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完整的家庭不僅是個人美好生活的起點,也是優良人格形成的頭。婚姻家庭關係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條就越好。然而在今天,由於社會經濟結構不斷髮展變化,人們對待婚姻家庭的觀念也在一部分人的頭腦中悄然變化着,婚姻家庭關係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固若金湯,離婚的人羣越越多,於是接踵而的是一個人們不得不正視的社會問題:越越多的少年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為了全面瞭解我縣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情況,準確地向社會各界反映當前我縣單親家庭子女在成長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如何開展對單親家庭子女進行家庭教育工作,有力的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XX縣婦聯在今年9月-10月期間採取問卷摸底、個別訪談的方式,組織開展了對全縣單親家庭0-18歲子女成長情況的專題調研。

一、總體情況

(一)高離婚率下產生的龐大單親家庭羣體。通過對全縣16個鄉鎮、學校及0-18歲單親家庭子女及家長進行抽樣調查和分析統計,結果顯示:我縣有單親家庭子女2840名,佔我縣未成年人總數的12%。其中,624%單親家庭子女是由於父母離異而造成的,292%是由於喪偶,其它情況僅佔84%。調查顯示:我縣有個鄉鎮因父母離異形成單親家庭的高達90%。在0-18歲未成年人單親家庭中,子女僅7-14歲年齡階段的居多,佔98%。

(二)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特點,心理情緒。由於家庭的缺損,造成了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他們通常表現出孤僻、內向、任性等性格弱點。絕大部分生活在單親家庭裏的未成年人在個性發展中,常常感到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在調查的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處在離異家庭的單親家庭子女,大都行為習慣差,甚至染有不少不良習氣,諸如抽煙、、打架鬥毆、談情説愛、尋釁鬧事等等。

(三)單親家庭子女的生活狀況。由於家庭的不完整,只有少數單親家庭經濟條較好,多數單親家庭的生存狀況是十分艱難的,生活條差,生活質量跟不上需求。在調查中發現,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有9%隨父,46%隨母,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扶養的佔01%;在生活條較差的家庭,父或母為了尋求生計,外出務工,也只能將子女交給長輩或他人看管。

(四)單親家庭子女的監護人化結構。調查的單親家庭中家長是農民的居多,佔整個的8976%,是工人的佔42%,是幹部及其他的佔604%;同時,他們的化層次也參差不齊,其中,國小化佔單親家庭的609%,中學的佔401%,大專以上化層次較高的只佔其中的4%。

(五)單親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在學校的教育中,867%單親家庭的子女能夠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有1%單親家庭的子女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調查結果顯示,單親子女的學習狀況向兩個極端發展。其中,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單親子女屬於個別現象,只佔06%,成績較差的佔78%。由於單親家庭孩子的監護人化水平普遍低,不具備給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素質和能力,因此,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數未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狀況。在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多數孩子的健康狀況一般,有一部分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證。在91%的孩子內心深處中最渴望有一個完美、和睦的家庭,能夠同時得到父親和母親的愛,46%的渴望不再受到別人的歧視,482%的希望得到社會的救助。

二、存在的問題

(一)單親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質量差。單親家庭的父母一人既要承擔沉重的家務,為了生活又要努力的生產、工作,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方面常顯得力不從心,對其子女的關心和教育不夠,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在農村單親家庭中,多數家長常年外出務工,孩子託付給家中的長輩,監護人本身化水平低,思想素質不高,嚴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式方法,不具備對孩子進行家教的能力,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了家庭教育質量差。

(二)單親家庭子女思想及行為習慣出現空缺。在調查的單親家庭中,子女7-14歲年齡階段的居多,佔其中的98%,他們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得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由於父母離異或死亡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打破了他們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同時,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有46%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別人的歧視,482%的孩子生活條較差。在這種缺少教育和關愛的環境中生活導致了他們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等孤僻古怪的性格以及比較極端的對人處事態度。常常表現得內向、不願多接觸人,也不願與人交流,自控能力較差,感情衝動好鬥,甚至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三)單親家庭子女學習向極端發展。在對單親家庭子女的調查中發現,他們的學習狀況向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情況是父母離異或喪偶後,把孩子作為整個家庭的精神支柱和依靠,在孩子的學習教育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樣的孩子在學校裏出類拔萃,但是他們性格孤僻,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且很自卑,缺乏愛心。另一種情況是父母雙方互相推卸責任,視子女為累贅,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自暴自棄,有厭學情緒,在學校表現惡劣,不思進取,任意逃學,而這種情況在單親家庭中佔絕大部分。

(四)單親家庭經濟出現危機。由於大部分單親家庭都是一個人承擔撫育和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除了少數家庭生活富足以外,絕大多數家庭經濟都十分困難,難以支付高昂的教育費用,很多學生只能勉強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少數學生早早輟學,連九年義務教育都不能完成。同時,健康也不能得到保證。

三、幾點建議

(一)社會責任

1、加強領導,進一步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各級黨政部門應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貫徹落實中發8號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解決。一是加快經濟發展,積極給單親家庭的家長創造就業機會,使其就近務工,創造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二是完善有關法律政策,保障孩子合法權益。三是社會各界要力所能及開展對單親家庭子女的幫扶活動。

2、強化宣傳,積極引導單親家庭子女監護人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由於單親家庭子女的監護人責任意識普遍淡薄,要切實改善單親家庭子女的生存、發展環境,就必須強化單親家庭子女法定監護人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針對這一問題各級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機會,對單親家庭子女的監護人進行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教育,讓他們瞭解單親家庭孩子出現的生存危機和道德失範問題,瞭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內容、教育規律和方法,明確自己監護的任務和責任。

(二)學校責任:

1、學校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檔案,用愛心撫慰創傷。要加強調查研究,增強教育實效。學校應對農村單親家庭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全面瞭解他們的情況;並建立單親家庭學生的專門檔案,針對不同特點,分類管理。老師應與外出打工家長及其臨時監護人經常保持聯繫,並建立家長記錄卡,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2、創造活動環境,用鼓勵消除自卑,用友情彌補親情。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負擔重,恥於別人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實情況,更怕老師和同學知道。學校要積極創造活動的環境,鼓勵單親家庭學生參加各項有益的活動。同時,在活動和學習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增進和同學的友誼,用友情彌補親情。

鼓勵他們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單親家庭的學生在閒暇獨處時常常感到無聊,也更多地採用消極被動的方式打發時光。學校要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和生活目的教育,讓他們增強自信、樹立正確理想,做到常提醒,多鼓勵,多方面啟迪。積極安排一些興趣相投的同學與他們結成學習夥伴。

(三)家庭責任:

1、強化監護意識,確保家庭教育力量。單親家庭子女的父母要重視與學校、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繫,隨時掌握孩子動態,加強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如果必須外出務工,要認真從孩子成長需求的角度出發,選擇責任心強、有保護能力和精力的臨時監護人管理孩子,並應履行相應的委託手續。

2、家長調整思想認識和心理情緒,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變化的正確認識。夫妻離異大多是有無法化解矛盾才發生的,離異後出現的新問題--孩子教育成長的問題。面對新問題,要敢於正視,並努力去解決。對孩子不應長期隱瞞離異的事實,那樣反而增添一層苦惱,要正確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離異,並與父母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是怨恨父母,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3、重視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使其用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單親家庭的父母在關注孩子生活、學習、安全等方面的同時,要特別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有些事情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交流,並採取妥善的解決措施。要讓孩子與不在身邊的父或母,經常團聚交流,讓孩子感受完整的愛。單親家庭的父母還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增強家教能力和水平。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2

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一號文件中出現。為準叁清我縣農村家庭規模經營發展現狀,着力以現行家庭規模經營為基礎、探索發展家庭農場的有效途徑和方式,筆者在深入調研32個鄉鎮規模種養殖業和20個家庭農場式規模種養殖生產户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客觀分析了我縣家庭規模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積極穩妥發展家庭農場的措施建議,現報告於後。

一、我縣農村種養殖户規模化發展現狀

根據全市統一確定的規模種、養殖户標準,我縣32個鄉鎮規模種養殖業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到末,全縣共有規模種植户87個,種植面積9422畝,户均108.3畝。其中規模種糧13户、面積904.5畝,户均69.5畝;規模種蔬菜18户、面積1707畝,户均94.8畝;規模種烤煙23户、面積1323畝,户均57.5畝;規模種藥材14户、面積2891畝,户均206.5畝;規模種花卉9户、面積916畝,户均101.8畝;其他規模種植10户、2200.5畝,户均220畝。,全縣規模養殖户達到131個。其中規模養殖生豬户、飼養12324頭,户均192頭,規模養殖家禽40户、飼養153749只,户均3843只;規模養殖肉羊24户、養殖4761只,户均198只;規模養殖肉牛4户、飼養215頭,户均54頭;規模養殖肉兔19户、飼養37931只,户均1996只。規模種植户、規模養殖户佔農户總數的0.17%,規模種植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0.7%;生豬規模户存欄生豬佔存欄總量的4.5%,家禽規模户存欄家禽佔存欄總量的12.7%。

二、我縣家庭規模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縣20個從事規模種養殖業家庭經營户的調查情況看,現行家庭規模經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籌資融資困難。絕多數規模經營户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或可借貸方式投資,除國家在政策調控時適當扶持外,基本沒有其他融資渠道。在種養殖關聯產品市場價格正常或逐漸上漲的情況下,各個生產環節正常循環,規模經營能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規模逐步擴趨勢明顯。一旦市場價格低迷,產品銷售受阻,生產過程則不能正常循環。不少規模户因為沒有外來資金參與週轉,只能壓縮生產規模、降低虧損程度,虧損時間稍長,少數支撐不住的户只能退出生產,規模生產的連續不穩定。

(二)銷售渠道不暢。所有規模經營户均沒有建立較為正常規範的銷售渠道,完全靠自己盲目尋找銷路,導致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過來又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經營。受信息資源、聯繫能力、交通工具及銷售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銷售零星分散,耗費人力物力和生產時間,影響規模經營效益水平。

(三)技術服務滯後。規模種植養殖生產需要相對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比如開展病蟲或疫病防治、對廢棄物或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等。但現行規模化種養殖業專業服務提供跟不上,生產過程中各方面技術服務主要通過臨時聘請人員或者種養殖户自學解決,技術保障方面存在諸多缺陷和漏洞。由於技術服務與生產要求脱節,勢必影響規模經營質量效益,增加規模種養殖業生產風險。

(四)生產要素不穩。規模化種養殖業需要適度集中耕地、林地、牧草地、養殖水面等農業生產資源,各資源要素流轉通過口頭協商、書面協議方式確定。流轉時間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生產經營虧損時協議租金不減少、生產經營收益好時協議租金上漲(比如王家鄉花卉苗木生產户租用土地租金就從最初每畝600元漲到現在的每畝1000元)。生產要素流轉不穩定,在很程度上影響了生產經營者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三、適宜我縣發展的主要家庭農場模式

從農村種養殖資源狀況出發,以現行種養殖規模經營户為基礎,培育適宜我縣發展的家庭農場模式有四種類型:一是糧食蔬菜生產農場,分佈在土地面積集中、肥力狀況較好、交通方便的平壩地區,發展規模與本地資源要素相適應的糧食或蔬菜生產農場。如:臨溪的糧食生產户,王家的股份制蔬菜生產户都可為發展農場提供借鑑;二是特種作物產業園(場),黃連、蓴菜、烤煙、辣椒等特色作物宜於發展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如黃水黃連,冷水蓴菜,主要烤煙、辣椒產地等都可適度發展特色作物產業場;三墅園內養殖型複合式農莊(場),在種養殖資源優越、交通條件較好的城鎮遠郊地區發展種養殖業循環、優勢互補的家庭式農莊。如:沿溪鎮濱江村汪卯祥租用耕地種植果樹200餘畝,同時在果園內養殖生豬175頭;四是林下養殖類生態休閒農莊(場),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林下養殖類生態休閒農莊(場)。

通過對20個家庭農場式規模種植、養殖生產户生產效益調查情況看,規模種糧畝均收入162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130元,效益提高8%左右;規模種蔬菜畝均收入3429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309元,效益提高10%左右;規模種其他特種作物畝均收入581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1300元,效益提高20%左右。規模養豬每塗收入200400元,比零星分散養殖增加200300元,效益提高15左右%;規模養禽每隻純收入51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約5元,效益提高8%左右。從調查結果看,各種項目的規模化生產收入都比零星分散生產高得多,經濟效益也比零星分散生產好得多。(注:20個户的數據是生產户對生產情況回憶形成的,代表性不強,僅作趨勢參考)

四、積極穩妥發展我縣家庭農場的措施建議

從當前我縣農村農業生產實際看,一家一户分散生產經營方式在推動縣域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方面有所減弱,發展現代農業更加迫切需要適宜的新型勞動載體融入。一號文件的出台,縣、縣政府鼓勵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系政策措施的推出,我縣積極穩妥發展家庭農場的客觀條件已然成熟。為此,建議如下:

(一)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築牢發展基礎。融資渠道單一、投入數量不足是影響規模户穩定發展和向更規模、更高要求的家庭農場過度的主要制約因素。逐步建立以農户投入為主、政府扶助、金融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是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家庭農場正常運行的客觀需要。

(二)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保障既得利益。建立與生產品種和產出數量直接聯繫的銷售渠道或消費市場,是保證家庭農場正常運行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穩定現有消費市場與需求數量、確保基本銷售數量不動搖;拓展新的銷售渠道與開闢新的消費領域、為銷售更多產品找到更範圍、更深程度的支持空間;建立政府對主要基礎產品實行淡儲旺供機制、緩解市場價格漲跌對家庭農場規模化經營產生的衝擊;建立實力企業對規模經營產品收儲加工與家庭農場專業化產品生產銷售相聯繫機制,讓家庭農場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中不斷髮展壯。

(三)規範流轉行為,增強發展信念。立足家庭農場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土地流轉政策,鼓勵全家外出户或棄農經商户、勞動力不足無力正常經營户、生產技術落後產出效益低户等不以土地為基本生存資料的農户積極參與土地流轉。通過規範流轉方式、穩定流轉期限、合理流轉價格等形式,積極助農場主規範有序、穩定合理流轉土地,增強規模經營和發展信心。

(四)落實技術職責,完善全方位服務。家庭農場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需要系統健全的配套服務。健全服務組織,配強技術力量,根據家庭農場從事業別的專業特點、規範化生產、不斷擴產能和提高效率的實際需要,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要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有效保障家庭農場持續健康發展。

(五)寬鬆環境,加強扶持引導。家庭農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時代產物,是統籌城鄉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載體。各鄉鎮、縣級有關部門要在生產要素組織、生產過程扶持、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寬鬆政策環境、加強資金扶持、強化技術支持。用強力有效的政策扶持措施保障家庭農場這一新型農村經濟經營主體有效承載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為新形勢下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提供強動力。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3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概念在今年一號文中首次被提出後,受到了各級的高度重視。近日根據領導安排,對它們逐個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發揮的作用

家庭農場規模化經營後生產成本有所下降,生產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既堅持了以農户為主的農業生產經營特性,又擴了經營規模,解決了家庭經營低、小、散問題,通過適度規模經營,以集約化、商品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更是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形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激發農民的積極性、釋放農業的潛力;家庭農場相比分户經營更容易組織標準化技術生產,示範推廣農業新科技,符合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業農村實際發展情況的,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二、存在的問題

一舒模普遍較小。2家已經營的家庭農場種植面積普遍僅在40—60畝左右,很難形成農業產業規模,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弱,對於種植糧食作物來説,規模小更是影響機械化生產作業的推進,束縛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二是土地問題制約規模發展。調研中瞭解到,這3家農場均有意擴種植規模,從目前現狀來看,農户土地零碎插花流轉、短期流轉並不難,但若想集中連片並中長期流轉土地卻很難,農民對土地依賴程度仍然很高,對規模集約化經營認知程度不夠,思想難以統一,土地流轉問題是目前制約農場擴經營規模的頭號難題。

三是資金短缺影響發展壯。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無法通過農場資產抵押獲取銀行貸款,部分投入制約其擴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如在籌建初期,由於須一次性交納土地承包費、租用機械平整場地、架電通水、引進苗木等開支,資金短缺近百萬元,最後只能萬元的貸款,其餘款項的籌措更是費盡了周折。由於前兩年桃樹未掛果基本無收益,目前農場資金週轉困難問題仍十分突出,更無力擴再生產規模,資金問題成為抑制家庭農場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四是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能力弱,農技服務力量薄弱,對家庭農場缺乏技術指導,機械化程度低,農忙時節仍需要量的農業工人,農場主經營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品牌意識不強,目前這3家農場產品無一註冊商標、獲得質量認證,產業難以做做強。

五是登記認定工作有待進一步規範完善。一是登記時對農場主身份把關不嚴,家庭農場經營者應具有農村户籍,但從我縣目前登記的3家農場來看,卻有2家農場主及家庭成員均為非農户口。二是對規模的認定尚無標準,5月份省裏下發的指出,申請登記的家庭農場的土地經營規模應達到當地農業部門規定的種植、養殖要求,而我縣目前對這方面尚未明確。

三、下步建議

1、積極發展。目前我縣家庭農場登記數量少、類型單一(均為種植業),下步工作中應積極藉助各種宣傳途徑,力宣傳家庭農場的登記條件和方式,宣傳家庭農場的良好發展環境,引導有條件的.種養户升級為家庭農場,不斷擴家庭農場的發展數量和規模;還要注重發展糧食家庭農場,目前全縣糧食種植生產方式較為粗放,標準化、機械化、專業化水平不高,下步工作中應引導農户將土地向種糧户流轉,促進糧食家庭農場的發展。

2、政策扶持。各級財政要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用於家庭農場提高生產能力建設,允許家庭農場承擔涉農建設項目,適宜家庭農場申報的農業項目要優先安排;儘快落實今年1號文精神,將新增相關農業補貼、財政獎補資金向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對家庭農場購置農機適當加補貼力度,社保部門要積極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切實降低家庭農場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對家庭農場在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各相關部門要優先安排;建議縣裏開展年度優秀家庭農場評選並予資金獎勵,增強其示範帶動效應;各級應開展對家庭農場管理者的培訓,不斷加培訓指導力度,逐步提高其經營管理能力。

3、金融支持。要積極探索家庭農場抵押物貸款方式,根據家庭農場的特點適度擴抵押物的範圍,允許家庭農場以型農用設施、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對家庭農場貸款實行貼息,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體系。

4、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1號文提出的“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利用全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台,積極收集縣、鎮、村三級土地流轉供需信息,為家庭農場流轉土地暢通信息渠道,引導家庭農場與流轉户簽訂中長期租賃合同,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

5、縣裏要儘快制定並出台家庭農場評估認定標準,健全和完善家庭農場登記備案工作,建立縣、鄉、村三級信息共享平台。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4

一、總體情況

(一)高離婚率下產生的龐單親家庭羣體。通過對全縣16個鄉鎮、學校及0—18歲單親家庭子女及家長進行抽樣調查和分析統計,結果顯示:我縣有單親家庭子女2840名,佔我縣未成年人總數的3.12%。其中,62.4%單親家庭子女是由於父母離異而造成的,29.2%是由於喪偶,其它情況僅佔8.4%。調查顯示:我縣有5個鄉鎮因父母離異形成單親家庭的高達90%。在0—18歲未成年人單親家庭中,子女僅7—14歲年齡階段的居多,佔59.8%。

(二)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特點,心理情緒。由於家庭的缺損,造成了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他們通常表現出孤僻、內向、任性等性格弱點。絕部分生活在單親家庭裏的未成年人在個性發展中,常常感到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在調查的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處在離異家庭的單親家庭子女,都行為習慣差,甚至染有不少不良習氣,諸如抽煙、賭博、打架鬥毆、談情説愛、尋釁鬧事等等。

(三)單親家庭子女的生活狀況。由於家庭的不完整,只有少數單親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多數單親家庭的生存狀況是十分艱難的,生活條件差,生活質量跟不上需求。在調查中發現,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有53.9%隨父,46%隨母,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扶養的佔0.1%;在生活條件較差的家庭,父或母為了尋求生計,外出務工,也只能將子女交給長輩或他人看管。

(四)單親家庭子女的`監護人文化結構。調查的單親家庭中家長是農民的居多,佔整個的89.76%,勝人的佔4.2%,是幹部及其他的佔6.04%;同時,他們的文化層次也參差不齊,其中,國小文化佔單親家庭的60.59%,中學的佔34.01%,專以上文化層次較高的只佔其中的5.4%。

(五)單親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在學校的教育中,86.7%單親家庭的子女能夠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有13.3%單親家庭的子女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調查結果顯示,單親子女的學習狀況向兩個極端發展。其中,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單親子女屬於個別現象,只佔0.6%,成績較差的佔78.3%。由於單親家庭孩子的監護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不具備給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素質和能力,因此,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多數未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狀況。在2840名單親家庭子女中,多數孩子的健康狀況一般,有一部分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證。在91%的孩子內心深處中最渴望有一個完美、和睦的家庭,能夠同時得到父親和母親的愛,45.6%的渴望不再受到別人的歧視,48.2%的希望得到社會的救助。

二、存在的問題

(一)單親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質量差。單親家庭的父母一人既要承擔沉重的家務,為了生活又要努力的生產、工作,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方面常顯得力不從心,對其子女的關心和教育不夠,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在農村單親家庭中,多數家長常年外出務工,孩子託付給家中的長輩,監護人本身文化水平低,思想素質不高,嚴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式方法,不具備對孩子進行家教的能力,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了家庭教育質量差。

(二)單親家庭子女思想及行為習慣出現空缺。在調查的單親家庭中,子女7—14歲年齡階段的居多,佔其中的59.8%,他們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得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由於父母離異或死亡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巨的創傷,打破了他們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同時,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有45.6%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別人的歧視,48.2%的孩子生活條件較差。在這種缺少教育和關愛的環境中生活導致了他們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等孤僻古怪的性格以及比較極端的對人處事態度。常常表現得內向、不願多接觸人,也不願與人交流,自控能力較差,感情衝動好鬥,甚至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單親家庭子女成長情況調查報告5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户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最化為目標,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促進家庭農場這一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快速健康發展,提升農業生產的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商品化水平,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區農工《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發展情況調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鎮農業中心工作人員調查統計的實際情況,現將聯絡鎮家庭農場的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家庭農場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隨着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聯絡鎮就有了家庭農場的雛形,出現了一批糧食生產,生豬、水產養殖等適度規模經營户,本世紀初,隨着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以及土地流轉政策的推行,出現了一批從事蔬菜、瓜果、畜禽養殖等多種經營的規模户。同時,由於綠化經濟林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農户的經營意識不斷增強,一些農户自發或在政府引導下,加綠化經濟林種植的投入,逐漸形成新的經濟作物種植經營户。截至目前為止,全鎮從事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的家庭農户共有13家,其中種植類5家,養殖類7家,種養結合類1家。並有以下特點:

(一)農場數量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13個家庭農場中,有2户種植類家庭農場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通過土地承包和轉讓等方式不斷擴規模經營,有5户水產養殖類家庭農場從21世紀初開始,通過“稻田養魚”“圍塘養魚”等多種方法,形成了較為型的水產養殖家庭農場經營模式。特別是隨着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以及政府招商引資和打造聯絡特色產業帶政策的出台,種植户越來越多,土地流轉進一步加快,海濤、八一等村出現外地企業和本地村民聯合承包經營家庭農場的現象。

(二)農場經營耕地面積較,農場收入逐步提高。有7家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其中50—100畝4家,佔57.1%,100—500畝3家,佔42.9%;在加經營規模生產投入的基礎上,年銷售額在10—50萬的10家,佔76.9%,其中20萬以上的8家,35萬以上的1家。

(三)家庭勞動力發展較為穩定,長期和短期僱工有所增加。由於經營規模較,家庭農場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體體現在對長工勞動力上的高素質要求和短工數量上的不斷增加。聯絡鎮現有46名家庭農場勞動人員,其中有43名家庭成員,佔常年勞動力的93.5%,達到了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的標準,另有3家家庭農場每家僱有1名長期僱工,佔常年勞動力的6.5%,同時13家家庭農場都僱有多名短工,僱工人數在300—350之間,主要集中在瓜果、樹木種植和生豬、水產養殖等家庭農場裏。

(四)經濟作物生產不斷髮展,特色種植進一步顯現。5個種植類的家庭農場,全部種植有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5畝,主要種植西瓜、花椒、葡萄、經濟綠化林等,在經濟作物生產不斷髮展的同時,各種特色種植也在進一步的規劃發展中,其中江衝、胡橋等村正在形成高粱、秋玉米種植的特色產業帶,以此帶動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極促進家庭收入的提高。

二、家庭農場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聯絡鎮力發展家庭農場經營和種糧户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規模化程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仍然解決不了人多地少、農户小規模生產等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農村土地流轉困難。

究其原因:一是多數農民受自然經濟思想支配,習慣於自種自收,參加土地流轉的願望並不十分強烈,多數農民仍然把土地看成是“活命田”和就業“保險田”,寧可粗放經營或讓土地閒,任其荒蕪,也不願意轉包他人耕種;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對那點田、那點租金無所謂,田放那也不要飯它吃,還可以領補貼,也不願意流轉;加之政府對土地流轉沒有“硬措施”,沒有辦法制約農户。二是土地零散和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沙地、旱地”等條件差的土地流轉難度。三是土地流轉服務還沒完全到位。調查的13個家庭農場4個簽訂了合同,9户是口頭協議,其他散户都沒簽合同。全鎮農户間的小面積流轉80%以上都沒簽合同。

(二)農村家庭農場融資困難,財政資金扶持少。

農業生產週期較長,效益比較低,回報見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制約其擴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部分專業户、家庭農場想發展擴規模,貸款融資很困難,貸款條件苛刻,無法貸款。近年來,財政資金雖然加了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但是我鎮滿足其扶持、資金補貼的家庭農場項目較少,目前只有1家家庭農場符合財政資金扶持政策的要求,其他12家農場基本都靠自身的資金投入來經營農場,導致農場規模和經濟效益發展相對緩慢,制約了我鎮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發展。

(三)組織化程度低,農户加入或領辦農民合作組織的意識弱。

近年來,國家農業部不斷鼓勵發展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並出台了相應的法律體系予以確立,但我鎮13家家庭農場沒有加入或領辦農民專業組織,佔總數的.100%。據調查瞭解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困難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農民不相信合作社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實實在在的利益;二是資金短缺,有些農場主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盈利少,而資金相對富足的農場主往往把盈餘資金投入到再生產和擴經營規模;三是成立或加入農民合作社的氛圍低,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

(四)農場主經營素質偏低,農業生產後繼無人。

儘管部分農場主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和畜牧養殖,實踐經驗豐富,但畢竟受學歷、理念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承擔現代化農業發展重任,需要進一步提高經營素質;與此同時,農村勞動力規模轉移,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年齡偏,結構老化,在家從事家庭農場經營的幾乎都是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務工,再過10年,“誰來種田”的問題就更加突出。

三、加快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家庭農場與土地流轉要相得益彰,培育和發展專業户和家庭農場,是促進土地流轉的動力,土地的有序流轉是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或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是基礎,要聯合區農林局切實承擔起指導流轉合同、調節土地承包矛盾糾紛、蒐集發佈流轉信息等職責,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係穩定和連片集中。

(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相結合的道路,解決家庭農場融資難題。要力發展壯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助解決單個家庭農場幹不了、幹不好或幹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優化金融服務,尤其要發揮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這種新型農業主體的資金扶作用,允許家庭農場以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

(三)加強農業人才培養和引進。依託我鎮正在籌建的特色農業產業帶項目,積極引進國內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對我鎮農户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重點培訓專業户、家庭農場主,使其率先發展成為職業農民。並參照學生村官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學生特別是農業院校的學生到農村、回家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

(四)落實國家對農民的扶持補貼政策。比如:今年一號文件提出“新增補貼向專業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把今年市、區和鎮新增的農業補貼,全部單列出來,用於補貼上述對象,其他農民的補貼仍按照去年的標準執行。特別是農機等補貼,優先補貼家庭農場等種養殖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rwjy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