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拍打正確的節奏。

2、學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3、能正確使用樂器,遵守打擊樂活動的規則。

二、活動準備

鈴鼓、小鈴、圓舞板、圖譜等。

三、活動過程

1、導入:(熟悉樂曲)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楊柳青》。我們一起説一説。

2、熟悉音樂的旋律

師:這麼優美的音樂,我們一起伸出小手跟着拍一拍。

3、出示圖譜

師:剛才我們拍了這首樂曲,現在老師帶來了一副關於這個音樂的圖譜。我們一起看看,看看能怎麼拍?X X|X X|;X-| X-|; X X X|X X X|(小朋友可以伸出小手自己來拍一拍)誰來試一試?幼兒拍節奏

師:我們看着圖譜完整的來拍一拍。

4、看圖譜學習打擊樂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跟着圖譜拍了一遍,現在老師要換另一種方式來代替我們的小手。

師:我們用我們身體的部位(小腿、肩膀)演奏圖譜

師:現在小朋友看指揮分組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奏。

5、看指揮隨音樂做現有樂器的模仿動作。

師:現在請小朋友準備好,我們分組來演奏。

6、利用樂器演奏

7、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模擬洋娃娃和小熊的動作,掌握小跑步和跺步。

2、學會跳雙圈舞,能按音樂節奏和同伴一起完整地表演舞蹈。

3、體驗跳雙人舞蹈的樂趣。

4、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建議:

1、這是一首波蘭歌曲,節奏鮮明、旋律歡快,表現了洋娃娃和小熊在一起跳舞、遊戲的歡樂場面。

2、活動前可先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活動時可用分組對唱的形式複習歌曲,男孩扮演小熊,女孩扮洋娃娃,這也同時為後面分角色舞蹈做好鋪墊。

3、教師可創設“舞會”情境組織教學,如提問:“我們一起去參加舞會,應該準備些什麼?你會跳什麼動作?”幼兒在自由表現的基礎上學習基本舞步:小跑步、跺步。

4、活動的重點是“洋娃娃”和“小熊”結對做動作。教師應提示幼兒按音樂節奏和同伴一起表演舞蹈,鼓勵幼兒在結束句與同伴創造性的合作擺好造型並交換新舞伴,體驗跳雙人舞的快樂。

動作建議:

全體幼兒站成雙圈,逆時針方向成對站立,外圈幼兒為“小熊”,裏圈幼兒為“洋娃娃”。

【1】---【2】小節:兩人一手叉腰(外圈右手,裏圈左手),另一隻手想我,隨音樂雙腳起踵,每拍一下,共4下。

【3】---【4】小節:兩人內側腳向前小跑步8次,同時相握的手劃至前上方。

【5】小節:繼續小跑步4次,相握的手劃至體後方,兩人眼神對視。

【6】小節:隨音樂節奏跺三下腳,發出響聲。

【7】---【10】小節:動作同【3】---【6】小節,但最後一小節兩人面對面站立。

【11】---【17】小節:“小熊”兩腳開立,兩膝蓋稍向外,屈膝,抬頭挺胸,左腳開始,左右腳交替原地跺步7次(每小節一次),兩臂曲肘稍向外,腕關節放

鬆,手指向下(無控制地),同時身體左右搖擺7次(每小節一次)。“洋娃娃”雙手提裙,抬頭挺胸,神氣地從“小熊”左側開始小跑步,看着“小熊”繞“小熊”一週。

【18】小節:兩人隨音樂節奏拍手3下。

【19】---【20】小節:“洋娃娃”提裙順時針小跑步移動一個位置,換個新舞伴。

“小熊”在原地拍手起立。

【21】---【22】小節:與新舞伴拉手。

小跑步:半拍一步,兩腳依次交替,速度均勻,步子小而有彈性地連續向前跑。跺步:一隻腳在原地全腳着地踏重步,另一隻腳離地屈膝抬腿,兩腳輪流交替,身體重心隨之移至跺步的腳上。

教學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波蘭兒歌。結和本班學生年齡特點,我給本課設計的歌曲的教學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多形式活動,幫助學生熟悉歌曲旋律,激發學唱歌曲的興趣和積性;能跟着音樂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感受樂曲歡快、愉悦的情緒;引導學生能夠用歡快、愉悦的情緒歌唱;初步訓練學生歌詞創作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激發孩子創編的靈感和興趣。2、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幾種創編規律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兔子頭飾;1開大白紙一張;碰鈴、鈴鼓、手鈴、沙錘若干。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呀音樂國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想”

“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戲——節奏表演也帶來了,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兔子演員登台表演音樂節奏)

2、發現規律

老師:“小朋友,你在剛才的節目中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説出節奏有規律)

老師:“對了,剛才小兔子的節奏表演不僅好看而且十分有規律,誰能説説看它的規律是什麼?

( Х0×0|×0×0| )

3、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誰能自己創編一個有規律的節奏?試試看!”

(鼓勵幼兒自己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如:×0 0|×0 0|×0 0|×O O|

××××|0 0 0 0|××××|O O O O|

××OO|××OO|××OO|××OO|

4、創編有規律排序題

老師:“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樂可以創編出規律以外生活中還有什麼也可以編出有規律的?”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説出儘可能多的物品)

老師:“請你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編一道有規律的排序題好嗎?看誰編的和別人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教師在紙上寫出孩子編的規律並用節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來表示。

5、總結規律排序的方法

老師:“生活中的有規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兩種不同物體之間排,也可以三種、四種…不同物體之間進行排序,好現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一起説説看你掌握了哪幾種排序的方法,説的越多越好!”

(引導幼兒説出這節活動中發現的排序方法。)

如:×00×00;00×00×;×000×OOO;OOO×OOO×;

6、練習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剛才音樂國的國王打來電話,讓我們給一首音樂配上有規律的節奏,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想”

“請你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來選一個有規律的節奏,再來選一種你喜歡的樂器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分組練習節奏,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7、活動延伸——合奏

老師:“請回到位子上,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打節奏吧!”

(給予幼兒鼓勵與肯定)

小結:“你們打的節奏不但有規律而且特別美,説明你們動了腦筋了,老師為你們自豪!現在就讓我們乘着小列車到外面領取音樂國給我們的禮物吧!”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了,我的大膽嘗試也有了明顯的效果。這節活動讓我深切的感覺到給孩子萬千知識不如給孩子一種解決途徑。活動中我把規律排序的重難點也就是(自編規律排序題)這一數學領域中難題,通過與音樂領域的有機結合而輕鬆的解決掉了,孩子們在想象中、拍打中總有保持着一股創編的興趣與‘興奮’,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孩子創編的方法之多讓我有些目不暇接,讓我由此更加堅定了興趣教學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與不足,如:孩子發現了六種不同物體之間規律的排序,但在打節奏的過程中孩子並沒有把它用節奏的形式打出來,也許是怕編的太慢而我給的時間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遺憾。我想如果在活動過程中,更注意孩子突發教育的引導,效果會更好!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 感受樂曲快速、緊張的性質。

2、 嘗試運用繪畫、語言、遊戲等方式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 體驗相互配合、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幼兒近期有線條畫經驗,幼兒會玩各種遊戲(如“猜領袖”、請你跟我這樣做等)。

2、準備紙、筆。磁性板及磁釘。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傾聽樂曲、感受樂曲快速、緊張的性質,並用語言進行表達。

教師提問: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聽完後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2、引導幼兒再次傾聽樂曲,並嘗試用線條進行表達。

(1) 遷移幼兒原有經驗。 教師提問:我們學過的線條有哪些?

(2) 請幼兒欣賞音樂嘗試用線條表達。教師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最象哪種線條?請你把他畫出來。為什麼這樣畫呢?

3、遷移幼兒原有經驗,為音樂匹配動物形象,並嘗試創編“野蜂”飛舞的動作。

教師提問:這首曲子説的是一個小動物的故事,你知道它是誰,在幹什麼?

4、 引導幼兒在遊戲情境中,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1) 引導幼兒發現“猜領袖”遊戲與音樂的共同性。.

(2) 在《野蜂飛舞》音樂的背景下,玩“猜領袖”遊戲。逐步積累發現與掩護領袖的遊戲策略。

5、 介紹音樂作品。總結欣賞音樂作品的幾種策略。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5

設計意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適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中班的幼兒喜歡傾聽自然界中各種好聽的聲音,比如風聲、雨聲、水聲等。他們也喜歡唱唱跳跳,渴望參加歌唱,律動,舞蹈,表演等活動,同時對音樂已經有了初步概念和欣賞潛力。因此,本次活動主要通過傾聽,歌唱,律動,舞蹈等多種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幫助幼兒更好的去欣賞、體驗音樂,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活動目標:1、認知目標:理解歌曲大致內容,知道種子發芽離不開雨水的道理。

2、能力目標:能活潑,親切的演唱兒歌,用動作大膽地表現“沙沙沙”、“在説話”、“真甜”、“發芽”等歌曲內容。

3、情感態度目標:體驗歌唱與表演的快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會演唱歌曲,並加入簡單動作。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根據歌詞進行動作創編並演唱。

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PPT課件、小雨滴手指偶、小雨、種子頭飾各五個,兒歌圖譜,音頻等。

2、經驗準備:幼兒傾聽過下雨的聲音,見過種子發出來的小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趣味性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雨滴手指偶導入,吸引幼兒注意力。

2、初步欣賞音樂,仔細傾聽兒歌內容。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跟圖譜學唱歌曲。

1、展示圖譜,幼兒熟悉。

2、教師帶領幼兒跟着圖譜學唱。

(二)加入簡單動作進行演唱。

1、幼兒跟老師共同演唱。

2、幼兒在座位上跟老師學做動作。

(三)鼓勵幼兒進行動作創編。

1、引導幼兒創編新動作。

2、加入新動作,共同演唱。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趣味性結尾。

鼓勵幼兒活動後練習歌曲,創新動作。探索一下可以用什麼樂器演奏,下次活動一起演奏。

活動延伸

1、回到家後,把兒歌唱給爸爸媽媽聽,並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加入樂器和新的動作。

2、可以在自然區,種下種子,並觀察它的生長過程。

附兒歌 《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種子,種子,在説話,在説話

哎呀呀,雨水真甜

哎喲喲,我要發芽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6

設計思路:

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活動要培養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在即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在設計課程時儘量貼近幼兒生活。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欣賞,引導幼兒聽辨音樂的結構--五個樂段,能用肢體動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3、創編音樂遊戲,感受同伴間合作表演的快樂。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樂曲碟片一張。

2、五張故事圖片。

3、小狗頭飾若干。

4、皮球若干。

教學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曲子,請大家認真傾聽音樂。播放音樂。

(2)教師提問:"這首曲子好聽嗎?你聽了以後心情怎樣?"(3)提問:"在這首曲子裏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圖片,故事導入:

師:老師給這首曲子編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圖片一:今天的天氣真好呀!一個叫天天的小男孩吹着口哨和他心愛的小狗一起去樹林裏散步。

(2)圖片二:他們來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見有幾隻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請求到:"我也想去玩一會兒,行嗎?"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請求,在一旁休息。

(3)圖片三:小狗玩了一會兒,累了!於是又和天天繼續散步。

(4)圖片四:這時候來了一羣小朋友,他們對天天説:"你的小狗好可愛呀!我們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嗎?"天天説"好哇!"於是,小狗神氣地走在前面,小朋友們跟在後面,大家一起散步。

(5)圖片五:天漸漸黑了!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們又一起吹着口哨,開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門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喚小狗,小狗馬上從一旁躥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來,好像在説:"我在這呢!"於是,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注:圖片一、三、五完全相同)

3、引導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感受進行曲音樂的特點,感受迴旋曲式的風格。

(1)師:我們結合圖片一來聽一聽A段的音樂。(播放第A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一)提問:"你能聽出他們在散步嗎?散步的速度怎樣?請你來學一學,請幼兒到前面模仿,幫助幼兒加深對第一段音樂的印象。

(2)請幼兒結合圖片二聽一聽B段音樂,(播放B段音樂及圖片二)提問:B段音樂你聽到後有什麼感覺?是歡快還是低沉?我們怎麼表現這段音樂?請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狗和小狗的夥伴在快樂的玩耍,(讓幼兒聽B段音樂進行表演,體會小狗和夥伴玩耍時快樂的心情)..

(3)師:我們結合圖片三來聽一聽下段音樂。(播放第三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三)提出問題:這段音樂和A段音樂一樣,圖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輕鬆快樂的心情,教師解釋一下這樣的曲式就是迴旋曲式的特點,樂曲中有反覆的地方。

(4)結合圖片四聽一聽C段音樂,教師進行講解,因為有朋友的加入,隊伍增大了所以音樂相比之下也最雄壯有力,幼兒表現這段時要精神飽滿,雄壯有力。

(5)出示圖片五,及音樂最後一段,傾聽音樂又變回了輕快的節奏,教師告訴幼兒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輕鬆的向家走,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當聽到三聲狗叫時,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樂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引導幼兒聽出樂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着口哨,帶着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礎上再區分樂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壯有力,大家集體散步)。引導幼兒感受迴旋曲式的特點:"象這樣:A-B-A-C-A樂段的風格的樂曲就是迴旋曲式。"

4、創編音樂遊戲,感受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1)師: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我們應該怎樣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個扮演主人奧嘟嘟,一個扮演小狗。

(2)與幼兒一起討論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別怎樣表演。

(3)播放音樂,集體表演:兩人為一組,一人扮演奧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頭飾。樂段一、三、五樂段時兩人手拉手圍成圈在線上踏步走。樂段二,"奧嘟嘟"坐在線上等待,"小狗"去取一個球,玩在身上滾球的動作。樂段四,大家集體踏步向圈內走,以一個樂句為變化,第一三樂句向圈內踏步走,第二四樂句向後踏步走。

(4)角色互換,遊戲再來一次。

5、結束:"原來口哨也能吹出這麼好聽的音樂,還這麼管用。孩子們,牽上你的小狗,我們一起去操場上散步吧!"播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了,總的來説,效果不錯,活動的目標都達到了,解決了重難點,也讓幼兒瞭解了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理解了樂曲的曲式結構。幼兒也都能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但細細想來,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處理地不夠妥善。環節的銜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還有在對幼兒情緒的掌控方面還不夠自如,這些都需要在日後的教學活動中慢慢改進。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7

重點:能用堅定自豪的情感唱準歌曲旋律,並理解歌詞內容。

難點:歌曲中附點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決策略:以形象的比擬手法引導幼兒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覆哼唱重點小節。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感受長大的自豪,增強自信心。

2.能用堅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工具及材料:

掛圖、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歌曲主旋律

(一)示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春天到了,小朋友們種下小樹苗,小樹在成長,小朋友們也在成長。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樹比一比,看看誰長得高、長得快。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二)掌握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欣賞。

2.帶領幼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哼唱歌曲旋律,隨音樂拍手。

2.帶唱的方式,帶幼兒學唱歌曲二三遍。

3.幼兒自由結伴歌表演。

二、環節改革:

在開展過程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以自學為主。首先練習節奏,由最基礎的節奏到歌曲的節奏,有手擊打xx’xx’xx’/xxx’xxx’xx’x—’。熟悉了節拍後,用發聲la哼唱歌曲旋律,強調重點、難點部分。最後一步就是填歌詞,一首歌曲就在這樣的發聲練習中自然學會了。

三、觀察所得: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氛圍好,學習熱情高。

自身反思:

一貫的教學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維,同樣也匡住了教師的思維,使教學單一化、機械化、老套化,在教學中我們該思考的是:以怎樣的心態、方式、思維去教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見識,不斷地尋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開展每一個活動。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律動,感知“鋸”、“釘”、“轉”的動作。

2、引導幼兒能夠跟着音樂,與他人配合做動作。

3、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PPT

2、音樂《鋸木頭》

3、視頻《鋸木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音樂邀請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節奏。

家長進入教室,教師準備手指遊戲,遊戲結束開始上課。

二、教師導入樂曲,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們看,今天爸爸媽媽們來到教室裏來和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了,今天呀米老師想帶小朋友來玩音樂遊戲,在玩遊戲之前,我要給小朋友聽一段好聽的音樂,請你認真聽,然後回答問題。

——你聽完是什麼感覺?什麼樣的樂曲?

——你喜歡這首樂曲嗎?為什麼?

——你的心情如何?

三、出示音樂圖譜,引導幼兒觀察,並瞭解不同的工具。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聽完了好聽的音樂,老師這裏還有跟樂曲有關的圖譜,請你來看看,並在觀察的時候思考問題。

——你看到了什麼?

——你認識它們嗎?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對日常生活的作用)

引導幼兒觀察工具圖片,與教師一同認識不同的工具。

——這是什麼?(幼兒:錘子,扳手,鋸子)

——它們有什麼作用嗎?(釘釘子,擰螺絲,鋸木頭)

四、教師高榜示範指圖,幼兒跟指欣賞音樂。

1、教師:好了,小朋友們,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三個工具,我們現在可以準備玩音樂遊戲了,玩遊戲之前請你仔細聽老師如何使用這三種工具呢?(教師第一次指圖,並唱引導語)

引導語: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我是一把錘子,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

(扳手,鋸子同上)

教師指圖,幼兒跟指。(指圖第二次,幼兒跟指熟悉旋律)

教師高榜,進行示範遊戲。

角色遊戲:教師當錘子,請一名幼兒當釘子。

教師:現在老師當錘子,你們來當釘子,錘子錘釘子的時候釘子會有什麼反應?(幼:越來越矮)

教師請一名小朋友來示範,老師敲,幼兒蹲,並説引導語。

教師引導幼兒扳手和鋸子的玩法。

扳手,老師來擰,幼兒來轉。(越轉越矮)

鋸子,老師來鋸,幼兒手臂當木頭。

教師邀請小朋友播放音樂進行示範合作遊戲。

教師:現在小朋友們都會了嗎?那麼誰當工具,誰當釘子,螺絲和木頭呢?這需要你們共同配合。現在邀請兩個小朋友上前來玩遊戲我們來看看他們玩的好不好。

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看有什麼問題。

——他們配合的好不好,哪裏有問題,哪裏合作的好?

——你來示範一下吧,應該如何做?

邀請所有的小朋友起來,玩遊戲。

小結:你們之間商量好,分角色遊戲才能玩好,記住動作,掌握音樂節奏,小朋友們玩的真棒呀!

延伸活動:

請孩子們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參加音樂活動,合作完成遊戲。

課程教學反思:

本節課為家長公開課,在上課之前經過園領導的不斷鼓勵下,我在各個同年齡段的班級進行了試課,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因為是一節音樂律動課程,在課程中幼兒是一種非常興奮與活潑的狀態,在幼兒的把握上還不是很嫻熟,比如説孩子們可能因為一些有趣的動作偏離了課程接下來的內容,孩子們放出去收不住,幼兒對音樂引導語不是很熟悉,導致音樂和孩子動作不能相對應,幼兒不會進行合作,幼兒動作有的做的不到位,在這之後都與領導進行了溝通和解決,我覺得在不斷的試課、磨課的過程中本節課才能這麼優秀的展示給家長。

從幼兒方面來看,幼兒非常喜歡這節課《3—6歲幼兒成長與發展指南》中強調“中班幼兒喜歡唱唱跳跳喜愛參加各種歌唱活動,律動,舞蹈等活動能夠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以敲擊物品敲打節奏和基本節奏”,在各種“工具”的工作下,他們找到了音樂律動的樂趣,在音樂引導語的輔助中,孩子們能夠跟着音樂律動進行遊戲,而音樂引導語就是為了銜接孩子的律動動作與音樂之間的相結合,孩子們在音樂中學會了溝通商量與合作。從目標上看,各個環節在磨課的過程中都進行了改善,在上課之前我讓孩子們對音樂引導語進行了熟悉和掌握,這樣就改善了本節課能夠根據引導語進行音樂律動,孩子們能夠通過各種工具的圖片進行猜想和思考,並做出相應的動作,掌握了“轉”“錘”“鋸”的動作,並能夠學會溝通商量,並進行合作,孩子們在音樂律動中感受到了快樂。從教學流程上看,我先讓幼兒掌握了音樂引導語,從難到易,解決教學難點,然後與音樂結合,並讓幼兒思考探索不同工具的動作,層次分明,照顧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參與回答問題,參與律動遊戲,在本節課結束後,家長和園領導都十分的滿意,對於我自己也是一個提升與鍛鍊,以後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與嘗試。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可以讓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

2.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3.體驗在與同伴遊戲時的快樂。

重難點: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音樂CD、紙飛機、鈴鼓、圖片。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小朋友們,看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唱歌來和客人老師問個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禮貌,除了客人老師來了,還有誰來了?快坐下來看看。

二、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

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坐在紙飛機上飛行,他們開心嗎?

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飛機飛行,比如起飛、轉彎、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師的鈴鼓聲中,幼兒用肢體模擬飛機飛行,當鈴鼓節奏停下來的時候,幼兒也需暫停飛行。

三、播放CD幼兒傾聽歌曲,熟悉歌詞,並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歌詞。

你在歌曲裏聽到了什麼?用動作表示你是一張紙,正在被折成飛機呢?在想象自己變成一架紙飛機,你會怎麼飛?

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兩到三遍。

四、將幼兒分組,根據歌曲來玩兒紙飛機的遊戲。

請幼兒五人一組,排成一縱隊。先由第一名幼兒當紙,排在第二個的幼兒唱第一句,並假裝把第一名幼兒折成了紙飛機。唱第二句的時候,把扮演紙飛機的第一名幼兒丟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兒就被丟出去後開始到處飛,在歌曲最後一句的時候,飛回到隊尾。然後第二名幼兒扮演飛機,被第三名幼兒摺好丟出去,按此循環遊戲。

教學反思: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0

課程分析

《指南》中提到:“藝術活動是幼兒的一種精神成長需要的滿足,是一種沒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動過程本身為目的的需要和滿足。”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也不時常觀察到一些幼兒聽到樂曲就會不自覺地擺動身體,跟着節奏,用肢體動作去自我表達。樂曲《瑞典狂想曲》節奏輕快活潑,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的音樂節奏有細微的變化,即每小節的四分音符變為八分音符。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引導幼兒想象樂曲《瑞典狂想曲》的意境,幫助他們理解樂曲,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活動。我將活動分成幾個主要環節:胖黃鴨出場、提議減肥的運動方式、用肢體表徵運動狀態、整理與結束,期望通過以上環節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並用體態動作表現韻律節拍。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旋律,並嘗試創編韻律操動作。

2.嘗試在不同的節奏下進行韻律操表演。

3.在韻律活動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自主創編韻律操動作。

活動難點

根據不同的節奏進行韻律操表演。

課程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課件、圖譜(小黃鴨各個身體部位的圖片)、記號筆、鋼琴。

知識經驗準備:瞭解一些常見的運動項目以及動作。

課程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孩子們,早上好!今天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

2.表演鴨子游泳

(1)師:今天焦老師是鴨爸爸,你們就是鴨寶寶。現在找一塊空地,跟着爸爸出去散散步,好不好?

(2)師幼隨樂表演鴨子走路。

3.模仿胖鴨子走路

(1)師:孩子們!還有一隻小黃鴨要來我們家做客。猜猜它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彈奏鋼琴,幼兒猜測。

(3)幼兒扮演小肥鴨,隨樂模仿胖鴨子走路。

師:小胖鴨走路是什麼樣子?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二、創編舞蹈動作

1.出示運動圖片

師:你們想讓自己變胖嗎?那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肥?

2.師幼隨樂共同表演

師:誰來演示一下你的方法?

3.看圖譜,完整表演

師:剛剛寶寶們想了很多的運動,如果這些動作連在一起不就是一套減肥操嗎?我們跟着音樂試一試!

4.再次嘗試表演減肥操

師:寶寶們跳得都很認真!如果我們把動作順序換一下,是不是更好玩呢?

三、學做新版減肥操

1.出示新圖譜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都會編減肥操了!爸爸也畫了一套減肥操,你們想不想學?

2.變換節奏,嘗試舞蹈

師:爸爸累了,這一次我們把動作放慢一些,好不好?

3.播放《兔子舞》舞蹈視頻

師:孩子們!快看!奶奶們也跳起減肥操啦!我們也跟着跳一跳吧!

4.教師小結。

四、自然結束

幼兒傾聽音樂放鬆身心,模仿小黃鴨輕快、活潑的神態,漫步回到座位。

課程反思

從內容選材上,我準備了具有運動節律的樂曲,並截取了其中一段作為本次音樂遊戲的主要內容。

從目標定位上,本次活動的核心經驗聚焦於“傾聽和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旋律”以及“能夠根據節奏變化嘗試創編韻律動作”。通過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大多數幼兒能夠積極參與,並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

從教學組織上,我積極運用具象的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結構,並重視開放式提問對幼兒思維的發展,比如:“你覺得小黃鴨需要做些什麼來幫助它減肥?”、“你覺得哪項運動最適合小黃鴨減肥?為什麼?”……

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需要繼續提升教學掌控力,並努力提高音樂專業素養,比如:“如何更好地將幼兒的肢體動作進行提煉總結”。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並學唱歌曲,能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動作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2、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歌唱形式演唱。

活動準備:

相關課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樂背景。

活動過程:

1、通過平時觀察,發現小區裏房子的特點。(形狀和顏色)“東亭家園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如果是你你想讓它變成什麼顏色的?”

①出示課件,用猜謎的遊戲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顏六色的,用來刷牆的。”――油漆

“毛兒長長的,用來刷油漆” ――刷子

②學習粉刷匠刷牆的動作。

③“粉刷匠帶來了油漆,我們看看這裏有哪些顏色的油漆?”,結合課件中房子的顏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後半部分。

2、 ①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請幼兒聽歌詞。提問“誰來了”“今天來幹什麼”再聽一遍,“刷匠是怎樣介紹自己的?”請幼兒學習。

②邊聽邊看,猜猜最後的動作表示什麼意思。

③結合課件內容,試着一起唱一遍。

3、 ①通過大家想出的各種方法進行歌曲的練習。(幼兒與教師分唱,最後一句一起唱,交換。

②教師示範演唱自己喜歡的顏色,請幼兒根據自己的顏色練習唱歌。

③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進行演唱,並兩兩組合,交換角色進行。

活動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幼兒歌曲,並且孩子們也很喜歡。在引題部分,我利用幼兒用書,讓他們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並且讓孩子們動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讓他們充分表現自我。在欣賞歌曲環節中,孩子們聽得可仔細認真了,有些小朋友還隨音樂跟唱起來,足見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後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解釋不等我開口提問孩子們就能回答。

5、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小小粉刷匠》公開課教案反思

幼兒課前學習活動設計:

活動前,播放粉刷匠工人的工作視頻,幫助幼兒初步瞭解粉刷匠的工作,並説説自己小手的本領有哪些,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1.以故事遊戲情境貫穿,循序漸進,學唱歌曲。

活動開始用“應聘小小粉刷匠”的'情境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然後以“闖關”情境激發幼兒正確演唱歌曲,在幼兒熟悉了歌曲後,以幫助小雞刷房子的故事情境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並引導幼兒替換部分歌詞,使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以及大膽創編表現歌曲。

2.角色扮演,體驗小粉刷匠的快樂。為了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老師結合課件,引導幼兒模仿“粉刷匠”,並提供刷子帽子圍裙的道具,體驗做小粉刷匠的快樂有趣。

課後延伸活動設計:

《指南》藝術領域中指出經常讓幼兒接觸適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本次活動使幼兒接觸到這首活潑、風趣的波蘭兒童歌曲,在表演區提供了紙箱房子,給幼兒創造了做小粉刷匠的機會,激發了幼兒愛勞動的興趣,在邊唱邊勞動中體驗快樂。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會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歌唱,學習唱準休止符。

2、能用歌聲表達對教師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平時教師與幼兒生活、遊戲、學習的場景,感受教師對幼兒的愛。

材料準備:教師和幼兒一同活動的照片、視頻。

課件準備:《我的老師像媽媽》圖譜、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1.出示與幼兒一起活動的照片或視頻,以談話的形式引題,引導幼兒回憶在幼兒園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是我們在幼兒園裏一起遊戲、畫畫、唱歌、跳舞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和老師們在一起,多快樂啊!你們愛老師嗎?今天我們就來唱首讚美老師的歌《我的老師像媽媽》。

2.播放歌曲音頻,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熟悉歌曲的內容。

★幼兒欣賞歌曲。

★提問:歌曲唱了些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重複範唱。

3.出示《我的老師像媽媽》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的內容,進一步理解和熟悉歌詞的內容。

★播放伴奏,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運用“噓”的簡單手勢,幫助幼兒學唱休止符。

4.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適時撤下圖譜,通過空指和參與式範唱,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

5.播放伴奏,幼兒齊唱,用歌聲大膽表達對教師的愛。

★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大膽地表現歌曲的內容。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結合“教師節”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好老師,誇誇自己的好老師,並根據自己對老師的瞭解,創編歌詞,唱唱自己的好老師。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準確地按照指揮的意圖,與同伴一起即興演奏樂曲,體驗配樂器演奏的樂趣。

2、能根據音樂創編身體動作,並將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遷移到配器形式中。

3、感受大家在一起演奏、呼喊勞動號子時強有力的氣氛。

 【活動準備】

1、《加油幹》錄音磁帶。

2、各種自制打擊樂器,鈴鼓、碰鈴一對、雙響桶一個、叉一對。

3、在此次活動前,幼兒已熟悉《加油幹》樂曲旋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與幼兒進行捕魚遊戲。(體驗勞動號子的特點)這時信鴿來送信。

二、讀第一張信,幼兒領唱、齊唱歌曲《加油幹》。

1、讀信,交代任務。

師:啊!原來是月亮姐姐的來信,信中寫的是什麼呢?(我們下週要舉行迎奧運匯演,你們來參加嗎?)小朋友想去嗎?(想)我們趕緊行動吧!

2、欣賞音樂《加油幹》

(1)欣賞樂曲,讓幼兒回憶樂曲名字。(播放錄音)

師:咦,原來是我們熟悉的樂曲叫——

幼:《加油幹》。

(2)讓幼兒回憶歌曲的風格。

3、指導幼兒進行齊唱、領唱。

三、讀第二封信,引導幼兒創編身體動作。

師:月亮姐姐又來信了,看看又有什麼事情。(小朋友你們的歌唱的真好聽,能不能給這美妙的歌聲再加上動作呢?)

1、引導幼兒做身體動作。

全體幼兒聽音樂,按要求師幼集體做動作。

2、將幼兒分組進行練習身體動作。(播放錄音)

小結:小朋友做得真棒!

四、讀第三封信,用打擊樂演奏《加油幹》。

師:月亮姐姐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是什麼?(展示各種“樂器”)

師:這些樂器可以分別代表平時我們用的哪些樂器呢?(拿一籃樂器

與幼兒一一比較得出:竹竿——雙響桶;易拉罐——碰鈴;裝有米的瓶子——鈴鼓。)

師:現在我們用這些樂器演奏,看老師的指揮。

其中唱“嗬嘿”的地方用“大鼓或叉”打擊。

2、幼兒看教師指揮並演奏。(播放樂曲錄音)

3、幼兒聽錄音並看指揮完整地演奏打擊樂。(播放錄音)

五、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表演地真認真,為了能在下週如期參加演出,現在我們先去把這首打擊樂表演給中2班的小朋友看看,聽聽他們的意見,我們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帶幼兒離開教室)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初步學唱歌曲,知道ABA的結構類型,並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能創編跳躍、連貫的動作幫助理解和表現歌詞的內容;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CD音樂《郊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複習歌曲《小紅花》。

指導語:(教師彈湊歌曲前湊)這是什麼歌曲?在最後一句我們應怎麼唱?(前面跳躍,後面連貫)

用跳躍、連貫的聲音唱《小紅花》。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郊遊時的美好前景

提問:你們郊遊過嗎?去了哪裏?玩了些什麼?

3.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裏小朋友郊遊時快樂嗎?他們是怎麼郊遊的?看見了什麼?

4.幼兒學唱歌曲

二、教師再次範唱歌曲,啟發幼兒發現ABA的結構

提問:你們發現歌曲裏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進一步理解熟悉歌詞。

提問:這首歌裏唱到白雲怎樣?陽光怎樣?青山、綠水怎麼樣?

四、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發現並運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問:你們發現中間部分和前後重複的地方有什麼不同?你們唱什麼歌的時候也運用了這兩種方式?

五、教師通過語言創設情境

到"地方郊遊",帶領幼兒完整學唱1~2一遍。

六、鼓勵幼兒聽音樂結伴邊表演邊歌唱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做傣族舞的簡單動作及步伐,表現音樂輕柔、優美的特點。(活動重點)

2、嘗試創編動作,根據音樂做孔雀走路、開屏,跳舞等動作,體驗創編的樂趣。(活動難點)

3、培養幼兒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音樂、孔雀頭飾

經驗準備:幼兒和家長共同蒐集關於孔雀的資料,對其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1、出示“美麗的孔雀”圖片,引起幼兒興趣,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和習性。

提問:圖片中孔雀的尾羽、羽冠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説説孔雀的特點並進行簡單的模仿。

小結:孔雀的嘴巴尖尖的,孔雀開屏時非常美麗,像扇子,清晨孔雀到河邊梳理羽毛,孔雀的尾羽展開非常漂亮,尾羽上的斑紋很像眼睛。羽冠就是孔雀頭頂上的羽毛。

2、引導欣賞音樂,感知音樂優美、輕柔的特點。

提問:聽完這首歌曲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都在歌曲中聽到了什麼?3。嘗試表演,初步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簡單動作。(1)聽賞音樂學孔雀走路

遊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提問:孔雀怎樣走路?還會往哪裏走?我們一起試一試吧?

引導幼兒在表現孔雀走路的基礎上進行不同走向的練習,提示幼兒挺胸抬頭的走。

(2)引導幼兒加上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儘量伸直。

(3)引導幼兒做孔雀開屏的動作,表現孔雀的美麗。

4、完整表演,表現孔雀的動作特點。

(1)在走路遊戲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表現舞蹈第一段,提醒幼兒做動作時保持上半身的姿態。鼓勵幼兒隨音樂表現舞蹈動作。

(2)組織幼兒玩換場地遊戲

小孔雀飛呀飛呀,又來到了小溪邊。我們一起和小孔雀在小溪邊,映着溪水,再來跳一遍美麗的孔雀舞吧?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持抬頭挺胸的姿態,微笑。

5、嘗試創編。

播放孔雀舞視頻,引導幼兒觀察模仿,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能大膽表現第二段音樂。

6、戴孔雀頭飾表演,互相欣賞。啟發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標籤: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y01r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