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5篇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5篇

在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5篇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

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那麼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今年10月份我對黃嶠鄉幾所國小進行了調查,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教學的現狀。

黃嶠鄉各國小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樓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黃嶠鄉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區,我們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體音美教學設備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二.師資力量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黃嶠鄉各國小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三、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制約因素:

素質教育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但歸根到底是一個實踐問題。所以黃嶠鄉幾所國小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受許多因素制

約的,綜合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凸現學生主體性的教育,是充分開發學生潛能的教育。但現實中,農村家長們的觀念常常是"讀書--考大學--當官"的思想,所以把傳授知識與提高素質、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考試與素質、智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開來。錯誤的觀念不轉變,素質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師隊伍。素質教育不只是對學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對教師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一個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而教師狀況的根本改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三是課程建設。且不説課程的內容改革是個難題,單就課程的形式而言,要實現由教師的"教材"向學生的"學材"轉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教育評價。評價是檢驗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屬於情感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內容能否評價出來?用什麼方法來評價?誰來評價,是社會還是學校?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手段,素質教育的尷尬局面就很難改變。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黃嶠鄉的一些村級國小,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

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合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户”,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2

課外閲讀課程的建設進程,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閲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但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長期以來,國小語文教學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誤區,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淺薄。薄薄的一本語文教科書被我們的語文教師視為“聖經”,前後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困擾着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閲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國小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這是從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語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體要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於XX年9月,對吐魯番市勝金鄉漢回學校語文課外閲讀課程的教學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走訪、與師生交談、發放調查問卷和查看資料,對該校開設課外閲讀課的情況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試圖探求出有效的課外閲讀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1、學生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以及課外閲讀知識的儲備情況;

2、師生對學校開設語文課外閲讀課的認識;

3、學生課外閲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4、語文課外閲讀課課堂教學實施情況;

5、語文課外閲讀課的作用。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學生所閲讀的課外書籍以及讀後所受到的啟發和閲讀評價等。問卷調查在吐魯番市勝金鄉中心國小進行,共發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5份,有效率達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口頭詢問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三次師生座談會。座談會涉及到課外閲讀的書籍、內容,還有課外閲讀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師對開展課外閲讀的態度等,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師生座談結果顯示,課外閲讀課程的建設進程,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閲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

但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農村國小課外閲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普遍陳舊,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教學中“題海戰役”擠去了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不少學生無書可讀,也沒有時間讀書。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策略、課外作業的“題海戰役”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部分教師也認為讓學生讀大量的書既浪費時間,而且“收效甚微”。為應付方方面面的考試,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背誦大量的優秀作文。調查結果顯示,中高年級學生基本人手一冊《優秀作文選》,擁有率高達98.2%。大量機械重複的背誦任務,使國小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扼殺了他們廣博閲讀課外書籍的積極性,他們不再將讀書當作一種快樂,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瓶頸”問題

1、難讀。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買書少。不少農村國小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像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學生的閲讀面較窄。調查結果顯示,165人擁有各類圖書1426冊,生均8.6冊。勝金鄉中心國小圖書室學生用書18196冊,生均12冊。但是,由於學校開設課外閲讀的空間相對較小,導致學生的課外閲讀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閲讀量相對不足,達不到預期效果。

2、厭讀。由於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閲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家校聯手,為學生推介中外優秀兒童讀物

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告訴我們,閲讀者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這樣才能“像挖寶礦的礦工,把礦渣甩在一邊,只揀純淨的寶石”。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原有閲讀教學中的諸多薄弱環節,學生的課外閲讀水平明顯不平衡。通過召開家長會,將課外閲讀書目及具體要求印發給各位家長,提醒家長為孩子購買圖書,建立家庭書櫥,督促孩子讀書,檢查讀書情況,鼓勵他們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智力投資,為孩子的終生髮展奠定厚實的人文基礎。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則,根據市教研室對課外閲讀的總要求,以《課外美文》、《閲讀大綜合》、《國小閲讀》(素質教育小叢書)、《國小語文必背及精讀古詩文選》為藍本,結合學生實際,要求低年級着重閲讀《安徒生童話》、《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話》、《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側重培養想象能力;中年級着重閲讀《成語故事》、《兒童小百科》、《西遊記》等少兒故事、科技常識等,側重培養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級着重閲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比較通俗的古今中外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等,側重培養鑑賞評價能力。必讀書目及選讀書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點到面,既有階段性又儘量保持連貫性,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的同時,又能逐漸鍛鍊和養成自學的能力。

(二)明確要求,拓寬課外閲讀的時空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課外閲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地確定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從時間上來説,每週設立一節閲讀指導課,一節課外閲讀課,基本上保證每天最少半小時閲讀。從指導內容上來説,主要有讀物的推薦選擇、月度序目指導、運用工具書指導、閲讀方法指導和閲讀筆記指導等。具體地説,第一、二學段應着重引導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和講故事訓練,教給學生背誦方法並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第三學段教給學生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和講故事、寫好片斷賞析式的讀書筆記;指導學生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發表獨特見解;教給學生現場競技的技巧;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文章(或書籍),進行感情朗讀或複述;指導學生寫好讀書感。從指導方法上來説,要“明確讀的目標、掌握讀的層次、指導讀的方法、抓住讀的時機、變換讀的形式和完善讀的檢測”。

(三)以研促教,探索課外閲讀教學創新模式

課外閲讀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而且也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應特別注意教給學生思考方法,把讀的過程變成思維加工的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緣於疑,要培養學生自問、自讀、自答、邊讀邊思的質疑解難能力,運用工具書的能力以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能力。即要求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然後按問題有針對性地“自讀”文章的有關部分,以默讀為主,最後以口或筆自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灌輸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確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摒棄傳統語文教學的條條框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閲讀的實踐過程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閲讀樂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挑戰自我、挑戰同學、挑戰教師)和創新意識,帶領學生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引導學生採取不同方式(上網、讀課外書、請教等)查閲資料,進行收集、加工,激發學生課前收集閲讀材料,課後依據課文內容拓展閲讀的積極性,為學生的課外閲讀鋪平道路。要“重視以點輻射,把聯繫課文的課外拓展閲讀作為一個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和技能鞏固擴展點。”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閲讀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了解放,教師把花在多餘分析、討論、提問、機械練習上的時間省了下來,還給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説一説,做一做,寫一寫,讓整個課堂活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閲讀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的技能。如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的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預習的能力、自學的能力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閲讀技能,才能由過去傳統的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四)活化課程,充分發揮“小主人”作用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隻靠課堂就能學好的。所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能激活學生的閲讀興趣,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閲讀積累,鍛鍊語文能力。如:課前5分鐘演講,語文開心辭典,成語典故,巧接詩詞,名著導讀,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筆記展評,創編童話、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講述、競答、推薦、品評、交流、創編等活動中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髮現不足,尋找差距,從而促進內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切實感受到閲讀是人生一大樂事。

此外,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過程中,儘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輸出信息、運用知識,通過班級牆報、學校黑板、櫥窗、“紅領巾廣播站”,讓學生交流從課外閲讀中獲取的最新信息;召開“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氣憤”、“最精彩”、“最難忘”的故事;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聯繫實際談讀書體會,相互交流,促進知識內化;舉行“賽詩會”,開展古詩接龍等豐富多彩的詩歌朗誦比賽;舉辦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幾點建議

1、要創造性的開展課外閲讀活動。教師要“善於準確把握兒童的閲讀期待,激活他們的已有經驗,及時滿足他們的表現衝動,因勢利導,讓他們盡情地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表露、溝通、碰撞,從而體驗到語言的張力、閲讀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感受課外閲讀的樂趣,增長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全面提升語文素質。

2、對學生的課外閲讀要求要把握“適度原則”,謹防因為課外閲讀,人為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是讀書筆記的書寫,要“輕形式,重實效”。學生可寫、可摘、可畫、可剪、可貼,千萬不可因為“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閲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優化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課外閲讀課程能否發揮最大成效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量閲讀,廣泛涉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激活學生閲讀的“內部動機”,實現課外閲讀教學的“雙贏”。

總之,經過對農村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教學現狀的調查,我發現閲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國小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我認為課外閲讀應該是一中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的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的

在農村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由於教師自身素質參差不齊,教學媒體,輔助設備缺乏,學生家庭教育環境等諸多因素,學生識字效率較低是一個不庸置疑的事實;而“漢字難認,漢字難學”,低年級孩子年齡又小,見識也少,思維也差,這又是一個事實。那麼,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就成了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急待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長期不懈地探索,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農村孩子特點的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小生在低年級階段,“認識常用的漢字1600—1800個;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這一要求標明,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的質量高低,不僅直接決定着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還關係到學生能否熟練掌握語言文字這一工具,

2同時還關係到學生今後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的質量。為此,積極研究識字教學的方法,探索既能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提高識字效率的符合農村兒童特點的識字教學途徑,推動識字教學的不斷髮展,必將成為農村低年級教師的追求。

二、調查內容

調查國小低年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如何運用適合農村孩子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識字效果,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識字習慣。

三、調查對象、方法

1、調查蘆草溝鎮烏拉斯台國小的89名低年級學生。

2、採取聽課、跟蹤普查和行為觀察。

四、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89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中,能掌握1800個左右漢字的在68%以上,這些學生基本上能獨立閲讀兒童讀物,能把識字當作是一種樂趣;掌握1600個左右漢字的學生在23%左右,這些學生閲讀兒童讀物有一定的困難;還有近9%的學生達不到新《語文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這類學生在獨立閲讀上存在困難。這種現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於:

1、教學方法單一

現新編教材中,看圖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歸類識字、隨課文識字等形式多樣。但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仍較多地採用“集中識字”的形式,很少能結合課文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的教學要求,沒有引起部分教師的足夠重視,脱離了課文的識字教學,學生學習生字時顯得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了學生識字的效果。

2、階段特點不明

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教學生字雖應從“筆畫分析”到“部件分析”,這樣循序漸進。調查中發現有些教師一味強調“筆畫分析”,對那些學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還在作筆畫分析,這樣就把學生禁錮在較低水平的階段,學生也就不會把生字和熟字聯繫起來,生字得不到很好地學習,而熟部件、熟字也得不到及時鞏固。

3、課堂環節設計不精

眾所周知,漢字是由“音、形、義”三個因素構成的。調查中發現,有些教師在教學時,“音、形、義”面面俱到的現象較嚴重,老師似乎不放心,幾乎對每一個生字的音、形、義都要進行分析,不能避易就難進行重點突破,重點、難點教學不突出。

4、運用媒體不良

隨着農村國小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現代教學媒體已得到普及。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充分藉助先進教學媒體進行識字教學,仍使用陳舊的教學手段,這樣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低,而且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5、農村特點把握不準

農村國小學生來自農村,對農村的事物比較熟悉,特別是對農作物等都是比較熟悉的。現行省編低年級教材中,有許多貼近生活的課文。有些教師對這類課文中的生字,教學時沒能很好地把握教學機遇,更未能充分發揮好農村孩子的特點,白白地錯失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生字的良機,也丟失了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機遇。

6、家校配合力度不夠

農村國小有着它獨特的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隨着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學生來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住地比較分散,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也帶來了不便,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不能及時地反饋給家長。另外家長也不瞭解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指導孩子學習,這兩方面的原因,從而又導致了學生在學校學,回到家中就遺忘的現象。

7、學生負擔過重

5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能記憶生字,進行着機械重複的抄寫。少則一行,多則十遍幾十遍,學生在重複抄寫中變成了抄寫機器,精神麻木了,思維停止了,根本談不上什麼練習實效。事與願違,學生不僅沒有掌握生字,甚至還出現了終生錯字等這種現象。

8、缺乏能力培養對策

有些教師教學中過分重視對每個字的教學過程,但缺乏對識字的方法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只侷限於掌握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等幾種簡單的識字方法,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比較呆板,從而導致學生識字能力不強。

五、思考與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致力於改變這種狀況。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中再也不能墨守成規,要鋭意改革和創新。“改革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於理解、難於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慾。

針對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徵,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藴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遊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力爭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閲讀寫作,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於樂。

1、在遊戲中識字

2、讓學生自主參與

3、以趣味吸引學生

4、用競賽激勵學生

5、提前閲讀鞏固識字

對於剛踏入校門的一年級孩子來説,他們的識字方法比較簡單,不太愛去想那麼多的問題,其實這與生活閲歷聯繫比較大。特別是識字程度較差的孩子來説,繁瑣的生字方法似乎讓他懼怕,所以他經常會去採用最簡單的識字方法去記憶,但是這樣的記憶方法屬於短效記憶,沒過多長時間就又把字遺忘了。慢慢地他會覺得識字好枯燥,沒意思,既而會造成一些惡性循環。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這樣的話不光能充分調動孩子的識字熱情,最主要的是能增加孩子的識字量!而對於程度稍好的孩子來説,他善於思考,這樣的孩子在識字方面一定會覺得遊刃有餘,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應該在花樣識字上多加指導,以便孩子能認識跟過的字。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這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還需要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4

義堂鎮教育辦公室

古鎮義堂,位於滔滔溳水之畔,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教育底藴豐厚。勤勞、樸實、智慧的義堂人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和豐實的人文條件,書寫了義堂歷史上的燦爛輝煌。義堂教育是義堂古鎮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自恢復大學聯考制度以來,從義堂走出了數千名大、中專畢業生。近年來,義堂會考連創輝煌,這些都是義堂的驕傲,是義堂教育的驕傲。然而,它們無不得益於義堂的國小基礎教育,義堂的國小基礎教育為人才的培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功不可沒。

義堂國小基礎教育成績矚目,可喜可賀。然而,解讀義堂國小基礎教育的現狀,又令人喜憂摻半,給人留下沉重的思考。

一、基本情況

1、人口、面積情況。

義堂鎮轄28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總人口4.9萬人,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是雲夢縣所轄鄉鎮中的一個大鎮。

2、學生情況。

現設國小16所,其中鎮轄2所即張廟國小和義堂鎮鎮國小,學區中心國小6所,村級完小6所,教學點2個,分佈於各行政村。在校學生 人,開設教學班 個,班平生額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 %。

3、教師情況。

全鎮有國小教師 人,其中女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具有中專、高中學歷的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教師配額為 ;45歲以上的教師 人,佔教師總

數的 %,年輕教師所佔比率極低,年齡結構趨於老化。

4、經費情況。

學校經費緊張,不得不本着厲行節約的原則,把開支壓縮到最小的限度,勒緊褲帶過日子。必不可少的日常開支、辦公費用等主要靠雜費和部分勤工儉學資金維持。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的發展。

農村國小基礎教育問題多多,困難重重,涉及到方方面面,千頭萬緒。我們認為,制約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是教育投入問題,改變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現象已經迫在眉睫了。

一段時期,隨着“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響起,揹負債務的鄉鎮財政,只好向農民收取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義務教育實際是農民自掏腰包辦教育。隨着我國加入WTO和農村税費改革的實施,義務教育將變成了完全由政府承辦的教育。費改税取消了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這雖然客觀上減輕了農民負擔,但費改税後,地方政府實際可用財力減少,財力保障缺乏,難以保障必需的義務教育資金的正常撥付,使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國小教育難以順利進行。 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1、危房問題是老大難問題。

近幾年來,在鎮政府的領導下,鎮教育辦,做了大量的工作,創造條件,改造了黃孝國小,搬遷了鎮國小,但是由於資金的嚴重缺乏,我鎮學校缺乏正常的改造和維修,仍有多所國小存在着安全隱患。經調查統計,目前有張廟國小、六合國小、平石國小、胡蔡國小、好石村國小等學校校舍亟待重建和維修。

2、教育裝備相對落後。

教育裝備是辦學條件的一個硬性指標。信息時代的到來和我國加入WTO,對我國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面臨嚴峻的挑戰。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啟用,在改變教學手段方面,吸收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

變教學手段“單一”為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鎮16所國小中,普遍存在“普九”負債問題,由於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無一所學校配置電腦、微機、打印機等現代教育教學設備,只有張廟國小、鎮國小等部分學校配有少量而陳舊的投影儀、收錄機等傳統電教設備。目前,佔我鎮國小教育教學主流的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教學模式。教育裝備的落後,使我鎮國小教育難以全方位地實施素質教育,無法走上科技教育的平台。

3、師訓不到位。

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參與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這教育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我鎮國小教師中,有許多人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他們急需培訓,以提升學歷層次,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能力,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學知識、智能結構和職業技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又是由於資金缺乏這個老大難問題,致使我鎮師訓工作不能落實到位,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只能是紙上談兵,一廂情願了。

4、教育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開展。

第一,由於資金緊缺,不能及時添置設備、教具、學具等,導致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這突出存在自然、科技活動、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教學中。例如,我鎮16所國小中,還沒有一個達標的籃球場供體育教學之用。

第二,資金的短缺,是校際之間,鎮際之間的學習交流、研討活動少了,許多學校、教師面對外出學習研討的機會,只能忍痛割愛、望洋興歎,教師們只能各自為教,“老死不相往來”。

(二)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1、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問題日趨突出。

原因之一:“孔雀”飛走了。一段時期,由於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種種差距,少數有學歷有水平的年輕教師受金錢觀的影響,“孔雀東南飛”,辭職到經濟發達地區求職

原因之二:“鳳凰”沒進來。由於財政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的影響,教育系統幾乎沒有招收大中專畢業生,致使一些願意獻身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特別是近幾年教育系統沒有分配一個青年教師,致使教師隊伍沒有注入新鮮血液,補充新的活力。

原因之三:教師隊伍青黃不接。據調查統計,我鎮國小教師中,50歲以上的教師佔70%。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又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數據,這意味着:我鎮國小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中青年教師斷層,青黃不接的現象極為突出。

2、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真正轉變。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研究性教學。然而,由於目前教育評價體系不夠健全,教育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在實際操作中,學生的考試分數仍是評價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的重要依據,升學率、優秀率都是硬棒棒的指標。學校、教師只好進行題海戰役,通過大量的機械重複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成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生怕孩子耽擱一分一秒,希望老師把自己的孩子抓緊些,多佈置作業,延長教學時間。這樣,沒有實現教育觀念的真正轉軌。

(三)專職教師緊缺,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既有高超的科學技能,又有豐厚的人文素養。要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上的轉軌,農村國小教育必須具有大量的面向WTO的新型人才,這種人才能熟練地運用以信息為主的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我鎮國小教師中,屬於體、音、美專業出身且具有較為嫻熟操縱教學多媒體技術的專職教師完全沒有,這無疑使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和真正落實難以實現。調查發現,有較多學校由於沒有專職教師,體、音、美等課程的教學只好由其他

教師擔任,而其他教師又不能勝任,致使這些課程的教學組織不好,教學目標不到位,不能實現師生的互動,不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四)學校佈局不合理,極大浪費了教育資源。

我鎮農村國小一般始建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形成每村一校的格局。雖然能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家長樂於接受,但是這樣的佈局存在着極大的弊端:學校分散,布點多、學生少、規模小、效益低,極大地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針對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鎮教育辦作了大量的工作,原來30所國小經過幾年的努力,相繼撤消了民汪、紅堰、吉口、新光、平石、蔡河、上崗、東方、土橋、雙龍、周熊、五四等十二所村小,經過重組合並現設16所。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辦學規模,優化了教育資源。雖然如此,我鎮現有16所國小中,仍存在着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舉債運轉的地方政府無力從根本上解決國小重新布點的問題,有限的教育投入對於嗷嗷待哺的農村國小教育來説等於杯水車薪。此外,村級組織、羣眾及社會對聯村辦學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僵化,目光短淺,造成困難重重,阻力多多,使學校重新佈局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五)教育組的撤消,增加了對國小教育管理的難度。

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縣於20xx年8月撤消原鄉鎮教育組,成立了鄉鎮教育辦。我鎮原教育組10名工作人員精簡到現在的4人:一名教育助理,三名鋪導員。鎮教育辦的4位同志,既要應酬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各種頻繁的檢查,又要指導全鎮的教育教學工作,千頭萬系,雖兢兢業業,負重工作,但因人手不足,顯得捉襟見肘,成天忙於應付,疏於管理,沒有精力和時間對全鎮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管理。

三、幾點建議

為解決我鎮農村國小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紮紮實實搞好我鎮農村國小教育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我們認為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着力解決教師斷層和專職教師緊缺的問題。針對我鎮農村國小特別是邊遠鄉村國小教師青黃不接和專職教師緊缺的情況,必須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採取“留得住,招得來”的辦法,優化人才環境,使一些年輕有為的教師能留得下來。並安心從教,為家鄉教育獻智盡力;另外,下大氣力,吸收一些師範專業或其它專業畢業的一專多能的優秀大學生加入我鎮國小教師隊伍,使我鎮國小教育工作具備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讓我鎮教育事業長盛不衰。

第二,加大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力度。採取“請進來”(傳授)和“走出去”(學習)相結合的辦法,分期分批對國小教師進行有效的輪訓,提高我鎮國小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以適應信息時代對國小教師的新要求。

2、加強國小教育教學管理。

第一,教育辦增設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改變因人手不足導致的國小“放羊式”管理的現狀,使我鎮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走向規範化軌道。

第二,發揮傳幫帶作用。以學區、中心學校為龍頭,帶動村小(特別是邊遠村小),以點帶面,形成合力;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作用,全面啟動名師工程,以強幫弱,整體提高。

第三,建立健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首先,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制度,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不能僅以小考成績定論學校工作的好壞,不能僅以學生考試積分的高低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對學校、教師工作的評價,應看全體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必須制訂出相應而實用的評估考核制度,在評價目標上,淡化考試的功用,實施學生素質等級制度;在評價方式上,實行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在評價內容上,實行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考核,綜合評定,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切實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二,加強教師的教學業務管理。教師的教學業務管理不能停留在領導的口頭上,不能睡躺在白紙黑字的文件中,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要加大對教師的備、教、改、輔、考等工作的監管力度,切實規範全體教師的教學行為。

3、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我鎮國小危房問題突出,師生安全令人憂心忡忡,教育裝備陳舊落後,離素

質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為此,建議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危房改造和新建的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張廟國小、六合國小、好石村小、平石國小、胡蔡國小等學校校舍危房問題,為師生創建一個安全、明亮、舒適的教學環境。另外,加大投資力度,購置教育裝備,完善電教手段,逐步實現教育裝備現代化,教學信息化,使我鎮國小科技教育的航母完全浮出水面。

以上是我們對我鎮國小教育情況的調查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許不夠全面,有失偏頗,但它畢竟表達了我們對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的憂患。我們堅信:有政府的領導,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有社會各方面的支持,我鎮國小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將會陸續得到解決,我們迎來的是義堂國小教育絢麗的明天。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新教材低年級識字量比以前增加很多,每篇課文要求識字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且字形複雜,難記易忘,常常是學着後面的,忘掉前面的,師生都感到很累,很難完成識字教學任務。而“漢字難認,漢字難學”,低年級孩子年齡又小,見識也少,思維也差,這又是一個事實。那麼,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就成了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急待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為了瞭解班級學生的識字情況,我採取了問卷調查的形式來收集資料並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以指導班級學生正確高效的識字方法,更有效的服務於教育教學。

二、調查內容

以課堂教學情況為主要內容,具體包括:(1)識字教學的方法和效果;(2)學生識字的興趣;(3)學生的識字的態度和習慣;(4)學生識字能力和方法。

三、調查對象

以自己所任教的一(2)班為實驗班展開調查。全班學生人數58人,發放調查表58份,收回調查表58份,回收調查表全部有效。

四、調查方法

1.問卷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選擇題為主,輔以問答題。採取不記名答卷的方法,這樣使本次調查獲得比較可信的第一手資料,並且使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較高的效度。

2、訪談法

隨機抽取10名左右學生及家長進行訪談,創設談話情境,如實準確地記錄訪談資料,不曲解受訪人的回答。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對國小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調查,涉及識字的興趣、習慣、方法、效果影響因素等幾個方面,下面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呈現和分析:

(一)識字願望

識字願望

有強烈願望

有願望

無願望

人數

35人

20人

3人

比率

60.34%

34.45%

5.17%

二年級識字量加大,有的課文一類字12個左右,二類字也達到10多個,識字量大是學生不愛識字的原因之一。

(二)識字方法

有多種識字方法的55人,方法單一的3人,在問卷中,孩子們在回答原因時這樣説:識字有時挺好玩,還能讓自己看懂書,讀懂報,讀許多自己喜歡的故事,瞭解許多有趣的事,增長不少知識。也有孩子這樣説:有時識字佔用了許多時間,感到挺枯燥,所以不太願意去學,可爸爸媽媽卻逼着自己學,感到很反感。

(三)識字習慣

調查顯示,學生在遇到了不認識的字的時候,少數同學只是做到想辦法認識它。有81.03%的學生能想辦法記住生字,説明學生有良好的識字方法,識字效果較為理想。

(四)家長對孩子識字程度的關注

識字的關注程度

順其自然

少量識字

越多越好

人數

24人

3人

21人

比率

41.38%

5.17%

36.21%

從上表可以看出,家長認為識字順其自然的是24人,佔總人數的41.38%;認為可以進行少量識字的是3人,佔總人數的5.17%;認為認識的字越多越好的僅有21人,佔總人數的36.21%。也就是説,家長對於孩子識字的關注重視較高。

雖然調查的結果較為樂觀,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識字情況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

《語文課程標準》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的教學要求,沒有引起部分教師的足夠重視,脱離了課文的識字教學,學生學習生字時顯得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了學生識字的效果。

2、階段特點不明

調查中發現教師一味強調“筆畫分析”,對那些學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還在作筆畫分析,這樣就把學生禁錮在較低水平的階段,學生也就不會把生字和熟字聯繫起來,生字得不到很好地學習,而熟部件、熟字也得不到及時鞏固。

3、學生負擔過重

為了讓學生能記憶生字,進行着機械重複的抄寫。少則一行,多則十遍幾十遍,學生在重複抄寫中變成了抄寫機器,精神麻木了,思維停止了,根本談不上什麼練習實效。

4、家校配合力度不夠

部分家長不瞭解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以及忙於自己的事業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也就無法指導孩子學習,這兩方面的原因,從而又導致了學生在學校學,回到家中就遺忘的現象。

六、建議與措施

這次調查為我課題的研究明確了方向,堅定了我研究的決心。

1、滲透人文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的頒佈,給識字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師既重視以識字技能為重點的認知目標,又要關注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學習能力。這就是説,識字教學首先應是對人的教學,應滲透人文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激發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的識字才是高質量的識字,只有使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識字的能力。課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到了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嚐到學習的快樂。現代心理學認為:人處於良好狀態時,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都會提高,我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紮實,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無論哪種教學方法,如果能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讓孩子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識字,一定能獲得較好的識字效果。

3、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識字能力,從而自主識字。

識字教學不應把學生的識字範圍侷限在一個小小的課堂和一本書裏,而要樹立“大課堂”意識,積極挖掘有效的識字資源,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在時間、空間上拓寬學生識字渠道,讓我們的識字教學走向多元,讓我們的學生在多元化的識字環境中認識漢字,運用漢字,從而使識字教學由單一的教材走向開放的現實生活。採用多元化的識字方法教學,發展不同智能結構類型的學生的識字能力。

總之,識字教學如何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這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還需要更好的嘗試。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七、結束語

“萬丈高樓平地起,人生識字聰明始”。做為一名引領學生多元化識字的教師,我將繼續深入學習研究新課標、新教材關於識字教學的新理念、新特徵,繼續繼承、改革和創新識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攻克識字教學難關,大面積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使語文識字教學邁上新的台階。

説明:這份調查問卷旨在瞭解同學們識字時所採用的識字方法,以利用教師總結識字課題時使用,請各位同學如實填寫,謝謝!

1、你喜歡採用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嗎?( )

A、喜歡 B、不喜歡

2、你喜歡哪些識字方法?(可以多選)( )

A、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識字方法

B、編順口溜、編兒歌識字法 c、生字對話識字法

D、生活識字法 E、猜字謎識字法 F、配話識字法

G、藉助工具書識字 H、字理識字法

3、你覺得多種多樣的識字法有哪些好處?(可以多選)( )

A、可以獨立認識很多生字,並且可以記得很牢固。

B、可以獨立閲讀,不用爸爸媽媽讀故事了。

C、多識字對寫話也有幫助! D、不覺得有什麼好處。

4、通過多樣化識字,你覺得你有哪些改變?( )

A、沒有改變。 B、我越來越覺得每個生字都很有趣。

C、我最喜歡採用自己的方式識字。 D、我越來越喜歡閲讀了。

E、其他。(可以補充)

5、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A、放過 B、想辦法認識 C、想辦法認識並記住

6、你想認識更多的生字嗎?

A、特別想認識 B、想認識 C、不想認識

説明:本次問卷調查旨在瞭解學生的識字途徑,以利於教師開展識字教學工作,請各位家長如實填寫,謝謝!

請在題目後面的括號內填上所選擇的序號。

1、您的孩子除了書上教的字,平時還能自己認識一些字嗎?( )

A.能 B.不能

2、您的孩子通過什麼途徑認識字?(可以多選)( )

A. 父母特意教的 B. 通過看書看報 C. 在學校環境中自己學的

D. 在買東西等生活情景中無意認識的 E. 藉助一些生活物品認識的

F. 請教父母、親戚、小夥伴或其他人

G. 藉助光盤、報紙、磁帶、廣告等媒體無意間認識的

H. 有時候會翻一翻字典 I.沒注意孩子究竟怎麼認識的

3、您的孩子喜歡採用哪種識字方法識字?(可以多選)( )

A、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識字方法

B、編順口溜、編兒歌識字法 c、生字對話識字法

D、生活識字法 E、猜字謎識字法 F、配話識字法

G、藉助工具書識字 H、其他

4、您認為孩子的識字量( )

A、越多越好 B、順其自然 C、少量識字

5、您認為自己的孩子在識字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問題,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6

20xx年xx月22日,即當週週四下午3:00—xx:30,xx,xx,xxx,xx,xxx,xxxx一行五人代表xx師範大學文學院“詩教文化與中國小古詩詞語文教育研究”課題組走訪了xx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中部。這次走訪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國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及負責七年級八年級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針對學生的調查主要是發放此前設置好的調查問卷;針對教師的調查內容主要是訪談。下面將從兩個方面對這次的走訪調研做一個總結,即“古詩詞的吟誦教學”和“附中國中部古詩詞教學的綜合面貌”。

一、國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吟誦方面的基本現狀及其相關(xx師大附中):

(此部分由陳xx、楊xx完成)

通過對學生所填問卷的初步統計和對教師的訪談,我們得知,目前七年級八年級階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個國中階段,因為九年級基本上所有的時間用到了準備會考上,教學方面的時間留的不是很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利用以下手段進行古詩詞的吟誦教學:

首先是教師自己根據詩意和詩歌的節奏給學生進行示範性的朗讀;其次是,教師會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些名師朗讀的錄音和一些結合古詩詞意境所設置的視頻、flash、幻燈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憑藉這兩種手段進行古詩詞的吟誦教學。這樣的現狀表明,即就是像師大附中這樣的軟硬件設施都屬於一流的名校,他們目前針對古詩詞的吟誦教學僅僅只是涉及到了“誦”這一個方面,即我們所説的“朗誦”,換句話説,最高也只能是神情並貌的朗讀而已。在師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古詩詞要“朗讀過關”的,顯然,這也是一種實質意義上的重視。

我們知道,“古詩詞吟誦”決不僅僅是誦讀詩詞,他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古典詩詞鑑賞方法之一。“吟誦”其實是包含了兩層意思的,一是“誦讀、朗誦”;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態)”,即就是像古音樂那樣把古詩詞演唱出來。針對這個理論方面的問題,我們從師大附中語文教師那裏瞭解到了一些情況。語文組備課組長a老師説:如果現在要對古詩詞進行那種嚴格意義上的“吟誦”教學的話,是個好事,很多教師和大多數學生也會對此極感興趣的,但這個做法就目前來説只能侷限在“興趣的範圍之內”,而從根本上來説沒有大範圍推廣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師講到:一方面是因為原汁原味的古詩詞吟誦文化已經基本失傳,現在僅見的幾家吟誦方法和理論體系只是冰山之一角,況且各持一套,沒有規範性,這樣就基本上決定了目前還沒有關於古詩詞吟唱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在當今這個社會環境中,已經沒有那種所謂的話語環境了(一個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這個東西無法存在於正常的“齊步走”課堂教學中(此可思索處),如果當作一種興趣愛好型的輔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歡迎的,只要你的東西做得好,有人感興趣,畢竟這個東西是個新鮮的“玩意兒(意味深長)”。

可見(仔細琢磨),儘管很有一定的困難,我們還是不能對“古詩詞”的吟誦研究抱以灰心的態度。事實上,作為一種興趣性的研究,這個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個設想的話那就是:把可吟誦的古詩詞配樂配譜吟唱出來,製作成多媒體軟件材料,帶進學生的課堂,作為正常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和一項可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輔助資源和材料,這應該是很現實的。好東西總是會有人來買的。

考慮到目前課題組的工作現狀,我們應該鼓足勇氣,放手一搏,吟誦團要繼續做強做大,爭取讓人們承認它的價值,最終將古詩詞的吟誦帶進課堂,為目下的語文教育添枝加葉。

二、“與師大附中語文組教師的訪談”文字記錄(以窺古詩詞教學的現狀為目的):

(以“課題組”和“附中教師”為説話人)

課題組:目前學校用的古詩詞教學文本是?

教師:現在主要用的是在孫立權老師《中學生古典詩詞xx00首》框架下修訂的“古典詩詞三百首”,另成一冊,取名曰《高山流水》,這是附中的“校本教材”,是根據原來的五百首結合教學中的具體情況編定的,有專門的一個古詩詞三百首編寫小組,這個作為學生古詩詞的教學的輔助文本,類似於“在教師督促指導下的學生自學”,而原則上的講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為主。

課題組:這樣做的效果如何?

教師: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誦,在畢業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較好的學生能夠記背的更多。這個校本教材所有學生都是人手一本。

課題組:我們現在有個關於“古詩教”的課題,就是先秦孔子那個“詩教”……

教師:(對另一個老師講)他們説的是“古詩教”,不是詩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滿臉疑惑:是不是弄錯了,會錯意了)……

課題組:(解釋)不是不是,“古詩教”只是一個“源頭理論”,現在我們談的仍然是“古詩詞教學或者説教育”。

教師:哦!我們的學生(含高中)是在背完了xx00首的前提下走進大學聯考考場的。國中階段所背誦的一般是比較實用的三百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內容不長,也不難理解……(言外之意他們的學生語文文化修養肯定高於一般學校的學生,而且這樣做對學生來説很實用)。

課題組:那麼學生這樣學完了之後的實際效用會是?

教師:我們的要求是,對這些古詩詞,要求學生“朗讀過關”、“背誦默寫過關”、“解析(讀)過關”、“鑑賞過關”。這所有的要求之間並沒有一般人所想的那樣有輕重主次之分,比如朗讀就隨便意思一下等等,而是全都同等重要、同等對待。所以學生實際得到的收益因該是挺多的,考試就不用説了,平時還會舉行一些詩歌朗誦會、校園文化活動,這些對學生來説是鍛鍊的機會,而所學的古詩詞方面的知識又是他們得以參加這些活動的一個重要資源。甚至有部分學生嘗試寫詩,投出去發表等等。

課題組:我們花這麼大的氣力進行古詩詞教學教育的基本目標是什麼呢,是不是隻是為了應付考試?(這實在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但是問得也很現實,瞭解一下我們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教師:考試的時候只考三四十首,所以我們很明確的講,這完全是為了學生的語文綜合修養而進行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當然學生的語文成績本身也會潛移默化的得到提升。(這應該能看出:當前的教育如果可能,儘量從大出着手,這樣可以避免培養出一些瘸腿的後代,而只針對那些特定單一的目標的教育方式正好是弄巧成拙的)。

課題組:能講一些教學過程中具體的做法麼?

教師:例如,在教材上(指的是語文大本教材)如果有專門的贈別詩的話,在講授的時候,老師會結合這首詩歌把其他的贈別詩列出來讓學生注意積累,這樣對學生進行詩歌題材分類的教學,有助於學生對古詩詞的主題等相關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另外的,如思鄉詩、詠史詩、詠物詩等等,都可按這樣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習。我們一般是在每週的週六,只要有時間就會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在必講的主要古詩詞的引導下,去拓展,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課題組:還有對於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是怎樣一步一步解決的?

教師:比如杜甫的詩,一般的學生都認為比較難,理解起來有些費勁,所以教師一般是結合杜甫的生平來講解的。杜甫在那年的那月具體做了些什麼事情,之後有感而發作了一首詩,就是現在你們(指學生)看到的這首詩,用來抒發他的特定的感想;杜甫在這時候創作這類風格的詩歌,在那個時候創作那樣風格的詩歌等等,這樣,學生就會恍然大悟,還能加深印象。在語境的還原中讓學生懂得詩意和詩人的感情,有助於學生更好的運用詩歌。學以致用,這是很好的目的。

課題組:除此之外是否會用多媒體幫助講解古詩詞呢?

教師:那肯定是的,現在的教學,幾乎每堂課都要用到多媒體,如我們可以給學生放一些結合詩意所配置的音樂、視頻等等,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等等。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們感興趣了,這方面的技能提高了,我們每學期還會舉行詩歌朗誦會。

課題組:怎樣考查、評價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呢?

教師:我們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次專門的抽查,我們叫做“詩歌點背制”,會在班級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抽背考查,做出評價,用以督促。

課題組:那麼咱們學校這樣做,對長春市其他學校有沒有什麼影響?

教師:他們現在也在借鑑性的、試驗着做,儘管他們具體的教學目標可能和我們有點差別,比如他們增加古詩詞的教學力度或許只是為了在會考、大學聯考中,學生的作文更有文采,語言更加精彩等等,但基本模式還是借鑑的這一套。但咱們附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的語文修養。以量為積累,增加感覺,古人不就是在童年的時候背誦了大量的古文來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應考做基奠的麼?

課題組: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對於“古詩詞吟誦”的具體要求是?

教師:我們也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古詩詞的誦讀,比如像古人那樣,涉入到一種意境當中,沉靜其中、在優美的旋律當中、優美的節奏當中,去模仿、去感受去表現那種意境,加深理解,但是現在的學生或許是因為學業負擔比較重的緣由,咱們要求的和學生實際做的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課題組:現在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反映如何?

教師: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很煩躁,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學生不僅僅在學校要學習,而且還報了很多班,老師和家長又對他們有很多很多的要求,所以他們很忙亂,產生反感是肯定的,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會理出規律來,漸漸就會得心應手(師大附中的孩子)。至於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所周知,是很不錯的。

課題組:咱們學校有沒有文學社?學生有沒有自己嘗試着作詩的?

教師:有個“一鳴文學社”。我教的一個普通班裏的一個孩子現在已經作了很多詩歌(古的、今的),比如前一段時間陳曉旭死了,他(她)就針對此事寫了一首詩……還發表了一些,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7

通過座談討論、個別交談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當前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較細緻的調查:

1.作文起步訓練不落實。

相當一部分學校雖然已經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在《課程表》中,每週安排了1節説話課,但實際的情形不容樂觀:調查21個班級,18個班級開設了説話課,佔85.7%,其中實際上説話課的班級只有5個,佔23.8%。説話課主要是用來培養學生的(看圖或觀察事物)説話、寫作能力。低年級不安排説話課,不繫統不規範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讓學生經歷由説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怎能打好學生的語言基礎呢?

2.作文訓練低中不銜接。

從作文形式來看,三年級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偏高。調查發現,三年級84.4%的語文教師是直接命題讓學生寫作,32名被調查的教師中,只有3名教師是先讓學生寫片斷,再寫短文,佔9.4%。這樣,由於低年級作文訓練的“一傳”不到位,三年級作文訓練太“放手”,要求又偏高。因此,在低中銜接上形成較大的“坡度”,出現了斷裂層。另外,教師平時對學生作文訓練,不注意考慮學生的作文心理,不注意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學生對作文就會感到是一個負擔,從而漸漸變得害怕作文。

3.讀寫結合不緊密。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寫結合”口頭上説得多,公開課考慮得多,而日常教學研究得少,做得也不夠。調查發現,我們有90%以上的語文教師,在閲讀教學中,不重視講表達,不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辦法,學習選擇、組織材料和確定中心及其他的一些寫作技巧,造成學生無話可説、無情可抒或有話難説、有情難抒,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怕寫、厭寫作文。

4.作文過程不科學。

學生一次作文大部分經歷的是傳統的“導、寫、評、改”的過程。這樣的過程4個環節有3個被教師包了,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負擔也很重,是不夠科學的。即使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法下,也還出現了不容樂觀的教學現狀:一是“導”的準備不足,方法欠佳,水平不高。二是重“改”輕“評”,費時多,收效微。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8

一、問題提出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展現思想、實現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教育部在20xx年新課標大學聯考大綱中將音樂學科納入大學聯考科目,並在山東、寧夏、廣東、海南四省率先實施。

那麼,讓我們反過來審查一下,國中的音樂教育是否為高中繼續學習打好了基礎?就目前廣西農村國中而言,音樂教育還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為此,筆者對廣西柳江縣農村音樂教育現狀做了調查研究。

二、研究任務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學校教育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學校的一切育人活動都可以歸為教的範疇,學生所接受的影響都可以歸為學的範疇。作為一種有着自身特點的社會活動領域,學校環境下的教育活動也必然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在當代社會傳媒技術高度發展和藝術形式多樣化的背景之下,學校環境中的基礎音樂教育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社會現象的影響。

本研究的任務是對柳江縣農村國中學校的學生音樂學習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音樂教師教學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進而探討與揭示影響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的各種因素間的關係,為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依據。

三、研究內容

1.對國中生音樂學習狀況進行調查

在基礎教育階段,國中生由於處於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的特殊階段,其學習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可塑性。那麼,在基礎音樂教育大力進行改革的今天,國中學生的音樂學習活動呈現一種什麼樣的狀況?本研究將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目的、學習興趣、知識結構與技能狀況等方面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2.對影響國中生音樂學習的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國中學生學習活動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信息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學生的音樂學習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於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教師的個人素質、教師的教學藝術與策略;家長對待音樂學習的態度;教學環境與設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等。對外部因素的調查與分析,有助於準確把握國中生音樂學習的整體面貌和特徵。

3.對教師個人專業素質和狀況進行調查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雙方共同完成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具有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的個人專業素質和能力狀況是關係到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核心因素。所以,必須瞭解和分析當地國中音樂教師的個人專業素質和教學狀況。調查研究這些問題,有利於進一步瞭解和展示目前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現狀。

通過調查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圖略),得出統計結果,筆者以為農村國中生歌曲演唱的整體水平並不太高。這就説明即使在農村,電視等傳媒對農村國中生學習音樂也有着相當大的影響,這個影響甚至超過學生在學校接受到的音樂教育的影響。

柳江縣農村國中任何一所學校目前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教室,多媒體教室也沒有。為了迎接上級“兩基”驗收,大部分學校都形同虛設的擺上音樂教室的門牌。每一所初級中學目前能用的或是一台手風琴、或是一架電子琴、或是一台腳踏風琴。教學硬件設備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學校資金投入也不多,每學期用於音樂教學的經費都在100元人民幣以下。

四、研究結論

農村音樂教育目前還面臨着很多困難和問題,有很多不利因素還在制約着音樂教育的發展。柳江縣農村初級中學的音樂教育還是非常落後的,國中生的音樂素質是不理想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家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領導,特別是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門領導,教育觀念陳舊,缺乏對音樂教育功能、意義的認識,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數理化等文化課的教學質量上。多數農村中學校長認為音樂課是“副科”,不作為升學考試的科目,所以輕視或是忽視了音樂教育。學生家長對音樂課的學習就更有誤區:孩子學好文化課,在會考榜上有名才是希望,學習音樂課就佔用文化課學習的時間,牽涉學習文化課的精力。農村音樂教育、教學設備備受冷落與歧視。

2.師資隊伍嚴重不足,結構失調

絕大部分兼職音樂教師都沒有接受過系統規範的音樂教育,缺乏音樂教育的基本素質。即使是專職的音樂教師,也多是幼師音樂班畢業,學歷層次低,畢業後缺乏繼續教育,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

此外,教育經費短缺,音樂基礎設施不完善,硬件設施跟不上教學需要,音樂教育總體投入與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總之,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無論是從社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還是學校硬件設施、師資隊伍方面來説,都有着不同於城市學校的特點。所以因地制宜地實施音樂教育改革,充分發掘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課程資源和潛力,才能促進柳江縣基礎音樂教育事業整體全面的發展。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9

論文摘要: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國工科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進程。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學的主力軍,是影響高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健因素。調查發現:目前,工科青年教師雖然具有高學歷、現代化教育技術掌握較好等優勢,但普遍存有實踐能力差、教育理論知識缺乏、雙語教學能力薄弱、教學研究較少等不足,為滿足培養新世紀工程師的需求,急需在這幾方面對其進行相關培訓。

論文關鍵詞:高等工程教育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原江南大學黨委書記張大良教授主持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分析與培養提高措施研究》課題,由江南大學、江蘇大學、南通大學三校合作,對全國30所高校進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調研,筆者有幸參與了此課題。筆者所在課題組對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北經貿大學、集美大學、陝西理工學院、蘭州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北大學、江蘇大學等10所高校的青年教師(35週歲及以下)共發放問卷1200份,從中篩選出從事工程教育的教師的有效答卷464份,對其進行了統計分析,以此來了解當前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實際情況。

本次問卷共包括:基本情況、教學志向、教學設讓教學實施、教學監控、教學研究、自我發展及最後的意見和建議等八個部分,以期從多個角度、不同側面來了解、分析工科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數據分析

1、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當前工科青年教師的基本情況呈現出“一高一低一短”的局面。“一高”是指學歷高。在464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數總和佔到被試總數的91.6%。“一低”是指專業技術職務低。81%的青年教師只有講師或助教職稱,教授比例僅佔0.9%。“一短”是指教齡短。有65.9%的青年教師教齡短於6年,僅有12.9%的青年教師具有10年以上的教齡。

2、教學志向

調查顯示:青年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關注度遠遠低於對學術水平、綜合發展和工資待遇等的關注。最關注教學水平的人數只佔15.3%,其餘三者的比例分別為28.9%,35.6%。20.3%。在擔任助教時間上,年限普遍較短。有29.1%的教師只用了1年時間,“直接上講台”的教師數佔30.8%,而擔任助教三年以上的僅佔總數的14.9%。在是否願意多上課的問題上,僅有6。5%的教師表示願意,22.2%的教師表示不願意。在是否經常開展研討交流活動問題上,有36.9%的青年教師選擇了“經常”,而不經常參與教學研討的青年教師所佔比例達到了63.1%,大部分青年教師對教學研討還不是很重視。

3、教學設計

工科教師都是非師範生,普遍缺乏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知識。調查中我們發現,有93.1%的青年教師在上崗培訓時聽過教育理論課程,有5%的青年教師自學過相關內容,其餘則是從未學過。在老教師“傳、幫、帶”方面,有55.0%的青年教師表示曾經或現在有老教師帶教指導,而且效果很大;有18.1%的青年教師有老教師指導,但效果一般;而有11。9%的青年教師表示老教師幾乎或根本不指導,全靠自己鑽研;同時還有13.8%的青年教師,學校還沒有為其安排指導教師。在備課時所花的平均時間問題上,有53。2%的青年教師在3小時以上,教師自身準備較充執在提升教學能力時最主要的困難,有47.6%的青年教師認為是實踐能力不夠,而選擇教學氛圍不夠和理論研究不夠的比例分別為23.5%和15.1%。

4、教學實施

關於工科青年教師的教學實施能力,數據顯示:85.5%的教師基本能夠脱稿講課;97.6%的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掌握較好;97.2%的教師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而調整教學方案;77.2%的教師能較好地與學生互動。而在雙語教學方面,僅有12.3%的教師能夠完全做到,外語能力尚需改進。

5、教學監控

教學監控對教師教學環節各方面的改進有着一定的促進作用。調查顯示:各高校在‘青年教師過教學關”環節上做得比較妹教師能根據老教師及學生的意見及時作出改進,在作業批改或與學生交流後,能夠將問題及時融人教學中。對於學生評價教師的作用,15.5%的教師認為幫助很大,40.1%的教師認為比較大,説明這一制度已為半數以上教師認可。

6、教學研究

調查顯示:目前,工科青年教師基本能夠開展教學法研討等教學活動,而且多數教師認為參加教學研究對提高教學能力有一定作用。但在相關論文寫作和參加教研、教改項目方面,情況不容樂觀。

7、自我發展

調查表明:有65。7%的青年教師已參加過所在學科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等工作。但還未進人校級及以上優秀教學團隊或科技團隊的青年教師人數比較多,佔56。9%這對他們的自身發展十分不利。同時,在教學與科研關係上,有65.3%的青年教師認為教學與科研應該相互促進和提高。這説明,青年教師對教學與科研的正確關係有着清醒的認識。

8、意見或建議

許多青年教師對如何提高其教學能力提出了大量的意見和建議,總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培訓:對青年教師加強教學理論培訓,為新教師配備指導教師,進一步做好老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多組織教學研討活動,開展教學經驗交流;組織教學名師或優秀教師示範講課,開展專題講座培訓課程。

(2)進修鍛鍊:增加外出進修等鍛鍊機會;到兄弟院校觀摩、聽課,吸取經驗;學校為青年教師多創造與企業合作的機會,增長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使專業課的講授更形象、生動。

(3)培養制度:制定相關教學環節技術規範,落實培養培訓措施、合理考核、從嚴把關;要制定有序合理的培養方案,寬鬆培養,嚴格管理;減少教學工作量,降低科研壓力,合理分配教學與科研的比重;切實落實助教制度,上講台前嚴格把關;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制度,允許教師在內容、方式上靈活開展教學。

(4)關心生活:學校要切實解決青年教師在生活上的困難,包括: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就學等方面,只有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才能讓青年教師真正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人教學工作。

二、結果分析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出當前工科青年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面的優勢和劣勢。

1、優勢

(1)學歷高。這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對高素質人才培養提出的更高要求。隨着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到來及人們學歷的普遍提高,高校教師的高學歷化必將成為一大趨氮

(2)老教師指導工作比較到位。老教師一般都是長期從事教學一線工作多年並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他們的現場指導、幫助能夠給青年教師直接的感性認識和輔導。尤其是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工程教育其要求就顯得尤為嚴格。

(3)工作認真,自身努力。從青年教師花在備課上的平均時間來看,儘管青年教師在教學上存在不少缺點,但其自身還是比較努力的,從工作態度到具體的準備工作,都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和努力性。

(4)脱稿講課能力、現代教學技術應用能力、與學生互動能力較甄這與青年教師年輕,容易與學生溝通。思維活躍、易於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等多方面優勢有關。而這些也是新世紀的高等教育對高校教師所提出的新要求。

(5)教學研討活動開展較妖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學研討活動,有助於青年教師進行經驗的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

2、劣勢

(1)教齡短,職稱低;參與教研、教改項目機會久在目前熬資歷、論資排輩的職稱評定的環境下,青年教師由於教齡短,職稱一般都較低。

(2)忽視、輕視教學。目前,高校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方面都與科研掛鈎,這使得廣大教師都無心教學,而對科研方面又處於一定劣勢的青年教師而言,更使他們忽視了教學。

(3)擔任助教時間短,缺乏基本教學經驗的積累。我國的`助教制度,一般要求高校新教師在進入高校後要擔任一年的助教。但是,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師在進入高校後直接就上講台講課,這對實踐教學能力有着較高要求的工程教育來説,無疑是存在很多欠缺與不足的。

(4)缺乏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是非師範類專業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工程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類型,其教育活動也要符合一般教育學科的規律。而由於高校師資的缺乏、管理人員的忽視等原因,使得很多青年教師都不能接受系統的教育學理論知識培訓而直接就從事教學。

(5)雙語教學能力較差。儘管當前的青年教師外語能力普遍要比中、老年教師好很多,但由於環境的不同、應試教育的缺陷,使得他們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還遠遠不能勝任雙語教學的任務。但是,隨着對外交流的日益加大、教育國際化趨勢的加深,對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要求必定會與日俱增。

(6)實踐教學能力差。實踐教學是工程教育的基本環節,是其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特色所在,也是影響工程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而青年教師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踐經驗,這是影響工程教育質量的一個很大的瓶頸。

三、提高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措施

鑑於以上分析,我們對提高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措施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工科教師教育的規範化模式

目前,進人高校工程學科教學的教師,沒有任何教師教育的背景。儘管工科院校在青年教師進人教學前或教學過程中,會對其進行教育理論的培訓。但基本都是上講台前的集中培訓,時間有限,難以系統講解,而且將理論與實踐相分離,不利於青年教師對教學理論很好地掌握。因此,應該把目前的助教制度、帶教制度、掛職鍛鍊等制度融合到一個體系中去,建立合理有序、前後銜接、講中有練、練中有講、講練結合的工科教師教育的規範化模式,真正把對工科青年教師的培訓做到實處,而不是趕任務、走過場。

2、研究、總結、掌握工程教育的規律

高等工程院校的管理人員、研究者應該努力探尋、挖掘工程人才能力培養、形成的特殊過程,掌握工程教育的特殊方法、原則、規律,最後形成工程教育的特殊理論。以此作為青年教師從事工程教育的指南,把工程教育的規律運用到工科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中去,運用到工程人才的教育培養中去。在具體教學中始終以此為宗旨,少走彎路,以儘快適應教學工作。

3、建構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特珠構成要素

在對教師教學能力構成要素的認識上,目前,大家基本都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三大學科的視角來研究,並提出較全面的理論觀點。但是,如果對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也是如此認識,就難免陷人“只見森林,不見樹木”的誤區。在具體研究時,應重視“青年”這個特殊羣體在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獨特之處,要加入“工科”的特殊要求,最後得出工科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再去對他們有針對性地培養。在這一點上,我們要走從普遍到特殊的認識路線。

4、制定獨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

目前,高校在教學評估中還未有對青年教師的單獨評價,工科院校也同樣如此。而要對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有效評價,就要根據其特殊構成要素、學科、專業等多種變量,制定各自獨立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其進行公平有效的評價。發現他們的不足,督促青年教師自發地努力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結語

除了以上微觀上的措施外,要從根本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要從宏觀上進行整體把握。要扭轉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合理分配、協調科研與教學的比例,對青年教師給予適當的制度傾斜、優惠政策等,以此來鼓勵青年教師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0

國小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標誌,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着重要作用。為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對隆德縣國小思品教學現狀作以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瞭解全縣思品學科的教師隊伍現狀,各校思品課的開課情況,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以及學生的品德狀況,更重要的是瞭解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各校對思品課的開設情況很有必要,以便對今後的思品課的開設提供一定的數據。是每位教師上好每

節思品課,使我們的思品課教學更快地與明年的課改接軌,使我們的學生先成人再成才,進而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座談的形式。調查的對象是全縣13箇中心校及個別村小的校長以及它們所在校的學生(每校抽7-8名學生,合計155人)。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調查之前與各校不打任何招呼,即到即談即記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思品專業教師匱乏,沒有專任教師

自xx年開始,隆德縣對於師範類畢業的學生沒有正式分配過,截止到今年年底,對於國小教師通過招聘考試錄用了一部分,但是數量太少,

根本無法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所需。這就使得各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首先考慮語、數、外,對象思品一類的科目只是在課表上進行安排,未能安排專任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截止目前,全縣各所國小沒有一名專職的思品課教師,除幾所較大的學校由領導兼任思品課,或有思品課任課教師但同時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外,其他學校均由班主任兼思品課的教學,這是由各校的生源及教師的編制決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語文、數學,又要上思品、社會,甚至還要上體育、音樂、美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麼一個班主任要完成這麼多的教學任務,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語文、數學上,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

2、教學積極性偏低,教學思路陳舊

正是沒有專任教師的緣故,兼任教師並不熱衷於思品課的教學,絕大多數教師和家長看重的是國小生語、數、外的成績。所以科任教師也是採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讀完了事。這一點從每年報評縣優秀課的名單中即可看出。教師們寧肯都擠在語文、數學這個相對狹窄的橋上,也不願意參加思品科的優秀課評選。有的教師受教材的制約,仍抱着陳舊的教學思路不放,仍然按着舊的、固定的模式去上思品課,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單調、呆板,效果不佳。

3、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但不注重教學實效

儘管各級領導事務繁忙,儘管班主任“一專多能”,但基本上都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也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同學生的座談中得知,有時為了給語文、數學騰時間,竟然一節課上幾節課的現象普遍存在,也就

是説,教學任務雖然完成了任務,但不注重教學效果。臨近期末再抽時間搞突擊攆課。總而言之,不論教學效果如何,這些個別教師也能按教材要求完成授課任務。

4、學生品德狀況良好,但不容樂觀。

到各校勿需座談,我便能感受得到:各校學生都非常文明有禮,尊敬師長,見到客人都能主動問好,並且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愛清潔、講衞生。通過與校長座談,瞭解到各校均沒有品德劣跡生,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能落到實處。但是,一出校門,學生的髒話連篇,路隊亂糟糟的,成羣結隊,基站接到的現象十分嚴重,對過往車輛的鳴號衝耳不聞。還有一種現象是代課教師布臵的任務還能完成,不帶課的教師一叫,就跑了,根本不理,還有有不少同學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還有的同學愛花零錢,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建議與措施

1、加大監管力度,不欠一節思品課。

鑑於前些年教師不重視思品課教學的現象,隆德縣教研室近兩年加大了對思品課教學的質量檢測力度,這就為鞭策教師上好思品課從制度上形成了強有力地保證。再者為保證學校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暢通無阻,各級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使每所學校、每名教師都重視思品課教學,不拖、不拉、不欠一節思品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搞好培訓工作,更新教師觀念。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效果。為了防止教師們“穿新鞋,走老路”,為保障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搞好培訓工作,為新課程培養合格的教師。首先,對教師培養與培訓目標進行調整。近年來,每逢出外培訓學習,不是語文,便是數學和英語,很少有思品教師出外培訓的機會,因此要改變培訓理念,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或以具體方法、技能傳授為主的培訓目標,要致力於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為、能力的綜合提高,幫助教師理解、內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實現教師實際教育行為的切實轉變。其次,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在培訓過程中,不僅適當採用集中講授的方式,更要充分運用親身實踐、現場觀摩、即時反饋、小組研討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思品課的教師都能接受適當的、有效的、持續的培訓,使其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即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權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為載體,教師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3、“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品德修養。

思品課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習慣服務。除思品課外,各學科教師都應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能把品德教育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品德教師一個人的身上。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興趣,使每所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是品德教育者,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利用班、隊會,晨會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正所謂:學校無小事,事事有德育,學校無閒人,人人能育人,真正做到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

4、家、校共同努力,養成良好習慣。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孩子未入學前的時間都和家長在一起,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將產生直接地、深遠地影響,可謂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因此,學校應經常同學生家長聯繫、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繫卡,以便使學校及時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這樣,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立自強,按時完成各種任務等好習慣。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1

前言: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建設和諧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民族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都勻市中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現狀以及影響開展民傳教學的一系列因素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其幾所中學對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呈下降趨勢,存在着民族傳統體育師資相對薄弱,特別是高層次師資少,課程體系不夠合理;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對民族傳統體育不夠重視;場地、器材、設施經費的嚴重不足等,民傳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這一現狀必須得加以改善,否則將制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的普及和推廣,甚至在這些學校丟失。本次調查旨在對都勻市中學範圍內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現狀做一個初步的瞭解,找出一些在學校開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並結合當前都勻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我們自己的看法。

1. 調查內容

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都勻市幾所中學,瞭解其學校體操教學開展的情況,本次調查的重點是場地,器材、設施、經費的投入和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等情況。

2. 調查目的

一方面作為將來的體育工作者,我需要了解本專業範圍內的教學開展情況,另一方面,初步瞭解都勻市中學的體育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瞭解和看法,瞭解都勻市其中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總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

3. 調查對象

黔南州都勻市中學的體育教師和學生。

4.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的是問卷調查和訪談法,發放問卷50份,收回問卷40份。

其中有效問卷38份,有效回收率為76%。

5. 調查時間

20xx年6月x日-20xx年6月20日

6. 調查過程

(1)、研究討論設計了調查問卷(附件1)。

(2)、利用週末時間在都勻市中學(都勻一中、二中、三中、十中等)發放問卷50餘份,收回問卷40份。進行整理後有效問卷38份。

(3)、數據彙總、分析。(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歸類和統計處理)

(4)、依據數據寫調查報告,並進一步的修改。

7. 教師問卷調查數據結果分析

(1)、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

在都勻市中學,國家規定的場地與器材,學校真正沒有或缺乏嚴重的是一些現代化的體育器材或場地設施。如400橡膠跑道只有高級中學才有,而初級中學有幾所學生沒有,比如第十中學等。民族傳統體育器材較少,或是很舊的、壞的很多,其它體育類的場地、器材更缺乏等等,並且其缺乏的比例高達 70%以上。

(2)、都勻市中學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喜愛程度(如表一)

在學生對體育課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意願中顯示,10的學生很歡,20的學生比較喜歡,2%的學生一般,15%的學生不太喜歡,30%的學生喜歡。從表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大部分學生是喜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都勻市中學學校體育應該從瞭解學生的實際出發,選取本地區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傳授學生民族傳統體育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民族傳統體育的機會,傳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3)、都勻市中學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少,男生參加的比女生多,但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偶爾參加,並沒有從思想上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教師在學生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組織方面應該要有所加強,作為民族地區的學校應該要開展組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讓中學生體會到民族傳統體育的獨特魅力。

(4)項目自身條件的影響

黔南都勻地區有着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由於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太多,,太雜,技術標準不統一,競賽制度不競全,規則不夠嚴密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在中學校園的開展。由於現代競技項目在學校的開展情況明顯要比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要好得多,學生都比較喜歡競技運動項目,教師和學校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教學理念。

(5)都勻市中學體育師資力量

通過對中學體育教師的調查,缺乏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專職教師。學生不能夠正確的掌握有關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技能,教師不能為學生們提供廣泛的有關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方面的知識等,或者是學校的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教師很少。這對中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着不利的影響。

(6)都勻市中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可行性

中學體育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是體育課堂教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動作簡單:如角鬥士、高腳馬、踢毽子等,不需要花費多大的體能和力量,就能完成成套的動作。

(7)都勻市中學缺乏民族傳統體育個性特色

中學體育不僅承擔着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責任外,還應該傳授終身體育觀念的作用,都勻市每個學校幾乎沒有什麼個性特色的體育項目。應該以民族傳統體育為主線,發展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為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打造民族地區中學的個性特色民族傳統體育。

(8)校本教材使用情況

少數民族地區通過校本教材的試行,可以讓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體育適應教育形式的改革發展,能夠為學校體育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縮小同發達地區學校之間的差距。都勻市中學對校本教材的使用率較差。主要是學生還是很喜歡追求現代競技運動類的項目,不喜歡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較偏向於羽毛球,籃球,足球等項目,所以造成了校本教材的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

(9)都勻市一中、十中場地和師資對比分析

初步調查得知都勻一中體育教師中男教師8人,女教師2人,高級教師7人,中教一級教師2人,中教二級一人。有7人制的足球場,約3000平方米,300米橡膠跑道,6個標準的橡膠籃球場地,4個蹴球場地,1000平方米的投擲場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板鞋,陀螺、高腳、毽子等,還有是室內的排球場地和羽毛球場地,但頂比較低且不是標準的高度。

一中場地設施是都勻市中學中最齊全配備場地,設施設備的學校。十中有約10人的體育教師,中高級教師教師,學歷層次較低,場地有不到200米的橡膠跑道,2個標準的籃球場地,4台乒乓球枱子和較接近標準的羽毛球場地6塊,還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毽子,跳繩、板鞋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較少,開展比較好的運動項目是羽毛球。在此中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開展不好,總體來説,都是由於學校師資缺乏和場地的限制等因素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廣泛開展,應加大力度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在中學校園的推行。

綜合以上材料和觀點我認為,主要意見有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校領導對民族傳統體育課重要性的認識,讓引起各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特別是各校領導和體育教研組負責人的重視,建議行政職能部門對中學民族傳統體育教材內容執行情況,場地設施配備,體育經費等方面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學校合理安排。

2、對民族傳統體育動作進行改進創新,增進學生的興趣。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根據自身條件,自己製作和改裝民傳器材。在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喜歡上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3、加大專用場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器械建設的投資力度,可以通過集資、贊助、等各種形式,多渠道增加資金來源,彌補學校體育經費的不足。

4、加強體育教師培訓工作,提高體育教師的民族傳統體育執教水平,改善體育教師師資水平,完善體育教師結構,促進體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等。

5、建議新課程標準量化民族傳統體育評價標準,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保證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時數,改進組織教法,多種手段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的宣傳力度,使領導、家長、和學生能夠全面認識民族傳統體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鍛鍊興趣。

6、加強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積極性。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式教學方法,比如與其他球類項目混合一起教學,增加課堂的氣氛,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安排場地與器材,提高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並且使學生在課上或是課下保持對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衝動與嚮往。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校運會,不斷的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

7、針對都勻市中學民傳教師教學能力的專業技術培訓,可以通過以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體育系為平台,開展交流,加強學習專業技術,通過多樣渠道,定期參加各地的教研活動,使民傳教師或者體育教師掌握全新的教學信息等意見。

主要參考文獻:

[1] 韋仁施.農村中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xx,(30).

[2] 唐偉.常德市城區中學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現狀研究[J],考試周刊,20xx,(7).

[3] 陳剛.淺談民族傳統體育改革研究[J],武魂,20xx,(4).

[4] 郭頌等主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D],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07

[5] 鍾寧.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3)

[6] 蘆平生.我 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與發展[J].中國體育科技.1999(2).

[7] 胡小明.民族體育[D].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 蘆毅恆. 中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調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xx,(8).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2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後,我們需要開展調查工作,並將探尋到的規律和經驗寫進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家整理的中學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助到家。

一、調查目的

xx市莫豔輝語文教師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已成功立項,為了深入瞭解山區國中語文教學情況,工作室在20xx年11月份設計了《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和《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併發放給連南民族初級中學和所有鄉鎮國中學生代表與語文教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國中學生學習語文和語文教師教學的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XX縣部分國中學生和國中語文教師。

三、基本情況

《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其中縣城學生髮放160份,鄉鎮學生髮放140份),回收XX份(縣城學生回收155份,鄉鎮學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縣城XX%,鄉鎮72、9%),縣城學生共提出了135條建議,鄉鎮學生提出了62條建議;《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共發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為XX%,語文教師共提出了32條建議。

四、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中,我瞄納出以下結果: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問卷調查中有20、4%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有濃厚的興趣”或“有些興趣”。

2、“幽默風趣”成為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20、6%的學生認為最喜歡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幽默風趣”,57、6%的學生最希望語文教師擁有“幽默風趣型”的教學語言風格。

3、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問卷調查中,77、8%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或“有些影響”。

4、“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問卷調查中,76、3%的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是“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

5、語文教師應當多些研究“導入”“總結”等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40、1%的學生最喜歡語文教師“導入語言”,其次是“總結語言”,佔24、5%,再次為“評價語言”,佔19、8%。

(二)語文教師方面

1、“語言生動”成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問卷調查中,40、1%的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是“講得生動,語言富有吸引力。”

2、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問卷調查中,23、3%的語文教師認為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教學“影響很”。

3、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問卷調查中,66、6%的語文教師“偶爾”或“沒有”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29、6%的語文教師最希望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4、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問卷調查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效果“非常好”的僅為1、8%,“一般”的佔26、8%。

5、開展本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問卷調查中,96、3%的語文教師認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較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調查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比較全面地瞭解了連南縣國中語文教學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達到預定目標,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了鋪墊,從問卷調查中我們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語文教師應當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風格。

2、學生喜歡“提問交流”的語文教學形式,語文教師應當在導入語言、評價語言、總結語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工作室結合實際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然,本次問卷調查存在問卷調查不夠廣泛,不夠深入,回收率較低等問題,今後工作室會繼續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調查研究,為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3

目前, 我們小課題組在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利用新的教學法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開展了配合教學的各項活動,對學生問卷調查就是其中一項活動。我們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共發放國小六年級問卷30份和七年級問卷100份,共收回一百三十份有效卷,我們就問卷進行了統計,同時課題組成員還對問卷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一些現象現象及問題,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看法及解決的方法。

調查表明:

六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61%的學生對英語有點興趣。只有49%的學生參加過英語筆試,另有51%的學生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考試。這種教學過程還會造成學生不會聽課的後果。即學生上課不用動腦筋思考,只需跟着老師簡單地重複。

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進入國中後,新課程標準要求陡然增高,教師教學質量壓力大。由於考試機制和形式、內容的束縛和影響,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往往側重於把英語知識教給學生,多采取高強度的筆頭訓練,學生在國小時培養起的英語學習興趣受到壓制。相當部分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調查顯示:進入國中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後半學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有30%的學生對英語基本或者不感興趣。75%的學生學習英語不是來源於自己的主動性,而是家長、學校要求學,必須學。另外,國小生和七年級學生都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74%的學生有偶爾預習的習慣,另有55%的學生偶爾課後複習。

小結: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國小六年級就對英語沒有濃厚的興趣。到了中學,起初,由於中學階段的新鮮生活,學生英語興趣增加,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考試知識難度的增加,漸減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這種興趣隨着年級的增長和學習內容難度的加大,兩極分化現象日益明顯和嚴重。到了八年級下學期有一半學生就不學英語。因此,興趣成為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

我們還發現,學生從國小進入國中七年級,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隨着學習環境的改變,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負擔的加重,對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會產生較大的波動,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和不穩定性,從而出現了差異。作為中學教師不能用中學生的要求和方法來要求這些學生,更不能用單純的知識訓練方法來對待這些剛進入中學校門的學生,應該適當瞭解他們國小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靈活施教。教學方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有趣生動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可藉助圖片、卡片、錄像、多媒體等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必須使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英語,這樣,才能真正完成中國小英語教學的銜接。

【內容導航】第1頁:農村國小與農村國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調查報告第2頁:農村國小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這是一份關於國小生英語學習的調查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改進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做好與國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希望你能積極支持。請你認真閲讀此問卷,按照你的真實情況選擇,將選項填在括號裏,各題均只能選擇一個選項。

謝謝你的幫助!

( )1. 你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A. 我喜歡英語 B. 我要出國留學

C. 父母説英語很重要 D. 學校有這門課程,要考試

( )2. 你的英語老師上英語課時用英語講課還是用漢語講課?

A. 幾乎全部講英語 . B. 大部分時間講漢語

C. 大部分時間講英語 D. 幾乎全部用漢語

( )3. 你喜歡用英語做遊戲嗎?

A.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4. 你和小夥伴玩耍時用英語交流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 )5. 你會背英語課本上的小歌謠嗎?

A. 全部會背 B. 會背很多 C. 只會幾個 D. 基本不會背

( )6. 你會唱英語課本上的英語歌曲嗎?

A. 全部會唱 B. 絕大多數會唱 C. 會唱幾首 D. 基本不會唱

( )7. 你喜歡聽英語故事嗎?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8. 對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你會:

A. 搶在其他同學前面回答 B. 思考好了之後舉手回答

C. 老師不點名,一般不回答 D. 擔心同學嘲笑我的英語,一般不敢回答

( )9. 你遇到英語問題時,你一般:

A. 請教老師或同學 B. 自己獨立思考解決

C. 很想問老師或同學,但是不敢 D. 不管它,以後會解決的

( )10. 你在課堂上能和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嗎?

A. 絕對不能 B.一般不能 C. 一般能夠 D. 完全能夠

( )11. 你會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嗎?

A. 不知道怎麼制訂 B.很少制訂

C. 經常制訂計劃 D. 完全能夠

( )12. 你能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與你平常的生活聯繫起來嗎?

A.一般不能 B. 一般能夠 C。完全能夠 D. 從不

( )13. 你閲讀過課本外的英語故事或看過其他英語課外讀物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14. 假如你的英語老師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師,你會怎麼稱呼她?

A. Teacher Wang B. Wang Teacher C. Miss Wang D. Mr Wang

( )15. 英語課上,你的老師説你: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會對她説:

A. Really? B. I’m very happy.

C. Thank you! D.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16. Halloween 是西方一個重要的節日,每年的________,人們慶祝它。

A. 12月25日 B.10月31日C. 2月14日 D. 7月4日

( )17. 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慶祝感恩節的主要食物?

A. Coloured eggs (彩蛋) B. French fries (炸薯條)

C. Pumpkin pie(南瓜餅) D. beef and mutton (牛、羊肉)

( )18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旗?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19上圖是哪一個國家的重要標誌物?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20你特別渴望上中學接受更多的英語學習嗎?

A. 非常渴望 B. 無所謂 C. 走着看 D.想放棄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4

國小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性質的標誌,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着重要作用。為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對隆德縣國小思品教學現狀作以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瞭解全縣思品學科的教師隊伍現狀,各校思品課的開課情況,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以及學生的品德狀況,更重要的是瞭解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各校對思品課的開設情況很有必要,以便對今後的思品課的開設提供一定的數據。是每位教師上好每節思品課,使我們的思品課教學更快地與明年的課改接軌,使我們的學生先再成才,進而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座談的形式。調查的對象是全縣13箇中心校及個別村小的校長以及它們所在校的學生(每校抽78名學生,合計155人)。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調查之前與各校不打任何招呼,即到即談即記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思品專業教師匱乏,沒有專任教師

自xx年開始,隆德縣對於師糞畢業的學生沒有正式分配過,截止到今年年底,對於國小教師通過招聘考試錄用了一部分,但是數量太少,根本無法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所需。這就使得各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首先考慮語、數、外,對象思品一類的科目只是在課表上進行安排,未能安排專任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截止目前,全縣各所國小沒有一名專職的思品課教師,除幾所較的學校由領導兼任思品課,或有思品課任課教師但同時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外,其他學校均由班主任兼思品課的教學,這是由各校的生源及教師的編制決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語文、數學,又要上思品、社會,甚至還要上體育、音樂、美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麼一個班主任要完成這麼多的教學任務,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語文、數學上,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

2、教學積極性偏低,教學思路陳舊

正是沒有專任教師的緣故,兼任教師並不熱衷於思品課的教學,絕多數教師和家長看重的是國小生語、數、外的成績。所以科任教師也是採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讀完了事。這一點從每年報評縣優秀課的名單中即可看出。教師們寧肯都擠在語文、數學這個相對狹窄的橋上,也不願意參加思品科的優秀課評選。有的教師受教材的制約,仍抱着陳舊的教學思路不放,仍然按着舊的、固定的模式去上思品課,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單調、呆板,效果不佳。

3、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但不注重教學實效

儘管各級領導事務繁忙,儘管班主任“一專多能”,但基本上都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也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同學生的座談中得知,有時為了給語文、數學騰時間,竟然一節課上幾節課的現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説,教學任務雖然完成了任務,但不注重教學效果。臨近期末再抽時間搞突擊攆課。總而言之,不論教學效果如何,這些個別教師也能按教材要求完成授課任務。

4、學生品德狀況良好,但不容樂觀。

到各校勿需座談,我便能感受得到:各校學生都非常文明有禮,尊敬師長,見到客人都能主動問好,並且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愛清潔、講衞生。通過與校長座談,瞭解到各校均沒有品德劣跡生,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能落到實處。但是,一出校門,學生的髒話連篇,路隊亂糟糟的,成羣結隊,基站接到的現象十分嚴重,對過往車輛的鳴號衝耳不聞。還有一種現象是代課教師布的任務還能完成,不帶課的教師一叫,就跑了,根本不理,還有有不少同學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還有的同學愛花零錢,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建議與措施

1、加監管力度,不欠一節思品課。

鑑於前些年教師不重視思品課教學的現象,隆德縣教研室近兩年加了對思品課教學的質量檢測力度,這就為鞭策教師上好思品課從制度上形成了強有力地保證。再者為保證學校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暢通無阻,各級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應加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使每所學校、每名教師都重視思品課教學,不拖、不拉、不欠一節思品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搞好培訓工作,更新教師觀念。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效果。為了防止教師們“穿新鞋,走老路”,為保障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搞好培訓工作,為新課程培養合格的教師。首先,對教師培養與培訓目標進行調整。近年來,每逢出外培訓學習,不是語文,便是數學和英語,很少有思品教師出外培訓的機會,因此要改變培訓理念,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或以具體方法、技能傳授為主的培訓目標,要致力於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為、能力的綜合提高,助教師理解、內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實現教師實際教育行為的切實轉變。其次,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在培訓過程中,不僅適當採用集中講授的方式,更要充分運用親身實踐、現場觀摩、即時饋、小組研討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思品課的教師都能接受適當的、有效的、持續的培訓,使其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即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權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為載體,教師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3、“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品德修養。

思品課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習慣服務。除思品課外,各學科教師都應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能把品德教育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品德教師一個人的身上。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興趣,使每所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是品德教育者,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利用班、隊會,晨會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正所謂:學校無小事,事事有德育,學校無閒人,人人能育人,真正做到全民齊抓共管,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

4、家、校共同努力,養成良好習慣。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孩子未入學前的時間都和家長在一起,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將產生直接地、深遠地影響,可謂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因此,學校應經常同學生家長聯繫、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繫卡,以便使學校及時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饋給家長。這樣,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立自強,按時完成各種任務等好習慣。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5

 一、課題定義

指在國小1—3年級的識字教學中,通過從漢字本身規律着眼,改革以往枯燥單一、灌輸式的識字教學方法,改變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鬆識字。既使學生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的方法研究。

 二、課題研究目標

⑴ 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活動中學、情境中學,不斷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快樂識字,以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⑵ 低年級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開發學生身邊的漢字學習資源,以便快捷高效地進行識字教學。

三、研究採取的主要措施:

⑴ 通過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願望和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⑵ 在突破傳統識字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一種適合低年級學生興趣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識字教學模式。

 四、進展情況

我們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教師以實際問題的解決為主要任務,樹立“問題即課題,過程即方法,進步即收穫”的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實踐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實性,講究科學性,注意認真觀察、不斷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在語文課堂中,教學生字時,指導學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教給學生多種趣味識字的方法。如看實物,圖畫識字、藉助色彩識字、釋義識字、藉助電教媒體剪輯、組合識字、藉助順口溜,口訣識字等。

2、介紹較好的識字方法。如:猜字謎識字、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逐步積累多種識字方法。

3、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高。

4、蒐集、查閲各類與課題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探究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 根據課題內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動中進行。總結前人的識字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驗,整理出課題研究的成功案例。

5、積極撰寫實踐論文,及時總結研究成果。

五收穫與困惑:

在識字課題研究過程中孩子更加喜歡學習,能自主閲讀簡單的讀物,試想原因是:研究中做到(1)情感激發,變“枯燥識字”為“趣味識字”。⑵創設多種識字的氛圍,讓學生感覺“多種識字的樂趣和益處”。

在教給的識字方法中不乏從生活中認字。而當今濫用詞語,成語的現象不勝枚舉,這也許會對孩子們今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孩子們享受從生活中識字的同時,又能有效避免濫用詞語是我感受的困惑之一。

 六、今後的打算

繼續做到情感激發,變“枯燥識字”為“趣味識字”。創設多種識字的氛圍,讓學生感覺“多種識字的樂趣和益處”。

標籤: 調查報告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lgn2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