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教學實錄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讀名人名言能夠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能使我們有很大的收穫。誰來説一句名人名言?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教學實錄

生: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高爾基)

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陶行知)

師:名人名言是汪洋大海,我們從中受到啟迪。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條名言,請同學們一起讀:(大屏幕出示)

<:p>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

<:p>

師:這句名言是什麼意思呢?今天讓我們到一篇課文中一起去尋找。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師生同寫:司馬遷發奮寫史記)

生:老師,你“發憤”的“憤”寫錯了,應該是“憤怒”的“憤”。

<:p>

師:噢,這兩個字很容易混淆,老師也混淆了,謝謝你的提醒。(老師將“奮”改為“憤”。)

生:老師,你遺漏了書名號,《史記》是一本書,應該加書名號。

師:噢,你有一雙明鋭的眼睛,《史記》是一本書,不能遺漏書名號。看來,馬虎不得啊!現在,課題寫對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很快地瀏覽一遍課文,找到解釋司馬遷這句名言的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生:在第三小節:“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

師:一起讀這句話。請對照司馬遷的名言,看看“固”是什麼意思?

生:“固”是“總是”的意思。

師:“或”什麼意思?

生:“或”是“有的”的意思。

師:課文同學們讀熟了嗎?下面我來請同學讀課文,誰來讀第一小節。

生:讀第一小節。

師:讀這個詞語——遊歷,誰能給它找出一個近義詞?

生:遊覽。

師:課文為什麼不説司馬遷四處遊覽,而要説四處遊歷呢?

生:“遊覽”是玩、觀光;“遊歷”不僅去觀光,還要學習一些東西。

師:你真了不起!你發現了這兩個詞語的微妙差別。司馬遷二十歲開始四處遊歷,他不僅遊覽了許多名山大川,每到一處還要考證歷史資料,訪問老人。這次遊歷,為司馬遷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師:誰來讀第二小節。

生:讀第二小節。

師:讀這個詞語——囑託。“囑託”的近義詞是什麼?

生:囑咐。

師:課文為什麼不用“囑咐”,而用“囑託”?

生:(沒有人回答)

師:父親的“囑託”是什麼?誰來讀讀父親的囑託。

生:“我死之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的,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師:感歎號沒有讀出來!誰再來讀?

生:讀父親的囑託。

師:課文為什麼不用“囑咐”,而用“囑託”?

生:“囑託”比“囑咐”要重一些,因為這是父親臨終時候的遺言。

師:説得好。這是父親交給司馬遷的重任,父親未竟的心願要靠司馬遷去完成,所以要用“囑託”。同學們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思考,作者用詞是很有講究的。

師:誰來讀第三小節。

生:讀第三小節。

師:看看插圖,司馬遷怎麼在竹簡上寫《史記》?

生: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寫書只能寫在竹簡上?

師:知道紙是誰發明的嗎?

生:蔡倫。

師:對!東漢時期的蔡倫,司馬遷是西漢人,那時侯紙還沒有發明呢。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最後一段。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司馬遷的名言。

生:齊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

師:司馬遷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句話話的呢?我請一個同學再來讀讀第三段課文。

生:讀第三小節。

師:一起讀這個詞語——飛來橫禍,注意“橫”是個多音字,讀第四聲。“飛來橫禍”什麼意思?

生:突如其來的大禍。

師:司馬遷的“飛來橫禍”是什麼災難?書上怎麼寫的?

生:司馬遷因為替—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

師:是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老師查閲了有關史料,請看這樣一段話:(大屏幕出示)

公元前99年,匈奴侵略漢朝。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率領五千精兵進軍匈奴。寡不敵眾,兵盡糧絕,李陵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大怒,想重罰李陵家人。羣臣爭相附和,大説李陵的罪過。只有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説李陵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寬容。漢武帝勃然大怒,將司馬遷打入大牢。後來,司馬遷被處以極其殘酷的刑罰——宮刑(古代一種酷刑,割生殖器,也稱腐刑)。這種刑罰不僅是對肉體的無情摧殘,更是人格上的奇恥大辱。

師:司馬遷受了宮刑,當時有人這樣評論:“宮刑這種刑罰不但是對肉體的無情摧殘,更是人格上的奇恥大辱。作為一身正氣的司馬遷應該以死抗爭,一死了之。而他居然活了下來,這不是苟且偷生嗎?”你認為司馬遷是苟且偷生嗎?

生:不是。司馬遷就這樣死了可能得到個好名聲,但這名聲能和《史記》相提並論嗎?

生:不是。如果司馬遷就這樣死了,我們今天還能讀到《史記》嗎?

生:司馬遷活下來,完全是為了《史記》,他是為了造福後人,為子孫後代留下一部史書。

師:“是的。司馬遷是為《史記》而活着,書上有一段他的心聲,誰能來讀一讀?

生: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師:注意,這段話中有一個問號,兩個感歎號。誰能把這三個標點讀出來?

生:自由讀這段話。

師:指名讀這段話,齊讀這段話。

師:範讀這段話,學生再齊讀這段話。

師:死,對司馬遷來説太簡單了,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可是《史記》怎麼辦呢?再讀。

生:學生再次齊讀這段話。

師:司馬遷是這樣想的,他是怎樣做的呢?

生:“想到這裏,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師:請男女同學分讀司馬遷的想法與做法。

師:請同學們看書上的生字表,你覺得哪幾個字最難寫?

師:指導寫“嘯”、“獄”。

生: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我們講到正當他專心致志編寫《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一身正氣的司馬遷為將軍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受了宮刑。這是奇恥大辱啊!司馬遷真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可是《史記》怎麼辦呢?為了《史記》,司馬遷活了下來。還有一個原因促使司馬遷活了下來,請同學們打開書,讀讀第二小節。

生:讀第二小節。

師:想想看,還有什麼原因使司馬遷活了下來?

生: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託。

師: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父親臨終前是怎樣囑託的?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我死之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的,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師:如果司馬遷血濺牆頭,了此殘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見自己的父親啊!

父親的囑託,司馬遷牢記心頭。再讀。

生:讀父親的囑託。

師: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為了《史記》,司馬遷忍如含垢,活了下來。司馬遷不停地寫作,寫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記》。司馬遷寫完《史記》,心血耗盡,與世長辭,你覺得司馬遷的死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

生:重於泰山,因為他完成了一部前無古人的鉅著——《史記》。

生:重於泰山,因為他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司馬遷死而無憾。

師:司馬遷完成的是一部怎樣的《史記》呢?誰來讀讀最後一段。

生:讀最後一段。

師:《史記》是一部輝煌鉅著,洋洋52萬字。(老師展示兩卷本的《史記》)。52萬字的《史記》是沉甸甸的,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為什麼説《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

生:因為司馬遷接受宮刑,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完全是為《史記》而活着。

生:司馬遷把《史記》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史記》裏凝聚着司馬遷的生命。

師:後人對司馬遷的死記載了了,實際上,寫完《史記》,生命對於司馬遷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他活着就是為了寫《史記》。再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最後一段。

師:魯迅先生這樣評價司馬遷的《史記》,一起讀:(大屏幕出示)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魯迅

知道《離騷》是誰的作品嗎?

生:屈原寫的。

師:《離騷》是屈原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魯迅將《史記》與《離騷》相提並論,是對司馬遷極高的評價。史家的絕頂之作,不壓韻的《離騷》。《史記》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思想價值。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魯迅對《史記》的評價。

生:齊讀魯迅的評價。

師:同學們,讀完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説。請你用一兩句凝練的話寫出你此時此刻的感受,並屬上你的大名。(音樂響起,學生寫感受,大約4分鐘。)

師:讓我們聽一聽同學們的感受。

生:你的《史記》是輝煌的,是沉重的。你讓我懂得了怎樣的死才是重於泰山的。(徐柯)

生:屈原走了,他留給世人一首千古絕唱——《離騷》;司馬遷走了,他留給世人一部輝煌鉅著——《史記》。(華瑾)

生:牛頓填補了力學的空白,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陳景潤打開了哥德巴赫猜想,而你,司馬遷讓我們讀到了“無韻之離騷”——《史記》。(王昕彤)

生:《史記》便是司馬遷,既是史家之絕唱,又是千古之奇才。《史記》是司馬遷人格的精髓,是一部永垂不朽的精神食糧。(王誠盈)

生:《史記》是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我們看見的不僅僅是這部著作的輝煌,還應看見的是這成功的背後,一段辛酸的路程,一個忍辱負重的人在崎嶇的道路上艱難地摸索着,攀登着……(程廣大)

師:精彩!掌聲!請你再讀一遍。(該生又讀了一遍)

師:老師也寫了一句感受,請大家一起讀:(大屏幕出示)

奇蹟大都是在厄運中誕生的。

——諸向陽

師:這是我讀完這個故事的感受。誰能聯繫司馬遷的故事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生:正因為司馬遷受了宮刑,遭受了不白之冤的厄運,所以才誕生了《史記》這樣的奇蹟。

師:你還知道哪些奇蹟是在厄運中誕生的?

生:海倫凱勒是個全聾、全啞、全盲的人,他卻成了全世界著名的作家。

師:是的。馬克吐温曾經説過,19世紀誕生了兩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生:史鐵生是個雙腿癱瘓的人,他卻寫出了許多偉大的作品。

生:張繼參加科舉考試名落孫山,在他萬分失意的時候,卻寫出了《楓橋夜泊》這樣的千古名作。

師:是啊!寒山寺因為這首詩而成了著名的旅遊勝地。

師:有許多奇蹟都誕生在厄運之中。司馬遷在一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大屏幕出示)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牽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師: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大屏幕出示)

周文王被關在牢裏,寫出了《周易》;孔子周遊列國的路上被困在陳蔡,後來編成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寫了《國語》;孫臏被剜掉膝蓋骨,寫出了《兵法》;呂不韋被迫遷居到四川,《呂覽》這部書才得以傳世;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才寫出了《説難》《孤憤》。還有《詩經》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遭受挫折之後寫的。

師:無數的仁人志士在遭受磨難中誕生了奇蹟。請大家一起讀讀司馬遷的話。

生:齊讀司馬遷的話。

師:奇蹟大都是在厄運中誕生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面臨厄運都能誕生奇蹟呢?想想看,怎樣的人面臨厄運才能誕生奇蹟?司馬遷遭受飛來橫禍,寫出了輝煌鉅著,這跟題目中的哪一個詞有很大的關係?

生:發憤

師:為什麼用“憤怒”的“憤”而不用“奮鬥”的“奮”?

生:因為這裏面飽含了司馬遷的滿腔悲憤。

生:司馬遷化悲憤為力量,時時刻刻告誡自己:無論遇到怎樣的磨難都要寫完《史記》。

師:司馬遷寫出輝煌鉅著《史記》,當然與他的“發憤”有很大的關係,但我以為還有原因使司馬遷寫出了《史記》。請同學讀讀第一小節。

生:讀第一小節。

生:他從小立志寫史書。

生:他受到父親的薰陶,有很好的家學淵源。

生:他讀了大量的書,還四處漫遊。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師:是的。這些都是司馬遷之所以能寫成《史記》的原因。《史記》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今天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讓我們來讀讀這些成語:(大屏幕出示)

師: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司馬遷的《史記》是古文,同學們現在還看不懂。我這裏有一套學生版的《史記》,很適合同學們閲讀。(推薦學生版《史記》)

師:司馬遷以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史記》的誕生,他的著作豎立起了一塊歷史的豐碑,司馬遷因《史記》而流芳百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dwkk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