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經典歷史典故(13篇)

經典歷史典故(13篇)

經典歷史典故 篇1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經典歷史典故(13篇)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釋義】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後,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

【歷史典故】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卧薪嚐膽,滅吳復國,這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他的兩大功臣:范蠡和文種。

勾踐打敗了吳國,稱霸一時。就在歡慶勝利的時刻,范蠡急流勇退,隱姓埋名,棄政經商去了。他出走之後,給文種寫了一封信説:“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以為范蠡太多心了,不過,從此以後他也不大過問國事了,終日稱病在家。可是,勾踐並沒有放過他。一日,他借探病為名,來見文種,問道:“先生曾以滅吳的七種手段指教過我,我只採用了其中的三種,便將吳國滅了,剩下四種,你打算再怎麼去使用呀?”

文種説:“我看不出它們還有什麼用處。”

勾踐説:“請先生帶了這四種手段,到九泉之下去輔佐我的先人吧!”説罷起身登車而去,留下了一把名為“屬鏤”的利劍。

文種明白,勾踐容不下他了,便自刎而死。

【成長心語】

鳥盡弓藏,對於一些掌權者來説,有能力的人是他們的工具,用完了不會讓其與自己分享勝利果實,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但兔死狗烹之事有違正道,乃小人之流的卑鄙行徑,長此以往,必然大失人心,眾叛親離。朋友是處出來的,關係是走出來的。朋友之間的幫忙也需要講究感恩之情。

時刻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對你的`幫助,你就會對他好,循環下去,你們彼此友好地處下去,友誼不是更堅固嗎?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歡迎別人,以施惠於人為樂,享受施與的快樂,那才是人間最美的事。

經典歷史典故 篇2

唐代《朝野僉載》裏記載:房玄齡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有名到皇帝下旨,欲賜十二名女子於房玄齡照顧飲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為國操勞之苦。

詔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意思就是:如果你(房氏)應允這件事,那麼這裏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後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你們家老公,不允此事,嗯,朕賜你毒酒一杯。

房氏“寧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飲而盡。結果呢?不過一杯醋而已,濃濃的酸意裏卻浸透着對夫君無限的愛,寧可死,也要吃醋。吃醋的女人是不講道理的`,吃醋的女人也不能説是錯的。

經典歷史典故 篇3

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長兄曹丕當政以後,備受猜忌,鬱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賦》是一篇傳誦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寫洛神的步態之美雲:“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寫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跡之態十分傳神。後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輕盈。如賀鑄《青玉案》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即用此典。(典見曹植《洛神賦》)。

經典歷史典故 篇4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

【釋義】

勵:激勵,奮勉;圖:謀求,設法;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比喻振作起來做好某件事情。

【歷史典故】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他沒有兒子,於是手握朝政大權的霍光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這就是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為,建議宣帝採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權力。由此,霍氏一族對魏相極度怨恨,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後廢掉宣帝。宣帝得知霍氏一族的陰謀後,先發制人,採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親自處理朝政。因其年少時曾流落民間,所以深知民間的疾苦,他直接聽取羣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嚴懲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吏,免除了一些殘酷的刑罰。他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在魏相的監督下,百官盡職盡責。在魏相的配合下,宣帝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宣帝在位25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史稱“宣帝中興”。

【成長心語】

頑強的精神背後是堅定的信念,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氣概。漢宣帝正是擁有了頑強的精神,才實現了“宣帝中興”的`局面。可見,振奮精神乃是一切事業成功的根本。振奮精神,才能有積極的心態,昂揚的鬥志,才能看到光明,鼓足勇氣,戰勝困難,排除阻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經典歷史典故 篇5

劉邦滅了秦後,本想住在王宮裏,但他的.心腹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為了取得民心,劉邦還把老百姓召集起來,鄭重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應該全部廢除。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接着公佈了法律的內容。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給了劉邦以極大的擁護和支持立邦也因此取得天下。

經典歷史典故 篇6

北宋時期,有個人叫陳康肅,號堯諮,他從小就喜歡射箭,整日練習,所以他的箭術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

有一天,陳堯諮練習射箭,只見他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旁觀人見他有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領,無不拍手叫好。陳堯諮自己也很得意,他環顧四周,發現一個賣油的老頭只是略微地點了點頭,有些不以為然的樣子。陳堯諮心裏很不舒服,不客氣地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你看我射得怎樣?”老人很乾脆地回答:“我不會射箭。你射得還可以,但並沒有什麼,只是手法熟練而已。”

陳堯諮聽了有些惱火地説:“老頭兒,你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你有什麼更高超的本事嗎?”老人笑着説:“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我可以倒油給你看看。根據我賣油的經驗,知道你的射箭本領也是熟能生巧而已。”説完老人拿了一個盛油的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了一勺油,眼睛看準了,油勺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地從錢孔流入葫蘆裏。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人謙虛地説:“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地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了。

做什麼事情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同時,人的.大腦記憶功能有一個遺忘的過程與規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如果不及時複習的話,很快便會忘記。所以,學習中不斷地重複是必不可少的。讀書學習還有一個把書變薄再變厚的過程,抓住重點,加以聯想、引申、昇華,掌握其中的精髓,逐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與理論。在多次重複之後,我們便可以熟練地運用這個知識點或者是這項技能了。

經典歷史典故 篇7

七情六慾

【典故】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生死耳目口鼻。 《禮記·禮運》

【解釋】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慾等。

【用法】作主語、賓語;形容人的感情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五情六慾

【反義詞】四大皆空

【同韻詞】羣分類聚、穿文鑿句、拂衣而去、言來語去、井井有序、搓綿扯絮、春秋積序、一替一句、千條萬緒、設心積慮、......

【年代】近代

經典歷史典故 篇8

青錢萬選

唐代著名傳奇小説《遊仙窟》作者張鷟所作詩文,不僅流行國內,日本、新羅使者紛紛購求。他曾八次應試,均登甲科,當時文人員半千説他的文辭如青銅錢,萬選萬中。世人因稱他為青錢學士。後人因以青錢萬選喻文才出眾。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校勘》詩:“遊樑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典見《唐新語》、《新唐書?張薦傳》)

經典歷史典故 篇9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沒有當過太子。整個康熙朝只有康熙的二兒子曾被兩度立為太子,但最後因圖謀不軌被康熙廢掉了,其他人都沒有當過太子。

一、 雍正即位

説法一,修改遺詔説。在單田芳的《童林傳》,梁羽生的《彈指驚雷》等作品中,都把雍正的繼位寫成由國舅隆科多將正大光明匾後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皇子”改成“傳位於四皇子”。隨着電視劇的熱播,這種説法在民間形成了絕對的權威。但是細細想來,這簡直純屬胡編亂造。首先,繁體中“於”作“於”,以十改於具有絕對的難度。而且這裏可以將紀連海推翻紀曉嵐諷刺和珅家“個個草包”的故事作為佐證。有故事説,和珅建一亭子,請紀曉嵐題字,紀題曰“竹苞”。於是便有了讚美紀曉嵐聰明絕頂,罵和珅家個個草包(將竹苞拆開)的傳説。但是繁體個作個,竹字拆開不是字,可見兩個故事一樣,只是今人的主觀臆斷。其次,根據道光帝立儲詔書“皇四子奕寧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詔書以漢滿兩種文字書寫。所以,在清代“十四皇子”稱呼不對,而應是“皇十四子”,但如果稱呼皇十四子,遺詔便無從改起,更重要的是,滿文的十和於沒法互該。再次,據清史稿記載“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宮,密書上名,緘藏世祖所書正大光明匾額上”:“雍正十三年八月,帝崩,莊親王允祿等啟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即乾隆]密詔,宣詔即位。”這是最早祕密立儲的.記載,——將立儲遺詔置於正大光明匾後始於雍正,至於是否這種做法更早始於康熙末年,沒有任何文字記錄。至此,可以毫無疑問的説,修改詔書説,純屬子虛烏有。

雍正皇帝

説法二,改詔篡位説。就是説,雍正篡改康熙遺詔,篡奪皇位。那就不合法了,這種意見也有理由,第一個理由康熙讓雍親王代他天壇祭天,不能證明把皇位讓他繼承啊,那你説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就是軍事了,那他派他皇十四子做撫遠大將軍,按照這個邏輯那也是讓繼承皇位,所以這個理由不成立。第二,剛才説康熙臨終前那個口諭,宣讀口諭的時候,雍正沒在場,因為雍正在天壇齋戒所要祭天,所以雍正沒在場,但是就在這一天,雍親王三次奉召到暢春園去見他父親,上午八點鐘左右,第一次見到他父親。《清聖祖實錄》有記載,康熙對雍親王説,“朕病勢日臻”,就是説我的病的情況逐漸見好,那這説明康熙這時候還不糊塗,還能説話,但是為什麼沒有告訴雍正説,你將來繼我的位呀?有人説康熙保密,他跟七個兒子和尚書隆科多説了,怎麼會跟繼承人保密?不可能的。所以這些學者就説,康熙的這個諭旨是偽造的。

説法三,就是剛才説那個康熙遺詔,在康熙54年的時候,康熙頒佈一個詔書,很長。最後康熙説“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現在看到的這個康熙的遺詔,基本上是這個諭旨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見。就是最後加了一句話,就是我們剛才説那句話:“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這些學者就提出來,你這個康熙遺詔應該是康熙死之前就做了,他要同意,可是康熙死的時候沒有宣佈。康熙13號故去了,16號才拿出來,那這中間你雍正做了手腳。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康熙的這個遺詔,漏洞百出。懷疑前頭那些文字是康熙的,後頭關鍵這句話是雍正加上去的。

説法四,蔘湯弒父説。有一種説法,康熙染疾,養病暢春園,後四皇子胤禛進蔘湯一碗,康熙服用後,不久便駕崩。但是據記載,頗懂醫術的康熙生前並不愛食人蔘,他曾説過,人蔘對南方人合適,對北方人並不適合,[見康熙《起居注》]江寧織造曹寅病重之時,蘇州織造李熙曾上奏康熙代請賜藥。康熙在奏摺中就曾批示道:“曹寅元肯吃人蔘,今得此病亦是人蔘中來。”康熙不喜人蔘對於暗中關注着父皇的雍正來説. 不可能不知,俗話説,送其所愛,投其所好,故蔘湯弒父之説也無法立足。

説法五,年羹堯遺子説。一種説法是,雍正之母德妃入宮八月即產下雍正,因而有人懷疑年羹堯曾與德妃私通,所以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改詔的事是年羹堯乾的。對於這種説法,也是後人胡編亂造的一段風流韻事。首先,當雍正還只是親王時,就曾在信中大罵年羹堯是個惡少。試想,兒子怎會罵父親惡少呢?更加有力的證據是在雍正《起居注》一書中曾有言“朕長於年羹堯…..”因此斷言,從雍正是私生子説到年羹堯助其繼位説純屬後人主觀臆斷。

二、 對雍正正常繼位的推理

首先,人們懷疑雍正主要是因為他繼位後對兄弟和隆科多以及年羹堯的做法。他登基後,其餘六個兄弟或被軟禁,或被迫害,特別是十四皇子,從新疆前線趕回北京後,雍正直接將其囚於景陵。但這些從維護皇權角度看完全講的通,如果不除異己,如何保住皇位?而對於年羹堯,《清史稿》記載:“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傲……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範時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於廣寧門外,年(羹堯)策馬過,毫不動容;王公有下馬問候者,年頷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無人臣禮。”《清代軼聞》作者説“年挾擁戴功,驕益盛”。且年羹堯扼守巴陝重地,實力逐步擴大,而雍正這個人本來就很挑剔,疑心病也很重,他怎能養虎為患呢?而要解釋殺隆科多的原因,首先要承認,兄弟七人有過皇位之爭,而且,在爭鬥中有過陰謀,且隆科多是每個陰謀的參與者,特別他親自負責了對每位皇子的囚禁。但是雍正繼位後,遠不如預想那樣,朝中許多反對派借皇子遭到囚禁滋事。於是,雍正便殺了代罪羔羊隆科多,既除了心腹大患,又平息了朝中的部分爭議。

其次,現存的康熙傳位遺詔是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其中寫明“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恐怕是雍正正當繼承大統最有力的證據;但有人懷疑其為雍正偽造,但是有一點,雍正在繼位五年後曾經説,康熙駕崩前曾將七位皇子和隆科多詔至榻前,宣佈立四皇子為新皇。而雍正五年,除兩位皇子逝世外,其餘尚在人間。如果雍正是將一個極其容易被拆穿的謊言公佈天下,那麼造成的動亂可想而知。即使他是皇帝,當他登基的前提不合法後,還可以立足嗎?況且,其餘皇子雖身陷囹圄,但肯定也不會少了支持者。如果雍正要這樣博弈,那麼他是去拿一堆黃金去賭一堆垃圾。

再次,弘曆天資聰穎,膽色過人,自少年起,就跟隨在康熙左右,由康熙親自教導,深受康熙喜愛,成為密立的儲君。於是,出於讓弘曆順理成章繼承皇位的原因,讓已上年紀的雍正登基也似乎理所應當。但是,這也只能是佐證,不可能有任何事實依據。

經過以上分析,我認為各種版本的傳説已經不攻自破,且雍正謀權篡位説證據匱乏,而其順理成章繼位的説法,史實記載清楚,而其做法亦可解釋的通,故我認為雍正正常繼位,傳説只是後人的臆斷或者當時人的栽贓。

經典歷史典故 篇10

江郎才盡: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出處】鍾嶸《詩品》。

【釋義】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年少時以文才著稱,晚年詩文無佳句。後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思枯竭。

【歷史典故】

江淹是南朝時的一位詩人,他出身貧窮,從小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苦,以砍柴為生。他每天忙於砍柴,根本沒時間讀書。後來,在13歲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一頂大官戴過的貂皮帽子。貂皮很珍貴,可以賣不少錢,這樣就可以買好多米、面、油、鹽等。江淹高興地把帽子拿回家,母親看了也很高興,説:“孩子啊,咱撿到這帽子是好事,是個好兆頭,以後你一定能做大官。要好好把它留着,將來做了大官你好戴它。”聽母親這麼説,江郎打消了原來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來。

從此後,他開始刻苦讀書,一心想將來當個大官。他一邊砍柴,一邊默默背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進步很快。不幾年工夫,寫起文章來下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如《別賦》、《恨賦》等都得到了好評。

當時,有個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學,讀了江淹的詩,讚不絕口,還特地去拜訪江淹,並請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見檀超熱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禮節,從心裏很敬佩他。於是,兩人成了意氣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賞識江淹的才華,逢人便講,言辭不免有些過頭,近似為其吹噓。這樣,江淹的名聲漸漸大起來,也成了有名的詩人。

不久後,他受到了建平王劉景素的賞識和提拔,在南兗州做了官。但是沒想到,不多時,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縣令誣告,被捕入獄坐了大牢。這真是福到禍也至。幸虧後來劉景素給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獄,又提升他做了官,與劉景素一起去鎮守京口。

後來劉宋被齊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負責編寫歷史。不久,一個襄陽人發掘出一座古墓,裏面有一面玉鏡和一些竹筒。竹筒上的古體字沒有人認識,有人提議説,讓江淹來看看。後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給江淹看。江淹一看,這是西周時候的鐘鼎文,當年他為了當大官還苦學過這種文字。江淹看了一會兒,明白了其中的'內容,寫的是周宣王時候的事。看後,他給來人講着,周圍聽的人很驚訝。一下子傳開了,江淹認識西周時候的文字,從此,名氣更大了。於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後官至樑朝的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就是皇帝的顧問,以後又被封為醴陵侯,有了千畝良田,成了豪門貴族,過起了養尊處優的生活。

他不再讀書、寫字、做詩、寫文章了,有時寫首詩,也大不如從前,才華沒有了。這時候,很多人都替他惋惜,説“江郎才盡”了。

【成長心語】

江淹早年為當官,拼命用功讀書,有了學識,能寫出好文章,動人的詩篇。但當了大官,名利皆有,心滿意足,盡享榮華富貴,不再刻苦用功,常年不看書、寫詩,這樣,他的才怎能不盡呢?正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古往今來,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有勤奮刻苦的精神,在這方面留下的美談也是舉不勝舉。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只有勤奮學習才能精於學業,反之,貪玩懶惰就會荒廢學業。

經典歷史典故 篇11

冬烘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曾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封為魯郡公。後李希烈擁兵作亂,受命前往勸諭而被害。晚唐懿宗鹹通間,鄭薰主考,時徐州一代戰亂頻仍。鄭薰意欲激發士人之氣,特選一忠烈之後作榜首,藉作矜式。誤將考生顏標當作顏魯公的後裔,取為狀元。發榜後,顏標按禮拜見主司,鄭薰在交談中方知其出身寒素,非功臣之後。時有無名子作詩嘲鄭薰雲:“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冬烘”後遂常用以形容迂腐糊塗不達事理。如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即用此典。(典見《唐摭言》卷八、卷十三)

經典歷史典故 篇12

風馬牛不相及意思出處:

【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轉載]古代歷史成語典故故事大全

【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近義詞】:驢脣不對馬嘴

【反義詞】:脣齒相依、息息相關

【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於事情

經典歷史典故 篇13

【出處】《論語·述而》。

【釋義】三:虛數,泛指幾個人。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歷史典故】

孔子非常重視學習的作用。他自稱不是天才,而是通過勤奮學習才成為有學識的人的。所以,他終生都在努力學習。只恐自己學得不夠,趕不上別人,因此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孔子進了魯國開國祖先周公的宗廟,事事都向人請教,於是有人譏笑他不懂得“禮”。他説,不懂就問,這正是“禮”所要求人做到的。孔子提倡不恥下問地學習知識,也重視學習別人品德上的長處。他説,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又説:只要有兩三個人在一塊兒行走,其中就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來學習;也從他們的缺點中得到借鑑,來改正自己身上同樣的毛病。後遂以此語指只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那麼到處都可以找到值得師法和學習的人。

【成長心語】

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比。其實,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甚至路人,他們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中的老師,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長處,我們要善於取長補短。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處事、思維的角度,甚至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表情,學到人生中細微的知識,這些是書本中學不到的“真金”。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9ryg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