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體積和容積》是學生學習幾何體積的開始,在學習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具備了許多關於體積和容積的具體的感性積累,容積單位升和毫升在三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所以本節課王蔚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主要充當了一個先行組織者為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呈現典型材料,在學生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幫助學生自主建構正確的概念。這堂課給我們的整體感覺是簡潔、流暢、樸實。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簡潔:

1、教師語言簡潔,如體積和容積的引入,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展示了王蔚老師幹練的教學風格。

2、材料的選用簡潔,各施其責,凸現數學本質。由於簡潔就體現了高效。

流暢:材料之間思維嚴謹,邏輯性強,層層遞進,又展現了數學獨特的魅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整個學習過程顯得很流暢。

樸實:王蔚老師上的是一堂真實的樸實的課,學生在這堂課上學到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培養了良好的情感和價值觀,不是走過場、不是作秀,操作性強。是一堂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的好課。

結合新課標,談談這堂課體現的三個亮點。

一、吃透教材新理念實施的前提

我們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並不是説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置教材,畢竟我們教材的編者對教材所下的功夫要比我們老師多得多。但如果我們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不拘泥於教材,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在這基礎上把教材作一些調整和處理,那就事半功倍。

如教材上實驗:觀察兩個各放一塊大小不一石塊的杯加滿水取出石塊水相等嗎?為什麼?

我覺得,它的側重點更偏重兩個石塊誰大誰小的比較,停留在原來的認識層面。

王蔚老師的實驗:觀察一個杯水位猜想放入一塊石塊產生什麼現象驗證説理由得出概念。

此實驗的作用:

1、把原來實驗中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的比較抽出來了,移到了體積概念教學之後,作為體積單位引出的釣餌,邏輯性更強。

2、更強調了石塊佔據了空間,突出了體積概念的本質。

3、在學生後繼的生活、學習中會碰到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個實驗對他的`數學思維更具有正遷移。

二、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1、本節課中王老師非常注意數學是來源於生活的,她有目的的採用了大量實物:小石塊、鉛筆盒、撲克牌等等。用豐富的學習材料幫助學生感知數學概念。在教體積單位時讓學生舉例: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CM?1dm?1m?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重視概念的應用,強化理解課程改革賦予我們的任務之一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通過舉例説明,進行比較體積和容積的異同,在最後的練習中通過填上合適的單位來區分正反例,從而達到熟練掌握體積和容積、體積容積和麪積的概念及它們的單位。這一層次的練習更利於揭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同時讓學生融會貫通形成概念體系。

三、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

學生數學概念的獲得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有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學生獲得正確的數學概念是一個主動的、複雜的思維過程,並不能由教師把現成的概念簡單地、原封不動地搬給學生。本課中教師以多樣化符合學生實際的方式呈現數學抽象、推理的過程,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從而由學會達到會學、樂學。

如:在教學體積單位時,通過幾個層次的比較物體體積大小來引入,直接觀察得出結果數物體中含有幾個小立方體的個數來比較物體體積有兩個分別由8個、27個小立方體組成的物體(其中27個小立方體是在袋裏看不見的)哪個體積大?學生間就出現了爭議。這時學生對體積單位的認識有了一種強烈的學習需要。此時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體積單位,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積極主動的參與,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本堂課中,教師創造了多種學習的方式,如實驗、情境、自學、質疑解答,分析推導等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主動經歷從操作感知表象概念應用這個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總之,王老師今天為我們上了一堂成功的優秀的課,同時也讓我們一睹了王蔚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技藝。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追求的是更好,所以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和大家探討,國小數學概念教學必須在直觀感性的基礎上進行,這一點很重要。但直觀不是目的,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已慢慢具有了抽象概括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對觀察的事物進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教師的任務是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抽象概括,然後不斷補充修正。這樣才能使認識產生一個飛躍,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5463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