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科學調查報告15篇

科學調查報告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調查報告15篇

科學調查報告1

一、試卷分析:

本次國小科學期末考試的試題共有五個大題,既注重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減少了死記硬背的試題,增加了對所學基礎知識的實際應用。本次考試題型豐富,便於學生解答,符合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將本學期學的知識點分別穿插在這些題型當中,檢測的內容比較全面,到位。

從題的形式上來看,靈活多樣。如:填空,將枯燥的問答變成簡單的填字,學生比較感興趣,有利於記憶的調動,有趣。選擇題,佔得分數較多,但是有答案可選,降低了難度。使學生能夠權衡做答。不過,其中的題也不白給。如:2、3、6、7題充分考察了學生的認真性。作圖題,標出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認真分析才能做對,充分體現了靈活性與認真性的完美組合。還有填空也是這樣,非常靈活輕巧。

二、學生答卷總體情況:

通過本次檢測,學生的總體發揮挺好,能夠將本學期的'知識點盡數掌握,綜合運用力較強。説明學生在科學概念、科學興趣以及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能力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大部分的學生在近半年的學習中,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能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三、具體分析:

第一題,我會填空。主要從教材的基本知識點出發來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該題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出錯,出錯主要是在第2小題: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第二題,我會判斷。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識點,全班有一半的學生出錯,出錯在第1、5、6、7小題,這些題在講課和複習中不止一次説過,尤其是第3小題:假設不一定非得有依據;第6小題:蠟燭燃燒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我覺得一是由於審題不細心而導致出錯,二是有的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第三題我會選擇。有4人出錯,在第1小題: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概念弄混了,其實還是上課時聽講不注意造成的。

第四題,簡答題。考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科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的影子,避免了學生的死記硬背,符合新課程的目標。個別學生失分,主要是錯別字,看來這也是今後應該注意的地方。

第五題,填圖題。地球內部結構圖,有倆人出錯,一人是有錯別字,另一人是寫了兩個地核,屬於不細心所致。

四、今後教學工作的思考:

1、在重視探究教學的過程中,要抓好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在教學中,一定要一課一得,將課中的知識點進行強化,逐一過關。另外,還要多進行課外的拓展學習,進行相關聯的引申,便於把教學教活。

2、重視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分析、理解和歸納的能力。

3、優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強方法指導。加強“科學與生活聯繫”指導,給學生提供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與方法策略。

4、重視科學概念的教學。利用概念圖讓學生建立科學概念(科學事實)之間的聯繫性,提高科學概念的理解力。

5、尋求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水平,注重每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注重後進生的轉化。

6、加強複習,使學生建立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繫性,提高理解力。

科學調查報告2

科學合理地用藥可以收到防、治疾病的功效,反之,則延誤病情,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患者用藥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法,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現結合藥事管理工作的經驗,談談怎樣避免幾種常見的、不良的用藥習慣,正確合理用藥,確保身體健康。

一、合理安排給藥時間

大部分藥品説明書或標籤上,藥品的用法都是標明一日服幾次。據此,人們“約定俗成”地都把一日服用3次的藥物在早、中、晚餐前後服用,這樣,本應24小時服用的藥物實際上12小時就服完了,另外12小時則無藥可服。這就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高,夜晚血藥濃度低的不均衡現象。對於那些需要維持體內平穩濃度才能發揮作用的藥物來説,這樣的服藥方法是不可取的。科學的提法應該是“用藥間隔”。

比如,抗菌藥物在體內需要保持相對平穩、最好是在最低抑菌濃度之上的血濃度,而不是白天高、夜晚低,那樣容易給病菌以苟延殘喘的機會。

一般來説,半衰期(t1/2)長的藥物給藥間隔較長,反之,半衰期(t1/2)短的藥物給藥間隔也相對較短。但臨牀上並不簡單按半衰期給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為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其殺菌作用取決於血藥濃度超過常見致病菌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的時間長短。因此,該類藥物的日劑量通常應分次給藥,使血藥濃度超過致病菌mIc的時間儘量長。而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為濃度依賴性抗菌藥,其殺菌作用取決於血藥濃度的高低,血藥濃度越高,其殺菌作用越強。因此,該類藥物的日劑量可一次或分2次給藥。

為有效控制感染,應儘快使藥物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對於估計在12小時仍不能達到有效穩態血藥濃度的藥物,如磺胺類藥物,就需給予首次負荷劑量,即加倍劑量給藥。

再如平喘藥茶鹼、氨茶鹼等也需要保持相對平穩的血濃度,以使病人呼吸順暢。如果晚上血茶鹼濃度過低,患者夜晚就特別難受。

當然,也不是所有藥物都嚴格要求勻速給藥。有些藥物的半衰期很長,一天只需服藥1次,人們往往固定在早晨或晚上服藥,對這樣的藥物不需要特別苛求。比如多潘立酮(嗎丁啉),是一種促胃動力藥,夜晚人們不進食,胃自然不需要動力,因此多潘立酮(嗎丁啉)只需要在白天這個時間區內給藥就可以了。

還有一些非治療藥物,例如保健用的藥品,早一點晚一點服用不會有很大問題,也不需要嚴格控制給藥時間。

還應指出的是,不少醫務人員圖省事,將醫囑每日靜脈滴注2次的藥物,僅加用在1瓶液體中,只是把2次給藥分開,這樣做的結果使得短時間內體內藥物濃度過高,容易引發諸多不良反應,有時甚至“量變到質變”,以致釀成惡果。同時體內濃度峯谷差過大,不利於保持藥效。不少醫務人員並非完全不知道這樣做不妥,往往抱有僥倖心理,放縱這些司空見慣的即不合理、又不科學的用藥現象。

二、合理使用藥物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其病因是:受涼、勞累、淋雨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時,則原已存在於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感冒,以鼻咽部炎症為主要表現。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為鼻病毒。起病急、鼻塞、流清涕、咽乾、咽癢、流淚、輕咳、聲嘶,可低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痠痛,一般3~5天,最長7 ~ 10天。抗病毒藥對少數引起感冒的病毒有抑制作用,感冒藥物治療主要為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併發症。可是我們有的醫師不是首先科學的選擇對症治療,而是不管病毒還是細菌就墨守成規的選擇“三素一糖”(抗生素、維生素、激素和葡萄糖)靜脈輸液治療,這種以“牛刀殺雞”的用藥習慣不僅浪費衞生資源,關鍵是造成細菌的耐藥。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日前公佈的2008年不良反應報告顯示,從不良反應的'給藥途徑看,靜脈給藥居首位,靜脈給藥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雖在治療方面有其特定的優勢,但其滲透壓、藥物微粒等誘發不良反應的因素也多於其他給藥途徑(血管是個半透膜)。科學合理的選擇給藥途徑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報告還顯示,不良反應所涉及的藥物中,抗微生物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居多,達到6542例,佔總數的58%。導致用藥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排在前十位的藥物有9種是抗生素。我國抗菌藥物的濫用、不合理使用應引起重視。

 三、合理選擇給藥途徑和藥量

我們積極倡導科學地給藥,要考慮影響合理用藥的因素,根據藥物的特點、病的特點、人的特點,選擇最佳的給藥途徑、劑量、次數和療程,病情確實需要聯合用藥的感染一般需要三條指證:①1+1=2(兩種藥物作用協同)、②混合感染(g陰性菌+g陽性菌)、③易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可選用兩種藥物以減少毒性。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感染,給藥方案不同,劑量、療程、給藥途徑各不相同。如果劑量不足、療程不夠、給藥途徑不恰當,即使選擇了恰當的抗菌藥也不一定能有效控制感染。同樣是細菌性腦膜炎,流行性腦膜炎(腦膜炎球菌感染)療程5~7d;而流感桿菌腦膜炎療程>10d;肺炎球菌腦膜炎需退熱後繼續用藥10~14d;革蘭陰性菌腦膜炎療程則需>4w;隱球菌腦膜炎療程3月(常同時鞘內注射兩性黴素B);而結核性腦膜炎療程一般需1.5~2年。

又如:同樣是頭孢噻肟,治療普通呼吸道細菌感染,日劑量2~4g已足夠,但如果是治療腦膜炎,日劑量常高達≥8g,且必須靜脈用藥,否則難以達到有效治療目的。

我們在選擇抗生素時還要考慮到耐藥篩選的風險。敏感的菌株存在着自發的突變,而抗菌素類藥物對於這些突變的菌株沒有殺菌作用。所以敏感的細菌被殺死了而耐藥(突變的)的菌株存活了下來並不斷的繁殖,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表現出臨牀症狀。所以,不科學用藥造成細菌產生耐藥性和耐藥菌感染流行的嚴重後果,使臨牀治療更為困難。在國際會議上:抗菌素濫用,中國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抗感染藥是人類在醫藥領域取得的最偉大成就之一,對人類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臨牀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類健康和生存的必要保證。但是隨其抗菌藥物的濫用,藥品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也在增加,給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目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統計顯示,抗感染藥不良事件報告比例居高。提醒醫務工作者,在臨牀使用抗感染藥時注重科學性、合理性和規範性,以糾正超適應症、超劑量、高起點等不科學用藥的習慣。

科學合理用藥是全球關注的話題,是一個涉及面廣、難度高的複雜性工作。有人預言21世紀藥物治療仍然是醫療中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治療工作中儘量選擇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藥品,並採用科學合理的給藥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療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合理用藥。

科學調查報告3

這學期我對十所學校的國小科學課改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採取的主要方式有領導彙報、現場聽課、教師座談與學生座談,調研的主要內容有教材使用、教師現狀、教法研究和校本教研情況。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關於課程開設:各校均能按課程計劃開設科學課。

2、關於教材:

師生普遍認為教科版科學教材圖文並茂,色彩豔麗,版式設計活潑美觀,貼近學生心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內容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追求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教學,積極地把學生學習科學的場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這樣設計益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學生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且學習一些淺顯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

3、關於課堂教學:

通過課堂教學,教師科學教學觀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目標設定:科學學科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目標由過去注重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注重三維目標。

⑵內容選擇:在內容選擇方面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意識 ,科學教學開始關注科學與現實的聯繫;注重讓學生感悟科學的價值和意義;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生活中的問題情境,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注重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⑶學習方式 :教師們均有意識地改進方法,擺脱灌輸式傳授教學,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問題與探究意識比較強。

⑷師生關係:注重創設和諧愉悦的地教學氛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教材使用:

⑴教材內容圖文並茂,以圖為主,教師難以把握設計意圖,對於知識點的把握更是無從下手。

⑵教材內容偏多,如果按着課節正規地上好每一課,則很難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⑶教材內容有個別的不符合北方或農村的實際,比如三年級科學第二單元《蝸牛》一課,放在第二單元講授,與季節不十分相符,很難找到蝸牛。

⑷缺少與教材相配套的資源

2、課堂教學

⑴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沒有落到實處。

⑵受安全等因素的影響,老師不敢帶領學生走入社區,走向自然,有些觀察和探究不能落到實處。

⑶難以把握教材重難點,有時熱熱鬧鬧的一節課,學生收效甚微。

⑷班額大,課堂教學難以調控,易出差生。尤其是一些教師,同時教幾個班的學生,面對的學困生更多。

3、教師素質

科學教材只有一些活動提示,開放性極強,對教師提出了極高的挑戰,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學機智,而且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而我區科學教師隊伍極不穩定,整體素質偏低,教師發展極不平衡,一部分教師很難適應科學教學。

4、校本教研

每校一般只有一個科學教師,資源無法實現共享,校本教研流於形式。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重主輕副”思想的影響,多數領導和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意識到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作用。

2、受人員編制的影響,師資隊伍極不穩定,更換頻繁,年年培訓學科教學人員,但到下一學期可能又教其它科目了,每一年對科學學科來説,都是新教師,難以把握學科教學理念。

3、教材以圖為主,雖然學生很喜歡看,但教師難以把握,尤其是知識點隱藏,

對於一些教師來説,提出了極為嚴峻的挑戰,不但要思考怎樣來教學,還要親自查找資料,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

4、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極需提高。相關學科的知識面窄,儲備不足。

三、改進的具體措施及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重視程度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做好宣傳工作,轉變多年來形成的不重視的現狀。科學課程是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課程,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正確地認識周圍世界,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而且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打下基礎。

2、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理論素養

科學課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呈現在教學面前,對教師提出了極為嚴峻的挑戰,如果只憑經驗教學,則很難達成科學課程教學目標,為此,學科教研員應加大培訓力度,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培訓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⑴培訓形式應多樣。如理論講座、交流研討、案例分析、教學觀摩等。某些內容的培訓儘量使用參與式培訓,相互交流,共享思想。

⑵培訓內容應具有針對性。應針對我旗科學教學現狀和教師的實際,針對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培訓。

⑶培訓應突出實效性。

⑷注重培訓後的跟蹤指導和反饋。

3、樹立學習意識,增加知識儲備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科學知識在不斷增加,在不斷不斷變化,因此,教師對科學知識的瞭解也必須跟上科學發展和科學教學深入進行的步伐,科學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連續不斷而持續終身的過程,因些,教師自身應樹立學習意識,自我提高和自我提高,不但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要不斷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

3、合理使用教材,開發課程資源

新課改中進行了教材多樣化的改革,允許地方和學校自主選擇教材,可以説,再完美的教材,也很難反映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學生的差異性與多樣性,另外,由於編寫與出版的時間差,也可能會出現落後於社會生活和科技發展實際的弊病。所以,我們要樹立新的教材觀,明確教材只是“學生和教師進行教學的`材

料”教科書並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而只是一種只要的材料,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教學的實際,授課順序是可變的;授課時間是可調的;教學實例是可選的;教科書中的內容不一定是必須用的或必須掌握的。

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課程開發意識。

4、重視校本教研,提高業務素質

開展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5、改革評價辦法,全面提高質量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應通過評價,瞭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與培養目標,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於科學課程的評價,就我們這個地區來説,還沒有現成的、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或模仿,為此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有效的探索。要改變過去單純的紙筆測試的方式,逐步走向科學的評價辦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時機的全程化,以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科學調查報告4

懷着激動的心情,於8月8號來到xxxx師專,參加全省小 學科學骨幹教師培訓,培訓期間學員按時到校,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我們這些學員來自全省各地,所帶學科不均,為此學校要求每位學員完成一份調查報告。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師學歷

從調查情況看,本科學歷起點的教師佔1%,專科學歷的'教師佔46%,中專學歷的教師佔53%。基本能夠勝任國小科學教學。

二、年齡結構

20——30歲佔20%:30——50歲佔75%:50歲以上佔5%。從年齡來看,大多是精力充沛的中青年。

三、教師男女比例:男62%:女38%。

四、執教情況

從調查數字看,5%的教師專職科學課,95%的教師兼職。

以上四組數據,前面三條沒什麼問題,讓人堪憂的是第四條,我們國家很早就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離不開科技人才,科技人才離不開教師的培養,特別是從小就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出發展國家,振興國家的科技棟樑人才,沒有專業的 科學教師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未來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誰擁有了高科技,就擁有了主動權,因此,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出熱愛科學教育事業的專業教師,才是培養更多合格的具有綜合素質的建設者的重要法寶。

科學調查報告5

題目:關於環境污染的問卷調查

學 院:化學與環境科學 專 業:環境科學 班 級:級環境一班 調 查 人:周丹學 號:20101104915 同組成員:

指導教師:代鋼

調查標題 抽樣數:90% 268

一、調查目的

針對大學生對環境污染問題和環保知識的模糊,通過大學生對環保認識及日常生活中有關環保的行為,對大學生環保意識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大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瞭解,注重落實環保行動,並藉此調查提出有關環保的建議,加大環保意識宣傳。希望大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為環保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那麼,我們的環境會更美好。

二、調查對象、時間、地點

1.調查範圍及對象:內蒙古師範大學在校本科生。 2.調查時間:

利用課外,節假日時間。

3.調查地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師範大學校園內。

三、調查方式

以自由組合的小組(7人)為單位進行社會調查,選舉小組組長。小組組長主要負責與指導教師的溝通、組織同學寫出調查提綱、做好人員分工、組織實施調查、組織調查總結。調查主要採用了問卷調查分析的方式。隨機抽樣,發放問卷調查表,回收並統計分析。

四、調查問卷的設計

確定調查題目後,先從網上搜尋相應的問卷模板,作為參考。再結合調查對象、區域、地方特點,從新設計問卷,經多次修改後,確定問卷內容。本次調查使用的問卷見附表。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這次關於環境污染的調查中,我們對本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於其結果數據分析如下:

1、從調查結果顯示,12%的人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6月5日。

2、絕大多數人偶爾會對日常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佔70%。少數人不會進行分類直接處理,佔20%。

3、對於目前的環保工作狀況,40%的人選擇了一般。

4、環保意識有待改善,62%。

5、認為塑料袋對生態環境存在潛在危害,佔47%。

6、根據數據顯示,對於周圍面臨的環境問題,白色污染和水污染較嚴重。

7、52%的人認為餐巾紙、包裝紙是使社會環境差的主要原因。

8、絕大多數人會繞開綠化帶走,佔50%。

9、43%的人認為我們缺少環保意識,對環保人士不足。

10、80%的人反對在學校附近設置燒烤攤。

11、對於環保知識,32%是通過媒體獲得信息。

12、當我們在外面就餐的時候,50%的人選擇應一次性餐具打包等。

13、對於超市塑料袋重複利用的佔31%.

14、塑料袋的危害,45%的人都覺得對身體有害。

15、15%的人希望通過媒體加大宣傳環保,20%的人希望在學校開設課程以達到環保教育的目的。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上面的'數據結果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失衡。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獲得環保信息的主要途徑通過媒體和課外閲讀,而在課本上幾乎得不到環保信息。由此可見,我國很多學校對環境的重視不夠,許多高校非環境類專業開設生態環境相關課程較少,況且不一定屬於公共必修課,這種現狀與我國生態危機的嚴峻形勢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不相符, 從而導致大學生環保素質不夠,很多環保知識缺乏。

此外,這次調查也對我們深有感觸。為了增強我們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素質,我們針對問題有以下幾點建議:

(1) 通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制定校規來規範學生的環保意識,多開展環保宣傳。

(2) 我們應大力倡導綠色環保的良好作風,努力營造這種氣氛。

(3) 社會也積極宣傳環保知識,並開展社區環保活動等。

(4) 加強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共建美好家園。 希望我們的世界更美麗盎然,遠離污染!

科學調查報告6

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然而在人們越來越奢侈的物質享受的背後,卻是生態的失調、環境的惡化。到處可見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正在威脅着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嚴重影響着經濟的發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氾濫,原本蔚藍的天空,被渾濁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魚肥”的河水被髮臭的水溝所代替;原本撐起的一把把綠色大傘,被人們以愚昧的思想,鋒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對這樣的慘狀,我國政府近幾年也大力抓好環境保護工作,例如,對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氣質量日報,禁止農民亂施農藥,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們的愚昧、無知,總是一味地追求經濟的一時發展,為了眼前的利益,煙囱個個“吐黑煙”隨處可見,樹葉片片“缺了補”枯枝敗葉,原本清脆的鳥兒叫聲,也已經銷聲匿跡了。人類的所作所為不但危及着幼小的生靈們,連人類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們不行動起來,我想過不了多久,人們所面臨的環境將一片黯然失色。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脣寒齒亡的關係(人類與環境有着密切的聯繫,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於地球的水循環。隨着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自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佔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着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佈與人口的分佈並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佔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於長期過量開採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於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製循環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淨化技術等,並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着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幹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佔78.09%;氧氣,佔20.94%;氬,佔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温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温上升。所謂的”温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温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温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温升高的氣體稱為“温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温室氣體,約佔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温室效應,其中有的温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並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採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彙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後就應當逐步減少,到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採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籤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並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範,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20xx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

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於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於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台一系列關於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範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裏。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澱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後,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徑流在坡地上運動造成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衝能力,並儘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採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只有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續治理,才能奏效。 總之,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象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我們必須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也應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要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一個大的方向就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保證現在的經濟發展,又保證後代享受資源的權利,讓我們世代都生活在沒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科學調查報告7

一、調查目的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得到全面推進,為進一步明確本校國小科學教育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時瞭解本校科學學科教育的現狀,進一步推進本校科學教育的改革,為課程改革持續性開展積累資料、提供科學依據,找出學校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下一步的教學和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我們對大城縣第四國小的科學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

三、調查地點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第四國小

四、調查對象

大城縣第四國小科學任課教師和三到六年級部分學生

五、調查內容

1.師資情況

2.教材情況

3.學校的重視程度

4.學生情況

六、調查方式

日常生活中觀察記錄、走訪教師、與任課教師進行座談、對部分學生進行談話調查等

七、調查結果

1.師資情況

三、四年級(本班語文老師或數學老師代課)

五、六年級(專門的科學任課教師,都為教務處主任,非科學專業教師)

2.教材情況:不少任課老師反映,科學教材容量大,難度大,要求高。儘管教材注意降低難度,但是對於國小生來説,還是比較難以理解。並且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實驗、觀察活動,其實驗設備等都是農村中國小難以達到的水平,學生受環境限制難以完成。

3.學校的重視程度:

a. 重視的具體表現:學習的科學課程大多安排合理,每週有兩課時的教學時間;教學部分設施齊全,如有專門的實驗室。

b. 不重視的具體表現:科學教師一般為代課老師,沒有專業的或專門的科學教師任教;沒有固定的時間來開展教研組活動;學校配套資源缺乏(如:掛圖、實驗材料等);沒有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沒有相關專業的學習機會。

4.學生情況

儘管有小部分不喜歡或放棄科學學習,但大部分學生對科學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可是幾乎所有學生在潛意識裏認為科學是副科。

興趣濃厚的原因:覺得科學能夠表現自我,展示自我,使學生有了自豪感;科學課有實驗、活動等。

學生的興趣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對科學的進一步認識,他們的科學素養還比較低,無論是知識與技能,還是對科學的熱愛,都沒有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八、調查啟示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界定了“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應引起各學校的重視。面對大城四小科學教學的一系列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因地制宜,解構教材

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由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與學校配合,把一些與本地實際情況不符的教材內容進行變更,以達到優化的效果。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做好宣傳工作,轉變多年來形成的不重視的現狀。

科學課程是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課程,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正確地認識周圍世界,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而且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打下基礎,承擔這門課程的教師更應重視科學教學。

3、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提出科學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科學啟蒙教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提問、探究的樂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改變,變得愛學習;學生整體素質有了變化,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所加強,交流和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鍛鍊,學生綜合素質也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也隨之提升。

4、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在師資的配備上應做出相應的調整,適當地增加專職科學教師比例,確保科學課的教學質量。新教材的特點是教材結構性強,實驗多,學生探究性強。三、四年級的教材一般有4—6個單元,一個單元由4—8課時組成,一節的實驗課都有二至三個實驗活動組成,課前準備的工作量大,所以兼職教師一般都難以勝任,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和科學教學的質量的提高。

5、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是瓶頸,教師是關鍵。只有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才能提高科學課的教學質量。科學課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呈現在教學面前,對教師提出了極為嚴峻的挑戰,如果只憑經驗教學,則很難達成科學課程教學目標。為此,針對科學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我縣科學教學現狀和教師的實際,以及科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可以定期對教師進行課程理念、專業知識、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訓,也可以組織課堂教學研討和評比活動,提供觀摩示範課等,發揮骨幹教師和學科教研員的示範引領作用。通過這些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更好地為實施新課程服務。

6、重視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建立以學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將有利於創設教師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學校文化,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成就事業,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學習型組織。”目前所展開的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教師在學校教學環境中個體與羣體對教學問題的研究和反思,更好地解決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的困惑,其核心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校本教研。

7、建立科學教學網站,實現資源共享

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為科學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相互交流學習的平台。

科學調查報告8

時間:XX年7月19日星期一——XX年7月24星期六

地點:河北省衡水市

實踐隊員:鄧悦 司丹丹 林灝凡 劉順 侯長江 韓釗博 李平

第一天:取樣

到達衡水汽車站已經12點,但舟車勞頓並未影響我們實踐的激情和熱度,我們吃了中午飯就坐上了18路直奔目的地衡水湖,環境科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到了目的地之後我們按照原定安排執行我們的第一項任務:全面瞭解衡水湖周邊居民生活狀況和湖區生態環境、生物物種生存狀況。

生物物種調查. 我們將針對衡水湖及周圍的玉米、水稻、蓮花、蘆葦、芡實、菱角等植物觀察其生長情況,對鯉魚、鯽魚、田螺等動物進行仔細觀察。

生態環境調查 此次主要在岸邊水質水下污泥採樣檢測,並拍照作為參考。適當採集周圍土壤,驗證酸鹼性等。

我們認真地取樣,準備帶回實驗室進行水質監測。完成時天色已近晚。

(第二天)

“民意調查”是我們實踐內容的第二部分,首先我們把提前準備好的調查問卷讓開船的師傅(是當地人,對衡水湖有很深的感情和了解)填寫,師傅不僅熱情認真的填問卷,還給我們講解了好多有關衡水湖的歷史故事和人文趣事:

我們還向當地的漁民瞭解了衡水湖水質保護的相關信息,社會實踐報告《環境科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島上居民也熱情參加了我們的調查問卷。

(第三天)

經過昨天從當地人和漁民口中對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深入瞭解,知道了這兩年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更加重視對衡水湖的治理和保護工作。所以我們就舉行了“讓衡水湖更美,我們在行動!”條幅簽名活動!

這次宣傳面對的羣體有遊客、有漁民還有相關工作人員,我們還會去附近中國小對這些祖國的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行宣傳、教育。讓他們從小就養成一種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讓他們有一種“讓母親湖更美麗,有你有我”的責任感,並學會運用所學知識來保護母親湖,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第四天)

走訪“衡水湖管委會”

經過了解,我們得知衡水湖現直接由“衡水湖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我們最後會把我們這次調研活動的具體成果和存在的相關問題以及需要官方部門採取的措施和還有我們大學生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以報告的形式發給管委會,領導説他們歡迎也必然會採納合適的建議。拍照過後,李主任還親切地和我們每個人一一握手,讓我們深受感動,也感受到了這次實踐活動的意義和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第五天)

對我們帶回來的樣本進行“水質檢驗”

運用我們所學的有關污水處理的`相關知識進行水質污染的檢驗,我們瞭解用離子交換法淨化水的原理和方法,用天然水中無機離子雜質的定性鑑定方法。

1離子交換法淨化水

天然水中主要有無機雜質離子,另外還有某些氣體、有機物和微生物等。除去天然水中無機雜質離子而獲得的淨化水稱為去離子水,實驗製備去離子的方法是離子交換法,工業上製備去離子水的方法除離子交換法外,還有電滲析法、反滲透法。

2水的電導率及水質檢驗

水中所含雜質離子越多,水的電導能力越強,水的電導率越大,所以可以根據水的電導率,判斷水中雜質離子的相對含量。評價水的純度。

檢測表明,目前受污染河段的超標項目主要為大腸菌羣、非離子氮、石油類、溶解氧、ph值等,其中以礦物污染和化學污染最為嚴重。

科學調查報告9

問題一:如何判斷生熟雞蛋?

實驗材料:生雞蛋若干,熟雞蛋若干。

實驗假設:通過雞蛋旋轉可能能判斷出雞蛋師生的還是熟的。

實驗方法:進行旋轉兩種雞蛋,並進行觀察兩種雞蛋的旋轉速度。

實驗步驟:

在光滑的平面裏快速旋轉熟雞蛋,用手制動後又立即釋放,發現熟雞蛋立即旋轉起來;然後又在光滑的平面裏快速旋轉生雞蛋,用手制動後又立即釋放,發現生雞蛋不會立即旋轉起來,只是慢慢的轉着。換一個熟雞蛋和生雞蛋,再次進行實驗,發現仍是這個結果。接着繼續進行多次實驗,發現還是這個結果:熟雞蛋旋轉較快,生雞蛋旋轉較慢。

實驗結論:通過雞蛋旋轉能判斷出雞蛋師生的還是熟的'。

問題二:為什麼熟雞蛋旋轉較快?生雞蛋旋轉較慢?

經驗得知:是因為在生的雞蛋裏面,蛋清和蛋黃都是可以流動的,轉的時候,不容易平衡,所以就轉不起來.而當雞蛋被煮熟了以後,蛋清和蛋黃都被凝固了,所以,轉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了.

問題三:能否通過雞蛋的旋轉速度來得知雞蛋是否已經完全熟了?

實驗材料:生雞蛋若干,熟雞蛋若干,半生半熟的雞蛋若干。

實驗假設:可能能通過雞蛋的旋轉速度來得知雞蛋是否已經完全熟了。

實驗方法:進行旋轉三種雞蛋,並進行觀察三種雞蛋旋轉的速度。

實驗步驟:

在光滑的平面,同一時間裏快速旋轉一個生雞蛋,一個熟雞蛋和一個半生半熟的雞蛋。開始旋轉後,發現生雞蛋轉的最慢,半生半熟的雞蛋勻速地轉動着,不快也不慢,而熟雞蛋轉的很順暢,速度較快。換一個熟雞蛋,一個生雞蛋和一個半生半熟的雞蛋,再次進行實驗,發現仍是這個結果。接着再繼續進行多次實驗,發現還是這個結果:熟雞蛋旋轉較快,生雞蛋旋轉較慢,半生半熟的雞蛋轉的不是很快也不是很慢,屬於中速。

實驗結論:能通過雞蛋的旋轉速度來得知雞蛋是否已經完全熟了。

調查結論:

可以通過進行旋轉雞蛋,通過觀察雞蛋旋轉的速度,能進行判斷雞蛋是否已經完全熟了,是不是可以吃了。這個方法較為簡單,並且更能分析出準確的判斷。適合廣大民眾採用。

科學調查報告10

按照區委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於20xx年4月10日至4月20日,以明確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來分析解決問題為目的,對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 xx土地儲備交易中心、xx土地局、xx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局進行了走訪、學習,就我區土地資源管理問題進行了調研。

我發現,我們xx區由於近年來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隨着我區工業化步伐的不斷加快,開發區內大範圍進行村屯改造,對鎘污染農用地通過地類變更進行工業化改造,使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資源供給訴求矛盾日益凸顯。

以科學發展觀武裝思想,大力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勢在必行。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財富之母。加強和改進國土資源管理,既是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優化經濟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也是鞏固改革發展成果、促進我區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針對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抓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推動我區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

針對我區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以及資源供需突出矛盾,我區積極應對宏觀調控新政,緊緊圍繞“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這一中心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一方面,在創新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逐步引導資源利用方式朝着規劃、招商、土地利用統一合理化轉變;另一方面,在挖潛資源存量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實現由資源供給服從需求向資源供給引導需求的轉變。

在調研中,我發現我區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已經把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為保障可持續發展的緊要任務來抓,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創新了一些新舉措,在建立“規範有序、保障有力、調控有效”新機制上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認識統一,各項制度基本落實

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嚴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環節,更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緊迫任務。我區對各村屯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進行了比較充分認真的分析,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通過我區統一部署,對我區土地利用總體進行了認真分析,在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導節約集約利用上已經形成共識,普遍認識到如果繼續按照陳舊的發展觀念和模式來搞建設,土地後備資源將根本無法保障xx區整體規劃經濟指標的實現。因此,全區統一認真貫徹執行宏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強化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一是在用地審批中嚴格土地規劃、計劃審查,充分發揮規劃、計劃對建設用地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從供給數量、結構、供地方式、供給主體、供給時機等方面嚴格把握,引導產業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二是妥善處理保障與調控的關係,在我區整體規劃內優先保障市、區重點建設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和城鄉公共事業用地;三是通過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制度,嚴把規劃、計劃的落實關。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在建設項目預審時,從規劃用途、用地規模、供地政策、產業政策等方面嚴格把關。土地的規劃、計劃管理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引導和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促進了土地利用結構的優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嚴格土地供應政策,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該高於其他規劃。現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以耕地保護為價值取向,我區應該嚴守耕地宏線,我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體現兩個目的:一是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二是必須對規劃建設用地作出嚴格的控制。結合我區經濟發展實際,普遍落實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控制標準,依據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規定,結合實際制定了工業項目進入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控制標準和農村居民點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村屯改造)。符合我區實際的控制標準的實施,對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強度。

3、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全面落實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制度,以市場運作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合理利用,通過發揮土地價格槓桿作用,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建立了“多渠道進水,一個水池蓄水,一個龍頭出水”的土地收儲供應機制。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和調控。通過實施土地儲備制度,將盤活國有企業資產與推動舊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進程三方面實施對接,達到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4、加強建設用地批後監管。全面實行建設用地全程跟蹤管理,進一步落實用地審批、開工檢查、竣工驗收的全程管理,對建設用地實行全程監控,實行定期巡查及竣工驗收制度,確保項目用地及時利用,防止土地閒置現象的發生。

二、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新途徑

我區率先開始嘗試地類變更,將鎘污染嚴重的農用地變更為工業工地,將村屯整體搬遷,既保障了百姓的健康,又將被污染土地從新合理利用。

三、創新實踐,加快構建新機制

要做到佈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不僅要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方法途徑,而且還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從而以節約集約利用促進科學發展。我區創新實踐了一些符合本區實際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全面發展我區裝備製造業、建冶金園工業園…

四、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土地閒置現象依然存在,由於xx區進行實施的是村屯整體改造,一個村的土地全部徵收,而項目建設用地約佔總面積的80%左右,這樣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閒置。

2、在土地規劃方面,宏觀調控和微觀制約還沒有限的統一起來。

五、節約集約用地的應對措施

1、對現已徵收的村集體土地進行一次更全面、細緻的普查,對閒置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積、周圍環境做到心中有數,有圖、有表並與現狀土地相配套,以便在招商引資中進行市場化運作。

2、對閒置土地充分開發利用,根據農村城市化進程和裝備製造業比較集中的特點,可以規劃建設一批公益性、娛樂性、休閒性的設施和場所。

通過此次對科學發展觀的調研,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明確了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及時性與必要性,學會要有意識的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同時,不斷將其與專業能力相結合,做到統籌兼顧,全面分析。

科學調查報告11

一、活動主題

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

二、活動內容

1.“變廢為寶”科學調查活動

l 調查一:一週內每人平均產生的生活廢棄物的調查。(附件一)

(1)在暑假中連續7天調查你的家庭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類型。

(2)稱量每種廢棄物的重量,並計算平均每位家庭成員產生的各種廢棄物重量,將數據填寫在相應空格中。

(3)調查時,可以全程協助家長做家務勞動,例如餐前的準備及餐後清理、打掃房間、廢舊物品的處理等。

l 調查二:過去一年家庭生活中產生的電子廢棄物調查(附件二)

(1)調查你家過去一年中淘汰的電子產品數量(包括當成廢品被賣掉、被直接丟棄和在家中某個角落堆放至少半年以上不再使用的電子產品)。

(2)你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一起完成調查和統計工作。

(3)調查的電子產品不管體積大小,都以“件”為單位進行統計。

l 表格與數據提交

(1)相關統計表格見附件一、附件二。

(2)數據提交方式。

網站在線提交:登錄活動網站,進入“參與活動”欄目,點擊“學生參與入口”即可開始填寫調查數據。

二維碼提交: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微信公眾賬號,點擊“數據提交”,填寫相關調查數據。

2. “變廢為寶從我做起”科學調查報告評比

(1) 作品內容:針對本手冊中家庭日常生活廢棄物調查活動,在進行調查和記錄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形成完整的《“變廢為寶從我做起”科學調查報告》。

(2)報告內容説明詳見活動網站:。

(3) 《“變廢為寶從我做起”科學調查報告》優秀作品將推薦參加國家級比賽。

(4)上交方式,打印一份,由班主任統一交科學組,併發電子文稿到 。

3.“變廢為寶”創意製作比賽

(1)活動主題:環保 節約 創新

(2)作品要求:以廢舊物品為主材料製作成一個作品,輔助材料不超整體部分百分之十,最大尺寸不超過100cm×100cm×100cm,每件作品都要配置好底座或做好相應的展盒、支架。並在顯眼地方貼上統一的標籤。

(3)作品簡介,儘量説明創新之處。(附件三)

3.我是再生紙製作小能手

紙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和材料。讀過的報紙、書寫過的作業紙、硬紙包裝箱等大量廢紙具有很高的回收和再利用價值。利用這些廢紙製作再生紙,並完成相關測試。

(1)製作再生紙

準備材料——制槳——抄紙——壓榨和乾燥——用廢舊鞋盒等硬紙包裝盒再重複上面的操作

(2)測試再生紙。

l 測一測再生紙的定量

l 測一測再生紙的橫向和縱向吸水性

l 測一測再生紙的抗張強度

具體制作方法和測試方法見變廢為寶活動手冊第9至13頁或是附件五。

科學調查報告12

我們對我縣當前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並提出優化發展第三產業的建議。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地方財源建設、壯大地方財力的重要措施。特別是在我們海島,受制於交通運輸等自然環境影響,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成為我縣加快經濟發展的必要舉措。

一、我縣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主要特點

一是第三產業總量規模穩步擴張,其增加值佔gdp比重逐步上升。近年來,我縣圍繞“漁業富民、工業強縣、旅遊興島”的三大戰略,改變了以往重一產輕三產的產業格局,第三產業得到了突飛迅猛的發展。20xx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47億元,增長16.9%,高於總體增加值2.5個百分點。

二是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傳統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其他服務業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近年來,我縣大力發展旅遊業,帶動了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20xx年全縣接待遊客150萬人次,旅遊行業綜合門票收入4340萬元,旅遊直接收入6.9億元,分別增長2.7%、35.6%、53%。在旅遊業的拉動下,全縣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20xx年全縣消費品零售額達到9.13億元,增長18.6%。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較第一業發展相對滯後。按照經濟社會現代化的一般標準,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應不低於45%。從我縣三次產業結構看, 20xx年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為32%,而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佔到56%。

二是產業內部發展不平衡。從第三產業內部增加值構成看,與旅遊相關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行業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較高,但企業普遍效益不高。至20xx年底,我縣共有註冊餐飲住宿企業14家,其中贏利的只有2家。這主要是由於受旅遊季節性因素影響,企業營利時間短,經營成本相對較高。

三是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健全。由於第三產業中的行政管理色彩重,行業准入限制多,特別是一些發展潛力較大的新型產業,准入條件高,抑制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使一部分潛在的第三產業需求不能得到實現。

四是城市化水平低抑制了第三產業擴張的需求。由於我縣是傳統的漁業資源型經濟,城市化水平相對滯後。目前受自然資源影響,漁村出現的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出現困難,漁民的就業領域沒有得到充分擴展,產業結構調整可能帶來的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整個經濟發展的潛力不能充分釋放出來。

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税收的影響

(一)第三產業的整體快速發展為地方税收總量的增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近年來,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不斷提高,對地方税收的貢獻逐步增加。20xx—20xx年,全縣地税收入總量由2217萬元增長到5400萬元,平均增長19%。20xx年,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1.47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地税收入佔地税收入總量的比重由20xx年的48.9%增長到20xx年的64.4%。預計20xx年全縣地税收入總量將達到6000萬元,第三產業地税收入佔地税收入總量的比重將達到67%以上,成為地税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二)第三產業税收的地方貢獻率對優化收入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從全縣近五年的第三產業税收情況來看,第三產業所產生的地方級收入佔第三產業税收比重為77%,而第二產業税收所產生的地方級收入佔第二產業税收比重為66.7%(只分析地税收入中的比例,如果考慮國税收入,比例將會更低),第三產業地方級貢獻率高第二產業10多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兩年,隨着所得税體制改革的影響,第三產業地方級貢獻率呈逐年增長態勢,20xx年達到了79.3%,比5年前提高了25.2個百分點。

(三)第三產業的徵收控管相對嚴密。從全縣第三產業所轄的幾個具體行業來看,除批發和零售業外,其他行業全部是繳納營業税的行業。對此,地税機關可以通過發票實行以票控税,源頭控管,最大程度防止税收流失。税控機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加大了對服務業的税收管理。因此,第三產業管理手段和方法容易操作,徵納環境相對較好。

(四)第三產業各行業發展不均衡影響我縣地方税收的協調發展。從20xx年第三產業各行業實現的地方税收分析,佔全年地方税收比重較多的行業有房地產業(24.9%)、交通運輸業(25%),而一些新興的第三產業如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及居民服務業等行業佔地方税收的比重都很低,特別是我縣的餐飲住宿業只有5%,批發和零售業只有3.3%,這與我縣發展旅遊產業的主導經濟明顯不相稱。而這些行業與傳統行業相比,其實現的税收通常為營業税和一些地方税(費),這些行業發展對地方税收的貢獻率要大於傳統行業的地方税收貢獻率。因此,應加大工作措施,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中的税收貢獻率

科學調查報告13


引言: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跨流域的宏偉工程,旨在緩解北方水資源危機,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通過課堂視頻的學習和討論,以及課下查閲相關書籍,網上搜索相關資源,我們小組對“南水北調工程”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對其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有了一些我們自己的認識。

一、南水北調工程的積極意義

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額最大,涉及面最廣的戰略性工程,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民生工程。該工程的建成,有諸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歸納出來有以下幾點:

社會意義:

1、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 2、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節水、防污型地區;

4、有利於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進程;

5、為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經濟意義:

1、為北方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2、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3、通過改善水資源條件來促進潛在生產力,形成經濟增長;

4、擴大內需,促進和諧發展,提高了國內GDP。

生態意義: 1、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

2、改善北方當地飲水質量,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的水源問題;

3、利於回補北方地下水,保護當地濕地和生物多樣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

5、較大地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和環境特別是水資源條件。

二、南水北調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耗時長久,耗資巨大,影響面積廣。該工程的'實施,對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影響的同時,也對沿線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據資料顯示,東線工程規劃調水總規模為800~1000m3/s,年調水量150億m3左右,分別佔長江年均流量和徑流量的3.0%和1.5%,比重都很小,對引水口以下長江的水位、河道衝淤變化和長江口的攔門沙,不會有大的影響,遇長江枯水,可通過調度管理予以減免。如果東、中、西三線全部實施後,枯水期長江口感潮河段將有所增長,應採取相應措施,減少影響。廢黃河以北地區,存在局部地區土壤次生鹽鹼化,只要採取渠道防滲和灌區排水等措施,可以減免其不利影響。根據試驗和江水北調的實踐,釘螺分佈最北不超過江蘇寶應縣境,調水不會形成新釘螺區。

輸水沿線的水質保護,是東線工程的一個突出問題。這樣的民生工程,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實行綜合治理和監督管理,防治水污染。

再看西線,除了和東線有相同的枯水及水質保護問題以外,西線經過的地方淹沒了部分草場,造成少量牧民搬遷。西線三條水源河流位於高原地待開發區,人煙稀少,以牧業為主。建壩蓄水,要淹沒部分草場和遷移少量牧民,需要做好新草場的開發規劃和安置好移民。

從歷年的新聞及相關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長江入海口的海水倒灌,東線的水體的嚴重污染,西線的地質安全問題等等,這些環境問題凸顯得尤為嚴重。甚至有人斷言,從總量上來説,南水北調工程的破壞將超過三峽工程。

從網上的一組資料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南水北調工程帶來的巨大影響。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前,丹江水庫年均下泄流量385億,而工程實施後,將調走庫水95億立方,約佔下泄流量的27%,而僅襄樊段城市直接排入漢江的主要排污口36個每年排入漢江的污水約有35億立方,再加上襄樊段接納小清河,唐白河共64.54億立方超五類水。調水前江水流量大,這些污水本來可以通過江水自身稀釋淨化,而在調水後,水流量小,流速減緩,江水自身淨化能力減弱,將使漢江污染加劇,造成嚴重生態災難,威脅漢江中下游人民生活生產安全,將使漢江成為一條新淮河。而國家對漢江中下游補償工程--“引江濟漢”等工程也只能解決漢江沙洋段以下中下游縣市的問題,而丹江以下沙洋以上的谷城,老河口,襄樊,襄陽,宜城,鍾祥等是漢江中游沿岸的重要工農業城市,調水後水質嚴重惡化,將對這些縣市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無窮後患,這些都要慎重考慮,如何去解決這一難題,千萬不要使它成為新淮河,造成生態劫難。

世界上工程帶來巨大負面問題的例子數不勝數,這讓我們想起了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人類在瀑布上游建起了水電站,攔河大壩截住了河水,使水流日益減少。附近的工廠也浪費水資源,再加上人們的亂砍濫伐,使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流越來越少,現在已經快要枯搞了。由此看來,這些舉世矚目的工程雖然解決了水資源的問題,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將是人類不得不面臨和重視的大挑戰。

三、總結 南水北調的工程自提出後,就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爭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反對者主要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問題,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鹹潮加深,更有可能引發長江流域自然環境的惡化,後果將不堪設想。

針對種種看法、猜想,我們認為,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下,南水北調工程對改善我國水資源分配均的問題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工程順利實施並投入使用的同時,隨之突顯的環境問題不容小覷,我們都應重視,理性看待。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南水北調工程會帶來什麼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協調工程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社會才能和諧發展,生態文明才能得以長久地保存下去。

科學調查報告14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為響應黨的十七大精神,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給xx市民締造一個安全放心的用水環境,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東江xx段水污染治理力度,通過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治污保潔工程,現西支江水質穩定,西湖水面基本達到iv類水質標準,xx市基本消除了流經城市河段黑臭現象,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超過95%,基本完成“三年不黑不臭”的目標任務,保障了境內東江流域水環境的安全。

但是,近年來xx市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來年均用水增長4000萬~5000萬立方米。據水利局公佈,全市用水量達到21.67億立方米。根據6月出台的《xx市水資源綜合規劃》預計,到20xx年總用水量將達到30億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該市在正常來水年份的分配水量為25.33億立方米,與其原計劃用水量相差將近5億立方米。屆時,xx市將有近5億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這一嚴峻現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因此,在結合xx市當地實際情況的前提下,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會暑期社會實踐隊赴xx市惠城區進行了一系列關於xx市東江水質治理與市民節約用水意識的調研。本次調研採用查閲資料、派發問卷、採訪當地居民、專訪xx市環保局等方法,取得了明朗的結果。

1、研究方法

1.1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採用採訪xx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實地分點採集水樣進行檢測、對xx市惠城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等方法。

1.2調研內容

採訪xx市環保局主要了解東江綜合治理的現狀,包括政府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當前存在的問題等;實地採集水樣進行檢測主要研究了水質檢測過程中可以較為簡便的方法辨別的指標如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硬度等。其中取3個點,分別為西湖。每個點取5個水樣;對惠城區市民進行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市民對東江治理的評價、對東江過去、現在的優劣勢對比及對東江未來水環境的展望。

2、調研結果

2.1東江綜合治理整體情況

2.1.1政府採取的措施

東江自古以來就是母親河,亦同時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的好壞不僅關係到xx市的生存發展,亦影響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因此xx市歷屆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都高度重視東江水質的保護工作,將對其保護與治理當成一件大事,常抓不懈。

調研小組對xx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進行了專訪,總結了xx市在保護母親河、預防跟治理水污染上的先進經驗跟有效措施。總結如下:

嚴設關卡,全力保護東江母親河

xx市委市政府對企業投資有着一套嚴格的環保準入標準,劃定了母親河邊可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每年出於保護母親河的目的,有10%以上的投資項目不予准入。

執法如山,嚴抓污染源監督管理

xx市委市政府對工業污染源強化了監督管理,在污染源的排放口實行了實時監控,嚴厲打擊企業的偷排漏排現象,執法力度在省內名列前茅。對於屢教不改的企業,xx市亦建立了黑名單制,以限制這類企業在xx市的發展為手段進行排污限制。

全力治理,重抓污染漏洞

由於xx市採取了以上2.2提到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來減少工業、農業排污,因此東江xx段的主要污染源並非來自工業、農業,而是來自居民的生活污染。

原因在於:廣大的農村地區污水收集難度大,難以集中處理,導致大部分生活污染都直接或間接的排入東江。

針對這種情況,現階段xx市已加大財政投入進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大量興建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等。據瞭解,目前xx市的污水處理能力為49.15萬噸每天。隨着人口的增長,為了減輕生活污水排放量,xx市現階段仍有十幾座污水處理廠處於在建狀態。

互幫互助,全力均衡全市污染治理水平

據xx市環保局提供資料顯示,東江xx段沿線部分鄉鎮財力比較薄弱,難以承擔生活污水處理費用及配套網管建設費用,以致成為東江xx段水質的主要污染源。

針對這一情況,調研小組建議,政府應撥出財政專項資金扶助鄉鎮,先富帶動後富,經濟水平好的城鎮幫助經濟水平一般的城鎮,實現全市污染控制與治理的'水平保持在較均衡的狀態。把對東江的污染治理放在首位,加強對東江沿線居民的宣傳教育,保護好母親河,方能實現水質性節約用水。

2.1.2分點採集水樣檢測結果

調研小組通過在西湖、東江惠城區境內等地方採集水樣,觀察檢驗水樣的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等,得出了一些結果。西湖分別採5個水樣,代號為xh1xh5,沿江分別採5個水樣,代號為yj1yj5,結果如下:

由表可見,西湖水質檢測肉眼可見標準與官方公佈的結果基本一致,屬於水質iv類標準,沿江各採水點肉眼可見標準基本正常,ph值處於68之間,為正常水平。

2.1.3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

調研小組通過派發問卷瞭解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共派發問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問卷185份。調查問卷均採取封閉式問卷。派發地點有較強的針對性,分別為xx市數碼步行街、xx市西湖、xx學院、xx市鐵路學校、xx市火車北站員工住宅區等。在派發問卷的同時調研小組亦對市民進行了採訪,接受採訪的市民有100人,覆蓋了老年、中年、青年跟少年,比例分別為 1:1:1:1,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在接受調查的人羣中,75.7%認為東江xx段近三年來水質得到明顯的改善,作為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越來越值得信賴,13.5%的市民覺得近三年的水質跟以前沒有較大區別,而僅有10.8%的市民認為近三年來水質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東江xx段仍受到較大幅度的污染。60%的市民對政府近年來的治理決心及採取的治理措施表示讚許,同時有55.1%的市民對於東江現在的治理難處有所瞭解,分別為居民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排放。

在採訪過程中,較多市民對淡水河、淡澳河治理表示表示不滿,認為這是東江xx段綜合治理的薄弱環節,直接影響和威脅到飲用水源的穩定,要求政府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市民享受到更明顯的治理成效。

3.結束語

本次調研全程以東江治理為主線,從政府主導部門、市民到調研小組的親身體驗,深入探究了xx市治理東江水的成功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意見。雖然如此,因時間與人力物力有限,本次的調研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望讀者見諒!

科學調查報告15

在環境科學中,一般認為環境是指圍繞人羣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着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此,我作了調查。

調查時間:

20xx年4月15日晚。

調查地點:

家庭網絡。

調查對象:

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情況。

調查結果: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裏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裏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 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説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為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 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説,荒漠化意味着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標籤: 調查報告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jj33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