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論語讀後感【推薦】

論語讀後感【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推薦】

論語讀後感1

古往今來,光陰歲月匆匆而過,給我們留下最多的往往是感慨。

光陰,在孔子的《論語》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子在川上曰:逝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自己經常説,“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卻,誰也不是生下來就瞭解許多事情。大家都是靠後天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這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式,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在這個歷練的過程後,我們將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曾經説過:“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三十歲的年紀,正如於丹教授所講應該是一個建立心靈自信的年紀。當人們捫心自問:“我立起來了嗎?”的時候,這也許便是答案。再等我們從“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從三十到四十歲時,三十歲時應是風發揚厲,到了四十歲時該學會淡定從容,即所謂的“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做事;五十歲時,又會發生新的變化。孔子説五十歲知天命,也就是説,五十歲時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的煩擾;六十歲耳順,耳順即理解和包容。孔子把自己的一生總結得如此清晰而通透:“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人的一生都像孔子所説的那樣做了,那他的人生就會更富有效率和價值。孔子的生活軌跡對我們現代人來説,仍然有許多啟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來使我們自己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子曰:“飯疏食、飲水,由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論語》中,孔子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讓我們社會如此激烈的竟爭面前,積極調整心態,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孔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內心的安寧,獲取心靈的快樂!

簡單地説,《論語》用最簡單的話語、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聖人最真實也最深刻的哲理,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的內涵博大精深,意藴深長,值得我們青少年深思熟讀,領悟運用,並使之發揚光大,讓這部國學經典中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

論語讀後感2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論語》以記言為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温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脱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

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論語讀後感3

于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明確地闡述:“《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母體文化。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不管多少歲月的風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變遷,都沒有改變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兩千年的農耕文明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愛品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會感到一切都變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憂患生命是茶道與儒家的共同主題。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煙一塌擁書眠”,道心文趣兼備。過去儒士不能一日無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為喻,我感悟到,這種閒適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子並以此來影響着他的弟子。”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温暖的,快樂的生活?我理解為:平和。

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來,會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講求的要讓身心“怡”的過程中,就又與《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教授語)不謀而合了。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的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於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4

當我剛會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我的名字“思敬”是出自《論語》。當時我只是知道有《論語》這本書,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但也是因此,才使我對《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知識面的增大,在這個假期裏我嘗試着通讀了《論語》,雖然過程有些吃力,但是我覺得自己感悟領會了其中的諸多哲理。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歷經滄桑,流傳了2500多年,其中無一虛言、句句都落在實處,影響了世代中國人,像裏邊説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温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朝聞道,夕可死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等等都傳遞了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處處充滿誘惑,容易迷失自我的今天,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更能使我們擺脱心靈困惑,修正我們的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

就拿“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來説,孔子告訴我們:君子有九件要想到的事:看要想到明白,聽要想到清楚,神態要想到温和,容貌要想到恭敬,言談要想到誠實,處事要想到盡心,疑難要想到詢問,憤怒要想到後患,見到名利要想到大義。它讓我明白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能夠思索其中的含義;君子與人相處,自己的顏色必須注意要温和,容貌必須注意要謙恭;君子的言行必須忠實,辦事必須認真;説完話、辦完事要自我反省,檢討得失,有所疑惑就要請教他人,有憤怒之事要考慮後果,見到財富名利都要想到是否合乎大義。

如今,已經有近千個以孔子名字命名的傳授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孔子學院遍佈在世界各地,作為中華經典文化所藴含的智慧代表其思想哲理和名言警句早已傳遍世界各個角落。就像《朱子語類》所説“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和《論語》延續了兩千多年讀書人的夢,更是訴説了千年的理念,讓我們現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温暖,去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

《論語》的魅力又是巨大的,在我眼裏它的意藴和深刻就像浩瀚的宇宙遠遠不是我所能挖掘徹底的,在下個假期裏我計劃重讀《論語》,我想那時的感悟會比這次更加深刻。我為自己的名字出自聖人的言語而自豪,聖人的教誨必將使我受益終身。

論語讀後感5

我有幸加入施維江名師工作坊,在工作坊的統一要求下,我讀了幾本課外書,其中《温儒敏論語文教育》對我的影響較大。它是在我處在教學的彷徨期、枯竭期出現的,是我的語文教學的催化劑。

温儒敏教授從課標課改、教材編寫、語文教學、研修文化、大學本義、文學生活諸多方面,為我們打開一條通道,為我拓寬了語文的外延和內涵。我一直把語文當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實這樣還不夠,如果這樣的話,語文就越教越小了,走入一個死衚衕。我就感覺這幾年不敢教了,沒有十年前的勇氣,總愛縮手縮腳。學生對語文也不太感興趣,失去了語文生活性的樂趣。“站在生活的通道上”,讓語文教育教學回歸人性本位,讓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感悟生活的“人情”,體驗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

温教授説:“教育,須以價值觀鑄魂。”這堅定了我的努力方向——興趣課堂——教師、學生、文本形成生命共同體。共同體課堂,師生、生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是從知識到生命的價值訴求。高度重視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讓語文教學成為培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學生從語文教學中體驗真善美的東西。同時讓學生樂學語文,改變教學方法,完善自己。

當然,課本是我們教學的根,要用好這個根,然後再鼓勵學生拓展閲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用好教科書。因為教材是民族文化傳承最重要的載體,也體現國家的對公民培養的要求。一個老師連教材上的一篇篇課文都上不好,他能引導好學生的課外閲讀?恕我實在不能相信。想想看,教材上的文章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且有教師參考用書的詳實分析,還有教學建議可以參考,更不説還可以通過網絡借鑑學習,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都不願潛心鑽研的教師或者説沒有養成鑽研教學、研究學情,課文教不好,課堂“站不好”的教師,能在浩瀚的課外閲讀中讓學生愛上閲讀?我覺得有點荒謬。我覺得引領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對一個語文教師的要求更高。温教授的這段話我亦頗有感觸:有些教師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那也太過苛刻,結果就是讓孩子害怕讀書。

不要搞那麼多“實際”,每次過節或者逛公園遊玩,都佈置學生作文,難怪學生現在那麼討厭作文呢。這是扼殺天性。的確。形式太多,桎梏太多,扼殺天性。課外閲讀要給學生自主選擇,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須有所指導。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教學計劃,根據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課外閲讀,注意循序漸進,逐級增加閲讀量與閲讀難度,體現教學的梯度。

一點語無倫次的感受,讓我在模糊中明白:以課本為根,拓展閲讀;以興趣為葉,展現真善美。

論語讀後感6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根據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整理編成的,《論語》讀後感1。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孔子與弟子們的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論語》這部書,我們並不陌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句句凝聚這位偉大哲人思想的名言,從小就伴隨我們成長。這些名言,都對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有極其巨大的影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一篇中,孔子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即使只是想要修身齊家。但是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説:“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説話嗎?”《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讀後感《《論語》讀後感1》。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可見,孔子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更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讀《論語》的過程中,發覺一件有趣的事情。據説,“以德報怨“這個形容詞來源於《論語》,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但是,在 《論語憲問》中,我卻發現:“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來,孔夫子提倡我們的是,別人對你怎麼樣,你就要對人怎麼樣。我想,這其實比以德報怨更能真正地解決糾紛。想想,以德報怨可能會造成兩個不良的後果:一個是你報我報大家報,大家報來報去,表面上很和諧,但是這樣就會陷入死循環。最終雙方皆疲乏。第二則是會使怨氣一方覺得你真的對他有所虧欠,更急肆無忌憚。所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最好的方法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古賢聖人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我想這就是《論語》想要告訴我們的。

論語讀後感7

我捧着這本厚實而藴含着生命真諦的《論語》,輕輕地翻開,那淡雅而古老的書香,便撲面而來。撣撣灰塵,感悟一頁頁間,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一面面,洗滌着我心中的浮躁與狂妄……

有人從《論語》的字裏行間,讀出了“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卻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了《論語》彷彿看到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教育着我,同我暢談人生,讓我懂得如何度過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孔子曾説,“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風和日暖的季節,其他樹木和松柏沒有區別,鬱鬱葱葱,一身碧綠。到了大雪飄飛、嚴寒時節,其他樹的葉子紛紛凋零,唯獨松柏卻經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歷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考驗一個人的品質。只有受得起磨練,在任何惡劣環境依然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才能擁有這君子的節操。

我一頁一頁地翻着《論語》,看着這深奧而耐人尋味的字句,細細地品讀着這一個一個字間的韻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我熟記於心中的語句,出此刻我眼簾。不禁讓我想起平時裏,作為英語課代表的我為了下課能多玩會,而請別的同學送本子。有時候更甚至編些小理由,偷懶或找人代勞!想着想着……我的臉好燙呀,不知不覺竟紅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給他人,不僅僅破壞了同學間的關聯,也傷害了朋友間的友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孔子曾諄諄教導我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於是,方孝孺應對朱棣的威逼利誘面無懼色,慷慨赴死。趙一曼應對敵軍的酷刑逼供寧死不懼,大義凜然;孔子曾循循善誘我們:“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於是,楊震應對十斤令人眼饞的金子毫不動心,堅守道德。關羽為了盟誓毅然放下曹操的厚待,執意回蜀;孔子曾指點迷津我們:“見義不為,無用也。”於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承擔職責。段天強為了救出落水兒童,奮不顧身,跳入冰河……這不正是《論語》帶給我們的啟迪嗎?

讀着《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更有好處。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論語》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觸即醉,卻令人回味無窮!

論語讀後感8

第四章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第三章孔子説仁者能好人惡人。那麼,如果自己仁的還不圓滿的話,自己會有什麼後果呢?如果這個語境還原可以肯定的話,那就是説孔子認為即使自己的仁不圓滿,但是如果志於仁,則做事為人就不會作惡了。

什麼是志呢?根據《漢語字典》,志作名詞,屬於形聲結構。從心,士聲。戰國時“志”從心、之,之亦聲。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義為志氣、意願,亦謂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且大的打算。《説文解字》解釋“至,意也”;《國語·晉語》釋志為“德義之府也”。《論語·學而》説“父在觀其志”。《孟子》則曰:“夫志,氣之帥也。《荀子·解蔽》説》“志者,臧也”。《毛詩序》又説:“在心為志。”志作為動詞,意思是有決心、有意志於什麼,專心於什麼。《論語·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此處志於仁與志於學屬於同一用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決心以仁為本,把仁道作為處事做人的根本,那麼,就不會做惡事了。”

什麼是惡呢?《説文解字》説“惡,過也。”《周易·象傳》有“君子之遏惡揚善”語;《荀子·王制》則説:“元惡不待教而誅”。古代有十惡不赦之罪。仔細體悟孔子“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的思想,其意義就應該是:“如果一個人有決心行仁道,則不可能犯什麼大惡之罪了。”其實,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個社會和諧安康幸福,否則的話,人人無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會叢生。正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正因為有多元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樣態,所以儒家不求人家報德,以直報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無知而有過,卻不至於主觀生惡、戕害生命。如果説某高校大學生藥某開車撞人致傷是過,但是拔刀殺人就是惡,無論藥某説什麼,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藥某的某些同學還聯名保藥某,足見這些人多麼麻木不仁,多麼不義,違背社會公正的大義試圖維護個體的江湖義氣即是不義,何有仁在?正因為藥某寡仁少義才使得類似“他爸是李剛”的悲劇一再上演。這不是西學心理學能夠解決的問題,解釋的問題,而是從家庭到社會學校缺失“以仁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説:“其心誠在於人,則必無為惡之事矣”就是這個道理!朱子引楊時的話“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古今同理,學校不教育學生做人的道德底線,家庭缺乏道德關懷,社會以缺乏道德的做法為個性,以唯利是圖為創新。那麼,現在的大學生怎麼會興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發明人的仁性啊!

論語讀後感9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

亦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

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就應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持續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樣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説: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至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

人就應如何生活呢?

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孔子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説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説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到達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就應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

在人際交往中,要持續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

孔子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應能夠持續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

《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就應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充滿了誘惑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論語讀後感1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論語》是在剛上國中的時候,它是一篇需要背誦的課文,可是背起來甚至沒有接觸最多的現代文那麼拗口,反而更加易懂其中所藴含的道理,比現代文更容易背誦。雖然僅僅只有十則出現,但是就只默唸過幾次,我似乎就已經感受到了書裏所藴含的博大精深的奧妙,它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就是這一次的“遇見”,激發了我刨根問底的內心。我便買了一本全本的《論語》,細細品讀其中所創造出的“文明世界”。

《論語》裏面講述的是關於如何做人、關於君子人格的塑造、關於學習、關於教育、關於政務、關於治國與安邦以及關於中醫的一些知識。其中便有一些膾炙人口的名句,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等名句,都是出自其中,甚至可以在裏面悟出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

有一天我和朋友去一家餐廳吃飯,我洗完手出來沒有烘乾,無意地甩了甩,沒有想到,原本看似高尚的兩名婦女貿然擺着兇惡的面目對着我破口大罵:“你們在幹什麼!一點文明禮貌的美德都沒有,看把我的衣服弄髒了,一點家教都沒有!”她們説得很粗暴。我剛想發火。這時,我突然想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這句話是指有一次孔子對季氏説過這樣一句話:“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畢竟,容忍也是一種美德,更何況是我的不對呢。想到這裏,我連聲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她們可能沒有反應過來,過一會兒也紅了臉,似乎為剛剛的言行感到不妥。“呵呵,其實我們也不應該那麼兇的,再説你可能也是無意的。”説完,我們都相視一下,露出了笑容。回到座位上,想到剛剛的一切,又想到《論語》教給我的道理使我避開了那無謂的爭吵,能互相諒解,不引起糾紛,真的是像書中講的那樣,只有遵守文明美德,人與人之間才能相互容忍,做一個“君子”,世界才能“和平”。這便是閲讀帶給我的快樂啊。

談論一個人是否真正有素質、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不在於那修飾的外表,真正在於內在,發自內心所表達出來的氣質。做一個像孔子那樣注重內在修養,有文明美德的有素質之人,何嘗不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和分享。

論語讀後感11

家裏有兩個孩子當聽眾,對於我這個好講話的人,確是方便。高興起來,便向他們高談闊論一番。老子的話,有理無理一個樣。孩子識趣,只管聽,不爭鳴,這往往使我越談越愜意。

這一回,跟孩子又扯開了《論語》和“仁”的話題。《論語》這部書,多處談及“仁”。

然而仍純粹以我做老子的身份講話,望文生義,借題發揮,且自以為是。涉及到古代文獻典籍,我的態度大率如此。我偶爾翻檢《論語》,就像翻檢時下流行的文藝報刊,根本算不上研究。而作為文學作品看,我認為《論語》是上上乘的。

我喜歡《論語》的那種心安理得;

我喜歡《論語》的那種從容不迫;

我喜歡《論語》的那種深入淺出;

我喜歡《論語》的那種意味悠長。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論語》一部書開頭這幾句,如一支優美的牧歌。它好像在欣賞生活,禮讚生活,在提示着生活的一種至高至美的境界。

它要求人們“學”,要求人們“習”,“學”而“習”,人才能成為“君子”。“君子”這個字眼,好像不完全僅僅顯示人的社會地位。我覺得它還包含着對於一個人的教養、修養、生活態度和志趣的評價。人之所以成其為“君子”,亦即人之所以成其為較高的人了。而從中便有了“説”,有了“樂”,有了“不温”。這光景,是很不壞的。

讀《論語》會使我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調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如同孔子強調“學”而“習”,陶淵明強調“歸”而“追”。不能一去不返,一放難收,要回來。回來並非無所事事,在“歸”中而另有所“追”,亦即從另一人生境界上重新出發,重新前進,這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積極。無論就《歸去來辭》的這幾句話,還是就陶淵明的整個作品,都具有《論語》的那種心安理得,從容不迫,深入淺出,意味悠長。陶淵明以他的作品和實踐,體現了孔子至為嚮往而終生都不打算享有的“風乎舞雲,詠而歸”的那種與自然相親相近的生活狀態。怎麼人們老把陶淵明視為避世者,而不看見他也是孔子的傳人呢?陶文陶詩的思想風貌,温柔敦厚,充滿了愛心;筆調亦直亦曲,亦方亦圓,如傾如訴,如歎如詠,這般文筆,我以為只能從《論語》中得來!

論語讀後感12

有幸拜讀了陳家昌教授撰寫的《論語》導讀這本書,覺得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總結出來的道理,在當今的社會裏,又仍然那麼實用,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是一種純粹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對當今社會的人,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那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讀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在生活如何去尋找快樂。

苦中作樂

我以為古來善苦中作樂者莫過於孔子。試觀孔子一生,雖心懷天下而不得用世,雖才華絕代而無人能識,先後畏於匡,困於蔡,厄於陳,在適楚途中始得一覺悟,乃自衞返魯,刪詩正樂作春秋以終世,其經歷可以説是辛酸悲苦極了,然而孔子始終沒有過怨言。他抱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堅定信念;安於“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生活;和弟子燕居閒談悠然論道以為樂。這種“嶷巍蕩蕩,隨之自然”的雍容氣度,“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廣闊胸襟,真足以為萬世師表。

既然吃苦在所難免,我們就應該樂着吃,而不是苦中吃。換一種態度對待苦難,生活會少一分苦難,多一分容易;少一分憂愁,多一分快樂;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數十年,若經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麼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應該學會苦中作樂。有的人感歎教師的工作又苦又累,錢又少,但是若能幫這項工作看成一種享受,學生的進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們的工作會開展的更好。

苦中作樂,是做人的積極態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樂的姐妹。

助人為樂

儒家以“仁愛”為中心,助人為樂當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論語》中關於這些言論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也記載了孔子的“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為樂,並稱之為君子之行。孔子也説“大德必壽焉”,這是至理名言。一個人常年行善積德,身心就會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別人尊敬,由此產生心靈的慰藉,就會擁有知足長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的喜悦心情,免疫功能就會大大增強,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孟子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荀子説:“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幫助別人,別人高興,自己也快樂,所以我們每個人要儘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我們共同關心慈善事業。

手捧這本散發油墨清香的《論語》導讀,在一行行一段段雋永樸實的方塊字中神遊,心裏前所未有的充實,覺得自己的內心是如此的平和、快樂。人生短暫,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讓生命充實變得有意義,我們每一個人都需不斷地探索。

論語讀後感13

這個暑假拜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温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於眼前。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對現實是否感到滿足,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心態。確實,在今天這麼一個不斷改革與飛速發展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託的符合,只有站在個人心理的座標系上,建立務實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擔當,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最為重要。于丹教授把《論語》樸素、敦厚的哲理解讀後以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傳遞到我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就工作而言,一個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同樣,目標不能太小,不經一定困難能夠實現的目標不可能帶來多大的勇氣,即便是實現了目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同樣,對於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的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論語讀後感14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一路陽光,看似微小,但是仍照進了你的心田。就像《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但是他激活了你內心的良知與友善。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説的話進行編撰和記載而留下的一本儒家經典著作。在我跟隨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我深知了許多道理,其中孔子對學習的闡釋讓我受益頗多。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把學過的知識時常温習,不是很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麼?別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氣,不是很君子麼?其實,對於我來説感觸最深的還是第一句。因為老師要求我們每天都要背一段書,但是給的時間並不是很充分,所以每次都是在課上強背下來,結果一下課就忘得一乾二淨。所以每次都要複習,就這樣反覆重複,一次又一次的背誦,背出來的效果居然比一次性背出的效果好。要知道,我背書從不背第二遍,總是一遍過。所以總會有遺忘的現象。自從我用了老師的這種方法之後,我背書就再也沒忘過。

學習還應多思考,孔子曾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惘而無所適從;如果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感到懈怠。因為國中我的數學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導致我一到數學課就會走神或開小差,幾乎沒有完完整整地聽完一節數學課。要麼就是聽一會課就玩了起來。隨着我數學成績的越來越差,我就再也沒有在數學上花過多大功夫。結果惡性循環,我的數學越來越差。可當我進了高中之後,因為新奇感,我第一次在數學課上集中精力聽課。結果我居然燃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數學課再也沒有開過小差。但是當我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我就感覺漸漸難了起來,作業看不太懂了,只能看着筆記,翻着書,花大量的時間來完成作業。再後來,就徹底看不懂了。就像《論語》中寫的那樣,迷惘而無所適從。正當我陷入絕望時,同學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教我如何思考問題,並拿出了課外資料向我講解。看到他的資料,我的臉就紅了。因為我自己也買了一本,但是因為我國中養成的壞習慣,我的資料到現在一字未動。看着他幾乎快寫完的資料,再看看我的空白一片,我知道了原因。自那之後,我就不停的在書與資料中盤旋。終於,經過我不懈的努力,我的作業又回到了剛開學時的模樣,漸漸地迴歸了正軌。

讀完了《論語》之後,我感覺我對學習的理解更深刻了。温故知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等,都對我們的學習有着很強的指導性。我要在《論語》的幫助下,更好地學習。

論語讀後感15

翻開《論語》,通篇的名言警句讓人回味無窮,“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復返的時間的珍貴;“小不忍則亂大謀”,讓人學會了欲圖大業,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貴於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無價。一本《論語》包含了通俗卻有深奧的哲理,是了留給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

《論語》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儒家的根。他包括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惕等部分,而着重論述強調了倫理和教育。思想深刻,內容豐富,雅俗共賞。

談起《論語》,我們自然會想到儒家的始祖,空老夫子。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雖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一捧其《論語》,他那慈祥而嚴肅的面孔就浮現在我們眼前。他少年時代貧賤而好學的精神感動着我們,激勵着我們;他孜孜不倦的引導人們走進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他的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性近習遠的理論教育,對中國的封建教育有着積極影響。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雲端,明如皓月,淨如白雪。

我由於尚未成人,生活閲歷和知識淺薄,對《論語》內的意思似懂非懂,但我任然對《論語》愛不釋手,夜晚,在月光下,在書桌前,我常常聚精回神的翻閲這書中的精彩語段,如飢似渴的吮吸這著作中的精髓。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些字裏行間中表達的好學不倦,親愛友人,修身善養的意義,這些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至理名言,餘音繞樑,代代相傳。

宋代學者趙普曾經説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不僅對華夏這個泱泱大國的文化和傳統有着巨大的貢獻和影響,也對整個中華民族文明的推進騎着重大的作用。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一直到清末,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深達治國安邦,淺涉為人處事,《論語》無處不在,《論語》惠及四海。

《論語》不愧為“聖人之言,行身之則”。

由於歷史的侷限,《論語》中也不可避免的有糟粕和消極的一面。人終究是人,誰能要求人成為超凡脱俗,至善至美的神呢?

環顧當今社會,經濟科技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日新月異。一部分人浮躁,迷茫,自私,冷漠,懶於讀書,得過且過,生活無目的,無追求。放眼看去,茫茫人海中,如今還有多少人在誦讀論語?在到處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的紅塵中,還有多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情操呢?兩千多年過去了,還是那輪明月高懸,還是那浪花翻滾,還是那盞燈火閃爍,但有多少人在萬籟俱寂的夜晚,徜徉在《論語》之間?

標籤: 讀後感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9rnq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