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詩歌鑑賞的景物形象教案設計

詩歌鑑賞的景物形象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詩歌鑑賞的景物形象教案設計

1.正確理解詩歌中意象的內涵。

2.掌握鑑賞詩歌意境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預習】

什麼是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1、景物形象,也就是詩人的感情載體,也就是景中情

如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丘山”、“羈鳥”、“舊林”、“池魚”、“故淵”,李清照《聲聲慢》中的“黃花”、“梧桐”、“細雨”、“黃昏”,還有其他詩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園桑林、大漠孤城之類,它們往往不再是純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詩人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它們常常寄託了詩人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古詩中,講究“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鑑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繫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2、意象,寄寓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

(例:月、柳)

意象是分析、研究詩歌特有的名詞,“意”是指詩人的主觀情意;“象”是指詩人感受到的客觀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詩人情思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中的“千山”、“鳥”、“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物象,而是熔鑄了詩人的感情——不屈服於環境,傲然倔強,充滿主觀情緒意味的意象了。正是這些獨特的意象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孤憤、倔強的思想感情。詩歌的意象,是構成優美詩篇的基礎,也是讀者對詩的審美評價的依據。

3、意境,由意象組合起來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所謂“意”,指詩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認識現實生活基礎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藴理的情”;所謂“境”是詩人所描寫的具體景物,即鮮明的生活圖畫,是從大量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富有特性的藝術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與客觀景物融為一體而創造出來的感人的藝術境界。詩歌的意境,是詩美的集中體現,是詩歌突出的藝術特徵。

意象和意境的區別:意境的範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築,意象只是構成這建築的一些磚石。

【學習過程】

一、提問方式

(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或某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3)某幾句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二、合作探究

1、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的問題。

鷓鴣天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於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詞的上闕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請簡要敍述。(6分)

【答案】詞的上闋通過寫田間桑樹萌芽,東鄰家蠶卵孵出幼蠶,黃色的牛犢在長滿細嫩青草的平緩山坡鳴叫,及晚歸的烏鴉散落在夕陽斜照的樹林中棲息的畫面,‖渲染出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解官歸居後鄙棄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常用術語:寥廓、雄奇、開闊、曠遠、悲壯、悲涼、悽清、陰冷、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恬靜、閒適、纏綿、清新、明麗、絢麗、壯麗、秀美、恬淡、朦朧、淡雅。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範式】

描圖景+點氛圍+析感情(景——境——情)

【答題套路】

這首詩描繪了()畫面,營造了一種()的氛圍,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補充】分析意境特點時的常用術語。(一般為四字短語)

2、閲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①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户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①本詩作於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於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聲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

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6分)

【解析】解答分析古詩意境試題採用“描→點→析”三步法。

【答案】(步驟一)半夜,四野萬籟無聲,一輪寒月從東嶺升起,清涼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輕聲作響,山中的鳥兒不時傳來一聲鳴叫。(步驟二)作者描繪出月下西園悽清寂靜的景象,(步驟三)抒發了自己謫居僻遠之地,孤獨愁苦、無人理解的寂寞鬱悒的情懷。

三、鞏固提高

1、閲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

(步驟一)全詩選取了遊覽諸葛亮祠堂時所見之景:柏樹,碧草,黃鸝,描繪一幅祠堂中幽靜,寂寞的圖景。

(步驟二)營造了一種肅穆的意境。

(步驟三)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景仰追念悼惜之情,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2、閲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於此時。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敍述。

【答案】

描繪了一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閒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mkdm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