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精]讀《愚公移山》有感

[精]讀《愚公移山》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愚公移山》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讀《愚公移山》有感

讀《愚公移山》有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們知心的朋友;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最近,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愚公移山》,使我受益匪淺。

故事主要講:從前有一個愚公,他家門前有一座山,進出很不方便。

愚公全家人幹活、趕集,還有兒女讀書等等都要翻過這座山。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愚公一家幾代都過着翻山越嶺的辛苦日子。終於有一天,愚公想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帶着自己的兒女們一起去移山,附近的村民知道了這個消息,對他們説:“簡直是異想天開的事。”紛紛勸説愚公他們不要這樣做。

而愚公對鄰居説:“不用再説了,我要把面前的這座山挖平,目標已定。”最後愚公帶着自己的兒子、孫子、曾曾孫,一起夜以繼日地挖。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把這座山夷為平地。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深深領悟到:長期堅持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竅門,他們通過堅持不懈完成了自己異想天開的心願,為自己的後代提供了方便。我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多找竅門,特別是多看課外書,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懂的請教別人,用現代的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為把自己培養成國家的棟樑,快快行動起來吧!

讀《愚公移山》有感2

耳邊不禁又浮起《愚公移山》的曲調。即使它的曲沒有鋼琴曲的優雅、宛轉,沒有搖滾音樂的動感、活力;即使它的詞沒有《黃河頌》那般氣魄萬千,沒有唐詩宋詞那般幽靜、婉約,卻也使我莫明的感動。

愚公移山——移出了自己的路讓時間的天輪倒轉。蔚藍的天空無限延伸,茫茫的大地無限蔓延,天與地的交界處,是此行的目的地嗎?誰也無法回答。只有愚公那支小隊伍慢慢向前移去,只有壓在肩上的扁擔嘎吱作響,在肩上留下它的印記,只有竹簍中的石頭磕磕絆絆,警示自己的存在。任憑旭日東昇,任憑夕陽西下,粗粗的`喘息訴説願望,長長的腳印講述信念,欣慰的笑容展現信心。這就是愚公選擇的道路,它的名字叫“毅力”。愚公的“愚”讓許多人不能理解,有人讚賞,有人嘲笑,有人疑惑。別人的看法有什麼關係,這是愚公自己選擇的道路。也許修路比移山更快,但只要有信念,自己感到了生命的意義,自己感到滿足,就夠了。如果移山真的做錯了,就讓美麗的錯誤延續。生活何嘗不是這樣?不必為了別人的指指點點猶豫,大家選擇的道路不同,終點卻一樣。只要自己快樂,多繞點路又何妨?愚公移山——移出大家的路有多少人望山興歎,如果每個人都只願當智叟,永遠都不會走出那座山。同樣,當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所有人都退縮,所有人都驚歎那困難的巨大,都不着眼於眼前的每一小步,對努力的人嗤之以鼻,社會也不會進步,愚公就勇於踏出了那一步。愚公為什麼移山而不搬家,你覺得他很傻吧?但是他移山,方便的是苦於大山阻擋的所有居民,又有多少人具有他這樣的奉獻精神?

愚公移山,移出的是大家的路,大家的榜樣。即然他為我們開闢了這條路,我們要義不容辭的朝前方走去,儘管前路無可預兆,儘管我們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同一片藍天下,我們要朝着目標努力。我要出發了,你呢?

後記: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讀《愚公移山》有感3

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説,被華夏兒女樂此不疲地世代傳誦,這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這則寓言故事雖流傳了幾千年,但愚公精神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奮發向上的炎黃子孫。

面對烈日的炙熱,智叟的冷言冷語,愚公絲毫不動搖移山的決心。他堅定“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這個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地幹下去,移山就不再是個夢。同時,寓言通過將愚公和智叟兩個人物進行鮮明的對比,體現出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兩座大山阻礙了交通,造成來往不便。為了排除障礙,愚公主動提出了挖山。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在統一了家人的思想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我們在學習這則寓言時,既要認識到愚公的可貴之處,更要領悟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我們在褒揚愚公精神的同時,不要忽視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應兩者攜手同進,共創美好未來。我想,這才是“愚公精神”的精髓所在。

讀《愚公移山》有感4

以前我成天纏着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他們有時候會不耐煩。此刻我上了國小我會認字了,能夠自我讀故事了,真開心呀。今日我讀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每次出門都要翻山越嶺,很麻煩,於是決定把大山移走。有個叫智叟的老人,看見愚公一家在挖山,就嘲笑道:就憑你們幾人的力量,不明白什麼時候才能挖平兩座大山。“愚公不以為然地説:我死後有我兒子,我兒子死後有我孫子,而山不會增加,肯定能夠挖平的。”智叟聽了很慚愧。經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堅持,只要下定決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我在這個故事中還學到了兩個成語“翻山越嶺”“不以為然”。

最終,媽媽説,做事情雖然要有決心,可是做事情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學習也一樣,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能使我們的學習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愚公移山》有感5

故事講的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歲了,家前面是山,出門不方便。於是便想和家人移掉這座山,開出一條路來。但老伴懷疑説:“憑你這點力氣,連個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對這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愚公並不爭辯,帶領兒孫三人開始挖山。這樣,從冬到夏的挑運,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河曲有個老頭叫智叟,覺得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説:“你太不聰明瞭!你這樣年老力衰,恐怕連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麼樣呢?“愚公長歎一聲,反道説:”你也太頑固了,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兒子會生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不會再增高,怎麼會一不掉呢?智叟聽了,無言以對。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聽到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報告給天帝。天帝被愚公的這種堅強的毅力而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八兩座山揹走。從此,愚公的家門前再也沒有高山阻塞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放棄,那件事總會做好的,不要想着困難,那樣你永遠也不能獲得成功。你要記住有志者事竟成。

讀《愚公移山》有感6

這本書共有62個成語故事。讀了這本書,我對成語有了更多的瞭解。成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62個成語故事個個生動形象,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在眾多的成語故事中,我最喜歡《愚公移山》。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愚公想移掉房子前面擋着去路的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但愚公沒有放棄。最後愚公的精神終於感動了天帝,天帝派兩位大力士移走了兩座大山。讀了《愚公移山》,我想起了一句格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頑強的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愚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與他相比,我感到無比羞愧。我從一年級開始練習書法,剛開始我信心十足,對書法充滿興趣,每天一吃好晚飯,就迫不及待地奔向目的地——三樓樓老師家。我想,只要我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就可以成為一位書法家!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

可到了二年級,這種興趣漸漸沒有了,我越來越覺得練書法枯燥乏味,就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姑姑看出了我的心事,就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但是,我還是鬧情緒,發脾氣,不肯繼續練寫。最後是在姑姑的逼迫之下,我才堅持練習。

如今,我練習書法已有四年半了,汗水換來了收穫——在諸暨市第二屆中國小現場書法大賽中,我榮獲了三等獎。姑姑説得沒錯,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我以後一定要向愚公學習,做事要有恆心,有毅力,因為堅持就是勝利。

讀《愚公移山》有感7

《愚公移山》這篇寓言講的是北山的愚公因困於山的阻塞而堅持不懈去移山的故事。故事雖然簡練,但卻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許有人會説:“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擋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來就很傻,為什麼要叫子子孫孫去吃這苦頭呢?繞開山路或乾脆搬家不就行了嗎?”可我覺得,這樣豈不是屈服於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隸。這也是生活中有些人的真實寫照。遇到困難不是勇敢前進,而是畏縮屈服。愚公的故事早已傳遍千家萬户,愚公是一個傑出的演説家,他不但能説服全家甚至左鄰右舍都參加到開山修路的偉大工作中來,還以一段“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的精彩的演説擊潰了以智叟為代表的反對派的進攻,終於整頓山河,使天地煥然一新。通過學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生活的道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奮鬥,今天,我們尤其需要這種精神。在艱難險阻面前,切勿灰心氣餒,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傑,若不是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又怎會有那麼多的輝煌成就?如:佛家弟子玄奘,若不是有着堅定的向佛之心,面對困難而不退縮,又怎能取得真經;音樂巨人貝多芬,若不是“扼住命運的咽喉”怎會有驚世之作;共產黨人若不是戰勝二萬五千裏的困難,又怎會有新中國的黎明……

讀《愚公移山》有感8

《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講的是愚公苦於門前的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擋道,給他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障礙,於是立志將這兩座大山搬走。於是,他號召全家男女老少挖山不止。當鄰人智叟笑話他們“甚矣,汝之不惠”之時。愚公卻豪邁地回答説:“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很愚,而且愚的不可理喻。他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陰去挖“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還要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只要我們深入理解就不難發覺,在那遠古時代,被人認為可笑的'“愚公精神”卻是當今社會走向成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是任何人都應該具有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時,做了許久都沒有做出來。過了一會兒,我越做心情越煩,只好扔下那道題不管了。後來,我學了《愚公移山》這篇小説,知道了只要堅持不懈,以“愚公精神”來面對一切挑戰,最後達到成功之路,獲得的是成功後的喜悦;而如果在困難面前低頭,面對一次次挫折,望而生畏,那麼將會一事無成。如果我們能像愚公那樣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我們肯定能戰勝眼前的難題。

愚公那種碰到困難不退縮,不放棄堅持、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地震撼。使我理解只要努力。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的,不要理會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説法。另外做事也要反方向看問題,不管有多難。我們一定要有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而我們學習時往往對不會做的題不動腦筋,敷衍塞責;遇到疑難就低頭,見了困難就逃避。捫心自問,這樣的做法,豈能成大事?從今往後,我要向愚公學習,面對困難不低頭、不逃避,樹立敢於克服困難的信心,學好每一門功課,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了我們的明天,為了我們的前程,為祖國美好的未來,我們要繼承這種“愚公精神”,並把它發揚光大。

讀《愚公移山》有感9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閲讀了《愚公移山》的這樣一個成語故事。讀了這篇小説,我深受教育。

全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歲了,他們一家人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出門都要翻山越嶺,非常不方便。於是,愚公便想和他的家人一起移走這兩座大山,開出一條通道來。他便和家人一起共同努力,夜以繼日地挖土、運石。一天,一個叫智叟的老人,覺得這實在是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但愚公依然堅持不懈。就是這種堅強的毅力把天帝都感動了,天帝便派大力神移走了這兩座大山。

愚公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陰去挖這兩座大山,還讓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可笑的'“愚公精神”,卻成了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任何人都應該具有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奧數題時,因為想了很久,還沒有解出答案,沒有堅持把題目做完。

讀了《愚公移山》後,我深受啟發,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學習愚公的這種精神。

讀《愚公移山》有感10

這些天,我學習了課文《愚公移山》,它不僅讓我對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還讓我從中悟出了一些也許和小説主題不符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篇文言文的預言,向我們展示了在幾千年前的人們的決心與堅定的信念,告訴我們聊只是不斷地努力,總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那一刻的道理。但它給我留下了許多不解與迷惑。愚公為什麼要移山呢?是為了他的子孫後代們可以無阻擋的'出入,為了交通便利嗎?那他們為什麼要移山呢?他想過其他的方法嗎?雖然,我很不贊同河曲智叟的自以為是的一番“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損山之一毛”的話,但以愚公之力,着實不能移走太行王屋二山,雖能使二山減小,但愚公在有生之年看山被夷平的那一刻了,那他為什麼不換個方法去思考呢?愚公不是一個不死的人,那他還為什麼要以自己子孫後代的幾代人的幸福去換那遙不可及的夢想呢?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書總説“人是慾望的化身,只為明天而活着”。那愚公為什麼又把子子孫孫幾十代人的慾望全因自己的一個理想而破滅,他們雖極其地不想移山,但又為了一個祖先的理想而被迫移山那?我們必須得承認愚公為了自己的理想策劃地很周全但他的確忽略掉了也許微不足道,但也有可能強大無比的一方面,那就是他子子孫孫後代的“慾望”,也許要是他們並不心甘情願去移山,那麼愚公那偉大的理想就將會灰飛煙滅,化為泡影不復存在。要是沒有神的介入,他的理想就很會不了了之······那他為什麼不換一個方式去思考呢?他不能在有生之年移完整座大山,但他很有可能可以從哪堅如磐石的大山下挖一個小小的地下隧道。那雖工程艱苦但耗時並不太長,他也許能在有生之年刊到隧道的建成。也不必大費周章地去幹什麼移山。

當對手異常強大,而你的力量有限的時候,你非常需要換一個方式去思考着。也許你就能成功,也不必去一頭幹到底也不見一點兒回報了!

讀《愚公移山》有感11

去年冬天,我們濟源市評選出了14位愚公家鄉好少年。今天,我們再次觀看了他們的光榮事蹟,心靈深處又一次被深深的觸動了。他們一個個都十分令我敬佩,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在媽媽的幫助下努力走出了無聲世界的大姐姐,範紫琳。範紫琳姐姐在出生幾個月時,就被醫生確診為先天性耳聾。聽不見聲音,就意味着她有可能再也無法開口説話了。她的媽媽先是陷入了悲傷,而後又振作了起來,四處給紫琳求醫問藥,還在家裏教紫琳説話。

説起來簡單,可要讓一個聾兒學會説話又談何容易。媽媽讓小紫琳摸着她的喉嚨練,捏着她的喉嚨練,甚至讓紫琳用筷子挑着舌頭練。

媽媽這一教,就是五年多。紫琳常常是累得淚流滿面伴着劇烈的`咳嗽,可她卻一直都這麼執着地練了下去,不怕苦,不怕累。媽媽卻是在背地裏不知心疼得哭了多少次。

現在,紫琳姐姐已經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走出了無聲世界。她正向我們走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我們只是看到了他在學習上的優秀,卻殊不知她這一路走來,又經歷了太多太多。她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我們:命運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而只要努力,你一定能書寫新的命運篇章。

讀《愚公移山》有感12

很小就聽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接觸這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卻是幾年後的今天。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講了一個叫愚公的人,想把門前的兩座給鄉親們帶來麻煩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對,但是經過了他的.努力,感動了上帝,派山神幫助寓公把這兩座擋路的山移走了。

乍一看,愚公確實很愚,而且還愚得不可理喻:以自己的殘念,去挖“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不説,還要累及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們深深理解就不難發現,愚公的“愚”實際上包含着一般人稀缺但又非常需要的兩種精神:一是敢想,二是敢做。

説他敢想,是因為愚公已是“年且九十”,這個年齡,該是清享晚年的時候,可愚公卻因“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竟有了與家人“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的雄心壯志。這種想法,讓人震撼,這可是“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啊!這可是在沒有科學技術的古代,這可是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哪!即使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有誰敢有這驚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呢?無怪乎他的妻子會提出疑問,智叟會出來阻止他這“不合實際”的想法。想到這裏,我除了震驚,還有疑惑:是什麼原因讓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身上充滿了力量呢,讓他能夠立此決心呢?是因為不甘屈服於惡劣的環境,不甘心屈服於命運?還是為了子孫後代造福,讓子孫們免“出入之迂”?抑或是他早已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許都有。愚公沒有成為説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他不光敢想,更敢做。移山計劃一經形成,他馬上“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辦事之果斷,行動之迅速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符,雖然“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但他卻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想敢做的人終會創造奇蹟,最終,“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的願望實現了,我在心裏不禁為他喝彩。古往今來,類似愚公的事還有很多。諾貝爾,他為了研製炸藥炸死了他的兄弟和父親,居里夫人為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在疲憊的狀態下進行試驗,被鐳射奪去了生命……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愛迪生、萊特兄弟等。這些人都有愚公一樣的精神。就當今社會來説,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曾遇到過很多困難,金融大風波、非典、汶川大地震,還有周圍國家對我國領土虎視眈眈……如果這些困難不一一克服,祖國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嗎?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會遇到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以愚公精神來對付這一羣羣“攔路虎”,最後到達的便是成功;反之,如果我們躊躇不前,在困難面前低頭,面對一個個齜牙咧嘴的“攔路虎”望而生畏,那麼我們將會一事無成。

讀《愚公移山》有感13

從前,有一個老人叫愚公。他家門口有兩座大山,出門繞道很不方便。於是,他決定和家人盡全力剷除大山,鑿開一條道路,大家紛紛贊成。河邊有一個老人叫智叟。他譏諷愚公,説:“你即使用盡畢生也不可能移走!”可是,愚公説:“我死了之後還有兒子,兒子生孫,孫又生子,肯定能移走!”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讓大力神移走了那兩座山。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愚公是一個做事有恆心,有毅力的人。他不管困難有多麼大都沒有放棄過。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使那兩座山被大力神移走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件近期發生的事:最近老師讓我們折十個五角星,並把它們貼在一張畫好的底板上做夜空中的小星星。我按照老師説的'去折去剪,終於剪出來了,可是五個角又不相等。我又做了一個,角是相等了,又太大了,我想:這麼難,還是算了吧,可我後來又想還是做好吧!最終,由於我堅持不懈,所以把十個五角星全做好了!今後,我要多多學習愚公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

讀《愚公移山》有感14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帶着好心情,讀了一則神話故事,感觸很深。《愚公移山》這則故事主要講了愚公家前有兩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愚公家出門很不方便,愚公決定讓全家人一起去挖山。大家都贊同。智叟見了,哈哈嘲笑他説:“老頭子,山中的一棵小草都拿不動,更何況一座山呢!”愚公説:“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無窮無盡。”我佩服愚公,你的名子有點“愚”,可是腦子是“智”。智叟,你的`名子大家聽起來很有“才華”,可是你的腦子很“愚”啊。愚公你的臉上寫滿了恆心與毅力。我彷彿看到了恆心與毅力,讓我想到了大禹治水,女媧補天,誇你追日,它們的身上也閃爍着恆心與毅力。

我在成長的路上也會遇到“大山”,在我的心中已經刻上了恆心與毅力,這座山不會壓跨我,我會把山挖走。這讓我想到一句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將帶着愚公的精神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山。

讀《愚公移山》有感15

在生活中,想想我自己,在做好多事情,只有決定,沒有行動。比如我平時做作業,一遇到不會做的題,不想去思考,不想去練習,考試還想拿高分。上興趣班時看到很多同學展示優秀的才藝,我很羨慕,我一定也要回家多練習,但是,都沒堅持兩三天,就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而放棄。從《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中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即使你很聰明,要想成功,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什麼事情都會半途而廢,再美的夢想也無法實現。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講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卻不知什麼是愚公移山,直到國中才在語文課上學習了《愚公移山》這篇課文。記得小時候我會很不理解愚公的做法,還不時與老師爭辯,非常堅定的認為愚公的做法是錯誤的,是愚蠢的,我甚至我想到他為什麼不搬到山前去住呢?

當我上完《愚公移山》時,我有着深切的體會,我以前常常有着種思想,認為我只要學一點,就能考出好的成績,然而事情卻不是我所預料的,考試完了,成績卻是出奇的`差,這使我想到了《愚公移山》。

愚公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改變現狀,去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精誠所致,最終“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使得“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由此看來,我深深的感受到愚公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如果愚公怕麻煩,想省事,安於現狀的話,完全可以搬到山前去住,就不必被當代人稱作“愚公”了。但是如果沒有人去將這兩座山搬走,子子孫孫將會受“出入之迂迴也”之苦。所以愚公帶着家中的男子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去搬山,當智叟問到愚公怎麼可能搬得完時,愚公回答道:“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才體會到智叟不智,愚公不愚了。相比之下,我的失敗就是因為想着不費力就能獲得理想的成績,就跟故事中的智叟一樣,而我現在就要學習愚公搬山一樣,去挑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

看來“愚公精神”並沒有過時,恰恰相反,它還能教會我們學習的方法。

愚公移山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叫愚公的人,家門口有兩座大山,所以每次出門都要爬兩座大山,每次都很累,於是他動員全家一起搬山,許多人看見了,都笑愚公笨,説:“你年齡已經大了,力氣也小了,就這麼點力氣能把兩座山搬走嗎?”愚公卻不這麼認為,他説:“我力氣雖小,可我還有兒子,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搬下去,一定能把這兩座山搬走,旁人聽了,無話可説。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於是玉皇大帝便派神仙把山搬走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大家也曉得,可又有幾個人像愚公那樣呢?我學英語也是這樣,雖然很枯燥乏味,但一想起愚公搬山時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又拿起英語書學習。這時,我時常把自己當做愚公,而單詞就是一塊石頭;句子就是幾塊石頭;一本英語書就是一座山,學會了一個單詞就是搬走了一塊石頭;學會了一個句子就是搬走了幾塊石頭;學會了一本英語書就是搬走了一座山。總有一天,我會像愚公移山那樣徹底攻下英語這座大山。

《愚公移山》告訴了我:只要堅持,就能成功。我今後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學習愚公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oqo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