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讀完《遠山淡影》後,腦海裏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儘管作者敍述了“我”回憶起一件久遠的往事,在主人公“我”的敍述和思考中提供了直觀外的線索,但那也只是片斷的內容,就連那件往事也是,此時此刻也是。於是,合上書,我彷彿置身於一片茫茫的原野,那裏綠草如茵,陸離的花叢從我的腳下延伸,從平緩的丘陵背面一直到畫卷的最遠端,那裏崇山疊嶺,高高的杉木從整齊的樹林裏突兀一個尖角,就像傳統建築的屋頂上的翼角,一切籠罩在一層灰色的氤氲之下,宛如閬苑仙境。造成這種錯覺抑或説是遐想的原因恰是山隱去了其形體,而留下簡單的輪廓與淡淡的影子,空白處自然的會由想象力來填充。

作者是以第一人稱寫作,但也只侷限於“我”的範圍,這就意味着,敍述的角度不超過“我”,沒有多餘的旁白(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但極少)與心理分析,僅有的猜測與所思同樣拘於純粹的“我”之內;其次,作者及“我”只着眼於眼前看到的、發生的和回憶的,而這些事沒有來龍去脈,於是,就造成一個不完整的印象,就像不斷延綿的山脊被畫卷兩端突然的攔腰折斷;讀後感.最後,儘管印象是不完整的,但作者有意提供斷斷續續的線索並讓它們產生聯繫,讓空白不是那麼的空白,而是留下淺淺的灰色,正如到小説結束為止,對於景子是這個人的印象都是殘缺近乎了無的,但相較於小説肇始——只告訴了景子的自縊以及純日本血統——我們慢慢了解到了,景子名字的由來、景子的出身、早年的生活環境、以及她音域的性格等,景子便是這遠山淡影,空白處則是她為什麼要自縊。之外,還有“我”、長崎的陰影和萬里子的去向一併構成了漶漫的羣山遠景。因此,我十分的佩服作者的自制力與忍痛割愛的決心。

比較有意思的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提到景子的死卻不打算描寫這件事對“我”內心造成如何巨大的波瀾,轉而回憶起有相似命運的佐知子,而通過佐知子的冷漠映射了“我”的冷漠,直到最後儘管感情有了起伏,在景子曾經的房間流連,但仍然能夠感受到“我”身上的冷漠,於是淺層的冷漠與深層冷漠、現在與過去構成了畫卷裏的近景清晰與遠景模糊的照片聚焦後的效果。另外小説中的每次對話總是會在某一句話上重複幾遍,就像盪漾在曠谷間的迴音,加深了距離感,從而在聲音上也加強了淡薄感。

不得不感喟石黑一雄的技巧純熟。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第一章 為什麼會有人呢?

道金斯的目的,是研究自私行為和利他行為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在這裏,他嘗試解釋了一下他本人的立場,並舉出一些有爭論的學説。

他指出,目前主要有兩大理論體系:“羣體選擇”理論和“個體選擇”理論。

羣體選擇理論認為:一個羣體,如一個物種或一個物種中的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為了本羣體的利益準備犧牲自己,這樣的一個羣體要比喻之競爭的另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把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滅絕的可能性要小。因此,世界多半要為那些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個體所組成的羣體所佔據。

個體選擇理論認為:即使在利他主義者的羣體中,幾乎可以肯定也有少數持不同意見者,拒絕做出任何犧牲。假如有一個自私的叛逆者準備利用其他成員的利他主義,則它比其他成員更可能生存下來並繁殖後代。這些後代都有繼承其自私特性的傾向。這樣的自然選擇,經過幾代之後,“利他性的羣體”將會被自私的個體所淹沒。一個羣體是否會滅絕,可能受該羣體中個體行為的影響。

最後,他擺出自己的信念:選擇的基本單位,因此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單位,既不是物種,也不是羣體,嚴格説來,甚至也不是個體,而是遺傳單位基因。

這一章,他給了我頭腦冷靜、脈絡清晰,有公正而嚴謹的求學態度的最初印象,我很欣賞這個態度。

第二章 複製基因

至此,作者回答了在第一章中並沒有答案的疑問:為什麼會有人呢?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呢?他指出,人是保存基因而存在的終極理由,是基因的生存機器。

他首先用極為通俗的語言展示血紅蛋白模型,然後,在有了一個具象為基礎的前提上,闡述複製基因的形成、競爭的出現,以及進化過程。

簡單地説,複製基因自我拷貝,集結起着構件作用的分子組成穩定的鏈,當這樣的鏈越來越多,周圍存在的構件分子日漸稀缺時,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複製基因必然為了爭奪它們而互相搏鬥,而“在任何導致產生更高一級穩定性的複製錯誤,或以新方法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的複製錯誤,都會自動地得以延續下來併成倍地增長”,由此導致“生存鬥爭隨之逐漸激化,生存機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臻複雜。這是一個積累和漸進的過程”,人,就是這個過程積累和漸進至今的產物之一。

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

本章的要義是: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

我發現,道金斯對他所闡述的理論底氣似乎並不足,或者説,以他的才華,仍無法在宏觀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具有説服力的比喻,來證明基因如何進行自我拷貝,又如何服從自然選擇等。同時我注意到,他多次用“碰巧”、“理所當然”這些詞,這是我不樂見的,這些詞是在不夠嚴謹。

諷刺的是,“碰巧”、“理所當然”、“運氣好”是達爾文主義者慣用的伎倆,如果他們不致於蠢到變節轉而服從拉馬克學説的話。

當然,儘管這樣,我仍然十分佩服他的敍述能力,他解釋了基因之成為自然選擇基本單位的原因。這是一家之言,但非常有説服力。

基因通過拷貝形式的存在幾乎是永恆的,為爭取生存,犧牲等為基因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基因是自私行為的基本單位,可以肯定地説,能夠生存下去的基因,必然是帶有自私特性的。

這一章很長,它顯示了道金斯是一個多麼傳統又地道的達爾文主義者。

我並不想省略很多有趣的例子,不過它們太多了。我贊同他提出的:一個(實體)同另一個之間的.差別,可以很容易地在環境或者基因方面追溯到一個或幾個先前的差別,就是這些差別才真正關係到生存競爭和鬥爭,就進化而言,起作用的是受遺傳控制的差別。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古人曾説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長歌行一詩中也提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當我聽到這珍惜時間的句子時,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再讀匆匆,寫下一片匆匆讀後感:

這篇文章講的是時間一去不復返,不要虛度光陰。從中我體會到時間就是生命,聯想到了自己已度過了四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而這四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我卻幹了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我曾聽説過這樣一個笑話:一個公司人員向老闆請假,公司老闆對他説,一年365天,52個雙休日,減去這104天,還剩261天,你天天還有16個小時不在工作崗位上,減去這170天,還剩91天,你天天用30分鐘喝咖啡,用掉23天,還剩68天,你天天吃飯用1小時,用去46天,還剩22天,你通常每年向公司請2天病假,只剩20天,每年有5個節假日,公司不上班,減去這5天,還剩下15天,公司每年慷慨地向你放14天假,這樣算下來,你工作時間只剩1天,而你還要請這1天假。

讀完這則笑話,我不僅哈哈大笑起來,笑完又有一絲寒意,雖然這位老闆計算時間的辦法不一定準確,但是這足以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朋友,每當你打電腦的時候,日子從鍵盤上過去,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裏閃去。朋友,人生雖短暫,但細細地算一算,一生中我們有多少時間是用在工作、學習上呢?

陳忠實曾經説過:無論往後生命歷程中碰到怎樣挫折、怎樣的委屈,不要動搖,不必辯解,走你自己的路吧!因為任何動搖包括辯解,都會耗費心力,耗費時間,耗費生命,不要耽擱自己的行程。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而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呀。”同學們,珍惜時間吧!時間就是生命!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咬人的夏天》給我了許多感悟,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態度......

比如“白山林”這個故事,説的是一對父子,家裏貧困,聽説,有人打到了一隻狐狸,買了不菲的價錢,他們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借來了一把槍來到了森林裏,但直到天黑才打到一隻非常醜陋的兔子,這時才發現自己迷路了,他們心裏十分害怕,點點燈光給予了他們的希望,父子倆朝着燈光走去,發現了一位守林人,守林人好心地個給父子倆指路,並將他們留宿。一早起來,守林人出去打獵了, 當他們準備繼續打獵時,發現椅子上多了張精美的狐狸皮,父親起了霸為己有的念頭,看守林人要回來了,一把抓起狐狸皮,藏其棉衣下,叫兒子趕快走,走在後面的兒子發現了沒藏緊的狐狸皮,告訴了守林人,並和守林人説明了家裏的貧困,守林人將狐皮送給了父子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以誠信為本,不能像父親那樣不經過他人的同意,擅自拿別人的東西,像守林人一樣寬容大度,心胸能容納天下之物。

《咬人的夏天》給我許多感悟,希望大家能讀一讀這本書。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一本冰心獎獲得者汪文勤寫的書《捕風的日子》,説是一本書,其實是一片片日記構成的,寫了作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讀完這本書,我感觸頗深。

整本書,字裏行間滲透一個愛字,她好像夏日裏的涼風,順着血液流遍你的全身,讓你感到是那麼的舒服,那麼的享受;她好像黑夜裏的一盞明燈,讓你眼前一亮,感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什麼功名利祿,金錢財富,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庸。

每一樣事物在作者的眼裏都富於了靈性。土豆是會唱歌的,用沙啞的喉嚨,唱出泥土幻化而來的香氣,作者滿懷感激之情感謝土豆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樸素、結實而美麗的人羣;楓葉是有感情的,正像作者所説:“那一片小小的楓葉,一樣經歷了發芽長葉,一樣經歷了風霜雪雨,由早春的翠綠到深秋的猩紅,天然、率真、笑臉一樣印在加拿大的旗幟上。”作者移居加拿大,讓她看到世上絕美的山水,人們樸實厚道的笑臉,寬廣如海的胸懷,深重如山的情意。世間的一切在作者的眼裏都是美好的,對生活充滿了愛,愛的深沉,愛的無處不在。

在作者十歲那年,母親就去世了,對於一個幼小的心靈是多大的創傷啊!然而她並沒有被生活嚇倒,很多美好的回憶卻永遠留在了作者的心中,影響着她的一生。書中寫道:母親望着蘇里蘇河落淚,當我問及原因,並在我的追問之下,她才告訴我她為她的繼母流淚,她在用她的淚水悼念一個傷害過她的人,一個讓她的童年十分苦痛的人。我想正是母親的寬容,善良,對生活充滿愛的品格影響着作者的一生,至此幾十年後,身在異國的她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捧着一隻麥秸稈編成的小籃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起了自己的祖國。母親是這樣做的,自己是這樣做的,她的孩子曹禪也是這樣做的。文中的曹禪是一個很有想象力、很富有愛心和一個富貴的小女孩,每當你和曹禪談話時,你如果不拿筆去記錄曹禪所説的每一個字,那麼你就錯過了珍貴的寶藏;在學校裏,曹禪雖然學習在全班第一,但是她總是和那些全班學習最差的同學一起玩,國小時這樣,國中時這樣,就連高中大學時都是這樣,每當到了期末,那些學習較差的孩子們總是找老師的助理曹禪來幫助自己學習各類學科,而曹禪每次遇到這類情況,總是細心而笑眯眯的答應了。多好的孩子呀!愛是欲欲待發的種子,讓孩子有記憶,有感受,直到他能將這樣的愛準確地傳達出去。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作者的愛是細膩的,用她智慧的雙眼去發現愛;作者的愛是寬容友善的,用她博大的胸懷去化解愛;作者的愛是偉大的,雖然身在異國,又何時忘掉自己的祖國呢?她用愛演繹着自己燦爛的一生,用愛影響着身旁所有的人,愛是她一生的追求。

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我們也要像作者,像冰心一樣,我們要充滿對自己職業的愛,對學生的愛,用愛的語言,愛的眼神和愛的行動讓孩子感受到愛,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心田播撒愛的種子,那麼將來你收穫的就一定是學生幸福的人生。正像冰心所説:“青年人呵,為着後來的回憶,小心着意地描你現在的圖畫。”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將來,為了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把自己的愛心獻給我們的孩子們吧!相信“有愛就有一切!”讓愛的種子灑滿人間。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當我讀完《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後,我的眼睛裏早已閃爍着淚花,這本書發人深省、感動人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黑人們的艱苦命運。它講述了:因為奴隸主謝爾比要還債所以賣掉了黑奴湯姆和伊麗莎的兒子哈利,而伊麗莎帶着兒子哈利逃走,獲得了自由,可湯姆卻聽天由命,最後離開了人世。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對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誠實守信,任勞任怨,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可是他是一個黑人,被黑暗、殘忍的奴隸制度壓迫着,渴望自由的他最後還是離開了大家。

面對黑暗的奴隸制度,我十分反對,黑奴也是人啊,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他們,不能使用如此殘忍的方法。

不過,我也十分喜歡黑奴伊麗莎,她面對命運,勇於反抗,最後得到自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認為我們應該向湯姆叔叔學習,學習他做一個誠實守信、心地善良的人。也要像伊麗莎一樣面對不好的命運要敢於反對。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黑奴們艱苦生活,與黑奴們面對這樣生活的不同態度。作者斯托夫人用生動的語言讓我們走進了黑奴們的心靈,讓我們身臨其境。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讀了有希爾——一位英國作家寫的《天藍色的彼岸》。

這本書用孩童的視角像我們詮釋了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本文主要寫了小男孩哈里因為和姐姐賭氣出門,卻因為一場車禍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所謂的“死人的世界”,他本來應該奔向天藍色的彼岸,但是有一個心願沒有完成,所以一直徘徊在“死人的世界”,就在他冥思苦想時,他遇見了一個死了五百多年的,擁有很多見識的老小孩——阿瑟。阿瑟帶着哈里“偷渡”回了“活人的世界”,像親人和朋友做最後的告別,向他們用幽靈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歉意與愛……

這是一個十分獨特的人歷程,讓人明白了許多。就如文章中説道的:永遠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你睡覺前,絕對,絕對不能生氣或敵視任何人,特別是你所愛的人,因為你不知道你一覺醒來,還能不能再見到他們。這讓我明白太陽下山前我一定要和我所眷戀的人和好,讓他們原諒我,不然萬一你再也見不到他們了,那麼是不是會後悔死了呢?就是這樣。

哈里在完成了對親人朋友的告別了以後説“我去了,我現在就去了,看着我,不用擔心,一切都會沒事的。”就像他活着的時候去上學一樣和他們説着再見,然後本想天藍色的彼岸,故事到這裏就圓滿的完結了,

翻過最後一頁,我合上本書的時候在心裏默默的祝福哈里和阿瑟這兩個小孩,對他們説:“祝你們好運,你的故事讓我明白堅強;讓我明白做人不要有遺憾;讓我明白好多呢。謝謝你,哈里。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在我生活的校園裏,到處是書聲琅琅,笑聲朗朗,同學們都生活在笑聲中,《出賣笑的孩子》讀後感500字。

説到笑,不禁讓我想起了暑假中看過的一本書叫做《出賣笑的孩子》書中的主人公蒂姆是一個從小就喜歡笑的孩子,而且笑得讓人感到“另類”。他很早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又給他娶了個繼母。繼母帶來一個比蒂姆大的男孩,經常欺負蒂姆。所以蒂姆的父親就每到星期天都帶他到賽馬場去看賽馬,這讓蒂姆很開心。可是不幸又降臨到了蒂姆的頭上,蒂姆的父親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喪生。由於蒂姆不甘心自己的貧窮生活,不甘心受別人的欺負。就和怪人勒菲特作了一個交易——把笑賣給了勒菲特。換回了一個好處就是“逢賭必贏”,並且約定互相保守祕密。這個交易一做就是五年,五年中蒂姆嚐到了脱離貧窮的生活,也嚐到了失去笑的痛苦。故事的結局還是很完美的,儘管蒂姆歷盡了千辛萬苦,但還是在勒菲特那裏要回了笑。

讀完這本書,我被這個故事震撼了。笑作為人類最原始的、友好的、幸福的表達方式,是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的的標誌。竟然有人為了金錢而把他出賣。是的,人都有一種慾望,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但古人曾經説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收穫,才是真正的收穫。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近來我偶然間翻看到一篇科普文章,名曰:《沒有不能造的橋》,讀之心下感慨,不僅懂得了一些設計、建造橋的內容和方法,更懂得了一些道理。

這篇文章出自茅以升先生筆下。我知道茅先生是建築家,因此初讀之時以為這必定是一篇嚴謹工整、有條不紊的説明文,但卻沒想到這篇文章文筆竟能如此之巧妙。

文章中,茅以升先生先寫了“路”與“橋”的緊密聯繫,強調了它們應共同為路上運輸而合作。緊接着,他語鋒一轉,又告訴我們“路”、“橋”也要遷就“船”並共同為水上運輸合作。其次,他又提出了“又橋恍同無橋”的建橋標準。另外,茅先生説明了橋的“台”和“墩”在橋的結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後,他指出橋墩數量與橋孔跨度、“路”和“橋”的位置之間的經濟關係和橋的安全問題。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説明文,但茅以升先生在文中的一切語言聽來都如此令人心曠神怡而舒心自然。這種語言彷彿是散文中的語言一般:詞語極富表現力,語句錯落有致、波瀾起伏、整齊和諧而又富於變化、樸素自然、清新明快。

另外,在我看來,茅以升先生寫橋之時,也有意無意地寫了不少人世間的道理。

他寫道:“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了路,就要橋。哪裏有人,哪裏就有路,同時哪裏也就可能有橋。”人生中總會有坎坷,但不能畏縮不前,畢竟坎坷不會自己塌陷,終究要靠我們自己走過去。

也有文字説:“一座橋就像一條板凳,板凳兩條腿之間的架空距離就叫做跨度;幾條板凳頭尾相連,就構成一座長橋。板凳雖多,它的強度只是決定於一個板凳的長度。”一個人、一個羣體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強弱,也決定於人的各個能力、羣體的各個人和國家的各個羣體的強弱。

無論如何理解,這篇文章總是值得我們用心體會、感悟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nnp0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