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用石頭和輔助材料跟隨音樂的節奏進行打擊樂,表現音樂鮮明的2/4節奏。

2、嘗試分段交替演奏,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與家人一起收集過石頭,如小石子,鵝卵石、雨花石;教師在班級裏舉辦石頭展覽會,幼兒一起看看、説説。

2、材料準備:

不同大小的石頭(可以是小石頭、鵝卵石、雨花石等)、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不鏽鋼小勺、小棒、紙盒;小 星星的音樂,星星指揮棒,節奏圖示(大手、小手、小節線)、小絃琴。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朋友們,這一陣子大家一起蒐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些什麼?

2、想一想,我們可以用這些材料來做什麼?

3、看看老師做了什麼?我可以做什麼有趣的事?

小結:原來,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就能把這些材料做成有趣的東西,玩一玩,用一用,一定很開心。

(二)製作和探索

製作樂器

1、在後面的每張桌子上都有石頭和其他材料,請你自由選擇,做成一樣可以發出聲音的小樂器,自己唱唱歌,敲一敲,互相玩一玩。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製作,並邀請同伴用小絃琴即興演奏,該幼兒用石頭樂器表現。(請3—4位不同樂器的幼兒)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讓這些石頭變成了樂器,跟隨音樂進行演奏。石頭在碰到不同的物體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有的清脆響亮,有的比較柔和,石頭樂器真有趣。

(三)演奏歌曲“小星星”

1、集體合奏

(1)聽一聽,這是什麼歌曲?大家一起唱一唱,教師評價(表情、歌聲、吐字等)。

(2)那我們一起跟着音樂用石頭樂器來為歌曲進行伴奏(第一遍)。

反饋:你們覺得伴奏得好嗎?為什麼?(引導:節奏、整齊度、表情、強弱的特點)

(3)怎麼才能演奏得整齊?(引導:聽完前奏一起開始、要表現一強一弱的特點)

(4)老師拿出星星指揮棒以及圖示(有小節線),問:這兩樣東西可以怎麼幫助我們演奏?

小結:原來,指揮棒可以幫助我們一起整齊地演奏;大手和小手告訴我們二拍子的`強弱節奏。

(5)集體跟隨老師的指揮、看着圖示、和着強弱節奏進行表現(第二遍)

幼兒評價:這一遍怎麼樣?怎樣演奏得更好?

(6)交換朋友的樂器,集體再來一遍。(第三遍)

2、交替演奏

(1)朋友們,大家演奏得都不錯,現在我要增加難度了,敢於挑戰嗎?

(2)出示“交替演奏”的圖示,提問:你能看懂嗎?

(3)指揮幼兒跟隨音樂交替演奏。(第四遍)

(4)交流:怎麼才能互相配合好?

小結:大家要認真聽音樂;都要跟着節奏敲;要合作好;要讓石頭的聲音有輕響;要用手來幫忙控制好節奏、力度。

四、活動延伸

我們的石頭打擊樂真好聽,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成為小小演奏家。這些樂器我們放在音樂角里,大家再去演奏一下,也可以試試其他節奏、其他歌曲。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嘗試用鈴鼓玩奏樂遊戲《泰國之旅》。

2、通過遷移律動中的身體動作,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擊鼓面、鼓邊、搖奏)。

3、在傳遞鈴鼓的遊戲過程中,體驗合作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鈴鼓人手一個、PPT、幼兒圍坐成圓圈

2、幼兒右手貼標記、對泰國美食和景點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2、學習基礎動作模型,學習遊戲的基本玩法。

(1)教師示範動作模型,幼兒觀察律動的基本動作並學做。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完整跳“歡迎舞”。

3、根據故事情節,加入鈴鼓演奏,進一步豐富歡迎舞的內容。

(1)教師示範傳遞鈴鼓的基本動作。

(2)討論傳遞鈴鼓的方法,並隨B段音樂嘗試傳遞鈴鼓。

(3)加入鈴鼓完整律動。

4、豐富遊戲情節,隨樂完整遊戲。

(1)配班做客人,豐富遊戲情節,幼兒觀察並學習新的遊戲規則。

(2)幼兒做“客人”,完整遊戲。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打擊樂演奏《啤酒桶波爾卡》,掌握XX|XXX|節奏型,能聽出ABA段式。

2、藉助圖譜及"小與啤酒桶"的故事情節,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掌握相應的節奏型。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PPT、打擊樂器(鈴鼓、碰鈴、沙錘)

活動過程:

一、藉助圖譜理解"小與啤酒桶"的故事情節

1、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一幅奇怪的圖譜,你們這是什麼?(啤酒桶)

2、這幅圖裏藏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對照圖譜,教師講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首好聽的音樂,也是講的這個故事,一起聽一下音樂(邊欣賞音樂,邊講故事)

4、完整欣賞後提問音樂共分為幾段?哪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二、看圖譜,在老師的指揮下聽音樂做節奏訓練

1、故事中小是怎樣數啤酒桶的?小是怎樣來跳舞的呢?教師引導學打XX|XXX|

2、看圖譜拍身體部位並一起做節奏練習

3、隨音樂分組練習拍打音樂節奏

三、感受打擊樂加入後樂曲的音響效果

1、講解演奏方式以及樂器的用法,數啤酒瓶的時候用鈴鼓,小跳舞的時候用沙錘和碰鈴,小聽到腳步聲集體合奏,分組進行聯繫

2、集體合奏並講解注意事項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4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我以這個活動為載體讓家長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自主的學習,追求自主的快樂,我們對自主的理解就是讓幼兒成為頭腦清醒的自我建設者,具體體現為三個目標:

(1)學會做人。這是從情感態度上出發,如本節課我就是要讓幼兒體驗一種高度合作與協調,體驗成功。

(2)學會做事。這就是以往家長所熟悉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本節課就是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感知能力。

(3)學會學習。以往強調教師教現在教師引導幼兒瞭解學習的方法,這節課我就引導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而不是直接的將如何演奏,配器告訴幼兒。

總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往往比幼兒獲取單純的知識有益的多,這些能力、情感與態度對幼兒是終身有益。

一、 活動目的:

1. 在學習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解放軍進行曲”。

2. 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 在演奏時體驗精神飽滿的激動心情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樂。

二、 活動準備:

磁帶、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大鼓)節奏譜一張

三、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認識解放軍嗎?覺得解放軍怎樣?(神氣、勇敢)今天我們就來當解放軍,先來聽音樂觀看解放軍的錄像,看看解放軍在幹什麼?

2.傾聽樂曲旋律,觀看教師表演。

提問:你看見解放軍在幹什麼?(踏步、甩頭、吹喇叭、歡呼)

3.幼兒表演。要把解放軍的英勇神氣表現出來。

4.看教師表演,幼兒轉換拍出身體動作的節奏。

5.看節奏譜聽音樂練習拍節奏。

6. 學習使用樂器進行演奏。

(1)、啟發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2)、持樂器練習。

(3)持樂器看節奏譜演奏。

(4)聽音樂看指揮使用樂器進行合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演奏。

(6)加大鼓。

7.談話。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演奏好這首解放軍進行曲,你們有什麼想法?我們要把解放軍這種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敢的精神保持下去。

家長反饋:這個活動跟以往的音樂教學方式有很大改變,比較活潑,區別了呆板、陳舊的學習方式;孩子平時比較喜歡來幼兒園,對幼兒園的活動感興趣,説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幼兒感興趣;老師的教學方法新穎有趣,幼兒參與的興致高,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氣氛好。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5

一、幼兒聽音樂進教室

幼兒集體聽音樂,跳舞蹈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樂結束。

二、複習已學過的節

出示寫有節奏型的卡片,讓幼兒徒手練習打節拍。

(節奏讓幼兒動腦筋,可用古詩“靜夜詩”、“憫農”等念出這種節奏型)

三、新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師:xx節奏拍得真好!下面請你們聽一首音樂(放“拔根蘆柴花”音樂)。

提問:這首音樂好聽嗎?(好聽)

這首音樂叫什麼名字?(拔根蘆柴花)

師:現在請xx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放“拔根蘆柴花”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的做動作)

提問: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2/4拍)

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活潑、歡樂,就像過年一樣的'喧鬧、舒適……)

師:今日老師教xx演奏這首音樂,先聽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樂)

提問:哪個xx能拍出這段音樂的節奏?(讓個別幼兒練習拍節奏×××|×××|)請xx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一部分的音樂讓幼兒練習)

師:連續聽音樂的其次部分,聽聽我們拍什麼節奏?(放其次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 ××|×× ××|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其次部分音樂)

師:大家一起聽音樂的第三部分?聽聽拍什麼樣的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

師:xx節奏拍得真好!老師把你們拍的三種節奏型寫在紙上,現在請xx拿起我們喜愛敲的筷子跟着音樂演奏一遍。(放“拔根蘆柴花”音樂,出示圖――老師指揮幼兒看三種節奏型演奏)

師: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這是什麼?(出示茶杯,自制的響筒、搖鈴,讓幼兒説出自制樂器名稱)

師:對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響筒、搖鈴。這是我們常常用到的小茶杯,今日就用我們自己做的小樂器演奏這首音樂,幼兒聽音樂分別用響筒、搖鈴、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樂。

師:其次段音樂我們要分組演奏,先用響筒演奏音樂的第一部分,其次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最終兩小節大家合奏。

師:我們學會了合奏,分組演奏,現在我們完整演奏這首曲子,第一段音樂合奏,其次段音樂分組演奏,第一部分用響筒演奏,其次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其次段音樂最終兩小節大家合奏。

讓幼兒練習演奏兩遍。

跳“單簧管波爾卡”舞。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節奏強弱、快慢

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跳舞吧!請你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學一學這些漂亮的花和枝條在音樂聲中跳舞的樣子,音樂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動作,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動作。(最終,老師同幼兒一起隨歡快音樂出教室)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6

【活動目標】:

1、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活動重點】:

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活動難點】:

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約2分鐘)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説説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幼1:聽起來很熱鬧(感覺很熱鬧)幼2:很歡快幼3:像過年了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有時會聽到,感覺喜氣洋洋的、很開心,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曲子,大家聽聽這個音樂可以分為幾段?

二、 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約20分鐘)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約15分鐘)師:音樂聽完了,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幼1:兩段師:聽得很認真,還有其他的嗎?

幼2:三段師:為什麼這樣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點熱鬧,第二段有點慢,第三段又很快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是的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羣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複第一段)師:出示PPT,這裏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再聽一遍音樂,聽辨樂句的節奏師:音樂結束了,誰來説説哪條樂句是A段的,哪條樂句是B段的?

幼: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條是B段的。

師:説一下這樣分的理由幼:因為第一段很熱鬧,他的節奏很快,所以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段很舒緩,他的節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條是B段的。

師:聽得很認真仔細,表達的很清楚。第一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

我們再聽一遍音樂(播放A段)幼:四次,師:大家同意嗎幼:同意師:第二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我們來聽聽音樂(播放B段)幼:8次師:大家這次聽得很認真,因為是ABA式的三段體,所以第三段重複第一段的節奏。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

2、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音樂的多種節奏型(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演奏的聲音好聽)(約5分鐘)

(1)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二拍子的多種節奏型

師:不一樣的節奏型,打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呢?

師幼共同確定節奏型的身體部位打擊方式。

(2)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奏三、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8分鐘)

1、 自主選擇樂器: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身體來演奏過了。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樂器,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出示樂器和節奏型,鼓勵幼兒自主配樂2、 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師:老師這裏有一張我們配好的節奏譜,看着這張節奏譜進行樂器演奏,我們現在是一個樂隊,你們都是這個樂隊的演奏家,

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聽音樂(你知道聽着音樂打節奏)幼:看節奏(樂曲中有節奏,這樣打出來的樂曲會更好聽)

幼:看圖譜、看指揮(瞧,知道這麼多,很關鍵的要求)幼: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樂器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休息)

3、根據幼兒的自主配樂方案,進行配樂演出

4、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教師指示圖譜,幼兒跟隨音樂地打擊樂器演奏。

關注幼兒使用樂器的方法及演奏時 教師對剛才的演奏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將沒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來,指曲譜帶領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7

活動目標:

1、嘗試仿編出X X | XX X|的節奏型。

2、能創造性的使用身邊的物品打出樂曲節奏。

3、能與同伴合奏,體驗節奏樂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用生活中的事情仿編節奏型。

活動難點:找出生活中的樂器—身邊能發出聲音的物品並按圖譜演奏。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自制樂曲圖譜一個、皮筋若干、各種常見的身邊物品積木、橡皮泥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利用聲勢問好並做律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用聲勢向老師問好

(二)創設充滿童趣的情境,引導幼兒做律動

教師引導幼兒扮小皮筋,隨音樂做小皮筋的動作進行律動。

二、感知“庫乞乞”的'節奏,體驗節奏的特點。

(一)藉助故事情節,複習“庫乞乞”的音樂

1、 出示“庫乞乞”樂曲的一段圖譜,並用聲勢打出“庫乞乞”的節奏:

X X | XX X|

提問:1、“你還能用這個節奏説説其它的事情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説出:洗 洗 |洗頭 發;唱 唱 |唱支 歌等。

2、“你能用聲勢打出這個節奏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自己身體上的各個部位打出X X | XX X|節奏。

3、出示整首庫乞乞音樂的圖譜,指導幼兒按意願為圖譜創編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貼動作圖時對應好X。

三、利用生活中的樂器指導幼兒按創編的圖譜演奏

(一)啟發幼兒發現尋找生活中的樂器

提問:“找一找活動室內哪些東西能打出聲音做樂器?”(如:小椅子、橡皮泥等。)

提醒小朋友在使用生活中樂器時力氣要小,注意打出的聲音要美。

(二)指導幼兒按創編的圖譜集體演奏

重點指導小朋友合奏時注意聽別人樂器的聲音。

活動延伸:

1、音樂區:將圖譜、樂器投放在音樂區,鼓勵幼兒嘗試用其它身邊常見的器物及自己編出的圖譜進行庫乞乞的演奏

2、操作區:指導幼兒嘗試用沙子、豆子和飲料瓶製作沙錘。

3、科學區:指導幼兒將玻璃瓶內裝不同容積的水,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附:庫乞乞圖譜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 | X — | X — | X —| X X | XX X | X X | XX X|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8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舞蹈表現,並學習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法,豐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與同伴的演奏協調一致,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圖譜;

2、音樂《拔根蘆柴花》和《化蝶》;課件《蘆葦》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化蝶》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二、複習歌曲《柳樹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簡單進行兩聲部合唱。

三、聯繫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麼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4、出示節奏譜,讓幼兒練習節奏。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四、讓幼兒聽音樂、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麼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後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奏並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眾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活動反思: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於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裏變化節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後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脱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9

設計意圖:

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打擊樂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將一首結構比較複雜的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自發的投入到聽、説、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音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籲——"(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範隨音樂用筷子敲奏。

①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為什麼?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

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

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

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欣賞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三年級的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開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為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在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聆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着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聆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為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地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地更為深刻。在聆聽A1樂段時,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衝刺環節,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為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着興奮起來,這説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在課堂結尾讓學生們欣賞了視頻版本的《賽馬》、笛子演奏的《賽馬》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加深了學生們對於二胡及樂曲的認識和理解,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情緒。

本節課還有一些問題,如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課堂上,我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對每個樂段的處理,讓每個學生思考並説一説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意境,再用肢體語言或者樂器加以表現,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從中受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小百科:馬在動物分類學中分類為: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馬科(Equidae)、馬屬(Equus)、馬(Equus caballus)。是一種草食性動物。現存家馬和普氏野馬兩個亞種。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0

設計意圖:

打擊樂的節奏活動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一個課程,他們在音樂中體驗打擊樂的樂趣,在玩打擊樂的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平常在班級開展的打擊樂活動,基本都是配有背景音樂,孩子們跟着音樂的節奏,來打擊樂器,很少開展純節奏的打擊練習。於是,我就萌發了要設計一節純節奏、無背景音樂的打擊樂練習。習慣了音樂背景固有的節奏節拍,一下子沒了音樂,沒了固定的節拍,對大班的孩子來説還是有點難度的,所以我想通過純節奏的練習,提高幼兒對節奏節拍的穩定性,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並具有初步的多聲部協調、配合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打擊樂器,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節奏能力。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符點音符的節奏。

3、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一張,雙響梆子6個,圓舞板6個,大鼓1個,鈸2個,三角鐵6個,鈴鼓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模聲學念圖譜

教師導語:

一天,兩個好朋友約好了去郊外散步,你們聽,誰來了?(錄音放青蛙叫)

呱 呱 | 呱 呱 |

1、引出小青蛙,幼兒模聲練習節奏

提問:

①誰來了?②小青蛙是邊走邊叫着過來的,它是怎麼叫的?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學青蛙的叫聲吧!準備出發(教師用腳給幼兒踩節奏點,以給幼兒節奏標準,準備出發每字為一拍)

2、引出小馬,幼兒模聲練習節奏

教師:除了青蛙還有誰呢?我們仔細聽!(錄音放馬步聲)

的篤 的篤 | 的篤 的篤 |

提問:

①是誰來了?(幼兒自由發言)

②小馬走路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出示節奏圖譜)

教師:小馬可開心了,今天真是個好日子,有這麼多的夥伴跟它一起玩,它還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去散步呢, 準備出發

3、 連接前兩句圖譜,幼兒模聲演繹

教師:小青蛙和小馬玩着玩着還高興的唱起歌來了,它們想一起合作給大家唱首歌,小朋友們跟它們一起唱吧,準備好了嗎?準備開始

4、引出雨聲,幼兒模聲練習節奏

教師:正當小夥伴們玩的開心的時候,忽然烏雲密佈,你們猜要發生什麼事了?

你聽到的雨聲是怎麼樣的呢?

滴答 0 滴答 0 | 滴答 0 滴答 0 |

教師:小朋友聽到的雨聲可真好聽,嘿嘿,原來是雨姐姐聽到大家的歌唱的這麼好聽,也忍不住要唱上幾句了,我們快和雨姐姐一起唱歌吧,下小雨了

教師:雨越下越大,一聲巨響,嚇的小夥伴們趕緊躲了起來,大夥都偷偷的鑽出腦袋看,都在猜發生什麼事了。原來雷電公公也被大夥的歌聲吸引了,也忍不住來湊熱鬧了。

教師: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用一個很響很響的聲音來表示打雷,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引導説出轟隆隆)

5、出示混合圖譜,幼兒模聲演繹

教師:漸漸地,雨小了,雨姐姐和雷電公公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小青蛙和小馬,但是他們還沒玩夠呢,又高高興興地繼續去散步了,他們兩個走在一起的聲音可好聽了,你們看,老師把它們的腳印都畫下來了。(呱的篤 | 呱 的篤 | )

6、出示兩聲部圖譜,幼兒模聲演繹

教師:時間過的可真快,一會功夫就到了傍晚了,小青蛙和小馬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它們合唱了最後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呱 呱 | 呱 ) 的篤 的篤 的篤

二、幼兒模聲完整演繹圖譜

(一)幼兒第一次完整演繹圖譜

教師:剛才王老師給你們講了一個小青蛙和小馬散步的故事,它們一路上這麼開心,你們一起玩的開心嗎?大家能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給我聽嗎?大家一起來,和小青蛙小馬散步去了。準備出發

(二)第二次演繹圖譜

教師:不僅小青蛙和小馬的歌唱的好聽,王老師發現小朋友們的故事講的更好聽,但是還有一點點不整齊,我們再來講一次吧。

三、分角色完成圖譜

教師:跟着小青蛙和小馬玩了這麼久,我現在要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青蛙、小馬、還有雷電公公和雨姐姐,我來當指揮,分角色來把這個故事講一次。好,現在要看指揮了,準備開始

四、 幼兒徒手拍打節奏練習2次

教師:這個故事用嘴巴講的這麼好聽,你們還能用別的辦法來講嗎?(用手拍打節奏)

小朋友想出了個好辦法,除了用嘴巴念以外,還可以用手拍,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五、用樂器來完整表演

(一)第一次演奏

教師:除了嘴巴和手以外,王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客人來跟我們一起講故事呢,你們看都有些誰啊?(圓舞板、雙響梆子、三角鐵、大鼓、鈸、鈴鼓)

1、幼兒給角色配對演奏樂器

教師: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樂器朋友,樂器也可急了,都不知道誰來扮演誰了。但是它們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和故事裏的人物的聲音很像,你們可以幫助它們來找到適合它們演奏的角色嗎?

2、幼兒第一次用樂器演奏,幼兒

教師:你們真是太棒了,一下子就幫它們分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然後我們一起用樂器朋友把故事講的更好聽吧!準備開始

(二)第二次演奏

教師:小青蛙和小馬聽到小朋友們講的故事這麼好聽,可開心了,它們還悄悄地跟我説,下次它們還要出來散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它們還想再聽一次小朋友們講的故事。

活動反思:

相比與一般有背景音樂的'打擊樂課程,這是一節比較新穎的純節奏練習,沒有了固定的節拍,換由幼兒自己控制節拍,大大增加了難度。純節奏的練習相比起一般打擊練習,更加能夠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以及穩定性,也是現在打擊樂課程中練習到比較少的。但一下子完全脱離固有的音樂節奏,完全由幼兒自己控制節奏快慢,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這節課的設計中,教師在每次的幼兒練習之前,都以跺腳的方式,加上口令準備出發先給幼兒打出一個參照的節奏速度,就好象鋼琴的調速器一樣,這樣,幼兒有了參照物後,能比較容易掌握好節奏,這也是這節課的一個亮點。在打擊樂樂譜的設計上,加入了一定的合奏內容,讓幼兒初步的接受了多聲部協調和配合的訓練,這也是《綱要》中對大班打擊樂提出的一個目標,因為設計的和聲比較簡單,在活動過程中,基本孩子都能掌握合奏的方法,能按簡單的圖譜進行演奏,效果還是不錯的。整節課用一個故事串聯,更加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整個活動過程更顯生動有趣,讓孩子為幼兒創造了一個快樂的氛圍,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節奏練習中去。採用模擬動物的聲音來代替枯燥乏味的傳統的da da da da來念節奏,更加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容易使幼兒融入角色。在整個活動的設計中,基本遵循了循序漸進、步步推進,一開始的分句演繹到後來的完整演繹以及加上樂器演奏,每個環節都比較清晰,從幼兒的操作來看,基本達到了每一環節的目的。

這些都是這節課的一些特點,當然,不免會出現許多不足的地方。像教師的一些過渡語言還需要更加精練,語言應當更加生動,讓幼兒感覺是在遊戲中掌握本領,而不是練習枯燥乏味的純節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要成功的上好一節純節奏的打擊樂活動,教師必須全身心的融入角色,全身動起來。除了腳要打出節奏給幼兒做參照外,眼睛要看着每一個小朋友,一隻手要指着圖譜,另一隻手還要指揮幼兒進行分角色演奏。這一系列的動作看上去比較簡單,但要做好的確非常困難,在以後的打擊樂活動中要特別注意手、腳、眼的配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樂曲。

2.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自制的打擊樂器一套(筷子每人兩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搖鈴、易拉罐做的響筒各一個),“單簧管波爾卡”音樂節奏圖,寫有三種節奏型的大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教室

幼兒集體聽音樂,跳舞蹈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樂結束。

二、複習已學過的節

出示寫有節奏型的卡片,讓幼兒徒手練習打節拍。

(節奏讓幼兒動腦筋,可用古詩“靜夜詩”、“憫農”等念出這種節奏型)

三、新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1.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下面請你們聽一首音樂(放“拔根蘆柴花”音樂)。

提問:這首音樂好聽嗎?(好聽)

這首音樂叫什麼名字?(拔根蘆柴花)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放“拔根蘆柴花”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的做動作)

提問: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2/4拍)

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活潑、快樂,就像過年一樣的熱鬧、舒服……)

2.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演奏這首音樂,先聽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樂)

提問:哪個小朋友能拍出這段音樂的節奏?(讓個別幼兒練習拍節奏×××|×××|)請某小朋友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一部分的音樂讓幼兒練習)

師:繼續聽音樂的第二部分,聽聽我們拍什麼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 ××|×× ××|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

師:大家一起聽音樂的第三部分?聽聽拍什麼樣的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後讓幼兒拍出××|××|××|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

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老師把你們拍的三種節奏型寫在紙上,現在請小朋友拿起我們喜歡敲的筷子跟着音樂演奏一遍。(放“拔根蘆柴花”音樂,出示圖――老師指揮幼兒看三種節奏型演奏)

師: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這是什麼?(出示茶杯,自制的響筒、搖鈴,讓幼兒説出自制樂器名稱)

師:對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響筒、搖鈴。這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們自己做的小樂器演奏這首音樂,幼兒聽音樂分別用響筒、搖鈴、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樂。

師:第二段音樂我們要分組演奏,先用響筒演奏音樂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最後兩小節大家合奏。

師:我們學會了合奏,分組演奏,現在我們完整演奏這首曲子,第一段音樂合奏,第二段音樂分組演奏,第一部分用響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第二段音樂最後兩小節大家合奏。

讓幼兒練習演奏兩遍。

四、跳“單簧管波爾卡”舞。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節奏強弱、快慢

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跳舞吧!請你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學一學這些美麗的花和枝條在音樂聲中跳舞的樣子,音樂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動作,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動作。(最後,老師同幼兒一起隨歡快音樂出教室)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節奏。

2、引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喜洋洋》伴奏。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喜洋洋》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2、打擊樂譜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1)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説説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2)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

(2)師: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3)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羣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聽辨樂句的節奏。

(5)師:這裏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6)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音樂節奏型、

(7)師:不一樣的節奏型,打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呢?

(8)看圖譜,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奏

3、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

(1)、出示樂器和節奏型,自主配樂練習。

(2)師: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3)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

(4)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活動延伸

嘗試不同的配樂方式演奏樂曲。

附節奏譜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3

教學目標

1、正確掌握4/4拍節奏,能夠通過身體模仿動作、樂器演奏熟練掌握樂曲的節奏。(重點)

2、能根據教師指揮的手勢迅速做出動作反應,注意樂器相互協作演奏,演奏出蘋果豐收的愉快場景。(難點)

3、感受蘋果豐收的快樂場景,體驗與同伴創造性的配器和合作演奏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蘋果豐收音樂;鈴鼓、碰鈴、圓舞板若干。

教學過程

一、伴着歡快的音樂幼兒模仿摘蘋果的動作進入活動場地,體驗摘蘋果的愉快心情。

1、教師引導幼兒交流:你摘蘋果時心情怎麼樣?

2、教師小結:摘蘋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樂曲,這首就是表達了人們豐收蘋果時的愉快心情,我們再看看人們是如何慶祝蘋果豐收的?

二、教師運用視聽欣賞法,引導幼兒通過邊看圖片邊欣賞樂曲相結合的方法,感受樂曲的節奏特點,瞭解豐收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1、幼兒欣賞後回答:這段樂曲感覺怎麼樣?那樂曲是幾拍的呢?教師帶領幼兒嘗試拍打樂曲的節奏並簡單介紹樂曲。

2、剛才蘋果豐收了,人們都幹了什麼?請幼兒模仿,初步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豐收的快樂。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現蘋果豐收的場景,掌握樂曲的基本節奏。

1、出示身體動作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上有哪些勞動動作?請幼兒自主探索。

2、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規範幼兒動作,我們現在完整表演一遍,提示幼兒男孩、女孩的動作幅度可以有差別。

3、幼兒跟隨音樂完整表演身體動作,提示幼兒注意用表情和眼神與動作協調。

四、變換圖譜,引導幼兒回憶樂器的使用方法並嘗試自己練習演奏不同樂器的節奏並完整演奏樂曲。

1、教師變換圖譜,請幼兒觀察:圖譜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樂器?

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樂器圖譜的節奏。

2、請幼兒取出自己椅子下的樂器,演示樂器的使用方法,教師規範幼兒的動作及姿勢。

3、跟隨音樂幼兒演奏樂曲,提醒幼兒控制好自己的樂曲並注意節奏的準確性。(配班教師進行錄像)

4、利用回放體驗法請幼兒欣賞剛才演奏的片段,引導幼兒自我評價:你們認為剛才演奏的怎麼樣?哪裏演奏的好?怎樣會演奏的更好?

5、幼兒完整演奏樂曲一遍後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6、請幼兒來當小指揮,帶領大家演奏。

五、演奏結束,請幼兒分組收好樂器,提示幼兒輕輕放到指定的地點,出活動場地。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4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拍樂曲的強弱節奏,並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2、創編鴿子飛翔、唱歌等模仿動作隨音樂表演。

3、瞭解信鴿的特點、加深愛鴿子的情感

活動準備:

鈴鼓、碰鈴、圓舞板等樂器人手一件。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郵遞員叔叔》

1、齊唱歌曲

2、邊唱邊做即興表演。

二、談話:“會送信的鴿子”

1、知道“信鴿”的特點。

2、探索鴿子“飛翔”、“唱歌”的模仿動作。

三、欣賞歌曲。

1、感受音樂的節拍,以及歌詞內容。

2、隨着音樂做“鴿子飛、鴿子唱歌”的模仿動作。

四、掌握樂曲整體節奏結構。

1、用拍手錶現1、2、5、6、小節的強拍。用搖鈴鼓動作表現鴿子“出發”和“回來”,兩手食指相碰表示鴿子的`“咕咕”叫聲。

2、完整地隨音樂做節奏動作。

五、分聲部練習。

1、根據教師的指揮做動作。

2、練習搖鈴鼓動作,然後再分聲部練習。

六、打擊樂器演奏。

在演奏過程中,注意用優美的姿勢、合適的演奏力度表現可愛的鴿子。

七、複習活動。

1、歌表演:《蓋房子》

2、全體幼兒或分組進行。

大班音樂教案:《打擊樂》15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大中國》舞蹈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2、藉助舞蹈動作的暗示,嘗試選配樂器演奏方案

3、看指揮協調地一致地演奏。

活動準備:打擊樂器:小玲、鈴鼓、圓舞板若干 磁帶,音響,幼兒人手兩根彩條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演舞蹈《大中國》

二、學習探索用拍節奏,表現《大中國》舞曲。

1、剛才,我們小朋友舞動彩條表演《大中國》,下面,我們來學習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國》音樂好嗎?

2、教師反饋幼兒的想法,並將揮動彩條的1-17喝4-25小節的動作改成拍手的動作。

3、幼兒隨樂練習改變的動作

4、幼兒嘗試看教師指揮做拍手的節奏動作。“我來指揮,你們看我的動作,我指到哪裏,哪裏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兒討論配器方案

教師:你們覺得什麼動作可以做搖鈴的動作?拍手的動作可以用什麼樂器呢?

四、幼兒嘗試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1、幼兒看指揮做樂器的模仿動作。

“我們不拿樂器,跟着老師的指揮做樂器的模仿動作,小鈴是什麼樣子?鈴鼓?呢?圓舞板呢?”

2、幼兒看教師的指揮用樂器演奏。

“請小朋友輕輕地把樂器拿起來,看老師的指揮演奏。”

3、幼兒嘗試交換樂曲演奏。

“現在,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換一個座位,拿新樂器演奏”

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7575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