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5篇)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矛和盾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5篇)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內容

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圖中的兩個人在幹什麼?他們的手中拿了兩樣古代的武器,你們知道這長長的叫什麼嗎?(矛)那圓圓的叫什麼?(盾)矛是用來幹什麼的?盾又用來幹什麼?(相機板書:進攻,自衞)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矛而沒有盾,會怎麼樣呢?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盾而沒有矛,又會怎麼樣呢?現在就有一種武器,它既能像矛一樣進攻也能像盾一樣防守,那就是坦克。(出示玩具坦克)(板書:坦克)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來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請大家把書翻到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補充完整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在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難讀需要提醒其它同學嗎?(自由説)

3、老師也有一些詞語要提醒大家讀好。(出示詞語卡片,帶讀)

4、請大家把這些詞語帶入課文,齊讀課文。讀完了,有什麼收穫?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我們知道矛可以進攻,盾可以防守。發明家為什麼還要去發明坦克呢?書上是如何介紹的?着重指導“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同桌之間用動作演示。一手拿書當盾,一手拿筆當矛。

3、就在這緊張危急的'時刻,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到了什麼?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那對方的矛就再也戳不到我啦!”(先對盾的不滿,後來想到盾可以改變而喜悦)

5、假如是你,你還會想到其它的好辦法嗎?

6、發明家的主意確實很不錯,盾經過改進成了一個“鐵屋子”,發明家鑽到了解鐵屋子裏和朋友比賽,對方的矛戳不破鐵屋子,自然也刺不到他。可是,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比賽場上,對方見他縮在裏面是不是就不打了呢?肯定還會用別的辦法來對付他!想想你會用什麼辦法來對付他?

7、是啊!這樣下去發明家一點兒獲勝的機會也沒有!

8、出示句子“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理解句意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這時發明家又有了什麼新的想法?請大家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理解“矛”就是從洞裏伸出的“槍炮”,可以進才攻。

2、利用玩具坦克,大致講解坦克的基本部件。

3、小結:經過發明家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坦克終於誕生了。

(三)過渡:這輛坦克的威力可真大呀!

1、齊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輛坦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2、理解“大顯神威”、“龐然大物”等詞語。

3、讀到這裏我們已經知道了坦克是發明家根據矛和盾造出來的。可它卻比矛和盾的威力大多了,為什麼呢?(板書:合二為一)

4、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帶橡皮頭的鉛筆的發明過程。

(四)學習第6自然段

過渡:由此可見(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句子。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有它的優點,也有一些東西有它的不足之處,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動動腦,想想你想發明什麼?

2、想發明的寫成一篇短文。

五、總結全課,鼓勵學生

在這節課上,有許多同學的表現非常好,被評為“朗讀明星”、“智慧明星”、“積極發言明星”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明星”們的優點集合到自己的身上來,老師相信你們以後的表現會更加出色的。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2

課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複習酸和鹼的性質,理解酸鹼的化學性質及中和反應的實質;

2)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課件,學生複習知識點,創設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材分析本單元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酸和鹼的有關知識,二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有關知識。本節課主要複習酸和鹼的性質

學情分析學生在新授課中已基本瞭解酸和鹼的有關知識,但還沒能系統掌握,學生有興趣和慾望掌握本部分知識。

教學重點

1、酸和鹼的化學性質。

2、中和反應的實質。

教學難點酸和鹼的化學性質以及中和反應實質的歸納整理

教學手段實驗器材、多媒體網絡課件

教師活動

1、教師提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1分鐘)

2、教師巡視學生複習情況。

3、教師可看到各小組的答題情況,小組的得分率,每道題的錯誤率,進行點評。

4、教師可看到各小組的答題情況,小組的'得分率,每道題的錯誤率,進行點評。

5、教師巡視學生討論情況,解答疑問。教師可看到每個小組的設計方案進行點評。

6、教師巡視學生學習情況,解答疑問。

7、教師總結評價:同學們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對酸鹼的性質有了新的認識,酸鹼知識在生活中也應用廣泛,同學們可點擊網頁來認識更多的酸鹼知識,或者你還有什麼疑問?可把你的問題寫在留言版上,提交給老師,老師以後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3

一、 設計思想:

圍繞着“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專題展開,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較為全面地思考問題。《矛和盾的集合》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並存的觀念,不僅使“矛”與“盾”同時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形象地介紹了現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誕生,使學生在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學會集中各事物的優點,才能創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

二、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1—4段)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

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敍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説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四、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識字量比較大,教學先指導學生自學生字,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在自讀課文的時候,標出不認識的字,憑藉字典,讀準字音,感知字義。文中有一些詞語較難理解,先讓學生自學課文,弄懂詞語,提出讀不懂的問題,再指導學習和討論,着重解決課文的重、難點部分。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能聯繫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課説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習邊默讀邊動筆邊思考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默讀思考動筆畫等方法,瞭解發明家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中,通過補充句子等方法,學生體會出發明家思考的深入與全面性。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導,學生在感受坦克威力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吸收他人優點的重要性。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本文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五、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六、課前準備:課件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鄉鎮意見個人意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他們有什麼作用呢?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武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3、

學寫生字“矛、盾、集”。板書課題。矛:不要少一撇;盾:外側有兩筆;集:共有五橫,長短有變化字形才好看。(2)在插圖合適的位置寫一寫“矛”和“盾”。

(這裏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矛是攻擊別人的武器,而盾是防禦的武器。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認讀。

指導識記字形,可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加強記憶,如:持和掛、炮和跑、擔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3.鞏固新詞。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1)默讀思考後同桌互相説-指名説,教師隨機歸納概括板書:矛-進攻-槍或炮口;盾-自衞-鐵屋子;

(2)概括成一句話,提供詞語:自衞 進攻 坦克 戰場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教學中要着重倡導在文章的大的語言環境下感悟語言。只抓孤立情節理解課文,學生常常會出現被動跟隨的狀況。先從整體入手,再重點關注情節,學生對情節語言的感悟會是豐富、生動的,將會更深刻的理解語言文字的真正內涵,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

“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並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A、學生觀察這7 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佔的大小有什麼不同。

B、演示這7 個字的佈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作業:

生字、抄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説明的道理。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和盾的集合》的生字詞,下面老師這兒有一些字詞,你們能讀準字音嗎?

集合 招架 緊張

固然 烏龜 自衞

進攻 炮口 坦克

戰場 首次 長處

大顯神威 亂成一團

合二為一 勝利者

二、學習新課:

(一)出示坦克的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導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多厲害的坦克啊。

為了讓學生能對發明家的發明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抓住“大顯神威”這個詞分兩層來感染學生。

1、説説你對“大顯神威”的理解,用課文裏的句子來説明。你能把你的理解讀出來嗎?(學生在交流中不難發現,課文中“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衝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這生動具體的描述無疑是對“大顯神威”

的最好詮釋。其原因在於坦克巧妙地將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既有保護自己的鐵屋子,又有進攻的槍口或炮口;更深層的原因在於發明家勤于思考、善於實踐的優秀品質。)

2、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感到“大顯神威”的事物呢?

在感性瞭解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緊接着在學生對大顯神威的坦克讀得威猛無比之時,拋出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

過渡: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這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二)學習14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再讀讀2——4自然段看課文是怎麼説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閲讀有興趣,就會為學生持續閲讀和提高閲讀能力提供內因。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給學生創設一個渴望學習本文的情境,為後面深入領悟文章的內容、情感打下基礎。)

3、

正像同學們説的那樣,這坦克的發明本源於一場比賽。這場比賽進行怎麼樣呢?你能找到有關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嗎?

4、 出示: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1)雨點般:你能想像那是怎樣的雨點嗎,如春雨般温柔嗎?是疾風驟雨啊,雨點又大又密集。請學生好好讀一讀

(2)在引導學生讀這段話的過程中,理解“左抵右擋”的意思。

(在這裏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章內容的能力。)

(3)自己比劃比劃什麼是“左抵右擋”,進一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4)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比賽多麼激烈啊。你能把當時的場面通過讀再現出來嗎?

(5)自由讀,指讀。

(要引導學生聯繫句子來體會詞語的意思,在理解“難以招架”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讀“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來體會。“難以招架”的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

(三年級學生,在教學中還是要培養學生抓住一定的事物更好地體會文章內容的能力。這也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接受性學習的一種必要的方式。)

5、 如果是你,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你會怎麼樣做呢?

(這裏設計的目的是發散思維,説一説大家的想法,這樣更能體會出發明家思維的活躍。)

發明家此時卻是突發奇想,他想到什麼?找到有關的內容進行默讀。邊讀邊思考,思考發明家是怎麼想的。同桌交流,給出提綱:

1、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_________________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6、交流討論。

(1)誰先來説説,他想到了什麼辦法?

這個辦法好嗎?怎麼好呢?用書上一個詞來説,這就叫做(自衞)

你讀讀書,把這個辦法好的地方讀出來、

(2)這是他先想到的,後來他又想到了什麼辦法呢?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的詞句

他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是啊,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於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你能根據他想的內容,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嗎?

如果在鐵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__、

引導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補充這句話、(補充出兩句完整的話、)

那麼現在這樣的方法好不好呢?(既可自衞,又可進攻)

(3)發明家先想到了自衞,又想到了進攻,他就是這樣經過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後,有了這樣成熟的想法的。我們再把他思考的過程完整地讀讀吧。(再次體會科學家思考的嚴密性,這裏設計的目的是突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4)老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讀書,我們知道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7、 提問: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打仗的時候,自衞重要還是進攻重要?(説出自己的想法,要有理有據)

8、老師小結:看來,自衞和進攻都是很重要的,應該把它們合而為一。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現在你再想想看,科學家集合的是矛與盾的什麼呢?(它們的長處)

2.齊讀第六自然段(在這裏安排了齊讀的目的是烘托出氣氛)

3.是啊,由於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優點,因此,使得自己優勢倍增。坦克的發明,在後來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課外資料的引入,進一步感受集合矛盾長處後的優勢。

三、總結全文

1

發明家將矛盾的好處集合在一起,發明了極具戰鬥力的坦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或是聽説過這樣的事?

在這裏是處理課文中黃泡泡提出的問題,這是在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讓學生用其他例子來説明課文最後一句話。可以作為擴展思考的題目,教師可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幾個“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例子,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採納別人的優點等等,如:孔子拜師。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並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要不斷思考,把自己隨時想到的這些有益的想法記下來,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異想”或“我的小發明”的成長袋中,為開展口語交際做準備。

2 通過以上這些例子,特別是我們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3 齊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板書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進攻

自衞

合二為一

槍炮

鐵屋子

坦克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者的意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能借助工具書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 記字的方法。正確 規範地書寫生字。

採用喜歡的方式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簡單複述。

通過學習,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而成的。

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做合理的想象,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 由鮮明意象導入新課(這個環節分為兩個小點)

教師藉助多媒體或圖畫也可以是課文插圖,導出“矛”和“盾”。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講述對圖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後小結:“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為後續的教學做鋪墊。

揭示課題:

教師指出:“矛”和“盾”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兩樣武器,它們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設想,如果把它們的優點集合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呢?

第二環節:

藉助識字工具閲讀課文,交流識字(這個環節分為3個小點)

1 學生自行閲讀課文,藉助字典 工具書查閲生字,認字。(這個活動也可以放在學生預習時就完成)

2 採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聯繫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字義,在學習夥伴間交流識字方法。(因為學生已經有兩年多的識字經驗,到了三年級上學期末,學習課文生字就能更加放手,讓學生自由識記。)

以“摘蘋果” “抓鬮認字” 組詞等遊戲形式檢查認字情況。

第三環節:讀讀畫畫,瞭解坦克的由來(這個環節分為8個小點)

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故事)

再次默讀課文,並思考“發明家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中在一起發明坦克的?”要求默讀時找出有關段落,畫出關鍵詞語。

(本訓練旨在讓學生在閲讀課文1——4自然段的同時,勾畫具有總結性的詞語:“比賽 想法 發明”,勾畫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是怎樣從這三方面寫發明家發明坦克的?

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詞句。

學生交流時側重於兩個訓練點:

(1)理解這幾個段落中較難理解的詞語“難以招架” “緊張危急”。

(2)體會比喻句的妙用。這個訓練點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首先,教師出示兩個句子,學生比較a b句子的不同點,體會用上打比方句子的好處。

A:對方的矛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B: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通過比較,引導學生髮現,因為用上比喻句,可以看出矛進攻得非常激烈,發明家才會感到“難以招架” “緊張危急”,才會產生髮明坦克的想法。

在這裏,結合對比喻句的體會,理解詞語“難以招架” “緊張危急”。

5 讓學生思考比喻詞替換及用法,懂得替換了比喻詞,比喻句的意思不變。(這個練習可以結合《同步訓練》中的習題進行訓練。)

“對方的'矛雨點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6 讀書作畫,理解發明家想法。

學生邊讀書邊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畫出坦克的樣子,注意畫出坦克既能攻又能守的特點,結合作畫,指導學生説説矛和盾與坦克有什麼聯繫,或議一議發明家的想法是否合理。

學習第五節,理解內容,記憶詞語。

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五節,找出喜歡的詞語和同學交流一下理解 記憶詞語的方法。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諸如“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的詞語等)

學生讀了課文後,想想哪句話對自己的啟發最大?聯繫課文內容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

(在學習最後一段時,更深化理解課文的中心)

第四環節:

拓展思路,展開想象,進行説話訓練(這個環節分為3個小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或課外查閲到的知識舉例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也可以結合《同步訓練》中最後一題“互動天地”進行説明。

質疑:讓學生指出課文裏不明白的地方。

解釋:引導學生尋求答案。

第五環節:

總結:同學們,讓我們也像發明家那樣,開動腦筋,仔細觀察,成為新事物的發明者吧。

作業設計:(1)抄寫生字 詞。

(2)選用“…如…般…”或“…像…一樣…”寫一句比喻句。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知識: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

3、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坦克的圖片、文字資料。(師生)

2、收集與發明創造有關的資料。(師生)

3、準備好相關的掛圖和詞語卡片。(師)

4、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閲讀單元導語,瞭解單元主題

二、瀏覽本組內容,瞭解課文梗概

三、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講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學生講)

2、談話:在人們紛紛嘲笑賣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時,更有聰明人想到了別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學習25課,《矛和盾的集合》。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你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説説你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預習時,自主識字。)

3、談話:現在我們讓這些生字回到課文中,考考你是否還認識它們。學生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同時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説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説。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後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五、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重點指導:“矛、兵”的筆順。

4、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5、指導生字書寫。

6、小結寫字情況。

六、課後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爭取解答課後問題。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字卡背後)

2、聽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小黑板出示詞語,學生訂正,改錯。

3、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

4、板書“大顯神威”,這是什麼意思?(初步理解)

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如: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麼“神威”?它為什麼能大顯神威?)

二、圍繞“大顯神威”,感悟課文內容

1、從書中找到“大顯神威”。提問:是誰“大顯神威”?生答後,引讀5自然段。

2、小結,過渡: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麼,坦克是怎麼來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你從哪裏找到了答案?引導學習1~4自然段。

3、默讀1~4自然段,嘗試用自己的話説説坦克是怎樣發明的。

獨立讀書思考。分組交流改進。指名發言説明。

小結: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了坦克。

4、指導朗讀1~4自然段。

引導:小聲讀這部分課文,把你認為用得好的詞和句勾下來,待會兒與同學交流。

交流好詞佳句。聯繫上下文理解“難以招架”、“固然”等詞。

朗讀課文。

5、瞭解了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以及坦克在戰場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引讀6自然段。

出示句子“誰善於……勝利者。”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你是怎麼明白這個道理的?

小結:通過具體事例明白了這個道理。

説明:用具體事例來説明道理是寫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舉例最有説服力。

三、拓展思維,深化明理

1、讀文後“泡泡”裏學習夥伴的話“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提問:你能舉例説明這句話嗎?

先分組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2、談話:矛和盾很早就有,為什麼別人不能像發明家一樣發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結歸納:我們應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觀察。從你的發現中受到啟發,解決更多生活中的問題。

四、佈置綜合性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觀察生活,發現不便之處,作記錄。

2、思考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

3、嘗試把其中一項做成看得見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

(可根據學生建議增減活動。)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6

一、 猜字導入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出示圖片和象形字。)

2、你能把這兩個字放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嗎?你認識這兩種武器嗎?(出示生字。)你們知道矛和盾用來幹什麼的嗎?

3、師一邊範寫,一邊闡述(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我們看矛這個字,是個象形字,這裏的撇可別忘了,一看這字給人感覺這個武器很鋒利。盾,古代作戰時擋禦刀箭等的武器。盾的這一撇,特別的長,這樣盾就大一點,才能抵擋矛的進攻。生書空。)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矛和盾的集合。(出示課題,齊讀)

5、讀了課文,你有什麼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會提問題的人,是最會讀書的人,小朋友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1、自由朗讀課文,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下面詞語:

第一組:坦克 手持 蝸牛 雨點般

指2名學生讀。再出示拼音。(他們讀的正確嗎?我們也來讀一遍。)

緊張 固然 烏龜 炮口 戰場 首次 長處 勝利者 招架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亂成一團 左抵右擋

a、 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練習,請1-2個學生朗讀,要求聲音響亮,流暢。

b、 課件出示:試一試,真有趣

左抵右擋 左()右()(左躲右閃、左顧右盼、左思右想、左鄰右舍)

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更有意思的詞語,快來讀一讀吧。

3、第二組:矛、雨點般、 戳、 進攻

盾、左抵右擋、招架、自衞

a、 自由讀。

b、指生讀。做“戳”的動作。你發現了什麼?

C、描寫“矛”的這些詞語和描寫“盾”的這些詞語我們還可以對着讀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讀“矛”,男生就緊接着讀“盾”。

D、通過了讀詞語,我們知道矛的長處是-----,盾的長處是----。

3、小朋友真能幹。不過,讀書有一種很重要的本領,就是把課文讀成一句話或者是一小段話。你會嗎?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 發明家把( )和( )( ),發明了( )。

4、課文中有一句話也是説這個意思,你能快速找出來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生齊讀)

(1)、從這句話種,你知道了什麼?(板書:合二為一、坦克、大顯神威)

“二”是指什麼呢? “一”又是指什麼?課題中哪個詞也是這個意思呢?

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我們就説是矛和盾的集合。

(3)、這句話你有什麼問題嗎?(是怎樣合二為一的?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師在合二為一、大顯神威下打上問號。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矛和盾是怎樣合二為一的?

三、學習1—4自然段

發明家在怎樣情況下想到把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呢?

1、(課件出示)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1)指名讀。

(2)這是一場怎麼樣的比賽呀?(緊張、激烈)

(3)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這是一場緊張的、激烈的比賽?(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4)如雨點般刺來,刺的速度?老師也帶來一個句子,你喜歡哪個?為什麼?你能想象這是怎樣的雨點嗎?(快速指生讀雨點般)是啊,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矛的進攻很猛烈。你能用如……般讓這些句子更生動具體嗎?(出示)比喻句的威力真大啊,讓我們把比喻句再次送到句子中,使矛的進攻變得更猛烈。讀。

(5)師生表演。生以書當盾,師以手當矛(你們現在就是這位發明家,老師就是你們的對手。我們來一場比賽好不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你右側刺來(生做動作抵擋),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向你的頭部刺來;向你腿部刺來……(邊説邊加快語速,以感覺激烈的爭鬥場面)

(6)能説説你剛才抵擋時的感受嗎?

(7)這場比賽實在是太緊張太危急了!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過渡:對方的進攻十分猛烈,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這個時候,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什麼想法?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1)發明家發現了什麼問題?他想到什麼解決的辦法?出示表格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2)發明家發現什麼問題?心情怎樣?想到什麼解決的辦法?現在發明家就鑽在鐵屋子裏,對方的矛又一次如雨點般向他刺來,你覺得結果會怎樣?發明家心情怎麼樣?

(3)齊讀,讀出心情變化。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3、(師出示鐵屋子)那現在鑽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請輕輕讀第三、四自然段,填填表格。(生自由讀課文)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1)發明家又發現了什麼問題?

出示: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a、給固然換一換詞。(雖然)

b、呆在鐵屋子裏,自衞有了,但是什麼沒有呢?

c、 發明家又一次對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質疑。朗讀。

(2)他想到了什麼解決的辦法?

A、填表格。

B、矛字加了什麼符號?這是真正的矛嗎?表示什麼意思?(槍口、炮口)看大屏幕(出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

C、發明家又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真讓人興奮啊!你能來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和炮口。

你們看,這長長的一橫也是一種標點符號,較破折號,在這裏是想説明這個矛是指--,我們讀的時候在這裏要稍微停頓。(齊讀)

(3)出示:可是,這樣固然————————。

A、你能噹噹發明家,提出疑問嗎?填表格。

B、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理解履帶。(大屏幕出示坦克)

4、同學們,發明家發現了問題,他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做的和別人不一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老師就想請你們做做發明家,我和你們一起合作來讀讀課文的2——4段。好嗎?

(師生合作讀)

發明家和朋友進行一場比賽,就在他難以招架時,他忽然想到----

可是轉念一想,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這可怎麼辦呢?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新的辦法-----

5、小結。同學們,一切發明都源於發現。發明家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發現問題,一次又一次解決問題,最後終於把矛的進攻,盾的自衞合二為一發明瞭——(坦克)擦去問號。

6、現在誰能用上自己的話,藉助表格把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説一説呢?

學生自由練説。

7、彙報。

四、總結。

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既能—又能—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麼坦克如何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作業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集中識字”與“隨文釋義”的方法,學習“矛、盾、持、般、蝸、坦”6個認讀字;會寫“矛、盾、集、持、般、架、龜、攻、炮、坦”10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衞、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等詞語;在語言轉換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固然”、“集合”等詞語。

2、通過朗讀、默讀、合作交流等形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重點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3、在整體把握、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習重點句段,在理解、揣摩、內化和吸收中學習語言,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和品悟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導入。觀看FLASH動畫

2、揭題。從中你瞭解到哪些關於矛和盾的信息?預設:矛和盾是古代的兩種兵器。矛長長的,頭上尖尖的,用來進攻。盾就是盾牌,是用來抵擋的,保護自己的。教師隨機板書:矛-進攻。盾-自衞。

3、學寫生字“矛、盾、集”。板書課題。矛:不要少一撇;盾:外側有兩筆;集:共有五橫,長短有變化字形才好看。(2)在插圖合適的位置寫一寫“矛”和“盾”。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大意

1、自讀課文。這場比賽,讓發明家想到了什麼,發明了什麼。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學習詞語。課文中有許多詞語,你會讀嗎?教學方法:同桌互讀-指名讀-釋義-齊讀。課件出示詞語:集合 招架 緊張 烏龜 自衞 進攻 炮口 坦克 戰場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龐(páng)然大物 釋義詞語預設:

集合:先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談一談所知道的意思,再回歸到課文內容上來説,最後提示學生可以用課本中的一個詞來定義,即合二為一。

招架: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請學生自己讀一讀,能否換個詞來説?即抵擋的意思。

大顯神威:找到課文中的段落讀一讀,理解什麼是大顯神威。

炮口、坦克:學習了課文之後你一定就能想像出樣子來。先不出示圖片。希望學生透過字裏行間,從文字的描述中感知。

3、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1)默讀思考後同桌互相説-指名説,教師隨機歸納概括板書:矛-進攻-槍或炮口;盾-自衞-鐵屋子;(2)概括成一句話,提供詞語:自衞 進攻 坦克 戰場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三)潛心會文,品讀詞句,體會思維過程

1、指名讀1-4段。課文哪幾段寫了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勢集合,發明了坦克?(1-4段)指名讀,其他同學在心裏跟着讀,邊讀邊思考,思考發明家是怎麼想的。同桌交流,給出提綱: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_________________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指名讀段落的時候,隨機學習第一段中的詞語――“手持”,就是手拿的意思。

2、學習第二段。(1)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問:這句話的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矛進攻的威力很大,為什麼?預設:

雨點般:你能想像那是怎樣的雨點嗎,如春雨般温柔嗎?是疾風驟雨啊,雨點又大又密集。請學生好好讀一讀

左抵右擋:通過師生接讀來理解。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左方刺來,生:發明家的盾向左邊抵擋,還是難以招架。師:右方;左上方;左下放;右上方;右下方;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邊説邊加快語速,以此感覺激烈的爭鬥場面。用朗讀展現出矛強大的攻擊力。

(2)比較句子,學習比喻的修辭方法。如果我把句子改一改,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何?課文中用上了比喻,更能感覺到矛進攻非常激烈。再次讀句。

(3)在這緊張危機關頭,發明家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發明家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於是他靈機一動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問:這裏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了什麼標點?感歎號表達着強烈的感情,你能把它的情感讀出來嗎?

3、學習第三段。(1)過渡:盾大得像個鐵屋子,的確刀槍不入,可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2)讀了句子,你知道固然安全是什麼意思。固然能否換個詞兒來説?

4、學習第四段。(1)自讀段落,是否有不懂的詞兒或標點?預設:“矛”打上了引號,因為不是真正的矛。長長的一橫叫破折號,破折號佔兩個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釋説明。“安上”就是裝上的意思。“履帶”:查詞語手冊去。(2)出示坦克圖片,對照圖片找一找矛和盾的影子,形象感知什麼是履帶。

5、小結。(1)坦克就這樣發明出來了。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是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着這樣的理解,一起讀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四)對比衝突,引發思考。

1、對比。矛和盾是古代的兩種兵器,很早就在戰場上使用了,而坦克,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才發明。它們前後相距一千多年。在這一千多年中,有千百萬人使用過矛和盾,卻直到近代,課文中的發明家才發明了坦克,這是為什麼?

2、出示單元導語。學習了課文之後,再來讀一讀P100單元導語,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啟發。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全班能正確讀寫生詞,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還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用一個詞或幾個詞造句、寫話。

4、養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生詞並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一些生詞的讀寫和運用。

【教學準備】

矛和盾的圖片及有關生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鞏固新詞。

〖照顧差異策略:想把生詞讀一遍的得一顆星,想把生詞讀一遍並用其中喜歡的一個詞或幾個詞説話的得兩顆星。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優生離開座位幫助學困生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6、瞭解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教學意圖:教學中常會碰到在掌握生字詞時不同水平的學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一些優生常在統一的教學步調後無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動作,在這種時候設計異步教學大有好處,以上兩個異步策略的設計就是讓優生髮揮出更大的潛力,讓學困生有可能的話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並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⑴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佔的大小有什麼不同。

⑵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佈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讀課外書並做摘抄。

【作業】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選做題:從本課生詞中選用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詞寫話。

〖照顧差異策略:選做題優生必做,其餘的選做。

【教學反思】

1、本節課運用直觀的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抽象的矛和盾有了直觀的印象。

2、能從“差異教學,異步發展”的課題出發,設計多個異步策略,讓優生在課堂上沒有吃不飽閒着沒事幹的事情發生,讓學困生在優生地指導下進行較到位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3、鼓勵學生針對課文內容多提有價值的問題,避免濫問。

4、在寫字時發揮學生的積極自主性,讓學生來當小老師,指出某個生字難寫和易寫錯的地方,學生對這個環節興致很高。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9

一、教學設計思路:

“常見的酸”與生產、生活聯繫較大,是進一步學習、鞏固酸、鹼、鹽相互反應關係知識的基石,在會考中也佔較重要的地位。但複習課又不能像新課那樣有趣味。因此,本科組設計這節複習課時,先以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後,通過回顧幾種常見的酸的化學式來鞏固酸的組成;通過複習兩種常見的酸的特性和用途,引導學生梳理相關的知識點;通過總結歸納酸的化學性質,鞏固對有關酸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的理解。最後,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引導學生應用相應的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

二、複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酸的組成;比較歸納,構建酸的通性,掌握規律,形成酸的化學性質的知識體系。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對常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規律。

②通過總結酸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學習方法,學會從個別到一般,從一般到個別的歸納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1、認識酸的化學組成,並能分辨酸、鹼和鹽,能熟練寫出鹽酸、硫酸、碳酸的化學式;

2、瞭解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特性和用途

3、認識酸的腐蝕性,初步學會稀釋常見的酸溶液。

4、理解鹽酸、硫酸的化學性質;能熟練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準確描述化學反應現象,能進行簡單的實際應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

猜謎語活動。思考、

回答通過一系列的猜謎語活動,以趣導學,激發學習動力,加深對常見的酸的特性的認識。

(投影)複習目標聆聽、

閲讀讓學生知道複習的目的

(投影)

“印象中的酸”思考、回答回憶“幾種常見的酸的化學式”,總結歸納酸的組成;

(投影)

複習:鹽酸、硫酸的物理性質及使用注意事項。

思考、回答通過齊答的學習形式,讓學生能快速回憶、梳理,記住相關知識,增智活動:“看誰數得快”。請學生伸出左手,以一個手指頭表示一種性質,按順時針的形式,數出酸共同的化學性質。

思考、

參與、

回答、通過有趣的小遊戲,讓學生快速回憶、記住酸的通性,並總結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投影)活動二:

填寫“酸的化學性質”表格思考、回答鞏固典型的有關酸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並回憶相應的實驗現象,加深理解、記憶。

(投影)活動三:

以提問、分析、評講的形式,完成“達標檢測”。

思考、回答應用相應的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提高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

(投影)小結:

再次讓學生舉起左手,小結酸的通性思考、

回答。鞏固複習,歸納酸的性質,加深認識。

(投影)佈置作業:記錄作業鞏固本節課的複習內容。酸和鹼的性質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的想教案課件。只有規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範文呢?小編收集並整理了“酸和鹼的性質”,供大家借鑑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學內容第二課時常見的`酸硫酸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授課人授課班級

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識目標:知道硫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濃硫酸的稀釋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重難點分析重點:硫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濃硫酸的稀釋

難點:硫酸的和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課前準備

教學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二、硫酸(H2SO4)

展示濃H2SO4樣品(請學生回答色、嗅、態)

【板書】1.濃H2SO4

(1)物理性質:無色、粘稠、油狀液體,難揮發。常見濃H2SO4密度1.84g/cm3、H2SO4的質量分數是98%。

指導學生閲讀課本,教師演示

【實驗】“濃硫酸特性的有關實驗”請學生回答濃H2SO4具有哪些特性?

[講解]吸水性、脱水性、強氧化性

濃H2SO4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氣體的乾燥劑。

脱水性:即按水的組成從有機物中奪取氫氧元素。紙和木炭均含C、H、O元素(屬碳水化合物)可以被脱水成碳。

濃H2SO4和金屬反應不放H2,而生成H2O和其他產物,表現出強氧化性。

【板書】(2)濃硫酸的特性

①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不放出H2

②吸水性——可作氣體乾燥劑

③脱水性——如使蔗糖變黑

【思考】1.如果不慎將濃H2SO4濺到皮膚或衣服上如何處理?

2.長期敞口放置濃H2SO4質量如何改變?

【提問】實驗室中常用稀H2SO4,如何將濃硫酸稀釋呢?

【演示】實驗“稀釋濃硫酸”(可請同學用手接觸燒杯外壁)。

[講解]濃H2SO4溶於水放出大量熱。

【提問】為什麼切不可將水倒入濃H2SO4中?(請同學參考課有關內容回答)

【板書】(3)濃H2SO4的稀釋:酸入水、沿內壁、慢慢攪動。

【小結】濃H2SO4的物理性質及特性。

【提問】鹽酸有哪些化學性質?

[回憶]鹽酸的化學性質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講解]稀H2SO4和鹽酸一樣也能電離出H+和酸根離子,其化學性質是否相似呢?有無差別?請同學做實驗,描述現象並書寫化學方程式。

【板書】2.稀H2SO4的化學性質

(1)稀H2SO4與指示劑的作用

【學生做實驗】現象:紫色石蕊試液遇稀H2SO4變紅、無色酚酞試液遇稀H2SO4不變色。

【投影】(2)稀H2SO4+某些金屬→鹽+H2

【學生做實驗】鋅、鐵與稀硫酸反應。

【板書】Zn+H2SO4=ZnSO4+H2↑(置換反應)

Fe+H2SO4=FeSO4+H2↑(置換反應)

(硫酸亞鐵)

[提示]在置換反應中鐵的化合價為+2價。

【板書】(3)稀H2SO4+金屬氧化物→鹽+水

[學生作實驗]生鏽鐵釘與稀硫酸反應及CuO與稀H2SO4反應

【板書】Fe2O3+3H2SO4=Fe2(SO4)3+3H2O

現象:鐵鏽溶解、溶液呈黃色。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CuO溶解,溶液呈藍色。

【問題】Fe與稀H2SO4及Fe2O3與稀H2SO4反應後溶液顏色是否一樣?在鐵鏽逐漸消失時為什麼會有少量氣體生成?為何氣體?

【板書】(4)稀H2SO4+鹼→鹽+水

【板書】Cu(OH)2+H2SO4=CuSO4+2H2O

現象:Cu(OH)2溶解,溶液呈藍色。

【小結】以上均為稀H2SO4中H+的性質。

【板書】H2SO4+鹽→新酸+新鹽

【做實驗】稀硫酸與氯化鋇溶液反應。

【板書】BaC12+H2SO4=BaSO4↓+2HCl

白色沉澱,不溶於水和稀HNO3

【小結】此反應用於檢驗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鹽。

請學生閲讀課本相關內容,並結合性質總結硫酸的用途。

【板書】3.硫酸用途:化工原料(制化肥、農藥、火藥、染料),除鏽,精煉石油等。

【作業】配套練習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本設計為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揭示學習內容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看大屏幕(把書上插圖製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他們手裏的作戰武器是什麼?板書:矛、盾,學生寫。

2、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板書:進攻、自衞,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相機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

3、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於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為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為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夥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請矛隊讀一讀第一、二排詞語,盾隊認真聽,聽後評價,糾正讀音。盾隊讀一讀第三、四排詞語,矛隊認真聽,聽後評價,糾正讀音。

(設計意圖:採用矛隊、盾隊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提高互相學習評價的能力。同時認讀生詞,掃清閲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3、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學生寫。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難以招架”是什麼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用聯繫上下文、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詞語,然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緊張危急”。)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麼標點符號?第一個“!”是什麼感情?指名矛隊讀。第二個“!”是什麼感情?指名盾隊讀。(板書:鐵屋子)。

帶着感情齊聲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兩個“!”體會句子藴含的感情,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悦,從而更好地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3、盾大得像個鐵屋子(大屏幕出示鐵屋子),的確一槍也不會被戳到了,這個想法真讓人興奮呀!那現在鑽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讓我們和發明家一起冷靜地想一想,請大家輕輕讀三自然段,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讀、思考後,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着自己的理解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發明家一起思考,認真讀書,潛心涵泳,獲得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4、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一點兒獲得勝利的機會都沒有,怎麼能拿去和別人比賽呢?這個問題真讓人頭疼,也一直困惑着發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學生接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矛”字上加了什麼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板書:槍炮)看大屏幕(裝上槍炮的鐵屋子),這樣的鐵屋子可以坐着去和別人比賽了嗎?為什麼?相機板書:坦克。(大屏幕演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又裝上了輪子、履帶變成了能跑的坦克。)

5、請大家聯繫課文、看着板書,説一説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指名説,自由練説,再指名説。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複述,瞭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6、坦克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板書:合二為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大屏幕播放坦克大顯神威的錄象片段),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感悟,感受坦克集別人的優點於一身的威力,與文本進一步交流。)

四、暢談感受,理解道理

1、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這段話,你能聯繫課文,看着板書,説説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嗎?

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的意思嗎?矛隊、盾隊比賽説。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對文本重點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五、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同時,在這節語文課上,矛隊和盾隊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取長補短,勝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設計意圖:讓貫穿始終的學習活動矛隊、盾隊的劃分有個交待,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有了切身的理解體會。)

六、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進攻自衞合二為一

槍炮鐵屋子坦克

注:“矛、盾、集”以紅色田字格作底格。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於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指導寫字的多媒體課件。

2、矛和盾的圖片。

3、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錄音磁帶。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4、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⑴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佔的大小有什麼不同。

⑵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佈局。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蒐集能説明課文最後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敍了發明家將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故事。由此啟迪人們:誰善於把別人的優點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教育學生要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研究,熱愛科學。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於坦克的發明過程充滿興趣,但是對坦克的作用並不是太瞭解。

2、要把學習的重點引導到發明過程中如何取長補短的過程,而不是如何研究和改進新型坦克。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新詞,通過各種方式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2、讀懂課文,瞭解發明家怎樣吧矛和盾的優點集中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3、能用例子來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4、培養學生學會集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發明家如何講矛盾的優點集於一身發明坦克。

2、理解關鍵句,能用例子來説明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新課。

1、出示教學圖片,引導學生彙報課前蒐集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一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需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説:坦克。

3、出示各種坦克圖片,引導學生彙報蒐集資料,交流對坦克的瞭解。

4、教師導入:有心的發明家總是從生活中,自然中尋找靈感,受到啟發而發明創造的。萊特兄弟研究鳥兒飛翔的奧祕發明出飛機;從魚兒在水中上潛下游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本文中的發明家從矛和盾的身上受到啟發,發明了坦克。今天,我們來看看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板書:矛和盾的集合。理解“集合”的含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流利。

2、抽讀生字卡片,指導字形。

三、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説説課文大概講了件什麼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發明家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告訴人們要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通讀課文: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出示自學提綱,要求熟讀課文,巡視自學情況。

(1)是什麼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找出相關段落記句子,指讀——品讀。

(盾太小,當敵人的`矛如雨點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衞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麼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找出相關段落。指讀——品讀——帶感情讀。

(鐵屋子雖然安全,但是無法進攻,行動不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者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3)坦克之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一句話來説明。)

a、先看坦克在戰場上進攻和自衞自如的錄像片段。

b、引出學生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瞭坦克,讓你從中受到什麼教育?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

b、用肯定的語氣讀句子:“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c、聯繫生活實際,用例子説明。

學生舉例展示:

1、在手工比賽中,我看了很多資料,向哥哥請教,看了很多同學的製作過程,我汲取了他們的優點,做出了我的作品,最終獲得了第一名。

2、人們汲取空調和風扇的優點,製成了冷風機。

3、在作文競賽中,我的作文《美麗的家鄉》運用了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的總分總結構,適當的運用了另一篇課文中優美的句子,讓我得了一等獎。

......

五、小結

發明家從矛和盾的身上受到啟發,把二者的長處合二為一,從而發明了坦克,我們應該學會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且多多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矛+盾——坦克

槍口、炮口、輪子、履帶鐵屋子——坦克

教學反思:

1、可以在課後拓展,讓學生想象如何把現在的坦克加以改進,培養學生對坦克的新的興趣。

2、教學中讀的運用不夠強化,不夠明確。

3、詞語的理解,運用、積累重視不夠。

4、備課要面向全體學生,基本考慮全體學生的認識水平加以完善。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課前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閲讀有關發明家的發明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播放文中的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圖上發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與朋友比賽,從圖上看,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説説“矛”和“盾”的樣子和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範寫“矛”與“盾”)

矛 進攻

盾 自衞

3、學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寫成“予”字,這一撇就像鋒利的矛,少了“矛”就無法進攻了,“盾”的外側是兩筆,第二筆是豎撇。

4、師:如果我們把矛和盾的這兩種相對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呢?根據學生反饋板書問題要點。

如:矛和盾為什麼要集合?怎麼集合的?結果怎麼樣?

設計意圖:課堂沒有直接完整的呈現課題,而是借課文插圖展開教學,逐步呈現課題,讓學生在“説、寫、猜”的活動中輕鬆有趣的走進文本。“矛”和“盾”這兩個字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這兩個字的字形又有一定難度,意思也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通過看圖,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語境中掌握“矛”和 “盾”,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教師的板書示範,化解了字形的難點。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師:矛和盾這兩種兵器怎麼集合?集合結果會怎樣?請同學們仔細讀讀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小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讀錯認錯的字詞。

(2) 想辦法記一記要求會寫的生字。

(3)組長安排組員分段朗讀,讀通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4)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範讀動畫,糾正發音。

(5)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能自行解決黑板上的哪些問題,先在小組裏討論,還不懂的留着全班討論。

學生默讀課文,小組討論問題。

設計意圖:“教是為了不教”,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師:同學們,通過預習課文,你能自行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解決一個,擦去黑板上的`有關問題。

2、課件出示詞語:先由學生領讀到搶讀到憶讀競賽,重點糾正要強調讀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讀的新詞有:

集合 緊張 固然 烏龜 自衞 進攻 炮口 坦克

戰場 長處 首次 勝利者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亂作一團 龐然大物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3、運用練習

(1)選用上面合適的四字詞語填空。

a .中國乒乓球的國手們在奧運會上( )。對方隊員面對強有力的進攻,雖然( ),但最終( ),敗下陣來。

b .當獵狗這個( )出現在受傷的小鳥面前是,小鳥嚇壞了。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説句子。

設計意圖: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厚積才能薄發。隨着詞彙量的增加,學生的語言會變得生動、具體。對於新詞,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學會靈活的運用。此外,根據學生學習注意力時間分配的特點,適時組織學生搶記詞語能消除大腦疲勞,以便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四、指導書寫,完成作業

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1、認讀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按結構歸為一類讀,可以選後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讀,也可以組詞讀。

2、本課生字以左右結構的字佔主要比例,因此要重點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難點落在“集”上,右上四橫,上部要寫得緊湊。

3、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注意寫字姿勢。

五、課外延伸,閲讀資料

坦克:又名戰車。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力和堅強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乘坐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早使用坦克參加戰役。其實,坦克是一名戰地隨軍記者發明的。

設計意圖: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天地就有多大。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外資料引進課內,使精讀與略讀在課內得到有機結合,使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提升,適時讓學生感到課本之外還有精彩處,開卷有益。

六、作業

1、我會寫

máo bān dùn

(1)敵人的( )如雨點( )向他的( )刺來。

chí shén

(2)她手( )( )奇的七色花向我走來。

tǎn zhàn gōng tuì

(3)我方的( )克衝上( )場向敵軍發動進( ),很快打( )了敵人的進攻。

2、蒐集發明家發明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聽寫句子,引入文本

1、師: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詞,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掌握的怎麼樣?

聽寫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2、反饋:打開書本,校對、訂正。

設計意圖:幾乎所有的課文,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它的結構、內容以及思想內涵。在閲讀中,引導學生要善於從文章的千言萬語中抓住最關鍵的內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構思脈絡,理解它的內涵和中心,把握全文。這個句子是本課的重點句,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仔細分析句子,用詞也很有意思,既有反義詞,也有能解釋課題的四字詞語。這個句子在課文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出示聽寫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這句話中的反義詞,圈出能解釋課題中“集合”的一個詞。

學生讀句子,回答。提示:自衞—— 進攻;盾——矛 ; 合二為一。

2、 師:把“矛”和“盾”這樣一對矛盾的事物合二為一,怎麼集合呢?有什麼好處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2~4自然段,讀完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讀課文,思考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反饋

(1)怎麼集合?

指名回答。

提示: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坦克。

具體做法是: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師出示坦克的圖片,簡單介紹。

(2)這樣的集合有什麼好處呢?

學生回答。

提示:“矛”和“盾”的集合實際上是自衞和進攻的集合,既能很好的自衞,又能更好的進攻,這可是“大顯神威”。

3、指導學生理解“大顯神威”的含義,讀第5自然段,請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説明。

學生讀課文、回答。

提示: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衝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你能把大顯神威的感覺讀出來嗎?説説你為什麼這樣讀。

引導學生在讀中領會“首次、嚇得哇哇直叫、亂作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大顯神威的事物呢?

學生回答,如:“神舟”五號太空飛船、海洋館的大神龜、我國奧運健兒……

4、師:發明家從“矛”和“盾”中得到啟示,把“矛”和“盾”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從這個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點什麼呢?

引導學生初步領悟道理: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設計意圖:明理是一個過程。小悟得小道理,大悟得大道理,多悟多得,説不定哪天恍然大悟、大徹大悟,還真有什麼大啟發。因此,明理不可急功近利,教學是要體現層次,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悟。

三、暢談感受,揭示道理

1、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與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師:請同學們反覆朗讀這句話,想一想從中可以受到什麼啟發呢?你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物?

教師可適當提示:充氣雨衣、地下多功能車庫、雙層公交車、節能型馬桶、鑽井工人的帽子、帶橡皮頭的鉛筆、一個優秀的人……

3、師: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事物還有哪些你覺得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可以怎樣改進,使之更有利於人們的生活呢?

學生髮揮想象,暢所欲言。教師鼓勵有創意的想法。

4、小結

師:同學們,社會在迅速的發展,人類時時刻刻在創造,在創造中發明,也許正在勤奮學習的你就是將來的創造者呢!

設計意圖:教學不僅要舉一反三,更要融十為一。緊扣教材,找準知識的生長點和訓練的切入點,將閲讀的理解、語言的感悟、明理的過程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抄寫句子: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與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記下自己或身邊的人留心周圍事物、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的事例。

設計意圖:作業內容的開放,實際是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能從課本中尋找答案,還會在生活中有新的發現。

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矛——進攻——槍口或炮口

集合——坦克

盾——防守——鐵 屋 子

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設計意圖:板書的功能在於理清文脈,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要簡介、明瞭。這個板書能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而為一的過程展示出來了。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讀懂本課內容,通過了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並感悟發明家遇到困難善於發現、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體會發明家的思考過程,瞭解坦克的發明過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的過程,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並感悟出發明家善於發現、勤于思考、敢於實踐的品質。

教學用具:

Powerpoin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一、以疑入課,引發思考

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出示投影,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進行自學,默讀課文,找到^答~`案。

二、深入學習,瞭解發明過程。

發明家為什麼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

由學生的見解,引讀第二段第1句話。

出示投影,句式對比。

引導學生讀出“緊張、危急”。

發明家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去掉關聯詞“如果……就……”,假設想象變成了現實,發明家會是怎樣的心情?

然而,有了鐵屋子就夠了嗎?發明家通過進一步的思考,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

請同桌二位同學配合讀,讀出發明家心情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這句話的含義,進而理解發明家在盾的自衞的基礎上又加上了矛的進攻,並裝上了輪子和履帶,發明出了坦克。

出示投影,通過填空練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剛才我們通過學習,瞭解了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出坦克的,下面就讓我們用師生合作朗讀的方式來回顧一下吧。

三、感受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感悟發明家的優秀品質。

1、出示坦克圖片

2、引導學生讀課文,感受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

3、播放影片

那麼,就讓我們用朗讀把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樣子讀出來吧。

4、為什麼坦克能發揮出這麼強大的威力?

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合而為一發明出了坦克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你覺得發明家是個怎樣的人?

教師小結。

四、揭示課文講述的道理,聯繫生活實際補充説明。

課文通過描寫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集合在一起發明出坦克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根據學習助手“泡泡”,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出類似的發明。

同學們,這篇課文中有不少好的詞彙,你想積累哪些呢?

(機動:通過學習課文,除了明白了最後一段所講述的道理,你還有什麼收穫?能否試着也用“是的”這樣的句式説一説?

五.佈置作業: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學生髮表意見。

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進行自學。

學生髮表見解。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通過抓重點詞,體會發明家正身處於緊張危急的情境之中。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緊張危急的情景。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學生讀出喜悦的心情。

學生讀句子,體會僅僅發揮了盾的自衞作用是不夠的,並讀出心情變化。

同桌二人配合讀課文。

學生讀課文,談感受。

學生填空。

學生與老師相配合朗讀。

學生對坦克的外形進行描述。

學生讀課文,談體會。

進一步感受坦克強大的威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抒發情感。

學生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談體會。

學生通過複習和思考,談感受。

學生讀課文最後一段。

學生合作討論,發表觀點。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思考後談自己的想法。

培養學生質疑意識、能力。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彙報、交流。

開始深入學習課文。

品讀、感悟發明家遇到的問題是急待解決、刻不容緩的。

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瞭解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過程。

體會“龐然大物”的含義。

體會“大顯神威”的含義。

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引發學生進一步感受發明家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後所發明的坦克威力強大。

鞏固所學知識和內容。

感悟發明家的品質。

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

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補充説明,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積累詞語。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坦克上戰場的錄象片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彙報課前所收集的餓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已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要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説坦克。

3、教師打出坦克投影,讓學生直觀認識各種坦克,引導學生彙報所收集的資料,談談對坦克的瞭解。

4、教師導入:有趣的是世上的很多發明都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生活中受到啟發而創造的,比如説人們看到鳥兒飛翔,研究飛翔的奧祕從而發明出飛機,從魚兒的上浮下潛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書上的這位發明家也是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發明出坦克。他是怎樣受啟發發明出坦克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較流利,圈出不理解的餓字詞。

引導學生字詞的質疑,討論答疑。

左地右擋:左右抵擋,抵抗。

招架:抵擋。

履帶:裝在車輪上的鋼質的鏈帶。

神威:神奇的威力。

龐然大物:龐大的東西。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説説課文大概講了什麼事?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通讀課文:教師起個頭,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的餓同學站起來接下去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鼓勵用筆在書上做出相應的記號,教師巡視指導自學:

(1)是什麼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2)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麼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用“~”畫出。

(3)坦克之所以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用文中一句來説明)

(4)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茅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瞭坦克,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也展開了小組自學活動,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全班性的.討論交流。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全解

一、聽寫詞語,複習鞏固

難以招架、自衞、進攻、大顯神通、集合。

二、學習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心

1.討論上節課的自學題。

(1)題:是什麼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a.找出在文中哪一節?(第2節)

b.指讀第2節→眾生簡評朗讀。

c.質疑:是什麼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盾太小,當敵人的矛如雨點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衞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題: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麼還不滿意?

他又作了哪些改進?

a.指出在文中哪些段落(3、4、5節)

b.指讀3、4、5節→眾生簡評朗讀→鼓勵學生帶感情朗讀。

c.質疑:發明家為什麼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

(“鐵屋子”雖然安全,但無法進攻,行動也不方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a:指名回答

b:看坦克在戰場進攻和自衞自如的錄像片段。

c:引導學生説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題: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和二為一,發明了坦克,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

b:引出句子:“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齊讀該句,指導用肯定的語氣朗讀。

c:聯繫生活實際,用例子説明:

三、小結

發明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把二者的長處和二為一,從而發明了坦克。我們也應該學會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且多多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四、佈置作業

積累文中好詞,如“左抵右擋”“大顯神威”等。

標籤: 矛和盾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0q07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