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學情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數大小還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的教學,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用利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自己構建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分數知識基礎上,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

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

捲尺、四張長方形白紙、四條一米長的繩子、若干個小立方體和一捆繪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温故引新。

1、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板書:分數)誰來説幾個分數?(板書:如1/4)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師: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的產生。

2、能根據成語説出下面的分數嗎?

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裏挑一()十拿九穩()

1、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説一説,用“米”做單位,看看測量的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麼記?

2、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呈現情境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3、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表示。所以分數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4、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會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比如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橘子、一塊月餅、一塊餅乾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數表示嗎?用什麼分數表示?

三、教學分數的意義。

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説明1/4的含義嗎?(投影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1/4的正方形的陰影部分。

師:陰影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它表示什麼意思?

2、師:下列圖中的陰影部分能用1/4表示嗎?為什麼?

如生説可以,則問:你為什麼覺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説理由。

(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3、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師:現在我給每一個小組都提供了四種材料,一張長方形紙、一條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下面請每組根據這四種一樣的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創造出幾個不同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交流

師:誰願意上來説一説,你得到了哪些分數?這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小組交流。

(3)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四種材料,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平均分。

師:象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顯示:一個物體)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顯示:一個計量單位)

把6個小方塊、4根繪畫筆平均分,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顯示:一些物體)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顯示)

師:(投影出示):我們可以把這3只象看作一個整體嗎?

我們可以把這6顆草莓看作一個整體嗎?這4只老虎呢?

我們還可以把哪些物體也看成一個整體呢?(學生舉例。)

師:象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顯示)強調説明:①單位“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蘋果、一枝鉛筆、一個計量單位、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麼平均分,就應把什麼看做單位“1”。②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自然數1是一個數,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羣,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若干份”是分數中的什麼?(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分數中的什麼?(分子,表示取的份數)

(5)師:接下來我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你們願不願意接受挑戰?

①把這個文具盒裏的所有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2

②師:為什麼可以用1/2來表示?

③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2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10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④師:現在這個文具盒裏有6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8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為什麼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師: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四、教學分數單位。

師:整靈敏有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是否也有計數單位呢?它的計數單位又是怎樣規定的?

顯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師:也就是説分數單位是由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師舉例説明後,並説出幾個分數讓學生回答,後再讓學生自己舉例説明)

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練習: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它的分母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數單位是(),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3、説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數佔全班的29 。

(2)一節課的時間是23小時。

4、課本練習十一第9題。

5、判斷(對的打“√”,錯的要“×”)。

(1)一堆蘋果分成4份,每份佔這堆蘋果的14()

(2)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佔全長的57()

(3)14個19是914()

(4)自然數1和單位“1”相同。()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穫?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探究活動中,逐步理解一個整體,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自制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讀一讀下列分數

2、關於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麼?分數是怎麼產生的呢??

二、分數的產生

1、板書課題

師:課前我們一起聊到了分數,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認識分數。

師:你知道古人是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理解分數的意義

1.理解一個整體

(1)、你能舉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嗎?

師:那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好好想想

(2)、彙報交流

教師進行規範: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條圓的1/4。

突出整體:

師:誰能用分數表示被塗上顏色的小喵咪?

生:把8個小喵咪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

師:説得不錯。只要把這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3)小結:

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這樣的一份,得到了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2、理解單位“1”。

(1)深化理解一個整體

學生自主創作:

師:現在,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選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們的1/4。開始吧。

交流彙報:

師:你用幾根小棒表示1/4?你把幾根小棒看作一個整體?你能説説這個1/4的含義嗎?(多説幾個)

師: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兩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説把什麼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進行表示呢?——一個整體。

學生説4根小棒、8根小棒,師: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2)揭示單位“1”。

師:説的真好。在數學中,通常把一個整體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1/4來表示。(板書單位1)

(2)、彙報交流

師:誰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數?

生:把4個蘋果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2份就是2/4。

(3)比較:

師:在剛才同學們動手塗一塗,寫一寫的`時候,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找到了,這幾個分數。

4.揭示分數的意義。

(1)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通過動手分一分,塗一塗等方法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分數。

黑板上的三個分數,你能説説它的含義嗎?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單位1的幾份之幾。

師:已經會用單位1來説了,真好。誰也願意來試一試呢?

小結:像同學們所理解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理解分數單位

師: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計數單位。像這樣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叫做分數單位。

生:分數單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數

師:也就是説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四、練習鞏固。

1、説出下列題中的單位‘1’。

2、學生彙報交流

五、佈置作業

練習十一的習題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3

設計説明

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而是擔負着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所以,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複習,在輕鬆、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悦的過程中“温故而知新”。

1.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這部分知識比較多、散,但難度不大,所以讓學生先獨自整理,再彙報交流。這樣就讓學生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養成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形成歸納總結能力。

2.梳理知識與做習題相結合。

彙報交流中,老師出示相應的習題加以檢驗,以便讓學生相互學習,查缺補漏,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形成基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交代本節課的'複習內容。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複習與分數有關的知識。

整理複習

引導學生構建分數知識框架。

1.回憶與分數有關的知識有哪些?獨自整理,組內交流。(師巡視,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2.全班彙報,補充交流。(師舉例輔助並檢驗)

梳理的知識如下:

(1)分數的意義。

①觀察下圖,理解什麼是分數,什麼是分數單位。

②分數可以分為哪幾類?

分數

(2)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①根據下面的式子,説一説分數和除法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和區別。

=13÷42

②根據學生彙報整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課件出示)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聯繫

區別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是一種數,也可看作兩個數相除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是一種運算

(3)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聯繫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商不變的規律來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4)結合複習約分。

①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②約分的步驟: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③約分的目的: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5)結合和、和複習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兩個要點:和原來分數相等;分母相同。

(6)結合○和○複習比較分數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越大,分數越大;

②同分子分數相比較:分母越小,分數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方法二: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補充知識點: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數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新教材國小數學課本第十冊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單位“1”,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學情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經歷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分數的意義已經在五年級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概念。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並能通過已往學過的知識,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發現和解決一些問題。

這節概念課,在設計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思路獨特新穎,教學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折一折、分一分,引導學生學會抽象概括,知道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用單位“1”表示。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同樣是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分數的意義(2)“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1)單位”1”的建立及理解。(2)分數“單位”的理解。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5

設計説明:

本節課通過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既能使學生掌握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又能使學生從中學習通分的相關知識。通分也是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它是把幾個分母不同的分數化成分母是指定數的同分母分數題目的進一步發展。學習通分的關鍵是確定公分母及找出原分數的分子、分母需要擴大的倍數。因此,在學習通分時,應先明確通分的思路,再準確地掌握通分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説出各種不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使學生充分體會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同時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數學思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情境圖,明確學習任務。

課件出示學校的平面圖,上面標出教學樓、操場和宿舍樓的面積分別佔校園面積的,和,並出示教材83頁第一個問題。

師:題中要求什麼?(求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師:實際上就是求什麼?(就是求和誰大)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和誰大誰小,從而求出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結合例題,開門見山,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實踐探究,學習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1、觀察和,找出這兩個分數的特點。(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

2、質疑:運用以前學習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嗎?(小組討論後彙報:運用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都不能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3、探究和哪個分數大。

(1)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2)整理各小組的比較方法。

方法一:畫圖比較法,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

方法二: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進行比較。

因為=,=,>,所以>。

方法三: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再進行比較。

因為=,>,所以>。

師:有的同學用畫圖比較法直觀、形象地比較出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有的同學利用分數基本性質把兩個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分子或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出了和的大小。你們都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真棒!

(3)判斷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師:通過上面的比較,説一説誰的佔地面積大。

(操場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分母、分子均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並給予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還能讓學生理解和應用新知。

⊙探究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1、明確通分的意義。

師:觀察方法二,這兩個分數是根據什麼轉化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在利用分數基本性質轉化的過程中,分數的大小變不變?(不變)

師: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作通分。

2、明確通分的方法。

師:將和進行通分,是以什麼作分母?(以和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分母)

師:試一試,能用7和6的公倍數作分母嗎?(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

學生討論後得出:可以用兩個分數分母的公倍數作分母。

師:你喜歡哪一種通分的方法?為什麼?(喜歡用兩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分母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3、試一試。

師:你能用通分的方法比較宿舍樓和教學樓誰的佔地面積大嗎?

(學生先獨立解決,然後全班交流,説一説通分的方法)

預設生1:通分時,可以用6和10的公倍數作分母。

生2:可以用6和10的最小公倍數30作分母,因為=,=,<,所以教學樓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演練、討論,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1、把下面各組分數通分。

和和和

2、甲、乙二人安裝同一種機牀,甲安裝3台用4時,乙安裝5台用6時。誰安裝得快?

3、在>>中,裏可以填哪些整數?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下,第四單元第三節。(48、49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景,,通過動手操作,藉助直觀圖探索、總結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藉助圖形分析問題,探究計算方法的直觀性,獲得探索數學問題的活動經驗。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彩筆。(學生)。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

教師出示口算題

學生活動:口算接力。

設計意圖:每節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複習回憶、導入新課

1、你還記得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嗎?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麼方法計算?

3、列式解答。

(1)、張叔叔每分鐘打字60個,1/2分鐘打字多少個?

(2)、一台收割機每小時收割小麥1/2公頃,3小時收割小麥多少公頃?6小時呢?

三、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教師活動:板書課題

學生活動:自主學習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對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點有明確的目標。

四、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小活動:

拿出一張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按老師的.要求折一折。邊折邊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要求:(1)把長方形的紙對摺,得到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2)再次對摺,得到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題

一台播種機每小時播種小麥1/2公頃。(1)這台播種機1/4小時播種小麥多少公頃?

(2)、讀題,獲取數學信息。

(3)、藉助長方形,理解題意並列出算式。(讓學生理解:公頃怎樣表示;小時播種小麥多少公頃實際是求誰的)

板書:1/2×1/4=

(4)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活動要求:每個小組提供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咱們就把它看作一公頃,看你們能不能借助這張紙來合作研究一下,怎樣計算?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可以折一折,用彩筆塗一塗,畫一畫,分一分。

(5)彙報展示、分享成果。

學生彙報展示。

教師多媒體演示。

3、遷移延伸加深理解

(1)提出問題:這台播種機3/5小時播種小麥多少公頃?

(2)另取一張長方形紙,用上面的方法小組合作完成,解決問題。

(3)彙報展示交流成果。

學生彙報展示。

教師多媒體演示。

4、嘗試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

1/5×3/4=5/6×4/5=2/3×1/2=3/5×2/3=

5、交流總結、歸納法則。

要求:觀察上面的算式,結合剛才的操作體驗。小組內相互説一説: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小結: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計算結果要是最簡分數,能約分的最好先約分。)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升。

(一)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我來填一填

(1)、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母相乘的積作。

(2)、五(3)班女生佔全班人數的3/5,其中1/4的女生是近視,近視的女生

佔全班的。

(3)、5/6千米的1/2是千米

(4)、求7/8的1/2是多少,用法計算,積是。

(二)鞏固提升形成技能

2、解決問題

(1)一種大豆每千克含油4/5千克,20千克這樣的大豆含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大豆呢?

(2)一根繩子長5米,對摺2次後,每段的長度是多少米

六、積累經驗、總結得失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又收穫了哪些知識?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打算怎樣解決?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小組長記錄本組學生存在的問題,課後解決。)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比較、綜合、抽象與概括的能力。

3.在學習中感受分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蘋果,餅乾一包。

學具準備:

課堂小卷,尺子,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件出示自古至今幾種不同的分數表示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史。

師:你們知道這些不同的數學符號表示什麼嗎?教師介紹分數發展史。

這四種標記都是表示同一個數:1/2

(設計意圖:通過分數發展史的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歷史,也為新知識的引入做了鋪墊。)

讓學生舉起手跟老師一起書寫1/2。

提問:你知道1/2各部分的名稱嗎?教師板書。

分母表示什麼?分子表示什麼?

3、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

師:把四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蘋果?(2個)把兩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1個)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蘋果呢?(半個)

師:半個能用整數來表示嗎?學生:不能

師:那可以怎麼表示呢?(分數1/2個)

師:誰能借助老師手中的實物(蘋果)來表示分數1/2?

學生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用分數表示是1/2。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正好的整數,這時我們就要用分數來表示。

師:老師這裏有兩個蘋果,我把它們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也就1個)就是這些蘋果的1/2。大家有疑問嗎?(學生可能會認為一份蘋果不就是1個嗎?為什麼用1/2表示呢?

由此引出課題:分數的意義

4、課件出示幾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的分數,讓學生感受是把什麼平均分,近而引處“1”的概念。

課件出示一塊餅乾,一個正三角形,一條線段平均分,讓學生在學生説出所得到的分數,在説分數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並強調是把哪個整體平均分?把學生説出的分數按照分子是不是1進行分類板書。

師:一塊餅乾,一個圖形,一條線段都可以平均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整體,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單位1。追問;這個整數1表示什麼?

5、把單位“1”由一個物體擴展到“幾個物體”。

師,接下來,我想帶領大家做個遊戲。看課件。

露出的一個三角形用分數表示是1/4,請同學們猜一猜白紙遮上的部分是什麼樣子的呢?讓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有兩種畫法:一個是一個圖形。另一種是4個三角形。

強調;一個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那4個三角形能不能也看作單位1呢?能!

師;為什麼?讓學生髮言。

驗證:分餅乾的遊戲。教師實物演示平均分餅乾,讓學生説一説把什麼看做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看圖填空。

師:幾分之一表示什麼?(板書)幾分之幾表示什麼?

師:你認為他們誰重要?學生回答。

幾分之幾是由幾個幾分之一組成的,所以幾分之一是構成分數的最基本的單位,叫做分數單位。舉例。

三、課堂練習。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特別是理解單位“1”、分子、分母的意義,學會用分數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養學生動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主動參與,在操作體驗中,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分數的意義,正確認識單位“1”。

教學難點:

單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圖片,電子白板。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帶着問題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活動一:複習導入

1、提問:

(1)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2/ 1)?

活動二:

1、關於分數,你知道了分數哪些知識?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呢?能説出幾個簡單的分數嗎?

2、關於分數,你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為建立單位“1”打下基礎。

活動三:

探究單位“1”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的分數

初步得出: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活動四:探究單位“1”是許多物體的一個整體。

引導學生説出:原來是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看作一個整體,現在是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

練習:舉例,然後説出各個例子中的單位“1”。

設計意圖:把單位“1”從一個物體過渡到一個整體,初步建立單位“1”概念。

小結:單位“1”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指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能説説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單位“1”,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許多物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為充分理解分數的意義基礎。

練習

活動五:歸納分數的意義

⑴我們學到這裏大家能説説什麼叫做分數?(同學試着説説)

⑵讀讀書上是怎麼説的?

⑶課件出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再讀一遍。

⒎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同桌同學説分數,説名稱。

活動六:鞏固應用,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

(五)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麼?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主產生,理解單位“1”,理解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

2.理解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應用意識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神奇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為:

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一個蘋果、5支鉛筆、一個文具盒

學具:圓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長的繩子、一板麪包(8個)圖片(分格)、12個蘋果圖片

教法與學法:

教法:激趣談話法、講授法、引導發現法、問題激勵法等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課前交流:

師:老師很榮信,來到美麗的太極城――旬陽和你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特別的開心,孩子們你們歡迎我嗎?

生:歡迎

師:怎麼沒見你們的掌聲呢?

生:鼓掌

師:謝謝,老師今天也帶來了許多小禮品,想要嗎?

生:想

師:我不能白送給你們,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需要你們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課積極表現、勤于思考、善於發言你們就有機會得到喲。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建立關係,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知。

師:今天老師考考我們班孩子們看你們的數學水平達到五年級的水平沒有?(出示兩塊橡皮泥左手一塊右手一塊),分別出示左右手,問學生幾塊?

生:1快。

師:同學們看的夠仔細的啊,現在老師把它們合在一起,用什麼數來表示?快速回答我?

預設一:2(你的數學水平還侷限於一年級)

預設二:1(你能給老師説説為什麼是“1”呢?)

生:指把兩個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個整體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體”)

師:(豎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師不説你多麼優秀,但你就是——與眾不同)老師現在又把這一整個橡皮泥平均(強調平均分)分成2份,同學們看看,現在我左手拿的是這整個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師:有文字表示的,幼兒園都會,有小數表示的,三年級學過。但我要表揚用分數表示的同學,你太給力了,懂老師會理解老師,你一語道破老師的天機了。你能給給大家説説中間一條線表示的是什麼?“2”是這個分數的什麼?1又叫分數的什麼呢?現在老師左手用分數表是?右手呢?這是幾個?兩個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1”

師:經過你們的努力你們已經達到了五年級的水平了。現實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單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數表示多少的量之外,還存在許多可以分割的無法用自然數表示的量,這時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下分數的意義。(板書並出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數是怎麼來的。其實,分數在很早以前就產生了,據科學家研究,僅次於自然。古人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請同學們認真看屏幕,古代分數的產生。然後聽老師給我們作的介紹(PPT出示介紹錄音)

師:現實在你還在哪兒見過分數(談生活中的分數)

生:音樂中,八分音符等於,死海表層的水中含鹽量達到,我國的人均水資源佔世界平均水平的……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物,為學生創設智力陷井,激發求知慾望。同時,對分數的各個部分的名稱進行了一次再現的過程。再次為下面學習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做好鋪墊。學生從歷史、現實的生活中,初步瞭解分數的產生、應用的廣泛性,呈現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操作研究

師:分數重要嗎?你想知道分數的哪些知識?

生:彙報交流,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

師:好,首先我們就來圍繞什麼是分數來研究研究。給同學們五分鐘時間,研讀教科書第46頁的知識,小組交流,打開準備的學具袋,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個分數。

2.反饋交流

師:我剛才轉到看了一下,收集了這些表示的方法,現在我請他來告訴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圓片一個對摺,再對摺,這樣就平均分成4份了,塗出這樣的一份就表示。(老師指導語言的表達:同學們請聽我説,我是把……你們聽明白了嗎?)

師:嗯,你是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個正方形對摺,再對摺,這樣就平均分成4份了,塗出這樣的一份就表示。

師:你也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來表示的。真好,同學們,有沒有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的嗎?

生三:我是這樣把一根繩子對摺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來表示的。

師:你很有主見了。你把1米長的繩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來表示的,我們把一米長的繩子也可以稱為一個計量單位。請坐。同學們,剛才這三位同學給我們分享了用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計量單位分別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塗上不同的顏色,塗色的部分就是這一個物體的。除了上面的這樣一個物體外,你還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

生四:我是把8個麪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來表示的。

師:嗯?你的是多少麪包?

生五:2個

師:(疑惑)上面同學樣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麼這次的卻是2個了呢?

生:上面是一個物體,下面是8個麪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個麪包,把這2個包看作是1份,就取這1份。所以8個麪包的表示就2個麪包了。

師:你的分析真到位。哪個同學能用剛才這個同學一樣的方法表示12個蘋果的。

生:我表示12個蘋果的是3個蘋果,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個,把這3個蘋果看作是1份,就取這其中的1份。所以12個蘋果的是3個蘋果。

師: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不僅學的快還用的快。像8個麪包、12個蘋果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表示,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為概括分數的意義做好準備,同時為理解單位“1”做好鋪墊。

3.歸納定義,認識單位“1”

師:同學表現的非常積極。發言的同學條理清楚聲音響亮,聽講的孩子認真仔細思考有序。(用課件展示剛才5個同學彙報的幾種情況)現在請大家用心的觀察、比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體或計量單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們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書: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分的物體不同,分的物體的總數不同。

師:我們把什麼物體平均分了?

生:一個圓、一個正方形,一根一米長的繩子,一些麪包、蘋果。

師:回答的非常好!在這裏,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板書:整體單位“1”)

師:現在同學們想想,我們還可以把哪些物體看成單位“1”?

(學生彙報,學生自評)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我們的研究發現,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1份可以用表示,這樣的3份呢?

師:看樣子同學們已經掌握了用分數來表示物體的量,現在跟着老師一起説,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2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這樣的3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可以用?來表示;(並板書)

課堂評價一:P47頁(見PPT)

課堂評價二:PPT口頭完成做一做(P46頁的做一做)

【設計意圖】:通過的異同之處,使學生透過表象發現本質,再經歷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得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單位“1”。再通過兩次的課堂練習評價,鞏固分數的意義及為分數單位的學習再做鋪墊。

4.認識分數單位,深化單位“1”的理解。

師:剛才我們把什麼看成單位“1”的?

生:一堆糖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老師指着PPT學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在數學裏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分數單位”。例如的分數單位是。

師:指着課件(學生用圓片表示後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學們看看空白處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

生:

師:的分數單位是?裏有幾個?

生:,3個

三、拓展延伸,強化認知

1.創造分數:9個橡皮泥,第一個同學取它的,第二個同學取剩下的,發現什麼?

2.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圖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這個圖形的,聰明的孩子們你們還能知道這個圖形是什麼樣的嗎?畫畫看。(一帆風順)

生:動手操作,交流彙報。

師:你能讀出下面的分數並説説它們的含義(見PPT)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畫隱藏的圖形,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四、數形結合感情數學之美

老師這裏有個圖形,你們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嗎?(八卦圖、橢圓)

師:看到這些圖,美不美?還有比這更美的呢?請同學們欣賞下並感悟數學的魅力,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些什麼規律?(見PPT)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審美觀念。

五、總結收穫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哪些內容?

生:……

師:孩子們,今天出色的表現讓老師非常的驚喜,相信明天的你會更精彩。最後老師用與分數有關的話送語送給你們,或許現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會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新知,談收穫,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通過直觀的圖形展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感悟數學的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標籤: 五年級 分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n5o1de.html