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13篇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1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中音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13篇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唱歌《夏日泛舟海上》

教學目標:

1、學會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認識和了解特殊音樂符號以及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感受三拍子的音樂特點。

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聲音、真摯的感情表達歌曲意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圖片)

威尼斯是意大利一個的港口,也是世界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它有118閣島嶼組成,靠378座橋連接起來,故有“水上城市”之稱。威尼斯最特別的交通工具貢多拉,這是一種月牙形的黑色平底船,在夏天人們乘坐小船,漫遊在平靜的海面,划着船,唱着歌,威尼斯的夏天就是這樣浪漫。

居塞比·威爾第(GiuseppeVerdi,1813—1901),意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作品有《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假面舞會》、《奧賽羅》及《法爾斯塔夫》等,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善用意大利民間音調,管絃樂的效果也很豐富,尤其能繪聲繪色地刻劃劇中人的'慾望、性格、內心世界,因之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1、教師直接導入: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歌曲,你們聽一聽,歌曲表現的是哪個季節?歌詞唱出了什麼內容?

(1)播放音樂

(2)生回答:歌曲表現的是夏天

(3)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那麼歌詞唱出了什麼內容?

(4)生回答:歌詞唱出了唱出了青年人的嚮往,追求和美的感受。

(5)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那麼你還能不能用語言來概括一下夏天是什麼樣子的?例如:體育運動、休閒、顏色、温度、等等。(游泳、納涼、綠色、炎熱)

(6)生:討論

(7)同學們概括的很好,想的也很周全。

2、師:為了使同學們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懷,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樂趣。在出發之前,我們先來學一首歌曲。大家看大屏幕聽歌曲,聽後並回答一下三個問題:

(1)這首歌曲表現了一副的畫面,情緒怎麼樣?

(2)注意聽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

(3)能不能聽出它的強弱關係來?

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描繪的是在一個明媚的夏日裏,人們乘坐小船,在海上盡情遊玩的歡樂場面。情緒(歡快、樂觀、充滿活力)(八三拍子)

強弱規律是(強、弱、弱)圖

師:回答的非常準確。這首動聽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誰創作的呢?

作者簡介:威爾第

4、那麼同學們想不想用一種喜悦的心情來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學生跟唱。

(2)師:同學們唱的很好,你們發現了嗎?歌曲裏還有很多特殊的記號呢,他們可是為歌曲的情緒起了很大的作用啊。你們能説一説都有哪些記號?作用是什麼?(跳音記號:唱的要短促而富有彈性。強音記號:唱的要強一些。延音記號:一般延長原來時值的一倍三連音,三連音唱的要均等。

(3)共同處理難點。

(4)下面跟老師的琴來唱一唱。你想用什麼樣的聲音唱呢?(自然、流暢)演唱曲譜

(5)把各種力度記號融合在歌曲裏用樂觀、充滿活力的情緒唱一唱歌曲。分段演唱歌詞

(6)變換演唱形式(分組等)

5、同學們唱的真好。為歌曲編配一些打擊樂器來烘托一下氣氛好嗎?

6、小結:

同學們,我們乘着夏日的小舟,在音樂的海洋裏盡情遨遊了一回,不僅領略了夏日季節的美麗,而且還感受到了異國音樂的魅力,希望你們能像歌中唱的那樣,沒有悲傷,做一個快樂的中學生。大家想一想我們欣賞了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學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後,還可以通過什麼形式和方法,抒發我們對明媚的夏季情懷呢?(學生議論:美術、舞蹈、詩歌、散文等)。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2

教案目標

1、大方自信的齊唱、對唱歌曲,唱出陝北民歌的韻味。

2、瞭解陝北民歌與陝北人民生活之間的聯繫,感受、體驗陝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3、在輕鬆的氛圍中,激發學生從內心熱愛我國的民歌藝術。

教案重點

自信演唱《黃河船伕曲》,唱出陝北民歌韻味。

教案難點

瞭解陝北民歌與陝北人民生活之間的聯繫。

教案過程

一、走進西部

1、音樂引路。課件播放電視劇插曲:趕路、放羊、送別、阿寶《山丹開花紅豔豔》片段。學生在音樂聲中等待上課。

2、導入新課:生活中處處是陝北民歌。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聽到的民歌裏唱的內容還有印象嗎?他們的演唱有什麼共同點?(趕路、方言、送別的場景。音調較高。)

師: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陝北民歌,在陝北有這樣一句話“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陝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歡民歌。陝北人的生活離不開民歌,陝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們的生活。

師:其中的演唱者認識嗎?

阿寶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民間音樂的薰陶,他對陝北民歌非常鍾情,聲音能竄高走低,將陝北民歌的魂植入人們的內心。他的聲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陝北民歌到底和陝北有什麼聯繫?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陝北,走近陝北民歌。

二、賞析陝北民歌。

1、介紹地域環境。

師:在我國的陝西省,以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成:北部的陝北高原、中部的關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們剛才聽到的音樂就是來自北部的陝北高原。我們來看看黃土地上陝北人的生活環境。這裏與我們的城市有什麼不同?比較城市—陝北高原,黃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師:在陝北高原上流淌着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它與我們的湘江有區別嗎?

師: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會有着怎樣的性格?在這麼天寬地闊的高原上,人們説話或是唱歌的聲調會有什麼特點?

師:赤_光禿的黃土高原與咆哮怒吼的黃河賦予了陝北人的開朗豪放、淳樸敦厚的性格,在溝壑縱橫、天寬地闊的黃土高原上,人們由這山坡可以望見那山坡,可是見個面卻要走幾個小時的羊腸小道,喊話或對歌成了他們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高亢的聲調、嘹亮的歌喉。

2、一聽全曲,關注歌詞內容。

師:就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黃河上飄來的歌聲!

師:黃河上的歌聲是誰唱的?他們在幹什麼?(船伕,邊划船邊唱歌)

師:生活在黃河上的船伕們,在黃河上艱辛、無畏地划船、拉縴,風浪將他們的臉刻滿了皺紋,雨雪將他們的鬚髮染成蒼白,但是他們依然不畏艱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黃河上擺槳撐船。

師:陝北民歌的內容是陝北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幹活也罷、趕路也罷、放羊也罷、划船也罷,只要心中有感,便放開嗓子唱起來。《黃河船伕曲》唱的正是黃河上船伕們艱辛的生活,體現了他們吃苦耐勞的性格,簡單的歌詞也許沒有太深的含義,但是唱歌為他們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勞累與疲乏。

3、二聽旋律,關注音程跳動。

1)生邊聽旋律,畫旋律線。師: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畫出旋律線,請你説説旋律有什麼特點?(跳動較大)

2)對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動較大原因。

師:對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陝北民歌的音程跳動較大,這跟什麼有關?(江南人感情細膩、説話柔和。陝北人性格粗獷,聲調高亢、嘹亮)

4、三聽老師範唱,輕聲跟唱曲譜,關注旋律重複。

師:老師來唱第一段歌詞,請大家隨我輕輕跟唱曲譜,注意觀察歌曲的旋律還有什麼特點?(重複)出現了幾次?(5次)

1)生隨琴唱重複旋律

師:剛才在聽的時候,同學們已經能基本輕聲跟唱,説明這首曲調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間這一段,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段旋律。

2)生邊做協調有致的划船動作邊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複

師: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複次數最多的旋律?我們可以聯繫船伕們此時的動作,想一想他們一邊唱歌一邊在(划船)。他們的動作有什麼特點?(嫻熟、協調有序)

師:讓我們模仿船伕嫻熟的、重複的`划船動作,隨琴唱這一句重複出現的旋律。

3)生邊做划船動作,邊唱歌詞,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規律,表現歌曲的韻味,將歌詞每小節第一拍的字放大。

師: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強弱關係是怎樣的?

(強弱次強弱)

師:划船動作中第一個劃開水波的動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強弱關係。讓我們邊做划船動作邊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韻味。

5、四聽方言、襯詞樂句的範唱,瞭解方言、襯詞。

1)分析方言特點。

師: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哪幾句讓你一聽就知道是陝北方言?

師:由於地域及生活習慣的不同,我國的語言形成了豐富的地方特點,即所謂的方言。像這首歌曲產生於陝北高原一帶,因而這一帶的方言使得陝北民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

2)分析襯詞特點。

師:這首歌曲中,有哎、嗬喲襯詞。也是陝北民歌的特點。

師:為什麼要加上襯詞?要是沒有襯詞,也可以唱啊。(師示範)

師:歌唱中加入一些襯詞,不僅使歌唱語言更加口語化,音樂更加飽滿、連貫,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緒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3)模仿方言、襯詞,跟唱開始和結尾的兩句瞭解演唱形式。

師:每一句最後都加了一個前倚音和一個下滑音記號,前倚音與陝北方言的語音語調有着密切的關係,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緒得到更好的發揮。

6、隨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態。

師: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種: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聲唱法,現在還有一種原生態的演唱方法,《黃河船伕曲》應該採用什麼演唱方法?

師:因為歌曲的內容是陝北人生活的寫照,他在趕路就唱趕路的歌、分別是唱送別的歌、放羊時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時唱出心中歌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應該是隨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態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宣泄自己的情緒。讓我們帶上對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這首歌。

7、小組對唱,參與律動。

師:整首歌曲有兩段歌詞?以什麼演唱形式出現?(2段、一問一答)

師:讓我們扮演黃河上的船伕,按照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韻味。

三、小結與延伸

1、小結

師:在陝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還是乘船行駛在洶湧澎湃的黃河之上,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陝北民歌。它是陝北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陝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實的反映。陝北人的生活離不開民歌,陝北民歌反映着人們的生活。

2、欣賞民歌《黃河船伕曲》

師:而今,陝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陝北民歌同樣也隨着生活水平的發展而應該有所改變。但是,我們要承認的是不管人們生活水平如何改變,陝北民歌的魂還在,它依然是現代音樂創作的重要音樂素材。經過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後,又賦予了它新時代的氣息。

師:同學們,民歌是一個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讓我們繼續挖掘和了解我國各民族的民歌,不斷髮揚和壯大我國的民族文化!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3

一、課型: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教材分析:

體育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流手段,對於各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增進友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讓中國人民和全世界的華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迎接2008北京奧運,是新世紀我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引導學生放眼世界的極好契機。教材所選表達奧運之情以及和奧運相關的樂曲,讓學生挖掘瞭解與奧運相關的音樂文化,激勵他們學習、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向着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體育、音樂、文學等藝術形式去了解奧運、歌唱奧運、感受奧運、走進奧運;師生共同分享奧運給人類帶來的喜悦。掌握音樂作品分析方法,瞭解情感走向以及表現手法。

2、情感目標: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讓學生體會濃濃的奧運之情。並且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鼓勵學生向奧運健兒一樣努力學習。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研究,積極思考,彙集知識積累的自主式學習和小組活動,討論、分析與交流、創作與製作的合作式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奧運知識,以及全世界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情感。

2、能熟悉瞭解洛杉磯奧運會樂曲《奧林匹克號角》和漢城奧運會會歌《手挽手》,有興趣的參加欣賞、演唱、創作和交流等活動。

3、讓學生唱會歌曲《奧林匹克風》,感受音樂作品中的奧運之情。

四、教學重點:

感悟音樂、理解音樂、表達音樂。

五、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式學習和合作式學習的能力培養

六、教學過程:

學生在運動員進行曲中進場。

(一)競猜遊戲:大聲説出奧運冠軍的姓名。

在歷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們都有很出色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運動員們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精彩瞬間:

(引導學生看運動員圖片,同時配上背景音樂《奧林匹克風》,提示學生大聲地説出這些世界冠軍的姓名。)

畫面最後定格在劉翔奪冠的剎那。

(二)超級模仿:

師插語:“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你是我的自豪”。當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世界舞台上、當《義勇軍進行曲》在奧運賽場迴盪的時候,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再次回顧劉翔奪冠的精彩視頻,感受一下解説員們的激情。

師:我們的激情在哪呢?給大家一分鐘時間自由的進行朗誦、模仿。師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評價。

學生自由練習並請幾位學生上台模仿。

(三)感受奧運

20xx年7月13日北京時間

22: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

BEIJING

中國北京憑藉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脱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中國人民將記住這一時刻!奧林匹克將記住這一時刻!讓我們再次矚目具有時代性意義的畫面。(播放申奧成功的錄像及舉國上下歡慶的場面。)

情境:當學生看到這一畫面時,都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激動不已!

(四)、歌唱奧運

師:百年奧運告別故鄉,帶着光榮與夢想奔向北京。“北京邀請你,奧林匹克風,吹到北京唱和平”體現了中國創辦奧運會的主旨,讓我們大家一起隨着音樂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奧運之情吧!

1、教師範唱第一段

請同學們體會歌曲的情緒並找出讚美祖國的句子?

2、學唱歌曲

①學生有激情的朗誦描繪祖國的`句子,師:這兩排的詞是一樣,那旋律有什麼變化呢?我們跟琴學唱這段旋律,並解決難點。

②點擊歌曲第一、二排,播放範唱,跟着旋律哼起來,並找一找前4小節哪裏不一樣?

3、練唱全曲

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並進行練唱。

學生根據情感的起伏自己設計演唱形式進行練唱,根據學生建議選一,並試着完整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導學生投票選出三種較適合的演唱形式。

(五)體驗奧運

3、(播放背景音樂《奧林匹克號角》),教師給冠軍舉行頒獎儀式,為他們戴上獎牌。師:如果你帶的就是奧運獎牌,你的心情怎樣?

4、不知道剛才在頒獎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背景音樂?

師介紹:這是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奏響的管絃樂曲。―――《奧林匹克號角》

問:你聽了有什麼感受?

學生回答問題,師進行小結:它鼓舞着人們在奧林匹克精神的帶領下奮發向上、開拓進取。

5、一起回顧中國運動員們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精彩瞬間,請學生為奧運冠軍奪冠的視頻配上合適的音樂。(先讓學生自由選擇歌曲或樂曲,並進行比較和評價)

(七)、課堂小結:

奧運之風吹過五大洲,吹遍神州大地,今天也吹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在奧運精神的鼓舞下,向着“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進發。

教學反思:

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其育人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反思《奧林匹克風》的教學,我認為本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主要表現在:

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激情。課的一開始就用競猜奧運冠軍的遊戲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並停留在對劉翔奪冠的視頻的回顧上,運用模仿央視解説員的遊戲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愛國激情。在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這一環節,我又模仿奧運頒獎的形式為優秀設計者頒獎,再一次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激情。

二、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之所以要注意課堂環境這個因素,是因為優美和諧的課堂氣氛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審美活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創設情境對情感發展有強烈導向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之投入。首先,在學生候課時,我播放了我國代表團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精彩的文藝表演;在導入部分,我又通過圖片展示奧運冠軍,並用大屏幕再現申奧成功及舉國上下歡慶的場面;在表揚部分學生時還模擬了奧運會頒獎的現場。我借用這些手段吸引學生進入預設的教學意境,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被畫面調動起來了,思維被調動起來了,使之達到了身臨其境,豪情萬丈的教學效果。

三、巧妙地運用背景音樂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環節的不同,創設出不同的音樂背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徹底擺脱不良情緒的影響。例如在讓學生競猜奧運冠軍時用歌曲《奧林匹克風》作為背景音樂,這樣一來既調動了激情,又初步感受了歌曲,為後面的歌曲教唱做好鋪墊。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我儘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課中讓學生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並用授予獎牌的形式將學生成功的快樂最大化。對於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讚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讚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聲音真好聽等等。

但是本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歌曲的方式還可以更靈活多樣,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全面瞭解學生,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作出準確的估計,特別是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只有在瞭解清楚的情況下,教學才有針對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優選教法,使教學有顯著的效果。這一點我沒能把握好,所以本課歌曲學習的時間過長,使得教學沒能達到預想的最佳效果。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反覆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3、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嘗試。在表現中體驗和實現自信、交流、分享和創造的快樂。

教材分析:

莫扎特所寫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絃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既輕快、活潑,又不過分張揚;曲式結構單純、緊湊,恰倒好處,沒有一個多餘的音符;音樂素材的運用節省而富於表現力,第一、二、四樂句採用同一材料加以變化,第三樂句則運用變化音、離調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動樂句的發展,典型的啟承轉合句式,從而使整首歌曲聽起來既有變化又有統一,在結構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伴奏織體採用分解和絃的形式,輕快、流暢;和絃的選擇以主、屬和絃為主,色彩明亮,手法簡練,有效地起到了為旋律烘雲托月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二度創作,通過自己準確、流暢、自如、富有表現力的演唱和彈唱,通過音樂的聲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將他們再現出來,從而將作品所藴藏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意義深刻而有意味地傳達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欣賞門德爾鬆的《春之歌》。

播放一些以春天為主題的抒情、典雅的音樂作品,創設情景,幫助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2。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

(課前創設適當的藝術環境,突出音樂藝術美的氛圍,為音樂課創造一種閒適、鬆弛的心情。)

二、導入

1、聽賞童聲合唱《渴望春天》

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和音樂的意境。

2、聆聽《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樂,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東西。(以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演唱的熱情。)

三、展開

1。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手指一位音樂大師畫像説:“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創作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關於他,同學們早就充滿了好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他是哪國人?寫過什麼作品?為什麼會成為音樂家?……。

學生髮言,想知道更多的情況課後查閲資料。

(讓學生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通過故事引起學生對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2、復聽《渴望春天》兩遍。

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作品的體裁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

B、作品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傷

C、歌曲的拍號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麼樣的畫面?

第一遍帶着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着錄音小聲哼唱,最後一題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請全體學生參與思考,避免音樂課成為特長生的課堂的現象。)

3、學習作品的風格

教師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彈奏《渴望春天》,讓學生仔細聆聽老師左手的伴奏,並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

學生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美好春天嚮往的心情。邊聽邊用手劃一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

(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並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為後面的創作好鋪墊。)

4、介紹莫扎特創作《渴望春天》時的情景:

師:這首歌曲作於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歎的是這首歌曲中沒有絲毫傷感和絕望,整個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學生在輕輕的歌曲旋律中聽着小故事,填出與括號中相類似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歌曲的內涵。

(引起學生對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鋪墊。)

四、深入

1、學習作品的結構

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後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

學生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分幾句,有沒有重複句?請生邊聽邊用手指出重複句的出現,並在師的幫助下寫出結構圖式:a+a1+b+a2

(以聽為主來分析歌曲,鍛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使學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結構後,能模仿創作。)

2、介紹莫扎特晚期的故事,為擺脱大主教的控制而鬥爭,悲慘的生活,樂觀的精神,創作出許多美好的作品。

師充滿激情的講述:世間上恐怕沒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樣,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鮮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時期飽受寵愛,莫扎特的一生經歷貧窮、疾病、妒忌、傾軋等種種坎坷,特別是到了後來和大主教發生衝突以致決裂……

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後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學生認真聽故事,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要求進一步結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體會如陽光般燦爛,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風格。緬懷一代音樂大師。

(使學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並對這位堅強樂觀的大師肅然起敬,對他的作品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五、拓展

1、嘗試創作a+a1+b+a2結構的小短歌,鞏固所學知識

請學生背誦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詞,根據《渴望春天》,嘗試進行旋律的創作。

要求注意:

1、詞曲風格要統一。

2、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結構。

3、最後要有結束感。

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完成,師巡視指導,亦可學生哼唱,教師幫助記譜。完成後各組唱唱,共同評議,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通過創作實踐打破了作曲的神祕感,鞏固會用所學知識,同時對音樂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六、佈置課後作業

收集各種有關莫扎特的資料、圖片等。

老師佈置明確的分工:第一組收集其代表作品和藝術特點;第二組收集關於莫扎特的音樂評論;第三組收集以春天為題材的其他音樂家的作品;第四組收集表現春天的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如詩歌、散文、繪畫、舞蹈……下節課進行交流。

利用下節音樂課,召開一次以“莫扎特”為主題的班會,以文字、圖像、音響、影音資料等多種形式展開活動。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l、通過學唱歌曲《牧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個性和感情色彩,培養學生熱愛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通過介紹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了解律動與生活的聯繫,從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創作的重要源泉。

3、瞭解馬頭琴的音色。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蒙古族民歌的特點,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學方法:

採用直觀法和示範法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藝術風格,用啟發和創造式發揮想象力創編歌曲律動。

教學準備:

鋼琴、影碟。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欣賞

播放樂曲《萬馬奔騰》引導學生回答:

1、這首樂曲的情緒?感受到什麼場面?(情緒熱烈,表現草原特有的壯觀場面)

2、你知道這首曲子中獨特的樂器音色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嗎?(馬頭琴)

3、這是哪個民族獨特的樂器?(蒙古族)

4、你對這個民族有多少了解?

5、請學生介紹馬頭琴的傳説,教師補充。

二、導入新課

馬頭琴音色柔和渾厚,獨具特色。演奏技術豐富,既可以為民歌、説唱音樂伴奏,也可以獨奏,它已成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樂器。蒙古族是一個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的遊牧民族。肥沃的草原、興盛的牧畜業,豐富的礦藏養育了蒙古各族人民他們常常用自己的歌聲讚美祖國,同時也讚美了家鄉,今天我們將一起領略草原人民帶給我們的無限美好情懷。

三、學唱歌曲《牧歌》

1、聽錄音感受歌曲,提示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聽後討論這首歌曲的情緒、意境、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幅什麼圖畫?

2、教師小節:這首歌曲旋律起伏寬廣、曲調優美、節奏自由,這正是蒙古族歌曲的特色。

3、採用聽唱法和自學的方法學習曲譜。

4、教師引導學生劃節拍掌握兩拍半的節奏,糾正錯誤。

5、引導學生劃分樂句,總結蒙古族民歌的特點:通常短小精悍,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短調。長調比較自由,舒緩;短調比較熱情、歡快,結構清晰。這首歌曲具有長調的特點。

6、有感情演唱。

四、《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各種舞台表演形式,如:奏無伴奏合唱等

欣賞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播放錄音。提問:無伴奏合唱與原民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什麼不同?談談欣賞這部作品的感受。

五、欣賞一段蒙古族舞蹈,引導學生總結蒙古舞的特點,教師小結:

l、蒙古族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動作粗獷強悍、女子端莊典雅十分優美。蒙古舞的動作主要來源於生活,比如各種馬步就來源於牧民騎在馬上的動作。舞蹈中的鷹式位加硬腕組合就是根據雄鷹展翅飛翔動作的昇華,這些都成為蒙古舞特有的藝術表現。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動作。通過肩部及各種馬步動作使舞蹈風格濃郁,別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動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動作。

2、學幾個簡單的動作。

六、創編

跟隨《牧歌》音樂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挑選幾個同學展示。

七、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蒙古民歌,從寬廣優美的歌聲中,從優美舒展的舞蹈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歌舞的個性和感情色彩,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唱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情感,並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歌唱,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

【過程與方法】

在體驗、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民族音樂多元化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體會不同作品之間體現的不同音樂要素。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演唱歌曲,並表現出歌曲舒展優美的特點。

【難點】

用正確的發音技巧唱好變化音。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學生自由跟唱。提出問題:曲作者是誰?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青春舞曲》是王洛賓的作品,那麼他還寫過那些作品?

學生再次發言,教師總結:王洛賓,中國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學家。王洛賓自1937年就開始蒐集、整理、編寫、出版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阪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動聽、流傳極廣的民歌。

引出這節課主題《在那遙遠的地方》。

(二)新課教學

1.欣賞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情緒,歌曲描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兩段用形象的比喻讚美姑娘的美貌,後兩段則表達出青年對姑娘真摯的愛情。

(2)再次欣賞

老師設置問題:邊聽邊思考歌曲的速度、節拍是如何表現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優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節奏、高亢自由的音調、緩慢的速度。

 2.朗讀歌詞,體會歌詞所抒發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進行發聲訓練,以氣帶聲,以聲傳情。

(2)老師跟着鋼琴範唱歌曲。

(3)學生學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準。

老師設置問題:請同學們看歌譜,曲調中出現了一個變音記號,大家知道這個變音記號的名稱和意義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個變音記號叫“升記號”,所標示的音符將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學唱旋律,識讀樂譜。用模仿的方法唱好變化音。

老師用兩種方式演唱,第一種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種是圓潤的嗓音。設置問題:哪一種唱法更好?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第二種我運用了正確的'發音技巧與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對姑娘的愛慕,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歌唱時氣息的控制,口腔打開,微笑着歌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處於興奮的狀態。

(5)學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剛才提到了前兩段和後兩段在表達內容上的區別,為了體現青年對姑娘的真摯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組練習並表演。

(三)鞏固提高

欣賞《康定情歌》,對比《在那遙遠的地方》與《康定情歌》之間的區別。

老師設置問題:《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樂熱情飽滿,旋律歡快跳躍,輕快的速度,形象的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緩,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動、真摯的語言委婉地表達了男青年對年輕貌美的草原姑娘的愛慕。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學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樂的温柔含蓄的風格特點,希望同學們課下多瞭解關於新疆音樂文化,瞭解我們祖國各民族的音樂,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7

一、導入新課:激發想象,尋找秋天: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攝影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吧!

教師出示圖片——秋。

師:好的,神奇的視覺藝術給你們展現的是哪個季節的美景呢(秋天)。

要求同學們欣賞並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説説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樣的,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你心中的秋天吧。如:“秋收”、“秋高氣爽”、“收穫”、“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穀”、“金色”等。

師:是的,剛才我們從美術的角度欣賞到了藝術家們心中的秋天是那麼的美麗而又富有詩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音樂的殿堂,從音樂的角度來感受音樂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樣的,一首關於秋天的歌曲《西風的話》。(板書標題)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想象、討論等手法,讓學生體驗秋天大自然的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二、新課教學

(一)聆聽全曲,整體感知

1、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師:請同學們安靜的聆聽音樂,聽聽歌唱者們是怎樣表現歌曲的。

問題:a、西風的話語是怎樣的(温柔,深情的)? b、歌曲的'旋律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是歡快活潑,優美抒情,還是悲傷難過?

設計意圖:讓學生全面感受音樂情緒,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與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2、介紹作者及歌曲簡介。介紹曲黃自和《西風的話》

黃自(1904—1938)字今吾,江蘇川沙人。我國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後,在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他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絃樂《懷舊》,清唱劇《長恨歌》,

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脣》、《思鄉》、《玫瑰三願》等。 《西風的話》黃自的這首兒童抒情歌曲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在青少年學生中廣為傳唱,歌曲表現了作者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二)模仿風吹,做發聲練習。

師:《西風的話》那麼説到“風”,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模仿風吹響的聲音吧。

要求聲音飽滿,嘴巴圓着唱,有強弱變化。坐姿、吸氣、氣息、情緒微笑、口腔打開。

A、嗚····· Wu - B、2/4 1 3 5 3 | 1 - || Wu -

(三)唱秋

1、唱歌譜,學旋律。

在教唱旋律的過程中簡單回顧歌曲中出現的在第一單元學過的力度記號,加強記憶,並在教唱中準確表現出來(板書力度記號)

2、唱歌詞

教唱歌詞,並適時解決學生在學唱中出現的難點樂句

(“襖”“高”“蓬”“紅”的咬字一定要飽滿準確。講解“5- 4- ”等長音處的正確演唱方式和四分休止符,連線的唱法,並提示兩小節換氣)

3、處理歌曲:a讓學生複習歌曲中的力度記號、連音線、漸強、減弱等標記。b怎麼樣才能唱出歌曲的意境?(聲音、速度、強弱等因素) c分組表現,互相評價、改正。(選擇自己喜歡的律動方式,體驗歌曲。如:劃拍、拍手、等律動) d師生合作。教師指揮,和同學共同完成歌曲處理。

(四)旋律加花,讓歌曲的表現更加豐富,同時讓體驗歌曲的二度創作

三、知識拓展

1、思考在歌曲《西風的話》中值得我們思考的人生哲理。

師:同學們,其實在《西風的話》這首歌曲中有值得我們去思考的人生哲理,你們再好好想想,西風它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表現了深邃悠遠,餘味無窮的意境:要珍惜時光,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不要去計較得失等。)

2、法制滲透;森林防火安全小常識。

師:同時,秋天有落葉、有枯枝、還有西風,所以為了我們的大自然不受到傷害,同學們出門,尤其是週末出去秋遊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森林防火,保護好我們的大自然。

3、欣賞詩歌朗誦《秋天在歌唱》今天我們不僅從美術的角度感受了攝影家們心中的秋天,還從音樂的角度深度的體驗了一番音樂家心中的秋天,現在讓我們再從文學的角度感受下詩人筆下的秋天又是怎樣的,配樂詩朗誦《秋天在唱歌》,哪位同學來願意來給大家朗誦一下?

四、課堂小結,情感昇華

同學們,還有很多的藝術家也在通過自己不同的形式來演繹着秋天。黃自老師通過歌曲《西風的話》來表現了深秋深邃悠遠,餘味無窮甚至帶點淡淡憂傷的意境。那麼,你們準備如何表現你心中的秋天呢?別忘了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你認為精彩的一面,老師期待着下節課見到你們的作品,好嗎?好的,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裏,同學們,再見!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快樂的do re mi》,感受歡快的音樂氛圍,樹立熱愛生活的態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反覆、聆聽、實踐的演唱,並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do re mi三個音,提高自身的音樂知識能力。

【知識與技能】

認識do re mi三個音,並能夠用歡快的情緒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完整並附有感情演唱歌曲。

【難點】

識記do re mi三個音。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音樂小卡片,並提問:你們都認識誰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咱們這節課一起來認識頭三位吧,順勢揭示課題《快樂的do re mi》。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音頻,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怎麼樣?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中速稍快。

2.教師播放音頻,並提問歌曲的情緒怎麼樣?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歡快活潑。

(三)學唱歌曲

1.發聲練習(依據歌曲元素進行發聲),教師提醒學生採用自然的聲音進行發聲練習,注意嗓音保護。

2.教師播放音頻,學生跟唱。

教師提問:歌曲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並組織學生針對性練習:附點音符。

3.學生代表領唱,其餘學生演唱譜例。

教師提問:發現了什麼不明白的音樂元素?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先探索,之後總結並講解:do re mi三個音。

4.完整演唱譜例。

5.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有表情朗誦歌詞,並請學生思考:歌詞描述的畫面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並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並講解:在春天裏大自然和do re mi交朋友。

教師引導學生加歌詞完整演唱歌曲,糾正歌詞及旋律的對應問題。請學生思考:歌曲表達的`情感的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歡快、活潑、友好。

(四)鞏固提升

.教師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並提問學生: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演唱歌曲?

個別學生主動演唱。

教師總結:科學、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

.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小結作業

小結:歡快的情緒和中速,學習了附點音符,認識了do re mi,傳達了友好活潑的情感。

作業:繼續學唱歌曲,認識七個唱名。

四、板書設計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花兒與少年》,感受到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描繪的畫面,瞭解“花兒”的相關知識,感受到民間歌曲的魅力,逐步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花兒與少年》的.欣賞,並配以討論、分析、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花兒的音樂特點,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瞭解“花兒”相關知識,瞭解作品結構,感受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旋律特點,並能簡單哼唱樂曲主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花兒”相關知識,感受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旋律特點。

【難點】瞭解樂曲結構,能簡單哼唱樂曲主題。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演唱《掀起你的蓋頭來》《茉莉花》《龍船調》,並提問:這都是什麼地區的民歌?

學生自由回答:新疆、江蘇、湖北。

教師總結:同學們的音樂曲庫知識儲備非常豐富,今天我們一起去青海,學習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順勢揭示課題《花兒與少年》。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樂曲,並提問樂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情緒優美、歡快地,速度為小快板。

2.教師復播歌曲,並提問樂曲的演奏樂器有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樂曲是一首管絃樂合奏,樂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不僅展現了青海民歌的藝術魅力和舞蹈音樂的風格特點,還充分發揮了器樂的豐富表現力。接下來,請同學們跟着老師聆聽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

(三)分段欣賞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哼唱歌曲,並提問學生:第一主題情緒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歡快,活潑,速度較快。

2.再次感受第一主題,教師提問學生:旋律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之後,進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一部分運用了大量的四個十六音符節奏,節奏緊湊,旋律起伏較大,刻畫了青海女兒熱情、豪邁的性格。

3.教師請學生聆聽第二主題,並提出問題:第二主題音樂情緒、速度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優美、抒情地,速度變慢。

4.教師引導學生對比聆聽第二主題,説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在旋律特點上有何不同?

教師總結:第二主題節奏舒展,節拍變為3/4拍,運用延音線將旋律拉長,刻畫了青海女兒向心愛的人互訴衷腸、娓娓道來的動人畫面。

5.完整聆聽,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覺得樂曲的結構是下面哪一種?(並出示相應的圖片,第一種結構:A;第二種結構:A、B;第三種結構:A、B、C;第四種結構:引子、A、B、A、尾聲)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作品最後樂段再現第一樂段,屬於再現單三部曲式A、B、A。並且樂曲前配有引子,樂曲最後加有尾聲。

6.完整聆聽並哼唱。

(四)鞏固提高

教師介紹《花兒與少年》是上世紀中葉根據青海民歌《四季調》創編的歌舞曲;引導學生聆聽青海民歌《四季調》;感受兩首作品的異同。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音樂知識,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熱愛民族音樂文化。

佈置課後作業:蒐集其他民族民歌。

四、板書設計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10

【設計思路】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同學,通過同學們的聽、唱、看、感受、體驗、創作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得音樂素養。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欣賞和學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風格特點;探究地域文化對草原民歌的影響,體驗內蒙民歌獨特的魅力。

2)讓學生感受蒙古人民對自己故鄉深沉真摯的感情,增強學生熱愛民族文化和熱愛家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感受、欣賞思考、體驗、創編等教學過程,使學生認識民歌特徵與地域文化的聯繫,通過自主思考、交流、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和勇於探索的能力。 3、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的演唱《牧歌》;學習和了解作品相關的節奏、旋律等音樂知識。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演唱《牧歌》;

2、通過比較法感受蒙古族長調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對切分節奏的把控,並模仿一些簡單的長調演唱方式和處理方式。

2、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獨特韻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賞

師:上週,我們在青海認識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本週,我們將繼續音樂之旅,首先,請同學們通過兩首歌曲進行對比,説一説作品出自哪個民族?兩首作品在音樂風格上有何異同?(播放《牧歌》《金盃》)

生:作品是蒙古族民歌(從速度、節奏、情緒分析)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這兩首作品是來自蒙古族。兩首樂曲風格截然不

同,速度一快一慢,節奏一個悠長、自由,一個規整、緊湊,情緒一個抒情,一個歡快、熱烈。你們知道為什麼嗎?你們瞭解蒙古族嗎?我們一起通過圖片瞭解蒙古族和他們的音樂。

2、瞭解蒙古(播放圖片)

蒙古族又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甘肅等地。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蒙語”。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他們有着自己特有的草原文化,他們居住的地方,地廣人稀,所以歌聲中時有蒼涼之感,所以,當有賓客來時,他們又十分直爽熱情好客。這也造就了別有韻味的蒙族民歌特點——蒙族長調和蒙族短調。

3、介紹長調和短調。

師:請同學們根據長調、短調的特點,分辨兩首樂曲分別屬於哪一種?生:《牧歌》長調,《金盃》短調

師:真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隨着蒙族長調《牧歌》的美妙旋律,走進蒙古,走進草原。

二、新歌學唱

1、聆聽與感受

1)師範唱,感受音樂的速度與情緒,思考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根據範唱標記換氣記號。生:速度慢;情緒:深情的.,舒展的;歌曲樂句:2個樂句;氣息悠長

2、體驗發聲

1)感受緩吸緩呼,引導學生緩慢吸氣,保持兩秒鐘,緩慢用“嘶”出氣;小腹控制,像蠶吐絲那樣均勻,越長越好。

2)與老師配合,老師唱歌詞,生用“嘶”感受氣息。注意:在換氣記號處換氣3)請同學們用“u”演唱歌曲的旋律,注意運用緩吸緩呼的呼吸方式。發現難點,節奏自由。

4)請隨老師一起左右晃動身體,注意每小節的第一拍與身體晃動的位置的關係。感受節拍與節奏。

3、難點解決——音樂知識X X

1)知識講解,延音線: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連;演唱或演奏時作為一個音符,它的長度等於所有這些音符的總和。

2)尋找譜例中所有的延音線,計算出音符應演唱的時值。

3)晃動身體,視唱歌譜。

4)老師視唱曲譜,觀察老師的手部動作,思考手部動作和旋律、歌詞之間的關係。

5)再次搖晃身體,加上手部動作視唱曲譜,注意音準。

4、演唱歌曲

1)同學們試着填詞演唱歌曲,注意正確的演唱姿勢、呼吸方式,以及長音的保持。

2)請同學朗誦歌詞,思考歌詞除描寫草原之外的深層含義——熱愛家鄉

3)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舉例説明你知道的蒙古長調民歌,並思考他們的演唱風格,體會力度變化生:《鴻雁》《天堂》

5)為《牧歌》設計力度變化,再次演唱

三、音樂拓展

音樂拓展一《牧歌》(無伴奏合唱)

思考:

①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與我們學唱的《牧歌》有什麼不同?

②你認為哪種演唱形式更能表現出大草原藍天、白雲、羊羣的美景?為什麼?音樂拓展二創編歌詞

師:民歌具有地域性,請你根據嵐山漁業發達的特點,仿寫歌詞,重新進行填詞演唱,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四、小結

蒙族長調有着20xx年的歷史,但是由於流行音樂的衝擊,不少長調的種類正在逐漸減少,20xx年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做名錄”。我們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可謂五彩斑斕,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做民歌的傳唱者,讓這些民間的經典世世代代傳唱下去。

《牧歌》學情分析

1、8年級的學生音樂基礎較好,對於音樂欣賞、分析能力相對較強。

2、學生能夠較好的做到旋律模唱,對音準、節奏、情感等音樂要素的掌握較好,能夠通過聽賞音樂,説出自己的感受。

3、8年級的學生正處於變聲期,根據歌曲作品的音域及學生演唱的實際情況,應當適當降調處理,並在教唱過程中引導學生,不要喊唱。

4、學生能夠唱譜,但對跨小節切分節奏的時值掌控仍存在一定困難。 5、學生已進入青春期,獨自進行展示作品時,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害羞、不敢唱,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11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牧歌》,接下來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説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

《牧歌》是人教版國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節唱歌課;作品為F宮六升加變宮調式調,2/4拍,情緒抒情寬廣,旋律宛轉悠揚,描繪了草原放牧的故事與場景,表達了對家鄉和生活的熱愛。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長調和短調知識,感受作品表達熱愛家鄉和生活,體會生活的美好,提升演唱技能。

二、説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國中生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願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範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應注意嗓音保護。

三、説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瞭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牧歌》,加深對蒙古族音樂文化的理解,感受蒙族人民對生活和家鄉的熱愛,增強熱愛家鄉和生活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演唱,並配以討論、欣賞、分析探究等活動/方法,學生能夠了解長調的音樂特點,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調的音樂特點,掌握其節奏自由、舒緩,旋律悠長的演唱特點。並能夠用悠揚抒情的情緒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熱愛家鄉和生活的情感。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瞭解蒙古族民歌風格,掌握《牧歌》演唱特點。

難點:分辨蒙古族民歌長調和短調的風格特點。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説説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説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唱歌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請同學們演唱各地區的民歌並提問各地歌曲風格都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因為地區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歌曲風格,有的細膩婉轉,有的活潑跳躍、有的高亢嘹亮。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牧歌》。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歌曲,在瞭解特點的基礎上感受歌曲帶來的鼓足幹勁兒的場景,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弘揚民族音樂。

【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歌曲,體會歌曲的精神內涵。

【知識與技能】

掌握勞動號子的概念特點及分類,學生能夠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完整呈現歌曲。

【難點】

總結勞動號子的特點,唱出鼓足幹勁的感覺。

三、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導入

1.教師播放眾人喊口號的音頻,提問:音頻中的人們在做一件什麼事情?

2.教師追問,引導學生思考喊口號的場景,從而導入新課。

(二)感知歌曲

1.教師播放歌曲,學生初聽歌曲,體會歌曲表現了什麼情緒?在勞動號子下勞動的心情和在單純的喊口令下勞動的心情有什麼不一樣,引發學生思考。

學生討論交流後由老師總結:情緒是熱烈的、歡快的;勞動號子的律動性更強,分散了勞動帶來的疲憊感覺,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號子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作品背後的人文知識。

(1)教師引導學生打開課本,自主找出民歌的分類有哪些,並請同學們踴躍舉手回答。

(2)教師繼續追問,本堂課的歌曲屬於民歌的哪一種類型,概念是什麼?分類有哪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中出現的知識點,並結合學生的回答講解號子又叫勞動號子,分為搬運號子、挑擔號子、工農號子、農事號子、作坊號子、船漁號子。號子類別的劃分,主要依據是不同的工種和傳唱環境。

(3)教師對作品的背景進行介紹,學生理解的音樂背景《軍民大生產》。

《軍民大生產》為隴東民歌,講的是在陝甘寧邊區內部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軍民大生產運動,描繪了當地軍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學生用提出問題的形式回憶2/4拍的強弱變化規律(強、弱),感受二拍子的節奏韻律。

2.教師彈琴,帶領同學識唱樂譜。

(1)教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重音記號並講解。

(2)教唱過程中學生自主發現變化音,教師引導學生糾正音準。(識唱樂譜第二行,請學生自己説出變化音名稱,並進行反覆跟琴演唱練習。)

(3)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反覆記號的演唱順序。(歌曲分為五段,前四段唱到結尾處進1房子,第五段唱到結尾處跳過1房子,直接進2房子)

3.加歌詞完整演唱。

教師帶領學生思考襯詞的作用。同學們大聲讀歌詞,引導學生説出“嗬嗨”、“西里裏裏”、“擦啦啦啦”等都屬於襯詞,並提問襯詞有什麼作用。

4.師生共同總結勞動號子的.特點。

教師提問:這首歌中哪一句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順勢總結音樂特點:音調粗獷有力,常用一領眾和演唱形式,節奏較為固定,號子節奏與勞動節奏緊密結合,律動感強。領唱者的唱詞多為即興的鼓動性唱詞,眾合者的唱詞多為力量型的襯詞。

5.展示環節。

(1)教師帶領學生採用多種演唱形式。

(2)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種演唱方式?

6.歌曲刻畫了軍民在生產運動中什麼樣的精神面貌?

藝術源於生活,藝術源於勞動,當地軍民熱火朝天、充滿幹勁兒的勞動場面所感染。

(四)鞏固提高

1.教師引導學生以《師生大掃除》為題,用《軍民大生產》的旋律,改編歌詞,自主創編自己的勞動號子。

2.組織活動進行自主的展示。(組內互評與他評相結合)

(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知識,建立熱愛勞動、珍惜生活的積極情感。

2.課下請同學們蒐集一下東北地區的號子《哈腰掛》並思考同樣是北方民歌,東北地區和隴東地區的音樂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下節課與同學們一同討論分享。

四、板書設計

國中音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欣賞樂曲《飲酒歌》,感受樂曲不同部分的情感變化,從而歌劇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地表現樂曲並能提升音樂感知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瞭解歌劇《茶花女》,並能哼唱《飲酒歌》的主題旋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聽賞音樂的主題,哼唱歌曲,並感受樂曲不同部分的情感變化。

【難點】

運用音樂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樂,瞭解演唱形式。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播放《茶花女》片段,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情感變化,並説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介紹歌劇《茶花女》的故事情節,引出課題《飲酒歌》。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樂曲

並設問: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是男主角阿爾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奧萊塔舉行的宴會中舉杯祝賀,用歌聲表達對薇奧萊塔的愛慕之心,薇奧萊塔也在祝酒時作了巧妙回答,所以在速度上是稍快的。

2.復聽樂曲

並設問:歌曲給你帶來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場景?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劇的第一幕表現了兩人的對唱表達了他們互相愛慕之情,在最後一段客人們的合唱也增添了這首歌的熱烈氣氛,所以《飲酒歌》給人一種活潑歡快的感覺。

(三)探究學習

1.教師播放音頻,引導學生聆聽時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是否發生了什麼變化?

教師總結:歌曲的旋律重複了三遍。第一遍為阿爾弗萊德的獨唱及朋友們的合唱;第二遍為薇奧列塔的獨唱以及兩位主人公的對唱,最後有合唱呼應;第三遍是客人們的'合唱。

2.教師播放視頻音樂,引導學生隨音樂體態律動,感受音樂的起伏,並結合樂譜找出發生起伏變化的主要原因。

這首單三部曲式的分節歌以輕快的舞曲節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動機貫穿全曲,在裝飾音——倚音的輔助下,表現了主人公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讚美,充滿青春的活力。同時又描繪出沙龍舞會上熱鬧、歡樂的情景。

3.教師彈奏主題旋律,學生跟琴哼唱。

4.教師播放《茶花女》片段,伴隨音樂,引導學生已小組的形式,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歌劇的魅力所在。

5.完整地播放音樂,深入體會歌曲的情感變化。

(四)鞏固提高

教師通過播放威爾第的另一部歌劇《弄臣》片段,並提出問題:此作品與《茶花女》有和不同?請小組展開討論後,教師順勢介紹作者威爾第的生平。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感受歌曲《飲酒歌》不同部分的情感變化,瞭解歌劇。

請同學們課後查閲關於此故事的內容品讀,下節課分享。

標籤: 國中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e100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