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有關課文《社戲》的教學方案

有關課文《社戲》的教學方案

《社戲》寫於一九二二年十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説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關於社戲的教學反思。通過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説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社戲的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有關課文《社戲》的教學方案

花了三個課時,戰戰兢兢地上完了魯迅先生的《社戲》,總感覺意猶未盡,總感覺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教給同學們。可是靜下心來,仔細揣摩,卻又無法知曉到底還有什麼東西……

當下,雖然魯迅在各類教材中的地位急劇下跌,可是我依然對之敬重如故,所以每次上他老先生的文章,我都會認真備課。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從整個單元來看,都是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文章,單元導讀明確指出:“學習本單元,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品味並積累優美的.語句。”為此,在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我充分考慮到了這樣一個總體性的學習方法和目標,“品味、積累優美的語句”成為了我確定的首要教學目標,其次便是“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而教學方法則以教師的講授、啟發為主,進而引導同學們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第一個課時以本文寫作背景、梳理文章的字詞為主要內容,同時給部分沒有看完文章的同學留出一定的時間快速瀏覽課文。這個課時進展得十分順利,特別是在講解字詞的時候,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積累,不僅有提出問題的,更有解答問題的。第二個課時則以梳理文章內容為主,並輔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梳理文章的內容是難點,因為這篇小説篇幅較長、所寫的事情與同學們的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因此,我事先把每一個部分的起止段落都標了出來,然後讓同學們據此概括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可即便這樣,最終完成任務的還是我自己。特別是在分析全文的思想內容時,同學們更是低頭不語。現在想來,還是自己引導的不夠,同時也與一些同學課前沒有認真預習、對課文內容不夠熟悉有關係。第三個課時,則主要品味文章的語句。這個內容以分析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為主線來展開。這一個課時,同學們發言積極,而且好幾位同學的發言都讓我喜出望外。在講到人情美的時候,我自己的預設主要是以阿發和六一公公等人物的表現為佐證。可同學們則認為“釣回的蝦都歸作者吃”以及“雙喜在同作者母親談判時敢寫包票的理由”這兩個依據也可以成為人情美的佐證。答案一出,我稍作思忖,便立即露出讚美的微笑,這也可以看作是這節課的最佳生成、閃光點了。在講到“人性美”的時候,從文中找到理由似乎不是很難,同學們也都做得很好。但一個同學的發問頓時讓我驚喜萬分:“老師,既然人性美,可為什麼還要幹偷豆這類壞事呢?”問題一出,我即刻表揚了這位同學,他問的問題不僅有助於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還為我順利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探討課文提供了絕好的契機。這篇課文最終是在我給同學們講自己的童年往事中結束的。

現在細細想來,還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探討課文這個環節安排的時間太短,只是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問題交給同學們粗略地談論一番便算完成任務,根本就沒有留給同學們發問的時間。而這篇課文原本計劃在一位同學由本文所引發的童年往事中結束,可我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到這樣的學生,也許是時間太緊的緣故吧。

縱觀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上這篇課文了,上完之後,依然心神不寧,因為我從課堂上同學們的眼神中讀到了他們對於魯迅的那種陌生感和不屑感。我對魯迅先生敬重有加,更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多讀魯迅、讀懂魯迅,從而敬重魯迅。然而,這一次教學實踐再一次告誡我:之所以會產生“魯迅過時了”的無稽之談,魯迅文章的基層教育者絕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以上就是語文網小編分享的社戲的教學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們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l6o5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