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精)優秀評課稿6篇

(精)優秀評課稿6篇

優秀評課稿1

(一)課堂實錄

(精)優秀評課稿6篇

1.創設情境

師:(師播放課件,出示朱自清照片及簡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示的是我國著名學者、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照片及簡要介紹,哪位同學願意為大家讀一下?(生讀。)

師:我們已經學過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生:(齊)《春》!

師:誰來背誦幾句?

(生爭先恐後地站起背誦。)

師: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並請同學們思考。聽過這首歌曲之後,你有什麼感受?請看大屏幕。

(師播放歌曲《父親》,生欣賞、思考。)

師:歌曲已欣賞,誰來談感受?

生A:這首歌唱出了所有孩子對父母的真誠祝福:“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生B:這首歌的演唱者唱得很有感情。

師:你能説説他是用怎樣的一種感情來歌唱的嗎?

生B:對父親的敬愛之情。

生C:表現了孩子對父親的理解,想回報父愛。

師:大家説得很好,確實,父愛是無聲的,它不像母愛常被人歌頌,它與母愛的表達方式不同,但足矣令人百品不厭、回味無窮。朱自清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歌頌父愛的文章——《背影》。文中並沒有華麗的詞藻,樸素的語言猶如父愛一樣平凡。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

(師板書:背影)

2.自主感知

師:這篇課文,我們在課前已經預習了,不知字詞障礙是否已掃除?

生:(齊)掃除了。

師:下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説説你能從文章中讀到哪些信息?

(生速讀課文。)

師:誰來説説?

生E: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父親去車站送兒子的情景,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師板書:父,子,關愛)

生F:我讀到了作者當時家境不是很好,祖母去世了,父親也沒了工作。

生G:這篇文章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四次寫了父親的背影,所以“背影”可以説是文章的線索。

生B:課文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開頭點題,結尾扣題,這種寫法可以突出主題。

生B:通過讀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怕茶房不妥帖,事又多,但還親自送兒子,又告訴兒子路上要小心,夜裏要警醒,還很費力地去為兒子買橘子等等,這些都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整篇文章體現出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那麼,這種關愛我們又可以從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呢,請大家先進行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3.研讀賞析

(生分組交流。)

生B:從文中的“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生G:父親急於謀事,但還是去送我,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很愛兒子。

生J:從文中的“送我上車,給我揀座,鋪好座位”中可以看出父親很愛兒子,這種愛是無微不至的。

生K:從“父親是一個胖子”,但還是自己去為我買橘子中,可以看出父親是十分疼愛兒子的。

生D:老師,我認為父親給兒子買橘子這部分最能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文中寫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其中“蹣跚”、“攀”、“縮”、“微傾”都寫出了父親爬月台買橘子的艱難,父親還是個胖子,但父親仍然堅持去給兒子買橘子,這是父愛的深切體現。

師:(點頭微笑)分析得很好。

生1:父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而父親卻給我做了紫毛大衣,穿着的對比中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生A:作者寫“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這些也寫出了父親對兒子關愛得無微不至。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認真,很詳細,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生M:老師,我沒有理清文中“我”的行蹤,希望大家能幫助我。

師:好,誰來幫助?

生K:先從北京回到徐州,見到父親與父親一起回到家鄉揚州,然後又與父親到南京,再渡江到浦口,乘火車北上。

師:請同學們把地理圖冊拿出來,小組合作從圖上找到文中“我”的行蹤。

(生拿地理圖冊,組內查找行蹤路線。)

生K:老師,為什麼他不在南京上車,而要渡江到長江北岸的浦口去上車呢?

師:啊,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請大家思考一下看看誰能回答?

生N:可能怕人多,在終點站上車人少唄!

師:(提示)大家思考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哪一年建成通車的?

生F:我知道!是1968年。

師:那麼,朱自清寫此文章時是哪一年呢?

生E:老師我明白了,他之所以在浦口上車是因為當時南京長江大橋還沒有建成,南京到浦口不通火車,要想去天津再到北京,當時必須在浦口上車。

師:非常精彩,經過你的解釋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前面有一位同學已説了文中一共四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下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四次寫背影的文字,並思考哪次寫得最詳細?(生按要求標畫。思考。)

師: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誰能説説哪次描寫背影最詳細?

生O:第二次描寫最詳細。

師: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生O:可以。

(師播放課件,出示父親爬月台的背影圖片;生。讀文。)

4.體驗反思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表演父親爬月台時的情形,請大家思考為什麼這段對背影描寫得很詳細呢?

(師請一與父親體型相似的學生表演。)

生P:通過刻畫父親動作的艱難,表現父愛的偉大。

生C:父親為作者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寫得很詳細。

生D:我認為首先這部分先交代了父親的體型,然後詳細寫了父親樸素的穿着以及爬月台時父親手腳、整個形體的動作,艱難地為兒子買橘子;另外,這個時候正是作者家境慘淡、父親失業、家中經濟極度緊張的時候,父親還堅持為兒子買橘子,從中可以反映出偉大深沉的'父愛,也是給作者以最深感觸的地方,所以才詳細地描寫這個背影。

師:(對生D)很好,你説這是給作者以最深感觸的地方,請問作者此時感觸到了什麼?

生D:父親對他的愛。

師:好,誰再來談談?

生F:作者此時理解了父親的愛。

(師板書:子,父,理解)

生M:作者當時很感激父親為他做的一切,理解了父愛的內涵,並且流下了淚。

(師板書:感激)

生Q:他當時被父親的舉動打動了,忽然良心發現,這就是父親對孩子的愛。

師:好,到此時,我們能不能説出《背影》這篇文章所表現出的感情呢?

生K:這篇文章不僅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還寫了兒子對父親的理解和感激。

師:是的,不僅寫了父親對兒子濃濃的愛,也寫出了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情。

(師板書:愛濃、情深)

師:父子深情,這是人間的親情。(板書:人間親情)父親的愛是純潔的、博大的、深沉的,接下來讓我們暢所欲言,談談我們與父親之間的故事和愛。

(生談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和愛。)

師:文章在對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描寫過程中,有一些詞句非常富有表現力,並且這一部分也是最能打動作者和讀者的地方,下面請同學們聽這一部分的朗讀錄音,重現兒子眼中、心中凝聚着的深沉父愛的背影。

(師播放錄音;生聽讀、感受。)

師:這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父與子之間真切的深情,下節課我們繼續品味這份濃厚的人間親情以及本文樸實無華的語言。

(二)評課

《背影》是國中教材中的“老篇目”。如何以新課程的理念設計和實施這篇文質兼美的傳統篇目的課堂教學,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應該不受傳統教學的束縛,從領悟作品內涵、感悟父子情深入手,採用整體感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驗感悟的學習方式,達到“使學生在感情上被感染,思想上被影響,寫法上受教益”。

具體地説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情”字為線索,設計學習活動。

本文最動人之處,便是人間親情特別是父愛的美。教者緊緊抓住了這一特點,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引領學習活動。如:放歌曲、放投影畫面、學生表演、學生講述我與父親之間的故事等等,由淺入深,讓學生在晶瑩的淚光中體會“父愛如山”的道理。

2.依據教材而又不拘泥於教材。

這節課緊緊圍繞文本教材展開。如:“速讀課文,説説你能從文章中讀到哪些信息”、“整篇文章體現出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那麼,這種關愛我們又可以從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得到呢?請大家先進行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寫父親的背影哪次寫得最詳細”等等問題。環節的設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地圖冊查找作者的行蹤路線並分析原因等等,不拘泥於教材,大膽地開發和利用了文本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情境與空間,不束縛學生的思維。如:“你能從文章中讀到哪些信息?”從而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談自己的感受,因此,學生大膽放飛思維的翅膀,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且積極動腦解決問題,這種良好的學習品質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總之,如何調動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何從語言文字感悟文章的內涵、陶冶學生的情感,如何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完美統一,相信我們一定會從這堂樸素的課堂教學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優秀評課稿2

今天有幸來到沂南四小進行了品社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學習了朱洪福老師的《讓學生從“生活地理”中來到“地理生活”中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與環境”題材教學策略,從策略解讀中知道了什麼叫地理、為什麼要學地理、地理題材設置的目的以及國小品社課中所涉及的內容等以後又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品社課的教學策略,讓我更加熟練的瞭解到了品社課的上法。然後觀看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破碎的山河》兩節多媒體教學錄像。下面,我就《破碎的山河》一課發表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破碎的山河》一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的一課,教師王小峯帶領同學們一起圓滿的完成了這一節課的教學,教學目標具體、明確,符合課堂標準要求、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重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合理的呈現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知識水平,具有科學性、邏輯性。體現用教材教,把我教材內涵,善於挖掘教材資源,用活材料;分量適中,容量適度。教學過程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師生共同創設學習環境,探究活動有較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生動活潑,紮實有效;圍繞教學重點有效展開,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問題設計有針對性、探索性、展示性和延伸性;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了臨沂市國小課堂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尊重學生的發現,並做合理的處理;注意面相全體,調動、尊重學生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參與面和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密切聯繫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品德和科學素養,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妥善處理學生出現的意外情況;充分利用校內外信息資源,合理、充分、正確利用現在教學手段。教學效果是在向40分鐘要質量,能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哦,注重新的課堂生成;課堂體現民主、合作的特徵,學生學會學,尊重學生,師生平等,氣氛融洽;學生思維活躍,積極體現參與活動,

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有發展。教師素質很好,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範簡潔,生動形象;學科素養良好,教學基本功紮實,素養全面;教態自然、端莊大方,語言有親和力與凝聚力,師生關係和諧。

優秀評課稿3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段學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寫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三年級的作文教學既是低年級看圖説話、寫話的延續,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準備。三年級作為作文教學承上啟下的入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昨天上午,聽了兩節看圖作文指導課.這兩節課上,兩位老師的教學風格迥然不同,教學語言各具特色.祝老師的語言規範精煉,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薰陶;於老師的語言幽默風趣,貼近生活,學生聽起來到嘴到肚,容易接受.

這兩節課的共同優點有:

一. 激發興趣的方法簡單有效

兒童學習任何事情,最好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趣高,心裏想做的時候。昨天,祝老師一開始問學生:今天,我們上課的地方叫?你是怎麼知道的?心情怎樣?談話中既引出了本節課的關鍵詞“觀察”,又使學生心情愉快,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於老師一開始跟學生談什麼叫習作?怎樣習作?讓學生對這堂課充滿期待.更難能可貴的是兩位老師自始至終都不忘鼓勵學生, “你的`想象真豐富”. “能學會別人説的也是最棒的” 等激勵性語言充溢着整個課題.

二.語言積累落在實處

三年級學生積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就必須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祝老師在這方面是有心人.這次習作中要用到表示心情高興的詞語,祝老師不僅讓學生説出幾個這方面的詞語,自己還送學生幾個.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讓學生當堂記錄下來,而且要會用.我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積累.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語言會越來越豐富,總有一天,寫起文章來會下筆如有神.

三.關注學生的實踐經驗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説過: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兩節課上,兩位老師都注意到了學生生活經驗的重要.如 “你掉過魚嗎?” “夏天聽到蟬怎麼叫的? 這些問話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在告訴學生生活與作文的關係,我們的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去觀察生活,逐漸形成習慣.

最後,談一談聽完這兩節課後的一點想法.這兩節課上都沒有聽到老師讀範文,我們覺得對於剛寫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説,範文引路是很重要的.讀上幾篇範文,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一種素材多種寫法,還可以避免祝老師提示過多,學生作文千篇一律,於老師提示過少,學生作文思路不清的擔心.

另外,對於學生來説,鼓勵顯得猶為重要。在評點時我們應該要降低要求,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適時地給他們精彩處批上一句:“真棒,能用這麼多優美語句了。”對他們一點點的進步,我們可以真誠地説:“又進步了,繼續加油。”這樣的評價,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喚起他們習作的熱情。

優秀評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都藴涵了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對於這組課文的教學,要特別關注人文精神的挖掘與落實,在讓學生不離開對語言文字感悟的同時進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動的教材顯得更加鮮活。授以閲讀的方法,培養閲讀的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這篇課文以國小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藉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並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學生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三、指導思想:

1、使閲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讀中感悟文章內涵的能力。

2、遵循直觀性原則,激發興趣,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習。

3、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寓德育於課堂,教育學生懂得做人道理。

4、尊重學生獨特感受,聯繫生活,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和獨特個性。

四、設想意圖:

1、媒體輔助,創設情境。

生活在都市裏的孩子,對樹木的生長特點並不瞭解,更沒有刻意地留心觀察過。而本課棗樹和柳樹的生長特點是非常明晰的一條主線,對把握棗樹和柳樹人物形象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創設意境美是符合低年級學生主體參與的認知規律的。引導學生在刺激他感官及興奮點的很直觀且恰當的媒體中感受、想象,表達自己的理解,有利於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2、整體刻畫,感悟形象。

通過比較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多方面的不同來朗讀課文。一是生長特點不同(從外形入手);二是性格特點不同(從語言入手,對待對方的態度);三是小柳樹前後的表現不同(從得意驕傲到不好意思)。抓住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樣子和語言進行朗讀、比較、體會。自然地刻畫兩種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着力刻畫小柳樹的美麗與驕傲,第二部分着重突出小棗樹的能結果子與待人的寬容大度,讓學生獲得兩種完整的、豐滿的、立體的人物形象。

3、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

課標強調閲讀教學要重視“讀”的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延伸,這不僅是教學理念,而且是實現閲讀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學時,我設計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琅琅的書聲中益智、怡情。

在動態生成的課堂上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力求做到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結合。如理解小柳樹態度的轉變,突出寬容大度、善於發現他人長處的小棗樹的形象時,設計的一些發散性問題,可以激發學生説的慾望,發散學生的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從而使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張揚個性,形成富有創意的獨到的見解。

4、積累語言,積澱語感。

語文重在積累運用,讀書內化的過程尤為重要。小柳樹雖然驕傲,但是她外表的確美麗,這些描述的語句很適合學生積累。在反覆誦讀中,學生就會自然地同化、改造學生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四、教後反思: 葉聖陶老先生説過:教育應當像農業,而不是工業。因為工業生產的是一個個毫無二致的標準件,而農業培養的.卻是一株株充滿生命、絕不雷同的幼苗。所以,教育應是育苗工程而不是生產流水線。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呵護學生獨特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亮出學生獨特的個性。在教學中,我嘗試把課堂大膽地交給學生。在複習生字中,採用給生字娃娃找朋友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發揮,不拘於課文中詞彙的簡單複述,取得了極佳的效果。每位學生在展示自己豐富多采的詞彙的同時,互相交流學習,甚至有的學生給自己提高了要求,用所組的詞造句。這是學生在寬鬆、和諧的課堂中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在閲讀教學中,我採用了“讀-評-再讀”的方式。學生在聽完同學的朗讀後,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能針對同學朗讀中的不足,創造性地加入自己的獨特理解,配之以動作、表情,朗讀精彩紛呈。整個課文朗讀過程在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中生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放手讓學生互評,不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予學生,讓學生在初讀、互評、再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索,展示個性。在指導書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一展無餘。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先觀察,再互相提醒容易寫錯的生字。學生們或像個循循善誘的師長,或像個真誠相待的朋友,細心地教同學寫字。我此時成了學生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傾聽,一起學習。當我宣佈“小書法家”的名字時,全班歡呼了,他們為勝利者歡呼,為自己的進步歡呼,更為自己的個性得到展現歡呼!有人喜歡整齊劃一的道旁樹,而我卻欣賞不經修剪的樹。它們或旁逸斜出,風姿綽約;或異念出頭,一覽眾樹低;棵棵富有個性,株株風景獨異。所以,我覺得: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呵護學生獨特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每位學生亮出自己獨特的個性,使學生們成為一株株充滿生機、絕不雷同的幼苗。

優秀評課稿5

評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教材中創設了“過河”的情境,通過“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隻船限乘9人,需要幾隻船”這一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從而掌握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本節教材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充分體現新課標精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很好的教學載體。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解決問題:

在探究式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精神,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細緻嚴謹、求實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觀察生活,聯繫實際,體驗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美,培養熱愛數學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索客觀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正確理解並運用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2)難點:探索“小括號”的運用過程。

(四)教法與學法

(1)教法

啟發式教學法: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教師激思激疑,學生積極探究。

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素材,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主體教學法:堅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引導點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

(2)學法

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春天到了,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季節,(同時,電腦顯示“過河”主題圖。)你們看,小朋友正要去春遊,他們來到河邊,準備坐船到河對面。板書課題:過河。

2、探究活動

結合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找到有效信息,提出核心問題:二年級的同學過河需要幾條船?

(1)自主探索。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由

(3)彙報交流。

學生説説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想法。

方法一25+29=54(人) 54÷9=6(條)

方法二、25+29÷9

54÷9

=6(條)

第一種方法學生能根據提意講明白自己的做法;第二種方法學生會利用已學知識,列出算試,但學生講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或許有的學生會發現這樣列試計算,計算順序會出現錯誤。

(4)驗證。

引導學生運用“在一個算式裏,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時,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這一舊知,討論第二種方法的正確性,交流看法,從而發現錯誤的存在,加深對混合運算順序的認識。

(5)猜測,嘗試。

引導學生結合圖意思考:要想使“25+29÷9”這個算式符合題意,你打算怎麼辦?學生自由發言,鼓勵學生猜一猜,嘗試做一做。

(6)介紹、運用小括號。

在肯定學生猜測的基礎上及時介紹小括號,學生會很自然地領會到小括號的作用。

3、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中的習題。

A、同桌説説計算順序。

B學生獨立計算。

C、交流,訂正答案。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30-6÷3(16+24)÷8 (30-6)÷3

A、比較異同。

B、學生獨立計算,再比較異同。

C、交流、訂正答案。

4、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談這節課的收穫和體會。

5、佈置作業

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中本課的練習題。

板書設計:

過河

29+25=54(人) (29+25)÷9

54÷9=6(條)=54÷9

=6(條)

(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二、點評

楊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注重鼓勵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注重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產生學習小括號的需求;注重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能用到小括號的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的。

優秀評課稿6

一、説教材

本節是華師大編的高中《信息技術》第一冊的第二章的第三節《文件管理》。本節的學習內容是文件與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系統管理文件的實現方法。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掌握信息處理技術的必要基礎,這一節在整個教材中處於基礎地位。本節的.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文件與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課時講文件與文件夾的查找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現在我針對第一課時來説課。

二、説學情

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和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在這節課之前已掌握了操作系統基本的窗口操作和用户界面的有關知識。並且學生對網頁製作的興趣較高、感覺很新鮮。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自主探索、協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文件分類整理的習慣。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加深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瞭解,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校園情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文件夾的新建、文件與文件夾的複製、移動、重命名和刪除操作。 教學難點是對文件、文件夾的理解。

五、説教法

採用任務驅動,學習者通過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針對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六、説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實問題,圍繞為製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網站準備的素材分類,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掌握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功能。

七、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課題導入,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作,評價總結”這一主線展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dgkn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