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難點】

從葉老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朗讀指導、

學法:自學、彙報交流、朗讀比賽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計劃】

2課時

【預習要求】

1.蒐集葉聖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主要內容】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的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主要內容】

1.能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葉聖陶修改文章(文品)一絲不苟

請我做客(人品)平易近人

給我印象堪稱楷模

【知識梳理】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2

【教材解析】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通過閲讀作家肖復興的成長故事,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同時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並從葉老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課,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沒我們這學期學過一篇葉聖陶先生寫的課文——《爬山虎的腳》,你們還記得嗎?課文寫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正是葉聖陶先生院牆上的那片爬山虎,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它是發生在葉老家裏的一件事,它就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齊讀課題

3、讀題猜文:你們能猜猜《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會寫些什麼嗎?那我們一起去看看課文寫的是不是如你們所想。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文:快速的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可以請教旁邊的小朋友,也可以查字典等學習方法來解決。

2、學習生字。

自由讀——抽讀——同桌讀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麼事情?

三、深入課文,發掘文本

1、學習修改作文

(1)出示《一張畫像》的修改稿

(2)提問:這是什麼?

(3)説説自己平時是怎麼修改作文的?

(4)默讀第三自然段。葉老是怎麼修改作文的?用了什麼修改方法?

(生自説,師板書)

(5)填空:被葉老修改後的作文作到了,用字、,句子、。

(6)看了葉老修改的作文,你有什麼感想?肖復興呢?

(7)出示句子:我雖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

①讀句子

②你從句子中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你是從那些詞中看出來的?

③理解“春風拂面”

④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2、學習應邀做客

過渡:作者雖未見葉老先生的面。暑假是,小作者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生説)我們一起去跟作者到葉老家裏做客。

(1)自由讀6——9自然段

(2)經過這次做客,你感受到葉老是個什麼樣的人?能説説你的理由嗎?教師引領學生解讀文本。

2、小結

平易近人、一絲不苟的品質,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後來他發奮學習,充實做人,勤奮寫作,終於成長為當代有名的作家,至今為止,已出版了50餘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作品主要有系列長篇小説《中學生三步曲》、長篇報告文學《與當代中學生的對話》、《當代中學生通信錄》等。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卷、情感卷等。

四、迴歸主題,引發深思

作者為何以此為題。

【板書設計】

作品

修改作文—→一絲不苟、認真、仔細

堪稱楷模

邀請作客—→平易近人、平和、親切

人品

【教後反思】

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和脈絡,然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後再回歸整體,昇華認識。

初讀時,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着密切的聯繫,但也存在着獨立性,然後引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在理解了文中這兩部分內容之後,可以迴歸整體,討論課文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使學生了解到,因為“我”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葉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對“我”有所瞭解,才請“我”到他家做客。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聖陶先生,就彷彿又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

修改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所以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修改作文的發法,在學習葉老修改作文的基礎上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幅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學習結合上文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記敍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敍、描寫、議論的方法。

2.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從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苟地認真修改自己習慣。

②感受和理解葉聖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寬厚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聯繫舊課,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①回憶課文《爬山虎的腳》。簡介課文作者及主要內容。

②板書課題,齊讀,簡介作者。

③説明本文與葉聖陶先生的關係及寫作背景。

2.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①讀後談收穫。

②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修改文章,請我做客,給我印象)

③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指導劃分段落。

3.默讀課文,要求:

① 劃出生字新新。

②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邊做上標記。

4.學習生字新詞。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

②學生説出記憶生字的方法。

③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④教師總結理解詞語的幾種常用方法。

⑤集體朗讀生字新詞。

⑥學習小組交流:讀課文後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各學習小組彙報,教師概括共性的問題。

7.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簡單複習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2.引導學生自主閲讀、研讀感悟課文。

①簡介文章寫作特點:記敍為主,夾敍夾議。

②輕聲讀課文,劃出寫作者議論、感受的語句,標上記號。

③彙報歸納出五處寫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組研讀課文中寫作者感受的語句,理解這是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學生圍繞感受產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進行彙報。

4.在學生彙報的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對話,進行朗讀和説話的`訓練。

5.朗讀課文有關描寫爬山虎的句子,體會其作用,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

6.人物評價:

①本文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

②説話練習:葉聖陶先生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人。(結合課文説出所填詞語的原因)

7.語文活動:

肖復興同學作文北京市少年兒童徵文比賽中獲獎,後來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廣播電台的記者,你去採訪肖復興同學,會問他一些什麼問題呢?(可以從獲獎前後經過及原因等方面來設計提問。)

①學生自主設計問題,然後分學習小組交流。

②小組模擬採訪活動。

③讓學生到講台前進行模擬採訪活動。

8.作業佈置:

①仿照課文肖復興説的“不下苦功夫,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這句話定一句勵志的話,署名為:未來**家。

②以肖復興同學的名義給葉聖陶先生寫一封信,感謝他幫助自己修改作文並邀請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葉聖陶)

修改文章 一絲不苟(改、斷、刪、增)作品

請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

給我印象 堪稱楷模

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文章,屬於回憶文的體裁。

上課伊始,以肖復興的一段話導入,引出一個偶然的故事。然後直接導出,課文一共講了兩件事,説説分別是什麼。學生在預習中已經瞭解,所以能夠迅速找到,但是概括語言不夠簡練。接下來,通過事情聯繫感受,畫出“我”在這兩件事情發生後的感受。學生彙報後,任選一件事情讀一讀,哪些詞句讓你的心頭有暖暖的感覺,圈畫下來。

學生彙報第3段,找到密密麻麻,鏈接課後修改後的作文,體會第六段中心句。學生彙報第五段,體會中心句。教師講述課外資料,學生體會中心句。

此時出現本文的學習方法,通過事情,藉助資料,體會感受。然後利用這種方法學習第二件事情。學生彙報第九段,抓住“融洽”“融化”來學習體會葉老先生的平易近人,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動。最後齊讀第九段,第十段。出入有關葉聖陶老先生的資料,體會感受。

整體分析後,要關注事情是怎麼來寫的,它和感受之間有什麼順序。學生在這裏似乎沒有明白問題,所以反映並沒有那麼快。其實就是想滲透寫作手法:事情在前,感受在中;事情在前,感受在後;感受在前,事情在後。

最後,質疑題目,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學生彙報3次。一起來看這三處,你有什麼想説的嗎?學生在這裏出現了問題。教師引導,結合事情和作者的感受來看,你有什麼想説的嗎?其實,課後我覺得在開始提問題時就可以這麼提。學生彙報感受,再次理解課文,理解題目。“那”字有什麼作用?與這相對,告訴了我們這是一篇回憶文。出示並介紹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昇華主題。

接下來,引出同類寫法的畢淑敏的《對我最重要的人》,通過事情,體會感受。進行了好書推薦。然後我利用時間,讓學生進行了小練筆,寫一寫對你影響最深刻的人或事。

把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用一節課來講解,對老師來説有難度,但是對學生來説卻是受益匪淺。把學到的方法立刻運用到寫作中,學生們才能學以致用。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4

一、談話激趣,初步解題。

板書“虎”,指導書寫“虎”,師生交流爬山虎的特點,板書“攀登”。區別 “綠的”和“綠綠的”,感悟疊詞的妙用。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二)檢測生詞。用舉例子的方法理解“動詞”,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推薦”,指導書寫“薦”。讀準多音字“模”。

(三)略讀課文,理清脈絡。

略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教師隨機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知道這兩件事和葉聖陶的關係。

三、品讀6—10自然段,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等含義深刻句子。

(一)默讀課文6—10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到葉老先生家做客的句子讀一讀。

(二)細讀品味:“剛進裏院,一牆綠葱葱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温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等含義深刻的句子,聯繫上下文感悟作者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瞭解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感悟描寫爬山虎的意義。

1、畫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1)“剛進裏院,一牆綠葱葱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温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2)“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利用想象畫面法、走進作者心裏的學習方法,指導朗讀,滲透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突出爬山虎不畏艱險,不斷攀登的特點。

2、再談爬山虎的“綠”,引導學生感悟“綠”的深刻含義。

3、引發疑問:在作者的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藴含着怎樣的情感呢?

(1)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爬山虎的`含義。

(2)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質疑:為何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4、整體感悟,教師引讀幾處描寫爬山虎的句子,再次感悟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當我看到葉老先生給我批改的作文,樹立了寫作的信心,要見葉老先生時,心中充滿歡快與激動,一進他家的院子,看到──(學生讀)“剛進裏院,一牆綠葱葱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温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葉老先生的親切、認真,葉老先生對我的殷切期望充滿了我幼小的心,將要離開時我看到──(學生讀)“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爬山虎因陽光照耀而綠,“我”因葉老先生的教導而深受鼓舞,每當想起葉老先生的教導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樣,總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所以説──(學生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5、指導學生背誦喜歡的句子。

8.課堂練習

四、再讀課題,感悟題目的含義。

9.作業安排

五、佈置作業

(一)閲讀課後資料袋中葉聖陶先生給肖復興同學修改的作文,預習第二課時的內容──葉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推薦閲讀葉聖陶和肖復興的書籍。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人品,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以及對待祖國下一代的熱切關懷和希望。

3、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並積累有關句子。

教學重難點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並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教學準備:

葉聖陶、肖復興的資料,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6課,齊讀課題兩遍,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猜測:常老師想請你們猜一猜這篇課文的內容會講什麼呢?(寫人、記事、寫景)

過渡:究竟這篇課文是寫人的,是記事的,還是寫景的呢?這篇課文又講了什麼呢?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老師的讀書要求:(出示要求)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找出描寫爬山虎相關的句子,勾畫下來。

3、葉聖陶先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學生彙報:

(1)課文寫了“葉老先生幫“我”修改作文和邀請“我”到他家做客這兩件事。

(2)課文中的“我”是誰呢?(是一個只有15歲的九年級學生,名字叫肖復興。)師:看看你們的學習卡,你覺得葉聖陶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了不起,偉大的,著名的?)

(3)在作者心中,葉老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讀第十自然段)過渡:讀完了這段話,你心中有什麼疑問嗎?或者你能夠提出哪些問題供大家討論學習呢?

三、細讀品味,體會情感

(一)引讀課文第十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勾畫,朗讀。(板書:意義非凡)

(二)小組合作學習:為什麼説意義非凡?

1、葉老先生是怎樣為作者修改作文的呢?請找出相關段落學習。

(1)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讀第三自然段:感悟“愣住”

B、自學第四自然段:學習修改方法。拓展:出示當時修改的原文,感悟葉老的認真、負責、對中學生關心。

C、讀第五自然段中評語部分,教會學生寫實事、寫真事,(對比)讓學生感悟葉老先生對作者的鼓勵等。理解“居然”,引出做客。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

師:作者翻開了自己的作文,映入眼簾的是——

幾張紙上到處是——

此時此刻,他感到非常(吃驚),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吃驚呢?(愣住)

作者看到了自己的修改稿,他很吃驚,一下子愣住了,讀——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修改過作文嗎?那麼你是怎樣修改作文的呢?你改每一處都是很隨便的嗎?(在我們修改作文的時候,修改每一處都很動腦筋,仔細琢磨,這樣才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來。)過渡:我回到家,我再次翻開了我那篇作文,看到了什麼呢?

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類似這樣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長句子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句子乾淨了也規範了。而“書皮”改成了“包書紙”更確切,因為書皮可以認為是書的封面。(齊讀。)師: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作文的呢?

(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長句子斷成短句,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改成: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包書皮去掉了呢?刪掉“包”,“書皮”改成“包書紙”。)

師:葉老運用了“刪”和“改”這兩種修改方法。文中還提到葉老把長句斷成短句。從這一改、一刪、一斷中,你體會到什麼?(葉老的認真平和,葉老的一絲不苟。

師:究竟是什麼樣的修改稿讓“我一下子愣住了”呢?我們來看看(出示修改稿)

有的同學發出了驚呼,你們驚呼什麼?

生:葉老修改得這麼多!真是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都是圈、鈎、直線、曲線。 師:在這裏,葉老先生還用了哪些修改方法呢?

師:假如你就是作者,當你看到這篇修改了160多處的文稿時,你有什麼感受?生:我簡直不敢相信,像葉老先生這樣的大作家,肯為我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國中生修改作文!而且改得那麼多,我太驚訝了!師:是啊,葉老先生和我並不認識,一個是,一個是,他都能夠幫我修改作文,並且還改得這樣細緻認真,對一個普通中學生這樣的負責和關心。那麼,我們想象一下,葉老先生平時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很嚴格的.。所以作者這樣説——。

作者看了自己修改稿後,有怎樣的感受呢?

(出示句子“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春風拂面”是什麼意思?那春風拂到了作者的臉上,更拂在了作者的心裏,當時葉老先生已經68歲的高齡了,他還是教育家,文學巨匠,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晚上還要幫作者一字一字的修改作文,作者非常的感激他,才有了這樣的感受—

師:葉老先生在作文的後面給了我這樣一段評語:

“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這則短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讀)

師:從這則簡短的評語中,你知道應該怎樣寫作文了嗎?(是啊,寫作文的時候,只有寫真事,寫實事,才能讓別人感動。)

你們看,這是常老師給作者的評語,你們覺得誰的好一些,為什麼呢?(老師説的太直接了,有可能會傷害到作者的自尊心。使他失去了寫作的自信心,相反,葉老先生給出的評語——可以看出葉老先生挺欣賞作者的,對他充滿希望的,讓作者樹立了——)

過渡:這一年暑假,語文老師告訴了我一個什麼消息?

2、那課文寫的第二件事是什麼呢?(邀請做客)

(1)請大家找找看,文中寫做客的句子有哪些,請勾畫出來,同桌讀一讀。理解“融洽”,感悟平易近人、平和。

(2)請你把剛才找出的描寫爬山虎相關的句子讀讀(挖掘時間,品味情

感),思考:作者為什麼在做客這一部分要兩次描寫爬山虎?感悟作者激動、高興的心情(第一次)。

第二次:

3、學習第十自然段,感悟葉老先生的人品。 (1)課文第十自然段這樣寫到:“作家就是”,請結合前文説一説葉老先生是怎樣做的?猜猜想他的作品是怎樣寫的?感悟人品與作品,理解“楷模”。

(2)第三次爬山虎描寫。齊讀,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師點撥:同學們,作者在寫這篇課文的時候,已經44歲了,可是葉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然留在在了他的腦海中,作者一想到15歲的那年夏天,讓他覺得(指板書),可見葉老先生先生對他的影響非常的大。那麼多年過去了,在作者的心裏,究竟忘不了什麼呢?請同學們完成學習卡上的小練筆,是啊,在作者的心裏,永遠也忘不了葉老先生,忘不了——(指板書)忘不了(指板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説,在我的心裏——

在作者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有葉老先生鼓勵着他,最後使他成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演練、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讀順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初步感知葉聖陶先生認真、平和的人格。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教學難點:

理解文本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文本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準備:

1、蒐集葉聖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閲讀《爬山虎的腳》生字生詞卡片。

3、教學掛圖或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蒐集的有關葉聖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兩位作家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通過讀課文來了解。

3、板書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4、看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二、試讀課文,自學生宇新詞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正音鞏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結合積累,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

推薦 眼簾 刪掉 規範 燥熱 融洽

黃昏 客廳 餘暉 藴含 搖曳 莫名其妙

3、彙報交流自學情況。讀詞語和生字卡片。

4、重點指導書寫:篇、翻、糊,幾部分要寫緊湊(課件演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2、組織朗讀比賽,要讀得正確、流利。

四、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讀讀、想想、畫畫。

邊默讀邊想邊畫:葉老是怎樣批改“我”的作文的?我有何感受?

2、讀讀、説説。

a、分組讀讀各自所畫的句子,説説從這些語句中可以品味出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b.指名彙報。

c、指導朗讀。

3、議議、記記。

a、分組議議:通過看葉老為“我”批改作文,參照課後的批改稿,聯繫個人實踐總結今後寫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b.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深讀課文,突破難點

1、通過比較,體會內涵。

將直接描寫爬山虎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引導學生抓住兩個語句中的不同點進行對比。

2、感悟詞句,昇華感情。

抓住“綠”字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使學生感悟出作者對葉老的感情。

3、積累語句,豐富語言。

把描寫爬山虎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

三、通讀課文,迴歸整體

通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解決揭示課題時的疑問。

四、佈置綜合性學習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會遇到一些良師益友。失敗時他們會激勵我們要振作,重新再來;成功時他們會勸慰我們要謙遜,成績只代表過去。想一想他(她)給我們的幫助,寫下來,並用學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進行修改,最後把文章送給他(她),以表達自己的謝意。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從葉老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我們在第二單元學過一篇課文《爬山虎的腳》,還記得作者是誰嗎?(生:葉聖陶)

2、你對葉聖陶先生都有哪些瞭解?(學生自由發言:葉聖陶先生是一名偉大的作家、教育家)

3、對,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著名作家肖復興寫的,有關葉聖陶老先生的課文——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點擊幻燈,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B、想一想,課文講了幾件事。

2、同學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先來解決本課的生詞,誰來讀一讀。

3、出示詞語:修改、刪掉、增添、密密麻麻

愣住、意外、融化、莫名其妙

認真、平和、質樸、春風拂面

綠葱葱、沉鬱、虎虎有生氣

4、你能猜猜老師為什麼將這些詞語用不同的顏色標出來嗎?

5、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什麼事,也用詞語來概括?(根據彙報,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6、他們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1-5為修改作文6-10邀請做客

四、仔細研讀、深入體會

請同學們默讀1—5自然段,思考葉老先生如何為“我”修改作文?“我”有什麼感受?分別用橫線畫和波浪線畫出相關語句,然後輕輕地讀一讀。

(一)初看作文

1、當我一翻到修改後的作文時是怎樣的感受?(理解“愣”就是呆了,簡直不敢相信。)

2、你看到了什麼?(重點詞“密密麻麻、到處”)

3、同學們,這“密密麻麻”什麼樣,你知道嗎?

是啊,也許比你想象的還要滿呢!讓我們看一看葉老修改的作文。(課件展示葉老修改的原件)

4、這可真是“密密麻麻”呀,幾頁紙上到處都是鈎、直線、曲線……密密麻麻呀!同學們,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來,讀讀吧。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我眼前已經出現這“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了。

5、看到這兒你,你想對也老説些什麼?

(二)細看修改後的作文

1、請讓我們再來仔細看看,葉老先生如何為我修改的,看了之後我有什麼感受?

(1)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

(2)(出示這段話)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得句子乾淨了也規範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因為書皮可以認為是書的封面。

A:你能聯繫上下文理解“乾淨”一詞的意思嗎?

B:葉老先生僅僅是修改了這幾個地方嗎?同學們,肖復興的作文有1500個字,在這1500個字裏,葉老先生修改了將近100個地方。同學們,名聲赫赫的葉老先生給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國中生這樣認真仔細地修改作文,你感受到什麼了?

(3)(指名讀,課件出示)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A:春風拂面是什麼感覺?看到葉老這麼為我修改作文,春風不僅吹到臉上,都吹到心裏了,孩子們,我們該怎麼讀呀?自己試試。

B:葉老先生當時是教育部的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總編,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可他仍然會擠出時間來,為我們這些孩子一篇一篇地修改作文。這時你該懷着怎樣的心情讀?(指名讀)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當時的葉老已經是年近70歲的人了,可老人還在牽掛着我們這些孩子們的成長呢!所以你又該怎麼讀——(指名讀)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三)葉老的評語

葉老先生不僅這樣認真地批改我的作文,還在後面寫了評語。讀着這段評語,相信你還會讀出很多更深的情感。請你們細細品讀。(課件出示)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情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

1、如果你就是當年的肖復興,讀着這樣的評語,你感受到了什麼?

(這則短短的評語,是那樣親切,使“我”樹立發寫作的信心,致使我走上了寫作的道路。)(鼓勵、熱情、肯定、稱讚)

2、那我們就帶着這樣的感情,一齊朗讀這段評語。

3、因為有了葉老先生的鼓勵和肯定樹立了肖復興的信心,激勵他寫得更好,使他走上了文學之路。幾十年後,這件事他仍然記憶猶新,今天就讓我們和肖復興一起,再回憶當年的一幕一幕。(課件出示)指名回答

當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時,我(愣住了)。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後,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後,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A:徐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合作來讀一讀這段話。請你們讀紅色的部分。

五、課堂小結、留有懸念

同學們,學到現在課文隻字未提爬山虎,卻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細細研究?接下來請同學們翻開課堂作業本第26課,完成一、二、三、五大題。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件什麼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學生齊讀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嗎?(不是)對,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

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⑴讀後評議;

⑵出示填空,討論填空:

文章主要講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書:

改作文做客

⑶課文哪幾個小節寫的是葉老幫作者修改作文?

三、學習第一段(1~4節)

1、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一段。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出示多媒體課件,打出第一節字幕)這一節講了兩層意思,(打出分層號)請同學們速讀第1節,用簡潔扼要的兩句話來概括層意。

(“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老幫“我”改的。)

2、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請同學們速讀2、3、4小節。

3、今天老師帶來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課件),我們來看一看,議一議。看了葉老的修改你有什麼感想?

(學生各抒己見。)

4、作者當初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有什麼反應呢?

(指名讀。)

為什麼會一下子愣住了呢?

(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為寫得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老竟改了那麼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細緻地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舉例來説説呢?

指導朗讀“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線、曲線。”

5、的確,文章中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葉老都一絲不苟地進行了修改。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誰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為什麼?

“我真的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處呢?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⑴“氣候”在字典裏有這樣幾個解釋:

①氣象情況;

②比喻動向或情勢;

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裏句話裏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

⑵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句話講了兩個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這兩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比第一個方面更進了一步,所以用了“不僅……也……”這樣的表達方法。)

板書:

下大力氣一絲不苟

⑶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⑷指導朗讀。

7、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葉老不僅為“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板書:改評),指名讀。

(“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兒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

如果説葉老認真細緻的修改令“我”歎服,讓“我”受益匪淺。那麼,這則短短的評語,則──(學生接讀:“樹立起我寫作的信心。”)

8、“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湧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隻只鳥兒抖着翅膀。”

(出示課件。)

⑴你認為這句話該怎樣讀?為什麼這樣讀?

(“我”根本沒有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地對“我”的作文進行指導,並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十分地驚喜,十分地感動,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許由此產生了當作家的夢想。)

⑵指導朗讀。

(個別讀、女生讀、男生讀、集體讀)

9、學生置疑。

四、總結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好,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學習本課生字

1、出示生字正音。

2、歸類。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抄寫詞兒。

2、朗讀課文。

【板書】

修改作文───改一絲不苟

評指點鼓勵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人品作品堪稱楷模

邀請作客───親切(認真、期待)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創設情境、藉助各種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通過理解文章記敍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敍、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葉聖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苟地認真修改習作的習慣。

2.感受和理解葉聖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寬厚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通過理解文章記敍事情的思路,學習簡單的記敍、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創設情境、藉助各種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三、教學策略

本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紀念葉聖陶先生而寫的回憶文章。文章記敍了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邀我做客的兩件事情。課文篇幅較長,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卻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教學時可採取如下策略:

1.運用長文短講的教學理念,緊緊抓住重點句子來理解課文,突破學習難點。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雖然重在敍事,但含義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領學生走進“葉老先生”為文為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採取資料引入、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這些句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2.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使學生既“得意”又要“得言”,補充課外資料、學習葉老修改習作的方法等能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齊讀課題。

2.作者肖復興在這篇課文中寫了哪兩個故事?(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3.這兩個故事給你什麼感受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4.學生交流。

5.是什麼讓你們有這些感受呢?讓我們跟隨作者回到1963年,再現當年的情景。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課文記敍的主要事件,讓學生對文本有整體把握,更好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通過交流讀文後的初步感受,瞭解學生的原始認知,為進一步學習做準備。

(二)感悟文品,學習習作之道

1.葉老是怎樣給“我”修改作文的?請你讀課文1~5自然段,畫出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指導:預設學生説到第3自然段。

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

(1)假如你就是肖復興,你有怎樣的感受?(葉老改得認真)哪些字詞給你的感觸最深?

(2)帶着感受再讀這句話。

(3)出示插圖:葉老為肖復興修改的作文原稿。

在這篇1400多字的作文中,葉老為肖復興修改的地方多達140餘處。而在這些修改中,每個標點、每個字,葉老都關注到了,像這樣的修改,幾頁稿紙上密密麻麻的!看到這些,你有什麼想法呢?(葉老對待文章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4)帶着這種崇敬,誰來再給我們讀一讀這句話。

(5)你知道嗎,當時葉老擔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他的工作該是多麼繁忙!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如此認真、細緻地為“我”這樣一位15歲的國中生修改作文,此時的你又感受到了什麼?

(6)帶着你的想法,再讀句子。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引入課外資料,通過圖片、數字的説明,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葉老做事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4.預設學生説到第4自然的內容。

(1)大家再默默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想想你從葉老的批改中,學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學生交流。

用字準確;長句斷成短句;刪除多餘的字詞,使句子乾淨、規範;用詞確切……

(3)再次出示插圖,尋找葉老修改作文的方法。

(4)老師總結:此時此刻,我們又想到了葉老在百忙之中為“我”修改作文的情景,你有什麼感受?

(5)這千般感受化為一句話,誰來讀讀?

出示課件: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6)春風拂面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温暖、舒服)帶着你的感覺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再次利用課外資料學習,使課外資料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同時,在學習葉老修改習作的方法時,不僅讓學生收穫了方法,更讓他們對葉老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產生了崇敬之情。

5.預設學生説到第5自然的內容,出示葉老給“我”的評語。

(1)從這評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作家對一箇中學生的肯定,幫助“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2)帶着你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

6.剛才,我們和15歲的肖復興一起仔細地翻看、感悟了葉老修改的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按照“為什麼修改、怎麼修改、我的感受”這樣的順序進行敍述,把葉老做事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前5段的學習,讓學生理清作者敍述的順序,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

(三)感悟人品,學習做人之道

1.肖復興是幸運的,他的作文得到葉老的修改,那年夏天,他還有幸走進了葉老的家,在那裏,他再一次被深深地打動了。請大家讀課文6~10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讀書交流。

預設:學生説到第9段內容。

出示課件:

他親切之中藴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

(1)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親切、認真、質樸)

(2)本文在選入教材時做了刪減,原文還有這樣一些描寫,自己讀一讀。

出示課件:(補充資料)

想來有趣,那一下午,葉老先生沒談我那篇獲獎的作文,也沒談寫作。他沒有向我傳授什麼文學創作的祕訣、要素或指南之類。相反,他幾次問我各科學習成績怎麼樣。我説我連續幾年獲得優良獎章,文科理科學習成績都還不錯。他説道:“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 他又讓我背背中國歷史朝代,我沒有背全,有的朝代順序還背顛倒了。他又説:“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楚我們的歷史更不行。”我知道這是對我的批評,也是對我的期望……

(3)讀完,你又有什麼收穫?(平易近人)這句話,寫出了作者與葉老見面的真實感受。我們一起再讀一讀。

(4)請繼續讀課文,作者看到了什麼?(一牆的爬山虎)讀讀這句話。

出示課件:

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5)在課文中,作者還寫了一處爬山虎,請讀一讀這兩段話,想想爬山虎給了你什麼感受?

出示課件:

剛進裏院,一牆綠葱葱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温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

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6)學生讀書,交流。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爬山虎美、有生機)

(7)這確實是一幅幅很美的畫面,作者給我們描繪出了一種美的意境。可這美的意境僅僅是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綠綠的美構成的嗎?(不是)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與美的人品的完美融合!你看,作者這裏描寫景物是為了襯托人物的品行啊!

【設計意圖】爬山虎是文章的主線,課文中幾次描寫了爬山虎,內涵深刻,有豐富的意象與意境,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讀、去想,有了感情的沉澱,形成自己閲讀文本的體驗後,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寫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義,緩緩地走進“葉老先生”為文為人的世界,加深對葉老人品的認識併產生敬意。最後通過寫景與寫人的寫法關聯,讓學生學習這種借景抒情的習作方法。

4.葉老與“我”的故事講完了,作者的感觸更深了,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段。

(1)作者為什麼説“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葉老先生改變了肖復興的命運,引領他走上了輝煌的人生之路)

(2)讓我們來看看,那個夏天以後肖復興的文學之路吧,相信大家對“意義非凡”會有更多的理解。出示課件:作者資料。

(3)正因為有了葉老的幫助,肖復興才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成為了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所以,他感慨道──

出示課件: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

(4)這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不僅僅只關心過肖復興,他還熱情關懷許許多多的文學青年。通過書信,通過娓娓的言談,以他創辦的刊物,影響、發現、培養了如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中國現代文學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譽為“文壇伯樂”“感動中國的作家”。作為當時年僅15歲的肖復興,在30年後回憶起這兩件事,仍然覺得──我們再讀讀這句話。

(5)所以,每每回憶往事,肖復興總有這種感覺。

出示課件: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綠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濃縮成一聲深情的感激,濃縮成一份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悟“非凡”的意義,感悟“綠”的意義,在引讀中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幸運來自於葉老的影響,爬山虎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如同葉老為文為人的品行,永遠陪伴、鼓勵着我們。

(四)佈置作業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摘錄好詞佳句。

2.練習用本課學過的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在一定語言環境中理解“推薦”“愣住”“春風拂面”等詞。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 感情朗讀,初步感受具體事例+心裏感受的寫作方法,並嘗試積累運用。

3、 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葉老真誠、質樸的人品,對文學事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以及對祖國花朵的關懷與熱切期盼之情。

教學過程:

一、 導課揭題

1.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位老人是——葉聖陶老先生。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堪稱我國文壇巨匠的大作家吧,因為,我們要學習一篇與他有關的課文,那就是由著名作家肖復興寫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文章,讀題時慢一點,意味深長一些)

二、 反饋預習 整體感知

1. 同學們已經對課文做了充分的預習,現在老師來考驗一下,有信心嗎?

2. 反饋難讀的語句,隨機正音解意。

3. 談談你預習之後,讀懂了什麼?

4. 理清脈絡: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板書:修改作文 邀請做客)

5. 預習課文時,你心中又湧起了哪些疑問?

三、 重點段研讀

這節課我們重點研讀第一件事。

1. 默讀1—5自然段,找到具體描寫葉老先生給肖復興的作文進行修改的語句。

2. 反饋,朗讀。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或短語來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嗎?(修改符號 字詞句的修改 簡短的評語)

3. 你想看看這份文稿嗎?出示:修改的文稿

4. 師:面對這樣的修改,你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呢?

5. 面對這樣的修改,肖復興也有產生自己的心裏感受呢?快速瀏覽,找到相關的句子。

6. 重點品讀:

出示: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讀讀這句話。

感悟:“春風拂面”的意思?(像春風一樣吹過臉頰,帶給人無比舒服和温暖的感覺)

師:為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感受,請你聯繫3個修改,談談自己的理解。

1)“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都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

(a)從“密密麻麻”、“到處”看出(葉老修改作文非常仔細、非常認真,從而讓人感受到葉老對肖復興這麼一個普通中學生是多麼關心),所以讓肖復興產生了“春風拂面”的感覺。

(b)感悟“愣住”:愣住是什麼意思,(呆住,傻眼)。當時作者怎麼想?

(c)師:這樣的一份驚訝,我們該如何讀好這句話呢)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d)師:透過這密密麻麻的修改符號,我彷佛看到了,夜晚的燈下,葉老……

師小結:想到這些,我們由衷被這位老人所感動,這份感動帶給作者心靈上的温暖,就如——春風拂面。帶着這樣的一份感動,深情地齊讀。

2)出示第四自然段(還有哪些修改讓作者在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的同時產生春風拂面的感覺呢?)

A)從各處具體的修改中,感受到葉老用字的準確、規範,這樣一絲不苟。

B)師引讀:是的,回家後,作者仔細看了葉老對作文的修改,他發現題目……,我立刻感到……,他發現葉老把……改成了……,我感受到這樣的改動使得……。

面對如此細緻的修改,肖復興的心不再平靜,他説(齊讀感受的句子)

3)“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麼親切自然。”

(a)齊讀評語,

從這幾句簡短的評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肖復興得到了葉老的鼓勵 表揚 期待)

小結:同學們,正是葉老這一番真誠的鼓勵與熱切的期待,使15歲的肖復興心裏充滿了對從事文學事業的信心。他這樣寫道:

出示: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答問雪茄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湧起的信心和幻想,想飛出的一隻只鳥兒抖着翅膀。

師:葉老春風拂面的温暖讓肖復興走上了文學之路。

(出示肖復興的資料)。

現在他已經是我國著名的大作家了,而且還是我國一流的純文學月刊《人民文學》的副主編,多麼了不起呀!《人民文學》創建於1949年,可是與我們的共和國同齡的一種刊物啊!

師:同學們,讀到這裏,你又有什麼感受?這樣的一位老人,令我們——(佩服、敬仰、尊敬、感動)帶着對葉老的這些情感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四、 迴文感知表達方式 初步運用

1. 師:同學們,再來看看修改作文這部分內容(出示3—5段),我們再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後,在表達方式上,你又悟到什麼呢?(如果學生回答不上,就改為,那麼從這件事情上,你在寫作文上學到了什麼?)

2. 體會在記寫具體經歷的事情時,可以先寫具體事實,再寫心理感受;悟到寫作文要用詞準確,寫句規範;悟到好作文要不斷修改等。

3. 出示小練筆:

1970年,我被髮配到北大荒,那是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我把寫作當成了最快樂的事,渴望有人給予我指點。於是,我試着將文章寄給了只有一面之緣的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總編葉至善先生(葉聖陶先生的長子)。沒想到,他很快給我回信了。當時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北大荒又那麼遠,我激動得半天沒敢拆信。拆開一看,葉先生將我的一篇文章從頭到尾修改了一遍,從構思、結構、語言乃至標點都提出了具體的意見。他怕我看不清,又親自重新抄寫了一遍寄給我。捧着沉沉的信件,望着他那整齊的筆跡

4. 師巡視指導

5. 反饋評價,從學生的用字和感受是否有層次去評價。

(預設:先寫感受,再寫原因,很有條理。把感受比喻成 ,多形象。聯繫自己的理解,很生動。能作對比……)

6. 出示肖復興的感受敍寫,配樂,師頌讀。

捧着沉沉的信件,望着他那整齊的筆跡,我非常感動。在我的寫作生涯中,接受了葉老先生父子兩代人細緻入微的幫助,手把手引領我步入文學的領地,在我最卑微最艱難的日子裏,給予我信心和勇氣,讓我看到了文學的價值和力量,以及超越文學之上的友情、真誠、關懷與期待的意義。

五、 導出下節課內容

1.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一定被一份感動所深深包圍,下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葉老先生的家吧,一定會感受到他(引讀“他親切中藴含……”)一定會看到(引讀“落日的餘暉……)

2. 師:課文一直都在敍事,為什麼又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來細細品讀吧。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1

【教學設計意圖】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以爬山虎為載體,表達了作者對葉聖陶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摯、語言含蓄,特別是文章結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更是言雖盡而意未了,雖言盡而意無窮。對作者而言,他記錄的是自己的一段難忘的經歷,對讀者而言,他們讀到的應該是一個能觸動心絃的感人故事。

我在安排第一課的教學時,主要把與課題聯繫較為緊密的部分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析,從作者對爬山虎的描寫和見面情景的描述中,體會葉聖陶先生的精神品質。因此,我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詞語。

2、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並積累有關句子。

3、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為人,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對祖國下一代的熱切關懷和希望。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並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發生許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終生難忘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與成長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15歲的肖復興和大作家葉聖陶之間,還有那。(出示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讀題:

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文章,所以讀題目時應該慢一點,意味深長點。

(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

1、簡單交流預習方法:

師:為了學好這篇課文,老師課前讓大家根據預習目標學習了課文,大家完成得怎樣?

出示預習目標:

⑴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⑵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哪幾件事。

⑶查找資料,瞭解人物有關的信息。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好,下面老師就先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推薦 親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黃昏

餘暉 藴含 搖曳 真誠質樸 堪稱楷模

3、抽查個別詞語的意思,並引導用詞説話。

對於上面的詞語你有什麼問題嗎?誰來幫助他?

4、讓我們帶着這些生字字詞仔細讀讀課文,好好想一想課文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

5、交流討論、理清文章內容。

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板書:

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三、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學習課文6~9自然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找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在小組內交流喜歡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腳》中描寫葉子的句子,進行比較為什麼在作者眼中是那麼不同?

請大家再仔細讀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嗎?

(預設2:我們再來讀讀6~9自然段,看一看葉聖陶老先生是怎樣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國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像見大人一樣同我握手。

⑶把我當作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對葉聖陶瞭解情況:

(課件再出示葉聖陶的簡介。)

正像同學們所説的,葉聖陶先生是一位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大文學家,是中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這樣一位大文學家居然要見一個國中生的你,還像見大人一樣同你握手,把你當成老朋友,你有什麼感受呀?

請你大膽地想像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6、是呀,對於只是一名國中生的小作者來説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讀──(剛進裏院──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齊讀。)

7、(出示節選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讓學生讀一讀,你體會到什麼?

體會朗讀“他親切中──以至不知黃昏到來。”

8、學到這裏你覺得葉聖陶老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9、小結:

同學們,面對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大師,面對這樣親切的話語,面對這樣熱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動嗎?能不融化嗎?能不像在落日餘輝温暖下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樣充滿了生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嗎?

指導再讀“落日的餘──生氣”。

四、總結

體會作家就是這樣做的,請你談談作者該怎麼做?

五、質疑問難,設置懸念

1、“修改作文”與爬山虎有怎樣的關係?

2、作者為什麼説“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我們將在下一節課學習。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愣住、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讀順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初步感知葉聖陶先生認真、平和的人格。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重點詞語入手,把課文讀通順;

(2)從詞語入手理解文本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冬天來了,綠色明顯減少了!但是有那麼一片綠色卻一直出現在我的眼前(出示)“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這是咱們前不久學過的《爬山虎的腳》一文中的那抹綠意。誰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葉聖陶)

師:是啊,就是咱們的葉聖陶爺爺,那請你説説你對葉聖陶老爺爺的瞭解吧!

這就是葉聖陶的生平簡介。(出示課件:葉聖陶簡介)

大家自由地讀一讀。(學生大聲讀)

請你來説説此刻葉聖陶爺爺在你心裏是個怎樣的形象呢?

生:是一個偉大的人;是個著名的人;是個文學家……

師: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兒童文學家教育家,在文壇上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是名作家肖復興,為了紀念葉聖陶而寫的(齊讀課題)。來,抬起頭看老師寫課題。板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再讀課題。

這是一片充滿生機、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這一牆綠色,我們該怎麼讀?生再讀課題。

師:同學們,一看這課題,你覺得文章應該寫的是什麼?那是不是這樣呢?請大家打開書本,帶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求:

1、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讀了之後,你覺得文章是寫爬山虎的嗎?你有什麼收穫,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生字教學

真了不起呀,我想課文中的這些詞語大家就更不在話下了吧!誰願意來讀一讀

出示、推薦、修改、愣住、燥熱、眼簾、刪掉、融洽、黃昏、藴含、搖曳、意義非凡、春風拂面、堪稱楷模

學生讀。

3、理解詞語中瞭解課文。

“堪稱楷模”是什麼意思呢?誰知道?文中哪一句話有這詞?讀讀。

是誰堪稱楷模?他的什麼地方表現出來的品質堪稱楷模?(板書人品文品)

師:好,同學們學的真不錯,學習詞語的目的關鍵在於運用,下面老師有個填空題,你能用這些詞語完成這些填空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我上九年級的時候,寫了一篇叫《一張畫像》的作文,經我的語文老師( )在北京市少兒徵文比賽中獲了獎。

一天語文老師給我看了葉聖陶爺爺給我xxx的作文後我xxx了。(在此處插入對"愣住"的理解)

在他的批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猶如( )。

三、結合文本,理解詞語。

1、讀文,從"愣住"入手,讀懂第一部分

過渡:不過。老師這裏有個疑問。作者看到修改稿後為什麼會愣住呢?

讓我們大家也來看看那篇修改稿。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你看了以後有什麼想説的呢?

生:我也愣住了,修改了那麼多地方,葉老先生太認真了。

師:那我們在課文中找一找作者為什麼愣住的句子。(板書愣住)

出示句一: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

(1)請你來讀讀這個句子

(2)理解"愣住":什麼是"愣住"?(吃驚,驚訝)那我們應該怎麼來讀這個詞呢?(學生讀)恩,真是一羣被愣住了的孩子。那我們把它放進句子裏你覺得應該怎麼來讀?請你來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作者為什麼會愣住啊?

生:因為有很多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誰能説説?

(3)這要花了多少心血呀。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位老人的心血吧!齊讀

(4)請大家再找一找,葉老先生還為作者改了哪些地方呢?

出示句二: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長句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出示句三: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

請這一小組的同學來讀一讀。

直接小結:如此認真的批改,無怪乎作者看了會愣住,會驚呆啊

(5)發散思維想像畫面。

師:就是這麼一位國中生寫的這麼一篇在北京市獲得少年兒童徵文比賽中的文章,卻被葉老先生修改了那麼多處。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生:出現了葉老先生認真修改的畫面

師:你會用個什麼詞來形容他嗎?(一絲不苟)讓我們再看看這篇修改文吧。從這修改中,你還體會到了什麼?從這修改中,還讓我們學會了什麼?(出示修改方法)

師:葉老先生那麼忙,但他還是那麼認真地改着,那麼聚精會神、那麼孜孜不倦地改着……這一切,讓肖復興同學感受到了什麼?(填詞)我們又怎麼能不為之感動,為之震撼嗎?這真是一個文品堪稱――――(楷模)的人啦。

不僅如此,他還為肖復興寫了一則評語,誰來讀讀?(出示)這一則評語又給了肖復興同學什麼感受?(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2讀文品句,從"燥熱、融洽"詞中入手,理解第二部分

過渡:是呀,一個大作家對一個國中生的作文如此的認真細緻地修改,怎麼不令肖復興感動呢。更讓肖復興同學感到意外的另一件事,那是什麼事?(這一年的暑假,他收到了到葉老家做客的邀請,像葉聖陶先生那樣的大作家,居然邀請這個國中生,這能不讓他感到高興嗎?)看看以下幾個填空題怎麼填?(出示句子)

更讓我激動的事,那年暑假他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一進門撲入( )的是一牆綠綠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天的( )。 (對“燥熱”進行體會)

通過和葉聖陶爺爺十分xxx的交談(插入對"融洽"的理解)我才明白為什麼他是一位xxx的大作家。這真是一個( )的夏天。

1、“燥熱”什麼意思?找到文中描寫這意思的一段話了嗎?讀讀,“彷彿”什麼意思?從中體會到了作者什麼心情?特別是從哪幾個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激動的心情?(跳躍閃爍)

2、更令作者欣喜的是,葉老先生沒有想像中的高高在上,和葉老先生的交談卻十分融洽。那麼融洽是什麼意思呢?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夠來解釋融洽呢?

出示

葉老先生見了我,像會見大人一樣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讓我覺得距離縮短不少。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彷彿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藴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

請你來讀一讀。讀得十分自然。你來讀,讀得十分親切,你再來讀,讀得真融洽呀!我們一起來讀!這時,你感受到肖復興同學的心情了嗎?誰來説説?是呀,這就是葉老的人品,他待人是那麼的真誠,平易近人,他的人品真得是堪稱楷模呀。(板書平易真城)

正因為葉老的人品,因此看那一牆的爬山虎(引讀)――綠得沉鬱,(出示)

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你體會到他的心情了嗎?請你來讀一讀,我們女生來讀一讀。請大家再美美愉快地讀一讀。

3、在作者眼裏,在作者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不是藴含着特別的含義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討論)

四、齊讀最後一段,總結全文。

師:作者一直沒有忘懷那一牆綠綠的爬山虎,這片綠綠的爬山虎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作者會對這片綠綠的爬山虎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根據板書引説)因為第一次――――,因為那個夏天,他懂得了,模糊懂得了――――(為什麼説是“模糊”懂得?)再讀這段,説説感受。

同學們,現在你知道了嗎?為什麼課題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嗎?(出示)大家知道嗎,肖復興同學長大後成了什麼嗎?(簡介作者)

五、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喜歡的段落。

2、與同學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

板書設計:

修改作文一絲不苟(文品)

邀請做客平易真誠(人品)堪稱楷模

教學反思:

設計這篇教案時,我想語文學習是在語文教學中,扣緊教科書文本學習,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過程,我們教學首先要固本強基。不管語文課堂怎樣改革,都應該立足於教材,立足於課堂、立足於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紮紮實實的教,學生紮紮實實的學。因此,這篇課文我從詞語入手,讓學生去品詞品句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寫了兩件事,每一件事我都設計幾句關鍵的填詞句子,學生可以一目瞭然地瞭解到這件事的主要內容,再從關鍵詞中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而理解內容。設想是好的,可惜時間不夠,我只好把原設想的最後一段結尾、總結放在了第二課時,本來想把全篇課文一口氣上完,未能如願。這節課雖有美中不足,但我教學意圖達到了,整節課的教學做到了如崔巒在全國第五次閲讀教學研討會上所説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教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簡單就是以簡馭繁,返樸歸真,追求的是一種真、純、實、活的教學境界,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理想。“總而言之,還是好的,因為把最後一段放第二節上也是可以的。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從葉老批改的作文及教導中體會他“認真、平和、親切、質樸”的作品和人品。

【教學重、難點】

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並從中體會葉聖陶老先生的人格美,學會做人。

【課前準備】

1、蒐集葉聖陶和肖復興的資料,閲讀他們的作品;通過閲讀相關資料和作品,初步瞭解這兩位作家。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學生質疑,導入新課

1、讀課題,質疑。

2、檢查預習,生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1、劃出生字新詞。

2、想一想: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用小問號標出來。

三、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一讀,説説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師評價。

2、會讀的同學站起來齊讀,師生共同評價。

3、填空,整體感知課文。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學生質疑。

2、劃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指名讀,説説分別是描寫什麼時候的爬山虎,它們有什麼不同,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3、指導感情朗讀:

這確實是一種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畫面,也可以説,作者在這兒營造着一種美的意境。這美的意境是不是單單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綠綠的美構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什麼?那麼,葉老美的人格體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讀讀課文,找出具體事例,劃記出直接寫葉老人格之美的句子。針對這些句子,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考考別人。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共同解答。在合作中又發現了什麼新問題?我們來一個小組PK賽,看哪個學習小組找的問題最多,理解課文的能力。提出一個問題或回答一個問題老師將在你們那個小組粘上一個爬山虎的葉片,添上一片綠。哪個小組的爬山虎的綠最多,將得到老師的'特別的獎勵──葉聖陶爺爺寫的書哦!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4、小組PK賽,相機指導朗讀。

5、評價總結。

6、美麗的景色與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這時,在作者眼裏,在作者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不是藴含了更深的含義呢?讓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後一段話,生齊讀。

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五、課後作業

1、和小夥伴們交流交流寫作文和改作文的體會。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和收穫,寫下來,下節課和同桌交換一起改一改。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並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

2、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內容和題目的關係,體會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的品質,懂得學作文應學會做人的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品格,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課前準備】

肖復興的生平資料和課文內容片斷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談話:

⑴ 我們前面學過《爬山虎的腳》那篇課文,還記得那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葉聖陶)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你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肖復興)怎麼知道的?(從葉聖陶的批語中知道的)想知道肖復興是什麼人嗎?放投影片,介紹肖復興。

⑵ 看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我想知道這位作家筆下的爬山虎是否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葉聖陶筆下的爬山虎一樣;這篇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一些什麼情況)

2、導入: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看看課文到底寫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學生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⑴ 讀準字音,初步掌握生字新詞。

⑵ 説説課文內容:

① 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本文講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事。)

② 讀後有什麼初步感受?

(感受到葉聖陶先生做事的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人品。)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提問:

課文介紹了你想知道的內容了嗎?你有什麼發現?(課文沒有重點介紹爬山虎,而重點在寫人的事。)可課文卻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知道為什麼嗎?為了弄清楚題目和內容的關係問題,我們還是先來理解課文所寫的第一件事,看從這件事中我們會感受到什麼。

2、學習課文1~3自然段:

⑴ 學生自由讀這幾個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事?圍繞這一件事,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情況?

⑵ 回答以上問題。

(寫葉聖陶先生幫我修改作文的事。分別寫了為什麼幫我修改,是怎麼修改的,以及我的感受。)

⑶ 再讀課文,討論:

從這件事中,你感受到什麼?是從哪些內容感受到的?(感受到葉聖陶做事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的品格和作者感激敬佩葉聖陶的感情。)學生邊回答問題,邊進行感情朗讀練習。顯示投影課件:

課件1:

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那篇作文簡直像是動過大手術鮮血淋漓又綁上繃帶的人一樣。

課件2:

我真的從中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這不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課件3: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幹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課件4:

那時我才15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湧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隻鳥兒抖着翅膀。那是隻有那種年齡的孩子才會擁有的心思。

⑷ 分小組討論:

你從中學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⑸ 班上交流:

① 認真,一絲不苟;

② 修改用錯的詞,儘量使語言準確規範。

③ 刪掉重複羅嗦的詞句,使語言準確簡練

四、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分析了課文中寫的第一件事。通過這件事的分析,我們初步瞭解了大作家葉聖陶的文品和人品,也感受到作者對葉聖陶的敬佩和感激之情。那麼課文內容和課題到底有什麼聯繫,下節課再繼續分析。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瞭解,學習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方法。

(3)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葉聖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中受到啟發,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好習慣。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重點是從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體會認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作者三次提到綠綠的爬山虎的含義。

課前準備

1、收集葉聖陶和肖復興兩位作家的資料。

2、收集爬山虎的圖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檢查學生學習生字的情況。

2、初讀課文,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一)提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一張畫像》這篇作文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同時在書上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學,討論:課文中是怎樣講葉聖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讓學生把有關的內容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是怎麼改的,這樣改好在哪裏?)

(葉聖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認真,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注意用字的準確性,句子的規範化。)

3.作者翻到那篇作文,為什麼一下子愣住了?

(一是作者自以為作文寫得不錯,沒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沒料到蜚聲國內文壇的大文學家竟會如此認真修改一個小毛頭的作品;三是作者沒料到葉老這樣認真。)

4.作者從修改中認識到了什麼?

(作者不僅看到自己文的種種毛病,也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5.看資料袋《一張畫像》的修改稿。

(1)學生組成四人小組,進行學習討論。

(2)集體討論交流、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説出自己的意見和自己的體會、着重引導體會以下幾處修改,分別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修改。

①“可卻”用詞重複,所以刪去“卻”字。

②“口裏還不住地吶喊”,不真實。因為畫面上是不會吶喊出聲音來的,改為“從口裏還吐出幾個字”來就和畫面一致了。

③“還不停地給他講着”,不大符合上課時的實際情況。將“不停地”改為“悄悄地”就準確了。

④“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表達不準確,因為王老師不可能單單拿那張畫,拿的只能是那本畫着畫的課本,所以把“畫”改為“幾何課本”

⑤刪去重複囉嗦的詞句,使語言簡潔明瞭。

(用六個方法進行修改。1、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2、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3、把長句斷成短句;4、刪去重複囉嗦的詞句;5、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6、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6.看了葉老先生修改,我們很受啟發。肖復興也很受啟發。比較一下,是我們的感受深,還是肖復興的感受深?(是肖復興的感受深)這是什麼原因呢?能找得到嗎?(找出“我真的'從中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讀一讀。)這句話你們懂嗎?(教師析書“受益匪淺”,受到教育非常深刻。“隔岸觀火”,比喻看別人的事情,與自己關係不大。“身臨其境”是親自經歷那個事情的意思,再讓學生連起來説説這句話的意思:因為葉聖陶先生修改的別人的文章,正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別深刻。)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見面後,葉老先生給作者又是什麼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平易近人,從葉老讓孫女葉小沫在門口迎接,要作者到他家做客,葉老在門口等候、握手、親切的交談可以看出。)

(2)勾畫出課文中幾次與葉老的談話和談話的內容。

(共三次。第一次説:“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理科的書”第二次説:“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不搞清我們的歷史更不行。”第三次説:“是的,那是前幾年寫的呢!”)

(3)請同學們談談對葉老的三次説話的內容的理解。

(第一次,告訴作者愛好文學的人要知識淵博。

第二次,告訴作者愛好文學的人要學好歷史。

第三次,告訴作者寫作要真實、要能反映現實的生活。)

(4)聯繫課文內容,説説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通過這件事知道了,做一個作家應該有葉聖陶先生這樣的人品,像他那樣真誠質樸、平易近人。寫文章也應該像葉聖陶先生那樣,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因為當時肖復興才15歲,還是個孩子,他對問題的認識還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課文中説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這樣講是恰如其分的。)

②“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意思是葉聖陶先生的音容笑貌、親切教誨一直留在自己的腦海裏。)

10.朗讀全文。

三、總結、擴展

1.教師簡單小結、深化認識。

葉聖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作文這件事,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後來肖復興成了著名的作家,寫了許多好文章。《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於1992年,離1968年20多年了,還寫得那麼具體形象,就像剛剛發生的事情一樣,這也説明了這件事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2.讀全文,説説學完這篇課文的體會。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小練筆:文中的葉老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板書設計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用詞不當

長句改短 一絲不苟

批改作文 調整順序 平易近人

重複囉嗦

錯別字、標點

教學反思: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節開展教學。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慾。

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為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引入新課時,我以學生置疑為線索,改變了以往談話導入的做法。利用“葉聖陶先生是怎樣評肖復興的習作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入新課。目的是通過這個問題來完成這一段的教學內容,進而引出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j7v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