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1

教學流程:

讀——品——悟——誦——練

導入:情景創設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蹟,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曾經學過的有關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王之渙:《出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剛剛我們列舉的這些詩歌,它們所描寫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邊塞,因此,人們把這一類的詩歌按照題材分,稱之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漁家傲》也是反映邊塞主題的。而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詞這一形式來真實地反映邊塞生活。這與作者有豐富的邊地生活經驗是密不可分的。

一、讀

1、聽該詩的朗讀,注意停頓和注音。

千嶂裏、燕然、羌管、人不寐

2、請同學們齊讀,做到、正姿勢:把書捧起;、凝精神:目光專注;、定氣息:把氣提起。

同學們朗讀得很好,已經把詞中慷慨壯烈的韻味讀出來了。而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有些許的把握不到位,讓我們現在一起來品讀該詞,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意味後能朗誦該詞。

二、品(景)

1、解題、漁家傲:詞牌名、秋思:詞名

我們知道詞的篇幅可以分為上、下闕(片),本詞也是如此,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詞的上、下片分別寫了什麼內容?、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2、上闕:

(1)、男生齊讀,女生試着想象這樣的景有什麼特點:、蒼涼、悲涼?

請同學們試想(言語引導想象畫面):

塞外,我看到層巒疊峯之中一座城門緊閉的孤城,我的耳畔傳來軍中集結士兵準備迎敵的號角的聲音。

(2)、請問詞中描寫的景是哪裏的景,什麼時節的景?詞中何處可以得知?

“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瞭地點環境、秋來:點明瞭時節

(3)、我們現在也正值秋季,范仲淹筆下的景和我們身邊的景一樣嗎?那個字告訴我們不一樣了呢?異:統領全詞

(4)、細細地感知詞人所描繪的這個景有什麼不一樣?

A、“衡陽雁去無留意”【特寫】

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飛,飛到了衡陽。

〔知識鏈接:衡陽,又稱‘雁城’。傳説,秋天,大雁南飛過冬,飛到我們的衡陽便徘徊在我衡陽的上空,不再南飛,於是,“雁城”便由此而來,衡陽也一個地方與大雁有關---“回雁峯”〕

“大雁南飛”,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可是在這裏詞人卻用了“無留意”。作者在此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擬人,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

邊塞已經是荒涼,秋來更加蕭瑟,大雁向衡陽飛去,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意。極言邊地荒涼,連鳥也不願久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將士們戍邊條件的艱苦。

問:

1、這是從哪種感官上來寫塞外的風景的?

[視覺上悲涼]

2、除了運用了視覺,作者還運用了哪種感官?、[聽覺上],聽到的是什麼?

B、“四面邊聲連角起”

塞北,作者眼前所見之境處處悲涼,而此時四周響起了特有的聲音:西風呼嘯,駝馬嘶鳴,兵士吟唱,草木蕭蕭,襯上悲涼的軍中號角聲,使得邊塞的秋天更顯蕭殺,悲涼。

[聽覺上的震撼]

C、“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在斜陽西沉,煙霧繚繞中的千山萬壑,猶如屏障,重重疊疊,前句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問:這樣的壯闊的邊塞特有風光,戍邊的將士是不是也在欣賞美景,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呢?

但是“孤城閉”三字頓然情勢突變,顯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門緊閉的景象。不禁會讓我們去想:雙方打戰,城門緊閉則表示休戰,如果我軍的兵力足夠強大,那是不是就無需緊閉城門,大可主動出擊。“閉”字寫出戒備森嚴,透出緊張氣氛,由此也可見邊塞戰事緊張。

[感覺上的緊張]

3、小結

詞的上片,詞人充分運用了聽覺、視覺和感覺,將所見、所聞和所感等現象連接了起來,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塞風光。

三、悟(情)

在這樣荒涼、蕭條的環境下,詞人的心情又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接着來學習詞的下片,感悟詞中的情。

1、詞人在詞中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憂國思鄉

2、為什麼會這樣?

知人論世:(作者、背景介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諡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

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少孤貧而能刻苦自學。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作者任陝西副使,抵禦西夏的侵擾。他在西北邊塞生活達四年之久,對邊地生活與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當地民謠説道:“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這首詞就作於此時。

問:詞中哪句點明瞭原因。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問:我們都説“千古情愁酒一杯”,那麼,作者是否也像這句話所説的一樣,僅僅一杯濁酒能否消解作者心中萬里的鄉愁?

非也非也,詞中的“一杯”與“萬里”形成鮮明對比,用懸殊的差別來突顯詞人對家鄉、親人那深切的思戀,

3、既然思親又思家,他為何不回家呢?

“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裏運用了一個典故——“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追擊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還”。但是,詞人這時還是“未勒”,説明還未功成名就,戰爭還沒有結束,因此,歸家之期是無法計量的,可以説是“歸期無期”。運用典故的作用:

詩人運用典故,表明自己戍邊報國的一腔熱情。但是在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時代,要想保家衞國,抗擊侵略,談何容易?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的矛盾,使他充滿苦悶與悲憤。

4、這時作者又處在一種什麼景中?

“羌管悠悠霜滿地。”

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婉、悽切。問:聽到了這樣哀婉、悽切的音樂,又看到了滿地銀霜,詞人會是何種心境?

“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楓橋夜泊》

霜出現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屬於冷色調的一個意象。所以,同學們以後可以運用“以文解文”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這樣既温故又知新。

在深秋的深夜,詞人聽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滿地寒霜,心中難免頓生悲涼。

5、此情,此景,戍邊的將士,他們又是何種情境?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這樣淒涼的夜晚,詞人睡不着覺,心愁滿緒,那些將士則是連頭髮都發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

6、同學們注意一下,這裏僅僅是將軍頭髮發白了,征夫流淚了嗎?

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這是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現出戍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戀以及渴望建功立業、報國壯志的情懷。

7、小結

下闕的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回的抑鬱情懷。總結

本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寫景圍繞“異”字着筆,勾勒出一幅蒼涼肅殺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回的抑鬱情懷。寫景與抒情的完美結合,表現出一種蒼涼悲壯的藝術風格。

四、誦

請同學們進入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再加上自己獨特的領悟,注意停頓和注音,誦讀該詩。

五、練

俗話説:“光説不練假把式,有説有練真有戲”,現在讓我們來做一個口語訓練,檢查本堂課的學習成效。

1.點明地域和季節的句子是:、塞下秋來風景異

2.寫邊地天氣漸寒,北雁南飛的句子:、衡陽雁去無留意

3.邊地戰事吃緊,戒備森然的句子:(由視覺的景物描寫、勾勒出邊塞的悲涼的句子)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4.表現戰士們思念家鄉又渴望建功立業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5.夜寒霜重,笛聲悽然的句子:、羌管悠悠霜滿地

6.以互文的形式寫出將士有家難回,功業難成,哀傷流淚的句子:、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語文版八年級下學期第七單元第29課《詩詞五首》之《漁家傲》。

【教學簡析】

本課是學生在國中階段接觸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詞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約派詞人,而這首詞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一般來説,李清照南渡以後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後,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國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隻身飄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的晚年,處於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個性格爽直、柔中有剛、不願受現實生活束縛的人,所以,有時想象的翅膀飛進了另一個世界。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託的道路,以求擺脱人間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況。於是夢跨雲霧,渡天河,歸帝宮,乘萬里風到仙山去。這樣豪邁的氣概,不凡的壯舉,就使這首詞顯示出浪漫的情調,豪放的風格,而和她的其他詞作風格迥然不同。

【教學設想】

韻律、內容、情感、語言是詩詞這一文學樣式的四個基本要素。本課教學抓住這四個要素的學習來進行。以初讀把握韻律切入,進而再讀感知內容,接着三讀體味詞中寄寓的情感,最後四讀賞析詞中優美的語言。要讓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初步掌握李清照詞作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調動學生已有的詩詞學習經驗,引導學生通過誦讀體會字裏行間藴含的豐富情感。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引導學生品味我國古代詩詞深邃的內涵和優美的韻味,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體驗詞中的浪漫風格和豪邁氣概。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結合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歷、思想傾向,品味詞的語言有意境。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詞的語言及意境。

【教學方法】

以朗讀為主,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根據我的描述説出古代詩詞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後人稱為詩仙。代表作有《靜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反映民生疾苦,有詩史之稱,他的組詩三吏三別膾炙人口,他本人被譽為詩聖──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散文,並開創了豪放詞派,字子瞻,我們學過他的詞《渙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曾在《岳陽樓記》中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壯志。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一首詞,反映邊塞生活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漁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兩宋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論世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歷城人(今山東濟南),是婉約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後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變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滿,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靖康之變,金兵入侵後,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後,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據《金石錄後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有《漱玉詞》傳世。

三、感知內容

1、讀準字音:帆殷勤嗟謾。

2、讀出節奏。

2、哪些詞句你讀不懂?誰能幫幫他(她)?

3、這首詞的內容是什麼?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夢。

四、欣賞意境

作者在夢中看到了什麼?

1、看到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寫天、雲、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湧的波濤、瀰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採奠定了基調。

2、看到了天帝: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彷彿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温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無依,如今天帝這麼關照她,使她感到多麼温暖啊!這次竟然得到訴説的機會了。這就引出了詞的下片,由她訴説自己的困難和心願。

3、還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問: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意思是説,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麼用呢?上句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藉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一個嗟字,生動地表現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歎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所用,有懷才不遇之感;二是社會動亂,文章無用。

4、作者既然有這樣苦衷,她希望怎樣解脱呢?請看: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萬里風句,出自《莊子逍遙遊》: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風名。九是虛數,是多的意思。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樣飛旋輕快的小舟。三山,指傳説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5、作者為什麼夢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於消極的遊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從上文的意思來看,是由於她感到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就是説,儘管她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但在現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這樣想的。可見她的夢想仙境,正是她對黑暗現實不滿的表現。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悽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着戰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並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實意義的。

6、小結:

這首詞,夢歸是關鍵,全詞寫夢境,籠罩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風格上走豪放一路,為我們創造了開闊的意境。梁啟超評價這首詞説: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如夢令》、《醉花陰》、《一剪梅》、《聲聲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清新、含蓄、纏綿的。其中《一剪梅》還編成了現代流行歌曲《月滿西樓》。我們不妨讀一讀,會唱的哼一哼,和《漁家傲》比較一下。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一剪梅》寫閨情幽怨,它是清新、含蓄、纏綿的。而《漁家傲》則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於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於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吟誦詞作並默寫。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涵。

3、利用想像、聯想等方式培養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4、結合創作背景理解詞作內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詞作內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誦詞作並默寫。

教學難點:

1、利用想像、聯想等方式培養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涵。

教學方法:

教師朗讀指導、提問、交流、點撥

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發揮聯想和想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蹟,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並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作者簡介(略)

背景介紹(略)

三、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疑)

四、品析詞作內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麼嗎?

(一)、品析上闋的景物描寫

1、寫了哪裏的景色?你覺得這裏的景色與作者家鄉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領)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閲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着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體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思鄉憂國,但功業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無奈、淒涼、苦悶、悲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後的心情)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後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後讓我們帶着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4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蹟,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並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三、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疑)

四、品析詞作內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麼嗎?

(一)、品析上闋的景物描寫

1、寫了哪裏的景色?你覺得這裏的景色與作者家鄉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領)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閲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在哪些方面)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着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體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思鄉憂國,但功業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無奈、淒涼、苦悶、悲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後的心情)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後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後讓我們帶着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五、背誦並默寫。

板書設計:

雁去無留意

風景異[邊聲四起、]荒涼、蕭條、悽清

孤城緊閉

漁家傲、[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抒、情、憂國思鄉、壯志未酬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反覆朗讀體會情感。

2、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抓住關鍵詞句品味賞析,體悟作品內涵

教學重點: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難點:品味、賞析、體悟

學法指導:

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藴和作者的情思。

討論——質疑——點撥法。質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鑑賞詞作。

描述法。激發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沉悶的格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讓學生欣賞激昂豪壯和婉轉陰柔不同的兩首古典音樂(放音頻),用合適的詞形容它們的風格。

師:古曲可婉約如小橋流水,和風細雨,也可豪放如大江東去,暴風驟雨令人品嚐回味,詞也擁有與古曲同樣的藝術特色,讓我們通過學習《漁家傲秋思》來進一步體味。

板書課題:《漁家傲秋思》

二:學習新課

(一)讀

1、注意聽範讀(放音頻):點評好在哪裏?注意節奏、感情、意境。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讀一遍,提出有質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看看註釋,處理好字音、節奏、感情)

個人表現讀(生品評:…。)

理解性的齊讀一遍(帶着感情讀出氣勢)

(二)品

3、同學們讀的時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闋裏我們看見了哪些“景”?

雁去長煙

落日邊聲

千嶂城閉

我看見了一幅圖(落日歸雁,長煙落日,邊聲四起,古城落日,歸雁孤城,戍邊圖)

4、這些景是扣着一個“異”而寫的?異在何處呢?

明確:異寒,異聲,異勢。

5、品讀上闋説説:通過以上景緻的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

明確:荒涼,蕭瑟,肅殺。

5、此景會讓人產生什麼樣的感覺?

悲涼,寂寞,孤獨,思鄉

6、讓我們一起踏着文字,小組合作試着在下片中尋覓深藏詞人內心的那份情愫。

我從————————————————中感受到——————————————

(濁酒一杯思鄉思親)

(燕然未勒使命責任愛國憂國)

(悠悠羌曲無奈淒涼別愁)

(人不寐焦慮苦悶悲憤擔憂)

(白髮夫淚悲愴蒼涼壯志難酬痛心)

教師小結:。在寥寥幾十字間,描寫了景融入了情,將宏達廣博濃縮在咫尺之間。

7、同學們帶着此情此意來配樂試背一遍(放音樂)

(三)拓

根據你對詞的理解領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將《漁家傲》

(1)賞析本首詞中的任何句子,賞析時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

例如:

"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

"邊聲"、"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徵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揮。

"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生"也無計"的慨歎。

"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並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

"人不寐"三字綰上結下,其中既有白髮"將軍",又有淚落"征夫"。"不寐"又緊密地把上景下情聯繫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時之所聞;"霜滿地"是"不寐"時之所見。內情外景達到了水火交融的藝術境界。

“一杯”與“萬里”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説,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

(2)用白話文改寫,拓寫上片或下片內容

例如:

1)一入秋季邊塞風光多麼奇異,雁行陣陣南飛衡陽不肯停息。軍號和着四面邊聲一齊響起,叢山峻嶺之間,落照將盡煙霧飄動孤城緊剛。一杯濁酒暫且慰我故土之思,功業未建男兒無顏回歸故里。悠悠笛聲在嚴霜的夜空迴盪,誰能安然入睡,將軍白了頭髮士卒淚流不盡。

2)一隊人馬在邊塞的戈壁灘上緩緩前行,滿身鎧甲的將軍猛地勒住棗紅色的坐騎,馬仰頭長嘯,嘶鳴聲在狹長的山谷中激盪迴響。眾人抬頭,疲憊的眼神中頓時閃過熠熠的光彩。將軍古銅色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震顫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滿面黃沙。“就地休息!”將軍一揚手中的長鞭,雄渾的聲音震盪着兩面山上的碎石。黃黃的斜陽,染黃了將軍灰白的鬍鬚,也給整個隊伍灑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彷彿突降在這荒漠邊緣的一隊天兵天將。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邊塞,天地彷彿在此相接。邊塞的蒼穹似分外開闊空曠,寂寥深邃,沒有浮雲的嫌礙,只有荒涼而不透明的成熟。

(3)學生習作交流:

三:作業課外積累

積累曾經學過的有關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4、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6、王翰:《涼州詞》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李清照的文學常識;體會作者在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覆誦讀,進而感悟詞作主旨;結合內容賞析閲讀。

3、品味本詞豪放的藝術風格,感受詞人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

《漁家傲》是李清照詞作中的一首風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漁家傲是詞牌名。

二、整體感知:

1、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詩文並美,尤長於詞,其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其詞藝術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創新。語言清麗雅潔,明白如畫,富有生活氣息,人稱“易安體”。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失。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2、在詞的創作史上,李清照是繼柳永、秦觀、周邦彥之後又一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她的詞清新婉轉、幽怨悽惻,極富抒情性。但這首詞卻表現出非常不同的風格,它氣勢磅礴,音調鏗鏘,是李清照詞中最別具一格的傑作。

3、學習生字:謾(màn).

4、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三、細讀品味:

1、“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寫天、雲濤、曉霧、星河、千帆,景象極為壯麗。詞人把低垂的天幕、洶湧的雲濤、瀰漫的大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2、“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詞人在夢中飛上了天空,見到了天帝,天帝詢問她的去向。

上闕表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友驚人句。”——“路長”“日暮”寫出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謾友驚人語”,流露出詞人對現實的不滿之情。

4、“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詞人決心要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遠舉,奔向飄渺的神山尋求幸福。

下闋詞人借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胸臆,感歎遭逢不幸,渴望尋求幸福。

四、合作探究: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詞人,為什麼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呢?

明確: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於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詞人也不能擺脱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充分表達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願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託於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能不安於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衝破束縛、嚮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羣中,這是很少見的。

五、教師小結:

這首詞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想象豐富。通過對夢境的描述,抒寫了詞人對現實的不滿,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地表現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六、佈置作業:背誦並默讀這首詞。

七、板書設計:

漁家傲

詞人夢中所見所聞:海天相接、瑰奇雄偉。

詞人的理想和抱負:辛苦求索、未見光明。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朗讀詩歌,能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2、學會初步賞析詩歌內容。(重點)

3、在品讀中體會詩歌意境與情感。(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

引導與點撥學生以讀為主,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學準備:

課件、朗讀音頻課時安排: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是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介紹背景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結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宋朝,攻取陝北數縣,延州成為孤城,被圍攻七天七夜。這時,不期而至的大雪紛紛而降,李元昊因糧草難以為繼,無奈撤軍。延州的險些失手,震動了朝野,上下頓時驚慌失措。在這危急江山社稷的時刻,52歲的范仲淹臨危受命,坐鎮延州軍事要塞。

當時西夏初立,氣焰熾盛,鋒芒正鋭,而宋朝邊塞一線,支離破碎,人心渙散。這首詞就是他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他的家在江蘇的吳縣,一個生於江南的文人,此時此地有何感想呢?讓咱們一步步走近作者。

二、朗讀詩詞,初步感知

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展示讀,聽讀,齊讀,點評(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評

三、品讀詞句,深入體會

請再讀全詞,思考以下問題,並結合相應的詞句談談你的理解:

1、在上闋中,你看到了什麼“景”?這景會讓你產生什麼樣的感覺?

2、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活動:先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後全班交流,在品讀中,深入體會詩歌意境與作者情感。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撥學生品與讀。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據課堂交流情況歸納)

五、佈置作業

1、請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2、請蒐集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標籤: 漁家傲 秋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n56j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