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精華)設計方案8篇

(精華)設計方案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設計方案8篇

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思路:

我們班幼兒在“春夏秋冬”的主題活動中,已積累了一些有關四季的生活經驗,知道一年四季與植物、動物及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在選用《四季遊戲》這一活動時,是基於幾方面考慮:1、以故事導入,拉近四季與小朋友的距離。2、我們班幼兒已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具有交流分享的基礎。3、教師組織集體遊戲,是希望通過遊戲,來引發幼兒集體合作的意識。4、在活動中,結合漢字學習,符合大班年齡特徵和識字願望。5、每個個體對四季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通過繪畫完全表現幼兒對四季的看法,體現了自主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徵,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魔法奶奶的電話》的故事,有關四季的漢字卡、問題卡若干,畫紙、水筆、圓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運用故事的手段引出活動的主題)

(一)欣賞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聽聽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幼兒帶着問題聽故事)

(二)提問:

1、魔法電話能撥通誰的電話?

2、卓子喜歡什麼季節,為什麼?(學習新詞:風箏)

3、湯豆喜歡什麼季節,為什麼?(學習新詞:游泳、西瓜)

4、小添喜歡什麼季節,又是為什麼?(學習新詞:棗子、涼爽)

5、卓子又是怎麼説的?(過年、雪)

6、你喜歡什麼季節,為什麼?(鞏固關聯詞:因為···所以···)

集體討論後,個別回答。(幼兒之間經驗分享交流)

教師小結:小朋友有的喜歡春天,有的.喜歡夏天,有的喜歡秋天,有的喜歡冬天。其實每個季節都有它們不同的特點,所以每年我們都要過四季,春天過完過夏天,夏天過完過秋天,秋天過完過冬天,冬天過完又要過春天,一年四季都是輪換的。

二、四季遊戲

1、出示“春”、“夏”、“秋”、“冬”漢字卡認識。(複習對四季漢字的認識以及幼兒參與遊戲的自主性)

2、幼兒分組:春季組、夏季組、秋季組、冬季組。

3、介紹遊戲規則。(掌握遊戲規則意識)

4、集體遊戲:貼漢字。

(遊戲後教師引導幼兒互相糾錯)

三、畫畫喜歡的季節(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徵)

提問:一張圓紙怎麼讓它變成一樣大小的六份呢?(教師引導幼兒在圓形紙上六等分後作畫)

四、四季搶答賽(複習鞏固對四季特徵的認識)

1、介紹遊戲規則

2、幼兒遊戲:一人抽題,教師讀題,請幼兒搶答。(熟練的掌握對四季的認識)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選取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學會用第一人稱,向大家介紹一種這一動物。

2.介紹他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表達要正確,清楚。

3.把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也可以自己畫圖,給動物設計一張名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向大家介紹動物時,要説清楚它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表述要準確。

難點:把文字和圖片結合起來,給動物設計一張名片。

【課前準備】:

1.蒐集一些動物的圖片。

2.把例文中薛愛華同學為鯨、海龜設計的名片製作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

1.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很多同學都喜歡小動物,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2.為什麼喜歡它呢?課前,大家已經蒐集了一些動物的資料,誰願意向大家介紹?

3.指名學生帶上動物的圖片,上台講解自己喜歡的.動物的一些知識。

二、例文引路

1.有這樣一位小作者,想我們大家介紹了鯨,大家想讀嗎?教師範讀《鯨》,問:他向我們介紹了鯨的什麼?(樣子,特殊本領等)

2.這位同學還向我們介紹了海龜呢。指名讀例文《海龜》。

3.小作者是怎麼介紹的?(列出具體數字等)

4.現在,看着圖片,想象自己就成了這些動物,你該如何很高興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呢?想一想。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5.教師適當點評:介紹語言是否清楚,表達是否準確。可點撥説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

三、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動物時,要把你所瞭解的關於這些動物的知識講清楚,如“我”的樣子,“我”喜歡幹什麼等,可以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也可以舉一兩個小例子。

2.習作指導。

(1)習作順序:先介紹“我”的名字,再説我的外形特徵,接着介紹“我”的特殊本領。

(2)習作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

3.練習寫稿。

4.修改評議。

四、設計名片

1.(出示薛愛華同學設計的名片)評議:這兩張名片設計的怎麼樣?.

2.為你喜歡的動物畫張畫,也可以用圖片直接代替。

3.把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為動物設計名片。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依據】

戲劇是一種把文學扮演、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的舞台藝術,戲劇文學即劇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礎。劇本欣賞不只能讓學生體驗文學語言的獨特魅力,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劇本豐富的想像。

《棗兒》是一篇呼喚親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過老人盼兒子歸來,小朋友盼父親歸來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

作為劇本,本文的矛盾牴觸主要體現在人物內心渴望與企盼的矛盾上,雖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現劇本的社會意義與主旨。人物對話平實、簡潔,而且極富表示力,將老人飽經滄桑的孤獨與小朋友天真無邪而又無可奈何的孤獨表示得淋漓盡致。欣賞該劇天性讓學生體會劇本獨特的藝術魅力。

【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瞭解戲劇的基本常識。

⑵ 瞭解劇本的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

⑴ 引導學生掌握劇本欣賞的方法。

⑵ 充沛發揮學生主體想像在劇本欣賞中的作用。

⑶ 指導學生從對話中品析人物形象。

⑷ 指導學生初步理解矛盾牴觸在劇本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體會並同情老人與小朋友孤獨寂寞的無奈。

⑵ 理解劇本表示主題的社會根源。

⑶ 在感悟人生中體驗生長帶來的考慮。

教學方式

1、劇本欣賞的重點放在人物對話的品析和劇本牴觸的認識,教師要引導得當。

2、劇本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從主題理解、人物對白、矛盾牴觸、舞台揭示等角度入手,鼓勵學生參與,並充沛發揮其想像力。

3、劇本教學中,老師也要善於創設情境,巧搭“舞台”,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劇中人物,體驗戲劇的藝術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理解劇本的社會意義。

4、根據學生實際可佈置一至二課時。第一課時,朗讀與品味;第二課時,扮演與理解。也可只佈置一個課時,即:朗讀、品味、扮演、理解。

教學構思

1、學生準備,老師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整理與劇本有關的常識資料,做好學習準備。

2、學生初讀,老師指導。通讀全文,注意概括劇本的主要內容、人物形象的特點、基本情節。

3、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組織。在理解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劇本,學生邊讀邊悟人物形象的`不同之處。

4、學生品味,老師點撥。學生在反覆朗誦的基礎之上,通過人物對話、舞台提示,欣賞人物的特點和其藴藏的社會意義。

5、學生扮演,教師指導。學生在理解與欣賞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角色扮演來深刻領會人物形象特點。

6、學生討論,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劇本的主要戲劇牴觸是什麼,(即“為什麼?”)教師通過學生的討論,指引學生掌握戲劇牴觸在戲劇中的地位與作用。

7、學生反思,教師歸納。通過本劇本和前面幾課的學習,你認為欣賞劇本是在欣賞哪些內容?如何欣賞?教師組織同學圍繞問題展開辨析與反思,歸納出劇本欣賞的重點與規律,協助學生掌握戲劇欣賞的基本方法。

【課堂實錄】

師:大家好。説到兒歌,我們都會充溢對童年生活的嚮往,下面請大家唱幾句兒歌,讓我們一起回憶美好的童年。

(通過兒歌導入,既與劇本內容接近,又與學生實際相通,此謂一舉兩得。)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裏》:“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裏……”

生2:還有《丟手絹》:“丟呀丟呀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

生3:還有《一分錢》:“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邊……”

生4:還有《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長大的童年……”

……

師:看來大家會唱的關於童年的歌還真不少呀。不過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位與大家有不一樣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樣經歷的老爺爺。請大家翻開第十五課《棗兒》。初讀一遍,想想劇本主要講了一些什麼內容?

(初讀劇本,瞭解基本情節和人物。)

生5:主要講了一位老爺爺、一位男孩與棗兒間發生的事兒。

師:能否説説是什麼事嗎?

生6:是兩個人都通過吃棗、説棗來企盼自身的親人歸來。

師:説得很對,能再説説老人與男孩分別有什麼企盼嗎?

生7:老人盼望自身的名叫棗兒的小朋友回來,而男孩則希望自身在城裏的父親回來。

師:説得不錯,那老人與男孩有什麼樣的心情呢7

生8:孤獨。

生9:寂寞。

生10:對親情的渴望。

生11: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師:看來,大家讀得都很仔細,也在用心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全文,請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場所中的不同語氣。

(再分角色讀劇本,讓學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生三人分角色讀劇本《棗兒》:生12讀老人,生13讀男孩,生14讀舞台提示)

師:大家説説三人讀得怎麼樣?

生15:不錯,有一點電影對白的味道。

(學生自身來評點,為後來扮演打基礎。)

生16:讀男孩台詞的同學讀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種天真但又無奈的心情讀出來了。

生17:讀舞台提示的同學讀得也不錯,將人物動作、神態都讀出來了。

師: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呢?

生15:有,我覺得讀老人的時候,語氣應該慢些,體現一種滄桑感。

(眾生大笑。)

生16:讀男孩台詞的時候,聲音要亮些,適當的時候要快些。

師:對,從兩位同學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家對劇本中的人物形象特點掌握得還是比較準確的。下面我們就結合劇本中的人物對白與舞台提示,仔細分析分析劇中人物形象的特點。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點。)

生18:老人是一位飽經滄桑的人,如劇中他講了那麼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義的事,而且還是親身經歷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藹的人,如劇中老人見男孩想吃棗兒,就把自身的棗兒拿出來給男小朋友吃。

師:那男孩有什麼特點呢?

生20:他很天真、可愛。特別是開始撿棗兒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獨,因為缺少父親的愛。

師:對,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從哪些地方來分析的?

(從劇本欣賞的角度來進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生22:從人物的對話。

師:除這以外,還有哪些地方能夠看出人物形象特點?

設計方案 篇4

一、説教材:

l 本次活動是兩個主題的交匯,又是兩主題之間的橋樑:本次活動是《我愛我家》和《冬天來了》兩個主題的有機融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着火鍋,即温馨又熱鬧;即暖身又暖心;同時也因為本次活動“吃火鍋”的情景,很自然的將“冬天裏怎樣讓自己暖和”的話題拋於孩子們,自然“冬天”的主題也就由此拉開序幕,因此可以這樣説《吃》是《家》與《冬》過渡中的必要橋樑。

l 教學活動內容的多元性與整合性:《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應充分體現全面、整體的要求,有利於對幼兒經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拓展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因此活動中有許多的顯性與隱性教育內容,體現了以上的教學理念:認知上的——認識各種常見的食物;初步瞭解並會區分葷蔬菜;知道吃火鍋能讓自己變得暖和;行為習慣上的——知道樣樣東西都是有營養的,不挑食;嘗試着與同伴合作着玩,學會協商、謙讓、合作的遊戲;情感體驗上的——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感受家的温馨與温暖;在扮演遊戲中體驗做爸爸媽媽的快樂,滿足長大的.情感傾向;語言表達上的——學説完整的話;樂意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説完整話“我喜歡……,火鍋裏要放……” ;創新思維上的——“與別人説的不一樣”的引導,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再現並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運用並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l 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雖然在以上內容的闡述中有許多的教育價值,但相對來説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總是有側重點的,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為: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以“體驗”“嘗試”為主的教育目標對小班幼兒來説是較為適宜的。

l 對教材的改編順應幼兒的認知特點,適宜小班幼兒對故事的仿編:將原教材中的人物“小貓”“小狗”“小兔”改為“妞妞一人家”,因為《家》的主題是孩子們熟悉的,又是孩子們樂意模仿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孩子們豐富認知經驗之上的,由此在活動中寶寶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的説、與別人説的不一樣,仿編故事的教學目標也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實現。

二、説教學法:

二期課改賦予我們這樣的理念——以幼兒發展為本;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為此在整個活動中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l 生活化情景創設法:在《指南》中説道:3歲兒童可以敍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是在敍述時不很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本次活動是以語言為主的學習活動,結合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為孩子們創設了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仿的情景——一家人在冬天裏吃火鍋。

l 角色扮演法:《綱要》中指出:3歲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為習慣。因此,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扮演家人來再現“吃火鍋”這一故事情景,在角色扮演與模仿中自然的學着講故事,甚至是仿編出故事。

l 遊戲體驗法:3歲幼兒得年齡特徵中有明顯得一點,即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於行動。他們得思維大多是由行動引起得,往往會先做後想,或邊做邊想。結合這些年齡特徵,在活動中運用了遊戲體驗得教學方法,旨在讓孩子們在親自操作、遊玩中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葷蔬菜;在遊玩中樂意開口説一説;在與同伴一起的遊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自我中走出,更自然的接納同伴……種種的教學目標由於遊戲的介入更容易被孩子們主動的內化。

三、説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四個部分組成: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遊戲遷移 —→ 延伸

第一部分直接以“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去看看”的情景性語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緊接着多媒體的演示,給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視覺衝擊,而故事內容也在演示中自然而然的躍入寶寶的耳中。為了瞭解孩子對故事的掌握程度,更為了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就以兩個緊扣故事內容的問題幫助幼兒儘快的通過理解故事來進入故事情景中,為後續的活動做好鋪墊。

老師在對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小結時,又自然的引出“我也很想吃火鍋”這個情景,以情景化的言行為仿編故事起到了規範示範的作用,而後緊接着問“誰想和我一起吃火鍋”這樣的情緒調動,又將孩子之間的榜樣示範作用激發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因為幼兒的個別示範也讓老師有機會看到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表現,並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將“在人數較多的集體活動中很難兼顧集體”這一現實問題的解決有所緩解——多個同伴的示範,給了幼兒在自己遊戲時的模仿雛形。

當幼兒個個想上來與老師一起吃火鍋時,在激起幼兒迫切想參與的內區動力時,“你們想吃火鍋嗎?”更為幼兒對活動的主動參與推波助瀾,於是將“人太多怎麼辦?”的現實問題拋給這些小班孩子時他們也能積極的調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解決。而分家家,扮演家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遊戲也在幼兒濃厚參與的興趣下拉開序幕。孩子的遊戲體驗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老師以做客的情節、客人的身份參與活動並給予及時、適時的指導。最後的分享是對孩子們整個遊戲行為的梳理,特別是形式多樣的、結合整個情景的分享,如以“家庭”為單位的介紹,旨在激發每個孩子對自己遊戲行為的回顧、關注;在情景中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説話的習慣;更是在這一環中,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仿編故事,體驗仿編故事的快樂。

此活動對我班幼兒來説是較具吸引力的,而活動本身也很有教育價值可以挖掘,如葷、蔬菜的識別,分類;運用各種材料製作火鍋料來豐富吃火鍋的遊戲等等,因此活動並沒有因為這次集體學習活動而結束,可以説,本次活動只是“我愛我家”主題活動的一個延伸;也是“吃火鍋”活動的一個導入;更是進入冬天主題活動的一個引子。

設計方案 篇5

適用年級七年級

設計意圖

根據教育部有關學校節能環保的的通知及平輿一中的綜合實踐實施的實際情況,擬在本學期以環保節能為大主題,以各班為單位,圍繞主題自主開展一系列環保節能綜合實踐活動,並於5月中下旬進行一次成果交流。

活動背景

當下環境問題是全球的熱點問題,關係到全人類每個和國家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我國人口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結合我我縣的實際情況,我省市農業大省,我縣是駐馬店人口大縣,18個鄉鎮,90多萬人口。歷年乾旱和洪澇災害現象時有發生。我校的實際情況是:我校是住宿式學校,學生大多是農村學生,親身感覺到環境對農業的影響,都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分析

隨着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不斷髮展,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由於不合理的'利用,本來短缺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雖然人們對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空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控制和減輕空氣污染的一些措施、生物和環境、人和環境的聯繫有一些瞭解。但孩子們缺少應用保護環境基本知識的實踐活動,如考察活動、調查

活動等。根據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們應做到趣味性與科學性的統一,並嘗試與語文、信息技術、數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整合,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既有社會實踐,又有研究性學習,突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綜合性、開放性和生成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活動安排

活動過程共計6課時。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課題,通過課前調查、蒐集,課上研究、討論,課後實踐、研究,使學生樂於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勇於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過設計各種課題方案,培養學生學會調查、實驗、參觀訪問、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通過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分析、研究,從而有所發現,體驗到與人分享的樂趣及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關注社會,關心自然,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師資準備:成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小組,以及班主任、各班綜合實踐活動

時間安排:每週綜合實踐活動課及課外活動時間。

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定主題活動方案,成立活動小組。(1課時)

第二階段:瞭解環保節能做法,尋找環保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2課時)

第三階段:變廢為寶、環保創意、環保小製作、倡議書、環保展板。環保宣傳畫(2課時)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1課時)

活動建議

活動一、家庭節水計劃

確立三個主題:愛水,節水,親水。從愛水談起,通過查閲資料,觀看,家庭用水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對水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在此基礎上算一算,節水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觀看動畫《節水無尾熊》,更感性地認識節水。制定家庭節水計劃,畫節水宣傳畫,寫節水廣告。

活動二、廢乾電池的回收利用

1、調查消費者如何處理廢乾電池以及對其危害性的認識。

2、關於廢乾電池的危害性及處理方法訪問環境專家。

3、廢乾電池污染物對動物、植物生長的影響。

4、回收廢乾電池。

5、廢乾電池再利用活動。

活動三、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如何利用(處理)廢布易拉罐舊書廢電池塑料製品廢紙玻璃製品食品一次性用品

通過學生的討論,我們知道垃圾也能變廢為寶,比如:廢飲料瓶能做手工、沒用的硬卡紙、碎布能做賀卡、布貼畫、製作花瓶等。生活中用過的紙杯、喝空了的易拉罐、塑料瓶、過時的掛曆……留着無用,棄之可惜,能否將這些廢舊物品,通過巧妙地再利用,做成裝點我們生活的小飾品,使舊物換新顏。廢物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資源,讓學生在想想、做做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動手操作和實踐創新能力。

學會利用吸管制作壁掛的方法,並且使學生認識到廢棄物的價值,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參與制作相框,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創意,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

活動四:垃圾箱的設計與製作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增加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設計垃圾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可以讓學生看各種各樣垃圾箱圖片,提出優點或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由學生為學校、家裏、公共場所等地方設計一隻最科學、實用、美觀的垃圾箱。設計好後,學生小組內交流,並説一説自己的創新之處。最後為自己設計的的用垃圾箱創設一句廣告詞,設計廣告詞時要簡潔易記、具有宣傳性,還應與垃圾箱途、形狀相吻合。活動五: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

通過學生自己調查分析家庭交通工具發展的過程,從而體現科學技術的偉大。學生暢想未來的交通工具、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從而培養

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實踐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動六:製作環保購物袋

首先給學生觀看禁止無償使用塑料袋的條令,由學生談一下使用塑料袋的危害,瞭解塑料袋的代用品,紙製塑料袋或無紡布塑料袋,根據操作步驟,與學生一起製作。

策劃教師:指導教師: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鞏固複習學過的生字新詞,積累胸有成竹等成語,正確使用雖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等關聯詞語。

(2)使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書寫草字頭、竹子頭、爪子頭的字。

(3)閲讀短文《聰明的牧童》

(4)語文生活《蒐集生活中的小竅門》

(5)以《我也喜歡動腦筋》為題,寫一篇習作。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練習為主,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生字進行歸納整理,積累詞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養成積累詞語的好習慣。

(2)教育學生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豐富知識,勤于思考,做個聰明人。

重難點、關鍵

1.正確地使用關聯詞語。

2.把自己動腦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課時劃分

五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語海拾貝以及閲讀欣賞的教學。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有趣的漢字

1.教師引導學生認讀課文中的漢字。

2.教師出示漢子卡片,學生讀,檢查學生認讀的情況。教師強調:除了領鄰是前鼻音,其他的都是後鼻音。

3.讓學生寫這些字的聲母。

4.指名反饋:你們發現了什麼?(他們的聲母都是l)

5.教師再讀這些生字,並進行組詞練習。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一讀成語。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教師強調部分字的讀音。

3.教師再出示詞語卡片,學生一起讀。

4.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並説説這些成語主要是描寫哪方面的。(人物神態、人物情緒的成語)

5.再讀,積累這些詞語。

三、選詞填空

1.教師出示文中的三組詞語。(雖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

2.指名説説這些關聯詞語所表達的句子的前後關係。(轉折、無條件、假設)

3.讀句子,説説句子前後分句的關係

4.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集體反饋

(1)即使也

(2)如果就

(3)雖然但是

四、閲讀欣賞

1.讀課題,教師引導閲讀:題目的'中心詞語是什麼?(聰明)

2.教師引導學生圍繞聰明提問題。

(1)誰聰明?(直接從題目中解答:牧童)

(2)短文通過什麼事情表現牧童的聰明?

3.教師導讀:是呀,短文通過什麼事情表現牧童的聰明?請同學們閲讀課文。

4.指名反饋。(國王聽説一個牧童很聰明,就向他出了三道題難為牧童,牧童巧妙地解答了。並受到了國王的獎賞,成了王宮的繼承人)

5.教師導讀:那麼國王到底向牧童提出了什麼問題?牧童又是怎樣回答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來。

6.集體反饋。

五、課堂小結

教師:多麼聰明的牧童呀!你們想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嗎?(想)那就得多多能夠腦筋思考。

六、佈置作業

抄寫詞語超市裏的成語。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看拼音,寫字成詞

línglínqiáo

()聲()居華()

()瓏森()獨木()

二、用下列詞語造句。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譏等6個漢字,

2.學習用毛筆字寫草字頭、竹字頭、抓字頭,練習寫苗答採,寫得勻稱,紙面乾淨。

教具準備

鋼筆、毛筆、水

教學過程

一、寫字板

1.教師出示本課要寫的字,學生認讀。

2.指導寫譏諷諾。

(1)教師出示這三個字,讓學生説出部首。指導學生寫言字旁。

(2)指名説説這些字的結構特點以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寬,左讓右)

(3)教師示範,學生跟着寫一寫。

3.教師出示唬換,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結構特點以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指名反饋,教師強調要點。

唬換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左讓右,寫唬要注意虎的筆畫順序,以及虎下面不能寫成心。

5.學生練習寫唬換教師巡視輔導。

6.指導寫惹。

(1)指名説説它們結構特點(上中下)

(2)指導學生書寫的時候要注意把橫寫得長一些,豎寫得短一些,這樣惹才不會被寫得瘦瘦長長的。

7.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輔導。

二、寫毛筆字。

1.引導學生觀察今天要寫的字,指名説説它們的部首。

2.教師指導學生寫今天要學的不受。

草字頭:橫長右端略高,左豎略右下斜,右豎撇略左下斜。

竹字頭:短撇左下斜,橫短,點小右小斜,左右基本一致

抓字頭:撇短較平,左點稍大,兩點右下斜,撇點短左下斜。

3.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跟着書空。

4.學生練習書寫部首,教師巡視輔導,個別指導。

5.集體評議,指出優缺點。

6.指導學生説説今天要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要點。

(教師強調:橫細豎粗,撇和捺要舒展,注意具體字中各個筆畫的變化)

7.學生練習描紅。

8.集體評議,評出寫字冠軍。

三、課堂小結

教師:寫毛筆字一定要讀帖。不僅讀字的結構,還要讀出字的變化。寫出字的結構美和變化美,字才會活!

四、佈置作業

寫一張苗答採。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分別用鋼筆、毛筆,寫一些下面的字。

花笑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語文生活:蒐集生活中的小竅門。

教具準備

核桃

教學過程

一、談,激發活動的興趣。

1.教師:同學們,老師手中有一個核桃,誰能把它打開?

2.指名説説方法,並試一試。

3.教師小結:其實,打開這個核桃有一個竅門。可以怎麼打開呢?(教師演示:用門縫把核桃夾裂,然後再用手打開)

4.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小竅門,請大家一起把課文83頁的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二、讀題,明確要求。

1.教師導讀:那麼,我們這次的語文活動要幹什麼呢?請大家把題目讀一讀。

2.指名反饋:通過詢問,查找資料瞭解生活中小小竅門。

3.組織學生分組。

三、學生參與語文活動。

四、反饋活動的成果。

1.各小組派代表把自己小組內蒐集到的小竅門説給大家聽。

2.引導學生將各小組反饋的情況進行歸納、整理。

提示:

(1)重複的刪去。

(2)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如:衣、食、住、行)

3.指導學生按類分配任務給各小組,為蒐集到的生活小竅門配插圖。

4.裝訂成冊,羣策羣力,給小冊子編一個好聽的名字。

五、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的小竅門,只要你們是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仔細思考,你們一定能為大家發現許多小竅門的。

六、佈置作業。

把你知道的生活小竅門告訴爸爸媽媽。

第三課時作業設計

把你參加蒐集生活中的小竅門活動的感想寫下來。

第四、五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寫題目我也喜歡動腦筋的習作。

教學過程

一、讀題,明確習作的要求。

1.指名讀一讀題目,其他思考

2.教師指名反饋

(1)寫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的一件事情。

(2)事情要能體現自己喜歡動腦筋。

二、指導教材

1.學生在小組內説説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經歷。

2.集體交流,教師及時採訪他們當時的感受。

3.教師小結:生活中動腦筋的事情很多,有的大家已經淡忘,但有的仍然印象深刻。寫習作就應該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來寫。這樣才能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三、指導寫作。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寫清楚。

2.抓住事件中自己是怎麼發現問題,怎樣思考問題,怎樣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後的心情怎樣等幾個方面來寫。

3.習作的重點: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才能體現喜歡動腦筋的主題。

4.善於表達自己在這一事件過程中的感情變化以及心裏感受。

四、學生寫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欣賞習作,修改習作。

六、佈置作業

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再改一改。

第四、五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如果一隻小鴨子掉進了坑裏面,你會用什麼辦法把它就上來呢?

設計方案 篇7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學會感恩活動方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着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着諸如温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恩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學會感恩,就是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後,才能獲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培養謙虛的品德,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彎腰伸出援助之手;學會感恩,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人。

一、指導思想與宗旨

1、指導思想

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遵循學校德育貼近同學們、貼近生活的原則,通過讓同學們關注、反省自己的現實生活,培養感激父母、感激老師、感激他人、感激社會的情感,進而培養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斷進取、奉獻的精神。

2.感恩教育的宗旨

本次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旨在針對同學們中存在的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同學們與家長之間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現象,通過多層面的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使同學們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昇華情感,從而形成道德認同,增強愛心行動,培養同學們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責任意識,引導同學們養成熱愛科學的求知精神和感恩心態,喚醒同學們的感恩意識,使同學們對父母感恩,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對生活感恩,增強同學們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責任意識,並使這種意識轉化為孜孜以求,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 。

二、開展感恩教育的具體內容與實施途徑

1、具體內容

從內容上看應包括學會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等幾個方面。從對象上看,我們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圍的人,那些幫助過我們,關心我們,鼓勵過我們的人,這裏包含我們對父母對家庭的感恩,對其他親人的感恩,對同學老師和朋友的感恩,對國家與社會的感恩,對大自然的感恩等。

2、實施途徑

(1) 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豐富博大的校園精神文化環境,為同學們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包括物理環境、心理環境、人文環境等多個層面,它對同學們的成長往往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長期以來在學校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着一個致命的盲點,即缺少對教育對象的理解和基於理解、平等、寬容之上的對話。師生關係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種“管理與服從” 、“權威與聽從”的關係,是“以上對下” 、“以強對弱”的關係,這種關係常常表現為教師對同學們的“教訓” 、“告誡”甚至是“塑造”。處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之中,同學們的心靈是封閉的、壓抑的,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礙,同學們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施恩之心當然難以養成。所以,只有在學校生活中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關係,使精神相遇的對話關係成為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一種積極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態,才能讓同學們在一種自由、變化、動態的對話關係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開展也才有教育環境基礎。

(2) 通過課堂道德教育,瞭解自身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識。首先,要引導同學們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認識及對其重要性有明確的認識;其次,通過課堂上對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長曆程的探討,讓同學們認識到別人為他們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要讓他們知道,無論是父母給予他們生命,還是朋友給予友情或者教師教他們智慧,這一切都是恩情。通過課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認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將生活中基礎性的道德知識、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的培養融入其中,並將同學們對生活與生命體驗貫穿於知識的傳授過程。

(3) 在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中進行辨析式教育。首先是通過正面引導瞭解道德素質是人才的必要條件,瞭解感恩是生活中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它是自發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它化作行動,實踐於生活中。一個人會因感恩而感到快樂,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將不會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其次,通過講座、開展社會調查、討論等形式,澄清與抵制各種消極的、錯誤的道德意識,正確認識生活中的不足。其三,要激勵同學們不斷反思現狀,設計未來的價值理想,讓同學們在這種不斷的“獲得” 、“反思” 、“設計”的活動中,不斷自我否定與自我生成,從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4) 教同學們從身邊小事中學會體察生活,知恩圖報,學會回饋社會。開展感恩教育要讓同學們瞭解到知恩圖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回報,還包括感情世界的回報,回報可以從學會感謝做起,這包括通過語言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表達我們的謝意。學會知恩圖報,要引導同學們學會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生命中的各種恩惠,並挖掘出生活中那些小小恩惠的價值。應該看到,日常生活小事是滋養感恩大樹成長的養料,生活就如讀一本書,你一字一行一頁地讀,在這過程中被感動了,就會知道報恩了。學會知恩圖報是要讓同學們知道,並非大恩大德的舉動才是報恩,對別人點滴的行為知道報答也是報恩。這裏落實到同學們的具體生活中可以是對父母的點滴孝心,對師長、同學朋友的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對社會弱勢羣體的關注等等。這樣的心與行為會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創設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使感恩教育真正融入校園。

(5) 將感恩教育融入社會實踐,通過回饋社會,開展愛國、愛人民的教育。引領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認同和接受社會性規則,把校園教育轉變為社會教育。一方面有利於同學們形成和鞏固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另一方面,能使同學們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發現自身的價值,或者發現自身素質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找到前進的動力和方向。讓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體會到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幫助與施恩,不但能鍛鍊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還能在活動中昇華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

設計方案 篇8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XXXX團委根據青年員工“崗位、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特點,組織開展“情暖冬至”聯歡會,邀請公司領導與部分青年代表共度冬至,通過輕鬆娛樂的方式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讓青年員工深深感受到企業的濃濃關懷。

一、活動目的:

◆表彰青年綜合素質大賽獲獎青年員工

◆加強青年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培養青年員工的團隊合作協調精神、活躍團體氣氛

◆展現公司對青年員工的關懷,增強歸屬感、提高企業凝聚力

二、活動主題:情暖冬至温情XX

三、時間:XXXX年XX月XX日(18:30—20:30暫定)

四、地點XX賓館

五、組織形式:主辦單位:XX團委

六、出席人員:公司領導:待定評審團成員:待定

青年綜合素質大賽入圍複賽人員

七、活動形式

節目伴餐,以自助晚餐的形式進行。通過青年員工精彩的文藝表演、互動遊戲和現場抽獎,讓公司青年員工們在輕鬆、愉快、温馨的氛圍中感受公司大家庭的關懷,彼此溝通、交流、增進友誼。

為增加青年員工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增加聯歡會中游戲開展的趣味性,入場時青年員工需在工作人員處領取標識卡,卡片分為4類,拿到相同卡片的青年員工為一個小組,在劃分的指定區域入座,小組名稱即為卡片名稱。

分組方案1:信、忠、精、勇、勤、和

分組方案2:誠信、敬業、創新、超越、求實、求優、求新、求快

八、活動安排

18:15—18:30工作人員引領參會人員入席,服務員奉茶,參會人員自由交流(進門抽籤);

18:30—18:35主持人致開場白,宣佈“青年綜合素質大賽頒獎晚會暨情暖冬至聯歡會”開始;

18:36—18:45領導講話(青年綜合素質大賽活動點評及節日慰問);

18:46—17:00頒獎儀式,獲獎人員與領導合影留念;

18:59—17:05主持人致聯歡會主持詞;

19:05—19:10領導致祝酒詞、自助晚餐開始;

19:25—20:30伴餐聯歡會開始,中間穿插抽獎、員工表演、互動遊戲環節;(演出結束後開放卡拉OK系統)

21:00聯歡會結束。

(時間安排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標籤: 設計方案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719w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