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有關歷史典故【精】

有關歷史典故【精】

有關歷史典故 篇1

垓下之戰

有關歷史典故【精】

垓下之戰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後,劉邦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在這場戰役中,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今中國安徽省固鎮縣)。項羽在四面楚歌當中率800騎兵突圍,渡過淮河後被漢兵追上,最後項羽只剩下28人。項羽逃到烏江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劉邦徹底贏得勝利。

漢王四年 (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成皋爭奪戰中,項羽與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不久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也想退兵。這時,張良、陳平建議説,我們已奪了大半河山,四方諸侯又都歸附,項羽兵疲糧盡,眾叛親離,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若放他回去,必然養虎為患。劉邦一聽,立刻改變了主意,決心東進。劉邦率軍追項羽至固陵,本來與韓信、彭越約好合力攻楚,結果二將未至。項羽反攻,劉邦大敗,遂堅壁固守。後用張良計,籠絡手下幾員大將,遣使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樑王,英布為淮南王,又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叛楚。

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會師,共約 30餘萬人, 由韓信指揮,全力追擊楚軍,在垓(該) 下(今河南鹿邑東,一説今安徽靈壁東南)將 10萬楚軍團團圍住。韓信命各路軍分作十隊,在四面埋伏,連環接應。韓信出陣挑戰,項羽幾次突圍衝殺均被伏兵截擊而回,人數越來越少。夜晚,韓信命手下士兵唱起楚地歌謠。項羽聽見四面楚歌之聲,以為楚地盡失,遂告別心愛的虞姬,率領 800子弟兵突圍南走,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亡。楚漢戰爭以劉邦全勝而告終。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漢朝,中國重歸一統。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迫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功臣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趁機殺掉漢高祖以除後患,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説:“現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持劍闖入宴會廳,當面喝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壯士氣勢所折服,因而與其對飲。漢高祖藉故脱離險境。

還鄉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韓生勸項羽説:“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藉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歎道:“人們説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烹殺了説這話的人。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各路諸侯和天下百姓的支持,亞夫范增也因項羽過度猜忌而含恨病逝。因此“孤身一人”的項羽軍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遂率數十麾下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力竭自刎身亡。

武藝小傳

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王--槍!傳説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後項樑私下請當地鑄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杆巨型鏨金虎頭槍,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槍桿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霸王”!此槍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槍只有單手,後來更自創出一套無敵的槍法“單手十八挑”!

有關歷史典故 篇2

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有關歷史典故 篇3

有關歷史典故 篇4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土地制度是我國古代生產關係的基礎與核心。歷代統治者都不斷調整土地制度以適應不斷髮展的生產力。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即井田制);封建社會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三個部分。

一、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會前期,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們只有聯合起來,集體勞動,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求得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集體勞動必然要求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於是,土地便由氏族成員共同佔有和使用,這便是人類最早的土地制度。其特點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共同開發管理,共享土地收益。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產生了私有制,土地逐漸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共耕地,由村社成員集體耕種,收穫用於祭祖、聚餐等公共開支;另一部分是分給各户的“份地”,由各户自己耕作和收穫。土地開始由公有向私有過渡。

二、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出現於商代(一説夏代),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井田一般由九塊百畝的方田組成。當時,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面積為百畝(約合今三十一點二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因為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故名“井田”。井田名義上歸國王(國家)所有,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各級貴族,受封者(奴隸主)可以世代享用,但不得轉讓和買賣,並要交一定的貢賦。奴隸主強迫奴隸集體耕種井田,無償佔有奴隸的勞動成果。因此,井田制的實質不是土地國有制,而是一種名為國有,實為奴隸主貴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春秋時期,鐵器牛耕的出現,使私田的開墾越來越多,各諸侯國的改革(如齊國“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税畝”等)都在客觀上承認了土地私有,促進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戰國,秦國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此後,各國在改革中也先後以法律形式規定了土地私有,標誌着井田制徹底崩潰,代之而起的是多種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

1.國家土地所有制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都會竭力控制一定數量的土地,以保證維護強大的國家機器所必需的財政收入。為了利用好這部分國有土地,統治者曾採取過多種土地經營制度。主要有:王莽時的“王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晉的佔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但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封建國家不可能從根本上抑制土地兼併,甚至聽任地主、官僚、貴族兼併土地。於是,土地佔有狀況不斷變化,基本趨勢是:地主、官僚和貴族通過各種

手段不斷兼併農民和國家的土地,最終導致“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同時,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數量急劇減少,中央政府統治力量嚴重削弱。

2.地主土地所有制

這是封建社會中佔支配地位的一種土地制度,是封建生產關係的基礎。地主階級憑藉其對土地的佔有和壟斷,迫使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附他們。為了榨取更多地租,地主不斷兼併農民乃至國家的土地,致使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

3.農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會裏,大量存在着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一家一户的分散勞動,“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就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寫照。在這種土地制度下,農民只承擔國家的租賦徭役,不向地主交納租税,勞動積極性較高。但他們是地主兼併的主要對象,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在演變過程中還有一些非主流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始社會早期,私有制產生之前,幾乎每一歷史階段都不是單純實行某一種土地制度,而是以一種土地制度為主,幾種土地制度並行。

有關歷史典故 篇5

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蔘,故有“十月蘿蔔賽人蔘”之説。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蘿蔔的。

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從華容道奪路而逃,適值天熱,幾萬大軍又飢又渴,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道旁有大片蘿蔔地,士兵們拔起蘿蔔充飢,這塊蘿蔔地為挽救曹軍生命起了關鍵作用,後來被稱為“救曹田”。

據傳,1300多年以前,武則天稱帝時,華夏很少戰爭,加之她嫻熟政治,治國有方,天下太平,常有麥生三頭,谷長雙穗之説。一年秋天,洛陽東關菜地長出一顆特大蘿蔔,大約三尺,上青下白,農民視為奇物,把它進貢宮廷。女皇見了,聖心大悦,傳旨廚師做菜。廚師深知,用蘿蔔做不出什麼好菜,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廚師們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藝,對蘿蔔進行了多道精細加工,切成均勻細絲,並配以山珍海味,製成羹湯。女皇一吃,鮮美可口,味道獨特,大有燕窩風味,遂賜名“假燕窩”。從此,王公大臣、皇親國戚設宴均用蘿蔔為料,“假燕窩”登上了大雅之堂。

“牡丹燕菜”是洛陽酒席中24道名菜的首席菜,它就是用蘿蔔烹製的。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時,曾在“真不同”飯店品嚐此菜,廚師在烹調此菜時,取牡丹花入餚,使之浮於湯麪,使“洛陽假燕菜”更加鮮豔奪目,深得貴賓們的稱讚。周總理見菜後説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從此,洛陽燕菜又多了一個“牡丹燕菜”的'美名。

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過北京“心裏美”蘿蔔的特點,説“冬飈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蔔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他在北京為官時,晚上總要出來挑選些蘿蔔回去,他對“心裏美”蘿蔔的評價是:“瓊瑤一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從熱俱平。”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會製作不少家常酒菜,如“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還有“拌蘿蔔絲”。他用南方的小紅水蘿蔔(又名“揚花蘿蔔”)連皮切成細絲,加糖後略醃後即可裝盤,然後澆以醬油、香油和醋。他認為若與少量海蜇皮絲拌則尤佳。

蘇州有種蘿蔔經鹽漬後叫“春不老”。“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鹹味透出絲絲的甜味和鮮味,是寺僧們用來敬客佐茶的極佳茶點。當代文學家鄧拓當年去蘇州靈巖山遊覽時,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鄧拓品嚐後讚不絕口,若干年後仍不忘記,後來鄧拓先生將它寫進了著名的《燕山夜話》中。

有關歷史典故 篇6

清道光年間,華治涇河上造了座橋,名麻將橋.此處以前沒有橋,行人十分不便.當地有個周姓老人,對民間賭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識之士,把賭場統統圍住,捉住賭徒,沒收財注,梵毀財具.把沒收所得的賭款,建造了此橋.今已圯毀.

有關歷史典故 篇7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表現了古代人民決心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意志。比喻決心大或自不量力。語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為使光明永駐人間,翻山越嶺,跨河涉澤,追趕太陽。也不知走了幾千幾萬裏,他才追到禺谷(今靈寶秦嶺山下),就是太陽落下的地方。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熱炙烤得口乾舌燥。於是,他就去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澤裏的'水。

夸父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邊,手杖立刻變成一片桃林。死後,他的屍體化成了一座高山,後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約當今河南靈寶以西、陝西潼關以東地區。商朝靈寶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於今靈寶陽平鎮東南十公里處。現夸父山下有一村莊,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銘:夸父村。

有關歷史典故 篇8

沒齒難忘

為愛獻出牙齒的不僅有父親,更有情人。電影《愛情的牙齒》中有一個情節:一向謹小慎微的魏迎秋在與愛人錢葉紅分手前,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用鉗子拔下自己那顆被對方誇讚過的虎牙送給她,並説:只有疼才能讓我記住你。你別説,這銀幕上“沒齒難忘”的'故事,生活裏真有實踐版:台灣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講,曾有個男性為追求心上人,競找牙醫拔牙,將牙齒寄給女方表達“沒齒不忘”的愛意,結果反而嚇壞了對方。

有關歷史典故 篇9

【岳母刺字】

民族英雄岳飛系我國家喻户曉、人人崇敬的歷史人物,其愛國的胸懷激勵着一代代青年。歌頌岳飛的英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傳頌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

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朝中葉,岳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也僅提及岳飛背脊有“赤心救國”字樣。

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傳》記有岳飛見湯陰家鄉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嘯山林,為自勉和勉人,乃去錢請工匠在背上深刺“盡忠報國”四字。

明末,由李梅草創,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內稱:“史言飛背有‘精忠報國’四大字,系飛令張憲所刺”。如若這樣,“精忠報國”是岳飛成為大將後,命部將張憲刺的。

“岳母刺字”,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杭州錢彩評《精忠説岳》,該書第22回,回目“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訓子”。

內容為,岳飛不受楊麼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岳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該書敍述岳母刺字時,先在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繡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

但有些學者認為,紋身刺字是一門特技,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婦女,不可能具有這種技藝,顯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傳記中有岳飛背上刺字的記敍,加以想象發揮,藝術加工構造的。

因此,岳飛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誰之手刺的?尚是個難解之謎。

有關歷史典故 篇10

歷史上趙飛燕長期以善歌舞的美女形象出現,然而據《西京雜記》記載她曾做《歸風送遠操》(又名《歸風送遠曲》)一首“涼風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 望,感予心兮多慨慷”。曲寫秋風蕭蕭,寒霜早降,永夜無寐,藉此懷人,詞則慷慨蒼涼、豪邁深情。可見趙飛燕不僅能歌善舞,也有一份才情。

有關歷史典故 篇11

刻畫無鹽

典故:司馬睿在南京建立東晉時,周豈頁任尚書左僕射,當時朝中宦官們認為他為人高潔,把他比作樂廣。樂廣也是當時被認為高潔的人物,但周豈頁卻認為樂廣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當庚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很不高興,説怎麼能拿醜的.東西來比喻美的呢。

有關歷史典故 篇12

晏殊誠實守信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脱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裏閉門讀書。後來皇帝瞭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説:“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説明,

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裏如一,不弄虛作假,

對於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啊!

有關歷史典故 篇13

盲人瞎馬

典故: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説“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大家説的高興時,忽然旁邊一位參軍插嘴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瞎了眼睛的人,騎着一匹瞎馬,深更半夜,走到深水池邊自然是很危險的`。

有關歷史典故 篇14

事例內容

戴震是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戴震治學廣博,見解獨到,他對理學家“去人慾,存天理”的學説進行了質疑和抨擊,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者第一人”。

戴震十歲才會説話,但他能“過目成誦”,學習知識喜歡追根究底,敢於懷疑和批判傳統的經典。他在私塾學習時,聽老師講授《大學章句》。講完《右經一章》,老師説:“這一章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戴震問道:“老師,憑什麼説這一章是孔子的話又由曾子記錄的?又憑什麼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老師告訴他:“這是先儒朱熹的註釋裏寫的。”

他又問:“朱熹是什麼時代的人?”

老師答:“南宋。”

他追問:“孔子和曾子又是什麼時代的人?”

老師答:“東周。”

他又追問:“周與宋相距多少時間?”

老師答:“大約兩千年吧!”

戴震接着又問:“既然時間相距這麼遠,那朱熹怎麼會知道兩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老師無言以對。

有關歷史典故 篇15

雙齒冢詩

比較而言,俞樾的“雙齒冢”似乎更悽婉。61歲的俞樾開始掉牙了,他將自家落齒與珍藏多年的愛妻文玉的牙齒收存在一起,埋而葬之,並撰《雙齒冢志銘》記其事:“內子姚夫人遺有墮齒一,藏之至今,十有五年矣。餘去年亦墮一齒,乃合而厝之俞樓之後,文石亭之前。”又作《雙齒冢詩》:

他日好留蓮顆在,

當年同咬萊根來。

殘齒零落存無幾,

盡擬相從到右台。

侵犯“牙權”牙齒在吃喝戰線磨損受傷,是職分使然,無可避免。而因為説話受到突如其來的嚴重傷害,那就是極權政治侵犯“牙權”了。宋太祖在皇宮的後花園打鳥玩,興致正濃。有幾個臣子稱有急事求見,但是皇上召見後,他們上奏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因此很不高興,責怪臣下何以拿了瑣碎事務來打擾。一個臣子回答説:“臣以為這些事情總比打鳥更要緊吧!”宋太祖聽了更加生氣,順手抄起斧子,用斧柄狠狠擊打那個人的嘴,打掉了他的兩顆牙齒。那個人慢慢彎下腰,把牙齒撿起來,揣到懷裏。太祖叱責道:“你揣起牙齒,想保留證據告我還是怎麼着?”那個臣子回答説:“臣是沒法告陛下的.,但是,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會把這件事情寫進史書。”宋太祖聞此言,當即轉怒為喜,物質獎勵了那個大臣,以表撫慰。趙匡胤畢竟還算帝王裏的明白人,對史官實錄有所畏忌,對青史名聲心存敬畏,才留下了這段關於牙齒的悲喜劇。倘若諍諫的對象是秦始皇,能允許你“打掉牙往肚裏咽”就算“寬大為懷”了,弄不好會連你吃飯家伙都毀了呢!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7lvw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