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5篇)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5篇)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1

《兩隻小獅子》這堂課,黃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進行。教學形式生動,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5篇)

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在情境中導入新課

上課一開始,黃老師描述着:有一片美麗的森林裏,獅子媽媽生出了兩隻小獅子,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吧!(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形態不一樣的兩隻小獅子。孩子們看到了可愛的小獅子,一臉的喜悦……當學生對畫面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黃老師揭示了課題。孩子們興趣濃郁,立即產生了閲讀期待,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識字教學靈活多樣,學生掌握紮實

1、以字義為核心,讓學生在語境中進行識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本節課教學的14個生字中,黃老師利用自己的教學機智,或隨機教學,或歸類識字,或抓相同詞性教學,並能做到音、形、義結合,效果較好。

2、在聯繫生活中識字。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中進行識字,如教學“ 懶洋洋、慢吞吞””是什麼意思,有的學生説不知道,黃老師很機智,平時你看到誰懶洋洋地幹什麼?誰滿吞吞的做什麼?學生就都會説了。這樣,利用詞語説話的形式比解釋要強多了。

3、識字教學做到動靜結合。低段的小朋友喜歡好動,如果在教學時,能適當的穿插動作,不僅能起到組織紀律,激發興趣的作用,還能加強學生對字詞的理解、體會。如在教學“滾、撲、咬、靠”四個動作詞時,黃老師在讓學生讀準字音的前提下,利用做動作來理解字義。

三、充分體現以讀為本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獲得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能力的獲得主要是靠語文實踐,而朗讀是一項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這節課,黃老師讓學生充分地朗讀,體現以讀為本。

1、明確讀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黃老師讓學生充分地朗讀,並且每次讀都明確目的。第一次朗讀,要求:請小朋友放聲朗讀課文兩次,遇到生字寶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第二次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順,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讀一讀,並讀給同桌聽、老師聽和全班同學聽。第三次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給文中的兩隻小獅子取名字,其實就是檢查孩子讀懂了什麼?

2、讀得較有層次。從以上就明白:每次朗讀都有目標,而且目標都是由易到難,由表及裏,循序漸進。在導入課題之後,黃老師問小朋友:想認識這兩隻小獅子嗎,趕緊去讀一讀吧?學生帶着好奇心去大聲朗讀課文,並要求學生讀準子音。初讀課文之後,黃老師又引導:兩隻小獅子你最喜歡誰呢?把自己喜歡的地方再讀讀?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讀一讀,然後讀給你的同桌聽。然後指名讀分自然段讀課文,給兩隻獅子取名字,既童趣,又引導孩子理解了課文內容。

3、採用多種形式朗讀。為了激發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更好地達到朗讀訓練的目的。黃老師採用了:自由讀、小組讀、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分讀、師生合作讀、加動作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朗讀訓練。各種朗讀形式激發了孩子們朗讀的興趣,使他們以較高的熱情投入課堂學習。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2

《兩隻小獅子》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讀來生動有趣,兩隻小獅子在作者生動的描述下躍然紙上。曾老師上的第一課時擷取的是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教學中,曾老師十分注重字詞的教學,朗讀指導時尊重學生的體驗,並能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訓練點進行有效的説話訓練,較有實效。

一、字詞教學方面

在教學中,曾老師在一定的情境中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例如“獅”字,是通過同偏旁的字的拓展,並藉助形聲字的特點幫助學生牢牢地記住這個字;“滾”、“撲、咬”則是結合偏旁讓學生來做做動作來加深印象……這樣的識字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效果自然要好很多。

同時,在詞語的教學中,曾老師是在與學生一起讀課文的過程中,説着説着、讀着讀着就自然地帶出了詞語的教學,有生字的正音,也有詞意的理解,幾者的融合還是比較自然的,學生的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識記了那麼多的字詞。

二、朗讀指導方面

在第二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中,曾老師不僅僅是在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同時也十分尊重學生自己的體驗,讓學生看圖觀察“滾撲撕咬”的動作、讓學生去做做“滾撲撕咬”,再把這種體驗帶到句子中去讀,有一定的效果。

同時,文中兩隻小獅子的對比是十分明顯的,曾老師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點,把勤勞的獅子取名叫“勤獅子”,把懶惰的獅子取名叫“懶獅子”,引導學生去體會兩隻小獅子的不同,從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當然,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曾老師還穿插了很多的説話訓練來,來填補課文中的空白,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效果不錯。

三、説話訓練方面

曾老師在整堂課的教學中,非常重視説話訓練,設計了很多的語言訓練點,還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1. 當學生在學習“滾撲撕咬”這一部分的`時候,葉老師引導學生:“這隻小獅子經過刻苦練習終於學成了本領,它看見草叢中有隻野兔……”學生就想象着小獅子利用自己學會的“滾撲撕咬”的本領,怎樣成功抓住了野兔。這樣的語言情境創設,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因為有了上文的依託,學生言之有物,訓練的效果自然就好。

2. 在幫助學生理解了“整天練習”後,為了能更好地理解“非常刻苦”,葉老師引導:“小獅子在練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想象小獅子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從而感受在這樣的困難面前,小獅子依然堅持練習,確實是“非常刻苦”。

3. 在學習“懶洋洋”的時候,先讓學生説説“懶洋洋”是什麼樣的,接着讓孩子們做做懶洋洋的樣子,然後讓孩子們説説這隻小獅子除了會懶洋洋地曬太陽,還會懶洋洋地幹什麼?從而與“勤獅子”進行比較,還十分巧妙地引導孩子進行對比朗讀,效果還是很好的。

但是,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地方需要與曾老師商榷的:

1.在讓學生觀察“滾撲撕咬”的圖片時,只有一幅圖,不能很明顯地分辨四種不同的動作。——建議用四張不同的動作圖,讓學生逐一觀察,然後自己來試着做做動作,接着問孩子:“小獅子臉的‘滾撲撕咬’與你們做的一樣嗎?”引導孩子思考:小獅子練習的是生活的本領,是搏鬥、捕捉獵物的本領,小獅子生活的是叢林中……從而幫助學生建構起這樣一個概念:小獅子練習的本領是很厲害的,而且想練得好也是很困難的!這樣也為教師在後面問學生:“小獅子在練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時才能説得更深入、更實在!

2. 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曾老師安排了學生邊朗讀邊做動作,我不是很贊同。首先,學生的手、身體在揮舞中,能控制好自己的聲音進行朗讀嗎?另外,像第二自然段的朗讀,我還是更注重讓學生能夠讀出自己對兩隻小獅子不同的態度,這樣才是讀出了學生內心的感受。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3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簡單有趣,意義深刻,耐人尋味。王洪薇老師執教的這堂課,可以概括為:課堂結構簡單化,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習活動個性化。下面我具體談談:

一、課堂結構簡單化

整堂課王洪薇老師設計了四個步驟:導入揭題,初讀感知,深讀感悟,拓展延伸,步驟簡單,教學思路清晰,突出了簡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的思想。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整堂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啟發式、談話式、探究式等。

1、動畫導入巧妙激趣

首先利用電教手段,以學生喜愛的動畫片《獅子王》導入課題,讓學生感知獅子的特徵,激發學生對獅子的`興趣。進一步引出我們今天的小主人公兩隻小獅子。

2、自主識字方法靈活

通過學生自學生字為主,緊抓字詞教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語言環境中解詞、學詞、用詞。並通過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來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並及時給予糾正和鼓勵。在理解詞語“滾、撲、撕、咬”時,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通過表演進行體驗。

3、理解感悟塑造心靈

讓學生通過初讀、深讀;為兩隻小獅子起名字;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們自己感悟“從小要學習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學習本領要不畏艱難困苦,勇往直前。”啟迪學生關注生活做一個勤奮的人。

在本節課的識字環節,教師在課初設計了自主識字,“勇摘智慧果”,激發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在課堂結束時設計了遊戲“找獅子”,以輕鬆愉悦的方式再次鞏固了生字、詞。在閲讀環節設計了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讓學生們從初讀感知、觸摸角色到深讀感悟、演繹角色。讓學生在遊戲,娛樂,模仿中自己悟情悟境,並通過拓展環節,讓學生初步樹立小小人生觀。

總之,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注重識字與閲讀能力的培養,通過多元化手段為學生創設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4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簡單有趣,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薛老師在課前充分解讀了教材,考慮年段特點,圍繞識字教學,朗讀教學來展開,把字詞的識字理解和文本感悟相結合進行。將識字,學詞,積累詞語,讀好課文整合起來,捉住重點,分散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這課中,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隨文識字有趣,有效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頭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薛老師都注重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並教給孩子識字的方法,課堂氛圍輕鬆。如,新課伊始,老師讓孩子識記“獅”字,並小結“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從而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在教學“滾”字時。老師巧妙地編兒歌:衣字上下分開,公字悄悄進來,左邊加三點水,水就馬上滾開了。形象生動地讓學生記住“滾”字。在教學“滾,撲,撕,咬”時則引導學生用動作的`方法來理解,並且讓學生明白“撲,撕”與手有關,所以是手提旁,再次體會形聲字形象表義的特點。

二.語言文字訓練紮實到位

《語文課程標準》再三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加強語感,加強體驗。在薛老師的這節課中,我們能看到她時刻不忘這一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多處巧妙地捉住時機讓學生進行文字的訓練,引導積累語言,如教學滾,撲,撕,咬這四個動作時,老師先讓學生表演,識記字形,然後引導學生想象小獅子在練習中會遇到什麼困難,指導讀好句子後,結合文本創沒了這隻小獅子長大後捕食的情境,將四個動詞準確地應用並積累語句。這一設計可謂獨具匠心。又如,在理解懶洋洋一詞時,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懶獅子懶洋洋的動作,讓學生進行説話,之後讓學生説還可以懶洋洋地幹什麼,既理解了詞語又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算是一舉兩得。

三.朗讀指導形式多樣,有層次性,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目標提出;學可用音通治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見培養朗讀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上,老師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層層遞進,體現了朗讀的層次性,第一層讀準正確,第二層是讀流利,第三層是讀得有感情。特別是在引導學生讀得有感情這一環節,老師是煞費苦心,通過指名讀,老師範讀,挑戰讀,動作表演讀等形式引導學生讀得有感情,教得紮實,讀得有效。

四,寫字教學紮實到位

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記,寫字和識字教學一樣重要。這節課老師指導“練,習”兩字,通過讓學生説注意點,教師範寫,學生書寫,反饋評價,學生讀寫的教學過程,真正地把寫字落到實處。

有一點不成熟看法,課堂上老師的調控語言還是少了些,時常聽到一些課桌椅的響聲,老師應注意調控課堂,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兩隻小獅子》評課稿5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新穎有趣,意義深刻,耐人尋味。今天,苗老師的教學突出了重點,較好地解決了難點,可謂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立足文本,合理設計訓練內容。

如今的課堂教學節奏快,容量大。如何合理地處理教材,設計有效的訓練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要了解學情,瞭解教情,立足文本,合理取捨。

為了突出重點,劉老師把一些語言訓練有效地穿插在學習文本的各個環節中。如,在教學獅子和小樹的對話時,苗老師先通過自己的引導:給學生兩個詞“奇怪地”、“慢吞吞地”,讓學生朗讀體會前後不同的語氣,接着讓學生自己給第五、六節也加上詞語並試着讀讀看。這樣小朋友的思路打開了,真正做到了閲讀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在閲讀實踐中體驗和感悟。

二、字詞教學各有側重。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劉老師注意將字詞教學與文本內容的學習融合在一起,根據每個字的特點各有側重地展開教學。有的字抓字音,如“另”“應”這兩個字,苗老師要求讀準後鼻音;有的字注重字形,如“練習”的“練”字,“刻苦”的“刻”字,“應該”的“該”字,“練”字右半部分學生容易和“東”混淆,劉老師還要求學生書空一下,幫助學生進行區分;劉老師還讓學生進行擴詞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就是這樣,苗老師在識字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方法,加強了對字形的`精細化記憶,根據學生、教材、老師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分佈,分步落實,各有側重。

三、朗讀中理解,朗讀中感悟。

語文課的書聲朗讀,是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徵,本節課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苗老師多次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有比賽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填提示語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刻苦”一詞,劉老師引導學生將“整天”一詞進行擴展,引導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學生在“早上,小獅子……中午,小獅子……下午,小獅子……晚上,小獅子……”的反覆的表演與朗讀的過程中理解了“刻苦”、“整天”的意思,體會到了小獅子練功的辛苦,學習本領的不易。這遠比老師枯燥的説教要有用的得多。

當然,人無完人,課無完課,今天的課,我覺得在以下方面可以商榷:

在讓學生觀察“滾撲撕咬”的圖片時,只有一幅圖,不能很明顯地分辨四種不同的動作。——建議用四張不同的動作圖,讓學生逐一觀察,然後自己來試着做做動作,接着問孩子:“小獅子臉的‘滾撲撕咬’與你們做的一樣嗎?”引導孩子思考:小獅子練習的是生活的本領,是搏鬥、捕捉獵物的本領,小獅子生活的是叢林中……從而幫助學生建構起這樣一個概念:小獅子練習的本領是很厲害的,而且想練得好也是很困難的!這樣也為教師在後面問學生:“小獅子在練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時才能説得更深入、更實在!

標籤: 評課 小獅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e1wg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