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祝福 >

祝福教學課件

祝福教學課件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的小説代表作之一,是魯迅第二部小説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編收集了祝福教學課件,歡迎閲讀。

祝福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敍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

  教學難點:祥林嫂悲劇的根源。

  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通讀全文,理清脈絡,整體感知全文。

  一、導入

在中國的現代作家中,沒有哪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魯迅這們深刻而又具體,沒有哪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有魯迅這樣執着而又犀利,那麼是誰讓祥林嫂落到了那麼悲慘的境地?讓我們走進《祝福》,走進我們民族的昨天,也走進魯迅先生偉大的心靈。

學生介紹魯迅,教師補充。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小説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 續編》《且介亭雜文》等專集;

中篇小説《阿Q正傳》( 1921年12月)

  二、解題

1.背景介紹

《祝福》寫於1924.2.7., 是魯迅短篇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後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裏,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説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鬥。

《祝福》這篇小説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關於“祝福”

“祝福”是舊時浙江紹興一帶曾經流行過的一種迷信習俗。每當舊曆年底,地主和有錢人家舉行年終大典,殺雞、宰鵝、買豬肉,並將三牲煮熟作為“福禮”,恭請天神和祖宗享感謝他們保佑當年“平安”,並祈求來年“幸福”。

  三、檢查預習

1.字詞。

鈍dùn響 寒暄xuān 瓦楞wǎléng 悚sǒng然

躊躕chóu chú 謬miù種 儼yǎn 雪褥rù

瑟sè瑟有聲 塵芥jiè堆 形骸hái 頰jiá

賀家?エ? 荸薺bíqí 嗚咽yè 馴xùn熟

斂liǎn 怔怔zhēng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瞥piē 門檻kǎn 惴惴zhuì zhuì 蹣跚pán shān

2.小説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環境的描寫,塑造各種具有典型性格

的人物,廣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作品。

明確:小説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小説思路,理解本文倒敍手法的作用。

  一、整體感知

1、理清小説思路

四人一小組研究併為“祥林嫂”梳理一生的主要經歷。

祥林嫂年一生經歷:

與樣林結婚。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經衞老婆子介紹,到魯鎮做工。

後被抓回,春上被逼改嫁,年底生阿毛。

丈夫患傷寒死去。

四歲的阿毛春上被狼銜去。小屋被收,秋天經衞老婆子介紹,回到魯鎮做工。祭祀時很閒,只燒火。年底柳媽建議她去土地廟捐門檻。

近秋到土地廟捐門檻。冬季祭祖時節,仍不讓她拿酒杯和筷子。

可能被趕出魯四老爺家。

淪落為乞丐。

凌晨離開人世。

2、情節梳理(板書)

序幕—— 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外逃初到魯鎮

發展——被劫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捐獻門檻,未能贖罪,被逐,淪

為乞丐)

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二、文本研讀

1、提問:這篇小説是按時間順序敍述,還是另有安排?

明確:本文在序幕以後就寫出了故事的結局,這是採取了倒敍的手法。

2、 提問:在結構上採取倒敍手法有什麼作用?

設置懸念,使讀者急於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濃重的悲劇氣氛,而且死後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間的尖鋭的矛盾,突出了小説反封建的主題。

  三、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重點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顧小説的三要素

故事情節、人物、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1、小説中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有哪些?

明確:肖像、神態、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

2、試找出文中對祥林嫂的肖像、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的語句,並分析其作用。

A.肖像描寫:(共三次)

臉色——1青黃,2青黃,3黃中帶黑。

兩頰——1紅的,2消失了血色,3消盡了悲

眼睛——1順着眼;2順着眼,有淚痕,無精神;3眼珠間或一輪。悲哀的顏色。

衣飾——1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2同上;3破竹籃,空的破碗,破竹竿。

作用:展示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發展過程,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禮法對婦女的摧殘與迫害。

第一次雖貧困,但對生活抱有希望

第二次已經走投無路,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第三次對生活已經徹底絕望

B.語言描寫“我真傻,真的……”

作用:失子對祥林嫂是致命一擊,反覆述説是為了減輕內心痛苦;而人們對祥林嫂悲慘遭遇卻厭惡和唾棄,説明人際關係的冷漠,預示着祥林嫂悲劇的必然。

C.神態、動作描寫——兩次祭祀

第一次,訕訕地縮了手,疑惑地走開。

第二次,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變作灰黑,失神的站着。

作用:説明精神為之崩潰

3、歸納祥林嫂人物形象。

明確: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對生活要求低,卻被踐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視,她深受封建禮教思想毒害,以至於被社會所吞噬。

  三、作業佈置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魯四老爺和“我”的形象。

  一、複習回顧

  二、分析魯四老爺

1、文中的魯四老爺是個怎樣的人呢?你是從哪裏看出的`?

明確:A.通過魯四老爺的書房陳設的描寫,點明瞭魯四老爺的身分(地主階級、封建理學的衞道士)。 (間接描寫)

B.當婆婆一邊搶人一邊來領工錢時,魯四老爺把祥林嫂一文還沒有的工錢全交給了婆婆。 説明他對被壓迫的寡婦祥林嫂的冷酷無情。

祥林嫂曾那樣辛勤地為魯家勞動過,可當她遭到惡運時,魯家卻無動於衷,連祥林嫂走沒走、怎麼走的,都毫不過問,只是到了正午,四嬸肚子餓了,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時拿走米和淘籮,於是傾巢出動“分頭尋淘籮”;連平時擺派頭、端架子的魯四老爺都“踱出門外”,“直到河邊”,等看見米和淘籮“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邊還有一株菜”時,這才放心。這場虛驚,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統治者的眼裏,一個勞動婦女的命運都不如一個淘籮、一點米、一株菜,魯四老爺冷酷殘忍的嘴臉躍然紙上。 (直接描寫:行動描寫)

C.魯四老爺一共開過六次口,説了百十來個字,a祥林嫂被搶前的描寫。

b.祥林嫂被搶時的描寫。c.當他為尋淘籮,“踱”到河邊時的描寫。

d.緊接着,午飯之後,衞婆子又來時的描寫。e.對四嬸的暗暗告誡的描寫。

f.祥林嫂死後的描寫。

他的語言把他反動、頑固虛偽自私、陰險狠毒的性格特徵,把他殺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盡致。 (語言描寫)

歸納:魯四老爺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頑固地維護舊有的封建制度,反對一切改革與革命。他思想上反動,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三、分析“我”這一形象

問:説説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人?在文中起何作用?

小説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對祥林嫂提出的“魂靈的有無”的問題,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我”的軟弱和無能。

在小説的結構上,“我”又起着線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四、歸納小説主旨

《祝福》這篇小説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深切地表達了對底層勞動婦女的同情和關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五、小結 以《祝福》為題的深刻意義

小説起於祝福,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

第一次,各家準備祝福的情景。(揭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

第二次,描寫魯四老爺家祝福。(推動情節發展,增強人物的真實性與感染力)

第三次,結尾。與祥林嫂的死形成鮮明對比,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深化主題,首尾呼應,小説結構更加嚴謹。

  六、分析、討論寫作特點

1.精當的環境描寫。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畫

①肖像描寫:三次變化。

②畫眼睛(眼神)。

3.倒敍的獨特結構。

  七、拓展延伸

電影《祝福》的結尾對小説作了這樣的改編:祥林嫂捐了門檻“贖罪”後卻仍被魯鎮的人鄙夷,她憤然舉起菜刀,砍向自己曾寄予無限希望的門檻。你認為這種改編是否符合小説中祥林嫂的思想性格?從文中找依據説説理由。

答:電影拍攝的時代比較特殊,加入這個情節是為了體現勞動人民的抗爭,但是現在很多人認為這個情節的加入有悖魯迅原作初衷,祥林嫂是封建思想、封建秩序的犧牲品,她是遵守封建道德的,她為了守節不惜以死抗爭,再嫁後心裏一直有極強的罪惡感,魯家不讓她參加祭祀,她沒有一點不平和抗爭,而是認為自己不乾不淨,捐了門檻以求獲得寬恕,直到臨死前也只是對鬼神的有無有了一點點兒動搖,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忽然爆發出那麼大的反抗精神,用刀去砍門檻呢?這不符合祥林嫂思想性格發展的軌跡。受盡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迫害最終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所吞噬,這是祥林嫂悲劇的根源,也是魯迅小説的立意之所在,而改編後的這一情節顯然有悖於這一主題。

  八、作業佈置

標籤: 課件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zhufu/15m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