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設計方案優選(3篇)

設計方案優選(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優選(3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等概念.

2.使學生了解幾何命題是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能夠初步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或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重點和難點

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大家隨意説出一些語句,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如:

(1)對頂角相等嗎?

(2)作一條線段AB=2cm;

(3)我愛八年級(1)班;

(4)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兩個角,一定是對頂角.

二、新課

問:上述語句中,哪些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師指出:判斷是對事物進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數學課堂裏,只研究數學命題,如(4)、(5).

例1 請大家説出若干個(數學)命題,再分析一下,每一個命題由幾部分組成?

(1)等角的補角相等;

(2)有理數一定是自然數;

(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數,那麼a2>a;

(5)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師啟發學生得出:一個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都可以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也可以簡稱為“若A則B”.

練習: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麼……”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 在例1的(1)至(5)個命題中,所作的判斷是否都正確?怎麼檢驗各個命題的真偽?

(l)“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麼這兩個角相等.”是正確的命題,已經由補角的定義得到證明.

(2)“如果是有理數,那麼它一定是自然數”,命題 教學設計方案(二)。是不正確的命題(判斷),反例如是有理數但不是自然數。

(3)“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截得的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是正確的命題,已證.

(4)“如果a是有理數,那麼a2>a.”是不正確的命題,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個大於4的偶數,那麼它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這個命題,至今沒人舉出一個反例,説明它不正確;也沒有人完全證明它正確.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 1+2”,離“ 1+1”這顆數學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目前世界上對這個命題的真偽的判定,所能達到的最好結果.

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命題既然是一個判斷,就有判斷是否正確的區別.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成立,也就是説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假命題.注意:不是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

怎樣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數學中,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實踐證明的形式出現);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例3 試將下列各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相互顛倒或變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題,並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

(1)對頂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則ab=0;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對頂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假);

不是對頂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對頂角(真).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

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真).

(3)若a=0,則ab=0(真);

若ab=0,則a=0(假);

若a≠0,則ab≠0(假);

若ab≠0,則a≠0(真).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假);

兩條直線相交,則一定不平行(真);

兩條直線平行,則一定不相交(真);

兩條直線不相交,則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題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內”的大前提條件,那麼假命題將變為真命題.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説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題,視學生接受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還是不講,講到什麼程度,介不介紹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都有較大的伸縮性.

小結: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題的結構---;如果(題設)……,那麼(結論)……;

命題的真假---正確或錯誤的判斷;

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顯示或掛小黑板)

三、作業

1.在下列語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如果是命題,指出命題的真假,並仿照例3説出一些新的命題來.

(l)如果AB⊥CD於O,那麼∠AOC=90°;

(2)取線段AB的中點C;

(3)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4)一個平角的度數是180°;

(5)若a=b,則a2=b2;

(6)如果一個數的末位數字是0,那麼它一定能夠被5整除;

(7)同角的餘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於直角.

2.選作題

判斷命題“如果n是自然數,那麼n2+n+17是質數”的真假.

設計方案 篇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利用虛擬網絡,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花鐘》這篇課文所引發的植物學家利用花開放時間的不同,製成“時鐘”,可是“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呢?因為由此入手,帶領學生就這專題進行研究型學習。環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歷史、地理、美術、環保、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推崇創造性學習,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快快樂樂地獲取新知,從而品嚐到成功的樂趣。

 [設計特色]

開放整合創新。

 [學生特徵分析]

1、國小三年級學生,年齡在10-11歲之間。作為“四結合”的實驗班,學生已經懂得電腦的基本常識及基本操作。

2、學生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識記、理解、運用能力屬同年級段學生中上水平。

3、學生對花感興趣,但缺乏有關花兒開放原因的常識。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使用時間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媒體使用方式。

知識與技能瞭解網絡不同的花2提供資源觀察朗讀。

掌握網絡有關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常識3’提供資源擴容知識瀏覽觀察。

過程與方法理解多媒體花鐘的形成10’創設情景觀察、理解。

運用多媒體出現花開放的條件的場面15’創設情景提供資源觀察、仿説。

運用BBS發表貼子學習句子的多種方式5’擴容實踐動手操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多媒體夏天畫面、兒歌內容5’創設情景觀察、朗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瞭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

2、體會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教學,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學生踴躍介紹從多媒體、書中、課外等獲悉的材料〉

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出示)願意讀讀這句話嗎?

4、這麼多的花爭着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麼,這麼美的花兒身上還藴藏着許多奧祕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於花的文章(出示課題齊讀)

5、讀了課題以後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二、自主朗讀,感悟文意(利用電子課本進行閲讀)

那就讓我們先在課文找找答案吧。

1、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在電腦上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有喜歡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聽吧!(學生邊讀,邊正音)

3、剛才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4、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出示日內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於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錶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錶的製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有關母愛的各種資料的蒐集、整理,讓學生感受到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2、每個學生能把自己蒐集到的有關資料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

3、愛是至高無上的。尊重母親的愛,讓學生學會感激身邊最親近的人。

【活動課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1、請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查找有關資料,注重蒐集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説、散文等文學作品;展現刻畫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歌曲、電影、廣告等作品;新聞媒體報道過的有關母親的感人事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蒐集、整理,在老師的指導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長聯繫,請家長和學生聊聊天,讓學生整理好聊天內容,並記錄下來。

3、學生準備一份送給母親的小禮物,要求必須是自己親手做的。

4、準備好與母親有關的音樂作品,作為背景音樂貫穿整個活動。

二、活動過程

導入新課:

(放背景音樂《燭光裏的媽媽)》同時用幻燈打出圖片。

鏡頭一:

聽故事(放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相對於父愛,母愛是日常的,瑣碎的。母愛更接近於生活的真實和人的本性。當你第一次喊出“媽媽”時,母親滿臉笑容,滿心驚奇,當母親把你從懷中放在地上,讓你爬,讓你站,讓你走,當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來,繼續操練……從此,你便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學回家,你都要向母親彙報自己的'收穫,母親聽得津津有味,笑靨如花。

母親一直無微不至地關心你,沐浴在母愛中的你真正瞭解自己的母親嗎?今天,我們就來聽聽母親的故事。

(放錄音磁帶,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媽媽們的故事。)

鏡頭二:

談感受(放歌曲《我心中的故事》)

各小組分別展示蒐集的有關資料(圖片、文章等),然後談自己的體會。

1、離開母親的腹,離開母親的懷,離開母親的身,永遠沒有離開的,是和母親息息相通的心。

在學生中搜集的眾多的表現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説、散文中,選取一些篇目並配樂朗誦。學生介紹自己創作的詩歌、散文。大家可針對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

2、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你奔騰到哪裏,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盡的源頭之水。請學生展示刻畫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給母親畫的像、拍的照片。並根據自己對母親的瞭解,為圖畫、照片題寫標題。

3、“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人的嘴脣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請學生展示與母親有關的格言、俗語。要求同學們談自己的感受。

鏡頭三:

謝母恩(播放歌曲《念親恩》)

慈母情,是母親對懷中嬰兒的甜甜的親吻,是拍着嬰兒入睡的悠悠的搖籃曲,是手把手教子寫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燈下為子飛針走線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兒女成才的憂鬱的眼神,是兒女遠行時的句句叮嚀,是過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皺紋。慈母情,是“三春暉”,是任何“寸草心”也難以回報的恩情,是人間最聖潔、最偉大、最無私的親情。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長,母親有多大的功勞啊。

提問:

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你已經做了什麼,以後打算怎麼做?

同學分組討論,發表見解。各小組選兩名代表發言。

小結:我們要孝順父母,希望同學們有這樣的決心,將來要有所作為,來報答母親,讓她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鏡頭四:

送祝福(播放歌曲《三百六十五個祝福》)

請學生介紹母親節的由來。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母親於1905年逝世,Amanm

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隨着日曆的翻動,母親的生日就要到了,讓我們每一個同學給自己的母親一個驚喜,親手給母親做一個蛋糕,送一份禮物。(用幻燈打出蛋糕圖片。)點點的燭光輕輕地搖着,似乎在説悄悄話……

學生依次出示小禮物,在多媒體畫面、音樂聲中(播放《萬事如意》)對母親説一句祝福的話。(教學在這種温馨的氣氛中結束)要求學生在課後能把禮物和祝福的話語送給媽媽。

小結:也許,我們的母親沒有領袖的豐功偉績,沒有明星的光彩奪目,沒有科學家的淵識博學,沒有英雄們的豪言壯語,沒有文學家的鴻篇鉅著。但母愛如天大,同時又小得只能住在我們的心裏,母愛是可以撐天的支柱,也是我們想擁抱的温暖。我們永遠愛着您──媽媽。

三、拓展

以“母愛”或“媽媽,我想對您説”為題寫一篇作文。

標籤: 設計方案 優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m7ey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