由於缺少溝通、協調等原因,兩者間可能存在着某些牴觸。如,教師對幼兒的分享、合作、謙讓等品質的教育和培養,但某些家長由於對孩子比較嬌慣放縱,他們教孩子在幼兒園想玩什麼就拿過來,可以獨佔玩具;幼兒園教師對孩子進行友愛、善良的教育,但有些家長卻教育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能示弱、吃虧。這些家園教育不一致的現象,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師在幼兒行為教育上所付出的努力,因此,需要兩方面教育的互相配合,互相溝通,達成共識。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意識地創造環境,渲染愛心培養的良好氛圍,讓孩子有示愛的機會;教師要發揮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家園溝通,對家長

進行有效的指導,提高家長育兒水平,增進合力效應,共同形成愛心培養的良好氛圍。

二、以教師無私的愛,激發幼兒愛的情感

人們説:“老師是幼兒的一面鏡子”。要讓孩子學會愛,教師必須先付出愛,先讓孩子感受到愛,讓孩子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習愛,用教師的言行來潛移默化孩子,讓孩子受到愛的薰陶,如同“春雨潤物細無聲”,讓幼兒從外在到內在、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如晨間接待時,對來園的孩子點頭、微笑,熱情打招呼,有意識的尋找機會摸摸孩子的頭,拉拉孩子的手,抱抱每一位孩子,與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喜怒憂愁,孩子生病時給孩子倒杯開水,摔倒時給孩子揉揉,午睡時給孩子蓋好被子,女孩頭髮散亂時幫她梳梳,離園時的陪伴、安慰等等。這一個個平凡的的舉動,卻讓孩子不平凡的感受,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深情的擁抱都在傳遞着老師對孩子們無限的愛。

當孩子感受到被愛的快樂之後,就要激發幼兒付出愛。老師可以在日常活動中創造機會讓幼兒體會付出愛也同樣快樂着。在幼兒園,以口頭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效果甚微,於是我引導孩子付之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孩子們從相互交往,相互關心開始。教育孩子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讓路,勸慰哭鬧的弟弟、妹妹;讓孩子們每天帶一件小玩具來,在自由活動時交換着玩,孩子們在交換玩具中有了交流,夥伴間的關係也日趨親密。當班上有孩子生病缺席時,引導孩子回家掛個電話,向病患者問候,激發孩子的同情心。久而久之,孩子們學會了關心,體驗到集體中濃濃的愛,之後在班上表揚那些能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呵護他人的孩子。看得出來,孩子們臉上充滿了滿足、快樂和成就感,真正體驗關愛他人同樣快樂着,從而萌發幼兒愛的情感。

三、在各項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愛的意識

幼兒園中的愛心教育與健康、語言、藝術等領域不同,沒有系統的教學目標,沒有課時的安排,因此,教師在進行愛心教育時,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把愛心教育與音樂、語言、遊戲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幼兒愛的意識。

教師根據幼兒品德方面的需要,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如:讓幼兒聽安徒生的優秀作品《賣火柴的女孩》後,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

幼兒的回答表現出可憐、同情、關愛的舉動,“我要爸爸把她的火柴全買了。”“我把自己的`鞋給她穿。”“我要送給她好多好吃的。”“我的玩具都給她玩。”等等;表演遊戲《三隻蝴蝶》故事中講述了三隻蝴蝶相互關心、相親相愛、誰也離不開誰的情景;音樂活動《讓座》、《捶捶背》等,在歌聲中孩子們知道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應該要多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讓幼兒從多種作品、多種形式、多種活動中,感受、體驗到作品中的美,讓幼兒在美的薰陶下,以美育德,以美育愛,增強愛的意識。

四、在生活中,激發幼兒愛的行為

從形成愛的氛圍→愛的情感得到激發→愛的意識得到培養後,就要引導孩子付出愛的行為。道德根植於生活,生活就像一所大學校,把德育大課堂延伸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讓幼兒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德育。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要善於觀察幼兒生活中的每一環節,抓住每個教育契機,適時地進行教育,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愛他人。如尊重長輩,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倒茶,幫爸爸、媽媽、生活老師分碗筷,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孩子,如我班有個白血病患者,孩子們分批去看望他,把自己零花錢、壓歲錢捐獻給患者,讓患者得到愛的温暖,增強了他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同時,激發了孩子們的同情心。隨着孩子認知能力增強和視野的擴大,還可以引導孩子將愛的情感從熟悉的人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導孩子關心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嘗試用零花錢給災區人民捐款;上公交車時給老人、孕婦讓座;過馬路時,扶着肓人、老人過馬路;在外邊玩的時候照顧比自己小的夥伴等,藉助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反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幫助別人,能給被幫助者和自己都帶來快樂,從而激發幼兒愛的行為。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像生命中的一縷陽光,能把心靈的冰霜融化,愛是無私的、博大的。然而,愛是一種情感教育,讓孩子心中有愛,並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師應本着愛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育孩子去愛是我們的目標。把愛心培養滲透到孩子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環節,呵護孩子的每一份愛心,讓愛不斷萌芽、滋生、蔓延,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處處充滿愛,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温馨。

標籤: 隨筆 愛心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7ljj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