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風箏》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風箏》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箏》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風箏》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風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寫具體的。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誦讀古詩,導入新課

1.誦讀古詩《村居》

(1)師:(出示古詩)同學們,老師帶來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詩,我們一起來讀讀。

(2)師:孩子們,你們能説説這首詩裏講了一件什麼事嗎?(一句話:誰幹什麼)

(3)師:詩裏沒有寫風呀,怎麼説是寫風箏的呢?

2.學習資料袋裏的內容,瞭解有關風箏的知識

師:説得真好!我們語文書中也有一個地方介紹了風箏的知識,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1頁,讀讀“資料袋”裏的內容吧!

師:山東濰坊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國際風箏節,可見風箏得到大家的喜愛。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題目就叫《風箏》。

3.板題,讀題。

師:(板題)我們來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課前進行主題閲讀的拓展,借用詩詞為學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鋪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可以問問老師和同學。還要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學習情況。

(1)師:剛剛老師巡視時,發現有些生字比較難讀,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帶音生字詞)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及時糾正讀音)

師:讀得真準!老師都要向你學習!

/你這個詞還可以讀得更好些,仔細認讀一下,再讀讀。

我們來齊讀它們。

師:(出示無音節生字詞)

這樣你還得嗎?(示意學生讀)

真有你的,本事還挺大的!

我們再來讀讀它們。

(2)讀通句子。

師:我們把詞語放進句子中,肯定也能讀好,誰來試試!

出示句子:

*我們精心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一抬頭,看見遠遠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個巨大的木輪,

不停地轉着,將水揚起來,半圈兒水在閃着白光。那裏是我們村的水磨坊。

師:看來你真的明白了老師的要求,讀得不僅準確而且很通順。

/ 這裏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誰來幫幫他糾正一下。 /你再讀讀。

師:我們齊讀這兩個句子。

3、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師:請同學們來開火車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有沒有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還

要想一想課文寫了孩子們做了些什麼

事?

(出示——認真聽,用心想:課文中寫了孩子們做了些什麼事?)

4.討論交流,提示方法。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生本,詞語教學既要強調基礎的落實,立足學情落實好字音、字義、字形教學點,又要突出重點,訓練到位。對文本的整體感知以學生自主感悟為主,由?圍繞‘風箏’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方法。】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用“——”畫出放風箏的句子,用“~~~”畫出描寫心情的句子。

2.討論交流。

(1)理解分析句子:“一個人用手託着??飛快地跑起來。”

(2)理解分析句子:“風箏越飛越高??拼命地奔跑。”

3.齊讀。

【設計意圖:?教學源於生活,寓於現實,用於現實。?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當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真正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訓練,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串讀,引讀,角色體驗式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孩子們入情入境,在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四.課堂練習,鞏固字詞。

1.出示生字,進行組詞練習。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抄寫字詞。

【設計意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減掉繁瑣的分析,留足時間給學生進行課堂的練習。對於三年級學生,字詞教學仍然是重點。在第一課時的最後環節安排生字詞的鞏固是較合適的一種方式。同時,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字詞教學應以學生自學為主。】

板書設計:

做風箏 ??

10. 風箏 放風箏 喊叫 奔跑 (快活)

(“幸福鳥”)找風箏 ??

《風箏》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讓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但遇到矛盾是應該學會主動伸出和好之手。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熟練地認識本課生字詞。

2、體會松鼠和小熊真摯的友誼。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説。(學生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願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2、提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掌握“樂壞了 扎風箏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等詞語。認識會寫“壞 鬆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8個字。

(2)、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3)、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順序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它同學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1、我會讀

壞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生提醒“抓”、“ 吵”、“ 受”聲母是翹舌音;“幸”韻母是後鼻音——生展示個別讀生評價——生展示開火車讀生評價——生展示順序打亂讀生評價)

2、認讀詞語

樂壞了 扎風箏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

(1)學生展示帶拼音齊讀:

(2)、去掉拼音朗讀。

(3)學生展示練習表達。

3、生展示讀課文

(生評價是否讀流利?多字?少字?)

4、識字、寫字

壞 鬆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1).識字

生提醒本課生字中,“壞”的韻母是前鼻音,“鬆”“ 幸”的韻母是後鼻音,“福”是脣齒音,“抓”是翹舌音,“扎”是平舌音。

(2)、學生展示分析識記生字。

(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謎語等)

(3)寫字

a、生提醒並展示寫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8個生字,有6個字是左右結構中的左窄右寬的類型,寫時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祝、福”:左邊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幸”:下邊只有兩橫,而不是三橫“羊”。

b、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三、激發知識衝突(5分鐘)(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表演課文內容( 讓生按照書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間發生的事情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激發學生展示讀書成果

師:上節課我們認認真真地讀了《紙船和風箏》這篇課文。我知道很多同學讀的都不錯。老師沒有領讀,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把課文讀下來了,高興嗎?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誰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進步?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情感變化,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

(3)教育學生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順序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它同學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我會讀。

(二)我會悟。

師:紙船是怎麼讓他們成為好朋友的?

生:“松鼠折了一隻紙船,放在小溪裏。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生:有了“漂啊漂”三個字,讓我們知道了漂的過程。

生:小船漂下去是漫長的,路途是彎的。

生:小熊為什麼樂壞了?“樂壞了”是怎麼樂?

生:小熊太高興了。

生:小熊開心極了。

師:他開心極了,可能會説

生:謝謝你小松鼠!

生:小松鼠,讓我們做個朋友吧!

師:小熊得到禮物,它會想送一份什麼禮物呢?為什麼用也字?

生:收到禮物,小松鼠像小熊一樣高興。

師: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從此,他們每天都會……

生:扎風箏,摺紙船。

生:他們還會彼此傳遞些什麼?

生:寄玩具!

生:寄出蜂蜜。

生:在紙條上寫上自己的祕密!

生採訪小松鼠和小熊。

生:小松鼠,你為誰折的紙船?幹什麼用呢?

生:我為小熊折的紙船,不好意思送給他。

生:小熊,你為什麼不放風箏呢?

生:我很難過,也不好意思送給小松鼠。

生:他們在扎風箏和摺紙船時都在想些什麼呢?

生:小松鼠,你好嗎?我還想和你做好朋友。

生:小熊,你能原諒我嗎?

師: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隻摺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

出示: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

指名讀這句話。

師:想象:紙船順着溪流漂走了,漂呀漂,松鼠想

生:小熊會開心嗎?

生:小熊能原諒我嗎?

生:小熊還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師:一隻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出示風箏圖片)

師:他高興得──

生:哭了。

師:這是傷心的眼淚嗎?

生:這是激動的淚水。

生:這是興奮的淚水。

生:這是幸福的淚水。

生:這是快樂的淚水。

師:小熊會怎麼做呢?

生:他連忙爬上屋頂,把一隻只紙船放到了小溪裏。

師:看到這隻只紙船,小熊又會怎麼做呢?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漫天風箏飛舞,滿溪紙船漂盪……

師:此時此刻,你們想對他倆説些什麼?

生:朋友之間要互相原諒。

生:朋友之間吵架要主動和好。

師:有位作家説過:人與人之間,只有真誠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真誠地對待你身邊的每一位朋友,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意外的驚喜!

齊讀:擁有朋友,一生幸福!

三、激發知識衝突(5分鐘)(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紙船和風箏又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下面請小朋友和同桌輕聲地讀讀這首詩,讓友誼傳遍你我他。(自由讀)

友誼就是風箏飄呀飄,

友誼就是紙船漂呀漂,

友誼就是祝福一串串;

友誼就是得到了就會快樂,

友誼就是失去了就會難受;

友誼就是祝你幸福!

友誼就是祝你快樂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1、師:是啊,友誼就是得到了就會快樂,友誼就是失去了就會難受。小熊和松鼠也讓我們給你們帶來了一封信。(出示信件)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好!經過這件事後,我們更加懂得友誼的珍貴,也懂得得到友誼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難受。你們一定要學會容忍和諒解,可千萬別為了一點小事而吵架啊!

2、小熊和松鼠説得多好啊,我們一定要珍惜朋友間的友誼,一定學會容忍和諒解。(板貼容忍和諒解)讓我們也來學學小松鼠和小熊,折摺紙船和風箏,寫上祝福的話,送給我們的好朋友或自己的爺爺奶奶等親人,讓紙船和風箏帶着深深的祝福,帶着濃濃的真情,為我們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樑吧!

預習作業:

1、拼讀並用橫線畫出文中的生字,認讀田字格生字,記不住的字要寫在卡片上,描紅,再讀兩遍並口頭上各組兩個詞,。

2、把課文讀通,讀順,注意發音準確,吐字清晰。讀通順後 再讀給家長聽。

3、再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最使你佩服,最令你感動?用“ ”畫出來,再説説為什麼,寫在句子旁邊。

鞏固作業:

1、一字三詞:壞 鬆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2、有感情朗讀課文家長聽

3、練習: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有一天,松鼠 ,小熊 ,他們倆成了 。

可是有一天,他們 ,他們都很 。後來,他們 。

《風箏》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詞,會寫“幸、福、扎、抓、句”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7~11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因一件小事而爭吵,陷入失去友誼的痛苦,後又鼓起勇氣,相互伸出友誼之手,重拾友誼之後的感人之情。

3、初步理解友誼的意義,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學習重難點:

體會朋友之間鬧彆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雲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學會怎樣交朋友,珍惜身邊的朋友。融課堂於孩子的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新課文——(生齊讀課題)。出示小黑板。誰願意來讀讀這些排好隊伍精神飽滿的.詞語寶寶呢?

2、你能用這個句式:()和(),讓()和()成了好朋友?説説上節課你所瞭解的故事嗎?

(二)區分“漂流”、“飄蕩

出示短語:漂流的紙船、飄蕩的風箏。(“漂”和“飄”着重描出)

1、指生讀一讀這兩個短語,發現了什麼祕密嗎?

2、能不能把這兩個字換一換位置,為什麼?

3、師小結;強調這兩個字的不同

4、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7段

1、過度語:是啊,紙船和風箏讓它們成了好朋友,正當它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了。導讀第7段。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問:你從那些詞中聽出來的?(用難過的心情讀)

(四)學習第8、9自然段

1、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後,它們各自的心情又怎樣?

2、讓我們帶着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3、既然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老師不明白為什麼他們還是每天扎風箏,摺紙船。這又是為什麼?(生答)追問:為什麼不好意思呢?

(五)學習10、11自然段

1、指名讀10段,讀後問:小松鼠怎麼做了?理解並指導朗讀:小松鼠再也受不了。

2、當你讀到“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這句話時,你有什麼感受?

3、當傍晚來臨時,松鼠看見一隻美麗的風箏朝它飛來,高興地哭了。為什麼高興地哭了?這是什麼樣的淚水?

4、指導書寫“幸、福”。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松鼠每放一隻紙船會祝福小熊什麼?

6、當小熊看到這些紙船向她漂來,會怎樣呢?

7、它們和好了還會吵架嗎?當你和朋友之間鬧矛盾,你會向誰學習?為什麼?

(六)指導書寫生字

《風箏》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壞、扎、抓、莓、幸、福、吵、受”8個生字,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後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確、端正、整潔地寫“壞、扎、抓、鬆、幸、福、祝、抓”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正確、端正、整潔地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自學生字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注意讀準“風箏”的“箏”為輕聲)

2、誰知道它單獨出現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3、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預習,你讀了幾遍課文?(指説)

2、課文中的難句子一定難不倒你!先自己試試吧!(自讀)

3、生字寶寶藏在句子裏,都被你們認出來了,那他們站在一起呢?(自己認讀一下,再把記字的好辦法説給周圍的小夥伴聽!)

4、誰都認識了?(指讀)誰想把你記字的好辦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你願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樂壞了扎(za)風箏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難受

2、學習生字: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學生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小老師提醒要注意的讀音並帶讀: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後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書寫生字

1、觀察所要書寫的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

2、師示範寫並講解:

8個生字,有6個字是左右結構中的左窄右寬的類型,寫時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寫正確:“祝、福”:左邊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邊只有兩橫,而不是三橫“羊”。

(2)寫美觀:

a.抓:關鍵是“爪”的書寫-第一個平撇要短,第二個豎撇一定要豎起來,第二筆豎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書寫-橫撇的撇不要彎,豎要寫直。

3、生描紅,後臨寫,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山頂 山腳 小溪 風箏 紙船

松果 草莓 紙條 屋頂 門口

幸福 快樂 願意 漂流 飄蕩

1、自由讀,同位互讀

2、開火車讀

3、用詞説話

4、你還喜歡本課中的哪些詞語?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媒體出示圖:老師這兒有一幅圖,誰能用幾句話説一説圖上畫了些什麼?(山、房子、小河)

聽説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裏,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幫幫他們找家。

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裏風景這樣優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裏?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隻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瞭解課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嗎?

⑵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着帶着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裏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樂壞了”還可以怎麼説?(“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還有什麼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看!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麼?(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⑶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⑷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個祕密呢!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着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祕密。

3、學習第七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他們可能會為了什麼小事而吵架呢?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裏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4、學習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⑵讓我們帶着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⑶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還是每天扎風箏,摺紙船,這是怎麼回事呢?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裏還都想着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⑴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範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⑵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讀呢?

6、拓展練習:

⑴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隻只紙船載着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⑵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後還會鬧彆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説嗎?大家説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學都能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願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風箏》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字詞,感受作者別具特色的語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主旨,進行探究性學習,獲得思想啟迪。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字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主旨。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創意説明:從情感角度切入,説説讀讀,初識人物,把握情感基調,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從而帶動對全篇的深入研讀和領悟。有些難句除了指導學生多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外,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髮問精神,採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讀。

一、導入新課:

聽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着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簡談感受: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談放風箏時的感受嗎?

引入正課:風箏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這份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於風箏的故事。

二、板書課題,簡介文常:

★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

★課文選自《魯迅全集》

三、正音釋義

1.掃除字、義障礙

2.勾畫文中的註解(音、義、文常)

四、閲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

1、範讀:注意文中生字。

2、朗讀:思考問題

①作者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由什麼引發寫下這篇文章?回憶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的什麼故事?

中年北京風箏

小時候家裏不許弟弟放風箏,折斷撕毀弟弟的蝴蝶風箏

②本文分為三個部分,你認為該怎樣劃分,理由是什麼?

段落結構:

第一部分(1、2),由景入題,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對故鄉春天的描寫。

第二部分(3—11段),敍述“風箏事件”的經過。

第一層(3、4段),我少年時虐殺了弟弟的風箏夢。

第二層(5、6段),我中年時讀了兒童教育的書籍後感到無限的懊悔。

第三層(7—11段),“我”想補過而不得的經過。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襯情,即由故鄉的春天回到北京現實的.冬天,照應開頭。

第二課時

(二)閲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思考問題:

1.“我”為什麼不讓弟弟放風箏並毀壞他苦心製作的風箏?(用原句作答)

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2.“我”和弟弟對待風箏的態度和行為有什麼不同?

對象

比較點弟弟“我”

平時對風箏的態度張着小嘴、呆看、驚呼、跳躍笑柄、可鄙

“我”發現弟弟偷做風箏時驚惶、失了色瑟縮着憤怒、折斷、擲、踏

結果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傲然走出

3.第三段對弟弟進行了哪些描寫?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4.第四段對“我”進行了哪些描寫?有何作用?

“折斷、擲、踏”——動作描寫,形象地表現“我”粗暴專橫、凶神惡煞的封建家長作風。

5.“我”和弟弟對於放風箏的觀點有何不同?請各用一個兩字詞語加以概括。

我:嫌惡弟弟:喜愛

6.閲讀課文第4段,找出少時關於風箏往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填表。

時間有一天

地點堆積雜物的小屋

人物“我”和弟弟

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我恍然大悟……

經過我發現弟弟在專心致志地製作風箏,粗暴地拆毀了弟弟精心製作的風箏。

結果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

7.聯繫作者所處的時代,説説為什麼小時侯會把放風箏看成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

因為“我”生長在封建社會,深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響,心靈扭曲,相信“玩物喪志”,因此過分少年老成,失去了一般少年的活潑天性和對於遊戲的愛好。

(二)閲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二層,思考問題:

1.“我的懲罰”是指什麼?

指我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知道了自己拆毀弟弟的風箏是扼殺了弟弟喜歡風箏的天性,自己心靈受到懲罰,良心受到譴責。

2.“精神虐殺”和“這一幕”分別是指什麼?

“精神虐殺”是指“我”扼殺了弟弟喜歡風箏的天性。

“這一幕”是指我粗暴、蠻橫的拆毀了弟弟的風箏。

3.你認為“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成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表達了“我”知道自己錯誤行為後的無限後悔、沉重的心情。

4.為什麼説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

第三課時

(三)閲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思考問題:

1.“我”在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之後感到了深深的自責,想了哪些辦法去彌補自己的錯誤?效果如何?

辦法一:送他風箏,一同放風箏--“他和我一樣,早已有鬍子了”

辦法二:“討他的寬恕”--“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效果:失敗。

2.“我便敍述到這一節”中的“這一節”指什麼?

指我當初毀掉弟弟的蝴蝶風箏。

3.“臉上都已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生”是什麼意思?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陌生。二十年前弟弟還是孩子,如今他已有鬍子了,我也老了,都改變了許多,自然顯得陌生。

4.“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這句話是實寫還是虛寫?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虛寫。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弟弟的原諒。

(四)閲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問題:

1、為什麼説看見“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説“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説,是為了引出下文。

2、第一段屬於什麼描寫?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渲染嚴冬肅殺的氣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回憶,定下感情基調。

3、為什麼説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説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由眼前的風箏引起了對故鄉風箏往事的回憶。

(五)閲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問題:

1.為什麼説“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弟弟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説“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脱也不能。

2.為什麼“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脱悲哀。

3、文章結尾突出了嚴冬的“寒威和冷氣”,你能體會出幾層含義?

不僅指當時天氣的寒冷,更指作者心頭的悲涼。

當年虐殺者和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六)小結:

1.本文飽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悲哀、自責、後悔、同情。

2.從作者對待、處理風箏事件中,可以看出魯迅哪些精神品質?

嚴於解剖自己知錯必改勇於自責反省為人嚴肅善於思考

附:板書設計

風箏_魯迅

北京的冬天

入題少時虐殺弟弟的風箏夢(天性)

故鄉的春天風箏事件:中年感到無限懊悔

襯情補過而不得(永遠沉重的悲哀)

北京的冬天(照應開頭)

《風箏》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4個生字,學會其中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箏、體育場、花花綠綠、各式各樣、老鷹、端端正正、穩穩當當、骨碌碌、橘紅色、墨綠、斑紋、熱鬧、宇宙、飄蕩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

3、 把閲讀、觀察、想象結合起來,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孩子們在放風箏時的喜悦心情,激發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4、 學習作者觀察和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敍述清楚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並體會課文中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喜悦心情。

難點:

根據課文的描述,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課前準備:

1、 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

2、 蒐集有關風箏的圖片。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觀看放風箏圖片,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放風箏圖片,欣賞。

2、 談話:大家剛才看見的風箏漂亮嗎?春天,萬物復甦,春風和煦,是放風箏的好季節。你放過風箏嗎?你願意參加放風箏的活動嗎?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幾個小朋友是怎樣放風箏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 範讀課文。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三、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 自學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運用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詞。

3、 讀通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字。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2、四人小組內交流哪些字難記,哪些字難寫。

4、 全班交流。重點指導:

鷹、嚷、墨等字的寫法。

5、 檢查讀課文情況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 分小組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哪些問題在初讀之後可以解決。

五、作業

1、 抄寫生字新詞,並家聽。

2、 熟讀課文,思考:畫出描寫圖畫內容的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生字新詞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內容。

1、 讀課文,這段説的是什麼?(時間、地點、人物)

2、 高高興興地去幹什麼?(放風箏)

三、 學習怎樣放風箏的部分

1、 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畫面

圖上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心情怎樣?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自己的'觀察所得。

2、 圖文對照,課文中哪一段描述了畫面中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

(1) 合作學習第三自然

同桌同學按照下列步驟,合作學習。

A、 讀一讀,弄清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B、 畫一畫。,段中描寫我和哥哥動作的詞語。

C、 演一演,説一説。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邊演邊説。

(2) 表演複述。

A、 請出一組同學上台表演,觀眾評説。

B、 對比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舉着大蜻蜓 拽着風箏 才收住腳

拿 拉 停

(因為舉含有用力向上的意思,拽有緊抓的意思,收因為在奔跑中急停下來。)

(3)體會寫法:通過學習這一段,請你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活動中的情景寫得清楚具體?

(要寫得清楚,必須按一定的順序;要寫得具體,要朱雀抓住活動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

(4)指導有感情朗讀。

我高興得一邊拍手一邊嚷:蜻蜓賽過飛機啦!蜻蜓賽過飛機啦!(通過朗讀表現出歡快、愉悦的心情。)

四、 學習大蜻蜓放飛前的課文內容

1、大蜻蜓飛上天空以前,有哪些風箏?

(1) 觀察畫面説一説。

(2) 對照課文課文是怎麼寫的?

A、 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B、 通過看圖、聯繫生活實際或切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語:花花綠綠、各式各樣。(表現了風箏鮮豔的色彩、多樣的形態。)

C、 具體説説在天空中飄蕩的風箏有什麼顏色,是什麼樣子的?想象説詞説句。出示:

( )的老鷹 ( )的鸚鵡

( )的仙鶴 ( )的蜈蚣

用( )的( )在天空中飄蕩。説一句話。

五、 作業

1、 抄寫生字新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朗讀第一至四自然段

二、 學習打蜻蜓放飛後的課文內容

過渡:大蜻蜓放上藍天后,又多了些什

《風箏》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

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折過紙船,做過風箏嗎?想知道紙船和風箏會引發怎樣的故事嗎?

二、自讀自悟,教師點撥,理解課文

1.齊讀第六自然段

2.自讀課文1—6自然段思考:紙船和風箏是怎樣讓他們倆成為好朋友的?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為好朋友後課文裏用什麼詞形容他們的心情的?

(2)你能用“樂壞了”造個句子嗎?你願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讓你“樂壞了”的事嗎?

(3)你能帶着這種“樂壞了”的心情讀一讀課文嗎?

在生活中同學們可能都有和好朋友吵架的時候,那麼你是怎樣處理的呢?松鼠和小熊也不例外,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裏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可以小組學習,可以自己學習,弄明白已下兩個問題。

(1)吵架後,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2)他們分別是怎樣做的?

(3)學習完後,彙報交流:

《風箏》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分析:

《風箏》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最純美的感情,魯迅的《風箏》就是在温馨與和美中,在矛盾與衝突中展現濃濃的兄弟之情。它講述的是“我”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衝突,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細讀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魯迅的兄弟之情,也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點難點定為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二、學生學情分析:

《風箏》面對的是一羣成長在無憂無慮的20世紀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們認為親情就是温柔的話語,是細心的呵護,是鼓勵與支持,是牽掛與思念;再説,這是學生進入國中後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所以受經歷與知識積累水平所限,對這篇通過矛盾與衝突展現親情的文章要達到深層理解必然有一定難度。另外,還考慮到剛進國中的學生對難學課文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產生學習疲勞,且按學習能力、感悟能力區分又有幾個不同的層次,所以教師必須做到兼顧全體,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靈活安排教學過程。

三、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強調和協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因而我從三方面擬定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按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積累“虐殺、苦心孤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藴含的濃濃親情。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討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悟親情的含義,感受文中濃濃的手足之情;學習魯迅嚴於自省、知錯必改的情操與美德;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重點放在對“精神虐殺”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體驗文章主旨上;將有創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為教學的難點。

3.課時安排及目標內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思想的深邃,選材的精巧,結構的別緻,加上語言運用的高超藝術功力,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我在教學上安排兩節課的時間,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積累文中重點詞語,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提出疑難問題;第二課時多角度、有創意地探究疑難問題和理解主旨。

課前準備:

學生:

①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並製成問題卡片。

②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閲魯迅的資料,瞭解其生平、作品及風格,製成卡片,準備交流。

③預習課後練習一、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①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包括風箏的圖片、歌曲。

②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及疑難問題,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③問題情境的設計儘可能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説,有話可説。

四、選擇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及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料。

五、選擇教學策略:

1、整體設計思想:依總-分-總的思路安排教學步驟。先整體感知課文,再探究一個個局部性的疑難問題,最後進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與作品對話、與學生對話、與教師對話、與作者對話,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變一言堂為眾言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等等。

2、教學方法的確定:針對本篇課文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和組合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激情引趣,朗讀法感知文本,圈畫法品味重要詞句,創設問題情境法來啟迪思考;“自主質疑、合作探究、討論表演”等多種訓練手段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從質疑開始。這篇課文難點較多,正是探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要讓學生預習時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先把問題統統提出來,再整理一下,有步驟地探究。

其次,引導學生聯繫語境探究疑難。有些句子之所以難懂,是因為跟常情不合,但是聯繫語境便能解讀。

最後,設置一個典型環節——合作表演。這篇課文思想深刻,主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主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還創設了一個與作品中與人物對話的活動。

4、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

(1)新課的導入:如歌曲導入法,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2)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出發,注意目的性、把握難易性、力求新穎性、強調開放性、體現層次性,採用整體分解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礎上歸納主旨。

(3)典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進入文本,充分解讀,或完成角色互換,直白內心。如合作表演時,要創設一種生動活潑、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走入情境,體驗情感,採取學生與作者對話的表演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探索、交流、表達,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着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電腦課件展示,有聲有形,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2)互談感受:前後左右自由互談兒時放風箏或玩其它遊戲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課:風箏或其它遊戲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如果有人剝奪你遊戲的權利,你會有什麼感受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風箏》,就是魯迅(周樹人)回憶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時候圍繞風箏發生的誤解與衝突。那麼,就先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於風箏的故事吧。(投影課題並出示目標:見課件)

(4)瞭解魯迅及作品:課件展示魯迅生平、作品;學生自由朗讀,並對照卡片做筆記。

(二)整體感知,朗讀思考。

(1)檢查預習,訂正字詞。(見課件)

(2)聽讀課文並感知(課件展示,課文配樂配圖朗讀。)

課件顯示問題組: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b.聽讀課文以後,你有哪些感受?(可從“我”的角度,也可從小兄弟的角度談。)學生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感受再啟發提問。)

[教師小結]:通過閲讀,我們感悟到這篇課文的意藴很豐富。有手足情;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內容。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我們要抓住“我”情感經歷這條主線,為感悟課文思想內容做準備。(因是初步感知,教師要及時引導,尊重學生獨特理解。)

(三)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師生共讀。(提問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據“我”的情感經歷安排文章結構的?)

(2)討論明確:看風箏——憶風箏——議風箏。(板書)

(四)自主質疑,合作探究。

(1)學生與作品對話:在預習提問的前提下,看看課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以四人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問題卡片,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質疑,準備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問題卡片。)

(2)學生與學生對話: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下節課每組選派一名中心發言人陳述本組討論結果,不同意見或尚未解決的難題可在老師的啟發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答案不必強求一致,學生可保留自己的觀點,尊重其獨特理解與感受。)

(五)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1)網上搜索並閲讀《風箏》賞析作品。

(2)準備課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品味語句。

教師朗讀指導(聲音、語調、速度、感情),朗讀時,可分讀、齊讀或重點讀。對課文主體內容再次整體感知,同時佈置思考問題準備交流探究。師生與作品對話:

(1)師範讀1、2自然段,生思考[問題情境一]:

1、“我”見到風箏為什麼會產生“驚異和悲哀”的心情?(聯繫下文)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為什麼説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説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多角度探究)

[討論明確1]:故鄉放風箏的季節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過去,就放風箏,所以“我”感到驚異;同時,我見到風箏,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所以心頭又不禁感到悲哀。

[討論明確2]:這裏所説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2)指名朗讀課文(3—4段),四人小組討論下列[問題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對待放風箏有什麼不同的態度?[板書]“我”:嫌惡小兄弟:喜歡

2、從哪些神態、語言、行動可以看出小兄弟確實很喜歡放風箏?(在課文中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出來),並説説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孩?——天真、活潑、聰明。

3、我為什麼會認為愛放風箏就沒出息呢,這種觀點是與生俱來的嗎?(學生各抒己見)

[討論明確3]:從剛才同學們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對兄弟十分愛護並且嚴格要求的兄長,同時也是一個受舊思想、舊觀念影響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讀第5—11段。思考[問題情境三]:

1、“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這件事做錯了嗎?我在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做錯了?答案在第幾段?(劃出並自讀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作者為什麼説“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聯繫“懲罰”一詞,就比較清楚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説,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3、文中所説的“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明確後在書上劃出,這是本文重點,可讓學生自由感悟。)

[教師小結]: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不準兒童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的天性。一個純潔無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願望,只是因為有悖於大人們的“信條”,就不能發展,就得不到實現,甚至要為此付出代價,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種具有悲劇意味的東西。被糟踐的雖然只是一隻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作者稱之為“精神的虐殺”,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為什麼總想補過?兄弟已全然忘卻,為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呢?

(提示學生結合語境思考與討論。)

[教師小結]:作者的為人嚴肅認真,富有自省精神。因為始終沒能得到弟弟的寬恕,設想的補過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為自己對弟弟“精神虐殺”式的管束,而弟弟卻毫無抗爭,逆來順受,時過境遷,忘得一乾二淨。作者感歎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4)[問題情境四]:末段的語句如何理解?(集體朗讀)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在學生討論時可以適當提示背景資料。)

[討論明確]:“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説“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脱而不得。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脱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二)體驗反思,合作表演。

學生與作者對話:

(1)假如你處在作者這個位置,你會如何做?找同桌同學表演,分別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虛擬空間,穿越歷史,通過與文中人物對話,加深主題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師生與作者對話:(1)討論:請四人小組討論,從你對作者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嘗試歸納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體感知與局部探究的基礎上,對主題進行多角度、有創意的理解。)

(2)讓學生自主品析、研討主旨,自己去發現並分析鑑賞,老師當好穿插引導的中介,並站在學生的角度參與活動。對他們的見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創意的予以表揚。

(3)主題討論提示:

1、可以從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來談;

2、可以從魯迅先生表現於文章中的精神方面來談;

3、可以從遊戲對兒童的重要意義這一角度來談;

4、可以從“我”對放風箏前後看法不同的原因來談。

(4)主題探究提示:

1、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出“我”對小兄弟濃烈的兄長之愛,歌頌了兄弟情深。

2、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了魯迅先生嚴於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過回憶幼時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風箏,到了中年時補過已晚的事實,説明我們應注重遊戲對於兒童的重要作用,並批判了落後的兒童教育思想。

4、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補過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現,説明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不幹出違情背理、愚昧落後的行為,而對自己的正當的權利也應該去捍衞。

(四)課堂總結,提出希望。

教師與學生對話:(1)文章中心的兩個要點:

懺悔:我對弟弟的“精神的虐殺”——自我譴責。説明“我”對弟弟的自省。(板書)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卻。也説明弟弟和“我”的親情。(板書)

(2)教師總結:《風箏》不僅是表現了人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閲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穫。通過學習課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麼呢?反覆思索以後並用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讓自己的感情更真摯、美好,思想更豐富、深刻。

(五)對比閲讀,拓展延伸。

(1)與本文對比閲讀《滿天的風箏》,説説文章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課後練筆。文中小弟弟説:“有過這樣的事嗎?”弟弟似乎全然忘卻了,毫無怨恨。那麼,如果弟弟沒有忘,請你想象一下當哥哥有此行為後,弟弟會怎麼想,怎麼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風箏》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通過預習和教師強調,學生掌握本文重要字詞。

2.通過閲讀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一篇課文主要事件的方法。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在學生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以問題引導,學生能夠抓住本文敍述的主要事情。

2.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討論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明確本文的親情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三)情感目標

通過討論學生能夠明白為父母者虐殺小孩的天性是可悲的,而更可悲的是社會使得人們慢慢的忘卻的這種可悲,於是這種可悲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文中的思想

作業內容

1.抄寫生字和常用詞語。

2.你有過類似的父愛經歷嗎,請你寫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對兒時的回憶多半是美好的,不過如果因為你的父母曾經粗暴的干涉過你的喜好的時候你的回憶會帶些苦澀,你可曾想過許多年後的父母想起這樣的事的時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今天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

二、朗讀課文,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板書重要字詞。

2.教師稍微講講重要字詞。

3.指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思考:作者敍述了他曾經做過的一件錯事,是什麼?對此他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説明:因為魯迅的語言不易理解,因而設計學生分兩次朗讀課文,有利於學生很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把握故事內容

1.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教師採用鼓勵和表揚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對不同的.意見要及時評價和分析。

方法指導:人物是誰?什麼事件?最後的結果怎麼樣了?

2.對這樣的錯事,作者魯迅一開始的態度怎樣?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變化?請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分析。

説明:從概括文章情節到把握人物情感,難度加大,鍛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方法指導:做錯了事,作者有沒有感到愧疚,有沒有後悔的?文中什麼地方告訴了我們?

注意把握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四、分析人物

1.結合上一個問題:大家對作者的這種做法如何評價?

説明:同學的答案各不相同,引領學生分析,各自陳述自己的看法,以此引出另一個問題。

2.許多年後作者的弟弟對這件事又是什麼態度啊?

説明:以此引領學生讀出魯迅悲哀的情感與弟弟的忘卻的對比,對作者這是一種更大的懲罰,對弟弟呢這是一種忘卻的幸福還是人生成長中的不幸哪,兒時的天真、遊戲天性為何全然忘卻呢?

五、領悟情感

在學生對上述問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提出本文的難點:這是一篇反映親情的文章嗎?如果是,你從哪兒讀出來了?如果不是,為什麼?

教師總結:作者對兒時的弟弟做了一件“精神虐殺”的事,這對小弟弟是一種殘忍,這可以看出當時的時代為父母者對子女不合適的期望,但這也是一種親情,只不過沒顧忌兒童的天性;待後來作者幡然醒悟,可悲的是弟弟已全然忘卻,這對作者更是一種沉重的悲哀,表現了哥哥對弟弟的眷顧之情,也是親情的表現。

板書設計

風箏

魯迅

人物:我————弟弟嚴厲的的親情

事件:毀壞風箏——想補救眷顧之情

《風箏》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魯迅諸多優秀回憶性散文中的一篇。寫了他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衝突,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筆觸細膩,情感悽婉,適合於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文所體現出來的親情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要通過社會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嚴厲的自責精神充塞在字裏行間,這更是文章的動人之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傳神的動作、心理活動描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課外查閲、蒐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準確理解在特定社會背景下的兄弟間的情感

用科學的態度來分析這種情感的真實性,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

結合實際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親情觀,學習作者敢於承認錯誤及嚴厲的自責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教學步驟:

(一)佈置預習

1、給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上網、上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

① 1925年左右中外社會狀況

② 魯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實生字詞的音和義

3、讀課文,瞭解大意

(這個環節體現了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蒐集信息的能力目標:能運用和檢索多種工具書,運用多種現代媒體接受和獲取信息。)

(二)情景導入

在大屏幕上展示課文“放風箏”的'插圖,同時播放《春之聲》圓舞曲。用直觀的畫面和歡快的旋律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進行畫面的細緻描述,內容的大膽揣測。為課文學習設置情景,營造氛圍,自然導入。

(三)整體感知

師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揚的旋律中,朗讀全文,力求讀準字音、讀對重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產生聲情並茂的朗讀效果。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合作探究

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或個別回答,或集體討論,或分組辯論。教師適時點撥,力求掀起探討的熱潮,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1、“我”回憶了有關“風箏”的什麼故事?用自己的話簡單複述

2、"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具體指什麼?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為什麼?

老師幫助學生進行問題分解,步驟如下:

① 如果你有弟弟會採取這種方法嗎?為什麼?

② 如果你是弟弟會採取什麼行為?為什麼?

③ 為什麼哥哥會這麼做?

④ 為什麼弟弟沒有反抗?

⑤ 你認為哥哥愛弟弟嗎?

3、你更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4、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哪些困惑之處?

(1題意在檢驗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效果。2題要讓學生品味課文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同時要求學生要能聯繫所查資料,聯繫自身實際加以回答,體現新課程目標中的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張揚個性進行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歷史唯物觀。3題要讓學生學習魯迅知錯就改,可貴的自責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體現新課程教學的人文教育觀。4題體現新課標中關於閲讀教學中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一點,也是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中的個性化、創造性閲讀特徵。)

(五)加深感悟

讓學生自選文中最精彩的部分進行自由誦讀,進一步深切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

(六)拓展延伸

1、比較閲讀

課文與《漫天的風箏》一文的異同的討論

2、課外閲讀魯迅《朝花夕拾》、《野草》、《吶喊》中的文章,寫一篇讀書心得,準備開討論會或交流會。

(體現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課文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例子,要能引導他們走出課堂,去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四、教學評價:

新課標對第四學段(7—9)年級教學目標的三緯融合是這樣説的: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意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本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要求,體現新的教學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板書設計:

我 風箏 弟

嚴厲 自責

《風箏》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3)鼓勵動手做風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二、教學重點:

學寫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四、課前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製作風箏的有關材料。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着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覆朗讀。

5、引導發現、生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麼會起這樣大的'變化?)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2自然段。

a、讀一讀: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

b、説一説: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寫了些什麼嗎?

c、想一想:角色轉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d、找一找: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e、結一結:(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着憧憬和希望。

f、賞一賞: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悦)朗讀全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a、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b、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畫面。

c、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裏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e、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f、深入賞讀: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a、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b、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c、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五、課外延伸

上網蒐集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製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裏展示。

《風箏》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生藉助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2.學生初步觀察圖畫,初讀課文。學習前兩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初步觀察畫面,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春天來了,春光是這樣地明媚,這是放風箏的好季節。你們喜歡放風箏嗎?你們當中誰放過風箏?誰能給大家説説自己放風箏的情景?風箏上天了,我們的心也跟着風箏飛上了藍天,想象的翅膀隨着飄蕩的風箏展開了。放風箏這是一項愉快而有意義的活動。今天我們就學習《放風箏》這一課。(出示圖片)

二、讀課文,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初讀課文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了( )和( )星期天( )的事。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分析結構,識記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詞義。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間。“宙”古往今來所有的時間。因此這個詞是指所有的空間和時間,也可理解為無邊無際的天空。

各式各樣:許多不同的式樣或方式。文中是指風箏的式樣各不相同。

緩緩: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風箏在慢慢地飛上天空。

精緻:“致”是細密、精細的意思,“精緻”是精巧細緻的意思。課文中是指稱“小衞星”的風箏做得精巧細緻。

三、朗讀課文初步觀察圖畫。

1.讀課文。

2.問題:有幾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哥哥放風箏?

3.看圖讀課文,説説圖上的內容。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段寫了什麼?(放風箏的時間、地點、和天氣。)

3.理解“陽光明媚”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中描述了畫面中“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的語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風箏?重點寫了什麼?

3.彙報交流。

4.熟讀本段文字體會寫法。(由點到面)

5.用自己的話説説,五顏六色的風箏在天上飛是怎樣的情景,想像空中還會有什麼風箏?(小組交流)

6.對照圖片説説。

六、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是如何將風箏飛上天的過程以及美麗、熱鬧的天空寫具體的。

2.學習作者有順序地觀察和敍事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裏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的喜悦心情。

教學難點: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都是什麼樣的?

2.談話: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放風箏》這篇課文。

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和哥哥什麼時候,在哪兒放風箏,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風箏在天上飛,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他們是怎樣放風箏的!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教師提問:讀課文的第三段,想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課文中這一段主要寫 “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

2 、安排小組自學,教師出示自學提示:

① 讀一讀,弄清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② 畫一畫,段中描寫有“我”和哥哥動作的`詞語。

③ 演一演,説一説。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邊演邊説。

3 .表演複述。

①請出一組同學上台表演,一邊演一邊説。

②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比一比:加點的字換成()裏的字號不好,為什麼?

哥哥讓我端端正正地舉着(拿着)“大蜻蜓” ……哥哥拽着(拿着)風箏又跑了一陣才收(停)住腳。

(因為“舉”含有用力向上高於頭頂的意思,“ 拽”有緊抓的意思,“收”因為在奔跑中急停下來)

4 .總結寫法:通過學習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把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些具體的? (準確使用表示動作的詞語,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

5、.教師出示句子:

它那兩隻眼睛骨碌碌直轉,兩對大翅膀微微地呼扇。我高興得一邊拍手一邊嚷:“ ‘大蜻蜓’賽過飛機啦!‘大蜻蜓’賽過飛機啦! ”

①教師提問:讀這句話,想這句話又寫出了“大蜻蜓”的什麼特點?

估計學生的回答:“大蜻蜓”飛得很高,比飛機還高。

教師説明:由於飛機大,風箏小,飛機遠,風箏近,在高高的天空中,人們看上去感覺到飛機到飛得比較低,“大蜻蜓”彷彿比飛機飛得還高。

②教師引導:把換成“説”好不好?為什麼?

教師強調:“嚷”突出了人物高興的心情。

③有語氣的讀句子。教師指導:“嚷”的聲音要大些。聲音的大小,朗讀出來的效果也不同。教師可以分別用大聲和小聲讀一讀,讓學生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

三、學習四自然段。

1.過渡:成功地將風箏放飛上天,給“我”和哥哥帶來了快樂。欣賞風箏在天上隨風飄蕩的情景,更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2.指名讀課文,其餘的同學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是什麼?是圍繞那一句話來寫的?指名回答。

3.比較句子,哪句話好為什麼?

①那美麗的“大蝴蝶” 橘黃色的身子佈滿墨綠的斑點,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②那美麗的“大蝴蝶”徐徐上升。

指名説。

教師引導:第①句比第②句多的詞語寫出了風箏的什麼特點?

顏色 橘黃色的身子佈滿墨綠的斑點

姿態 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有語氣的朗讀。

4.教師説明:作者是通過寫“大蝴蝶”顏色、姿態把“大蝴蝶”寫具體的。作者又是通過寫什麼把“小蜜蜂”“大金魚”“小衞星”寫具體的?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講解:作者的想象,如

好像在百花叢中飛來飛

好像在水裏遊

好像在宇宙中飛行是作者的想象。

5.學習課文的寫法,説話練習。

那美麗的“花蝴蝶”,( ),彷彿(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綠的“大蜻蜒”,( ),猶如( )。

這一段的結尾處是……,作者省略了什麼?哪能補充嗎?

6.總結寫法:怎樣使觀察更細緻、生動?

四、做課後的選做題。

五、總結全文。

1.總結語:“天空中的風箏隨風飄蕩,襯着瓦藍瓦藍的天空,顯得更加鮮豔,更加美麗。”多麼美麗的風箏,多麼美麗的天空,多麼快樂的心情。放風箏,其實放飛的更是一種心情:快樂、無憂無慮……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

2.放風箏

放風箏的過程: 動作: 舉拽收

“大蝴蝶” 顏色

“小蜜蜂” 姿態

風箏 多 熱鬧: “大金魚” 想象

“小衞星”

《風箏》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細節描寫體會劉老師開朗、樂觀、風趣、堅強的良好品質。

3.感受劉老師 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我們先來觀賞一段舞蹈吧!(欣賞《千手觀音》。)

覺得這個舞蹈怎麼樣?(交流)

同學們,他們都是既聾又啞的殘疾人,很多人看了這個節目後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

殘疾人是社會的弱勢羣體,很多殘疾人,面對自己的體殘表現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棄、一蹶不正。但,有些殘疾人,他們卻以頑強的毅力及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成為了生活的強者。

一、導入

1.今天這節課老師就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位身殘志堅的殘疾老師。儘管和劉老師分別近30年了,但劉老師那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始終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2.作者在回憶劉老師時寫了這樣一段獨白讓我們一起讀讀作者心中的真情告白——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中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幻想的風箏,將陪伴着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3.劉老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作者在分別近30年後還對劉老師記憶猶新?這節課,我們就跟隨着作者蘇叔陽先生一起去認識他的劉老師,一起去放飛那——理想的風箏。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本文結構嚴謹,善於用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形象。下面就請同學們將課文打開,自己把課文快速瀏覽一遍。畫出描寫劉老師外貌的句子。概括一下,課文中具體描寫了劉老師的哪些事情?(聽清楚要求了嗎?開始。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腳放平,身坐正,一拳、一尺和一寸。)

三、反饋

1.完成的同學坐正,用你端正的坐姿來告訴老師,你已經完成了。

2.黑板上有三組詞語,先自己讀一讀,這幾組詞語分別讓你聯想到了課文中劉老師的哪件事?

3.誰來讀一讀第一組詞語:

女媧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丟了腿

4.(正音)還有誰想讀?(指名)

5.這組詞讓你聯想到了劉老師的哪件事情?

(板書:談丟腿)

6.誰來讀一讀第二組詞語:

旋轉跳躍 撐 離 急速一轉

7.(正音,)還有誰想讀?(指名)

8.這組詞讓你聯想到了劉老師的哪件事情?

(板書:寫板書)

8.誰來讀一讀第三組詞語:

撒脱 蹦跳 氣喘吁吁 得意洋洋

10.這組詞讓你聯想到了劉老師的哪件事情?

(板書:放風箏)

11.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些詞語。讀着這些詞,你的腦海中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

12.交流。

四、深度感悟

談丟腿

1.想見見劉老師嗎?

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劉老師,誰能結合課文為我們介紹一下劉老師的樣子。(慈祥、忠厚、身體殘缺)

2.課文中是如何描寫的呢?誰來為我們讀讀課文中描寫劉老師外貌的句子?

3.同學們,劉老師的這條腿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截去的?還記得劉老師講女媧造人時説的那個故事嗎?誰來讀一讀?

4.指名讀。

5.劉老師在講這個故事時的神情怎樣?(笑着)

6.帶着劉老師的神情,誰再講講讀讀這個故事?(指名讀)

7.這是文章中第一次出現笑,從劉老師的笑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樂觀、開朗,對未來充滿希望,)

8.説得真好!老師獎勵你,將你説的詞寫在黑板上“談丟腿”的後面對應得地方好嗎?

9.帶着劉老師的樂觀、開朗的神情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齊讀)

10.聽了劉老師講的故事,同學們有哪些反應?誰來讀讀相關的句子?(指名讀)

11.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孩子們怎樣的情感?

1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語。你發現了什麼?

14.同學們的情感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呢?請你仔細體會體會,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教室裏騰起一片笑聲,是因為 。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心裏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是因為 。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又是因為 。

(笑:故事講的有趣、好笑,劉老師很風趣酸澀:同情劉老師的遭遇尊敬:被劉老師的樂觀、開朗的精神打動。泛:慢慢地)

15.多麼微妙的情感變化呀!這就是細節地描寫。你能將同學們此時的情感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16.指名讀。(我聽出了你對劉老師的尊敬,我感受到你心中的那一絲酸澀。)

17.身殘、志堅,劉老師以他那獨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學生,作者永遠都不會忘記劉老師那燦爛的笑容。

讓我們再來讀讀作者對劉老師的真情告白—— “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中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幻想的風箏,將陪伴着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寫板書

1.對於一個身體殘疾的老師來説,上課寫板書是多麼的不易呀!用心讀讀課文的第5節(出示),劃出劉老師寫板書的句子,圈出劉老師寫板書是做的動作,將這些動詞連起來體會體會,你有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交流)

2.誰來讀讀描寫劉老師寫板書的句子。(指名)

3.為了完成一次板書,劉老師要做出一連串的動作。你發現了嗎?

4.同學們,動詞要連起來看,從這一連串的動詞背後,你你讀懂了什麼?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堅強、敬業)

5.多麼令人難忘的旋轉呀!這一次次的旋轉就是動人心絃的細節描寫!誰來讀一讀?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誰再來讀?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年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我們一起讀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輩子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那一次次的旋轉已經成為作者心中最美的舞蹈,讓我們共同來記住這美麗的舞蹈吧!學生齊讀

6.劉老師的每一次旋轉都撞擊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們一陣陣激動的心跳,孩子們的心為什麼會激動?(感謝、擔心、敬意)

7.劉老師就是這樣,以殘疾的軀體、頑強的毅力,辛勤執教,多麼叫人心動,多麼叫人心跳,作者怎能忘記劉老師板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怎能忘記劉老師板書時一次次的旋轉,讓我們再來讀讀作者對劉老師那心靈的告白——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中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幻想的風箏,將陪伴着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8.劉老師那樂觀、開朗、風趣、堅強、敬業的高貴品質彷彿是一隻只理想的風箏飛進了作者心靈的天空。作者畢業後選擇當一名老師並且是一名歷史老師,就是因為對劉老師的熱愛。

9.像劉老師一樣有着堅強品質的殘疾人還有很多,此時此刻能回憶起他們的名字嗎?

10.其實,作者蘇叔陽自己就是一個生活的強者,1994年4月,作者做了腎癌手術,切除了左腎;20xx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術,切除了一葉左肺。但是他仍然堅強而樂觀地生活着,寫作着。這都是因為受到了劉老師那堅強不屈的偉大靈魂的影響。

他在6卷本《蘇叔陽文選》的總序中説(齊讀):“不管我多麼衰弱,只要生命的燭火還在燒着,我就會走,哪怕是爬行,也還在這路上掙扎。”

——摘自《蘇叔陽文選》

11.30年,能讓一個年幼的少年從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樣可以讓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輪的光華,漫長的30年呀,每到春天,作者就會不由自主地思念起他的劉老師。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同樣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下節課龔老師會帶着大家繼續品味。

12.同學們,最後老師想送同學們一些名言,希望你們能從中感悟些什麼!

13.同學們,生活中雖然有太多太多意料不到的磨難、挫折,但是,只要我們有一顆永遠愛生活的年輕的心,只要我們頑強地面對生活,微笑着不斷追求,藍藍的天空一樣屬於你,燦爛的明天一定屬於你。

14.課後,認真去讀一讀課文,聯繫課文想一想,為什麼用“理想的風箏”做題目?

《風箏》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教學重點是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們是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熱情幫助。這篇課文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是松鼠和小熊友誼的紐帶。故事動人之處在於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後,他們表現出內心的失落感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教學中要緊緊扣住感人場面來教,教育學生學會交朋友和維護友誼。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

1、製作含有小熊、小松鼠圖片和三幅插圖畫面的課件。

2、準備本課生字及所組的詞語的投影片或詞語卡片。

3、學生準備:①收集幾條關於友誼的名言警句。

②自制詞語卡片及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2課時

一、情境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老師聽説大家都準備了一個非常好的禮物,能拿出來給老師看看嗎?

恩,折的真漂亮。能告訴我,你們折的是什麼嗎?

2、老師心裏真高興,作為回禮,我也為大家準備了個小禮物,不過它可折不出來,想看嗎?(想)(出示cai)對,是風箏。它是扎出來的。

過渡:就是這紙船和風箏還有個美好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設計意圖:這種設計旨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感知紙船和風箏帶來的友誼。)

二、整體感知

1、初步感知全文

(播放cai)請大家仔細聽,認真看,看你能聽到些什麼?(生仔細聽)

誰來説説你都聽到了什麼?(生自由説)師總結:原來這個好聽的故事就是講了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後,又是紙船和風箏使它們和好了。(松鼠和小熊藉助紙船和風箏來傳遞他們那份純真的友誼)。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傾聽和表達的能力。)

2.精讀、感悟

(1) 過渡:你們聽的可真仔細,聽説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那你們知道松鼠住在哪?小熊又住在哪嗎?(趕快打開書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指名説,我們讀讀好嗎?板書:松鼠(山頂)、小熊(山腳)

(2)過渡: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頂上,而小熊呀卻住在山腳下,他們的家離得非常遠,剛開始它們倆還不認識呢!請大家讀讀2~6段,看看他們最後是怎麼由不認識到成為好朋友的`?(生自讀)

a、指名説①(讀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嗎?)②(説故事細節,你能用一句話説説嗎?)師總結:是的,就是紙船和風箏使它們成了好朋友。

b、導讀第三段:是啊,松鼠親手摺的紙船順着這清清的小溪,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小熊看到這紙船,怎麼樣了?──生:樂壞了!(出示圖1)

咱們看看圖上,小熊都樂成什麼樣了?(小熊手裏拿着小船,嘴都合不上了,還在那跳呢。)這呀叫手舞足蹈。看他多高興啊!那小熊為什麼樂成這樣啊?(生答)他心裏是怎麼想的?(很意外,很高興、激動)

師:是啊!小熊意外的收到了這份很不一般的禮物。因為這紙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自己摘的,還是他最愛吃的;祝福話是他自己想的。難怪會讓小熊樂壞呢!你能把小熊樂壞的樣子讀出來嗎? (生讀——評價——再讀)

師:從你的臉上就能看出來,你真是“樂壞了”。

c、那接下來又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請女生來為我們讀讀4、5兩個自然段,其它同學手指着字思考。(女生齊讀,生彙報)哦,小熊很感動作為回禮就紮了只風箏送給松鼠,那松鼠收到風箏又怎麼樣了?(生答)

是的,松鼠一把抓住了風箏的線,從“一把”這個詞你能體會到什麼?是啊,你看圖上的它,嘴都樂的合不攏了,誰來讀讀這一句(指讀,)

師總結:從這以後,天空中經常看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裏經常看見漂流的紙船,紙船和和風箏就這樣傳遞着它們倆之間的友誼。所以是紙船和風箏使他們倆成為了好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圖文和生活實際使學生加深理解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同時也給小熊和松鼠帶來許多幸福和快樂呢!可是有一天,事情卻發生了變化,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課文的7—9自然段吧!

a、誰來讀讀這句話 (指生讀)師:試想一下,此時松鼠和小熊的心情怎麼樣?(很難過、傷心、孤獨)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b、原來它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那你能帶着這種感情讀讀嗎?(指名讀———學生評價————指一名領讀,其他小聲跟讀。)

c、除了難過,他們還感到什麼?(不好意思)雖然心裏難過,它們還是每天扎一隻風箏、折一隻紙船呢?這又説明了什麼?(雖然它們吵架了,但心裏都還是想着對方,都還想成為好朋友)那你覺得小熊會在風箏翅膀上寫什麼話?松鼠會在紙條上寫什麼話?(生説)

總結:是呀,他們心裏雖然很難過,但還是每天彼此牽掛着對方,想着以前美好的日子。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友誼的珍貴)。

4、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過了幾天,又怎麼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要讀出自己的感悟(生自由讀)

a、松鼠再也受不了,那他為什麼受不了呢?同桌討論一下,(生彙報:感到孤獨、思念、沒有友情、失去朋友的痛苦)(出示cai)誰來為大家讀一讀?(指生讀———評價)

b、那松鼠看見風箏了嗎?你從哪裏得知的?那我們請男生為我們讀讀(男生讀)

松鼠為什麼哭呢?他心裏是怎麼想的?(激動,友誼又回來了)

就這樣,一場誤會消失了,紙船重新回到了小溪裏,風箏又重新回到了天空中,他們的友情又回來了。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再讀讀最後一段。

小結: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不但主動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還能主動道歉言歸於好!小熊和松鼠把紙船和風箏作為友誼的橋樑,傳遞他們的友情,他們可真聰明!板書:友誼的橋樑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文章內容並能嚮往和珍惜友誼,進行情感滲透。)

三、討論探究

那聰明的你們想一想如果以後松鼠和小熊再鬧彆扭時,他們會怎麼做?為什麼?(四人小組討論)(它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

四、角色體驗

此時你們有什麼話要對他們説的?(生1:你以後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

大家説得太好了,它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的!

五、小結質疑

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設計意圖:超脱文本,讓學生自己談收穫,並提出疑問,自己在師引導下和同學們共同解決疑問,在瞭解本課主旨基礎上做深入思考。)

六、作業

1、將你們折的小紙船送給你發生過爭吵的小夥伴表達一下你的心意吧!

2、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小夥伴聽聽。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將所學知識帶到生活中去體驗)

板書設計

20 、紙船和風箏

松鼠:摺紙船

純潔的友誼

小熊:放風箏

《風箏》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肅殺、訣別、嫌惡、什物、驚惶、瑟縮、傲然、虐殺、寬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詣”等詞語的讀音、字形、詞義。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中所藴含的濃濃的親情。

2、進一步掌握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3、借鑑本文在鋪陳誤會和衝突中寫親情的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德育目標〗

1、感受文中濃濃的同胞手足之情,學習魯迅嚴於自省、知錯必改的情操與美德。

2、引導學生體味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文意,體味本文在兄弟間發生的誤解衝突中展現的濃濃的親情。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圈點勾畫的閲讀方法,在自主閲讀中質疑問難,深入探究。

【教學難點】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艱深難懂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內藴。

【教學方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本文難點較多,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可能在通讀兩遍後,仍然難以把握文章的'要點,因此,可先讓學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畫出來,然後質疑問難,合作討論。採用先整體感知課文然後研究具體問題的思路進行閲讀。對少數需要聯繫特定寫作背景來理解的疑難語句,教師宜作必要的引導、講解。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佈置預習: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圈點色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設計問題。預習課後練習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把課後練習融於教學和過程中。用錄音矯正讀音,以彌補普通話不準之缺陷。用小黑板先把板書設計寫好,以便課堂上好展示,免得耽誤課堂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在圈點勾畫中找出本文難以理解的問題,全班同學討論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玩過風箏嗎?一般在什麼季節玩?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寫到過風箏的嗎?(《春》“天上的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風箏是報春的天使,孩子們因為渴望春姑娘的來臨,才用風箏去迎接她,打扮她,讚美她。

人世間,什麼感情最珍貴?當然是親情了。親情是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親情動人心絃,感人至深,在誤解和衝突中的親情也是真摯而令人難忘的。可是有個孩子卻無端地被剝奪了玩風箏的權利,讓我們去看個究竟吧。《風箏》就是魯迅(周樹人)回憶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時候圍繞風箏發生的一件事。無論是當年管錯了,還是醒悟後的自責及無法補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濃濃的手足之情。《風箏》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讚歌,讓人沉醉在自然、和諧、水乳交融的詩情畫意裏。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作者、作品簡介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大膽揭露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猛烈抨擊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為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20世紀02年代陸續出版了小説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説《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從1927年到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雜文集。魯迅為中國革命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野草》,散文詩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有的篇目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懣,如《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一覺》等;有的描繪了對自我深刻解剖之後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別》《死火》等;有的寫出了對未來的疑懼,深刻表現出作者的人生哲學,如《希望》《死後》等。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2、學生根據自己聽讀或預習的情況,把文中的生字列在黑板上後,自己動手查字典分別注音。

3、學生將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難詞寫在黑板上,然後查詞典註釋並走上講台為同學解釋。

教師提示學生積累以下詞語。(用小黑板展示)

⑴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chà):椏杈,樹枝歧出。

寂寞(jìmò):孤單冷清。

憔悴(qiáocuì):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風箏色彩黯淡。

肅殺(sù):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

訣別(jué):分別(多指不再見的離別)。

嫌惡(xiánwù):厭惡。

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應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驚惶(jīnghuáng):驚慌。

瑟縮(sèsuō):身體因寒冷受驚等而蜷縮或抖動。

傲然(àorán):堅強不屈的樣子。

虐殺(nüè):虐待人而致死。

寬恕(shù):寒窗饒恕。

恍然大悟(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詣(yì):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

⑵根據拼音寫出漢字詞語。(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自願上講台完成)

juébié(訣別)dàngyàng(盪漾)qiáocuì(憔悴)

jīnghuáng(驚惶)huǎngrándàwù(恍然大悟)

標籤: 風箏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4l04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