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畢業生調查報告(精選15篇)

畢業生調查報告(精選15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生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畢業生調查報告(精選15篇)

畢業生調查報告1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表示,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羣體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這將對就業產生很大的壓力。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羣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

那麼,專、本、碩不同學歷層次的真實就業質量是怎樣的?哪些專業的就業質量前景看好或是令人堪憂?理工、師範類型特色院校的就業質量又是如何?在創新創業的熱潮下,大學生的相關創業數據是否如大眾所料?

第三方機構北京新錦成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對全國855所高校、16.9萬20xx屆高校畢業生畢業三個月時的就業狀況進行調查,覆蓋地區包括全國32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發佈了《20xx大學生就業質量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專科、本科、碩士三個層次中,碩士的就業率最高,就業率與學歷呈正相關。而在理工、師範等特色院校中,理工科碩士就業率達到了97.8%,遠高於其他院校。

與此同時,報告首次針對當前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發的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與經濟結構戰略,新增了專業預警分析研究部分。

學歷越高,畢業生就業率就越高,平均薪酬也越高

報告通過分析不同學歷畢業生的就業核心指標,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了20xx屆各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就業特點。從各學歷畢業生就業核心指標中可以看出,學歷越高就業率越高(碩士94.9%;本科畢業89.6%;專科89.4%),同時平均薪酬也越高(碩士4777.9元;本科3678.8元;專科2939.0元),這也印證了近幾年大學生會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的現象。

對比分析學科門類畢業生就業質量,專、本、碩三個學歷層次的就業率出現了較大差別。專科就業率最高的為製造大類(91.4%),本科及碩士為工學(91.7%、97.5%),這與專科重實際、本科重理論的社會大眾認知基本相符。

在三個學歷層次中,醫學(75.6%、79.6%、85.6%)均為專業相關度最高的學科,均高於其平均水平(57.0%、59.2%、67.9%)。從分析中也可以得知,學歷越高的畢業生工作穩定性越強,平均離職率越低(專科39.7%;本科20.8%;碩士9.3%),説明較高學歷的教學對學科進行了進一步細分,使得教育更專業化,在找工作時便能清楚地制定職業目標。

同時,數據顯示,學歷越高,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越高,離職率越低,離職率與學歷呈負相關。20xx屆碩士畢業生離職率最低(9.3%),其次是本科畢業生(20.8%),第三是專科畢業生(39.7%)。

但是,與本科、碩士相比,專科畢業生的薪酬滿意度、就業滿意度是最高的。

專業預警:部分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脱鈎,就業質量偏低

目前,各高校都在新開設一些聽起來名頭響亮的專業,再於全國範圍內廣泛招生,很多考生並不十分清楚這類專業真實的就業狀況。

報告顯示,專科學校需大力發展汽車整形技術、鐵道工程技術、電氣化鐵道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口腔醫學、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軟件技術專業,這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質量普遍較高,而英語教育、應用電子技術、食品加工技術、法律事務專業需要控制。

在今後短時期內,經濟信息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商務管理和民政管理這三類專業,要逐漸減少招生比例,甚至在必要時候取消專業設置,從而在就業質量較高的專業上投入更多精力。

由於本科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方法等與專科學校不同,所以在專業預警體系上也有差別。本科應鼓勵發展的專業有審計學、軟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工程、網絡工程、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和教育技術學等這類專業性強的學科;同時,金屬材料工程、音樂表演、旅遊管理和對外漢語這四大類專業需要控制招生數量,政治學與行政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園藝、材料化學和植物保護的專業就業質量偏低,建議限制發展。

報告稱,有效建立專業預警體系,客觀具體地統計分析不同專業的就業質量,不僅可以避免畢業生結構性失業,還可以助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希望各高校不要盲目新設專業,從而保持學生、學校及社會之間的供需平衡。

理工、師範院校的學歷與薪酬呈正相關趨勢

為掌握不同類型院校的就業特色,本次調查選取具有較強代表性的理工院校和師範院校兩個類型進行就業質量分析,以期從高校分類視角掌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理工、師範院校的三個學歷層次的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其中,理工科碩士就業率達到了97.8%,為特色院校中最高,而師範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0.1%,為特色院校中最低。大眾普遍認為師範類院校的畢業生最理想的職業是教師,而現階段招教考試也越來越難,這也是師範院校本科生就業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和普通綜合性院校一致,學歷層次越高,薪酬越高。20xx屆理工、師範院校的碩士畢業生平均月薪皆為同類別中最高(5244.8元、4176.3元),專科生最低(3049.5元、2248.6元),但顯而易見,同層次的理工科比師範類的平均薪酬高,鑑於理工科的技術性、嚴謹性較強,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多,薪酬普遍偏高也在合理範圍之內。

給大學生創業潑盆冷水

雙創持續升温的背景下,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客觀分析發現,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並不如預想的高,創業企業也面臨着不同的困難。20xx屆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比例從高到低分別是專科(2.6%)、本科(1.2%)及碩士(0.6%),這也印證了專科畢業生創業領域與所學專業一致的比例最高(13.9%)。

大部分創業者創業資金來源為父母親友的支持(專科64.8%、本科58.9%),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也是資金籌備(專科41.1%、本科47.0%),但這些都阻擋不了一顆想要通過創業實現個人理想的心(專科56.5%,本科58.0%),創業當老闆,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希望大學生創業者們能夠堅持初心並實現夢想。

報告顯示,畢業生們對創業實訓與模擬、創業相關課程、創新創業大賽持普遍滿意的態度,同時,碩士畢業生創業比率較低(0.6%),也對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相關教育的滿意度較低(約40%),這也與碩士畢業生的創業意願不強有一定關係。

創新創業是一股熱流,如何在風口中保持冷靜並認真分析相關數據,是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及想要創業的畢業生們都需要做的功課。如何紮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促進高校創新創業取得實質性突破,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畢業生調查報告2

摘要: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並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瞭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於20xx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

關鍵詞: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

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並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瞭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於20xx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調查活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分兩種,分別針對學院和學生。本次調查得到了各學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學生的熱情配合,我們將調查情況分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彙總如下:

一、學院調查結果分析

學院層面的問卷調查覆蓋全校的29個學院,《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調查問卷(學院)》由各學院指定專人負責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29份,回收率為100%。

山東大學自合校後,20xx--20xx年,我校共有968名畢業生面向基層單位就業,其中,20xx年120人,20xx年172人,20xx年222人,20xx年232人,20xx年222人;博士23人,碩士174人,本科生771人;面向基層就業的學生主要分佈在外語、法學、機械、文學、環境、能動、化學等學院,其餘學院相對較少。

調查顯示,對於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各個學院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普遍認為這是今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有效途徑,可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可以使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中鍛鍊成才,更好地為國家社會服務。

在具體的工作中,有的學院持積極響應的態度,有的學院存在顧慮,擔心就業質量不高,會影響專業的發展。從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可能會遇到的阻力從大到小依次為:生活條件差,風俗習慣難以適應;前途不明朗,擔心政策有變化;工作條件艱苦,難以發揮自身能力;家人不理解,親戚朋友反對等。

各個學院對學校開展到基層就業宣傳教育活動也提出了許多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入學教育開始將基層就業教育融入學生就業教育整體規劃中,對於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

2、邀請正在基層工作的畢業生與在校生進行經驗交流。

3、利用校區內的宣傳欄、櫥窗進行政策宣傳,使學生較早獲得相關信息,樹立基層就業的意識。

4、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倡導奉獻精神,鼓勵先進,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5、為畢業生提供相關信息,加強對於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的指導,提供基層就業的相關知識和服務。

6、為基層就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鍛鍊機會,並相應提供一些外部優惠條件。

7、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正確面對現狀,教育學生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值,瞭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明確基層就業同樣可以發揮才幹、建功立業。

二、學生調查結果分析

針對學生的調查,我們選取了法學院、管理學院、機械學院、文學院、信息學院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學院,由各學院組織學生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1000份,各學院的分佈情況見表一。

調查顯示,在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障礙有:基層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34%);渠道不暢通(23.3%);用工不規範(18.8%);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存在誤區(17.8%)等等。

三、小結

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基層就業正逐步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針對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提高認識,強化服務意識,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的網站、宣傳欄、櫥窗等各種渠道對於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進行政策宣傳,使廣大學生了解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義和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轉變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合理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宣傳,幫助學生了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認識到基層崗位是青年學生鍛鍊成才、建功立業的沃土,從而增強畢業生投身基層,幹事創業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同時應當服務上狠下功夫,未到基層的學生的排憂解難,儘可能的提供便利。

1、積極開拓市場,努力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形式多樣的平台,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尤其注意基層就業信息的收集和發佈工作。

2、爭取做面向基層就業學生的堅強後盾,做好他們的檔案、户口和組織關係的管理和遷移轉遞工作。落實各項政策,以免除其後顧之憂。同時建立和暢通他們與學校的聯繫,做好跟蹤服務,對錶現優異的學生,積極進行宣傳,樹立先進典型。

3、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拓展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進行培訓,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諮詢等信息服務,建構引導和鼓勵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長效機制。

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利國利黨利民,我們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着眼於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和西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節畢業生人才資源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工作。

畢業生調查報告3

一、 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20xx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的中國並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壓力異常巨大,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異常突出。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xx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20xx年底,將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20xx年還將有592萬名大學生畢業面臨找工作,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

二、20xx年與20xx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559萬人,比xx年年增加50萬人。然而,20xx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困難日趨顯現,20xx年畢業的611萬大學生就業形勢面臨着更加嚴峻挑戰。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

(一)、08 09年的就業率對比分析:

20xx年就業藍皮書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有所下降,而職高院校學生就業率與往年持平。統計研究數據表明,20xx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約為86%,比起xx年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20xx屆211院校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為89%(非失業率90%),非211本科院校為87%、高職高專為84%;而xx年屆半年後就業率211院校為93%(非失業率94%)、非211本科院校為90%、高職高專院校為84%。其中,20xx屆大學畢業生約三分之一的就業是在畢業後半年內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中國20xx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59萬,其中大學畢業生總數約為529萬(本、專),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xx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就在國內外讀研究生的人數21。43萬,畢業半年後的就業人數達到約434萬人。在畢業半年後的73。56萬的失業大學畢業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萬人還在繼續尋找工作,有5。46萬人無業但正在複習考研和準備留學,另有16。51萬無工作無學業沒有求職和求學行為者。

(二)、20xx屆畢業生就業地點分析:

20xx屆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濟南、蘇州;

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成都、鄭州、青島。

(三)、 20xx屆畢業生就業率最高和最差的專業分析:

(四)、20xx年就業率最高和最差的專業分析:

20xx年從本科專業大類來看,就業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學、管理學、經濟學,但工學在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上低於經濟學專業大類。

從專業中類來看,地礦類專業獨居榜首,工科類專業就業率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就業率前十的專業中類中,有8個為理工類專業。專業小類的就業率排名更是明顯化了這一傾向,高職高專專業也呈現出理工類專業就業率較高的趨勢。

20xx年最難就業的專業計算機科學據首

“20xx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的調查顯示,中國應屆大學生最難就業的十個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法學、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漢語言文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令人尷尬的是,這十個專業也是我國考生報考最熱門的專業。

這項研究對20萬名畢業半年後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635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10個專業半年後的失業人數達到6。67萬人,佔本科畢業生總失業人數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3個專業畢業半年後的失業人數過萬。在應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等人們心目中的`熱門專業佔了9個。

三、20xx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預測

再者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科研所聯合浙江大學就業與服務指導中心,對20xx年高校就業趨勢也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是:20xx年我國總勞動力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大。

根據勞動社會保障部科研所的數據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計劃年均新增勞動力需求總量為1800萬,但“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勞動力供給為xx萬,每年將出現200萬富餘勞動力。根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xx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xx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以上兩項數據表明:我國勞動力總體有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才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專業人才需求具體表現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上。

第一產業缺口218萬人

根據國務院頒佈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xx—20xx)》數據顯示,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為9萬,教學和科研人員為3。5萬人,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離開了農業。預計到20xx年,第一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218萬人。

第二產業缺口1220萬人

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但是畢業生人數還是不夠,振興我國工業還需大量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xx年,人才缺口數字巨大,將達1220萬人。

第三產業人才缺口325萬人

該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諮詢等行業,都需要大量人才。預計到20xx年,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由此可見,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就業難”僅僅為一種表象。原因有兩點:第一,作為一名大學生是否學有所成,知識和能力結構能否達到企業用人標準,這值得思考;其次,個人就業意願和社會意願存在很大差異。

(二)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當前的就業情況分析

據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10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初步估計,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鑑約率是47%,可見,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遠遠低於全國大學生就業平均水平,這種狀況不容樂觀。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高校在電子商務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方面還存在欠缺,在這種情形下培養出的學生很難符合社會對高層次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標準。主要面臨的問題有:

第一、課程開設不合理,現階段我國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大多是由經濟與計算機專業方向的人才組成的。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是經濟與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一個簡單堆積。

第二、學生的實習大都在虛擬的環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實感受現實中電子商務的應用。畢竟,現實與虛擬還是兩個世界。

第三、崗位羣不明確,學生不知道自己今後的就業方向,更不知道畢業以後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和證書,才能讓自己更有就業競爭力。

(三)就業崗位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層,電子商務建立在網絡硬件層的基礎上。在這一層次需要了解一般計算機、服務器、交換器、路由器及其它網絡設備的功能,知道有關企業網絡產品的性能。

第二層,電子商務實施的軟件平台。在這一層次涉及服務器端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電子商務系統的選擇,安裝、調試和維護。

第三層,電子商務應用層。在這一層次,涉及商業邏輯,網站產品的設計、開發,或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網頁設計和圖像處理方面的技能,或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

第四層,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層,在這一層次,涉及各類商務支持人員,如客户服務,市場、貿易、物流和銷售等諸多方面。

作為20xx屆的畢業生,特別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還是非常嚴峻。我們需加強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挑戰!

畢業生調查報告4

如何能對畢業生羣體做一個全面的瞭解,則需要通過畢業生調查來實現。縱觀國內有關畢業生調查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

1,用人單位看重的畢業生素質的前3位依次是綜合素質、敬業精神、專業技能;被調查的畢業生在科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方面較為欠缺。

2,自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推行高校的擴大招生政策,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這樣勢必會帶來畢業生規模的大幅增加,繼而造成持續的就業壓力。因此,高等教育的社會效應就得到了質疑,高校的社會問責壓力也日趨凸顯。

3,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 )學習成績不是影響生存質量的.最重要因素。(2)適應新事物能力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3)影響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還有踏實肯幹精神、實踐經驗、善於學習能力及溝通能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對畢業生自身進行定位、評價方面,單方面的調查有失偏頗,應從不同的視角去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描述畢業生現狀,瞭解畢業生需求。教育評價的思想由來已久,自從系統實施教育的機構出現以後,就有了教育評價,現今隨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教育評價在發達國家已形成系統、完善的制度。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日趨完善。

現有的文獻表明,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針對畢業生調查的研究已經比較多。研究視角具有廣域性:從用人單位角度、從用人單位與畢業生自身比較角度、從畢業生自身角度、從高等教育評估及高等教育質量角度等方面。這種廣泛的研究推動了該領域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使畢業生研究方面的理論日趨完善。

在調查畢業生方面,可綜合考慮,從多角度立體定位畢業生的現狀,如結合用人單位評價、畢業生自身評價、高校對畢業生的評價等多方面因素對畢業生現狀進行研究。

畢業生調查報告5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海內各所高校積極響應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基於此,為了正確掌握大學生創業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xx大學積極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為建設立異型國家培養和貯備大學生立異創業人才”和xx市建設立異型城市的號召,將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一次關於探究“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查。xx學子對於創業持怎樣的立場?又有多少人已經先人一步進行了創業?創業過程中碰到了怎樣的難題?他們需要學校提供何種支持?帶着這些疑問,調查職員展開了此次調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概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立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

2、現狀:從xx年起,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成為一個社會熱門話題。跟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也不斷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佔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創業的大學生數目所佔的比重則更大。大學生創業意向與社會環境、學校氛圍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創業意識密不可分。

二、研究目標(核心題目)

此次在全校範圍內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研及訪談,旨在瞭解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需求狀況,根據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進而響應我國科學技術部《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文件要求,並由學校相關部分依此來制定支持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及軌制以積極引導山大科技園威海分區所屬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調查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方法的制定。為了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調查職員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的對象為我校12個學院和馬克思主義教授教養部xx級—XX級在校本科生和XX級、XX級研究生。

調研採取系統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分配問卷。在每個學院隨機選取專業,在選定的專業中隨機選擇班級,並且使男女人數比例為1:1,保證了調研的.科學性。

四、問卷基本情況

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情況,共打印650份問卷,實際發放634份,實際收回614。其中,商學院發放 189 份問卷,實際收回187份問卷,缺失2份,廢掉6份;法學院發放49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5份;新聞傳播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48份問卷,缺失3份;翻譯學院發放33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3份;韓國學院發放31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1份;藝術學院發放26份問卷,實際收回26份問卷,缺失0份;數學與統計學院發放44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0份,廢掉9份;空間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發放45份問卷,實際收回43份問卷,缺失2份;海洋學院發放52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問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學院發放41份問卷,實際收回41份問卷,缺失0份;機電工程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51份問卷,缺失0份;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發放19份問卷,實際收回19份問卷,缺失0份;馬克思主義教授教養部發放1 份,實際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兩份。

第二部門 本次調研需要顯示的幾個核心題目

一、描述現象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瞭解,他們的創業意向,以及現在所處的狀態。即“是已經開始創業,仍是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

2、性別與創業意向之間的聯繫。

3、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與創業之間的關係。

二、總結題目

我校學生對創業的立場。

畢業生調查報告6

內容摘要:

畢業大學生逐年增多,面對各種畢業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如何,擇業方向又會有怎樣的變化。眾所周知,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原有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統包統分”,“包當幹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逐漸被“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的新的就業制度所取代。同時,面對着國家大規模的高校擴招政策和每年龐大的高校求職大軍,各高校畢業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業心理壓力,在求職擇業過程中表現出了種種消極心態。作為大三的學生,一年後就要面對這些問題,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有利於幫助我們緩解壓力。解決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壓力

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的主要因素,並深入研究產生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從而找到緩解這些心理壓力的方法。

調查結果:

(一)調查對象:目前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調查他們的學業水平。擇業要求及其它考慮因素。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這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別。學歷。專業。所在年級。就業水平。就業還是創業。工資水平要求。工作地點。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是否繼續深造。就業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擔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調查問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網絡收集為主。資料收集時間為一個月。後續工作包括:數據統計,數據分析,主要因素歸集,調查造成因素的原因,總結所分析的內容,收集各種解決心理問題的建議,總結收集到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三)調查數據分析:

1、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男女比例:男同學佔46.2%,女同學佔53.8%。説明調查的學生當中女同學比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於後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2、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學歷:本科生佔73.8%,專科生佔26.2%,調查的學生當中本科生較多,而我們目前所讀的是本科,此數據説明後續數據的分析比較接近我們的狀況。

3、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大一佔10.8%,大二佔33.8%,大三佔41.3%,大四佔12。3%,其中大三的學生較多,其觀點比較接近我們大部分人目前的觀點,説明後續數據有可取性。

4、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讀專業:外語佔6.2%,電子佔9.2%,化藥佔6.2%,計算機佔7。7%,會計佔10.8%,金融佔9.2%,其它專業佔50.8%,説明調查的大學生中所讀的專業種類繁多。

5、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畢業後創業的佔16.9%,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就業,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創業。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大多都因為創業有一定風險且需要資金而選擇就業,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則大多都有資金支持且願意接受創業的風險並相信創業能帶來就業機會而選擇創業。

6、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考研的佔7.7%,選擇出國留學的佔9.2%,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畢業後就業。另外一部分選擇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都覺得讀完研究生後找工作會比較容易,且願意多讀幾年書;一部分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則大部分家裏比較富裕,有足夠的資金供其出國留學,且普遍認為出國留學歸國後會比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留在畢業城市工作的佔61.5%,選擇畢業後回家鄉城市工作的佔38.5%,説明大部分同學都打算留在畢業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覺得在畢業城市找工作較容易,在畢業城市工作比較有發展潛力,家鄉城市較落後等,更有部分人認為沒有一番作為就回家鄉很沒出息。

8、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工資水平要求:1000——xx元的佔26.2%,——3000元的佔41.5%,3000——4000元的佔9.2%,4000——5000元的佔9.2%,5000元以上的佔13.8%。説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3000元比較適合,主要原因有:剛畢業,工作經驗不足;認為不能勝任很高收入的職位;工資太低的會覺得自己跟沒讀過大學的人待遇一樣等。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比較保守,但又不會太低,足夠解決日常用度的工資水平。

畢業生調查報告7

超三成自考畢業後才參加工作的自考畢業生工資在20xx元以上;六成自考畢業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20xx年自考畢業生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這是省自考辦昨日向媒體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據悉,這是我省首份關於自考畢業生就業的調查報告。

自考後就業三成月薪超20xx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分析認為,在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越來越低的現實下,自考生的工資水平卻出現了增長。這是因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經驗後,去考取更高的學歷。在擁有了經驗和學歷之後,他們肯定會選擇高於原來崗位工資的目標跳槽,工資也就實現了步步高。

就業狀況好於“科班生”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數據,省自考辦分析認為,20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專科在讀生,在學校裏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兩成畢業後得到升遷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有關人士認為,現在不少自考生來自於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自考所學專業對個人的就業或職務(職稱)升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會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調查數據:在47。2%的.被調查者對自考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持樂觀看法的同時,有16。5%認為“將會越來越困難”。同時,依然有4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如普通高校畢業生。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畢業生的當前的社會地位和受重視程度不如全日制重點大學畢業生。

畢業生調查報告8

每年八月,都有許多大學生們唱完驪歌,告別校園,大多數已經在工作崗位上開始新的生活。不過,網絡上不時有大學生抱怨:“工資太低,還不如保姆,大學四年白讀了。”這樣的抱怨有些悲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畢業大學生的工資。

近日,100位20xx-20xx6年畢業的大學本科生成了我的調查的樣本:潭門參加工作候的第一個月工是多少?工作幾年、幾個月之後,現在的工資是多少?這幾年來應屆大學畢業生第一個月的薪酬走向如何?通過這次調查的數據,我為以後的入社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樣本:100名大學畢業生

此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職業包括:公務員,教師,助理,文祕,業務員,技術員,財務,廣告策劃,護士,金融顧問,記者等。

數據:第一個月平局工資:2800元

根據統計,這100名大學生工作第一個月平均工資位2800元,其中,20xx—3000元這個檔次佔了七成多。

調查發現,第一個月收入低於20xx元的相對較少,且多是公務員。20xx5年畢業的小李在一家網絡公司工作,主要業務是營銷。“名片上印着銷售代表,實際工作是拉業務。底薪1800元,靠其他業務提成。不過第二個月及拿到了5000元,他拉到了第一筆業務,從中的提成就成為了他的獎金。

不過,也有不少從事銷售業務的大學生,第一個月就拿到了高薪。20xx3年畢業的小王,在一家電子企業上班,第一個月工資5000元。別的同事大概在20xx元。他因為具有語言優勢,待遇比其他人高些。

第一個月5000元以上的相對較少,不到一成。從職業上看,主要是IT行業技術人員,媒體從事人員,壟斷性行業等。

鄭夢怡。橋西區就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她説:“據我瞭解,大學本科畢業生工作工資地區集中在20xx—3000元之間,並且2200—2800元之家最為集中。”有人抱怨20xx多元的工資還不如保姆,保姆還包吃住,其實兩者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保姆做的活,許多大學生不一定做的來。另一方面,大學生將來的工資收入根據能力,資歷還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大師保姆的空間卻很小。有關專家還表示,大學畢業生月收入低於20xx的很少,除了業務員,還有一小小部分是在私企上班的。

第一個月就能拿到7000元的很少,IT行業的是其中一類。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使得IT行業的`人員工資暴漲,同時專業人員也變得需求熱十分緊俏。

數據:目前平均工資:5658元/月

根據統計,這100名大學生目前的工資平均為5658元/月,其中,4000—5000元這個檔為多數,佔了四成。和前面數據比較可以發現,大學生工作幾年後,隨着經驗,資歷,業績的增加,工資普遍大幅上漲,工資在3000元以下的比例下降到必達一成。並且,在我統計中發現,工資低於2400元的已經沒有了。第一個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的不到一成,但是工作幾年後,高收入者逐漸增加,5000元以上的已經佔了1/4,其中不乏月薪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這些高收入者的職務很大一部分和剛工作時有了變化,從原來的支援,技術員變成了部門經理,組長,主管等。

專家:剛開始時不必太計較工資

絕大多數畢業生工作幾年後,工資都會有一定的提升。在一些專業性強的崗位,如果能力強,提升的會更快一些。一些文職類的崗位,提升的相對要少一些。現在許多單位,特別是企業,用人機制非常靈活,只要有能力,兩三年就被提升為中層的很多。

走向:首月工資五年漲500多元

數據顯示,近5年石家莊地區大學畢業生首月工資為:20xx年:2275元;20xx3年:2492元;20xx4年:2492元;20xx5年:3038元20xx6年:2698元。

解讀:總體呈上升趨勢

感想:通過此次調查,大致瞭解了畢業生的工資,為自己將來步入社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更好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畢業生調查報告9

一、調查目的`: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着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後就業大有裨益。並且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二、調查人:

xx等五人

三、調查對象: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畢業生調查報告10

自奧地利配合歐盟波隆納進程,將國內文憑學位(Diplom,奧地利傳統大學學制,修業年限約6年,修畢後可相當碩士學位)改為台灣所熟悉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制後,奧國社會普遍認為「學士」畢業生在社會難具競爭力。

但根據維也納大學針對20xx至20xx年間的3萬900名畢業生髮展調查結果,學士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仍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另外,85%的學生在畢業後2年內,也會選擇繼續修讀碩士學位。

維也納大學副校長Christa Schnabl表示,該校學士畢業生平均在畢業後2.5個月內找到第一份工作,雖然目前就業市場不被看好,但該校學生一畢業即找到工作的比例提高了26%,因為此類學生10個有8個在讀書時即開始工作。整體來看,75%的學生在畢業後半年左右找到工作,另外25%尚未就業的學生,則可能因為在海外進行論文寫作、等待實習機會或是失業中。

在所有科系的畢業生中,(經濟)資訊系與氣象學系畢業生的求職時間最短,通常在畢業後一個月內即找到工作;數學系、統計系、企管系、歷史系、教育與護理系畢業生,則需1至2個月的.求職時間。

在畢業後,約有3分之2的學生走向僱傭關係,相關人數並在3年後提升至88%;另外則約有5.1%的畢業生自行創業、6.6%選擇擔任自由工作者或其他「非典型」僱員。維也納大學學生畢業3年後有20%的人選擇進入公家機關工作,12%的人進入大學工作。

該校畢業生薪資因畢業科系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均畢業生税前薪資為1,800歐元(含法律系、教育系實習生薪資),3年後提高為2,400歐元,5年後則提高為2,700歐元(不含兼職收入)。另一方面,女性畢業生的收入有偏低趨勢,13%的女性畢業生薪資在就業3年後仍比修讀相同學系的男性畢業生低。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學士畢業生起薪約為1,600歐元,傳統文憑學位畢業生起薪則為1,700歐元,碩士畢業生為2,100歐元,博士畢業生則為2,800歐元,從碩士畢業生收入比傳統文憑學位畢業生較高來看,波隆納進程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新制改革已逐漸被奧地利社會所接受,並有其效用。

【台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奧地利確定將德文能力列為國小入學條件 20xx年06月01日 09時訊

為了確定移民子女可及早融入奧地利社會,奧地利聯邦教育、藝術暨文化部(Bundesministerium fur Unterricht, Kunst und Kultur, BMUKK,主管奧地利中國小及專科以下技職教育,後簡稱教育部)部長Claudia Schmied與內政部移民融合國務祕書(職責為協助內政部長處理政務,位階等同於國內部會之政務次長)Sebastian Kurz經過多次討論後,終於在5月下旬達成共識。

K國務祕書原要求無法跟上課程的學生強制進入學前學校就讀,但教育部S部長認為如此將形成「放牛班」效果,讓孩子被貼上標籤。幾經討論後,雙方決定由各校校長自行決定學生應否進入學前學校就讀,或可在一般班級接受語言輔導課程即可。目前雙方提出政策原則如下:1. 日後德語能力將成為國小入學資格審查依據。2. 為確實瞭解孩童德語能力,幼稚園與國小間應加強訊息交換。3. 校長可決定語言促進方案的推行方式,如果校內僅有少數學生有語言能力問題,則可直接進入一般班級就讀;在其他情況,孩子應先進入學前班就讀(主要受影響地區:維也納)。4. 在學期間轉入奧地利就讀的7,000名學生,可以獲得密集語言輔導。5. 自20xx/2014學年開始,在試辦地區會嘗試使用其他語言輔導學童學習德語,如果成效頗佳,則將考慮修法納入體制。

美國一直是世界的熱點留學國家。美國科技、經濟、金融、教育發達,生活質量較高。美國現有各類高等院校近4000所,擁有眾多世界知名高校,教育資源豐富,很多大學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美國引領着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時下最熱的產品及網站iPhone、iPad、Google、微博均發源於美國。作為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國家,美國已經成為高科技及服務業的創新源頭,不少學生都向往通過美國的教育能吸收到美國的創新思維,學習美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為自己今後的職業選擇上增加砝碼。同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對留學生畢業工作有較寬的政策,國際學生畢業後可以申請一年的實習(OPT),獲得海外工作機會及經驗。

20xx年11月奧巴馬訪華時表示,美國將接受更多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至此赴美留學簽證的通過率逐年放寬。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赴美留學。

20xx年赴美的中國留學生增長近30%,達到13萬人, 20xx年的增長率是22%,達到15.8萬人,預計20xx中國赴美留學人數會增加25%,總人數將會達到20萬,留學人數每年都在創出新高。

在20x年之前,中國學生出國主要是去讀研究生,本科比例比較小;目前在美讀本科的學生已經超越研究生羣體成為主流,數據顯示去年去美國讀本科的中國學生增加43%。在中國大學聯考也不再是高中生的唯一選擇,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惜重金支持孩子放棄大學聯考出國留學,據人民網報道,一項在線調查顯示,超過50%的90後學生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會選擇出國留學。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xx年大學聯考全國棄考人數達84萬;而20xx年棄考人數接近100萬,其中因出國留學而選擇棄考者的比例達21.1%。美國留學推薦閲讀:美國大學入學測驗即將步入電腦化美國院校科學家接受中國賄賂

畢業生調查報告11

我院獨立建院以來,迄今為止已累計培養本、專科畢業生6000餘人,分佈於全國各行業、各條戰線上,但主要集中於安徽省內,他們為我省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按照校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各學院均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畢業生綜合調查研究,旨在獲得本院畢業生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吃苦創業精神、發展現狀等諸多第一手資料,以便有代表性地掌握本院畢業生社會評估資料及工作崗位變動情況,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強我校與畢業生的溝通與聯繫。

此次調研,我院黨政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將調研的時間、地點和畢業生的調查範圍確定了下來。尤為一提的是:領導班子還想方設法提供畢業校友的聯繫方式、通訊地址,為調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在學院黨政領導的帶領下,來到了我省農化生產基地——安徽華星化工集團。華星化工集團在我院設立了“華星化工”獎學金,並與我院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保持着經常聯繫。我院的畢業生,尤其是近幾年的畢業生選擇華星化工集團的越來越多,其中有幾名畢業生已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幹,得到了集團領導的讚賞和肯定。在整個參觀、座談的過程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我院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一定的意見和建議。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力度,同時希望我校,特別是我院能繼續提供優秀的`人才來集團一展身手,為企業發展作貢獻。

每年暑期三個月時間是植保專業畢業生分赴省內外植保站、高等院校、大中型企業生產實習的時期,我院領導及教師分點趕赴各地指導並調研畢業生工作情況。今年我們到我省生態城市馬鞍山,去了市農業委員會的植保站以及花山區植保站,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在專業對口的本職工作崗位上,80年代的我院畢業生已幾乎成為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面對昔日的校友,他們表現得較為謙虛,對於農委領導的評價,下屬的反映也顯示出不安,但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能感到老一屆畢業生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及努力。學長們的表現為母校贏得了很高的榮譽,更為我們年輕一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以後的調研時間裏,我們還先後走訪了和縣植保站、碭山縣農委、宿州市植檢植保站、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政府等幾家機關、事業單位,聽取了相關人員對我院畢業生的評議,也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很有參考利用價值。

此次,整個畢業生社會評估調研工作,我院有代表性地選取了畢業生較為集中的區域,分別在機關、事業、企業及個人創業等不同性質的單位進行了走訪調查,並認真作了較為詳細的調研座談記錄,獲取了豐富的畢業生就業信息的相關資料,為今後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不斷完善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深入基層、深入羣眾的見面接觸式調研工作結束後,我們又通過信件、電話和電郵的方式繼續和不同行業的我院畢業生取得聯繫,進一步瞭解其工作經歷及崗位變動情況,對錶現突出的畢業生還讓其提供先進事蹟材料及單位的評估意見,以便形成了具體的個人材料。

截止目前,我院較為系統地完成了學校交予的各項任務,為學校的畢業生調研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但由於時間、經費等種種因素的限制,還有許多優秀的畢業生沒能及時地取得聯繫。今後,我們將繼續開展類似的調研,爭取獲得更加完備的畢業生資料,鼓勵他(她)們積極為母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畢業生調查報告12

20xx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有喜有憂。與往年相比,今年企業的招聘數均比去年上升不少,薪酬也普遍提高。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直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的不利影響還沒有消除,如果説20xx年是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xx年可能是最複雜的一年,整個宏觀層面就業形勢就很嚴峻。

看到師哥師姐為找工作忙碌不停的身影,我不禁也為自己的前途擔憂起來。很想和他們聊聊,可總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這次有幸藉助我們的課題作業來一同走進他們,聽聽他們的求職感言,瞭解目前的就業形勢,讓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吧。

一.調查計劃與設計

1.調查目的:在目前就業形勢並不樂觀的情況下,20xx年畢業的我們也時刻關注着現在的就業形勢。而本次針對即將畢業的學長們所做的調查將有助於我們更清晰的認識社會的發展需求,擬定自我就業立足點。

2.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共發放60份;收回有效問卷58份

資料調查:部分通過查閲資料作為參考、借鑑

3.調查對象:哈爾濱劍橋學院20xx屆本科生(二本、三本)其中性別比例:男生48.3%(28份),女生51.7%(30份)

專業結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15.5%(9份)市場營銷

專業34.5%(20份),計算機專業15.5%(9份),機械或材料專業34.5%(20份),4.調查時間:本學期14-15周

另附頁:《哈爾濱劍橋學院20xx年應屆畢業生就業趨勢調查問卷》

二.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就業形勢分析

1.學生普遍感覺就業壓力大,而這種壓力來自於各個方面。

對於當前的就業形勢,68.9%的學生認為形勢嚴峻;在認為阻礙就業的最主要因素中,24.1%認為就業人數多;20.7%認為社會需求崗位少;15.5%認為企業條件要求太高;19%認為自身能力不足;12%認為就業選擇渠道太窄;8.7%選擇其他。

2.今年參加過招聘會的理工類學生比文科類學生對就業前景更為樂觀、男性整體比女性更為樂觀,女性在招聘中仍然處於劣勢。

被調查的學生中,參加過各種招聘會的比率為100%。學生在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前途的`態度上表示樂觀的,其中機械和材料專業佔85.5%;計算機專業佔66.7%;市場營銷專業佔80%;其它專業的佔77.8%,女性佔66.6%;男性佔78.5%。

就業傾向分析

1.在畢業規劃中,大多數同學選擇自主尋找工作,此外還有不少同學希望可以得到工作安排。學生選擇趨於分散。考研率並沒有預期中的高。

畢業打算自己找工作的佔31%;可能會聽從家裏安排的佔13.8%;選擇考研的佔20.7%;選擇考公務員的佔15.5%;打算出國的佔2%;自主創業的佔17%。

2.大學生選擇今後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中比例最高的不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大城市,更多的選擇了中小型的二線城市。

大學生畢業後的行業類型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佔51.7%,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佔29.3%、19%。打算到一線大城市發展的,佔17.2%;而更多的選擇像太原之類的二線城市,佔38%;選擇返回家鄉的佔34.5%;僅僅只有10.3%選擇去西部地區。

3.被調查的學生對薪酬待遇要求基本與企業待遇相對接

對於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55.2%選擇800-1200元;36.2%選擇1200-2200元;選擇2200元以上的佔8.6%。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後的工資)20.7%認為在1000-20xx之間,43.1%認為在20xx-3000之間;22.4%認為在3000-4000之間;13.8%認為在4000以上;而根據我們在“太原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統計發現大部分企業提供的試用期月薪在1000-20xx之間;試用期後的月薪在20xx-3500之間(不含各種保險、津貼)

4.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最看重的是未來的晉升機會、發展空間。

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考慮最多的是,19%選擇企業的知名度影響力;5.2%選擇企業管理機制的成熟度;20.7%選擇企業的工作環境;24.1%選擇企業的福利待遇;27.6%選擇企業的職業發展空間;3.4%選擇其他。

5.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7%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佔65.5%;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的分別佔13.8%、20.7%。

就業需求分析

1.參加過招聘會的同學認為在面試時HR所考慮最多的問題是學生的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心理素質等軟實力。

在企業考察學生的眾多要素中被認為最重要的要素,選擇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佔75.5%,其次,不斷學習的能力佔58.52%;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為能力佔71.16%;,也有49.38%認為學歷、證書很重要,46.47%選擇外表氣質、形象。這表明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趨於務實。

2.大多數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缺乏足夠的重視

65.5%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佔了17.2%,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佔7.3%。

三.趨勢預測分析

1.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數據統計我們發現被調查的學生普遍感覺到就業壓力,而這並不是沒有根據——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開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據瞭解,明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60萬人,比今年增加約30萬。再加上往年沒就業的學生人數,現在急需就業的畢業生數量達700萬之多。大學生畢業的人數年年見漲,但每年大學生相關專業工作崗位不足兩百萬個,也就是説每年有2/3的大學生找不到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大約1/5的大學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強調,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2.社會崗位需求有所增加,理工回暖明顯,文科形勢不明

放眼望去,今年的招聘市場的確火熱,但從各大企業的招聘計劃來看,企業

擴招的崗位類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今年隨着經濟危機消退,以往被壓抑的金融、IT等行業打破疲軟態勢,人才需求隨之被喚醒。據前程無憂負責人介紹,隨着技術領域的加速發展,今年各用人單位技術型崗位的需求量較大,包括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研發等職位。

不過相比之下,偏文科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還不明朗,法學、傳播學、英語等專業仍位列較難就業的專業中。一些高校就業辦老師分析“文科看上去很好找工作,什麼公司都招,但是以銷售、文員類職位居多。可由於這些專業各個高校均開設,畢業生數量多,但從社會需求來看,今年沒有明顯增長,為此畢業生出路比較難,專業對口率不高。”所以在調查中理工類學生對就業前景更樂觀。

3.考研不及考公務員熱

現在許多人認為“有什麼都不如有個好工作”。公務員較好的福利待遇,良好的生活保障讓許多大學生為之拼搏,爭着去搶這一“金飯碗”。而相比之下考研就顯得並不那麼保險,雖然考驗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跟高的競爭條件。然而三年過後依然要面臨找工作,和剛畢業的本科生比較,他們發現自己已然沒有了年輕的闖勁。

4.就業選擇,大城市不再是唯一

大城市的高房價,高消費水平,快生活節奏讓許多學生不得不放棄這心神嚮往

的地方。同時許多中小城市不斷地加強城市基礎建設,改善城市環境,積極的引進人才。而今年不斷上漲的物價讓大學生們不得不再選擇工作時考慮更多,相比於大城市,中小城市將更有吸引力。

5.大學生對就業選擇更加理性

大學生一方面對於良好的專業技術、自身價值的實現、增加從業經驗、薪酬福利比較重視,另一方面,他們對獲取人際關係、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穩定的工作崗位也很看重。這反映了大學生一方面比較注重現實的利益,比如薪酬等,同時也比較關注長遠的發展,比如從業經驗、人際關係等。因為這些方面是目前職場比較看重的。

四.總結

本次調查僅侷限於太原科技大學校園內,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並不能充分體現我國現在的就業形勢,但對於我校大三學生仍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現在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畢業生調查報告13

我們從咿呀而語的稚嫩幼兒學步,到以四肢匍匐而進在大人們的

庇護下蹣跚而立,我們慢慢走向成熟,現在面臨大四的我們,即將走進社會。十年苦讀但求一立,那麼對於我們自己以後的未來,對於畢業後面向社會,我們不曾無數次的在腦海中勾畫美麗無比的人生藍圖,美好的前景在腦海中勾勒過一遍又一遍,我想大家都是這樣吧,曾不只一次的幻想過自己的未來,憧憬過美好的未來!可是,我們只是去想象,並沒有真正考慮過如何的付諸於行動,如何地去實現。因此,我利用本次大四的寒假,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們在錦州各所大學附近展開了一次關於大學生就業觀念、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是否參加社會實踐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

採用實地調查形式,並自己親身體驗,參加社會實踐,總結經驗。

一、 調查課題

大學生就業觀念以及如今社會大學生就業問題

二、 調查對象

年級結構:大一佔16%,大二佔21% ,大三佔28%,大四35%

性別結構:男生佔45%,女生佔55% 。

三、調查步驟及時間

調查總體時間:20xx年2月1日——20xx年2月29日

調查步驟及時間分步:

1、 確定調查研究的課題:20xx年2月1日

2、 起草調查內容及方案:20xx年2月2日

3、 確定調查對象並展開調查:20xx年2月3——13日

4、 調查社會實踐活動情況:20xx年2月14——2月28日

5、 調查分析總結:20xx年2月29日

四、調查的問題與目的

本次調查的問題主要涉及大學生目前的大學生活,以及就業理念,就業觀點,在業餘時間是否參加社會實踐鍛鍊自己,如何分配自己的業餘時間。

五、調查步驟

(一)、調查前言

我國自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供需比日趨下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尤其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漸突出,並且呈上升發展的趨勢。由於畢業生處於畢業――擇業――就業的人生轉折關頭,其思想狀態,精神面貌,心理變化均存在着較大的調查意義。有那麼一羣人,他們已經大學畢業但至今未就業。當我們不斷在講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的家庭是什麼感受?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

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分析

隨着美國次貸危機波及範圍的擴大,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經濟困難期,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國的企業。而企業受難的同時無疑給大學生就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壓力。金秋十月,大學城中湧現出了這樣一類人,他們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們就是在求職路上的大學生。大學生就業難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年年提,政府、社會、學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學生則年年撞的“頭破血流”。另外,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不少企業進行了大面積的裁員,大多數企業則選擇大幅度縮減招聘人數,這對大學生就業來説無異於火上澆油。雖説是所謂“金秋”的季節,遠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帶來的卻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機四伏的經濟環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臨着各種困難,國內外諸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在這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為了一個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乎,如今的大學生找工作也似乎變的比往年更難。

眾所周知,20xx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的中國並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壓力異常巨大,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異常突出。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xx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20xx年底,將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20xx年還將有592萬名大學生畢業面臨找工作,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20xx年滬上高校畢業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萬人大關,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三)、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缺乏勝任力。現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

企業是非常現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大學生並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現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端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幹,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後的新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畢業生調查報告14

今年武漢地區30萬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他們每月的起薪是多少呢?昨日,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和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發佈調查結果顯示:金融、房地產、IT三個行業起薪位列前三名,分別是5500元、4800元、4000元。而按照學歷層次劃分,博士以7325元起薪位列榜首,專科生起薪墊底。

去年,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招聘會,有按學歷層次劃分,有按行業劃分,在現場調查及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上調查結果來看,決定起薪的因素有很多,學歷、就業城市、行業均是其影響因素。此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二線城市企業,其中包括武漢市企業57家。數據顯示,20xx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專科生2600元,本科生3100元,碩士4000元,博士生起薪地區差異性較大,一線城市超過8000元,二線城市平均6000元左右。從近三年起薪統計對比來看,各學歷起薪增長情況各有不同(見表格)。

對於學歷越高起薪越高,不少大學生表示認同。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陳濤告訴記者,高學歷意味着付出更多,理應得到更多的回報,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生試圖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就業層次。

除了專科生起薪逐年增加外,去年本科、碩士、博士的起薪較前年均有所回落。武漢紡織大學招就處負責人分析,這種回落與近年宏觀經濟形勢有一定關係。隨着大學教育的普及,大量高校人才湧入社會,加上近幾年來海歸人才湧入國內,大學畢業生人才市場呈現高學歷、低年齡、高成本的現狀。與之相反,普工、技工和藍領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使得藍領階層薪水逐漸超過大學畢業生。

各學歷起薪差距縮小

“學歷不再是企業定論起薪的唯一標準。”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負責人聞霄表示,雖然表面上各學歷層次的起薪有所差別,但這種差距變得越來越小,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能力才是獲得報酬的考核依據。

在行業起薪調查中,金融、房地產和互聯網/軟件行業佔領前三甲,而物流、服裝紡織、零售百貨薪資水平相對較低。武漢一家企業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本科以上學歷仍十分有優勢,只要適度調整就業期望和心態,關注崗位所需技能和實操性,應聘成功率將會更高。

聞霄表示,在調查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表示,比起福利待遇、工作環境,他們更看重公司是否提供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是否能提供展現自我價值的實踐平台。不少用人單位也表示,對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説,不要過多地看重職位的晉升和薪資的回報,薪資是個人能力和價值的綜合體現,不妨先提高自我認知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專業優勢所在,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進入核心崗位後,對於薪資的漲幅企業不會吝嗇。

“休學創業還要考慮相關保障問題?”北京大學休學創業者王衝很吃驚。他是在政策出台之前辦理休學創業的,學校的政策非常寬鬆,他辦理手續很順利。

距離教育部發布“允許在校生休學創業”的規定已經一個月了,他的這種心態代表了大部分受訪創業者的想法:生病?意外?發生了再説吧,要緊的是抓住時機全身心地實現創業夢想。因此,學生身份和創業狀態的矛盾可能造成的醫療保障、學籍存放、復學年限問題,並不受創業者重視。

學生想不到,老師呢?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多所高校學生處、就業中心瞭解到,現在學校還未出台細則,目前申請者只能按照休學的統一政策辦理,部分休學創業者建議學校能夠延長休學年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KAB創業教育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家華稱,“允許休學創業”不是一紙文件能解決的,從政策出台到落實實施細則還需要很長時間,可學生、學校在實踐中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政府應當加強配套研究,出台相應細則,讓政策具有連貫性並明晰化,才能讓休學創業者無後顧之憂。

身份尷尬靠哪邊

曾在一所著名高校負責創業學生的張老師(化名)曾遇到一名休學創業學生找他幫忙,這名學生加入創業公司後,因學生身份而不能獲得正式的社會保障和勞動保障。當時,他建議先辦一份商業保險,過幾年再想別的辦法。

的確,學生身份和正式工作者在醫保、社保方面享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休學創業者的雙重身份會帶來很多模糊的問題。

記者查閲相關法規發現:在校大學生不需要繳納社會保險,而當大學生取得畢業證以後,即具備了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其與工作單位之間的關係變為勞動關係,單位應當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繳納年限與公民的各項權益息息相關,例如與北京創業者生活狀況息息相關的有是否具備資格買車、買房等。

“休學創業不同於退學創業。”張老師説,“退學後創業者可以以正式工作者的身份,獲得相關保障,簽署勞動合同。休學創業者卻很難定義自己的勞動,只能以實習、兼職的身份來簽署合同、獲得保障。”

他更擔心未來:如果休學創業的學生以後進入體制內工作,那麼這幾年的創業能算工齡嗎?休學久了,知識性的證明、檔案、户口誰來保管,怎麼提取?

中央財經大學社保系主任褚福靈稱:“大學生在校時享有的社會保障包括公費醫療,也可以選擇加入居民醫療保險,進入社會創辦公司還可以辦理職工醫療保險。休學創業大學生身份很特殊,具體怎麼處理,靠哪邊,國家並沒有明確規定,只有指導性的意見,主要看高校所在地的具體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問題還在探索階段,各地的情況不同,還不是很成熟,休學創業者的特殊情況還未研究。”

“都是青年人,不大可能生病的。”王衝很樂觀,表示醫保“真心沒考慮過”,也並不清楚相關細則。

李家華則覺得,創業的學生年輕又生機勃勃,總覺得很多問題離自己太遠了,創業伊始也不會意識到給自己保障的重要。但正如交通法規一樣,不能等問題出現了再製定細則,應當提前明確很多細則。

記者瞭解到,多所高校目前的處理辦法是將休學創業者等同於其他休學者,學籍保留,享受公費醫療。按照《公費醫療管理辦法》規定,國家正式核准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不含軍事院校)計劃內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研究生(不含委託培養、自費、幹部專修科學生)和經批准因病休學一年保留學籍的學生享受公費醫療。

李家華認為,不應當把休學創業和休學等同於一類。“因病休學是被動行為,休學創業是主動行為,出台允許休學創業的政策帶有國家導向,應當制定更符合創業者特性的內容。”

北京工商大學團委書記呂良稱,目前學校還未制定出相關細則。他介紹,一般教育部出台的政策需要各地教委出台細則,然後學校再根據本校情況制定細則,這有一個過程。

目前,比較明晰的規定是北京市教委20xx年12月31日發佈的'《關於支持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實施細則》,高校在校學生可以休學創辦科技型企業,各高校根據本校實際,明確休學時間及具體辦法,併為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學業支持。例如,可將創業時間視為參加實踐教育的時間,並計入相關實踐學分;創業取得的成效或成果,可以與畢業設計或論文有機結合等。

對於更多更細節的問題,受訪的高校相關工作人員則無奈表示,“我們也不知道,還在等通知”。

好政策亟須好細則

“產品用户今年將超千萬,那時候我肯定比現在更忙碌,屆時已經休學兩年的我無法保證能準時復學,難道必須放棄學業嗎?”休學創業者、“戀愛筆記”CEO付小龍問。

這也是王衝的疑惑。過些年,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他還可以回到學校修完學業拿到畢業證。但教育部規定,大學本科在校期間不得超過6年,即“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休學上限為兩年。

他們的疑惑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難以得到迴應。這並不是好政策得不到好落實的孤例。

20xx年,《公司法》大修,允許大學生零資本註冊公司。李家華曾向一家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詢問辦理情況,工作人員告訴他操作不了,因為還沒有出台實施細則,“政策是一級管一級,他們也沒辦法”。

李家華覺得,休學創業好政策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休學創業者處在身份交界的地方,不知道誰能證明自己;另一方面,這是教育部出台的規定,但是創業者在創業中還會遇到需要工商、税務等其他部門幫助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理解。

“我們希望國家層面給出明確可操作的法律法規,讓整個系統一起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努力。”為創業學生辦理各項業務數年的張老師誠懇地説。

該制定哪些細則?李家華認為應當有以下四個方面:程序清晰,學生向哪個部門申請,誰來判斷學生是否具備休學創業的資格;休學年限為多久,是否要保留學籍、户口等;休學期間發生的人身安全問題應該怎麼處理,例如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休學創業後,創業者復學和放棄學業的情況分別應當怎麼處理。

“這不是一個文件能夠解決的,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應當給予他們不一樣的政策。”針對目前休學創業政策的落實狀況,這位創業領域的學術專家和廣受學生歡迎的院長建議應該兩條路應同時進行。一邊,政府層面應組織專家調研,更科學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另一邊,休學創業的落實政策不具有普遍性,學校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及時出台細則,“千萬不能等”。

目前政府和社會比較重視殘疾人羣體的特殊性,重視經濟方面的幫扶。但是忽視了他們作為社會公民應該享受的平等公民權利,忽視了他們同健全人一樣享受受教育和就業的權利。為此建議:

一、國家應該從頂層設計角度,加強對殘疾人事業立法,保障殘疾人在教育、就業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公平全面發展。

二、殘疾人優秀運動員的上學、就業、退役安置等應該參照健全人優秀運動員的政策執行,保障他們享受健全人一樣的待遇。

三、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殘疾人的受教育水平。首先應下大力氣解決普及殘疾人義務教育的相關問題,包括入學率、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和學習內容。保障殘疾人與健全人享受同等教育。同時,應重視殘疾人的升學和職業教育問題。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從殘疾人教育的現狀和長遠發展,優化特殊教育佈局,構建特殊教育三級平台,從根本上為殘疾人的接受各級教育提供製度保障。一是縣級特殊教育學校應以目前的聾障教育為主逐步過渡到智障、孤獨症和多重殘疾等少年學前康復教育;二是地市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聽力語言殘疾、視力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三是省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高中及以上教育和職業教育。

畢業生調查報告15

對大學畢業生來説面對最多的應該是“就業、擇業與創業”這一系列的詞彙,然而對初次接觸這些的大學生來説或多或少有些措手不及,加之如今激烈的就業形勢,隨之而來所產生的是大學生不同的就業心理。

大學畢業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是未來社會中堅力量的重要來源,其發展狀況對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潛在的不可忽視的社會意義。然而,隨着社會的變化和發展、社會節奏的加快,以大學畢業生為代表的當代青年面臨着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而大學生所面臨的困境更是多重的。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承受着就業方面的巨大壓力,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壓力的主要誘因。由於大學畢業生自身的期望值和就業市場存在着較大差距、市場供需存在巨大缺口、用人單位過分追求高學歷要求過於苛刻、教育體制和學校方面的問題,當然還有大學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問題,使得大學畢業生在這時期承受着就業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還面臨着學校學業方面的壓力。此時他們面臨着畢業論文或論文答辯、畢業考試、考研等問題。在這種種壓力之下,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和行為面臨着巨大的考驗。據國內有關文獻報道,大學畢業生心理問題不是最多,確是最重,因而大學畢業生心理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而這其中,就業心理更值得高度關注。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往往並不是由單一的因素引起的,它是受個體自身及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所有這些因素中,壓力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而就業在壓力這一重要因素中又首當其衝。然而20xx年又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以20xx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投行宣佈破產為標誌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金融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虛擬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實體經濟。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中國,雖然保持經濟穩定的基本面,但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國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經濟低迷、出口下降、需求不振、價格跳水、經營困難……種種跡象表明,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寒冬”正呼嘯而來。

金融海嘯的危害才剛剛開始,大學生成為就業市場上最直接受害者.....在求職市場飽受令人寒心的冷遇,相當多的大學生開始選擇繼續留在學校深造或然而更多不怕“冷”的應屆畢業生則繼續在求職“戰”場上,尋求着自己未知的求職之路。

在這次的“金融危機”影響下,原本就已愈發嚴峻的就業壓力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更造成了大學畢業生不同的心理影響。

總的來説,大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有些同學可能還具有一些其它心理,如注重實惠、坐享其成的心態、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等等。因此,如何改善和引導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是一

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然而金融危機的突然來襲,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一步凸顯並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1)就業心理壓力增大,情緒普遍有焦慮

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使就業問題給大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在各年級學生都存在,金融危機的出現無疑是雪上加霜。個人前途與就業已成為大學生心理壓力中最大的因素。大學生畢業前心理壓力較過去有明顯增大,主要原因是畢業方向的選擇、就業、考研、戀愛分合、大學中不愉快經歷、離別感傷、突發事件、經濟條件等衝突和事件;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大於男大學生,農村學生的焦慮水平高於城市學生。

焦慮則是由於擔心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因自卑、自負和怕苦等原因遭遇的

求職失敗而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是由心理衝突或遭受挫折引起的,是一種複雜情緒的反應。焦慮在則有是主要表現為:大學畢業生既希望謀求到理想職業,但又擔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害怕自己擇業上的失誤會造成終身遺憾而對擇業準備感到無所適從;害怕被用人單位拒絕以至於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付諸東流等等。這些都是大學畢業生容易出現的問題。

而“80後”大學生對風浪和挫折體驗相對較少,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較差。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很不穩定,大多數畢業生都處於一種煩躁狀態中。平時很多學生常把一個詞掛在嘴邊:鬱悶。其實,在心理學上,鬱悶是焦慮的代名詞。在就業的初期階段,

畢業生最突出的問題是目標焦慮,即現實能否達到心理預期值。受金融危機襲擊,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原本對自己比較有信心的同學也開始擔憂起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金融危機前15%的畢業生都對自己的就業很樂觀很有信心,60%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比較樂觀、有信心,然而金融危機後亮相數字分別下降到6%和27%,而越來越迷茫的人則由13%上升到44%。

尤其是在受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像金融業等。受這次危機影響最大的就是金融行業,以美國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開始了裁員工作,金融工作也失去了固有的魅力—高薪以及無法比擬的行業優越感,在中國,從業中的部分金融精英們正在選擇抽身,從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因為其他工作顯得更加有利可圖。原本很牛氣的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們現在也擔憂起自己的前途來了。

(2) 就業心理期望與失落感形成鮮明對比

許多大學生都有一種“十年寒窗,一舉成名”的心理,因此對擇業的期望相當高。大學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條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工作,而不願到急需人才但條件艱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層小單位,過分地考慮擇業的地域、職位的高低和單位的經濟效益。高期望驅使畢業生總是嚮往高薪水、高職位、高起點,渴求高收入、高物質回報率,並一廂情願地對用人單位提出種種要求,將自己就業的目標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適的單位也不肯降低就業期望值。可是現實就業崗位大多不像大學生所想象得那麼美好,因此當發現現實

與理想的差異較大時,就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現象,併產生偏執、幻想、自卑、虛偽等心理問題,並可能導致擇業行為的偏差。

(3)就業心理期望明顯降低

在就業心理期望與失落感形成鮮明對比的情況下,大學生對就業的心理期望也明顯降低,主要表現在對就業起點工資的要求、在求職過程中優先考慮的因素、對基層工作的態度、工作是否專業對口、對首選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要求等各方面要求都有所降低。例如,畢業生在起點工資方面普遍降低了500到1000元的要求。而對基層工作以前沒有考慮過現在開始考慮的人佔8%,連同一直在考慮的共佔19%近20%,一改以往基層工作“冷門”的情況。另有90%以上的畢業生認為只要跟專業有關聯即可,不需要專業絕對對口。金融危機前43%的畢業生對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有具體要求,而金融危機後這一數字下降到29%。而對首選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沒有特別要求的由18%上升到34%。

(4)自負心理相對減弱

所謂自負心理是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大學畢業生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思想不夠解放,認為考上大學就等於跳出“龍(農)門”,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畢業時即脱離“苦海”,理應得到豐厚回報的職業。特別是一些家庭環境不錯、社交能力強、參加社會活動較多、接觸面較廣的學生以及熱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和優秀大學畢業生,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優越感,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自視清高,在求職擇業時好高鶩遠,結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失

去良好的就業機會。金融危機影響下,即使再優秀也要冷靜地想一想。很多很優秀的同學在被問到關於是否創業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態度都很謹慎,“現在找工作都這麼難,開公司又談何容易”。原本有創業計劃的同學也發現創業並不是一腔熱情就可以,“現在市場不景氣,還是先找份工作積累些經驗,等經濟復甦了再考慮創業”。

實事求是地説,大學生找個工作並不難,難的是找一個理想的工作。作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沒有必要“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也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縮不前或自暴自棄。

個人觀點:

制定一個長達十年的人生髮展規劃。從第一次就業開始到後面10年如何發展,都要有一個計劃。制定職業生涯計劃不宜過於短暫,也不宜太長。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應考慮“三性”:對職業的適合性、對個人的興趣性、對社會的現實性。要敢於去做自己認為可以做的事情,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有了明確的人生髮展規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同時,應該根據自己所學知識以及感興趣的方向,找準自己心儀的工作或發展方向。要明白你適合做什麼,你能為社會奉獻什麼。以平和的心態合理定位,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如此,就可以減少或避免就業路上的曲折,多些順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w0oj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