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蜜蜂引路評課稿範文

蜜蜂引路評課稿範文

篇一:蜜蜂引路評課稿

蜜蜂引路評課稿範文

今天聽了包老師上了《蜜蜂引路》第一課時。

這節課中包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穿插“畫一畫,演一演,議一議”等環節,讓學生注意聯繫生活實際,體驗列寧的機智幽默,善於思考,養蜂人的驚訝,從而能夠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1、新課伊始,通過聽寫生字詞,引發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激起他們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憑着對課文的感悟,結合生活經驗,明白了列寧是如何細心觀察,思考判斷,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拓展了思維,豐富了學習的內涵。

2、包老師在課堂中注意營造探究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課堂學習師生雙方都有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3、包老師創設“演一演”的環節,不僅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打下基礎,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包老師設計的“畫一畫”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陶冶了藝術情操,還讓學生更容易地瞭解了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學習環節的趣味設計,呈現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狀態,幫助他

們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包老師始終體現了尊重和讚賞,尊重每一個人的努力付出,讚賞每一位同學對自己的超越。

但是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不那麼完美:例如、朗讀訓練沒有體現個性化、多樣化。朗讀是我班學生的弱項,朗讀形式單一,齊讀多於自由讀。沒能大膽地放手,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個別孩子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對朗讀水平較弱的學生而言,他們也少了一次鍛鍊的機會!

篇二:《蜜蜂引路》評課稿

聽了我校謝阿曉、陳慢慢兩位新教師的課,頓覺兩位新教師悟性很高。一方現表現在教學生涯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對於課堂,已經能較好地把握課堂。如從學生角度看,兩堂課的課堂紀律都非常好,説明老師能很好地掌握課堂。從教師角度看,課堂上,教師能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能給予有效的評價,能及時地對教學做出調整。這些都説明教師的教學水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陳老師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三段。她設計了一個引導學生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閲讀過程。這種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事物和閲讀課文的心理過程的。一開始,教師請學生默讀整段課文,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和養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教師一邊聽學生髮言,一邊在黑板上貼畫,幫助學生在整體上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這一教學步驟中,教師把重點放在學生認識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上,並不單純以學生答案正確為目標。如教師要學生説花叢在哪兒,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説花叢在路邊,理由是課文裏説“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中有許多蜜蜂。

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後,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部分進一步深入的學習,進一步從詞句中體會列寧是怎樣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如教師問學生列寧在路邊發現了什麼,他是怎樣想的?學生閲讀了課文以後説,列寧在路邊發現了蜜蜂,他會這樣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養蜂人的吧?他還會想,蜜蜂採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着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一定能找到養蜂人的家。老師改變了有些教師習慣於逐句逐段進行情節性問答和講解的教法,對於發展學生認識和思維能力是很有意義的。

當學生深入學習了列寧觀察、思考的方法以後,教師又讓學習回到課文的整體上來,藉助自己鐵圖,融進自己的體驗和想象,具體敍述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蜂人的。

發展認識、發展思維離不開發展學生的語言。老師在學生閲讀理解過程中十分重視語言。一是重視聽和説的訓練。口語訓練的要求,隨着閲讀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由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等各在什麼地方説一二句話,到圍繞列寧

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説一段話。二是重視詞語教學。老師的詞語教學很有特色。她不是讓學生孤立地記憶詞義,而是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並通過反覆運用加深理解。這樣教,不但詞語活學,而且加深了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認識和思維的發展。詞語“發現”、“觀察”、“果然”、“嚮導”等都是這樣教學的。以“嚮導”為例,當學生懂得嚮導就是帶路的人,課文裏指的是蜜蜂以後,教師問:蜜蜂真的能當嚮導,能引路嗎?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更深的層次,領悟到列寧有豐富的知識,靠動腦筋、想辦法,善於觀察,利用蜜蜂採了蜜要回蜂房這個特點才找到養蜂人的。三是重視朗讀訓練。朗讀訓練形式多樣,有的由朗讀引出要思考的問題,有的通過朗讀理解詞語的意思,有的是指導學生讀出語氣,讀出感情,把課文變成有聲的言語,受到教育和感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v6d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