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合集15篇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矛和盾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合集15篇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知識: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

3、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瞭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坦克的圖片、文字資料。(師生)

2、收集與發明創造有關的資料。(師生)

3、準備好相關的掛圖和詞語卡片。(師)

4、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閲讀單元導語,瞭解單元主題

二、瀏覽本組內容,瞭解課文梗概

三、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講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學生講)

2、談話:在人們紛紛嘲笑賣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時,更有聰明人想到了別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學習25課,《矛和盾的集合》。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你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説説你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預習時,自主識字。)

3、談話:現在我們讓這些生字回到課文中,考考你是否還認識它們。學生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同時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説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説。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後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五、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重點指導:“矛、兵”的筆順。

4、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5、指導生字書寫。

6、小結寫字情況。

六、課後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爭取解答課後問題。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字卡背後)

2、聽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小黑板出示詞語,學生訂正,改錯。

3、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

4、板書“大顯神威”,這是什麼意思?(初步理解)

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如: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麼“神威”?它為什麼能大顯神威?)

二、圍繞“大顯神威”,感悟課文內容

1、從書中找到“大顯神威”。提問:是誰“大顯神威”?生答後,引讀5自然段。

2、小結,過渡: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麼,坦克是怎麼來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你從哪裏找到了答案?引導學習1~4自然段。

3、默讀1~4自然段,嘗試用自己的話説説坦克是怎樣發明的。

獨立讀書思考。分組交流改進。指名發言説明。

小結: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了坦克。

4、指導朗讀1~4自然段。

引導:小聲讀這部分課文,把你認為用得好的詞和句勾下來,待會兒與同學交流。

交流好詞佳句。聯繫上下文理解“難以招架”、“固然”等詞。

朗讀課文。

5、瞭解了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以及坦克在戰場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引讀6自然段。

出示句子“誰善於……勝利者。”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你是怎麼明白這個道理的?

小結:通過具體事例明白了這個道理。

説明:用具體事例來説明道理是寫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舉例最有説服力。

三、拓展思維,深化明理

1、讀文後“泡泡”裏學習夥伴的話“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提問:你能舉例説明這句話嗎?

先分組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2、談話:矛和盾很早就有,為什麼別人不能像發明家一樣發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結歸納:我們應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觀察。從你的發現中受到啟發,解決更多生活中的問題。

四、佈置綜合性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觀察生活,發現不便之處,作記錄。

2、思考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

3、嘗試把其中一項做成看得見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

(可根據學生建議增減活動。)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讀懂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弄清楚發明坦克的過程,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趣味數學題:

出示:橡皮+鉛筆=( ) 電風扇+取暖器=( )

電視+電話=( ) ( )+椅子= 輪椅

【將數學中的加法融進了語文課的學習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看似遊戲般輕鬆的環節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了集合別人優點將會成為勝利者這一主題。】

同學們表現得很不錯!老師要獎勵大家看一段動畫片,準備好了嗎?

看《自相矛盾》視頻。

【動畫片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也讓學生積累了成語,感知到了矛與盾的特點,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上課】

一、導入新課。

1.知道剛剛我們看的動畫片是叫什麼名字嗎?

2.提到的兩種兵器是什麼?

3.指導書寫“矛”和“盾”(田字格書寫“矛”和“盾”。)

矛:矛字橫撇點橫鈎,豎鈎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衞。

盾:短撇長撇連十目,萬箭飛來能擋住。

【這裏進行的是字理教學,將學生的生字書寫指導和生字識記變得更有趣,學生的記憶也會更深刻,同時在念兒歌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了矛和盾的作用,為後面的學習做出了鋪墊。】

4.“矛”和“盾”有什麼作用?(板書:進攻、防守)

5.一個進攻,一個防守,有點兒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感覺,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書寫“集”。)

【一個進攻,一個防守,這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矛和盾集合在一起會怎樣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主動性。】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2.認讀詞語。

⑴出示詞語,認讀:

自衞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進攻 龐然大物 大顯神威

【精心選取的這6個詞既是課文的核心詞彙,又是值得積累的好詞語,同時,這些詞語還含有課後要求掌握的幾個生字。】

⑵把詞語填進這段話中,指名讀。

比賽中,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 ),還是( )。經過反覆思考,發明家將矛的( )和盾的( )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個( )在戰場上( ),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這樣設計一方面訓練了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再次鞏固本課所學的11個生字,同時,讀通了這段話,學生也就瞭解了課文大意。】

3.學習課文一二段。

打開課文,默讀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人緊張的畫面,千萬不要讓這個畫面在你眼前一晃而過,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

⑴指名讀句子。

⑵誰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什麼感受?25、

⑶出示句子: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大家看這個“刺”字,“木字中間口不嚴,一把大刀立右邊;刺字見誰把誰戳,誰人見了都膽寒。”更何況這矛是怎樣刺來的?(指名讀。)

【將文字讀成畫面,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刺”字的字理教學讓學生對這句話有了更直觀、深入的感受。】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啊!讀——一生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麼危急啊!讀——一生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麼感受!就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

【引讀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情感來,特別是讓學生觸摸着自己的心跳來讀,學生會深有感觸,讀出情感來。】

⑷面對如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只能是——(學生:左抵右擋),知道什麼是“左抵右擋”嗎?(生説。)

⑸師:我這裏就有一根鋒利的矛,拿出你的盾來,我可要刺過來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

⑹你什麼感覺?(難以招架。)

⑺經過一場激戰,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擋”?(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護自己。)

【面對學生對“左抵右擋”可能會有的片面的理解,教師通過與學生模擬比賽的情境,在教師不斷的“刺”與學生不斷的“擋”中,讓學生對這個詞語有了正確的理解,方法巧妙,學生一定會記憶終身。】

⑻師:即便是這樣左抵右擋,發明家依然是難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讀讀這兩句話,不要放過每一個標點,你有什麼發現?

②從這兩個感歎號,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此刻怎樣的心情?誰來試着讀一讀?(生讀。)師:不夠急切,再讀!

③師引讀: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緊張極了,此刻他產生了一個萬分迫切的想法——(個別讀)

發明家難以招架,在這危急關頭,他在內心深處急切的呼喊——(個別讀)

生死攸關哪,發明家甚至想大聲呼喊——(齊讀)

讓我們一起幫着發明家喊出內心深處這萬分迫切的想法吧——(齊讀)

4、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⑴有個鐵屋子就行了嗎?請同學們默讀第3、4兩個自然段。看看發明家又想到什麼辦法了,能像老師這樣寫一寫嗎?

(學生拿出練習紙練習)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

盾太小

鐵屋子

⑵集體交流。

預設:引號的特殊含義,履帶的圖片解釋。

5、創設情境,複述過程。

⑴同學們,這位發明家通過詳細周密的思考,一步步發明了坦克。現在你們就是這位發明家,你能把發明的過程有條有理地介紹一下嗎?介紹時也可以學着運用一些連接詞使語句更連貫。(出示句式)

⑵互動交流: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他遇到了第一個問題: 。於是想到: 。可是,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 。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 ,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 。於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三、結合板書小結

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衞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指課題:齊讀)坦克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呢?這又給我們哪些啟示呢?我們下節課一起體驗。下課!

板書:

矛和盾的集合

遇到問題 想到怎樣解決

矛太小 鐵屋子

不能進攻 鐵屋子開個小洞

伸出“矛”——槍口、炮口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讀懂本課內容,通過了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並感悟發明家遇到困難善於發現、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體會發明家的思考過程,瞭解坦克的發明過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的過程,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並感悟出發明家善於發現、勤于思考、敢於實踐的品質。

教學用具:

Powerpoin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一、以疑入課,引發思考

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出示投影,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進行自學,默讀課文,找到^答~`案。

二、深入學習,瞭解發明過程。

發明家為什麼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

由學生的見解,引讀第二段第1句話。

出示投影,句式對比。

引導學生讀出“緊張、危急”。

發明家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去掉關聯詞“如果……就……”,假設想象變成了現實,發明家會是怎樣的心情?

然而,有了鐵屋子就夠了嗎?發明家通過進一步的思考,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

請同桌二位同學配合讀,讀出發明家心情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這句話的含義,進而理解發明家在盾的自衞的基礎上又加上了矛的進攻,並裝上了輪子和履帶,發明出了坦克。

出示投影,通過填空練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剛才我們通過學習,瞭解了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出坦克的,下面就讓我們用師生合作朗讀的.方式來回顧一下吧。

三、感受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感悟發明家的優秀品質。

1、出示坦克圖片

2、引導學生讀課文,感受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

3、播放影片

那麼,就讓我們用朗讀把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樣子讀出來吧。

4、為什麼坦克能發揮出這麼強大的威力?

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合而為一發明出了坦克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你覺得發明家是個怎樣的人?

教師小結。

四、揭示課文講述的道理,聯繫生活實際補充説明。

課文通過描寫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集合在一起發明出坦克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根據學習助手“泡泡”,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出類似的發明。

同學們,這篇課文中有不少好的詞彙,你想積累哪些呢?

(機動:通過學習課文,除了明白了最後一段所講述的道理,你還有什麼收穫?能否試着也用“是的”這樣的句式説一説?

五.佈置作業: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學生髮表意見。

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進行自學。

學生髮表見解。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通過抓重點詞,體會發明家正身處於緊張危急的情境之中。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緊張危急的情景。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學生讀出喜悦的心情。

學生讀句子,體會僅僅發揮了盾的自衞作用是不夠的,並讀出心情變化。

同桌二人配合讀課文。

學生讀課文,談感受。

學生填空。

學生與老師相配合朗讀。

學生對坦克的外形進行描述。

學生讀課文,談體會。

進一步感受坦克強大的威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抒發情感。

學生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談體會。

學生通過複習和思考,談感受。

學生讀課文最後一段。

學生合作討論,發表觀點。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思考後談自己的想法。

培養學生質疑意識、能力。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彙報、交流。

開始深入學習課文。

品讀、感悟發明家遇到的問題是急待解決、刻不容緩的。

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瞭解發明家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過程。

體會“龐然大物”的含義。

體會“大顯神威”的含義。

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引發學生進一步感受發明家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後所發明的坦克威力強大。

鞏固所學知識和內容。

感悟發明家的品質。

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

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補充説明,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積累詞語。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用事實説明道理,語言簡潔清楚。教學時,緊緊圍繞“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主題,按照“研讀解悟第1~4段(理解什麼是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適度放大第5段(感受由“集合”思想帶來的新成果),拓展提升第6段(學會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的思路,以“互文性”解讀,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用教材教”的新課程操作要求,幫助學生建立更清晰的文本意義,在自讀自悟中有更實在更豐富的收穫。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語言轉換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龐然大物”、“集合”、“善於”等詞語。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3、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並能據此提高閲讀寓言故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合觀察和復讀等手段,解悟發明家的思想方法

看屏幕,邊看畫面邊快速瀏覽全文,通過這個畫面你能讀懂課文的哪些內容?特別是能理解哪些詞語和句子?

1、交流。如:

⑴ 矛和盾的長處(進攻、自衞)等關於矛和盾的`詞語句子;

⑵ 理解“龐然大物”、“履帶”、“炮口”等關於坦克的詞語;

⑶ 理解“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劃出來---彷彿這三個詞就寫在畫面上,讀出來──插上一對翅膀,一對想象的翅膀,讀着讀着,畫面就看“活”了;

⑷ 儘管這只是一場朋友間的比賽,但是依然十分緊張。

把注意力集中到發明家的表情,你能發現更重要的內容嗎?(緊張、危急、計上心來、急中生智等)

2、發明家在想什麼?是怎麼想的呢?大家用心讀讀課文1~4節。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翻來覆去讀,翻來覆去想,直到把問題讀懂。

讀完後,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説一説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 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是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着這樣的理解,一起讀題目。

二、運用欣賞和誦讀等方式,放大發明家的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片,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5節,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你的聲音表現你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什麼意思?聯繫第5節課文説説大顯神威的情景?(隨機出示屏幕閲讀補充材料1),這是一段對戰鬥場面更具體的記錄,鼓勵優秀學生加大難度從短文中再找找“大顯神威”的情景。

4、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這樣的力量,你想説什麼?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棒、好、妙極了等)。

啟發:彷彿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説什麼?(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集合是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 假如你在生活學習的時候碰到了難題,你會對自己怎麼説?

5、小結:感受着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着智慧。

三、用講授和舉例等途徑,理解課文告訴大家的道理

1、我們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能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許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着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電視電話、蛋卷冰淇淋、雞尾酒等。

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和( )的集合

引導朗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2、其實,學習也包含了許多集合的過程。只要是優秀的、積極向上的,別人會了和懂了,我也想努力會努力懂,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看故事《胡服騎射》(學生默讀,相互幫助理解)。

議一議:聯繫課文最後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取長補短”。

3、有時,為了把事情辦好,或者辦得更好,人們常常用合作的辦法。把大家擁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一起想,共同做。

閲讀《優勢互補》,

議一議:聯繫最後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強強聯手”。在強強聯手中,我們還會懂得“揚長避短”的方法。

總結

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於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記住“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收益終身。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二、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五、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時數:

六、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矛的作用是進攻,盾的作用是自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瞭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優勢。

二、自由讀文,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説一説。同桌互説,指名説

三、讀了課文你最欣賞發明家的什麼?

生:遇到問題善於思考,分析,創造

結合板書::遇到問題善於思考,分析,創造

四,發明家遇到了什麼問題?

1、出示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又擋,還是難以招架。”反覆讀。

2、讀了這個句子你知道了什麼?(看錄像,再通過動作實踐體會左抵又擋、難以招架兩個詞的意思。)

3、這個句子哪些些地方寫得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用了打比方的手法,使句子表達地更具體。)

五、文章哪些地方能體現發明家善於思考,分析,創造?自由讀,小組交流

根據學生的彙報,相機出示句子:

盾太小了!如果盾大的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發明家為什麼要設想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這個鐵屋子解決了什麼問題?

板書:自衞

師:有了這個鐵屋子做盾,

的確安全可靠,他的設想多好啊,我們用什麼語氣來讀?練習朗讀。

師:你還畫了哪些句子體現發明家善於思考,分析,創造?

出示句子: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練習讀。

師: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發明家為什麼要設想從鐵屋子上開個小洞?

這個小洞又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學生交流

板書:進攻

師:從鐵屋子上開個洞,可以伸出槍和炮,那我們可以集中火力進攻敵人?那在鐵屋子上開個洞就可以把敵人消滅嗎?發明家還想到什麼?

板畫,裝上輪子,安上履帶,為什麼要這樣呢?四人小組交流

師:有了這些精心設計,發明家終於發明了坦克。讓這種新式武器衝到戰場,結果怎樣?請用四字詞語概括。先討論再交流:

板書:大顯神威、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打得敵人怎樣?

四處逃竄、哇哇直叫、落花流水、全軍覆沒……(根據板書,讀成語。)

師:坦克發揮了無比的威力,大家覺得他的優勢在哪?

板書:集合了矛與盾的力量

六、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麼道理?齊讀最後一段。

七、你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嗎?

八、抄寫文中的四字詞語。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用事實説明道理,敍事簡潔清楚。

二、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語言轉化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龐然大物”、“集合”、“善於”等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怎樣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五、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看大屏幕(把書上插圖製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他們手裏的作戰武器是什麼?板書:矛、盾。

2、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進攻、自衞)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3、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於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夥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詞語)。

設計意圖:認讀生詞,掃清閲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3、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研讀觀察,解悟思想方法。

1、看屏幕,邊看畫面邊讀課文,通過這個畫面你能讀懂課文的哪些內容?特別是能理解哪些詞語和句子。

2、交流。如:

(1)矛和盾的長處(進攻、自衞)等關於矛和盾的詞語句子。

(2)理解“龐然大物”、“履帶”、“炮口”等關於坦克的詞語。

(3)理解“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體會“緊張危急”。

3、觀察發明家的表情,你發現了什麼?(緊張、危急、計上心來、急中生智等)

4、發明家在想什麼?是怎麼想的呢?請大家用心去讀讀課文1-4段。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反覆讀,反覆想,直到把問題讀懂。讀完後,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説一説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對了……

5、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就是這樣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着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複述,瞭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四)欣賞誦讀,放大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五段,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是什麼意思?聯繫課文説説大顯神威的情景。

4、大屏幕播放坦克作戰的錄象片段,感受坦克的威力,指導朗讀。

5、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這樣的力量,你想説什麼?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 )!(棒、好、妙極了等)

6、啟發:

(1)假如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説什麼?(一個能思考得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窮的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集合是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假如你在生活學習的時候碰到了難題,你會對自己怎麼説?

7、小結:感受着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着智慧,我們再智慧地讀一讀課文的題目。

(五)舉例講授,理解課文道理。

1、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很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着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雞尾酒”、“電視電話”等等。

2、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 )和( )的集合

3、引導朗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4、其實,學習也包含了許多集合的過程。只要是優秀的、積極向上的,別人會了懂了,我們也要努力去會,努力去弄懂,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看故事《胡服騎射》(學生默讀,相互幫助理解)。

議一議:聯繫課文最後一句話,“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取長補短”。

5、有時,為了把事情辦好,或者辦得更好,人們常常用合作的辦法,把大家擁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一起想,共同做。

閲讀《優勢互補》。議一議:聯繫課文最後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於“強強聯手”。在強強聯手中,我們還會懂得“揚長避短”的方法。

6、小結: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於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發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集思廣益。記住“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受益終身。

設計意圖: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為抽象。教學時將課文和事例融為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對這句話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教師要求學生從自己的事例出發,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聯繫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使學生摒除抽象教條的分析,通過具體鮮活的事例體會“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的含義。這樣讀中悟理,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落到實處,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六)查找交流,拓展學習活動。

1、查成語字典,理解“集思廣益”、“兼聽則明”、“楚材晉用”、“三顧茅廬”等的意思,然後聯繫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的學習,談談對這些成語的新理解。

2、蒐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次故事交流會。

3、綜合學習活動:與爸爸媽媽一起,查看資料,瞭解漢城奧運會、巴塞羅那奧運會、典雅奧運會的開幕式點火創意,集他們的優勢,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點火方式。

設計意圖:學生的智力背景越廣闊,對知識的理解就越深入。要比較深刻地理解文章揭示的科學道理,瞭解發明家的靈感緣於他們勤于思考、善於實踐的品質,就應在課堂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走出課堂,走出課本。

附板書:

25 矛和盾的集合

盾————鐵屋子

坦克

矛————炮 口

( )和( )的集合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衞、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兵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3、質疑:讀了課題之後,你還想問什麼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麼要結合呢?又是怎麼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3、出示生詞,學生認讀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衞、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

6、理清脈絡

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敍述理清層次

第一段(1—4)講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第二段(5)講坦克在實際運用中大顯神威。

第三段(6)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

⑴引導學生觀察。

⑵難字示範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1、蒐集發明家的故事。

2、蒐集能説明課文最後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問題,揭示目標

師: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1、學生自己先帶着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閲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註。

2、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並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3、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⑴可以把第一個問題分解為以下三個問題:

①矛和盾為什麼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於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②又是怎麼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③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⑵最後一段的含義:要善於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善於”,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4、感情朗讀全文,讀後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三、聯繫實際,加深理解

1、師出示課文的結尾。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蒐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採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並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五、暢談收穫,總結全文

1、中心: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歸納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敍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説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用具體事例來説明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這樣才能有説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借發明這件事來説明一個道理。至於坦克發明是不是真的像課文中描寫的,可以不去追究。)

附:參考資料

1、坦克:英文TANK的譯音,舊譯為“戰車”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力和堅強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由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以及其他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乘坐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早使用坦克參加鬆姆河戰役。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來,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坦克主要用於地面作戰,用以對坦克及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用於摧毀野戰工事,消滅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氣對它的行動有一定限制。

2、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安上木質的長柄,作戰時用於直刺。矛在商周時用青銅製成,漢代多用鐵製成的矛。

3、盾:盾牌,古代作戰時擋禦刀箭等的武器。

4、詞語

集合—使集合;匯聚。

左抵右擋—“抵擋”,就是抵抗的意思。

難以招架—文中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

危急—危險而緊急。

固然安全—“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

自衞—保衞自己。

履帶—圍繞在拖拉機、坦克等車輪上的鋼質鏈帶。裝上履帶可以減少對地面的壓強,並能增加牽引能力。也叫鏈軌。

神威—神奇的威力。

5、多音字

得:de跑得快、長得高;dé得到、取得;děi得你去、得兩年完成。

鑽:zuān鑽洞、鑽研、鑽探機;zuàn鑽石、鑽戒、金剛鑽。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會認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能聯繫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課説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習邊默讀邊動筆邊思考的習慣。

2. 過程與方法:通過默讀思考動筆畫等方法,瞭解發明家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中,通過補充句等方法,學生體會出發明家思考的深入與全面性。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導,學生再進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吸收他人優點的重要性。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本文的道理。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他們有什麼作用呢?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這裏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矛是攻擊別人的武器,而盾是防禦的武器。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認讀。

指導識記字形,可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加強記憶,如:持和掛、炮和跑、擔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3.鞏固新詞。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教學中要着重倡導在文章的大的'語言環境下感悟語言。只抓孤立情節理解課文,學生常常會出現被動跟隨的狀況。先從整體入手,再重點關注情節,學生對情節語言的感悟會是豐富、生動的,將會更深刻的理解語言文字的真正內涵,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 “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小結課文

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可以是生字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有關課文內容學習的收穫。教師適當概括補充。

五、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並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a.學生觀察這7 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佔的大小有什麼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 個字的佈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作業:

1.抄寫生字2遍,註上拼音。

2.熟讀課文,思考“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附課文:

矛和盾的集合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牛與烏龜。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於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軍的坦克首次衝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標籤: 矛和盾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kpo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