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但藴涵着深刻的道理。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本節課一開始,我板書課題後,就用語言描述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葱葱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接着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後的圖,一邊説:“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子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説出了 “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最後,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從而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是一篇環保教育很好的題材,在課中李老師問學生:“這麼美的小村莊怎麼會消失呢?”這一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帶着疑問,學生讀文的興趣就濃了,讀書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在實際的教學中首先讓孩子讀了之後,通過兩幅畫,引導孩子感受小村莊先前的美麗,然後與課文後部分形成對比。

接着讓孩子讀第一自然段,在讀與畫中體會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引: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再引導孩子看圖進行語言訓練,“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有的説“瞧,這裏空氣清新,樹木鬱鬱葱葱。”有的説“瞧,這裏的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小河清澈見底。”這時再讓孩子想象“如果這時你就站在清澈的小河邊,你聞到了什麼?”“聞到了新鮮的空氣和泥土的氣息。”藉助插圖和表達,孩子已經理解了“鬱鬱葱葱”“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詞語,感覺比畫圖理解的更準確。又引導孩子理解小村莊的變化。先讓孩子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孩子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作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勾畫出來。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時孩子們理解得很好。我抓住“誰家”問孩子,“你家想幹什麼?”孩子們説出了 “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兩個“誰家”,孩子體會到村裏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這時一位女同學站起來還説: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最後理解“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時,繼續追問剛才回答“你家想幹什麼”時的孩子們,“你家的新房子呢?”“你家的傢俱呢?”“你家的工具呢?”“你家的柴火呢?”“你家的木棚呢?”這樣的追問,孩子們很形象地理解了“一切”。

最後一個泡泡裏的問題“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雖然在引導孩子理解前面的內容時,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要保護樹木,不能亂砍亂伐,不然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但是讓學生對小村莊的人們説幾句話,進而去感受環保的重要性,去體驗村民的心情,並讓學生提環保建議,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就沒有感受的。李老師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 “柃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和節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深刻體會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帶着這種感悟、情感去讀書,能讀不好嗎?因此我意識到,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以、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與作者產生共鳴。

這節課最大的一個優點是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做到個個開口,人人動腦,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起來。同時,創設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受感染、受教育。隨着活動的慢慢推進,感情的培養水到渠成,朗讀自然到位。沒有過多的生硬的朗讀技巧的指導,真正是“潤物無聲”。

新課程提倡“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聽了這節課,我也真正感受到語文教學是一個平等溝通、真誠互動的過程。只有師生之間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靈,引發他們探究的慾望。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3

在指導學生閲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傢俱、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很好的體現了人們無知地肆意砍伐,破壞生態環境和無節制地浪費自然資源。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創作的意圖和感受。

新課程理念強調:尊重學在閲讀過程中的個性張揚,珍視他們在閲讀實踐中的“多元化”和“獨特體驗”。而這些需要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和諧地進行,正是教師放心、放手、放權,充分信賴每位學生,才能讓他們主動脈積極地去發現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師“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時機地點撥和啟發,激勵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潛能和智慧,去實現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去實現朗讀的多元化,以讀促悟,以悟助讀。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鬆自然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4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藴含着的道理”做為主要教學目標。圍繞着這個教學目標,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即以“老師想提一個問題,這節課我就提一個問題。你們有信心答對嗎?要想答對我的問題,你們得好好讀讀課文。該怎麼讀呢?你們先猜猜我會提什麼問題,按你們猜的問題使勁兒鑽研,鑽研得越透徹越好。”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接着揭示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裏是什麼滋味?本想借着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真地去讀課文並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藴含的道理,然後再以“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着,你想對他説些什麼?”來進行説的訓練,最後再進行一些拓展練習,為學生補充一些資料。可惜,正當大家深入地理解課文時,本節課卻不得不戛然而止。

課後一直覺得很遺憾,留了個小尾巴。但細細一想,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一篇言簡意深的課文要想在40分鐘內既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藴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讀也決非易事。要想訓練得更紮實,只能慢慢地去引導,反覆地去體驗,深刻地去感悟。

有人説,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5

語文學習過程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感悟,與言語對象發生共鳴,體味言語對象表達的獨特之處,才能提高語感能力,才能準確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正如片斷中的讓學生畫美麗的村莊——親手毀掉它,促使他們對文本有了共鳴,讀得自然好!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誰家”,“拎起”,“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等一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與限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學業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帶着這種情感、體驗去讀書,能讀不好嗎?

因此,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議、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6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結合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導語,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探求、發現。

本課我在開課環節作了如下設計:學生觀看課件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後的變化。在學生對剛才看到的情景意猶未盡之時教師問道:“你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遠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着茂密的枝葉,形成濃濃的綠蔭。”“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裏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我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清晨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教師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裏怎麼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麼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感到很難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麼那麼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

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教師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着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麼?”學生此時已經不知不覺由一個發現者轉變成一個研究者的角色,教師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於自我思索、不斷髮現的情境之中,學文前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會憑着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看到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令人高興。但課堂上發言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學生。儘管教師在提問的覆蓋面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於35分鐘的侷限,仍不能使全班每個學生均得到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7

今天教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第一課時上課情況來看,我課備得很不充分。回顧之前的備課情況,主要是從思想上輕視了這節課。這節課安排在本單元第三課,下一節課就是自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節課並不重要,但是在講課的時候才發現其實這是一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而且語言很美,細節的地方很多,很值得人去揣摩。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很是後悔,覺得應該配上圖片和音樂,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村莊的美麗,從而為村莊的消失感到惋惜,通過強烈的對比,體會到砍伐樹木給村莊帶來的毀滅性的打擊,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課堂就是這樣,是現場直播,不能重複演戲,有些時刻,錯過了就失去了接受知識的最佳時刻,以後在彌補也不會有當堂講授的效果了。

不過在這堂課上,我也有所收穫,本來有的學生很沉悶,不想回答問題,特別是男生,於是,我就給學生説,“看來咱班的女生很積極,但是男生怎麼不如女生呢,要做男子漢,可不能做……”話還沒説完,班裏的女生就接着説,不能做縮頭烏龜,課堂氣氛接着就輕鬆了很多,而此時,男生也勇敢的舉起了手,這時候他們舉手並不是以往老師逼迫的時候的感覺,而是很積極,沒有被逼迫的感覺。再一次感受到,上課時給孩子們以誇獎,戴高帽對課堂教學有多麼大的促進作用。

都説課堂教學時遺憾的美,但是,從這堂課上來看,只要課前積極備課,準備充分,雖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也能減少遺憾的發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8

教了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我在教這一課時,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我覺得還是很有效的。現在説來大家聽聽。

這一課是講一個小村莊由美麗到完全消失的故事。由於人們亂砍伐,不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而造成的。

我先讓學生把課文讀第一遍,找出帶有拼音的生字。第二遍就讓學生邊讀邊找出生字的詞語。再集中把生字詞讀好,過關。第三遍就把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的大意弄明白。之後我讓學生分段讀課文。以打擂台的形式來比誰讀得好。這一下學生很積極地參與這項活動中來,當學生子淇讀到第二自然段時,學生都認為她讀得好,就把第一位同學給讀下去了。學生一個個爭着想讀把子淇讀下去,但是都沒有成功,當讀到最後兩個自然段時,我就讓全體學生一齊來讀,學生齊心協力地讀得很好,把子淇給讀得坐下來了,我説:“子淇,把你讀下去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己也在這中間,真正的敵人就是自己。”這一幽默的話語把全班逗樂了。

在第二課時當中,我是這樣做的,我讓學生先默讀5分鐘,提出自己的問題,也可以説自己讀懂的內容。只要是有價值的,就會得到大家表揚。

學生的非常投入,一會兒小手就舉起來了。有的説:“老師,我不明白‘裸露’是什麼意思?”有的説:“我讀懂了‘咆哮’的意思。”有的説:“我讀懂了第一自然段,就是説:以前的村莊是很美麗的,有森林、有河水、有湛藍的天空、有清新的空氣。”有的説:“我讀懂了第2、3自然段。是講人們有斧頭把樹砍下來變成了自己要用的物品。”有的説:“我讀懂了大雨沒喘氣兒。”有的説:“我知道了當時很大的雨。如‘大雨奇多的八月’、‘咆哮的洪水’、‘一連下了五天五夜’、‘沒喘氣兒’等。”對於學生的這些發言,我真的很高興,因為他們會去自讀自悟了。

最後,我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誰是罪魁禍首?”

有的學生馬上就説是鋒利的斧頭。有的説不是。那到底是誰呢?最後學生討論得出:“斧頭沒有罪。它可以為人們做好事,也可以為人們做壞事,關鍵是人們如何去運用它。那麼罪魁禍首的應該是亂砍亂伐人們。他們只知道砍,不知道種。所以,就會有這樣的後果。”

這時,我順着學生的發言,再聯繫主任的國旗下的講話,説到了植物是環保的小衞士。讓學生踴躍參加植樹活動,愛護一草一木,進行了環保教育。綜觀這一課的教學,我覺得學生真正動起來了,比起以前的教學我覺得有進步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9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過度地砍伐樹木,致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整個村莊被洪水捲走的故事。本文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走近小村莊,感受小村莊的美麗

首先讓學生讀文本並畫圖畫:(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接着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欣賞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引: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讀書,再畫一畫,感受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再展示課文後部分對比鮮明的圖畫,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裏有何感受?”在他們談完感受後,再出示最後一句,讓學生試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小村莊的變化,與課文前部分形成對比。

  二、走進小村莊,感受小村莊的變化:

引導學生理解小村莊的變化,帶領學生看插圖,質疑問難:“同學們,看了前後不同的兩幅畫後,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會問:“老師,小村莊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個變化?” 接着我又問“想想哪些地方寫了小村莊發生變化?哪些地方寫小村莊為什麼變化?”這一問題旨在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感知課文大意。在課中我問學生:“這麼美的小村莊怎麼會消失呢?”這一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帶着疑問,學生讀文的興趣就濃了,讀書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我讓學生自由讀二、三、四自然段,自己去尋找答案。我讓孩子們上台去演一演,扮演成村民去砍樹做傢俱等。我緊緊捉住重點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情感朗讀。如“誰家……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節制和約束,上山砍柴很隨便,強烈體現人們對森林的破壞。我讓孩子們讓學生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藴含的深刻道理。

  三、走出小村莊,增強環保意識

學完本文後用小記者採訪的形式,採訪村長,“您此時想説些什麼?”採訪同學們,“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什麼?”學生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從而昇華中心,懂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後已經認識到了要保護樹木,不能亂砍亂伐,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道理。讓孩子們參與多了,親身體驗多了,在文本的朗讀上相對少了, 應該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課堂,才是地地道道的語文課。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注意這一點。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片段。

2、初步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大自然與人類生存的關係,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的道理,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積累語言。

1、同學們,你們喜歡美麗的風景嗎?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去看看。(cai配樂出示美麗的村莊圖片)。

2、這兒景色美嗎?你想到了哪些優美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你剛才所看到的景象呢?(出示森林的圖片)

首先跟老師到村後村後的山上去看一看,這是——一片森林。(cai出示“森林”一詞。)你們看這個“森”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品字形結構的字。)從字形上看,我們就知道森林是由很多很多的樹形成的。

3、森林裏面的樹木長得多好呀!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鬱鬱葱葱、樹枝茂盛)指導讀“鬱鬱葱葱”。近義詞:葱葱籠籠

4、我們再看一看村前的小河的,這裏的水怎麼樣?(cai出示圖片:水清清的,清澈見底)

5、抬起頭,再看看天,多藍呀!表示天空很藍,我們可以什麼詞語來描述?(蔚藍、瓦藍、湛藍等)cai出示“湛藍”一詞。

6、如果我們現在就走在這條林蔭小路上,深深地呼吸一口氣,哇,感覺怎麼樣?(空氣好清新呀,空氣還帶着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氣味)cai出示“清新甜美”一詞。

7、這裏的環境太好了,老師很喜歡這裏,你們呢?但是老師更喜歡你們響亮甜美的讀書聲。

  二、美讀第一自然段。

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這句話寫的很美,你能讀好它嗎?

2、先自由練習,然後請2—3名學生讀。(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聞到了清新甜美的空氣。)

3、我們一起來美美地把這句話讀一讀吧。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幅美麗的畫卷。

4、你們讀得太美了,老師真想馬上到這裏去遊玩一番。你們想去嗎?可是,據老師瞭解,這裏美麗的小村莊已經不存在了。(師放慢語速説,配上憂傷的音樂)

5、為什麼這個美麗的村莊不見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板書課題。(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三、初讀全文,自主識字。

1、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

cai提出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把每個字讀正確;(2)想想小村莊為什麼不見了?

2、(cai出示生字詞)這課的生字朋友又跟大家見面了,你們都認識嗎?首先請同學們當小老師帶讀,然後齊讀。

3、小村莊為什麼不見了?(那裏的人們亂砍亂伐。)板書:砍

4、他們用什麼砍樹的?(師在黑板上畫一把鋒利的斧頭)

  三、細讀課文,探究原因。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文哪個地方寫了人們這種亂砍樹木的行為呢?請認真地默讀第二自然段,畫記相關的句子。

2、指名説。cai相機出示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3、指名再讀,這裏的“誰家”是指哪一家呢?(不論哪家,任何人都可以去山上去砍樹。)

4、從“誰家”這個詞我們就知道了村民這種亂砍樹木的行為,當地沒有人制止,他們可以隨意亂砍亂伐。(板書:隨意)

5、從這裏我們知道了村民對待樹木的態度怎麼樣?——毫不在乎、無所謂。

那麼這個句子中還有一個詞語也體現出了村民這種無所謂,毫不在乎的態度?(“拎”)試着做一做這個“拎”的動作。

6、這個“拎”可以換成什麼詞?(拿、帶等詞)為什麼不用“拿”和“帶”,而用“拎”呢?這個“拎”詞就把村民什麼態度體現出來了?(把村民那種不把砍樹當作一回事的心態淋漓盡致地勾畫了出來。)

7、那誰來試着讀讀這句話,讀出那種無所謂、毫不在乎的語氣。

8、請2-3名學生讀,男女生比賽讀。

9、同學們讀得非常好。是啊,今天張三家想蓋房,去山上砍幾棵樹,明天李四家想造犁,也去山上去砍樹,漸漸地出現了什麼狀況?(cai出示裸露的圖片)

10、“裸露”什麼是意思?你能根據這一畫面來説一説嗎?(“裸露”就是土地的表面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東西覆蓋。)

11、同學們想想,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會有什麼危害呢?生説。(會出現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現象,不能擋住風沙等。)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真不錯,知道樹木的用處,可是那裏的村民知道嗎?那裏的村民非常的無知,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認識到樹木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後停止了砍樹了嗎?你從哪裏知道的?

2、cai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3、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請找出來。什麼在不斷減少?(樹木)什麼在不斷擴大?(裸露的土地)

4、這句話,我們體會到什麼?(村民在過度地砍伐樹木,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環境不斷地在惡化。)板書:過度

5、那裏的樹木除了變成了房子和犁,還變成了什麼?請同學們説。 cai 出示圖片。

6、cai出示:樹木變成了()、變成了()……(填“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濃濃”或“滾滾”的柴煙。)

7、是啊,由於過度的砍伐和破壞,小村莊的模樣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改變,我們一起去看看。

8、cai出示:

瞧!當年鬱鬱葱葱的森林( ),村前清澈見底的小河變得( ),湛藍的天空佈滿了( ),清新甜潤的空氣變得( )。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景,我們雖然生氣、雖然難過,但是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這把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2、請同他們認真讀這兩句話,看你有什麼發現?(cai出示句子)

比較句子:

(1)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

(2)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個“還”,意思有什麼不一樣呢?(村民的生活不是真正過得好。)

4、齊讀這句話。

5、是啊,村民只顧眼前的利益,並沒有意識到危險一步一步地在向他們逼近,終於有一天不幸的事發生了。

cai出示發洪水的圖片,並且出示文字:

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有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萬馬奔騰般的洪水把僅剩下的幾棵樹連根拔掉。洶湧奔騰的洪水已衝垮了他們的房屋,沖走了他們辛辛苦苦換來的一切。村民還來不及呼救,就已被洪水淹沒了。美麗的小村莊不知被洪水捲到了何處。

洪水過後,原本美麗而恬靜的小村莊已成為一片廢墟。這裏什麼也沒有了,就連這把鋒利的斧頭也沒有了。(擦掉斧頭)

6、cai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7、這段話應帶着什麼樣的語氣讀呢?(生氣、傷心)請你帶着這種心情讀一讀吧。

8、這裏“什麼”和“一切”是指哪些東西呢?(我們剛剛説的的各種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傢俱,人們過上的好日子等)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裏僅僅是指這鋒利的斧頭嗎?代表着人們對樹木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甚至象徵這些無知的村民。

雖然小村莊什麼也沒有了,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什麼教訓?指名説。(我們不要亂砍亂伐,不能破壞環境,要保持生態的平衡。)板書:保護環境

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不珍惜熱愛大自然,那麼也就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

9、不過,這次災難還算幸運,有幾個村民倖免得救了,生存了下來,此時此刻,你們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10、指名説。

11、要想使小村莊恢復到當年的樣子,應該怎麼做?(馬上植樹造林)

  四、延伸作業、

同學們,課後請各小組任選一項作業來完成。

cai出示:

①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②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彙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板書: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隨意

過度砍樹什麼也沒有了

保護環境植樹造林

教學反思:

這節課,通過自己的精心準備,取的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要上好一堂課,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獨立鑽研教材。記得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總喜歡先參考別人的教學設計,然後再設計的教學過程。但是這幾年裏,我慢慢做到在沒有確定教學主體流程前,絕不看別人已設計好的教案,因為每每看了他人的教學設計後,自己的思維就會受到束縛,因此很難自己獨特的構想。因此我每次上教研課前,反覆地熟讀教材、鑽研教材,設計好主要的教學流程。通過努力,感覺自己對處理教材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是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在設計好了教學流程後,就要精心製作精美的課件和精煉的過渡語。因為圖文並茂並配上了適當音樂的課件往往能創設優美的情境,最快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觸發學生心靈的琴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緊緊跟着老師。這節課,我共查找了四五十張圖片,如美麗的村莊、樹木被砍伐後的樣子、發洪水時的情景等,並配上適當的音樂,讓學生時而喜、時而怒、時而悲,讓學生在情感上形成鮮明的對比,對課文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是知識的點的落實到位。語文是圍繞字、詞、句、篇來設計訓練點。在教學中,努力設計靈活多樣的方法,如看、想、練、讀、寫等多種途徑,讓學生深入理解重點詞句和段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的能力。

四是對學生恰當的評價和鼓勵。一堂是否精彩,不是看老師如何講得精彩,重要的是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現。在課堂上,老師要善於評價鼓勵學生,因為老師的的讚賞是良好的催化劑,它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聽、善評、善引導,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那麼這堂課上完後,也感覺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是教學的容量可以稍微刪減一些,如詞語的複習可以不要。

二是在高潮處應讓學生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感受,如看到美麗的小村莊,你想説些什麼?小村莊被水沖走後,你有什麼感受,想説什麼?這些地方都可以深挖一下,這樣效果會更好。

三是老師語言要更加的精煉。

四是讀詞語時,要養學生帶着感情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着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做成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揭示了小村莊人們的錯誤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後果。從語言表達上看,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從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上看,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了小村莊由美麗到毀滅的過程。在描述小村莊的環境時運用了大量的四字詞語形容小村莊的美麗,運用排比的句式寫出了樹木的變化,用標點符號省略號表現小村莊的環境日益惡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雨下得連綿不斷等等。這些寫作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的形象、生動。

因為是借班授課,沒有辦法更多的瞭解學情,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三年級學段的瞭解,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大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能夠讀通讀順課文,並能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有感情地朗讀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引導。學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有以下幾處,一是城市孩子對農村的農具瞭解不夠,需要做適當地補充。二是學生對文字背後的含義難以理解到位,如“鋒利的斧頭”代表什麼,需要教師點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主要採用三步教學法,即“預學???共學????延學”,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統領性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輔以多媒體輔助法層層推進教學。依據學段特點和文本特點,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讀讀、劃劃、品析詞句、讀思結合等方法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中我從題目入手。在板書課題之後,我以“第一次讀課文題目時,你有什麼疑問?”引導學生讀題質疑,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文本。俗話説“好題半文”,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讀題目,從讀題目開始思考,養成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喚起閲讀期待。三年級上學期是低段到中段的轉折期,字詞教學還應紮實,同時課前預習是中年段學生所要學習並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我把檢查預習放在初讀階段,這既是是對預習成果的鞏固和加深,也同時通過檢查對學生的學情有所瞭解,為後面的精讀打好基礎。在實際授課中,我發現學生預習特別深入,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沒有預想的那麼難,於是我及時調整教學,把學習聚焦在關鍵句的感悟和讀出感情上。對學生來説這樣的學習是“跳一跳摘桃子”,所以學生學習興趣高,表現的比較主動。

“精讀文本,感受語言魅力”是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調彩墨,以讚美之情,用“鬱鬱葱葱、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四字詞語描繪了一幅山谷裏一個小村莊的美麗畫面。引導學生享受審美樂趣是閲讀教學的任務之一,第一段的學習我主要是品析字詞、悟情美讀,從文字的感悟到體會詞語的妙處,然後再到情感的昇華,這樣的設計基於新課標中從內容到形式,又從形式到內容的教學策略。課文的最後兩段,作者以無限惋惜的情感,講述了小村莊的一切被洪水捲走的悲劇。我由第一段直接跨到最後兩段,從美麗到毀滅,強烈衝擊讓學生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從而調動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真正的深入文本,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感受語言的能力。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一句子訓練中抓住兩個“不斷”,讓孩子體會鋒利的斧頭破壞之大,此處作者省略號的運用意味深長,我利用文章的補白設計了句式訓練。訓練效果非常明顯,既進一步體現了人文性,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通過對文字的充分理解,學生對村莊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瞭解,此時積蓄的情感急需釋放,為最後一段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最後一自然段語言意味深長,含義深刻。由於前文讓學生通過品析詞句,朗讀感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亂砍濫伐的嚴重危害,最後一段抓住“一切”、“鋒利的斧頭”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已是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語文作業不能偏離語文的學科特性。基於以上考慮,我佈置了三項作業,既有積累運用,又能通過續寫和調查形成正確的、積極的環保意識。

整堂課結束,很多學生都戀戀不捨,有的乾脆大聲喊:“怎麼這麼快就下課了?還沒上夠呢!還想繼續上這樣的課呢!”有的跑到我面前問我什麼時候還可以再次給他們上課,説實話,這樣的課堂有種教學相長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的遺憾,比如有的問題已經明確,我卻再次讓學生交流,看到那麼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忍不住多找了些同學發言,這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自我感覺這是我最大的失誤。

作為參賽者,我深知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反思提高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比賽結果如何,但我欣賞學習到了其它老師精彩的講課,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進反方向,我想這是這次比賽的意義所在。經過這次活動,我強烈地體會到學習、積累與反思地重要性。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怎樣才能做的以學定教,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多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 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藴含着的道理”做為主要教學目標。圍繞着這個教學目標,我展開了教學,其中最令我滿意的環節是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昇華情感。我們都知道適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昇華情感。當學生走進文本後,我設計了多元解讀教材的環節:故事講完了,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感慨,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説,想對村裏的人們説些什麼?學生們對於我的問題做出了各種回答:有的同學對村民們的行為表示譴責,有的學生則對村民們以後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還有的學生對村莊的毀滅表示可惜。(通過這一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掌握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在這基礎上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我收集破壞環境圖讓學生選出自己想説的圖暢所欲言。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同時自如走出文本,有效地落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新課標理念。

整節課我和孩子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因為美麗的村莊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為了讓孩子們從陰霾中走出來,看到蔚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若干年以後人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學生看到這一題目時,他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紛紛舉起了小手,看到這一現象,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結果可想而知,若干好的小村莊變得更加美麗了。

教學的驚喜有時候是在課內,但也還有課外的延伸。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倡議孩子們為我們周圍的環境做點小事。沒有想到週末的時候,有幾個孩子設計並製作了有關環保的廣告語和廣告牌,分別放在了人們破壞環境嚴重的地方。我的心裏泛起了喜悦的漣漪。

是啊,什麼是語文,我想孩子們把我們學習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讓語文的精粹浸染他們的靈魂,讓他們快樂生活,健康學習,我想那麼我的語文的目的就達到了。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語不夠豐富,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努力方向。二是如果學生再回顧一下整個故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誰來説説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前後呼應,加強了整體,感覺會完美點。

有人説,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3

上學期,我們學校組織了星級教師面向家長開放課堂的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裏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一直以來我就有這樣一個心願,把家長請進課堂,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孩子的學習的氛圍;擔心的是,家長大多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在這節課上沒有發言或沒有令他滿意的表現,他很有可能對老師或者自己的孩子有不滿,這樣就會適得其反,於是,在事先對家長和學生的心態進行分析之後,我給家長髮去了邀請函,邀請函中寫道:“

尊敬的三年五班家長您好: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讓您走進課堂,親眼看一看您的孩子的學習狀態,感受一下您的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我想,當您真的步入課堂時,您的收穫絕不僅僅是這些,在為孩子的進步驕傲的同時,您將又一次的走進童年,找回童年的記憶,正如我們一起放風箏,一起拍全家福,一起走進秋天去和孩子們感受童年的快樂一樣。這一次,我邀請您走進課堂,以另外一種方式感受我們一家人團聚的快樂。……”我想家長接到這樣一封邀請函之後,一定會放平心態,懷着一種欣賞和懷舊的心理走進課堂,於是這次活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為了課堂上產生更好的互動效果,課前我採取了老師、學生、家長三者互相溝通的方式,經過簡短的溝通,孩子們緊張的情緒一下子放鬆下來,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

上課伊始,我首先讓孩子們三讀課題,然後提問“在頭腦中產生了什麼問題?”“課文講了什麼故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村莊?”於是我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讀書,瞭解小村莊的過去和現在。在學生彙報到以前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時,我讓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這美麗的小村莊裏可能有什麼?再此處,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那你們想不想把這美麗的村莊畫出來呀?”學生的熱情馬上高漲起來,我號召家長也參與進來和我們的學生一起畫,學生們看到家長和我們一起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於是,家長、學生共同完成了一幅“美麗的小村莊”。

課堂中,當我給孩子們播放了人們濫砍、濫伐森林,導致洪水淹沒村莊的錄象時,孩子們的心靈被震撼了,“你想説點什麼嗎?”一個孩子站起來:“老師,我很害怕,我怕我們現在還在破壞環境,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城市也會被淹沒……”這是發自孩子內心多麼真實的聲音啊,我順勢引導,“那麼,為了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你想為我們的城市做些什麼呢?”學生的思維被激發出來,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課後我發現,由於那個孩子的發言,我們很自然地想到要為城市做些什麼?導致了在課堂上整個“小村莊如何被毀滅的?”這一部分根本沒處理,這算不算是教學的失誤呢?但我想,即使孩子們不去細摳這一段,通過那一段觸目驚心的錄像,難道還理解不了小村莊是如何被毀滅的嗎?這促使我在思考,課堂上,完成老師的預設任務重要呢?還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重要呢?

這節課結束後家長們都很激動,一位老人在反饋中説“50年代我上國小時,只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很少有學生髮言,而你的學生個個爭先恐後,積極的發言,言語都是純真直率的,你隨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其場面熱烈感人,我被你和你的學生震撼了。”有的家長説“沒想到現代課堂教學已經如此精彩,學生們的反應如此之快,回答問題是那麼嚴謹,思路那麼開闊,作為他們父輩的我,心裏也是自歎弗如。感歎之餘,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又添一分。”有的家長説“

二十幾年來,我第一次坐在課堂上,心情很激動,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使我很吃驚,現在的孩子,在語言上的表達非常出色,作為家長我覺得新一代的學生的思想和觀念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敢想、敢説、敢做,這跟您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真的使我非常感動。”

家長對於我教學工作的認可將是我繼續不斷努力進取的動力,在感謝家長對於我的認可時,我更感謝學校,感謝我們繼紅這片沃土,是我們學校領導大膽創新的想法,讓學生、家長進一步的理解了老師的工作,是這種全新的溝通方式,讓我和學生、家長又走進了一步,讓我又一次地進步和成長。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4

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觀看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後的變化課件。在學生觀看完後問道:“你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遠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着茂密的枝葉,鬱鬱葱葱。”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裏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我還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

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裏怎麼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麼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小村莊的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了。”“我感到很難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麼那麼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我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着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麼,讀懂了什麼?”我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於自我思索、不斷髮現的情境之中,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就憑着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講授,先聽課文或看課文視頻——再説説你聽懂或看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然後自瀆課文,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再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5

我備課設計用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在教學本課時,由於自己沒有調控好,只進行了三個環節的教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開課,我創設了深山密林中的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的情境,導入了新課。一邊複述, 一邊再現“鬱鬱葱葱、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這四個詞語,讓學生對這幾個詞語進一步的理解。接着,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步,我是想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但現在想想,這樣太浪費時間,偏離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可以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寫寫自己的讀書感受或困惑,也能讓學生熟悉文本,而且節省了時間。

第二環節:凸現矛盾,提出問題

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一自然段,感受村莊的美麗,然後,跳到了學習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知道小村莊沒有了,凸現矛盾隨機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紛紛舉手,但都沒有提到要預設探究的中心問題,我處理很不當。我急了,就説我們一起來探究鴻斌同學提出:“小村莊的人們為什麼要亂砍伐樹木”的問題,我又沒有靈活地把學生的問題轉到我預設探究的問題來,很糊塗就板出了“小村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造成了學生在自學探究開始是無所適從。我在想:自己的預設太完美了,以為學生一定能提到那個中心問題,完全沒有預設想到學生沒提到怎麼辦。備課是理想的,上課時現實的,我的教學機智何在?我很糊塗!

第三環節: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由於受上面的影響,學生過了一段時間才轉入正題學習。在引導學生領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時候,我又不想把我的理解強加於學生,每一個句子都讓多個學生去談體會,這樣一來,時間花了很多,拖了下一環節的學習。學生能抓住關鍵詞去體會,有的學生體會也到位。有三個同學的回答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個是文彤同學,她能從“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這句話體會到這是人們亂砍伐樹木的後果;一個是依芳同學,她能抓住關鍵詞“誰家”、“一棵棵”體會到人們砍樹很隨意、沒有人去管;一個是椿升同學,他能體會到“鋒利的斧頭”就是指那些砍樹的人們。聽到這些同學的回答,是這節課最值得我欣慰的。

一節課要結束了,沒有時間進行第四環節:拓展延伸,環保教育,一節課下來,我沒有按原設計上完,我覺得非常遺憾。這節課,我能引導學生抓住了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也能引導學生體會排比句和擬人句的表達效果,但朗讀的指導又忽略了。

標籤: 反思 教學 村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eg9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